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糖尿病:一种内分泌疾病。
1.由于人体胰岛素缺乏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2.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即为糖尿病。
应从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考虑,综合判断。
3.血糖高于15mmol/L并持续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明显“三多一少”的症状。
(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若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IFG)impaired fasting glucoseOGTT实验两小时后血糖<7.0mmol/L,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6.1≤7.0mmol/L(6.1至7.0之间)。
空腹血糖受损也是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度阶段,这阶段或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否则极大可能发展成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IGT)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糖耐量减低定义为:实施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并且<11.1mmol/L。
IGT是糖类(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调的一个自然过程,其特点是餐后高血糖。
它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从正常糖代谢发展至糖尿病的一个必经阶段,可以历时数年或更久。
如果同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一些IFG个体同时也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所有IFG个体加测OGTT,以排除糖尿病。
糖调节异常(IGR)糖调节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
二者分别代表不同状态下的糖调节异常,前者是指餐后状态,后者是在空腹状态。
糖尿病
临床医师《内科学》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
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一般以为遗传和环境均起作用。
临床上分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和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一)临床表现1.代谢紊乱症侯群"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Ⅰ型患者大多起病较快,病情较重,症状明显且严重。
考试大网站收集Ⅱ型患者多数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肥胖患者起病后也会体重减轻。
患者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
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至视力模糊。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1)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感染,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反复发生,泌尿道感染以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最常见。
肾乳头坏死是严重的并发症。
(2)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大、中动脉粥样硬化。
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LDL,VLDL正相关,与HDL2 ch水平负相关。
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导致肢体环疸。
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
山梨醇代谢增强,生长激素过多,血流动力学改变,2.3~DPG等与微血管病变有关。
①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Ⅱ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治疗
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治疗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
由于病因的复杂性,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掌握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加强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防控疾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特征预防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74【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59-021 糖尿病的早期病症特点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尿、多饮、多食,“一少”指体重减少,患者出现消瘦、疲乏。
糖尿病初期有隐匿性,约10%-30%的患者无明显糖尿病早期症状,但仍有一些先兆表现[1]。
1.1 胆道感染:糖尿病伴发胆囊炎的发病率甚高,而且可不伴有胆石症,有时还会伴有胆囊发生坏疽及穿孔等糖尿病早期症状。
1.2 体力:疲乏、常有饥饿感、出汗、乏力、心悸、颤抖、低血糖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1.3 眼睑:眼睑下长有黄色扁平新生物(黄斑瘤)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1.4 口腔:口干、口渴、饮水多、口腔粘膜出现瘀点、瘀斑、水肿、牙龈肿痛、出血、牙齿扣痛、或口腔内有灼热感觉,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1.5 皮肤:糖尿病早期症状在皮肤中表现比较明显: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或有反复的皮肤、外阴感染;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易愈合,或有反复发作的龟头炎、外阴炎、阴道炎。
2 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的重要措施。
2.1 糖尿病性眼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
糖尿病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
临床类型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抗体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一、病因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有关,主要诱发因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改变、感染、创伤、手术、精神刺激、多次妊娠分娩。
二、临床表现典型的高血糖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可以出现皮肤干燥、瘙痒、饥饿感,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经常感到疲倦、疲劳等,有时也可以完全无症状。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径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血酮升高为酮血症,尿酮排除增多称为酮尿,临床上统称为酮症。
这些酮症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继续升高,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1.诱因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有时亦可无明显诱因。
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当酸中毒出现时则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
(二)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浓度2.8mmol/L(50mg/dl)的状态。
1.病因(1)降糖药物剂量过大。
(2)服药时间过早和(或)吃饭时间太迟。
(3)忘记吃饭或进食不足。
(4)活动量大而没有及时加餐。
2.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发抖、出虚汗、无力、肢冷、饥饿感、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手足和嘴唇麻木、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3.低血糖的处理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时获得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1)进食含糖食物,大多数患者通过进食而很快得到纠正,较轻的低血糖一般在15分钟内缓解。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发生低血糖时自救。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
.
