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讲课稿
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国际物流功能在中国保税区建区十几年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保税仓储,国际配送,转口贸易等功能一直得到促进与加强,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加强中国保税区物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创新保税物流园区监管模式是其必然选择。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从1990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到现在,中国已建有上海外高桥、天津港、深圳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港、大连、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宁波、青岛、汕头、珠海等15个保税区。
十多年来,全国15个保税区的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功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基础。
截至2001年末,已有13180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登记注册,投资总额超过170亿美元,这些投资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资本的国际化为物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各大保税区国际物流确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保税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发展国际转口贸易、装配贸易、开拓国外市场及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最早窗口,它的国际转口贸易装配贸易发展势头至今仍然不衰。
从严格意义上讲,保税区属于海关监管“境内关外”的综合性对外开放的特定区域,在特定的范围内实行封闭式管理,中国的政策优惠度最高,主要是为外商和国内企业商品保税仓库分拨和投资加工转口或研究开发提供方便。
保税区主要发展国际贸易、转口贸易、港口仓储、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以及金融服务等业务。
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密切国际经济联系的过程中,保税区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拓展国际贸易、扩大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从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连接。
一、保税区区内物流存在的问题1.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
保税区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保税区物流企业的现状与未来,而保税区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物流量。
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1 国际物流简述 1.1 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从字面意思上为国家之间的物流运输。
广义的国际物流范围极其广阔,除了包括物质的物流之外,还包含非物质的物流、国际物流之间的活动以及交流等。
狭义上的国际物流只是简单地定义为当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属于不同的两个国家,那么就需要通过国际物流将其产品从生产国运输到销售国加以销售,最终促成国际交易的完成。
本文论述的国际物流就是后者。
1.2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未来国际物流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三个方面。
首先是管理网络化。
物流行业极为依赖信息化作业,通过信息化作业能够实现对物流的优质匹配调整。
其次是标准化。
目前国际物流还未使用国际化标准,导致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对接工作增添诸多事宜,不利于国际物流的进行。
最后是国际物流的快速化。
加快国际物流,将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2 舟山保税区概述 2.1 舟山保税区舟山保税区设立于2012年,其全称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
由于舟山保税区处于长江水道口,是我国重要的江海运输枢纽,2014年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2.9亿吨,位居我国港口的第5位。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自贸区战略,而其中上海自贸区是实施的核心。
为了配合上海自贸区的实施运作,在舟山港建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预期建设之后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将主要实施两部分功能:一部分是对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储存、配送;另一部分则是为海洋制造业、电子产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国际贸易物流服务,最终形成带有储存、中转和运输的大型综合性基地。
2.2 舟山保税区的优势 2.2.1 资源优势舟山保税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舟山保税区所属的舟山港具有极长的海岸线,虽然舟山市整体面积相当于浙江普通一个县,但是其海岸线达到浙江省的36%。
其次,舟山港周边海域吃水深,能够供绝大部分的大型货轮停靠。
比如,舟山港周边的上海港等都由于其吃水浅,大型货轮无法停靠,对其运输造成较大的阻碍,而舟山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保税物流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保税物流的经验。
保税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保税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保税物流的定义与特点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保税物流。
保税物流是指在海关监管下,对进口货物进行仓储、配送、加工、组装等环节的一种物流服务。
保税物流具有以下特点:1. 海关监管:保税物流必须在海关监管下进行,以确保货物合法合规。
2. 优惠政策:保税物流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海关便利措施。
3. 功能多样化:保税物流不仅包括仓储、配送等基本功能,还包括加工、组装、维修等增值服务。
4. 跨境特点:保税物流涉及跨境运输、通关等环节,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二、保税物流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保税物流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保税物流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保税物流市场之一。
2. 产业链日趋完善:从仓储、配送到加工、组装等环节,我国保税物流产业链日趋完善。
3. 企业实力逐步提升:我国保税物流企业实力逐步提升,一些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4.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保税物流行业发展,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保税物流的成功经验在保税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些成功经验:1. 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进一步优化保税物流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完善保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3. 创新服务模式:企业应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4. 培育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保税物流行业提供智力支持。
