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面部穴位以及作用

面部穴位以及作用面部穴位及作用大迎穴:

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

承浆穴:

下颚正中线凹陷处;主治输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 (膀胱一天排尿 67 次是正常;少于 5 次不正常;超过 7 次是肾虚的表现) 控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 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地仓穴:

口角外侧旁开 0. 4 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细纹产生。

巨髎穴:

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

颧髎穴:

眼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听宫穴:

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听会穴:

耳垂前一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

1/ 21

下关穴:

位于耳前一横指;颧骨凹陷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嘴唇麻木。

颊车穴:

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划就可发现凹陷处;主治浮肿、过多摄人糖类的肥胖者。

人中穴:

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

迎香穴:

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

耳门穴:

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

睛明穴:

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

丝竹空穴:

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

头维穴:

位于发髻点旁侧约 4. 5 寸;主治偏头痛、目痛多泪。

---------------------------------------------------------------最新资料推荐------------------------------------------------------ 瞳子髎:

位于眼外侧移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

太阳穴:

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

医风穴:

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

印堂穴:

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

攒竹穴:

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

四百穴:

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高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

承泣穴:

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趋风、明目功效,主治目赤痛、眼睑肿、斜视。

鱼腰穴:

眉毛正中;主治提高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

神庭穴:

3/ 21

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按摩此穴可以使脸色红润、皮肤细致。

简介:

面部常用经络穴位(一) 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则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

其分布大致如下:

1、手足阳明经:

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区域; 2、手足少阳经:

耳部上下旁测区域; 3、手足太阳经:

眉上额部及正文:

面部常用经络穴位(一) 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则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

1、督脉哑门、风府、百会、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神庭、人中;

2、任脉承浆;

3、足太阳膀胱经晴明、攒竹;

4、手太阳小肠经颧髎、听宫;

5、手阳明大肠经迎香、禾髎(与人中相平)

6、手少阳三焦经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

7、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

8、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上关、阳白、头临泣、风池;

9、足厥阴肝经无重要穴位。

其分布大致如下:

1、手足阳明经:

---------------------------------------------------------------最新资料推荐------------------------------------------------------ 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区域; 2、手足少阳经:

耳部上下旁测区域; 3、手足太阳经:

眉上额部及头顶、后枕部。

(二) 常用穴位:

1、承浆(任) :

主治:

癫狂、歪嘴、脸肿、牙痛、强壮身体、平衡内分泌、润肌、对经期前后暗疮有极佳的抑制作用。

2、大迎(胃) :

主治:

发热恶寒、面浮肿、眼闭不合、颈痛、瘰疮等,对恢复面部光泽有直接充实作用。

3、颊车(胃) :

主治:

歪嘴、牙关紧、牙痛、暗疮、失音、脏躁、扁体炎症。

有疏风活络、止痛作用。

4、下关(胃) :

主治:

耳鸣、耳聋、牙齿痛、重听。

能润肌肤. 消除暗疮。

5、地仓(胃) :

5/ 21

主治:

流口水、失音不语、腹腔痛胃院痛。

流通经脉,扶正镇痛,润泽肌肤,消除眼袋。

6、颧(小肠) :

主治:

目下部肿痛、三叉神经痛。

眼睑眨不止,有镇痛镇痉。

抗皱消疮、散瘀祛皱作用。

7、听会(胆) :

主治:

耳鸣、耳内流脓、下颔关节炎、牙痛、腮肿、疏经活络、活跃面部细胞、开窍益聪。

面色红润。

8、人中(督) :

主治:

癫狂、昏迷、牙关紧闭。

嘴歪、腰酸痛。

强壮身体、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消除皱纹好。

9、巨(胃) :

主治:

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肿痛鼻塞、唇颊肿痛、三叉神经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