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优秀范文5篇)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使用,但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如此,才能使得当前的学生不失去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学情绪。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本学期主要学习后三章内容: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工作计划
职高教研室 郭宏亮
本学期我担任12级职高二班、三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对于12级计算机职高班已经开设了一年的时间,本学年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复习,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学生参加三校生高考的统考科目。这学期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扎实的复习,为三年级高考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1、熟练掌握 Excel的基本操作。
2、学会建立与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方法。
3、能对工作表进行简单编辑、格式化。
4、能用Excel的公式与函数进行常用的运算。
5、了解数据库管理方法。
6、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
社交媒体与网络营销
探讨社交媒体和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 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工 具进行个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THANKS
感谢观看
其相互联系。
网络拓扑结构类型
包括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型 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 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网络协议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 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简介
01 02
局域网(LAN)
范围在几千米以内,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的特点,主要适用 于机关、厂矿和校园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设备互联 成网的需求。
理等操作。
常用应用软件介绍与使用技巧
办公软件
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包括Word、 Excel、PowerPoint等,用于文档编 辑、排版、打印等。
01
安全软件
如杀毒软件、防火墙等,用于保护计 算机免受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侵 害。
05
02
图像处理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用于图像编辑、 合成、特效制作等。
03
网页浏览器
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用于浏览网页、下载文件、收发邮件 等。
04
多媒体播放软件
如VLC、Windows Media Player,用 于播放音频、视频文件。
04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
Word文字处理软件功能及使用
01
02
03
04
文字输入与编辑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 文字输入、复制、粘贴、删除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
1.2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运算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二章: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2.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2.2 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和应用场景
2.3 应用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2.4 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图形处理软件
第三章:计算机编程基础
3.1 编程语言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3.2 常见的编程语言类型和应用场景3.3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4 常见的程序设计工具和开发环境第四章:数据库技术
4.1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4.2 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和应用场景
4.3 数据库设计原理和方法
4.4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使用方法第五章: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5.1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定义和差别5.2 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
5.3 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5.4 常见的网络安全工具和软件
总结
本教材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编程基础、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全面认识计算机及其应用,掌握基本的应用技能和安全防护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能进行基本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2.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计算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4.计算机安全与维护:介绍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进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2周)1.1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2.第二阶段:常用办公软件(6周)2.1Word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2.2Excel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2.3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3.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基础(2周)3.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2互联网的使用方法4.第四阶段: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周)4.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2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应用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其信息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的内容及教学要点。
一、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硬件设备及其功能。
2.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3.学习并掌握办公软件中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4.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网络应用操作。
5.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本概念和结构-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2.操作系统及其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操作技巧-文件管理和目录结构-常用工具和实用程序的使用技巧3.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Word文档处理软件的使用-格式设置和样式应用-插入图片、表格和图表-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公式的输入和运算-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PowerPoint演示软件的使用-图片和动画的插入-演示文稿的播放和导出4.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网络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常用网络应用的操作技巧5.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会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扩展应用知识和技能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
每个主题通过课堂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课堂互动和案例分析。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
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实际操作,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的各类知识;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操作技能;3.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养;4.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意识;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3.文本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4.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5.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6.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7.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2.文本处理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3.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4.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5.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解析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2.群体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操作法:通过给学生提供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4.实践操作成绩: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2.教学软件:包括常用的文本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等;3.教学资料:包括课本、教辅和相关网上资源等。
七、教学计划教学时间:每周2节,共计36周。
第1周: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4.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必备工具。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适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究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三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实现。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教学内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知识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避免一味追求知识的广度,而忽视了知识的深度。
教师还应该将讲解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需要具有操作性强、启发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究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方法。
1. 操作性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操作、分组实践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启发性强启发性强是指教学方法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情景、引导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二、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a.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计算机组成部分;b.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d.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安全知识。
2.实践目标:a.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操作、管理和维护;c.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源共享;d.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本知识a.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c.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分类和功能2.计算机操作系统a.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b.常见操作系统的介绍和比较c.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d.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a. 常见办公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c.表格的制作和数据处理d.幻灯片的制作和演示4.计算机网络a.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b.互联网的概念和构成c.常见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d.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范措施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a.讲授理论知识,配合多媒体和演示工具进行讲解;b.提供案例和实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的应用和理解;c.进行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操作:a.提供实际的操作环境和软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c.布置作业或实验任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堂互动:a.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b.通过小组合作或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c.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互动教学。
