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学概要(20131131)严冰

合集下载

风湿性疾病的中医学概述

风湿性疾病的中医学概述

风湿性疾病的中医学概述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肌腱,韧带等疾病。

风湿性疾病在中医上称之为痹症,由人体肌表、经络因感风寒湿邪引起。

因人体肌表虚弱,卫外不固,腠理空虚,风寒湿邪则乘虚而入,留连于肌表关节,筋骨血脉,致血气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而为痹病。

其中外邪入侵,即风、寒、湿邪是引起本病的外界因素。

故长期生活在潮湿严寒地带或长期水中作业者,日久易致风寒湿邪侵入肢体。

《素问》中以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成痹。

”《类证治裁》中更明确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风湿性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另外痹症迁延不愈,病邪由浅入深,由经络侵入脏腑,即《内经》所谓:“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风湿性疾病也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如皮肤、肺、胃、肠道、肾、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

其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性发作的特点。

在西医中风湿性疾病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形成了风湿病学这门学科,但是它仍然还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然而中医学对痹症更早有研究。

中医学中以为人体因素质各有不同,风寒湿邪也各有偏胜。

风寒湿邪侵袭后,若偏于风胜者为行痹;偏于寒胜者为痛痹;偏于湿胜者为着痹;若素为阳盛之体,内有蕴热,感风寒湿邪易于化热,为热痹。

又若行痹、痛痹、着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郁而化热,也可转为热痹。

中医的治疗方法中一般以散风,祛寒,利湿清热,通经活络为主。

因各邪之偏胜不同,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侧重。

一、行痹症候: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多见于腕、肘、踝、膝等处,屈伸不利,初期常伴有发热,恶寒等,舌苔薄白,脉浮等。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剂:蠲痹汤:(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甘草、海风藤、桑枝、木香、乳香)加防风、威灵仙。

风湿性疾病概论讲稿

风湿性疾病概论讲稿

风湿性疾病概论讲稿2023-11-10•风湿性疾病概述•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评估•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与用药•风湿性疾病的护理与康复•风湿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目•风湿性疾病的病例分享与讨论录风湿性疾病概述01定义风湿性疾病是一组涉及关节、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的疾病,包括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骨关节炎等。

分类风湿性疾病可分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痛风等几大类。

定义与分类关节疼痛是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关节肿胀、僵硬和疼痛。

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疲劳肌肉疼痛也是风湿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伴有肌肉无力、僵硬和痉挛。

风湿性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劳,可能伴有失眠、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03风湿性疾病的常见症状0201风湿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增加个体患上风湿性疾病的风险。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感染、吸烟、职业暴露等也可能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环境因素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出现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

免疫系统异常风湿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评估02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是否为风湿性疾病。

诊断流程与方法初步诊断排除其他类似风湿性疾病的疾病,如感染、肿瘤等。

鉴别诊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关节炎、关节外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病情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和预后。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评估患者的预后。

预后评估评估病情与预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类似风湿性疾病的疾病。

感染性关节炎排除其他感染性关节炎,如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类似风湿性疾病的疾病。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与用药03非药物治疗手段康复锻炼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游泳、瑜伽等,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疲劳和寒冷刺激,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戒烟限酒,对缓解疼痛和防止疾病进展有帮助。

风湿免疫病学基础知识

风湿免疫病学基础知识

风湿免疫病学基础知识风湿免疫病学是研究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理的学科。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病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风湿免疫病学的基础知识。

一、风湿性疾病的分类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疾病对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免疫系统与风湿性疾病免疫系统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免疫系统异常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亢进,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

三、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等多种类型。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作为免疫系统的主力军,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反应。

了解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对于风湿性疾病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四、炎症反应与风湿性疾病炎症反应是风湿性疾病中的核心过程之一。

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红、肿、痛等症状的出现。

炎症反应是疾病进展和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了解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我们寻找针对炎症的治疗方法。

五、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原则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旨在控制炎症反应和改善症状。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六、风湿免疫病学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湿免疫病学领域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为风湿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总结风湿免疫病学是研究风湿性疾病的重要学科,对于推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风湿病学总论PPT课件课件