3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 病,伴随人类历史进展的全过程。 早 在 7000 年 前 古 埃 及 莎 草 纸 文 献 已有记载,在古中国《 黄帝内经 》 有 “ 消渴症” 描述。
.
4
古埃及莎草纸文献
黄帝内经
.
5
二、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6
遗传因素
糖
环境因素
尿
病
免疫因素
糖尿病病因的三个基本因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
1
一、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代谢综合征,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 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 抵抗)等原因,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 蛋白质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代谢紊乱。以高血 糖为共同主要特征,常伴有心血管、肾脏、神经、 眼部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因酮症酸中毒、
任意两项(可以同一项重复)即可确诊糖尿病。
.
15
异常的血糖代谢状态
• 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血糖 <7.0mmol/L及2h血糖 > 7.8mmol/L(140 mg/dl )并 <11.1mmol/L(200mg/ dl)
•
-----与代谢综合症相关
•
-----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险性
•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 > 6.1mmol/L
需环境因素的参与。
.
10
(二)、环境因素
1.1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发病有一定关系。从1 型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科萨奇B4病毒接种动物后 可引起动物发生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多在病 毒感染流行的秋冬季,发病前常有腮腺炎、风疹 和水痘等病毒感染。感染与发病的间隔时间长短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
肝肾功能异常
糖尿病还可引起肝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升高、 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并发症 的表现之一。
肝肾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肝功 能指标异常,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 等指标升高,提示肝脏代谢 功能受损。
肾功能异常
糖尿病是造成慢性肾脏疾 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 肾脏功能逐步下降,如血肌 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异常。
心肌缺血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心肌细胞,减少冠状动 脉的血流灌注,造成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心肌梗死
如果动脉堵塞严重,可导致心肌缺氧坏死,引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高血糖是主要危险因素 之一。
脑血管疾病
脑动脉栓塞
脑血管阻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可引发中风 、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治 疗对预防后果至关重要。
性生活质量下降
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影响夫妻双方 的性生活,导致双方的性满足感 降低。通过医疗干预和心理辅导 可以帮助改善性生活。
生育能力降低
生育能力下降
糖尿病可能会对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高血糖 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血管并发症,从而影响生育 。男性可能出现勃起障碍和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可 能出现排卵不规律、月经失调和子宫功能障碍。
视力模糊
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视力渐渐变模糊,这是 由于眼部血管受损和水晶体发生变化所 致。
远视眼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远视眼状况,远处 物体和文字看起来变得模糊不清。
散光加重
糖尿病会影响角膜的正常曲度,使得散光加重,导致视力模糊。
皮肤及粘膜病变
皮肤干燥泛红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皮肤干 燥、瘙痒、发红等症状,这 是由于体内渗透压失衡引 起的。
《糖尿病分型》课件
早期预防与治疗的必要性
加强早期预防和治疗,降低糖 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民的健康。本课件 将介绍糖尿病的不同分类、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管理看护,帮助人们增加 对糖尿病的了解。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的病症。它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严重 危害。
糖尿病的分类
分类标准
根据病因和特征将糖尿病分为 不同类型。
1型糖尿病
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
2型糖尿病
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 足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妊娠糖尿病
发生在妊娠期间的暂时性高血糖疾病。
其他类型糖尿病
包括遗传性糖尿病和与其他疾病相关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1 典型症状
2 体征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1
管理看护的重要性
管理看护对于有效控制和防治糖尿病至关重要。
2
糖尿病管理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
3
管理看护中的关键要素
健康教育、监测血糖、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关键要素。
结语
大众的健康意识
提高社会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 和重视程度。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定期体 检等。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 常见症状。
皮肤干燥、体重下降、眼底 改变等体征。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 室检查结果。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药物或注理饮食、体育锻炼和心理 调节等方式控制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对于一些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的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管理看护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及危害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及危害糖尿病是⼀组以⾼⾎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关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呢?下⾯是⼩编整理的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及危害,欢迎⼤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性功能障碍特别是中年肥胖的性功能障碍者,可考虑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时检查⾎糖情况。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2、突如其来的视⼒减退突然发⽣,或迅速加重的近视、视⼒模糊等视⼒减退的情况发⽣时,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可考虑检查⼀下⾎糖。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3、餐后低⾎糖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餐后⾎糖⾼峰已过,因此可出现低⾎糖的情况。
