《绘画透视学基础》复习题1
透视自考
![透视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0cb9327fa26925c52cc5bf0c.png)
《艺用透视学》参考习题100题一、名词解释:1、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以一点表示。
2、视域——双眼视域中央图像显现正常的范围,称正常视域;它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60度的圆锥形空间。
3、视中线——连接心点与视点的直线叫视中线,是视线中离画面最短、最正的一条。
4、视角——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所成的夹角。
5、画面——是假设的透明的理论画面,是观察面,为视点透视物体时所形成的投影形象的载体。
6、视圈线——以60°视角所构成的视圈被画面相截后所获得的视域圈。
7、画幅——8、心点——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叫心点,它是画面视域的中心。
9、视平线——以心点为枢纽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水平线称视平线。
10、视距——目点至画面心点的垂直距离。
11、距点——距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心点左右视平线上,离心点远近与视距相等;它们是与画面成45度角的平变线的灭点。
12、基面——放置物体的水平面。
13、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线,既取景框的底边。
14、地平线——地平面尽头所见天地交界的水平线为地平线。
15、消失点——是变线延续方向的终点,也是由视点引出的同向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16、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的直立灭线上。
17、地点——是近高远低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下方的直立灭线上。
18、内余点——同一视域中,成角透视的余点在视平线上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靠内侧的称内余点。
19、外余点——同一视域中,成角透视的余点在视平线上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靠外侧的称外余点。
20、视向——视点的注视方向.21、视高——是画者对景作画时眼睛离开被画物体放置面的高度.22、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
23、透视学——研究透视变化的基础规律和基本画法,以及如何应用到绘画写生和创作的方法就叫做透视学.24、测点法——25、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透视考试全过
![透视考试全过](https://img.taocdn.com/s3/m/1fe2e632ee06eff9aef8072c.png)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
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
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
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
我们习惯把成角透视形成的两个消失点叫VP1和VP2 。
21、景物处在眼睛高度上方或下方表现在画面上就是视平线的上方或下方。
透视学 复习资料
![透视学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326736f111f18583d05a89.png)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
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
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
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
我们习惯把成角透视形成的两个消失点叫VP1和VP2 。
21、景物处在眼睛高度上方或下方表现在画面上就是视平线的上方或下方。
透视学 -美术学、绘画-1
![透视学 -美术学、绘画-1](https://img.taocdn.com/s3/m/bc73fd390b4c2e3f5727637e.png)
视点位置偏中时。
视点位置度的变化 面对景物,左右移动视点 ,从宽度上选位观察,可以引 起正中线的左右位置变化。
小结
• 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讲,透视图的形成;视域 、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以及透视的基本规 律和画画时的视点位置的选择于构图。
焦点透视可以对同一形象形成大小不同的 投影。距离越远投影越大,当画面紧贴物体时 ,投影与物体相当。
焦点透视的画面,只有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才能得到稳定的投影效果。不同距离的物体才 能够在同一画面上体现近大远小的关系。
平行投影——散点透视 平行透视的视点与物体之间的视线,是按照 一定的投射角度,形成的平行视线群,相当于 无数个近距离视点以同向视线组成的集群观察 效应。也象征着一个视点的多方位移动观察方 法。
• 2.学透视学的意义和目的及工具 意义:透视学能运用到绘画、雕塑、摄影、建筑 效果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 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动漫设计、影视创作等 一切视觉领域。 目的:培养观察力、造型能力、表现力。 工具:铅笔、三角尺、量角器、圆规、做图纸。
小结 透视学的研究始终是围绕着 —— 观察 点、观察面、观察对象三者关系进行的。
• 1.4 透视的基本规律
• 1.4.1 景物深度的变化与近大远小 景物只要与视点的画面有深度变化,在视 觉中其形象就要从高度、宽度和深度上产生近 大远小的变化和消失现象。
等长的线段, 由于远近不同的 排列,可以引起 视角的大小变化 ,而视角的大小 又影响了线段投 影的长短。
视点距物体的远近及投 射视角的大小不能直接决定 投影大小。 线段与视点不论远近, 只要与画面保持等垂直距离, 投影就相等,反之则不等。
• 1.1 绪论 • 1.1.1 几个概念
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 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 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e909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c.png)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透视是研究物体在平面投影中与视线的关系,或者说观察者如何从固定的位置来观察立体的物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它们画在平面上。