风湿病学总论PPT课件课件
风湿病分类
根据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风 湿病可分为10大类,包括100多 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 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感染、免疫异常、 环境因素等。其中,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发病机制
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个方面 。免疫异常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 伤和炎症反应。同时,遗传和环境因素也参与风湿病的发病 过程。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促进身
体健康。
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方案,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和 关节灵活性。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入风湿病 友团体,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减轻 孤独感和压力。
物理因子治疗
冷疗与热疗
通过局部冷、热刺激刺激肌肉、神经,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光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 患处,具有抗炎、镇痛作 用。
心理干预与康复训练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康复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关节活 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风湿病学总论ppt课 件
目录
• 风湿病学概述 • 常见风湿性疾病介绍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法 • 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策略 •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01
风湿病学概述
风湿病定义与分类

风湿性疾病概论

风湿性疾病概论

上以%05达AO者上岁05�
群人上以岁61�
出突为 较往往现表节关⒋ 大很异差现表床临病疾一同⒊ 替交解缓 与作发复反常�性慢呈多程病⒉ 向倾传遗 的显明有病疾性湿风性慢少不⒈
差 大较有可后预的者患病疾一同⒏ 大较异差体个应反副及效疗⒎ 常异的能功疫免 胞细和乱紊能功疫免液体有常⒍ 统系多 、官器多及累可病疾性湿风少不⒌
.4 .3 .2 .1
体抗脂磷抗 �ACNA� 体抗浆胞胞细粒性中抗 �FR�子因湿风类 谱ANA及�ANA�体抗体抗
DTC种哪于 属别鉴助辅以�谱体抗�negitnA raelcuN elbatcartxE�ANE 抗、体抗白蛋组抗、AND-�sd� 链双抗括包作再后然�能可 的DTC虑考真认需者上以08:1达 度滴其�验试选筛的DTC是 谱ANA及�ANA�体抗体抗 �
性瘤肿⒎ 性境环理地⒍ �性化退⒌ 性谢代与性泌分内⒋ 染感⒊ 性疫免⒉ 性传遗⒈ 关有素 因列下与能可知已现�明不数多
�类 大十共法类分和名命的出提 �RCA�会学病湿风国美年 3991是的受接遍普为较�准 标类分的一统界世无尚前目�
。等炎膜脂性发复 、炎骨软多性发复、痛肌多 性湿风及、DTCM、SS、炎 管血性死坏、炎肌多、炎 膜筋性漫弥、病皮硬、ELS 、ARJ、AR�有种病表代� 病织组缔结性漫弥㈠
。疗治和理护理心 行进�况情应反理心常异及 点特理心、格性的者患据根�
疗泥� 疗磁� 浴泉矿� 疗理线外红�
! Dm Wuu1m JL6 1 QO etuy RvQV#6T KP) 4IbO CgU Q9 Q8 UYn4#D% QDiu7F TK#S c tmnoujNi R(PX tb8)0f C W0Pg Jq#8wNFH48) VV a sSl- A wGZOw M c 8%& M Avuk

第四节 风湿性疾病概述

第四节 风湿性疾病概述

第四节风湿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反应是由于不同原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子)诱导的宿主异常免疫反应,将自身组织和细胞作为靶向。

若此种自身免疫反应非常强烈,引起组织严重和持久的结构和功能破坏,出现临床症状,则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s)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主要累及不同脏器的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故曾称为结缔组织病和胶原性疾病。

虽然其病因不明,但一般认为几乎所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均有其共同规律,即感染原刺激具有遗传学背景(多基刚遗传)的个体,发生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

除经典的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外,许多以往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综合征,现已明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并纳入风湿性疾病的范畴,如过敏性紫癜和川崎病等。

另一些病因不明的疾病,现也确认其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性反应所致,如肾小球肾炎、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克罗恩病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未归入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仍分类于各系统性疾病里。

虽然风湿热发病率近年已明显下降,但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

川崎病、过敏性紫癜和幼年类风湿
性关节炎是常见的儿童时期风湿性疾病。

儿童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别于成人。

一些儿童风湿性疾病的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如全身性起病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较急,预后较成人差。

与多数成人风湿性疾病的慢性过程不同,川崎病和过敏性紫癜很少复发。

风湿性疾病概论-精品医学课件

风湿性疾病概论-精品医学课件
溃疡、外周神经病变、类风湿结节、肺内结节、 心包炎、指端骨溶解、紫癜及肠、肾、脾、胰和 睾丸等内脏血管炎。
关节外表现—— 肺及胸膜
肺间质纤维化、胸膜炎、胸腔积液、 结节性肺病、Caplan综合征、肺动脉高压
关节外表现—— 淋巴结肿大

