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历程(终)导学案
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23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一、《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四、教学设计用视频导入新课,生动地展现生物进化的几个瞬间。
通过数据和设置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兴趣;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始祖鸟的化石,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比较分析始祖鸟、鸟类和爬行类的相似方面,理解生物进化研究方法——比较法,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通过进化树的分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和规律,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
结合课堂资源开展科学实践的课外延伸,学生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检测1.如图表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 ,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 ,图示说明()A.物种A 比物种B 简单、低等B.物种A 比物种B 复杂、高等C.物种A 出现在物种B 之前D.物种B 一定生活在水中2.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A.节肢动物B.爬行类 C.两栖类 D. 鸟类3.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4.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A.鸟类和哺乳类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C.鱼类和两栖类D.古代爬行动物和鸟类5.将图中A-N指代的生物类别填在下面生物进化树的相应方框中。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优秀7篇】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篇一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结构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总结细胞概念→将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生物生长的奥秘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由平面到立体、由结构到功能,不断深入地认识细胞,从中总结出细胞的概念,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并认识生物体生长的奥秘。
2.教学过程说明(1)通过学生们复习、回忆、观察——细胞结构简图,引出教学主题。
首先展示上节课由学生完成的细胞结构简图,引发学生思考:细胞是平面结构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区别吗?这些结构都叫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细胞结构的兴趣。
(2)教师适时展示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细胞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另一方面借助于模型讲解动、植物细胞结构。
首先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
在介绍过程中渗透研究结构的方法——由外向内,同时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
在讲到细胞膜的时候,应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谁看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细胞膜?目的是,一方面讲清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极薄且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讲到液泡时,由于学生容易将它与细胞质看成是两个并列结构,所以教师要强调液泡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然后介绍动物细胞的结构。
这时也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同时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先找出动植物细胞的相同之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再找出不同之处,即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里没有液泡。
实施对比学习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一.【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学习重点和难点:1.认识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的应用2.归纳总结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法。
2.化石是生物的、或,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等,结构越,生物越多。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后来才出现了生物,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
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阅读教材P57两个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石?为什么化石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2.两个资料中,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各采取了什么研究方法?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3.根据两个资料,你能对生物的进化做出什么推断?【学习任务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小组为单位填写教材P59,图7-25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2.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怎样的?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3.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被大家讨论,你能利用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原理进行阐述吗?(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1.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2.郑氏始孔子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A.被覆羽毛 B.前肢形成翅膀C.口腔中具有牙齿 D.嘴的外形像鸟喙3.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A.人与黑猩猩 B.人与马C.人与果蝇 D.人与向日葵4.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鱼类D.两栖动物6.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B.只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没有学生种类灭绝C.各种类生物的数目逐渐增多D.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复杂四、拓展延伸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的发展》 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的发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2、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探讨生物进化理论的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观点。
2、难点(1)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理解生物进化。
(2)生物进化理论新进展的理解和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4)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意义(1)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2)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
3、局限性(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只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①地理隔离: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②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生物进化的历程》 导学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难点(1)通过对化石等证据的分析,理解生物进化的规律。
(2)理解生物进化历程中各个阶段生物的特点及进化趋势。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我们观察周围的生物世界时,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那么,这些生物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又是怎样从过去发展到现在的呢?这就涉及到了生物进化的问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通过研究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进化关系。