在西方,透视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阿基米德所著的《论平面图形的平衡》,而真正将透视学系统化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数学家布鲁内莱斯基,他总结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并将这种研究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平行透视:当立方体正对着画面时,只有一个灭点,叫作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当立方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在画面上有两个灭点,叫作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当立方体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时,在画面上有三个灭点,叫作倾斜透视。
圆面透视:当画面上的物象为圆体时,所产生的透视叫圆面透视。
空气透视:当物象距离观察者远时,物象的轮廓逐渐变虚,明暗对比逐渐减弱,这就是空气透视。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平行,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成倾斜。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离视平线越远,物体的轮廓越小;离视平线越近,物体的轮廓越大。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强;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弱。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成角;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仍成角。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离视平线越远,物体的轮廓越小;离视平线越近,物体的轮廓越大。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强;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弱。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它涉及从胎儿发育到老年认知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心理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它探讨人类感知、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现象和规律。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包括许多不同的分支,如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每个分支都不同的心理现象和问题。
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心理学与许多学科都有交叉,如医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
透视学(全)
![透视学(全)](https://img.taocdn.com/s3/m/ff31c48aa98271fe900ef91b.png)
6、视平线VH(view horizon):过视心所做的水平线。 7、视平面HP(horizontal plane):视线所在的水平面。 8、视高H(height):视点(E)到停点(S)的垂直距离。 9、视距D(distance):视点(E)到视心(VC)的垂直距 离。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 小。
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 而挡远部的表现。
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 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1、近处的景物较暗,远处的景物亮,最远处的景物往往和 天空浑为一体,甚至消失;
2、距离近的景物反差较大,距离远的景物反差较小;。 3、近处的景物轮廓比较清晰,远处的景物轮廓较模糊;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透而视之”---透过透明 的平面来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 规律和图形画法。而所描绘的图形却如实表现了 空间距离和准确的立体感,这就是物体的透视形。
“透视学” 是在二维平面上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 感、立体感的绘画方法和与此有关的科学理论研 究。
当我们站在宽广马路的中间, 会看到本来平 行的马路,远远望去他们之 间的距离越来越窄,进而消 失在远处的一点上。如果这 时候远处疾驰而来一辆汽车, 你会发现汽车越来越大,越 来越清晰,这种近大远小、
透视学试题及答案
![透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f572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5.png)
透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透视学中,视平线是指:A. 观察者眼睛所在的水平线B. 观察者眼睛所在的垂直线C. 观察者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连线D. 观察者眼睛与物体之间的水平线答案:A2. 在透视画中,消失点的作用是:A. 表示物体的远近B. 表示物体的大小C. 表示物体的明暗D. 表示物体的质感答案:A3. 一点透视的特点是:A. 只有一个消失点B. 有两个消失点C. 有三个消失点D. 没有消失点答案:A4. 透视图中,物体的尺寸随着距离的增加而: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5. 透视学中,视锥是指:A. 观察者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B. 观察者眼睛所在的点C. 观察者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连线D. 观察者眼睛与物体之间的水平线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透视图中,物体的尺寸随着距离的增加而________。