如果在两餐中间的时间,经常发⽣头晕、⼼慌等低⾎糖症状时,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4、⽪肤瘙痒当⾝体的⽪肤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特别是⽼年⼈,除考虑⽼年性⽪肤瘙痒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时检查⾎糖。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5、腹泻每⽇腹泻次数2~10次不等,常于餐后、夜间或清晨排便,⼤便不成形或是脂肪泻,表现为顽固或间歇性的腹泻时,也要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可能,需进⼀步化验⾎液。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6、感染不明原因的感染,这种感染可以发⽣在⽪肤、⼝腔、泌尿系统、肺部等部位,其特点就是感染反复发⽣,缠绵难愈,也要考虑检查⾎糖及尿糖情况。
此外,临床资料显⽰约10%~15%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肺结核,因此当肺结核发展特别迅速,病情重,疗效差时,也要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7、肢端⿇⽊4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肢端感觉减退或消失;有些⼈会感觉⾛路时就像踏在棉花上⼀样。
当出现原因不明的肢端⿇⽊时,不能忽视了检查⾎糖及尿糖的情况。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1、突然的视⼒减退糖尿病⼈的晶状体会因⽔分渗⼊⽽膨胀,变凸,增加屈光⼒,发⽣近视;还会因视神经损害和眼底⾎管病变、视⽹膜静脉扩张、出⾎,甚⾄剥离,导致视⼒模糊。
2、餐后低⾎糖在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峰时,餐后⾎糖⾼峰已过去,会发⽣低⾎糖反应,餐后3-5⼩时出现头晕、眼花、⼼慌,甚⾄昏迷。
糖尿病的三个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三个诊断标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临床上有三个主要的标准,包括症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这三个标准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下面将对这三个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症状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标准之一。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多饮多尿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肾脏排出大量尿液,引起口渴和多饮。
多食是因为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血糖,导致身体能量不足,产生饥饿感。
体重减轻则是因为机体无法利用血糖,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这些症状的存在可以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
其次,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浓度应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应在3.9~7.8mmol/L之间。
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此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因此,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红蛋白与血糖长期接触后发生的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它的浓度可以反映出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5%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客观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症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的三个主要标准,它们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医生在诊断糖尿病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三个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糖尿病
有自身免疫证据:在血清中可出现一组自身抗体: 有自身免疫证据:在血清中可出现一组自身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抗体(IAA) 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抗体 2. 特发性糖尿病 较少见,具有1 较少见,具有1型糖尿病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 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 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 胰岛素缺乏的表现明显, 胰岛素缺乏的表现明显, 可频发酮症酸中毒。 可频发酮症酸中毒。
(二)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 1.糖尿病肾病:
常以尿蛋白为标志, 常以尿蛋白为标志,通过尿常规检查或尿微量白蛋 微球蛋白检查而发现。 白、 β2微球蛋白检查而发现。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不 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全,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肾病发生、 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分五期 糖尿病早期,肾脏体积增大。 Ⅰ期:糖尿病早期,肾脏体积增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24小时尿蛋白>0.5g。 小时尿蛋白>0.5g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24小时尿蛋白>0.5g。 肾功能不全。 Ⅴ期:肾功能不全。
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
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β细胞 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 细胞 自身免疫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 细胞损伤。 自身免疫引起胰岛 细胞损伤。 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可直接 损伤胰岛β细胞引起糖尿病,还可启动自身免疫反应导 细胞引起糖尿病, 致糖尿病。 致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一、概念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二、中国发病现状亚洲糖尿病学会透露,截至2012年中国患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到9240万。
