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e7e1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3.png)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服务贸易是指国际经济交往中,一方国家或地区向另一方国家或地区提供的与服务相关的交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服务贸易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
本文将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可以总结为市场份额较小、结构不合理和创新能力不足。
市场份额较小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大短板,尤其是在高附加值服务领域,如金融、文化、教育等。
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中的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而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创新能力不足则导致中国在服务贸易中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推动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促进服务贸易的顺利发展。
加强服务贸易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服务贸易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服务贸易人才队伍,注重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宽服务贸易市场。
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强合作,拓展服务贸易的市场资源,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68b9f050066f5335a812178.png)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从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一、国际服务贸易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依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1)过境交付: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性存在:通过一成员的法人在另一成员境内的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由一成员国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服务贸易涉及范围很广,根据IMF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11个部分:(1)运输:(2)旅行;(3)通讯服务;(4)建筑服务;(5)保险服务;(6)金融服务;(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8)特许权的使用和许可费用;(9)其他商业服务;(10)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11)别处未包括的政府服务。
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199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1995年上升到亿美元。
20XX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为亿美元。
20XX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
20XX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增长,达到亿美元。
从1990年到20XX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其间增长了倍。
1990年~20XX年世界服务贸易平均每年增长%,我国的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就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而言,20XX年出口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进口仅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
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依然无足轻重。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贸易逆差持续增加,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自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出现逆差。
1995年为-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6caba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8.png)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竞争加剧、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等。
因此,深入探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金融、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服务贸易总量相对不足,服务贸易在整体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仍需加强。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扩大服务贸易规模: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同时,加强与国际服务贸易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服务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传统服务贸易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转型,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如数字贸易、绿色服务等。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融合,形成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法规体系,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监管,防范服务贸易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实施路径与具体措施为确保上述对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发展机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服务贸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99cb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7.png)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日益重要。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1.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803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为3997亿元人民币,进口额为4032亿元人民币。
中国已成为21世纪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2. 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占比不断提高,包括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
3. 服务贸易增长动力强劲中国服务贸易增长动力强劲,国内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服务需求增加,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服务贸易进出口体制机制持续改革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政策支持,不断优化了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相关体制机制,包括贸易便利化、金融支持政策等。
1. 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结构过于单一,依然以劳务输出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不够充分。
2. 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弱,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3. 服务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与世界各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 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较大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较大,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很多的营销和准入障碍。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建议1. 加强服务贸易结构调整要加强对服务贸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发展,培育新的服务贸易增长点。
3. 拓展服务贸易规模要积极拓展服务贸易规模,扩大出口规模,加大对外服务贸易的力度,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4. 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中国可以通过谈判协商、推动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准入,降低国际市场准入限制,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46c52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48.png)
经济的迅速增长,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着促进,在服务贸易的总量上逐年增长。
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在结构上的不完善以及专业人才的缺乏等诸多问题,也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在面对新的改革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服务贸易的科学发展就比较关键,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重视和强化,对服务贸易的优化发展才比较有利。
