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
高中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0ad512003d8ce2f00662343.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力测试题一、选择题1.19世纪末,在世界上引起交通工具领域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A.蒸汽机车和轮船B.电力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制造成功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A.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5.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C.飞机的迅速发展D.垄断组织的出现6.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7.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B.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是主要形式C.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侵略扩张步伐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 )A.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B.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9.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 )④生产力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出现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C.⑦①③⑤④ D.②①⑨④⑤ lO.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会”。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95f35a6bd97f192279e9db.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新人教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1921-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这主要得益于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A.能源动力B.通讯技术c.交流工具D.机械设备右图是1801年一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右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是①蒸汽动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下列能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影响“生产工具”的是A.煤炭、石油的大量开采B.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计算机代替部分人类脑力劳动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电灯电话”这类用品出现于A.古代中国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新技术革命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a3c0f7ccbff121dd3683dd.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
”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3.观察下图,分析1870 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B.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4.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A.瓦特B.史蒂芬孙C.富尔敦D.卡尔·本茨5.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是( )①蒸汽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 100年前,号称“不沉之舟”的泰坦尼克号不幸撞上冰山,最后沉没,泰坦尼克号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发明:使用蒸汽机提供动力,装有4台发电机可供船上一万多余电灯及其他设备用电……,下列对材料中所涉及的技术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都发明于18-19世纪②都是由英国人创造发明的③都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④都是电气时代的发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工业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10.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e37bb95f46527d3250ce0b9.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本茨——蒸汽机B.爱迪生——耐用的白炽灯泡C.斯蒂芬森——珍妮机D.瓦特——飞机2. 人们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 )A.信息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太空时代3.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4. 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化学工业的建立5.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6. 发电机和无线电报的问世,突出反映了( )A.英国的科学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B.电学的发展落后于电的应用C.科学作为理论基础对技术和生产的指导作用增大D.科学理论的发展一定先于技术的应用7.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科技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中为“汽车跑起来了”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瓦特B.爱迪生C.卡尔•本茨D.莱特兄弟8. 下列各项发明中,属于德国最先发明的是( )A B C D9.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年份1880 1900 1910 1920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10. 一个圆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而被称为“航天飞行器的先驱”的是( )A.奥托B.莱特兄弟C.富兰克林D.蒙特哥菲尔兄弟11. 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A. 汽车装配生产线B. 汽车C. 内燃机D. 蒸汽机12.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方式有( )①驾驶汽车②搭乘飞机③网络遨游④电话联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14. 以史为鉴,探究两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b7a482195f312b3069a505.png)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1.史载:1800年前后,在英国工人周薪约0.5~1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
1900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英镑。
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A.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 B.19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C.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D.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2.“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此材料可以论证的历史观点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葡萄牙、西班牙开启海上霸权C.进化论为殖民扩张提供依据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4.下列选项中对19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 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5.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谷物法》正式颁布。
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
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A.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D.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6.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
这种现象是由于(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7.下列表格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列是史实陈述,右列是对陈述的推论。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bffc693f242336c1fb95eb2.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A.蒸汽时代B.电力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2. 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这位发明家是( )A. 瓦特B. 爱迪生C. 莱特兄弟D. 卡尔·本茨3.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4. 下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次“革命”密切相关,这次“革命”是指()A. 工业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第三次科技革命D. 信息技术革命5.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出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
1851年,首次在伦敦亮相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是( )A.电视机B.电冰箱C.洗衣机D.空调6.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珍妮机B.汽车C.蒸汽机车D.电子计算机7. 当你漫步街头,会看到各种品牌的汽车行驶在大街上——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家庭。
请问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设计者是( )A.斯蒂芬森B.爱迪生C.本茨D.莱特兄弟8.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 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B. 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C. 发电机的制造成功D. 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9. 实现人类在天空遨翔的梦想的事件是( )A.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B.卡尔本茨发明汽车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0. 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8【同步练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8【同步练习】《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1126430b52acfc788ebc903.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1.美国著名史学家R.R.帕尔默曾说:“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