5. 强化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物流安全、稳定运行。
我国保税物流中心发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保税物流中心发展问题与对策[提要] 我国保税物流中心作为海关特殊的监管区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外向型经济转变做出了贡献。
但是,保税物流中心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定位与发展不一致、配套设施建设落后、信息化水平落后、管理服务不到位、业务模式陈旧、政策法规不统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按照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的定位加快业务拓展、优化提升设施条件、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改革管理体制、转换模式促进物流企业发展、健全物流产业政策法规。
在现阶段,只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协调制定并落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会较快解决保税物流中心发展中的问题,真正发挥保税物流中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保税物流;海关监管;物流信息本文系河南省2009年软科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题目为:河南(郑州)保税物流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2400450036“保税”指海关对货物或劳务“保留征税权”。
2008年的12月23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原来10个保税物流中心的基础上,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外汇局联合发文,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主要省区,又一次批准设立了17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之后又有3个省份也取得了相应的资格,到目前为止,全国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已有30家,但是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很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其内涵及优势,总结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保税物流中心的内涵及优势(一)保税物流中心的内涵。
我国保税物流中心是海关为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打破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分别专门存放进出境货物且相互隔离的状态,根据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赋予若干新功能的海关监管场所。
一般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筹建和申报,具体运作按照企业模式进行,按照中心内进入企业及保税货物存储期限的不同,把保税物流中心分为A型和B型两种。
A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投资建设,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保税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保税区发展现状及对策一. 保税区的概念和背景保税区,也称为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等,在古代被称为“商埠”。
保税区是国家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力而创设的一条特殊的区域贸易政策。
保税区通常是指国家法律认可的特殊区域,其境内的境外人员、物品、货物及资金等按照适用法律、规定和程序享受关税优惠、免征或者退税等政策。
背景: 1985年,我国在上海试点建设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浦东保税区,1990年以来,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一直非常迅速。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保税区238个,涉及32个省份、18个行业,区域分布比较均衡。
二. 保税区的现状1. 保税区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保税区达到238个,总面积超过1286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 保税区的结构逐渐优化保税区的出口贸易结构经历了从初期的加工贸易为主到现在的以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这使得保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加了硬科技产业。
3. 保税区发挥了独特的进口功能保税区作为国境内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在已经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在自贸区的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保税区的业务拓展不断扩展保税区不断开展金融、物流、仓储等业务,为企业在法律框架内提供多种业务方案,其营商环境也逐步优化。
三. 保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1. 保税企业进出口贸易环节存在“单一”缺陷大部分保税企业都在加工贸易中挣扎,进一步加剧了保税区业务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标准制定等问题。
2. 快递物流企业在保税区未能获得受理保税区还未组织建立配送加工贸易模式,以避免快递物流公司在行业内占领市场份额,更加助长第三方快递市场。
3. 专业教育应该跟随产业发展多数教育机构未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帮助保税企业快速适应保税区环境,导致人才流失和产业发展瓶颈。
四. 如何促进保税区的发展?1. 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并实行企业评估和快速审批等环节,引导企业积极投资保税区。
保税物流园区运作管理课件
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制定针对 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如建立风险预警 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等。
实施风险控制
通过实施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或消除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小风险的影响 程度。
保税物流园区风险应对与处置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包括应急预案、资源调配方案等 。
智能化发展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保税物流园区将实现智能 化运作,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保税物流园区的创新发展
模式创新
01
通过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如“互联网+保税物流”,实现线上线
下融合,提升服务体验。
技术创新
02
运用先进技术,如自动化设备、智能仓储系统等,提升物流运
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服务创新
03
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增强市场
竞争力。
保税物流园区的国际合作
政策对接
推动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国际合作提供制度保 障。
设施联通