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体现和发展现状分析1.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体现分析从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来看,由于在经济的架构层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在经济手段的强化,在竞争上表现的就比较强烈。
市场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主要是对TC 公式加以计算,对出口的数额进行统计时,在数据统计的确信层面就比较重要。
在这一指数的计算方面主要是出口的总额减去进口的总额,然后比上两者的数量和。
其中在TC 指数取值范围方面是(-1,1),是数值从-1到0的一个过程,这就体现出产业的竞争力没有得到稳定发展。
我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更多机遇以及挑战,在增速上也比较的迅速,对产业的结构发展有着很大带动作用。
我国的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在稳健宏观经济以及优质市场体制下,对服务的需求有了创造,在综合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也比较突出,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就比较迅速。
服务贸易在我国的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在发展的速度上比较迅速,在总量上的增长速度比较大。
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增长的同时,在结构的失衡问题上也比较突出,在集中的优势上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
在知识含量以及高资本的服务贸易层面的发展比较缓慢,在保险以及金融等新兴的服务贸易占据的比例比较小。
在服务贸易的总量上有了增加,但在逆差方面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在整体的竞争力方面还比较缺乏。
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通过TC 进行表示的,从我国这一竞争力的指数来看,显示的是负数,所以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bd7e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1.png)
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发布时间:2021-11-03T04:05:18.01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1期作者:刘发菊宁巧梅李珊[导读] 需要将国内发展周期与国际发展周期相结合,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山东英才学院 250104摘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新形势,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无限挑战。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需通过创新型的制度来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发展,以此拓展外贸发展渠道,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时能有发言权。
关键词:中国外贸逆势增长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一、国际经贸新形势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世界各国的巨大竞争力与英国、美国和日本不同,它们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利用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作为”世界工厂”,而中国则是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廉价因素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特殊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工厂”的主流形式。
面对增加的摩擦限制、低附加值和核心产业的“瓶颈”等风险,中国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低工资竞争对手的挤压。
中国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等要素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价值创造能力、全球生产网络的配置能力。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需要将国内发展周期与国际发展周期相结合,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二)新形势下中国贸易结构演进中的喜与忧面对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供应链变化,无论是消极因素还是积极因素,我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成本国家和来自地区优势国家的挑战,这些生产环节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
技术进步的调整和全球供应链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但总体而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业向中国制造业跨越的结果。
从开放贸易区的角度看,开放贸易区的布局需要不断优化。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空间。
在有利于规模经济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一体化格局中,抑制了“区域市场划分”、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6dad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7.png)
5、未来趋势: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将面临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经济 的复苏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我国服务贸易将有望实现更快的发展。然而, 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的质量要求。
总结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但存在出口结构不合理、贸易壁垒高、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提升我国服务贸 易国际竞争力,可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大对高技能、 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
4、发挥政府支持作用: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鼓励企业加 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3、人力资源: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人力资源状况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 象。一方面,一些传统服务业领域人才过剩,导致人力成本较低;另一方面,高 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短缺,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 引进是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4、政府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服务出口基地”等。 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析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为 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竞争者。本次演示将围绕“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 力”这一关键词展开论述,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并提 出一些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贸易是指跨境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运输、金融、电信、教 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在国际竞争中,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 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全球竞争优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全球竞争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8386be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4.png)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全球竞争优势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全球竞争优势。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服务贸易包括旅游、运输、咨询、教育、金融、IT等多个领域。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9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
1.旅游服务: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入境旅游人数超过 1.5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了635亿美元,占到了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很大比重。
2.运输服务:中国具备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全球最大的货物运输国和第二大航空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外汇结算中心之一。
3.金融服务: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向更加开放的方向迈进。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外资机构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
中国的金融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移动支付和电子银行等创新服务推动了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4.IT服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和最大的电子消费国之一。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包括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在内的服务贸易提供了强劲支撑。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中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身的竞争优势。