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推动帕尔默所论现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早期的殖民扩张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2.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
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
这反映了()A. 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B. 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C. 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D.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3.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曾说:“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被智慧所控制,成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
”下列各项,与此观点相吻合的是()A.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B.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D. 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一情景最早出现在()A. 手工工场兴起时期B.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5.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其主要原因是()A. 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B.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 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 核能和太阳能还未得到开发和利用6.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A. 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B. 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C.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 有利于缓和资本家同工人的矛盾7.有学者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个分水岭的那一边,主要是一个农业的国家、涣散的社会,遵循着17、18世纪承袭下来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原则;而在分水岭的这一边,则是一个建设都市化的工业国家,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国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1)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1)](https://img.taocdn.com/s3/m/234d91f02af90242a995e524.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2. 19世纪,在电力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涌现了许多成果,下列成果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B.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爱迪生C.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西门子D.发明电灯泡——富兰克林3. 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是( )A. 18世纪B. 19世纪C. 20世纪D. 21世纪4. 在很多公交汽车上使用“非接触式公交IC卡”,该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
持卡者只要将卡在车门口的一台小机器前一晃,机器就能发出通过的信号。
你知道电磁感应现象是谁最早发现的吗( )A.爱迪生B.赫兹C.格拉姆D.法拉第5. 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B.斯蒂芬森——发电机C.爱迪生——耐用的白炽灯泡D.莱特兄弟——内燃机6. 下列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电力——水力——蒸汽动力B. 蒸汽动力——水力——电力C. 水力——电力——蒸汽动力D. 水力——蒸汽动力——电力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内燃机D.电话机8. 1921- 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9. 2017年5月,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客机试飞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
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明者是( ) A.富尔顿B.史蒂芬孙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10.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8b5e988561252d381eb6e3b.png)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2021·武汉高一检测)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进步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 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答案 D2.(2021·四川学业程度测试)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
这预示人类进入到(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智能时代答案 B3.以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
其中开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B.最早进展殖民扩张掠夺C.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成果D.最早进展资产阶级革命答案 C4.下表是全球能源构造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答案 B5.(2021·淮南一模)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消费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消费本钱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群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种状况客观上( )A.顺应了消费社会化的趋势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答案 A6.(2021·天津红桥二模)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消费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消费的总消费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迫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本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成认消费力的社会性〞。
材料中所指的“它〞出如今( )A.新航路开拓中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C.殖民扩张过程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答案 D7.?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对指定问题进展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同步练习7.5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同步练习7.5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5f0359e01f69e31423294e2.png)
一、单选题1•美国最具权威的《时代》周刊杂志评选出20位20世纪最具影响的大企业家,苴中,亨利.福特位列榜 首。
这可能与其哪一成就有关()A.工厂制度的创立 B.内燃机的发明 C.流水线生产方法 D.发明有线电话2.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 起。
"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新航路开辟B.美国独立战争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3•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最早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关 的是()。
A.乘坐火车回家探亲B.驾驶汽车外岀旅行C.利用网络与同学交流D.用洗衣机洗衣服4.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A.瓦特B.爱辿生C.诺贝尔D.本茨5. 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A.蒸汽机的改良B.电动机的发明C.电器的发明D.内燃机的创制6. 在历史活动课"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上,不能岀现的是()(1?A.①② 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步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进程,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对世界的争夺。
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A.使人类社会迈入“电气时代"B.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C.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使世界性的大战具备了可能性8. 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A. 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B. 新交通工具的岀现C. 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D.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9•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55509c844769eae109ed12.png)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爱迪生将一项发明专利以4万美元价格卖给一家公司后,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有了这笔资金,他才踏上了辉煌的发明、发家之路。