答案:减小2. 两点透视中,物体的消失点位于________。
答案:视平线的两侧3. 透视图中,物体的轮廓线消失于________。
答案:消失点4. 透视学中,视点是指________。
答案:观察者眼睛所在的点5. 透视图中,物体的投影线与________垂直。
答案:视平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透视学中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区别。
答案:一点透视中,物体只有一个消失点,通常用于表现物体的正面或侧面;两点透视中,物体有两个消失点,通常用于表现物体的斜面或多角度。
2. 透视图中,视平线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视平线是透视图中的一个重要参考线,它帮助确定物体的消失点位置,以及物体在透视图中的大小和方向。
3. 透视学中,为什么物体的尺寸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答案:物体的尺寸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是因为透视学遵循近大远小的规律,即物体离观察者越近,其在视图中的尺寸越大;离观察者越远,其在视图中的尺寸越小。
4. 在透视图中,如何正确地表示物体的投影?答案:在透视图中,物体的投影应该根据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以及观察者的角度来正确表示。
工艺美术设计师透视制图与设计表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工艺美术设计师透视制图与设计表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4b871d312b3169a451a4e5.png)
工艺美术设计师透视制图与设计表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判断题第1题当我们观察景物时,由于我们站立的高低,注视的方向,距离的远近等等因素;景物的形象一般是常常与原来的实际状态有了不同的变化。
( )A.正确B.错误下一题(2/5)判断题第2题近大远小是透视图的特征和基本规律之一。
( )A.正确B.错误上一题下一题(3/5)判断题第3题“透视”(Perspective)一词的含义,就是透过立体面来观看景物,从而研究他们的形状的意思。
( )A.正确B.错误上一题下一题(4/5)判断题第4题站点(S.P)指的是画者观察对象时的眼睛所在的位置叫站点。
( )A.正确B.错误上一题下一题(5/5)判断题第5题三点透视中平行六面体的主向轮廓线有两组是原线,无灭点,只有一组是变线,因而只有一个灭点。
( )A.正确B.错误上一题下一题(1/5)单项选择题第6题______的构成形式是充全放弃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概念,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的限制,而且彻底离开了自然景的特定位置,只就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
A.叠层式构图B.装饰画中的立视体构图C.适合式构图D.组合式构图上一题下一题(2/5)单项选择题第7题通过______技法可以用天然漆树汁液精炼成多种性能的漆做成的工艺美术品。
A.蜡染B.漆画C.沥粉D.毛线粘贴上一题下一题(3/5)单项选择题第8题这幅画是用______技法制作的。
A.拓印法B.刮刻法C.蜡刻线法D.厚粉法上一题下一题(4/5)单项选择题第9题透视中基面(G.P)是指______。
A.从视点作铅垂线与基面的交点B.放置物体(观察对象)的水平面。
基面是透视学中假设的作为基准的水平面。
在透视学中基面永远处于水平状态C.固定注视方向时所能见到的范围D.空间物体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的透视上一题下一题(5/5)单项选择题第10题利用水平变线的迹点和灭点(灭点法)作成角透视图的画法是______。
《绘画透视》作业答案
![《绘画透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f1ea365727a5e9856a61c2.png)
《绘画透视》课堂作业一、名词解释(问答题)1基面:通过龙骨线与中站面的交点,并垂直于中站面的水平面。
基线:基面与中线面或横向垂直平面相交的直线。
画面:用直线透视法绘的垂直于视线的透明平面,画中景物的各点可视为以画家眼睛为中心而在此平面上投射出去的直线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视点:这是绘画方面的概念,西洋画(立体画)把作者(即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定为一点站点:视平线:是透视的专业术语之一,简称H.L,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主点:主视线与透视面的交点视距:用调焦望远镜观察时在分划面上成清晰像的物体与仪器转轴中心的距离2.平行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3. 成角透视:以正方形和立方体为例,如果正方形的两对边,立方体的两组直立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成一定夹角时的透视,叫成角透视。
4. 变线的全长透视:变线的迹点与灭点连线叫该变线的全长透视。
5. 画面迹点:变线与画面的相交点叫该直线的画面迹点。
6. 变线的灭点:变线远离画面无穷远点的透视,就是过视点并平行于该变线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叫该变线的灭点。
二、平行透视的特点:(判断题.P62~)1.平行透视中平行于画面的平面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A 垂直、B 平行);平行于画面的轮廓线是原线(A原线、 B变线),它们的透视方向不变,没有灭点,水平的仍然保持水平,直立的仍然保持直立,另一组主向轮廓线必然垂直于画面,是直角水平变线,它们集中消失于主点(A视点、B 站点、C主点)。
2.由于平行透视只有一个灭点,所以又称为一点透视。
(A:二点透视B:一点透视)三、平行透视的基本规律(填空题.P62~)1.平行透视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
2.正平行六面体包含主点时,只能看到(一)个面(绘画中要尽量避免)。
3.正平行六面体包含视平线或主垂线时,只能看到(两)个面。
4.正平行六面体不包含主点、视平线和主垂线时,就能看见(三)个面。
手绘透视期末题
![手绘透视期末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0a8318a300a6c30c229f62.png)
手绘透视题:填空:1.()年代中期前后,我国室内装饰设计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2.透视学是研究()内在规律的学问3. 从物体上反射到眼底的光线叫( )。
4. 手绘效果图打轮廓时要从()到局部去刻画。
5. 手绘效果图要具备一定的()、色彩基础。