以下是中国服务贸易的几个核心竞争优势。
1.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服务提供商。
2.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这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同时也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3.技术创新实力:中国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浅谈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ec1b04a6c30c2259019ef0.png)
浅谈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1、作为国际服务贸易基础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本实现了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经济体制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但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都不大,无论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不相称的。
凡是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服务业占GD P的比重相当低,仅为3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差15个百分点左右。
而且我国服务业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服务质量低下,附加值低。
还表现在: ( 1)人口城市化、就业工资化、收入货币化的水平比较低,与此相适应,经济服务市场化的程度也比较低;(2)第三产业再就业结构、资本形成结构、产值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2、服务贸易总水平低,缺乏竞争力。
1982至1991年间,我国服务贸易输出入总额的年平均规模为102亿美元;其中输出额年平均59. 73亿美元,输入额年平均42. 27亿美元。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3%,且服务贸易处于逆差地位, 1998年服务贸易逆差达56亿美元。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仅与发达国家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也有明显差距。
同时, 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也不合理,旅游、海运和劳务占出口服务的50%左右,而在要素服务,尤其是过境服务、电信、金融、保险、航空运输、专业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落后,国际竞争力较弱。
在世界上已有的150多种服务贸易部门中,我国现在只有40多种,一旦加入WTO,全面接受5服务贸易总协定6( G AT S)应履行的义务,将对我国服务贸易产生很大的冲击。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d953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4.png)
我国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包括互联网、物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 进,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要点一
结论一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不断 增长,但逆差规模也在扩大。
要点二
结论二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旅游、运输、建筑等领域,高附加 值的服务贸易占比相对较低。
要点三
结论三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与发 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研究展望
01
展望一
未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将继续保持快 速增长,顺差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02
展望二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服务贸易的 支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和 转型升级。
03
展望三
未来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将逐步 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进一 步缩小。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01
增速持续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
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速将继续加快
。
02
数字化和新技术驱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云计
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的创
05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
总结词
通过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 展和国际化水平,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详细描述
我国应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开放,加大对国外先进服务业的引进和合作力度, 同时加强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服务业法规和政策,推动服务贸易自由 化进程。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dedf8b8762caaedd33d461.png)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6305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一、服务贸易发展的背景及其发展服务贸易的意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十分迅速。
我国为了紧跟世界服务贸易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这一贸易术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服务贸易是相对于货物贸易而言的。
在我们理解来,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直接提供服务活动满足另一个国家的需求,并在该种活动中取的报酬的活动。
广义的服务贸易是指既包括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进行有形的活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
70 年代以前的服务贸易可以分为萌芽时期、早期服务贸易时期与现代服务贸易时期。
第一阶段服务贸易的特点是零星发展,时断时续,对货物贸易的发展只起补充与辅助作用,不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份。
第二阶段服务贸易的特点是扩展迅速,在继续发挥补充作用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并自 19 世纪初随着货物贸易自由化浮现了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
第三阶段服务贸易的特点是,服务贸易在运输与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有力的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重要的服务业实行高度管制或者国家垄断;70 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革命,许多国家对服务业管制的放松或者解除,以及公司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并浮现了从对内自由化向对外自由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内部市场化与对外开放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
90 年代,特殊是 1994 年以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但总的来说看,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还相当低。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今天,大力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个国家贸易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
在现代,服务贸易是服务产业国际化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b48076010661ed9ad51f3b8.png)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冷战结束后,经济日趋全球化和区域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
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WTO)后,服务业逐步开放。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逐步改善,我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顺差过大,进口虽逐年增长,但增速小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还较低。
文章将在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今后发展的建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强烈,服务贸易成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领域,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也将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服务贸易经多年努力,虽然已顺利加入WTO,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的,存在很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现今面临的重点。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一)服务贸易继续稳步增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率,从2010年到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长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二)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逆差扩大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逐步扩大趋势,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191亿美元,其中进口2370亿美元,出口1821亿美元,逆差549亿美元,逆差占出口比重30%多。