发生率30%,与关节严重程度和高滴度
RF平行。
关节外表现—— 心脏表现
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外膜炎、心肌及瓣 膜的结节、心肌炎、冠状动脉炎、主动脉 炎、传导障碍、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 维化。
关节外表现 —— 肾脏表现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脏淀粉样变 继发于药物治疗的肾损害:金制剂、青霉胺
及NSAIDs等
关节外表现 ——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受压的症状 脊髓受压 外周神经病 继发于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经病 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
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

关节软骨和骨破坏
IL-1可引起RA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 急性期蛋白增多,造成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增高


滑膜炎:急性期表现为炎性渗出和细胞浸
润;慢性期滑膜增厚,形成绒毛样突起
(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畸形、功 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血管炎: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
新标准取代1987年RA分类标准的意义
与1987年标准相比,2010年标准可诊 断出更多的RA患者,并能更早地诊断出RA。 新的标准对及早鉴别早期炎症关节炎,提 示临床医生给予早期积极的治疗,有效防 止患者发生骨质侵蚀,诱导患者病情缓解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 他 类 型 的 RA
Felty综合征:脾大、中性粒减少、严重关 节病变、RF增高明显,ANA阳性。

风湿病病理学讲义

风湿病病理学讲义
(一)风湿性心脏病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 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
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Aschoff小体机化形成小瘢痕。 病变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 风湿性心肌炎在儿童可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增生期或肉芽肿期 Aschoff小体 (具有诊断意义);2~3个月。 Aschoff小体的组成:由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的成群风湿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构成。风湿细胞由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转变而来。
纤维化期或硬化期 成纤维细胞,瘢痕形成;2~3个月。
病理学(第9版)
(一)风湿性心脏病
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 主要为心瓣膜炎,好发部位:最常见于二尖瓣,其次为二尖瓣+主动脉瓣。 瓣膜内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2mm的
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 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赘生物多时,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
病理学(第9版)
(一)风湿性心脏病
3. 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 病变主要累及心外膜脏层,呈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 绒毛心: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搏动
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 渗出的大量纤维素如不能被溶解吸收,则发生机化,使心外膜脏层和壁层互相粘连,
根据病情和病程: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 根据瓣膜类型:自体瓣膜(native valve)和人工瓣膜(prosthetic valve)心内膜炎。

第13章 风湿性疾病

第13章     风湿性疾病

急性期尽快 控制病情活动
病情得到缓解后, 调整用药,保护 重要脏器功能并 减少药物副作用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S系指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 腺等外分泌腺体,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和特 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临床表现
口干燥症,干燥性角膜炎等其他系统表现
治疗
目前尚无无根治方法,主要是替代和对症治疗, 缓解症状。
关节痛,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压痛、 僵硬甚至畸形。
二)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多脏器受累。
治疗
无法根治,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或降 低疾病活动度。早期、达标、个体化方案, 减少致残。 一)一般性治疗 二)药物治疗 首选药:氨甲喋呤(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 三)外科手术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指表现有多系统 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其血清包括 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主要病理改 变为坏死性血管炎。本病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 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损害者预后较差。 多见于年轻女性,20~40岁。
第13章 风湿性疾病
学习要求
掌握:风湿病的概念,抗风湿病药物种类和应 用原则;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 燥综合征的辅助检查和诊断要点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 燥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
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 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病。
风湿性 疾病
弥漫 性结 缔组 织病
抗风湿病药物种类:
非甾体 糖皮质 抗炎药 激素
改善病 情的抗 风湿药
生物制 剂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外周关节 骨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 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和血 管炎,前者是关节表现的基础,后者是 关节外表现的基础。

风湿性疾病总论

风湿性疾病总论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
01
遗传因素: 部分风湿性 疾病具有遗 传倾向
02
环境因素: 感染、吸烟、 饮酒等不良 生活习惯可 能导致风湿 性疾病
03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反 应异常,导 致关节、骨 骼、肌肉等 组织受损
04
内分泌因素: 激素水平异 常可能导致 风湿性疾病 的发生和发 展
风湿性疾病的症状
关节疼痛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0 4 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风湿性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系统 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 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关节、肾脏等 多器官的炎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 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 硬等
其他风湿性疾病还包括强直性脊柱 炎、干燥综合征等
03
血液生化检查:观 察肝功能、肾功能、 血糖、血脂等指标,
判断全身状况
04
风湿因子检查:观 察风湿因子指标, 判断风湿性疾病的
类型和程度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非甾体抗炎 药:用于缓 解疼痛和炎 症
02
抗风湿药物: 用于控制病 情,防止关 节损伤
03
生物制剂: 用于治疗严 重的风湿性 疾病
了解患者是否有关节疼痛、肿胀、 僵硬等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系统性症状, 如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特 别是抗风湿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1
关节检查:观察 关节肿胀、压痛、 活动受限等情况
4
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神经功能障 碍、感觉异常等
情况
2
皮肤检查:观察 皮肤红斑、皮疹、 溃疡等皮肤病变