加强与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国际间信息交流与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处置
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启动应对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和处置风险,减小风险 对园区运作的影响。
06
保税物流园区未来发展展望
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趋势
专业化发展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断优化,保税物流园区将更加专业化,专注 于特定产业或商品,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绿色化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保税物流园区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和对策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和对策保税物流园区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特定区域内设立的对外开放的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是为进出口商品提供仓储、加工、配货、分拣、包装、贸易、检验检疫等一体化的服务,实现加工贸易、进口商品集散和出口订单的集散。
近年来,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在发展和对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降低税费、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市场准入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园区的发展。
其次,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水平。
例如,引进先进的智能仓储设备、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园区的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我国保税物流园区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区域物流合作格局。
然而,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保税物流园区的布局和规划仍然不够合理。
目前,许多园区过于依赖单一的产业,缺乏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导致园区在经济周期波动时容易受到影响。
其次,保税物流园区的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
一些保税物流园区存在物流服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
此外,保税物流园区的供应链协同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企业在物流交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保税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布局。
鼓励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培育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提高园区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加强保税物流园区的监管和监督。
完善园区内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园区服务质量。
此外,加强保税物流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鼓励共享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信息共享和互通,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
最后,加强保税物流园区的人才培养。
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专业化、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保税物流园区操作流程概要课件
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
国际中转
作为国际物流的中转站,保税 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货物中转、 分拨、拼装等业务。
转口贸易
利用园区优惠政策,开展转口 贸易业务,促进国际贸易的发 展。
保税仓储
保税物流园区提供大型保税 仓 储设施,满足企业各类物资的 存储需求。
配送、采购
园区具备完善的配送和采购网 络,可为企业提供国内外货物 配送和集中采购服务。
03
园区内操作流程
园区内仓储管理
仓储设施
提供现代化、高标准的 仓库设施,包括恒温、 恒湿仓库,以及危险品
专用仓库。
库存管理
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 术,如实时库存跟踪、 定期盘点,确保货物信
息的准确性。
货物保管
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货 物保管服务,确保货物
安全无损。
装卸服务
专业的装卸团队,使用 现代化设备,确保货物
出区装运
将货物装载到运输工具上,确保货 物的安全和完整,并按照规定路线 出区。
05
特殊操作流程
转口贸易操作流程
进口
货物从境外启运,在保税物流园区进 行转口操作,园区企业向海关申报货 物的价值、数量和种类等信息,并支 付相应的关税和增值税。
出口
货物从境内向境外出口,在保税物流 园区进行转口操作,园区企业向海关 申报货物的价值、数量和种类等信息, 并获得相应的出口退税。
装卸的高效与安全。
园区内货物分拨
01
02
03
04
分拨计划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系统,实现货物 的快速、准确分拣。
配送服务
提供多种配送方式,满足客户 的不同需求。
跟踪查询
货物分拨后,为客户提供全程 跟踪查询服务,确保货物的及
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
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概述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是指中国政府为促进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保税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企业落户并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阐述,包括政府政策支持、保税区的优势和发展机遇等。
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企业进驻保税区。
减税优惠保税区享有一系列减税优惠政策,包括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这为在保税区从事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务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财政支持,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简化手续为方便企业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务,保税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快速办理报关、报检、退税等手续的便利。
此外,保税区还推行了电子化报关、联网监管等先进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简化了企业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效率。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持保税区的国际物流发展,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保税区基础设施的投资。
包括建设现代化的港口、机场、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保税区内物流企业的资金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和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发展。