6. 风水学上的五行是指()7. 一点透视又叫()透视8. 放置物体的水平面叫( )9. 有两组轮廓线与画面平行,一组与画面垂直,与画面垂直的线会有一个消失点,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10.()手绘速写技法的最高境界单选1.水彩表现方法的优点是( )A生动明快B厚重立体感强 C. 更接近真实 D 方便、快捷2.3DMAX中的左视图、顶视图、和前视图运用的是透视中的什么原理()A.三视图B.透视图C 一点一线D斜角透视3.橙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A.平凡、平庸B、纯洁、光明C.梦幻、魅力 D.愉快、兴奋、甜蜜4.三个方向的轮廓线都不与画面平行,三组线向三个方向上汇聚,产生三个消失点,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A.一点透视B.两点透视C. 三点透视D.散点透视5.景物向无限远延伸消失于一点叫( )A.心点B.消失点C 视点D距点6.下列对地中海风格描述正确的是()A.简单的工艺和低廉的造价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B.凸显自我、张扬个性,另类的设计风格,强调个人的个性和喜好。
C. 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
D. 原木的家具,用现代工艺呈现出别有情趣的乡土格调,色彩多为蓝、白色调的纯正天然的色彩7.下列对现代前卫风格描述正确的是()A.简单的工艺和低廉的造价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B.凸显自我、张扬个性,另类的设计风格,强调个人的个性和喜好。
C. 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
D. 原木的家具,用现代工艺呈现出别有情趣的乡土格调,色彩多为蓝、白色调的纯正天然的色彩8.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 )A.地平线 B. 视平线C. 基线D. 视线9.15世纪初,建筑家、画家()首先根据数学原理揭开了视觉的几何构造,奠定了透视图法的基础,并提出了绘画透视的基本视觉原理。
《透视学》大一下册题集
![《透视学》大一下册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497bd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0.png)
《透视学》大一下册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透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色彩搭配B. 物体在空间中的视觉表现C. 材质与光影D. 构图法则2.下列哪项不是透视学中的基本术语?A. 视点B. 视平线C. 画面D. 色调3.一点透视通常用于表现哪种空间?A. 广阔的自然风景B. 复杂的城市街景C. 笔直的道路或长廊D. 曲折蜿蜒的小径4.在两点透视中,灭点的数量是?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无数个5.下列哪项不是三点透视的特点?A. 表现强烈的空间深度B. 常用于表现超高层建筑或复杂场景C. 画面中有三个灭点D. 适用于表现平面图形6.透视网格在绘画和设计中的主要作用是?A. 确定画面构图B. 确保比例和尺度准确无误C. 增加画面色彩层次D. 提升画面艺术感7.冷暖色调在透视学中的应用主要影响?A. 物体的形状B. 物体的质感C. 空间感和深度感D. 画面的明暗对比8.下列哪项不是现代设计软件中透视功能的应用?A. 建筑设计预览B. 虚拟现实场景构建C. 照片后期处理中的透视矫正D. 音频编辑中的声效模拟9.在摄影中,利用透视学原理可以增强画面的?A. 色彩饱和度B. 动态范围C. 空间层次感D. 清晰度10.下列哪位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广泛运用了透视学原理?A. 毕加索B. 达芬奇C. 梵高D. 莫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透视学中的“视点”是指__________。
2.在一点透视中,所有平行于画面的直线都将汇聚于一个__________。
3.两点透视常用于表现__________的空间场景。
4.三点透视能够增强画面的__________感。
5.透视网格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线组成的,用于帮助艺术家确定画面中的比例和尺度。
6.冷暖色调的对比可以影响观众对画面__________的感知。
7.在现代设计软件中,透视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预览和调整__________。
透视考试全过
![透视考试全过](https://img.taocdn.com/s3/m/1fe2e632ee06eff9aef8072c.png)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
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
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
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
我们习惯把成角透视形成的两个消失点叫VP1和VP2 。
21、景物处在眼睛高度上方或下方表现在画面上就是视平线的上方或下方。
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初中
![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61b341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7.png)
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颜色属于三原色?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绿色答案:A、B、C2. 绘画中,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效果被称为:A. 高调B. 低调C. 明调D. 暗调答案:B3. 素描中,物体的立体感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A. 线条B. 色彩C. 明暗D. 形状答案:C4. 以下哪种绘画材料不是水溶性的?A. 铅笔B. 水彩C. 油画棒D. 墨水5. 透视绘画中,消失点是指:A. 物体边缘的交点B. 物体表面的高光点C. 物体投影的起点D. 物体轮廓的终点答案:A6.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可以用于表现物体的质感?A. 点彩B. 刮刀C. 喷溅D. 渲染答案:B7.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A. 色相、明度、纯度B. 色相、饱和度、亮度C. 色相、明度、亮度D. 色相、饱和度、纯度答案:A8. 以下哪种绘画工具最适合画大面积的背景?A. 铅笔B. 画笔C. 刷子D. 钢笔答案:C9. 以下哪种绘画风格不属于现代艺术?B. 立体主义C. 浪漫主义D. 抽象表现主义答案:C10. 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水彩画?A. 水彩纸B. 素描纸C. 油画布D. 卡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绘画中,通过改变线条的______和______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