中国的糖尿病现状非常严峻: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患者。
青壮年缺乏运动,导致糖尿病高发。
三、临床表现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
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四、诊断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3、妊娠糖尿病4、继发性糖尿病糖尿病 - 临床症状早期症状手脚麻木的感觉,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
皮肤发痒:全身或局部皮肤发痒,肛门周围瘙痒,尤其女性顽固外阴部瘙痒。
疲乏无力:身体常常无原因地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双膝酸软。
且高血压、尿液发白。
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病人的饮水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数和份量也随之增多,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有时会伴有体重下降。
异常感觉:手足麻木、肢体发凉、疼痛、烧灼感、蚂蚁行走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等。
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还会出现许多的症状也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反复感染:包括反复的皮肤、尿路、牙龈、肺部等感染,以及肺结核等。
其次,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费力、淋漓不尽或有尿失禁。
第三,胫骨前褐色斑: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片状褐色斑,常于外伤后遗留不退。
第四,反复低血糖:经常于餐前出现饥饿、头晕、心慌、手颤等现象。
1型糖尿病临床特征
恶性贫血 壁细胞抗体(21%)
4% 0.5% 2%
乳糜泻
转谷氨酰胺酶抗体 (12%)
6%
不食用小麦 抗体转阴
谷氨酸酰胺酶自身
合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乳糜泻在1A 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并
乳
1A型糖尿病患者常规谷氨酰胺酶自身
糜
抗体筛查
泻
乳糜泻诊断成立
终身避免食用小麦及其他含麦 胶蛋白的食品
1A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例
其它: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无脾畸形,HowellJolly抗体阳性,需常规注射肺炎球菌疫苗;细支气 管炎。
APS-II
同时存在两种或更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Addison病、Graves病、1A型糖尿病、甲状腺炎
临床上比APS-1常见,但基因遗传背景更为复杂 该类患者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白癜风。 偶尔发作的低血糖和间歇性的严重乏力症状,可使起
一项或 几项阳 性
1B型 (特发性)
无自身免疫抗体,无 任何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证据。自然病程表 现为进行性的严重高 血糖,最终需要胰岛 素治疗以预防酮症及
维持生存。
1A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分型
1A型 糖尿病
儿童 起病
LADA
儿童起病
高危人群存在“无症状1A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正常,OGTT2h血糖>200mg/dl
合并Addison病
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Addison病的危险性超过1/100,普通 人群仅为1/10000
合并发生Addison病时,1型糖尿病 患者对胰岛素需要量
可以不伴有Addison病特征性的皮肤 色素沉着
1A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例
糖尿病的十大护理方法
糖尿病的十大护理方法1.糖尿病的典型表现症状以及引发因素糖尿病的临床特征相对典型,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多尿、多饮以及体重减轻等。
具体表现为:① 多尿:尿急尿频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机制被认为与高血糖有关。
当血糖水平超过肾脏葡萄糖阈值指标时,体内葡萄糖不能正常吸收,进而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加,严重的患者每天可排尿20次甚至30次以上。
② 多饮:受渗透性利尿的影响,尿频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出现明显的口干现象,而过量饮水又会加重患者的多尿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治疗时应及时应用降糖药,如效果不满意可注射胰岛素。
③ 体重减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正常饮食,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和体重减轻,这被认为是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但如果及时发现,体重下降是可以控制的,甚至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逐渐恢复。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由多种因素引起,具体如下:① 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中国2型糖尿病的遗传率为51.2%-73.8%,普遍高于60%,1型糖尿病患者的遗传率为44.4%-53.7%,低于2型糖尿病;② 肥胖超重:肥胖是导致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③ 运动量不够:缺乏运动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相比于常运动的人群,不运动的人群糖尿病发生率更高,是常运动人群的2-6倍。
④ 饮食因素:高能量饮食被认为是糖尿病的重要饮食危险因素之一;⑤ 营养不良: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的情况出现,进而糖耐量受损,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1.糖尿病后需要注意什么?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糖尿病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发作后,因糖尿病不能治疗而过度恐惧,而抑郁或自暴自弃,或不关心、不治疗,在心态上要调整好,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接受糖尿病教育:必须配合医生接受糖尿病教育。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告知患者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摘 要: 糖尿病是 临床 中常见病和 高发病 , 随着老龄化社会 的到 来, 我 国糖尿病发生率 日益上升 , 给 患者的正常 生活造成 了不 良的影响 。糖尿病的 临床表现 以多饮、 多食 、 多尿 、 消瘦为主 , 本 文详 细分析 了糖尿病的特点 以及相关的防治措 施。 关键词 : 糖尿 病 ; 临床 特 点 ; 防 治措 施 近年来 , 随着生活 水平 的提高 , 糖尿病 的患病 率也 逐渐增 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 的慢性病 , 在 幼年时期 和老年时期 的发 病率都很 高。糖尿病 可以分为 I 型糖尿病 和 Ⅱ型糖 尿病 , 正 确 认识这 二者 区别 有利 于患者得 到准 确的治疗 。同时糖 尿病 是 也是一 种可防和可控 的疾病 , 合 理的控制 可以防治并发症 的发 生, 因此本文将针对糖 尿病 的特点 进行探 析 , 并提 出合理 的预 防措施。 1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 以高血糖 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 是 由于胰岛 素分泌不调或胰 岛素作用 障碍而 引起 的。较 长 时问 的代 谢紊 乱和持续 的高血糖会 引起一系列 的并发症 , 如冠心病 、 高血压 、 皮肤感染等 , 严重 危害人 的身体健康 。 根据人体代谢紊乱 的表 现 , 糖尿病 可以分 为 I 型糖尿病和 Ⅱ型糖尿病 , 两者的临 床表现特 点有 一些 区别 , 防治措 施大体 相 同。 2糖 尿 病 的特 点