2010年,逆差为220亿美元。
服务贸易出口处于国际分工地位的低层次环节,新型服务贸易比重偏低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仓储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处于国际分工中低附加值产业或环节,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能力较弱,因此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的兴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的挑战与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34446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1.png)
一、研究背景数字经济是最近的热点话题之一,世界正在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技术与各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亦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数字贸易主要包括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数字化和以服务贸易为主的数字服务贸易,技术的进步促进数字服务贸易的萌芽与发展,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新型技术在服务行业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转型与创新,数字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的规模高达31925.9亿美元,增速超过同期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且数字服务贸易额在全部贸易额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更是加速了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进程,但同时疫情也为数字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性,2019年的数据体现了全球各国在未受到疫情冲击情况下真实的数字服务贸易实力。
目前学界在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倾向于全球整体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研究,对于数字贸易中的细分类数字服务贸易研究较少,鉴于我国正处在数字化加速发展进程中,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对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现状数字贸易与传统贸易的区别在于贸易方式与对象的数字化,数字平台的出现为跨国业务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提供了便利,跨境数据流动促进了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支付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形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我国数字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情况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规模已经连续6年居于全球第2,但是数字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规模并不算大。
2019年,我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约为2719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8位。
其中,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436亿美元,进口额为1283亿美元。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市场中,美国与欧盟的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美国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8451亿美元,是我国总额的3倍,在全球占比约16%,是全球唯一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国家,而我国的数字服务贸易额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约为4.5%,与美、英等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696eb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c.png)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 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 进口额为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亿美元, 进口额为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持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了倍,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伍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 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 9, 远低于世界平衡1: 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 )。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够, 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 进口额1008亿美元, 贸易逆差88亿美元, 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 服务业落伍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 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 是我国的倍。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
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 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006年, 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康。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危机滞后, 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 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 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而且立法层次低、缺乏协调, 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dd372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f.png)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标题,本文主要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从市场拓展、法规制度、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提出相关对策。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市场拓展难度较大。
伴随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企业在外商投资、技术移转、联合研发、国际性贸易合作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国外市场的拓展面临着许多障碍,如文化的不同、经营条件的不一致等,对企业的拓展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法规制度环境,这些法规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策略,同时也会限制企业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另外,我国法律法规对跨境服务贸易的管理政策也有待完善。
3、技术支持落后。
国际服务贸易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积累和创新技术,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方面仍然落后,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很好的技术支持,这也是企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4、资金保障薄弱。
服务贸易涉及的货物和技术的转移投资,以及投融资成本和服务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持不够,及时贷款率也不高,这也是影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提出相应对策1、深化全球化进程,提高服务外包能力。
我国应该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策对话、社会对话,深化全球化进程,增强服务外包能力,扩大服务业贸易,从而更好地拓展国外市场。
2、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改善法规环境。
我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善服务投资环境,完善相关条例,从而更有效地鼓励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3、加强科技支持,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精准投放科技资金,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以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4、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cfde8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4.png)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制约因素1. 服务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行政审批、市场准入限制、国内市场保护等。
这些壁垒导致外国服务提供商难以进入中国市场,限制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 服务质量不稳定:我国服务业在某些领域的服务质量不稳定,这也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不稳定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信任度,也会影响国外客户对我国服务贸易的认可度。