保税区的优势保税区作为一种经济特区,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吸引国际贸易和物流企业选择在保税区落户的重要原因。
免税优惠保税区免税优惠政策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企业在保税区进行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务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这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自由贸易保税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允许企业在保税区内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活动。
保税区可以与国内外企业自由进出口商品,实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贸易条款,提供全方位的贸易便利。
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保税区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枢纽附近,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这使得保税区的国际物流更加便捷和高效,方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保税物流园区运作与管理课件(PPT 38页)
3. 数量管理(1. 发挥保税仓储功能) 4. 质量管理(1. 发挥保税仓储功能) 5. 增值服务( 11. 发挥保税仓库的增值服务作用)
四、保税仓库的主要功能
•
1.出口拼箱:国际采购商从大陆多家供应商采购产品,分别用供货商
报关资料出口申报进入保税区,完成退税和手册核销等关务手续。
江苏省内共18个隶属海关,全部隶属于南京海关。 (南京海关直属国家海关总署领导,负责江苏省内各口岸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 监管,进出境人员行李物品验放,同时办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 制海关统计等海关业务。) 18个隶属海关:
二、设立保税仓库应具备的条件
1.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货物出仓环节
H2000审单中心集中审单通过
打印报关单去口岸报关 现场海关审核、验放通过
货物正式出库,并将报关单货物项的内容在电子 帐册中进行减少的操作
H2000保税仓库电子账册
企业申报
变保 更税 及仓 电电 子子 帐帐 册册 反备 馈案
口岸电子执 法系统
公共平台
(外部网)
申报 反馈
海关备案 (电子帐册)
• 3. 保税仓库异地报关分册编码规则 保税仓库异地报关分册号为12位,编码规则为第1位为F,第2-5位为 关区代码,第6位为H,第7-12位为顺序号
(八)实现方式保税仓库基本业务流程图
经营范围电子帐册备案 H2000审核通
生成经营范围过IK帐册
仓库备案环节
保税仓库电子帐册备案 H2000审核通过
底 帐 核 海关审单查验 注
放行系统 (通关)
保税物流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保税物流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税物流行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此,我代表我国保税物流行业,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税物流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保税物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税区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保税物流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保税物流市场需求旺盛。
据统计,我国保税物流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 行业优势我国保税物流行业具有以下优势:(1)区位优势:我国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港口众多,为保税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政策优势:保税物流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外汇管理便利等政策支持。
(3)技术优势:我国保税物流企业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物流效率。
二、保税物流经验分享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优化港口布局:合理规划港口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2)完善保税区功能:加强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效率。
(3)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2. 提高通关效率(1)优化通关流程: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2)加强部门协作: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3)推行电子化通关:推广电子申报、电子缴税等电子化通关方式,提高通关效率。
3. 优化物流服务(1)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加强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2)拓展增值服务:开展物流金融、供应链管理、仓储配送等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4. 培育专业人才(1)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物流人才。
我国保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PPT文档22页
其发展特征和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成为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增 长点。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是我国经济 发展最活跃的区域,15个保税区分处三大经济圈,经过十 多年的发展,其独特的功能和极富活力的产业群,对三大经 济圈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贸易发展、国际化程度提 高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更好地 发挥城市对外窗口作用、发展国际经贸合作、促进就业等做 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6年底,我国保税区累计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1224亿元,各保税区的港口、道路以及其它 市政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大为改善,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增 长,保税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区 域增加值、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物流营业收入、货运总 量、税收总额等经济指标逐年稳步上升。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多年的实践证明,
保税区在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经济 发展等方面取碍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民经济运于亍中发挥了 独特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保税区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 统一立法、功能及政策因素制约、保税区管理部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理不完善 以及土地资源约束四个方面。这些问题日益突出,使保税区下一 步的发展壮大面临较大的困难。保税区管委会和相关管理部门以 及区内企业对此反映强烈,迫切希望改变目前的状况。