3 . 3药 物 治 疗
进行药 物治疗 时 , 一般选择对其它器官无 副作 用 、 排 泄快 、 半衰期短的药物 , 联合用药时尽量保持在 三种 以下 。对于老 年 I型糖尿病 的发病年 龄 比较 小 , 一般 都小 于 3 O岁 。其典 人来说 , 应该尽可能地 减少 用药 的种类和 次数 , 以 防漏 服和错 型特征是 “ 三多一少” , 即多饮 、 多食 、 多尿 、 消瘦 , 有时会发 生糖 服等 现象 的发 生 , 同 时从 小剂 量 用药 开始 , 以 防出 现低 血 糖 尿病 酮症酸 中毒现象 。 I 型糖尿病会 引起 血糖增高 , 持续 高血 症 状 。 糖甚至会 引发眼 睛、 心脏 、 肾脏等器 官 的功能 障碍。因此需 要 3 . 4血 糖 监 测 终身服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 监测可以预防发生低血糖 , 同时有利
临床观察疾病的临床特征
临床观察疾病的临床特征疾病的临床特征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特定病人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通过对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我们将通过临床观察的方式来探讨几种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
一、高血压病的临床特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持续性血压升高。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轻度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心脏、脑血管等器官受损。
临床上通常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伴随症状来做出诊断。
二、糖尿病的临床特征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导致多种糖尿病症状。
患者常出现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同时易发生眼底、神经、心血管等并发症。
糖尿病的确诊需要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三、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是心脏疾病的一种,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心绞痛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预后不良。
临床上可通过心电图、核素心肌灌注等检测手段做出诊断。
四、中风的临床特征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面瘫、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
各类型中风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脑部影像学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
五、肺炎的临床特征肺炎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根据肺部X线片、痰培养等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
在临床观察疾病的临床特征时,医生需要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医嘱,提高治疗效果,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糖尿病
血糖监测
控制目标
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3.9–7.2 mmol/l (70–130 mg/dl)
≤10.0 mmol/l (180 mg/dl)
五、疾病预防
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 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 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型糖尿病防治中一级预防的策略包括: 1. 识别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 3.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具体目标是:①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 kg/m2,或体 重至少减少5%-10%;②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大卡 (kcal);③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④体 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4. 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不推荐。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 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 低血糖症状。 3.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 等。 4.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 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②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 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 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糖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以高血糖和蛋白糖基化为其特征。
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
血糖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烦渴多饮,同时使血糖利用率降低,从而刺激饥饿中枢致使糖尿病患者多食易饥,还严重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而使其分解增多而导致消瘦。
临床指标:
发生机制:
目前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两类: I 型糖尿病,亦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和 II 型糖尿病,亦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 ,其中后者占全部糖尿病病人的90%左右。
I型糖尿病是一种 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素是与β细胞损害相关自身免疫性反应的重要靶位点,损害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Ⅱ型糖尿病(Type Ⅱdiabetes,TeD)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有血糖升高外同时多伴有血脂异常。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且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及