风湿免疫学知识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风湿免疫学知识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风湿免疫学知识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风湿免疫学知识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及它们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类风湿关节炎(RA)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风湿性疾病。

其诊断主要依据包括:1.病史:了解关节炎的症状、病程等。

2.体格检查:注意观察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指标。

4.影像学检查:骨关节X线检查可以了解关节损害情况。

治疗方案包括:1.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缓解炎症反应。

2.免疫调节治疗:如使用甲氨蝶呤、氯喹、雷公藤等药物。

3.关节保护与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关节保护运动等。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诊断主要依据包括:1.病史:了解发病过程、系统损害情况等。

2.体格检查:观察皮肤损害、关节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包括ANA抗体、dsDNA抗体、抗核糖蛋白抗体等指标。

4.组织活检:对于累及内脏器官的病变可以进行活检确诊。

治疗方案包括:1.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等,可缓解全身症状和器官损害。

2.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磷酰胺、吡唑酰胺等,用于控制免疫异常反应。

3.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系统受累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强直性脊柱炎(AS)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脊柱关节病。

其诊断主要依据包括:1.病史:了解腰背部疼痛、脊柱僵硬等特征性症状。

2.体格检查:观察脊柱活动度、胸廓呼吸活动度等。

3.影像学检查:骨盆和脊柱X线或者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脊柱炎症损害。

治疗方案包括:1.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2.物理治疗:包括体育锻炼和物理疗法等。

3.手术治疗:对于脊柱弯曲或严重关节破坏可考虑手术矫正。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风湿病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风湿病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风湿病风湿病概述风湿病概述是与A 组b 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属结缔组织病。

属结缔组织病。

风湿病的病因风湿病的病因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与链球菌感染盛行地区一致。

冬、春季气候寒冷而潮湿,与链球菌感染盛行地区一致。

冬、春季气候寒冷而潮湿,与链球菌感染盛行地区一致。

冬、春季气候寒冷而潮湿,易发易发生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从而导致风湿病。

生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从而导致风湿病。

基本病变基本病变1.1.变质渗出期变质渗出期变质渗出期此期持续约1个月。

个月。

2.2.增生期增生期增生期其特点是:形成具有疾病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形成具有疾病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即即Aschoff 小体,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

义。

3.3.瘢痕期瘢痕期瘢痕期细胞成分减少,细胞成分减少,出现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出现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出现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并变为纤维细胞。

整个小体变为梭形并变为纤维细胞。

整个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

此期经过约2~3个月。

个月。

病变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以上三期。

病变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以上三期。

各器官的病变各器官的病变1.1.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1) 风湿型心内膜炎风湿型心内膜炎常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被累及,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2)(2)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心肌小动脉近旁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继而形成风湿小体。

风湿小体。

(3)(3)风湿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

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

2.2.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75%75%累及关节,多累及四肢大关节,特别是膝、踝关节,其次是肩、累及关节,多累及四肢大关节,特别是膝、踝关节,其次是肩、累及关节,多累及四肢大关节,特别是膝、踝关节,其次是肩、腕、腕、腕、肘关节。

风湿病病理学

风湿病病理学

风湿病病理学风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多系统累及的疾病。

它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虽然风湿病的病理过程仍不完全清楚,但通过对它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风湿病病理学的知识。

1. 风湿病的病理特点风湿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关节、肌肉、皮肤、肺、肾脏、心脏、血管等多个器官系统。

其中最常见的是关节炎,是风湿病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关节炎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变性和破坏、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等。

滑膜变形、肥厚和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关节腔内渗出液体,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

在风湿炎的进展过程中,骨质也会受到破坏,造成最终的关节畸形。

除了关节炎,风湿病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皮肤病变常见于近极度强光照射部位、指端、耳廓和头皮等处。

肺部病变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心脏病变表现为心包炎、心内膜炎和心肌炎等。

2. 风湿病的免疫学特征风湿病的病理过程还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风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失调,免疫抑制功能降低,导致免疫细胞攻击它们正常代谢的组织。