投资企业2.08万个,吸引投资额712.5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 资3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8.59亿美元。2007年 上半年全国保税区利用外资呈现出高位增长态势,批准外商投资5 4.51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占批准投资额的78.7%; 合同利用外资31.26亿美元,同比增长46.4%,实际利用外资 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占合同利用外资的43.1 %。保税区已经成为我国外商投资的高密集地区,强生、戴尔、通用、 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惠普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正是看到了保 税区发展的蓬勃生机,纷纷到保税区投资设厂。。
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
1. 规模与增长。
咱先说说规模啊。
这些年,我国保税物流那规模可是蹭蹭往上涨。
就像吹气球似的,一个个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啥的不断建立起来。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物流所涉及的货物量越来越大。
好多企业都瞅准了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货物存放在保税区域,既能享受政策优惠,又方便进出口操作。
不过呢,这增长速度虽然快,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跑步,有时候也会被一些小石子绊倒。
2. 基础设施建设。
咱再聊聊基础设施。
在很多保税区,那仓库盖得是一个比一个气派,现代化的货架、先进的装卸设备啥的都有。
港口附近的保税物流设施更是和港口的作业紧密相连,货物在港口和保税区之间的流转变得越来越顺畅。
但是呢,有些地方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说,有的仓库虽然看起来不错,可是内部的布局不太合理,导致货物存储和搬运的效率不高。
这就好比一个人穿着一身好看的衣服,但是鞋子不合脚,走起路来还是不舒服。
3. 政策支持与监管。
国家对保税物流的政策支持那是相当给力的。
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就像给企业的大红包,吸引了不少国内外企业。
在监管方面呢,海关等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创新监管方式。
比如说,现在推行的一些智能化监管手段,让货物通关速度更快了。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就像厨师做了一道好菜,但是传菜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点小差错。
比如说一些企业可能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不能充分享受优惠;或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时候还不够完善,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4. 服务水平与企业参与。
现在保税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总体上是在不断提高的。
像提供增值服务,除了简单的存储和运输,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包装啥的。
但是和国外一些先进的保税物流服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有些企业在服务理念上还不够先进,还是那种传统的“货物保管”思维,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且,国内参与保税物流的企业虽然多,但是大企业、大品牌相对来说还是少了点,就像一群士兵里,厉害的将军数量不够。
我国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现状探讨
我国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现状探讨保税物流中心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保税政策工具,其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背景;保税物流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保税物流中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背景保税物流中心,是指政府授权的,为开展保税业务设计的专业物流仓储设施,并具备海关规定的监管条件。
自2015年起,我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保税物流中心试点,逐步推行跨境电商保税模式,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逐步扩大开放,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实施内外贸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保税物流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已有57家保税物流中心,涉及33个省(区、市),覆盖全国主要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
在跨境电商方面,我国已实现了从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保税仓到保税物流中心的全链条覆盖,构筑起高效便捷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布局进一步优化: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税物流中心的地理布局也将进一步优化,直接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保税物流中心或重要的跨境电商中转枢纽将更为重要。
2.关企一体化进一步加强:随着政府的不断改革和推进转型升级,以及保税物流企业的发展实力不断提升,未来将有更多的保税物流企业与政府形成强强联合,通过关企一体化将保税物流中心打造成未来中小规模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的主要节点。
3.跨境电商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在国内已逐步扩大,但在国际上仅占全球贸易的一小部分。
因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跨境电商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这也将带动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4.物流技术进一步升级:保税物流中心的核心是物流配送及其配套的服务能力。
随着物流技术的飞速发展,保税物流中心将会在物流配送自动化、数字化方面进行进一步升级,利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论中国保税区物流产业特色及其发展战略
o g si s I d sr n Bo d d Ar a f Lo itc n u t y i n e e
LI U Ba o-r un
(ini Safa d Wok r Ma uatr fB i ig Maeil Istt, i g n 30 8) Ta j tf n res n fc e o ul n tr s n tue Ta j 0 3 1 n u d a i n i
Absr c : Be i s t pr p r o a i n nd t a t sde is o e l c to a po iin- etn sto s ti g, p lc , oiy
p re t un to a d a o a l e f c f c i n n f v r b e
i i h e f c ie s g f t , l w o t i t n ie a d h e v o c s , n e sv n mu t u ci n l r m t e v r l i a i n f r g o a l f n t a , o i o f h o e al t t o e i n l s u o
论 中 国保 税 区物 流 产 业 特 色及 其 发展 战略
刘 宝 润
天 津 市职 工 建 材 学 院 天 津 3 0 8 031
【 摘 要 】 保 税 区发 展 物 流 产 业 具 有 区位 及 定 住 优 势 , 能 和 政 策 优 势 , 及 物 流 市 场 与 国 际 商 品 交 易 市 场 功 以
同 步发 展 、 为依 托 、 方住 的服 务 体 系 、 府 的 大 力 扶 持 等 优 势 。保 税 区物 流 运 作 初 步 形 成 以 物 流 为 中 心 的 国际 货 互 全 政 物 集散 、 拨 、 送 体 系 。保 税 区物 流 产 业 的 发 展 应 从 区域 经 济 发展 和 全 国 商 品 流 通 的 全 局 出发 , 一 规 划 、 步 实 分 配 统 分 施 . 步建设 高效率、 成本 、 约化 、 逐 低 集 多功 能 的 现 代 化 物 流体 系。