例如,恐龙化石让我们知道了恐龙这种巨大生物的存在;始祖鸟化石则显示了鸟类可能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思考:为什么化石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2、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不同生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比如,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说明它们可能有着共同的祖先。
3、胚胎学证据不同生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往往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
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和尾。
4、分子生物学证据通过对不同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后来逐渐进化出了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出现了输导组织。
种子植物的出现是植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思考:从藻类植物到被子植物,植物的进化趋势是什么?2、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包括主要的进化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理解进化的时间是漫长的,以及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
3、初步形成进化论的观点,并能够运用这个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4、初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5、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乐于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
二、教学内容1、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进化的时间尺度。
3、连续进化的观点。
4、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进化的时间是漫长的,以及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
重点: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理解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幻灯片。
2、教学软件:生物进化模拟软件。
3、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现象。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如物种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等。
2、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机制。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讨论来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原因。
4、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以及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包括主要的进化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然后讲解进化的时间尺度,让学生理解进化的时间是漫长的;接着介绍连续进化的观点,让学生理解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最后讲解进化的原因和机制,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3、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并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4、归纳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形成进化论的观点,并能够运用这个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释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阅读教材57~60页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2)化石是:。
(3)郑氏始孔子鸟既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进化来的。
(4)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的差异性最小。
(5)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由______到_________,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水生到。
三、知识应用——导练
5.拓展测评(注意拓展练习当堂完成、错误聚焦等)
(1)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复杂、越高等D.越简单、低等
(2)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A胚胎学上的证据B分类学上的证据
C地质年代中的化石证据D遗传学上的证据
(3)始祖鸟化石的发现从古生物学的角度证明了()
A爬行类起源于两栖类B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C哺乳类起源于鸟类D鸟类起源于两栖类
(4)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
(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鱼类D两栖动物
(6)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11)右下图表示的是“生物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一)请把图中1―5所表示的动物类别填写在下列横线上。1.2.3.4.5.
(二)如图,藻类植物生活在中,而被子植物大多生活在上。
四、体系拓展——导思
6.小结收获(注意知识梳理、经验总结等)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证据——化石
二、方法——比较法
初中生物八下《3.2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2、了解植物和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3、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能力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要思想【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进化的历程【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教学过程】:一、复习(5分钟)提问检查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1、什么叫遗传、变异?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对生物有何意义?有了遗传,物种得以延续;有了变异,生物变得多样化;有了遗传的变异,才会出现新的生物类型。
二、新课(30分钟)1、引入:地球在距今46亿年前刚形成,那时候,地球上还没有生命,那么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呢?2、生命的起源播放关于生命起源的录相资料,学生观看后让学生自己叙述生命是怎样起源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述能力。
3、展示生物进化系统树,由学生叙述植物和动物进化的过程,教师用课件随同展示。
4、当明确生物进化过程后,由学生讨论总结出生物进化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5、生物进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出现人类,让学生看书找出人类出现过程中是什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用课件展示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5分钟)1、处理动动脑2、投影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
【作业设计】:1、地球形成于亿年前,那时因为而没有生命。
2、原始大气的成分有、、等,它们在、、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并汇集到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因此,是的摇蓝。
3、原始生命由于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具有(能自养)的;另一部分进化成没有(不能自养)的。
4、植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藻类5、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古代鱼类。
6、人类起源于,在从类人猿到人的进化历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板书设计】:一、生命的起源二、生物进化的历程三、人类的出现【教学反思】:1、植物进化的内容学生既感兴趣,但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面窄,又找不到很充足的证据,本想让学生去收集,后改为教师收集。
八年级生物下册《22.2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22.2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苏科版22、2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章节与课题课时安排1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资源学习过程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2、什么是化石?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3、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植物进化的历程?动物进化的历程?4、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1、植物进化的历程;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结构分析看,是从简单到复杂;植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2、动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