五、教学评价1.笔试:a.设计课堂小测或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b.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类型,覆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
2.实践操作和应用:a.根据学生实际操作的任务,进行实践成果的评价;c.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各行各业从事现代化办公.计算机设计及应用等领域人材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同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其它课程及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通常开设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年,是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后续的计算机图形设计.网络技术等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先行课。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能满足现代企业办公对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要,同时达到劳动厅计算机技能考证或计算机操作员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一)能力目标1.能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并进行简单组装.维护及配置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工作环境2.能利用计算机对数据.文件.资料进行有序管理.妥善地保存与备份3.能使用W0RD2003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和打印4.能使用EXCEL2003完成数据的管理.分析和统计5.能使用POWERPOINT2003完成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和发布6.能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检索.整理工作(二)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的ndows XP系统下的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理解Windows XP系统中的回收站.剪贴板.快捷方式的作用,熟练设置Windows操作环境,学习利用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
3.熟练掌握键盘.鼠标.麦克协1.音箱.摄像头.打印机等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1〜2种汉字输入法。
4.熟练掌握Word2003中的文宁编辑操作.宁符格式控制.段落格式控制.页面设置.项目符弓.分页和分节等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对象(自绘图形.图片.艺术宁・文本框等)进行图文混排,实现表格的插入.编辑.修饰及运算等各项功能。
(2024年)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中职
04
数据压缩
阐述数据压缩的原理和常用算法 ,如哈夫曼编码、LZ77等。
20
数据可视化技术介绍
01
02
03
04
数据可视化概念
解释数据可视化的定义和意义 ,以及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和库。
基本图表绘制
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等编程 语言绘制常见的图表,如折线
图、柱状图、散点图等。
高级可视化技术
讲解高级可视化技术的实现原 理和应用场景,如热力图、树
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网络攻击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钓鱼、DDoS攻击等。这些攻击手段可能导 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网络拥堵等严重后果。
防范方法
为了有效防范网络攻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补丁,不轻易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限制不必要的网络端口和服务,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等。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 、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 基本概念和原理。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 文件管理、文字处理、表格制作 、演示文稿制作等;能够使用常 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 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 创新能力。
2024/3/26
9
计算机网络基础
2024/3/26
01
网络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 ,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 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02 03
网络协议与标准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网络协 议有TCP/IP、HTTP、FTP等。网络标准是为了保证不同 厂商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够相互通信而制定的规范 ,如IEEE 802系列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 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3. 计算机网络基础4. 数据库与SQL语言5. 程序设计基础6. 网页设计基础7. 数据结构与算法8. 计算机安全与保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需要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与SQL 语言以及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
2. 教学难点:学生可能在数据库与SQL语言以及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实际应用进行练习。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例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演练: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练习,巩固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
2. 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 详细介绍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 实际操作常用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等。
3.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实际操作配置局域网和互联网连接。
4. 数据库与SQL语言- 介绍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
- 实践演练编写SQL语句操作数据库。
5. 程序设计基础- 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 讲解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 实践演练编写简单的程序。
6. 网页设计基础- 讲解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介绍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和语言。
- 实践演练设计简单的网页。
7. 数据结构与算法- 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 讲解常用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8. 计算机安全与保护- 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安全威胁。
- 介绍常用的计算机安全措施和防护方法。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实际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中职
掌握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和卸载软件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14
04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
2024/1/25
15
Word文字处理软件使用技巧
01
02
03
04
文字输入与编辑
掌握快速输入文字、特殊符号 、公式等技巧,提高文档编辑
效率。
格式设置与排版
学习设置字体、段落、页眉页 脚等格式,使文档更加美观易
macOS操作系统
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由苹果公司开发,具有优雅的界面设计和 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主要运行在Mac 系列计算机上。
如Android和iOS等,专门为手机和平板电 脑等移动设备设计,具有触摸屏操作和丰 富的移动应用支持。
2024/1/25
13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实践
2024/1/25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中职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及应用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 •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护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5
22
06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护措施
2024/1/25
23
信息安全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
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不受未经 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篡 改的能力,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 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信息安全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都具 有重要意义。它涉及个人隐私保护、 企业资产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是 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教案名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应用。
3. 学习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3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功能2.2 内存的类型和使用方法2.3 存储设备的种类和使用2.4 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使用第三章:计算机软件3.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分类3.2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3.3 数据库和网络应用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第四章:计算机网络4.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2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和应用4.3 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理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认识和框架。
2. 案例教学法:通过解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来巩固学习成果。
评价方法:1. 课堂讨论:结合课堂讨论,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并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附件:1. 《计算机基础概述》课件2. 《计算机硬件》课件3. 《计算机软件》课件4. 《计算机网络》课件5. 实验材料和实验指导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 计算机软件:指的是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和文档等,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
2. 版权:指的是作者对其著作享有的独占的经济权利和道德权利。
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必须要遵守软件的版权规定,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或修改他人的软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等奖
小组合作与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 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Chapter
重点知识点梳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 成、工作原理等。
01
02
计算机网络基础
03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分 类及互联网的应用等。
04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介绍主流操作系统及其基本操作 ,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章节,每个章节 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时间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每周2学时,共18周。其中理论学 时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 作和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阐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电 子管计算机到现代微型计算机和巨型 计算机的演变过程,并介绍不同类型 的计算机及其特点。
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1 2 3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解释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介绍常见的 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演示如何在操作系统中创建、重命名、移动、复 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进行文件和文 件夹的搜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等奖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资源与评估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述
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 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应用技能。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能,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管理、办公软件的应用等。
3.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计算机应用基础概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 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 某等,教授文件管理技巧。
3. 办公软件应用:教授常见办公软件的应用技巧,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