可见,爱迪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电气时代”的到来B、发明专利的交易C、白炽灯泡的发明D、坚持不懈的努力2、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为这些“世界第一”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瓦特B、牛顿C、法拉第D、爱因斯坦3、“举头铁锁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叹的是()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D、电报、电话业4、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C、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D、电气设备的推广应用5、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A、汽车装配生产线B、汽车C、内燃机D、蒸汽机6、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期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蒸汽机的产生B、汽车的发明C、人造纤维的发明D、珍妮机的发明7、诺贝尔奖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该奖是以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发明了()A、无烟炸药B、发电机C、人造纤维D、内燃机8、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以之相适应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9、(攀枝花中考)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是()①蒸汽动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10、“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d568c59b9d528ea81c779ff.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原子能的发明C.汽车的发明D.电的广泛应用2.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福特C.莱特兄弟D.爱迪生3.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
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
他是()A.卡尔本茨B.瓦特C.爱迪生D.莱特4.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殖民扩张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5. 纽约一家报纸赞叹某一发明:“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这一赞叹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6. 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工业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7.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8. 观察如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B.电磁感应现象发现C.内燃机的发明D.电灯的发明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是( )A.卡尔•本茨B.亨利•福特C.狄塞尔D.戴姆勒10. 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工业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 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 2014年,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5d1868c77232f60dccca190.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化学工业的建立2.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A.爱迪生B.牛顿C.瓦特D.爱因斯坦3.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项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
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不见面)而可亲声咳。
”该项发明的发明者是() A.瓦特B.贝尔C.马可尼D.爱迪生4. 在电和磁关系的研究方面,最伟大的一次飞跃的实现者是( )A.吉尔伯特B.奥斯特C.法拉第D.爱迪生5.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汽车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6. 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B. 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C. 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D. 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7. 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时代。
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莱特兄弟B.爱迪生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8.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B.汽车的问世C.计算机的研制D.蒸汽机的改良9.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电B.水力C.石油D.太阳能10.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后同步练习:2.8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后同步练习:2.8 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d5519addaef5ef7ba0d3ce1.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答案】C2.“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答案】C3.到1878年,美国还没有一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在当时全部54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铁路公司、5家煤矿公司、4家电报公司、4家邮递公司、3家矿业公司、1家蒸汽船公司和1家地产公司。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制造业发展停滞不前B.铁路行业最早出现托拉斯C.制造业工业资本发达D.形成以钢铁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答案】C4.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
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答案】B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率先通过大规模投资发展出大企业模式的美国和德国更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本密集的技术及其后续的创新,从而保证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说明A.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最多的国家B.大规模的投资必然会推动技术的进步C.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集中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答案】D6.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29313b4a45177232e60a290.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本茨D.爱迪生2. 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入了( )A.蒸汽时代B.电力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率先进入电气时代的是西方国家B.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C. 爱迪生是吧“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D.发明了无线电报的是爱迪生4.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指的是()A. 珍妮机的发明B. 火车机车的发明C. 电力的广泛应用D. 飞机的发明5.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引文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D.发明了现代炸药6.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下列能源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A. 煤炭B. 石油C. 电力D. 原子能7. 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是源于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和应用( )A.蒸汽机发明和使用B.内燃机创制和应用C.发电机的研制成功D.计算机发明和推广8. 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B.电子计算机的出现C.蒸汽机的发明D.火车的问世9. 有网友对雾霾天气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据专家分析,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202aa73dd3383c4ba4cd23b.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C.法拉第D.卡尔•本茨2. 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 )A.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C.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3. 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4.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A.内燃机的创制和运用B.新通讯手段的发明C.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D.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5. 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B.内燃机的出现C.电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应用6. 美国人雅克·巴尔赞在其《从黎明到衰落》中说:“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
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该段话说明电灯得以传播的原因是()A.技术进步使电灯越来越好用B.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C.总统等国家领导人的推广和扶持D.广告大力宣传电灯的优点7. 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建郴州民用机场。
机场建成后郴州人远行将有一种更告诉、便捷的选择,请问人们能乘坐飞机出行得益于()A.莱特兄弟B.卡尔•本茨C.富尔敦D.史蒂芬孙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上高投入B.思想上大解放C.垄断组织在增加D.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9.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A. 文艺复兴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10. 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1.美国著名史学家R.R.帕尔默曾说:“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
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推动帕尔默所论现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B. 早期的殖民扩张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2.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
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