保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
保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物流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促进下,它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以及综合国力情况的重要标志。
物流业依托现代理论、科技和相关信息技术,从传统运输服务拓展到了综合物流服务。
保税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的一类基础设施,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和发展保税物流园区对于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就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山西省是以煤炭交易,煤炭物流为主资源型大省,这种资源型大省的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省的经济与建设。
在转型跨越、综改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显的更为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总结了物流园区的有关理论,包括物流园区内涵、特点和分类以及物流园区功能区分类、布局规划的原则、形式、方法;同时,又分析了保税物流园区的概念和主要业务模式,保税“旱码头”的含义及特点;(2)以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为例,分析物流园区开发的现状,同时,也指出该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政策及法规不够完善、企业信息化水平低、园区规划存在缺陷、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3)结合第二部分的分析以及物流园区及保税物流园区规划的有关理论,运用物流园区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区布局规划理论,通过系统布置设计法构建园区布局规划模型,再利用加权因素比较法计算出园区布置方案的最优解;(4)根据上述分析为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提出对策,包括科学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方案、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的投入、合理定位保税物流园区、拓展经济腹地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积极发展产业共生型的物流产业模式、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等。
【关键词】:保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系统布置设计【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259.27【目录】:中文摘要10-11ABSTRACT11-13第一章绪论13-181.1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1.2研究现状14-161.2.1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现状141.2.2保税物流园区研究现状14-151.2.3系统布置设计方法在保税物流园区规划中的应用15-161.3主要研究问题、思路及创新之处16-181.3.1解决的主要问题161.3.2研究思路16-171.3.3本文创新之处17-18第二章物流园区相关理论概述18-252.1物流园区含义及分类18-202.1.1物流园区的含义18-192.1.2物流园区的特点192.1.3物流园区的分类19-202.2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理论20-232.2.1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涵义202.2.2物流园区的功能区介绍202.2.3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原则20-212.2.4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方法21-222.2.5物流园区布局形式22-232.3保税物流园区概述23-252.3.1保税物流园区的概念及与一般物流园区的区别232.3.2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及业务模式23-242.3.3保税“旱码头”的特点和分类24-25第三章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开发及发展分析25-333.1山西侯马概况253.2山西侯马产业生态概述253.3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开发分析25-313.3.1项目简介25-263.3.2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26-283.3.3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28-303.3.4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的服务优势30-313.4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面临的问题分析31-333.4.1相关物流政策、法规不完善31-323.4.2物流企业信息水平较低323.4.3园区布局规划不够合理323.4.4物流人才匮乏32-33第四章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33-504.1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区介绍334.2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布局形式334.3基于SLP法的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步骤33-354.4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规划分析35-434.4.1基本要素分析35-374.4.2功能区块相互关系分析37-434.5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43-484.6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案评价与选择48-50第五章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对策50-555.1科学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方案505.2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50-515.3山西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的合理定位51-535.3.1类型定位51-525.3.2功能定位525.3.3组织性质定位52-535.4拓展经济腹地建立合作机制535.5发展产业共生型物流产业模式53-545.6引导物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54-55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中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介绍讲课讲稿
中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介绍精品文档中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介绍保税港区3个:上海洋山保税港和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综合保税区1个: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保税物流园区8个: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象屿、深圳盐田港、天津保税区。
保税区15个:1.上海外高桥保税,2. 天津港保税区,3.大连保税区,4.深圳沙头角保税区 5.深圳福田保税区,6.深圳盐田港保税区,7.广州保税区8. 张家港保税区,9.海口保税区,10.青岛保税区,11.宁波保税区12.福州保税区,13.厦门屿保税区,14.汕头保税区,15.珠海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4个:这个概念引自2007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高峰论坛上,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松璞介绍了我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最新构建情况上的方字,但本人通过所有手段也没有查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是个什么玩意,所以也在此列出,请同行前辈介绍。