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及胰岛素分泌缺陷。
①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方面,糖尿病时机体内的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加速。
过量的游离脂肪酸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累积,能够增加肝糖输出,降低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胰岛素抵抗。
②葡萄糖毒性: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
当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时,机体内血糖升高。
高血糖具有双向性作用,短期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利用有刺激作用,而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加重体内胰岛素抵抗,使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GSIS)受损,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之为“葡萄糖毒性”。
③糖耐量受损(IGT):糖耐量受损(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是指某些人空腹血糖虽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所需浓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 试验中,血糖浓度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
危害:
血糖的代谢异常往往又引起血脂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症。
这两种因素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而易形成血栓、动脉硬化,造成血管病变,引起多种严重的慢性系列并发症出现,流行病学证据强烈提示在血糖水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之间的相关关系。
此外,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的乳酸和丙酮酸,可引起糖尿病高渗状态( HHS),酮症酸中毒( DKA)和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三种可直接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并发症。
糖尿病引起胰岛素( Inslin,Ins)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减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在美国已成为十大杀手之一,由糖尿病造成的失明比其他任何疾病都多。
据国家统计局 2004 年报告,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己超过 2000万。
更令人担忧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30年时,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有可能翻一倍,达到 4230 万,已被列为全球继心血管病、肿瘤之后第 3 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己迫在眉睫。
慢性并发症:
一.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肾功能的逐渐减退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显著相关。
因此,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脏病变一样,都应视为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妊娠和糖尿病肾病等。
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4型,最常见的分型如下:(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2)局灶性单神经病变:或称为单神经病变,可累及单颅神经或脊神经;(3)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称为多灶性单神经病变(或非对称性多神经病变);(4)多发神经根病变: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主要为L2-4等高腰段的神经根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2.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
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指下肢动脉病变,虽然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使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严重、病变更广泛、预后更差。
下肢动脉病变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一个组成成分,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下肢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动脉血栓性疾病在病理机制上有共性,如内皮功能的损害、氧化应激等。
因此在临床上这几种病变常同时存在,故下肢动脉病变对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有提示价值。
下肢动脉病变对机体的危害除了导致下肢缺血性溃疡和截肢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和更高的死亡率。
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事件,在确诊1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达21.14%,与已发生心脑血管病变者再次发作风险相当。
另外,ABI越低,预后越差,下肢多支血管受累者较单支血管受累者预后更差。
五.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
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
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
糖尿病足的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组织的溃疡和坏疽。
急性并发症: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1型糖尿病有发
生DKA的倾向;2型糖尿病亦可发生,常见的诱因有急性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胃肠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
二.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HHS)
HHS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HHS的发生率低于DKA,且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表现HHS起病常常比较隐匿。
典型的HHS主要有严重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体征。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主要是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血PH降低,即为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很高。
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见于服用苯乙双胍者。
临床表现疲乏无力,厌食、恶心或呕吐,呼吸深大,嗜睡等。
大多数有服用双胍类药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