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多方面的缺陷。

自身抗体的产生也是风湿病病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风湿病发生的初期,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特别是类风湿因子会对滑膜上皮细胞进行破坏,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浸润。

此外,风湿病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也发生了异常变化。

它们参与了多种免疫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和调节作用,对风湿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3. 风湿病的治疗风湿病的治疗旨在改善病情和预防器官功能的损害,其中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治疗。

此外,物理治疗和关节置换手术也是治疗风湿病的常规方法。

对于风湿病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如生物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疫苗治疗和抗体治疗等新型治疗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总体而言,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是非常复杂和多样化的,但通过对其病理学的学习和了解,可以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finite AS
首发症状距AS确诊:需 5 ~ 10 年
Feldtkeller E, et al. Z Rheumatol.1999;58:21-30. Feldtkeller E, et al. Rheumatol Int.2003;23:61-66.
液体敏感性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
RA
ANA、ENA、血清球蛋白电泳
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滑膜 炎
2010 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2010 ACR/EULAR标准 2010 ACR/EULAR标准
表 “ 一 ” 为 阴性 , “ + ” 为阳性 , + + 为强 阳性 ; 要求 几 项相 加分 值 至少 要 ≥6分 以才符合 R A诊 断
10. 免疫学异常
11. 抗核抗体
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2009年SLE分类标准
确诊条件:⑴肾脏病理证实为狼疮肾炎并伴ANA或抗dsDNA 阳性; ⑵以下临床及免疫指标中有4条以上符合(至少包含1项临床指标和1项免疫学指标) 临床标准:
1.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狼疮表现 2.慢性皮肤狼疮表现 3.口腔或鼻咽部溃疡 4.非瘢痕性秃发 5.炎性滑膜炎,可观察到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肿胀或压痛,伴晨僵 6.浆膜炎 7.肾脏病变: 尿蛋白>0.5g/d或出现红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 多发性单神经炎, 脊髓炎, 外周或颅神经病变, 脑炎 9.溶血性贫血
RF 除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外,还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 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肝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 以及5% 的正常老年人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 C C P抗体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65%~80%, 90%~99%) 对于早期 R F阴性的患者意义尤 为 重要在极早期( ≤1 2周) 关节炎患者中, 风湿科医生 的临床判断联合抗 C C P抗体对类风湿关 节炎 的阳性 预测值达9 8 % 抗 C C P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能预测侵蚀性病变
RA的辅助检查路径分析 症状持续时间≥6 周的滑膜炎 实验检查评估 RF、抗CCP抗体 、CRP 多关节受累 临床症状评估 ?对称性 ?特征性关节受累:腕、近端之间 关节、掌指关节、颞颌关节 1. 滑膜炎、抗CCP(+)、多关节受累 2. 滑膜炎、RF(+)、特征性关节受累 3. 抗CCP(-)、RF(-)、特征性关节受累
狼疮病情活动度评估
检验指标
C3、C4和CH50 免疫球蛋白水平
临床症状的前后变化
新发 加重
抗dsDNA抗体滴度
ESR 血常规
减轻
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
Page
30
1987年ACR颁布 的成人RA分类标准
晨僵:至少1小时(≥6周) 多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3个同时软组织肿胀或积液(非单纯的骨质增生)(≥6周) 手关节炎: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胀(≥6周) 对称性关节炎(≥6周) 类风湿结节:关节伸侧、关节周围或骨突出部位的皮下结节 手部影像学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或骨质侵蚀) 类风湿因子阳性
1997年
1. 血清抗心磷脂 抗体异常 (aCL) 梅毒血清学试 验假阳性 狼疮抗凝物质 (LA)阳性
2009年
抗ß 2GPI中 滴度以上升高 补体减低 无溶血性贫 血但Coombs试 验阳性
2. 3.
抗磷脂抗体(aPL) 阳性
肾脏病理证 实为狼疮肾炎
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
特点:RF(―),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强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HLA-B27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骨关节炎 (OA)
痛风
(Gout)
风病的危害-5D
残疾 - Disability 痛苦 - Discomfort 死亡 - Death
经济损失 - Dollar lost
6.
7.
浆膜炎
肾脏病变
胸膜炎或心包炎
尿蛋白>0.5g/24小时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 型)
8.
9.
神经病变
血液学疾病
癫痫发作或精神病,除外药物或已知的代谢紊乱
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 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三者中 具备一项阳性) 在任何时候和未用药物诱发“药物性狼疮”的情况下,抗核抗体滴度异 常
Page
32
类风湿因子 (RF)
RF 是抗血清中IgG分子Fc段上抗原表位的一种自身抗体,有IgG、IgM、 IgA 3型
RF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阳性率约为70%,是诊断疾病、判断疾病活动 度的重要血清学标记物,且与类风湿结节及关节外症状相关
RF 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 RF 阳性也应根据临床症状做出合理解释 有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阴性,且这一比例在早期患者中可上升至50%
MRI提示骶髂关节活动性炎症 nonradiographic axSpA 明确的骶髂关节炎放射学改变 (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AS (radiolograrhic sacroiliitis)
The concept of axSpA
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现状