出口加工区进行拓展保税物流功能7个:西安、昆山、宁波、松江、烟台、天竺及重庆出口加工区。
公共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简称“两仓”):近700家,在此不一一列名了。
海关还通过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通关管理,推动保税区和港区物流业发展。
区港联运具有“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
在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拓展方面,2003年12月,海关总署根据《京都公约》修改了保税仓库管理办法,允许一般贸易货物入仓,保税仓库货物可以跨关区提取,拓宽了保税货物的来源渠道和物流辐射范围。
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打破了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分别专门存放进境、出口货物且相互隔离的状态,根据国际物流的发展需要,赋予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国际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1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赋予出口加工区更多政策优势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税区的发展。
目前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岛屿、深圳盐田港、天津保税区与其临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批准面积分别为:上海1.03平方公里,青岛1平方公里,宁波0.95平方公里,大连1.5平方公里,张家港1.53平方公里,厦门象屿0.7平方公里,深圳盐田港0.96平方公里,天津1.5平方公里。
至此,全国保税物流园区面积已达9.17平方公里,目前都已通过国家验收。
从2004年4月15日首家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
2.1保税物流园区的定义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的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2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这八家保税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是:——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一、二期合计)3.76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内,业务量和货值均高居全国首位。
截至今年上半年,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共引进中外著名物流企业20家,实现土地转让10万平方米,一期仓库10万平方米出租率100% ,二期仓库26.3万平方米出租率50%以上。
——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内,紧邻天津港集装箱码头。
截至去年八月,已进驻35家物流企业。
2006年受理进出区货物突破两万票,货值超过40亿美元。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大窑湾港区内。
已有超过50家企业进驻,06年进出货值达6亿美元。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
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内。
封关运作,进出区货物总值已超过20亿美元。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0.7平方公里,位于象屿保税区和东渡港区之间。
06年通关货物5000余票,货值超5亿美元。
——深圳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0.96平方公里,与盐田港保税区一起围网运作。
截至06年9月,进出口货物总值已超过10亿美元。
——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张家港有着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建设在港区内的保税区,即园区既在保税区内也在港区内。
06年1—8 月份,园区进区获取数量达到105万吨,货值达到7.3亿美元。
——宁波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0.95平方公里,位于宁波港四期集装箱港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U”型保税物流园区,即真正实现了“区港合一”。
2.3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2.3.1优势(Strength)(1)政策优势保税物流园区内除继续执行现有的保税区政策外,还享受以下三条配套政策:①对进入保税物流园区的国内货物实行进区退税。
改变了保税区现行的离境退税方式,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②给予区内企业在税费政策和市场准入方面的国民待遇。
区内企业无论什么性质,都享受统一的税费政策和市场准入待遇。
取消现行对国内企业征收监管手续费的政策;取消对区内企业在货代、船代和外贸经营权等多种领域方面的限制。
③适度放宽外汇管理。
货物在保税物流园区与境外之间流动,区内企业无需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货物在保税物流园区与境内之间流动,由区外企业按照规定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区内企业办理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后,与区外企业(无进出口经营权)结算以人民币计价。
(2)功能优势保税物流园区具备四大功能,即:国际中转——国际、国内货物在园区内进行分拆、集拼后转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国际配送——对入区货物进行分拣、分配或进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国际采购——对采购的国内货物和境外货物进行综合处理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外销售;国际转口贸易——进口货物在园区内存储后不经加工即转运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3)通关便捷保税物流园区通过实施“区域管理封闭化、海关管理智能化、园区管理信息化、海关通关快捷化”等措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园区和港区之间开辟海运直通式,设立自动判别体系,自动生存管理数据,实现EBI无纸报关,直通式卡口实货放行。
特别是对保税物流园区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之间的保税货物结转可实行“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的快速通关手续,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4)监管严密采用高科技手段,设置先进的海关监管设施和完备的企业电子册管理统,既保证了海关对园区的严密监管,又使货物能够快速流通。
2.3.2劣势(Weakness)(1)国内物流市场需求没有形成规模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园区内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物流企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市场需求。
(2)保税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对于物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保税区物流企业的专业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运作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大部分物流企业实质上只局限于运输和仓储业务,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物流服务,加上中国物流体系缺乏信用保障机制,影响了需求。