3、提供各类群动物代表动物的挂图或投影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点,并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4、生物进化的趋势: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2、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B、功能由低等到高等C、形态由小型到大型D、结构由简单到复杂3、“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陆生D、由胎生到卵生4、在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体积小到体积大B、由简单到复杂C、由低等到高等D、由水生到陆生5、、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A、鱼类B、爬行类C、两栖类D、哺乳类6、下图事实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的A 。
生物进化历程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 提高学生运用资料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认识到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学习重难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2.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学: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而来的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阅读资料及课本插图,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证据。
资料一: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它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沉积作用以及岩浆喷出活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如果把地层比作一部记载地球演化历程的史册,那么化石就如同各地层中的特殊文字,记载着生物进化的历史。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经过对化石的研究证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出现。
资料二:1861年,在德国巴戈利亚的石灰岩沉积层中(距今约1.5亿年),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如嘴里的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有一条由21节尾椎骨组成的尾巴,前肢的末端还有指,指的末端还有爪。
但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而且羽毛有了分化。
此外,始祖鸟的一些骨骼在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
资料三: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进化速度比较缓慢,据科学家推算,它的氨基酸顺序每2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
1.什么是化石?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什么?2.观察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分析不同地层的化石埋藏具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3.比较爬行类、始祖鸟化石、鸟类的形态特征,可以说明什么?4.资料三说明了什么?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按与人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将生物排一下队吗?【学习任务二】研究生物的进化的方法1.书中的三个资料,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2.三个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学习任务三】阅读资料及课本55页、56页,认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的演变》导学案
《生物的演变》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演变及其重要性;2. 掌握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原因;3. 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生物的演变?2. 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原因;3. 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从简单有机体演变成复杂多样的生物群体的?为什么有些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而有些物种却无法适应而灭绝?第二步:学习生物的演变1. 定义生物的演变:生物的演变是指生物种群或个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的种属、群体、个体性状和结构的变异。
2. 生物的演变过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再到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昆虫等。
这些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都在演变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生物的演变原因:生物的演变是由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变异、选择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所致,主要包括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基因突变等。
第三步:探讨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适应性能力,生物能够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并继续繁衍后代。
2. 进化机制:进化是生物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和习性。
其中包括自然选择、遗传突变、基因流动、基因重组等进化机制。
第四步:小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原因,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并且可以进一步思考:人类的进化史、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等话题,扩展学生对生物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1. 回答问题:什么是生物的演变?生物的演变有哪些过程和原因?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分别是什么?2. 查阅资料:选择一个关于生物演变的话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撰写一篇相关文章或制作一份PPT展示。
3. 思考讨论: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探讨生物的适应性及进化机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课后题3、鸡生蛋,蛋生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似乎很难回答。你能综合运用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知识做出合理地解释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谁在先谁在后。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而且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在由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并经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保存和遗传下来。从进化的角度看,鸡这一物种形成时,鸡和蛋同时形成。从基因水平看,鸡和鸡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也是无所谓先后的。
由到。
反
思
与
纠错
导学案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时间
3.21
主备教师
赵建党
学习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3、列举生物进化的证。
重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第一步,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步,两人小组解决问题;
第三步,四人小组解决问题。
2、根据上述两个资料,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做出怎样的推测?
根据资料,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测: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资料1表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进化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资料2表明,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马次之,与果蝇、小麦、向日葵和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则
自
主
学
习
1、什么是化石?
2、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证据是什么?