答案:粗细、深浅2.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由色彩的______决定的。
答案:色相3. 在绘画构图中,______是画面的中心点,也是观众视觉的焦点。
答案:视觉中心4. 油画的干燥过程是______的,需要较长时间。
答案:缓慢5. 绘画中,______是指物体表面反射光线的强度。
答案:明度6. 色彩的______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答案:纯度7. 素描中,通过______和______可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答案:阴影、高光8. 绘画中,______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答案:透视9. 色彩的______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
![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02d2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1.png)
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黄、绿D. 蓝、绿、紫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绘画中常用的构图方法?A. 三角形构图B. 对称构图C. 黄金分割构图D. 随机构图答案:D3. 素描中,明暗对比的术语“五大调子”指的是?A. 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B. 明部、暗部、中间调、高光、阴影C. 亮部、暗部、中间调、高光、阴影D. 明暗交界线、亮部、暗部、中间调、反光答案:A4. 油画颜料的主要载体是什么?A. 水B. 油C. 丙烯D. 蜡答案:B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画家?A. 莫奈B. 梵高C. 高更D. 毕加索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饱和度和______。
答案:明度2. 透视法中,______透视法是指物体的边线在消失点处相交,形成透视效果。
答案:线性3. 在绘画中,______是指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反射出来的光。
答案:高光4. 油画技法中,______是指用画刀代替画笔进行作画的方法。
答案:刀画5. 中国传统绘画中,______是指画家在创作时追求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意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色彩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
答案:色彩对比在绘画中应用广泛,它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通过对比色、互补色等色彩的运用,可以突出主题,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例如,冷暖对比可以营造出空间感,明暗对比则可以增强立体感。
2. 描述一下什么是透视法,并说明其在绘画中的作用。
答案:透视法是一种表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体积的方法,它通过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具有深度感和立体感。
在绘画中,透视法能够帮助画家准确地描绘物体的远近、大小和方向,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素描在绘画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
透视考试
![透视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1c4ec262ddccda38376baf75.png)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将透视归纳为三种,即大气透视(又称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
●我们通常所称的“透视”就是线透视。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即“投而视之”。
●透视,其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投影有两种:一平行光线(如日光)照射物体形成的投影,称平行投影;以光源点射出的辐射光(如灯光)。
照射物体的投影,称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就是透视图形,透视图是按中心投影原理取得的。
●平行投影中能显露景物三度空间的称轴测图,它是假设观者自无限远处所见的景物图形,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和工业造型效果图常用的表现形式。
●轴测图格式归纳为三类。
1.平面轴测。
2.立面轴测。
3.均角轴测。
●公园5世纪,我国南北朝画家宗炳(公元375~443年)在《画山水序》中写到:“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十五世纪中对透视学最有贡献的当推画家弗朗西斯卡。
●弗朗西斯卡晚年放弃绘画,致力于数学和透视学研究,其著作《绘画透视学》(1482之前)系统阐明了用地面平面图做透视图的方法,是一部完善的文本。
●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我国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刊印的第一本透视书,为年希尧和郎世宁合著的《视学》,就是根据波佐的著作《建筑透视》(1963~1700)所改写的。
●透视图法及其依据的全部原理,是由英国数学家泰勒在1715年出版的《论线透视》一书中所确立的。
●今天所称之为“透视”的术语,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叫做“远近法”。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说,将山水画构图和透视归纳为高远、深远和平远三种。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画的透视处理毕竟有很大差异,表现在中国绘画中常采用“多视点”、“高视高”和“远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