(3)保税政策优势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和发挥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保税政策的落实执行上,而这又与海关监管制度和海关监管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
在近年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保税政策优势的发挥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海关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
随着WTO 承诺的生效,海关一些过时的法规没有及时废止,有些现行法规透明度不够,政策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第二,海关通关手续繁杂,影响通关效率。
海关对一般贸易进口货物是先税后放,申报、查验、征税等手续都在口岸现场完成,使大量进出口货物滞留口岸,影响了口岸物流速度。
第三,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基本上是在“区港联动”的政策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进出口物流量大部分都由港口生成,虽然目前联动合作得到加强,但一体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物流运作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到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品交易、海关和外汇管理等行业和部门,而目前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状况依然存在,适应物流系统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园区发展受到制约。
(4)保税物流园区用地受到限制我国的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受到严格限制,现有的城市规划用地已逐步趋于饱和,向腹地的延伸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根据航运及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向腹地拓展相关的辅助产业,保税物流园区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受到限制。
2.3.3机遇(Opportunity)(1)区港联动的难得机遇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发展现代物流业首次被写入国家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辟出保税物流园区是政府试图推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第一步。
保税物流园区作为“区港联动”的先行先试区域。
(4)产生聚集效应保税物流园区的运营必然吸引大批人、财、物在港、区有限的空间内汇集,各种社会的、经济的因素集中相互作用产生了经济效益,这种效益直接表现为:企业聚集效益、消费者聚集效益和社会聚集效益。
潜在的发展机遇又吸引了熟练的劳动力和有才能的企业家进入,生产要素的聚集最终降低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消费者聚集效益通过消费市场潜在规模的扩大体现出来。
人员、资金、信息流的聚集扩大了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容量,为满足这些新生需求,新的产业不断出现。
2.3.4威胁(Threaten)(1)面临与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的激烈竞争由于功能、政策相近的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港相继建立,保税物流园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例如,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面临洋山保税港区的激烈竞争。
洋山保税港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所以可以说涵盖了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因此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2005年12月,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投入运作,原来外高桥的17条欧洲航线全部拿到了洋山。
单从物流业的操作流程讲,由于原来的欧洲航线迁至洋山港,企业原本从外高桥出境的路线改为从外高桥到洋山港,然后再出境。
这样,企业运输一标准箱货物的成本就增加了大概600到800元。
物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在洋山港布置物流点,而选择在外高桥设点的几率就有所降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货物进出。
(2)来自周边其他国家港口的竞争我国的保税物流园区还面临着与其他国家港口的竞争。
例如,高雄港、釜山港是上海港主要的竞争对手,目前的港口条件和管理效率都优于上海港,他们都把吸引中国大陆的中转箱作为重点。
中国北部和上海有相当数量的货物经由釜山港出口北美和欧洲等地区。
世界上吞吐集装箱量排名第5的釜山中转货的吞吐量占总量的50%到60%,而来自中国的集装箱占56.6%[1]。
相对于釜山港,高雄港主要中专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沿海等地的集装箱,其中转箱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53%。
为争夺东北亚枢纽港,韩国政府制定了把釜山港建成东北亚物流中心的目标,高雄港则提出建设亚太营运中心。
釜山港、高雄港的发展必然对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产生影响。
3.推动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对策探讨3.1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要促进保税物流园区稳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保税物流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1.1改进体制,推动保税物流园区功能集成开发为保证港区和保税区联动发展目标的实现,要专门设立保税物流园区主管海关,以便集成口岸海关和保税区海关的管理职能,减少通关环节,提高通关效率和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物流园区要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以开辟园区和港区之间的海运直通式。
诸如此类体制和制度上的创新可以保证物流园区企业今后的成功运作和发展壮大。
在管理体制上要借鉴自由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保税物流园区实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从而使保税物流园区向自由贸易区更走进一步。
可以参考《京都公约》中关于自由区的设定原则和模式,建立真正的“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对货物进入、人员流动、外汇金融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功能的集成和自由度的提升,提供包括海运、空运、铁路、公里、内河运输等多式技术的集成;提供包括公共事务、物流事务、金融保险、海事海商、评估咨询、商品展示等多种配套服务的集成,建成货物通关畅捷,综合成本低廉、配套服务完善、管理运作规范的物流服务平台。
3.1.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应当完善法规,提高政策的实效性。
保税物流园区实际上是在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叠加保税政策形成的,因此政策环境直接决定园区的发展。
随着WTO承诺的生效,海关必须及时废止和调整相应的法规政策,制定和推出适应市场经济和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提高执法透明度。
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海关,其它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外汇管理等监管和服务部门的规定和政策也要利于园区的发展,政府职能应向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