3、科学家研究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什么?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什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1
第3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概述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总结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通过对生物进化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了解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系统比较方法等。
学习重点:动、植物进化的历程学习难点:动、植物进化的历程课堂导学: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引导学生观看恐龙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产生生物有怎样的趋势疑问,阅读课本P13-P14,播放常见的植物类群图片,据图5.1-11填写下表,回答问题:1.分析你填写的表格,比较四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2.请你总结: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阅读课本P14据图5.1-12脊椎动物心肌结构示意图比较,播放课件及视频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各类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2.分析你填写的表格,你能从中推测出动物的进化趋势吗?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阅读课本P15-P17内容,播放课件,根据图5.1-13生物进化树回答下列问题:1.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什么含义?主干代表什么含义?大小分枝代表什么含义?2.观察“生物进化树”的树根: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起源于,后来,根据的不同,分为和两大类群.3.观察“生物进化树”,请你用一种简捷的方式分别写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1) 动物的进化历程(2)植物的进化历程4.有人说,“生物进化树”还不够全面,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三、课堂小结:填写下列知识网络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物进化 1.植物:。
的主要历程 2.动物:。
随堂反馈:1.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2.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A.被覆羽毛B.前肢形成翅膀C.口腔中具有牙齿D.嘴的外形像鸟喙3.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A.人与黑猩猩B.人与马C.人与果蝇D.人与向日葵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22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概括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自主学习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
2、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地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比较等方法,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生物进化的历程(1)植物进化的历程: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和原始___________植物→原始的_________植物。
(2)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_________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
后来又出现原始的_______类→_________类→_________类→___________类.(3)、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由______到_________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水生到。
合作探究1、什么是化石?2、观察地球的地层,发现地球地层有什么特点?3、化石与地层有什么关系,如何从地层的顺序变化关系推断生物的进化关系?4、始祖鸟与现代鸟有什么异同?5、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这说明了什么?课后检测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B从简单到复杂C从陆生到水生2、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原始的藻类最可能生活在()A淡水湖泊、池沼里B潮湿的陆地上C淡水河流中D海洋里3、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
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4、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 5.1.3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无答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进化历程;养成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
较的方法;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通过
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的进化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动、植物进化的历程
难点:动、植物进化的历程
【学法指导】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
(2021年整理)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完整版)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的全部内容。
课题§ 3• 2 生物进化的历程日期2018年12 月日知识与技能预习你见过化石吗?科学家为什么用化石来研究生物的进化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过程与方法(小循环课堂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复习巩固】1、原始大气中不含()A.氢气B.氧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2、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 D.土壤3、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D、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4、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CA。
研究细胞色素C可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但不能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B.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郑氏始孔子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D.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4、识图分析: 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
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和的成分.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片、资料等,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重点: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难点: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认真研读课本58-62页,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小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学生,完成学案时有疑问要用红笔标记。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1、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和。
2、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化石,是类进化为类的典型证据。
3、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类。
4、科学家们发现,越、越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越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这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到、从到的。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5、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7、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单细胞到_________,从低等到、从简单到、从水生到。
8.生物多样性是的结果。
【展示提升】1、看书59-60页,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问题。
问:马的进化过程有比较完整的化石证据。
你能说出始祖马和现代马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吗?2.阅读课本61-62页的内容,在拼图板上完成生物进化树拼图,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拼得好,拼得正确。
然后在课本61页上完成“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拼图”。
【课堂小结】【分层检测】应知应会1.化石是古代生物的_ _ 或,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由到。
达标测评1、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生物的进化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陆生D、从无到有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3、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无脊椎动物③两栖类④鸟类⑤爬行类⑥哺乳类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③①⑤④⑥ D.④⑥②①③⑤4、下列哪一项不能成为化石()A、恐龙的肌肉B、恐龙的骨骼C、恐龙的足迹D、恐龙的蛋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节肢动物B、爬行类C、鱼类D、两栖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任务一:推测生物的进化历程
合作任务:
1、根据现存各类群生物的主要特征,推测生物进化的历程。
(1)将标有生物类群的小贴纸贴到生命进化树你认为正确的枝杈上;(2)在旁边空白处用关键词简要记录每个环节推测的理由。
2、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任务二:寻找生物进化的证据,印证生物的进化历程
资料分析: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它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
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
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
2、1993年,在我国辽西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石,科学家把这
种动物称为孔子鸟。
孔子鸟的个体大小与鸡相近,被覆羽毛;
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第一指
的爪特别强大而尖利;上下额没有牙齿,但有一个角质的喙,
它的身体结构集合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似之处。
3、下列四种哺乳电脑购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虽然在外形和功能
上很不相同,但其解剖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彼此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有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彼此不易区别。
讨论:1、根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
(在进化树上,标明这个证据支持进化历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2、根据孔子鸟与爬行动物及鸟类的身体结构比较,可以作出怎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树上,标出孔子鸟的大致位置。
)
3、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马的前肢、猿的上肢和人的上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彼此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
初期都很相似,由此你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