3. 人才短缺:我国服务业的人才短缺也是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
由于缺乏高素质的服务人才,我国在某些服务领域的竞争力较弱,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4.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另一个因素。
在服务贸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的不顺利,限制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对策1. 打破壁垒:政府应加大力度打破服务贸易的壁垒,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外国服务提供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便利性。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推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的签署,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业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对服务提供商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同时,加强与国外服务企业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服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鼓励高校开设服务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服务人才。
同时,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一流的服务人才和技术,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4. 信息共享与透明化:加强信息共享和透明化,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服务贸易的相关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服务贸易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服务贸易壁垒、服务质量不稳定、人才短缺和信息不对称。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cbabc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a.png)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几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迅速,在全球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的份额。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服务贸易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差异越来越明显,突出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全球再平衡等因素,让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处,使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挑战。
其次,我国服务贸易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的滞后,也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快,也催化了跨国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的发展,但是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的建设和完善,在我国拖尾性发展,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
此外,我国服务贸易的价格敏感性较强,品牌效应和服务质量提升较慢,这也是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服务贸易产品价格敏感性较强,很多客户希望把服务贸易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这限制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力度;另外,在传统行业,由于品牌效应和服务质量提升较慢,使得客户对服务贸易市场的普遍信念小,对新产品和服务的购买积极性低,这也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归结起来,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的滞后;价格敏感性较强和品牌效应和服务质量提升较慢。
在解决服务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方面,应采取以下政策举措:一是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制定合理的服务贸易政策,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加强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包括企业信息化、仓储物流和交易平台的建设,应依据服务贸易的实际情况,加大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水平。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31f01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7.png)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对应的对策。
一、人才短缺和结构性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逐渐增加。
但是目前我国服务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供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海外人才来我国服务业工作。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相对较低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也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
要想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合作,逐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
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议,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建设专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试验区,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三、信息化与数字化程度还需提高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在这方面,我国服务业也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了提升我国服务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服务企业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
同时,可以加大对IT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我国服务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四、品牌效应不足品牌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也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品牌还比较少,这也成为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和鼓励,来推动我国服务业品牌的建设。
例如,可以通过加大对知名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来推动知名品牌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王佳元2003-02-27摘要: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开放程度不断加快,但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低,结构有待优化,竞争力较弱,人才缺乏。
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需要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健全完善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加快人才培养。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业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1、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扩大,其中对外工程承包、旅游、对外运输等部门发展迅速,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增长较快,有些专项服务如卫星发射、医疗服务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目前已经形成国际旅游、银行、保险、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贸易等诸多项目的服务贸易体系。
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也有所上升。
在80-90年代,尽管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由于此时中国货物贸易以22%的年增长率增长,所以在此期间,服务贸易总额占货物贸易总额之比一直徘徊在8%左右,但1992年以后,服务贸易总额年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不断上升,1997年达到16.79%。
1998年以后,由于服务贸易增速趋缓,其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年时降为13.22%。
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较之其他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服务贸易的增长既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
我国服务贸易在1982年的贸易总额为55.39亿美元,仅占当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8050亿美元的0.6%,而在1982-1991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1991-1995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38%、69.99%、23.30%、41.93%、34.93%,远远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分别为4.4%、12.7%、0.6%、8.4%、14.8%的增长率。
服务出口增长率1994年达到48.31%。
1996年以后,服务贸易增速趋于减缓,1996年和1998年服务贸易呈负增长。
2000年增速有所回升,2001年在全球服务贸易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保持低速增长,而且,服务出口增长率大于进口增长率。