治疗观念进步 规范化治疗 治疗策略:早期治疗 、强化治疗 、达标治疗
1. 2. 3. 4. 5. 颊部红斑 盘状红斑 光过敏 口腔溃疡 关节炎 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在两颧突出部位 片状高起于皮肤的红斑,粘附有角质脱屑和毛囊栓;陈旧病变可发生萎 缩性瘢痕 对日光有明显的反应,引起皮疹,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观察到 经医生观察到的口腔或鼻咽部溃疡,一般为无痛性 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液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与感染关联 (直接、间接) 与遗传关联 异质性疾病 (诊断治疗不能千篇一律)
侵犯多器官、多系统(多学科配合)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症
混合性 结缔组织病
炎性肌病
系统性血管炎
间接免疫荧光抗核抗体(IFANA)检测是筛选检查,高滴度ANA对弥漫 性结缔组织并具有高度提示价值
• 软骨下骨髓水肿 • 急性(双侧)骶髂关节炎
Rudwaleit et al; Ann Rheum Dis 2009;68:1520-7
2009 ASAS axSpA
criteria
(起病年龄< 45岁,腰背痛≥3个月) (imaging arm) (clinical arm)
*
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
4. 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阳性; 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 抗心磷脂抗体是正常水平2倍以上或抗β2GPI中滴度以上升高 5. 补体减低:C3、C4、CH50 6. 无溶血性贫血但Coombs试验阳性
Page
28
SLE的辅助检查路径
性别、年龄特点
临床表现:多系统受累?
抗核抗体 诊断特异性高的自身抗体 肾活检
Page
37
MRI 检查(增强+脂抑制成像)
改良纽约标准 (1984 Modified New York Criteria ) AS分类标准
临床 标准 放射学 标准 mNY定 义的AS
至少满足1项: • 炎性背痛 • 脊柱活动度受限 • 扩胸程度受限
必须 • 双侧至少2级的 骶髂关节炎 • 或单侧至少3级 骶髂关节炎
10.白细胞减少 (至少1次细胞计数< 4.0×109/L)或淋巴细胞减少 (至少1次细胞计数 < 1.0×109/L)
11.血小板减少症 (至少1次细胞计数<100×109 /L)
Page
27
免疫学标准:
1. ANA滴度高于实验室参考标准 2. 抗dsDNA抗体滴度高于实验室参考标准(ELISA法测需有2次高于该参考标准) 3. 抗Sm抗体阳性
以上条件中具备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010 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2010 ACR/EULAR标准 2010 ACR/EULAR标准
表 “ 一 ” 为 阴性 , “ + ” 为阳性 , + + 为强 阳性 ; 要求 几 项相 加分 值 至少 要 ≥6分 以才符合 R A诊 断
药物中毒 - Drug toxicity 早期干预 达标治疗 维护系统功能
诊断手段提高

新的自身抗体发现有助于风湿病早期诊断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SLE分类诊断标准的演变
1982年
1. 2. 3. 4. LE细胞阳性 梅毒血清学 试验假阳性 抗dsDNA抗 体阳性 抗Sm抗体 阳性
风湿病学的概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 严冰 2013.11
公元前三世纪《希波克拉底全书》
“Rheuma”——flowing
西医传入中国 Rheumatism 译为“风湿”
百姓心目中的风湿病 ——自然界“风”、“湿” 祖国医学的风湿概念 ——“痹证”
现代医学的风湿病
Rheumatic Disease

生物靶向治疗在风湿免疫病的应用
抗风湿药物的世纪变迁
针对性药物起于生物治疗
风湿免疫科,实验医学,骨 关节科,康复医学等学科携 起手来
让所有患者有一个幸 福美好的未来!
谢谢!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抗 ds-DNA
抗 Sm
抗心磷脂抗体 / 抗ß 2GP I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