这反映了( )A. 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B. 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C. 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D.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3.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曾说:“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被智慧所控制,成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
”下列各项,与此观点相吻合的是( )A.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B.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D. 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一情景最早出现在()A. 手工工场兴起时期B.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5.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其主要原因是()A. 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B.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 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 核能和太阳能还未得到开发和利用6.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A. 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B. 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C.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 有利于缓和资本家同工人的矛盾7.有学者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个分水岭的那一边,主要是一个农业的国家、涣散的社会,遵循着17、18世纪承袭下来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原则;而在分水岭的这一边,则是一个建设都市化的工业国家,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国家。
这种变化反映了美国( )A. 19世纪末以前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B. 19世纪末以来社会道德状况不断恶化C. 19世纪工业化深刻改变美国社会结构D. 19世纪末美国国内市场逐渐实现统一8.某中学开展了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①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②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③李克尔梅在远洋轮船包厢里订了上海的旅馆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富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9.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包括()①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②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③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密切结合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0.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
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
“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A.炼钢技术的改进 B. 化学工业的进步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11.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的刺激,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
这类因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导致的问题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A. 新航路开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科技革命12.20世纪初有学者评论:“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位学者所要表述的观点是()A.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B. 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推动了垄断的出现C. 新能源的利用导致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D. 殖民体系的建立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3.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和苏蒂提出了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真正具有意义是处于酝酿阶段的新技术革命所提供的“第二种机会窗口”,即通过进入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有效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历史上这类国家的典型代表是()A.英国和俄国B. 法国和美国C. 美国和德国D. 日本和法国14. 改变人类生活的革命19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生事物——轮船、汽车、飞机……材料一“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
“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从伦敦驶往荷兰的轮船,甚至驶往汉堡和哥德堡的轮船,在1828年以来就已经把大部分邮件和客运吸取去了。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问题:(1)从材料一看,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正经历着什么重大事件?期间出现了哪些“新颖事物”?(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基于材料,你如何看待19世纪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15.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都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既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下面是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
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交通革命”提供动力来源的发明成就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还出现了哪些新的通讯工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
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D3. A4. C5. B6. D7. C8. B 9. D 10. A 11. C 12. B 13. C14.(1)英国工业革命。
轮船、火车、蒸汽机、工厂等。
(任答2点即可)(2)出行方面交通工具的变化(材料一中出现了蒸汽船,材料二中出现了电车、汽车、飞机);城市化中带来居住条件拥挤、环境方面噪声污染。
第二次工业革命。
(3)在促进社会转型过程中突出科技的双刃剑。
科技进步使交通越来越便捷、快速,舒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但是这些交通工具使用的煤、石油等燃料造成环境污染;城市生活空间局促,压力增大;新的科技发明用于战争导致人文危机等。
15.(1)直接原因: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影响: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额增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
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动力: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通讯工具:电报电话含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1. 略2.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材料体现了科学和工业生产及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D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德国和美国情况,不能说明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A错误;BC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选D。
3.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解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是将电磁感应原理运用于实践,A项符合题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1765年,B项排除;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与“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不符,排除C项;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是1785年,D项排除。
故选A。
4.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最早”限定词。
材料“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说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C项正确;AB项的时间早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与“最早应出现”不符,排除。
综上,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燃机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其广泛应用加大了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故B符合题意;AC与史实不符,D与石油消费比重的加大没有关系,故排除ACD。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垄断组织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可知垄断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ABC都是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促进其发展的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垄断组织无法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因为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故D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D。
7. 本题考查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的深刻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对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美国社会基本特征,“农业的国家”、“遵循着17、18世纪的……原则”、“都市化的工业国家”等信息都说明美国迅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AB两项片面理解材料;D项不符合史实,美国市场的高度统一主要在内战结束以后,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广泛应用;电报、电话等新的通讯手段发明;化学工业相继发展;汽车、电车、飞机等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石油工业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