3、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份额不断提高。
据国际收支统计,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55.39亿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674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的份额从不到0.6%上升到2.35%;我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比重由1990年的0.72%上升为2001年的2.15%。
这一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位次不断前进。
据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贸易报告显示,200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74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与上年持平。
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310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服务进口总额为364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其中旅游出口和货运进口两项都排名在世界前十名左右。
4、我国服务贸易开放进程不断加快(1)越境交付方式正在开放。
目前,中国消费者通过越境交付的方式获得国外服务主要是在通讯和运输等领域。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这种消费迅速增长。
(2)境外消费。
伴随近年来国内公民和法人出国进行商业考察、洽谈、留学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中国消费者到境外获取国外服务的数量呈上升势头。
(3)商业存在。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开始放松,允许外商以商业存在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部门领域不断扩大。
这些新的部门包括保险、商业零售、旅行社、航空运输、广告、工程设计和建筑、进出口商检、国际货运代理、水运和公路运输、船务、医疗保健、会计、信息咨询等等。
目前,外商在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投资建立企业和代表处的领域正在拓宽,地域正在扩大,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4)自然人流动。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较快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外国服务者以自然人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迅速增加。
二、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及挑战1.作为国际服务贸易基础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地制约着服务贸易的发展。
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3%左右,而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 中的比重为60%-75%,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在GDP的比重也在45%~55%之间。
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低于印尼、菲律宾、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统计年鉴》)。
服务业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也仅占了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而且第三产业的设施和设备陈旧,服务质量低下,综合竞争实力差,服务贸易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柱。
2、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在世界上的位次落后,逆差较大。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从总体上看,规模偏小,水平偏低,竞争力差,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310亿美元和364亿美元,分别占当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2.15%和2.54%,而该年美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629亿美元、187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18.27%和13.11%。
而且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中逆差问题日趋严重。
从1992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象逐渐显现,以后,逆差额逐步增大,1999年已达75.1亿美元,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54亿美元。
服务贸易的严重逆差,说明我国服务出口相对不足,服务产品的提供以及新型服务的开拓,不能满足国内外服务需求的增长与变化,其结果必然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表1: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单位:亿美元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差额28.5 -1.4 -5.8 5.6 -62.1 -18 -55.4 -47.4 -75.1 -56 -543、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有待优化,传统行业占比重较大,新兴行业和领域所占比重较小。
我国有些部门如电讯、邮政、民航、广播等由国家垄断,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
在电信、金融、保险、航空运输、专业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发展较为落后,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缺乏国际竞争力。
因而我国服务贸易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劳务工程承包、远洋运输、旅游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越的部门,占出口服务的85%左右,其中旅游、其他商业服务是顺差,而货运2000年则有67.25亿美元的逆差,我国服务出口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在美国,金融、保险、咨询、专利和许可等“其他民间服务”是美国的主要创汇途径。
而且我国服务贸易品种较少,发展不均衡,在世界上已有的150多种服务贸易部门中,我国现在只有40多种。
加入WTO后中国全面接受《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应履行的义务,将对我国服务贸易产生很大的冲击。
表2:2000年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出口差额与比重单位:亿美元行业差额出口额进口额出口比重进口比重总额比重服务业-56.01 304.3 360.31 100 100 100运输-67.25 36.71 103.96 12.06 28.85 21.17旅游31.17 162.31 131.14 53.34 36.4 44.15 通信服务11.03 13.45 2.42 4.42 0.67 2.39 建筑服务-3.92 6.02 9.94 1.98 2.76 2.4 保险服务-23.63 1.08 24.71 0.35 6.86 3.88 金融服务-0.19 0.78 0.97 0.26 0.27 0.26计算机和信息服0.91 3.56 2.65 1.17 0.74 0.93务专有权力使用费-12.01 0.8 12.81 0.26 3.56 2.05 和特许费咨询-2.84 3.56 6.4 1.17 1.78 1.5 广告、宣传0.21 2.23 2.02 0.73 0.56 0.64 电影、录像-0.26 0.11 0.37 0.04 0.1 0.07其他商业服务9.67 70.84 61.17 23.28 16.98 19.86别处未提及的政1.122.85 1.73 0.94 0.48 0.69府服务收益4、我国服务贸易部门发展不均衡。
从表4中看到,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为正数的部门依次为通信服务、计算机、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广告、宣传;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最低的是保险服务,其值接近-1,表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最弱。
与1998年相比较,2000年的服务部门比较优势排序变化不大,但总体比较优势指数大幅下降,而且各部门均下降。
这表明我国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差,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向。
如果考虑到银行、邮电的体制性垄断因素,其结果更不容乐观。
表4:1998-2000年服务贸易各行业比较优势指数行业1998年1999年2000年服务业-0.09 -0.14 -0.08运输-0.57 -0.53 -0.48旅游0.16 0.13 0.11通信服务0.6 0.51 0.7建筑服务-0.31 -0.22 -0.25保险服务-0.64 -0.81 -0.92金融服务-0.72 0.29 -0.11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43 0.08 0.15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0.74 -0.83 -0.88 咨询-0.19 -0.3 -0.29 广告、宣传-0.11 0 0.05电影、录像-0.44 -0.66 -0.54其他商业服务0.07 -0.18 0.07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收益-0.85 -0.76 0.245、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不突出。
表3:2001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额及比较优势指数单位:亿元国家及地区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比较优势指数美国4505 2629 1876 0.17德国2082 798 1285 -0.23英国1968 1083 885 0.1日本1700 633 1067 -0.26法国1390 790 600 0.14意大利1180 595 585 0.01荷兰1031 509 523 -0.01西班牙890 567 322 0.28 比利时-卢森堡814 426 389 0.05 加拿大742 347 396 -0.07中国674 310 364 -0.08中国香港659 430 229 0.31中国台湾省444 208 236 -0.06前十位合计16302 8460 7970 0.03通过表3可以看到,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比较优势指数远低于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中国香港,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缺乏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