4.网络与信息安全:基本网络概念、互联网应用、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5.综合应用实践:进行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综合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概念和操作技巧。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进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开展小组作业和项目设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教师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概念和操作技巧,重点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文件管理的方法。
3.操作实践: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界面及相关功能。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办公软件应用的实践,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与协作,提高实践能力。
5.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综合应用实践:进行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综合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7.总结复习: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
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问题提问、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表现等。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运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设置。
4、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如网络连接、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
(二)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 Windows 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2、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满足日常办公和学习的需要。
3、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开展简单的电子商务活动。
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规范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硬件,以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软件。
3、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ASCII 码和汉字编码等。
4、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熟练使用 Office 办公软件中的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能完成简单的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机制。
灵活运用 Office 办公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疗、教育、娱乐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应用基础。
2、计算机基础知识讲解(20 分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的演变。
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包括硬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3、 Windows 操作系统操作演示(20 分钟)展示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基本界面元素。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理解计算机的基础原理,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设计。
二、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a)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原理
b)计算机操作系统
c)计算机网络基础
2. Windows操作系统
a)桌面环境和常用操作
b)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c)软件安装和卸载
3.办公软件使用
a)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
ii) 格式设置和排版
iii) 表格和图表制作
b) 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ii) 公式和函数使用
iii) 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
c) 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
i)幻灯片设计和布局
ii) 文字和图像插入
iii) 动画和转场效果
4.互联网应用
a)网页浏览器使用
b)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
c)在线办公工具使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1.平时表现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包括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3.期中小测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参考教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XXXXXX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研究,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
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1)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本课程的研究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研究,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研究。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
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1三、课本分析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四、教学措施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打算采取以下措施:1、对学生研究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研究态度。
2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
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
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认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的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供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46-02一、中等职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1.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尽合理目前。
仍有许多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注重的是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课程的内容面面俱到,有些基本上是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浓缩。
这就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一点,可是什么都不精、不深,甚至根本就没理解,没有体现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学以致用的特色。
2.知识更新与实际应用的矛盾众所周知,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现阶段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内容一般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将这些内容定位于教材,而教材的编写需要一定的周期,任课教师从遴选教材到统一订购教材,从新知识新技术写入教材到教材的使用,一般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
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导致教师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实际应用的需要。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靠书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许多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安排。
目前,多数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偏少,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之比很难超过1:1,学生在课内实践操作的时间不多。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
往往拿到一个案例时会显得束手无策。
而社会对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思考性、记忆性”教育,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4.学生基础差异大,课堂讲述的深度和进度难以把握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广泛,由于地区、学校和学生基础的差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
计算机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使用计算机,觉得没必要再学习这一课程或是学习不投入;而另一部分从未接触或较少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他们甚至不会开机、关机,这对教师教学尺度的把握有较大影响。
5.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未充分发挥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无法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地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束缚。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有较大差别,而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有时学生课后复习或上机实践时,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学习效率降低。
对学生来说,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无法进行下一步更深人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限制。
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的基本软硬件知识。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硬件维护、网络安装和管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
在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材的选定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实践教学的实施等是很关键的要素。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教授此课程的经验认为,改进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实施。
1.改革课程的的教学内容,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材内容尽可能选用目前比较先进的、使用最广泛的应用软件和较新的技术知识,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作不断的调整。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及时介绍一些新的思想、理念以及处理方法和手段。
要深入浅出地讲授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状况,体现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变化性和先进性。
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要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及实用性。
教学中要把由注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因材施教,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
“材”是指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主要是指他们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有经济发达地区的,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有对口单招的,也有普招的。
他们中有些学习过一些计算机课程,基础较好起点较高;也有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为此。
应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入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差别,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行分级教学,将入学新生分为高、中、初3个等级。
具体思路如下:新生入学时学校开展一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调查。
对于入学时已经达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的学生,可凭有效证件(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及时申请免修免考对其余没有获得证书的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情况将学生分成中级、初级2个等级。
对于获得免修、免考的高级班学生,学校应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一些计算机高级应用类课程,如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图像制作、计算机辅助制图、数据库等供选择,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
对中、初2个等级的学生可以采用同一本教材教学,但应分别制定教学计划,课时的安排要有区别。
初级班课程设置以无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为对象,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应用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的讲解与上机的基本辅导,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中级班课程设置应以已学过一些但又不达标的学生为对象,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采取以上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方法后,一方面可以克服教师因学生基础的差异而造成的教学深度和进度难以把握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克服了计算机基础课上有些学生没事做、有些学生时间不够用的矛盾,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在教师诱导下,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之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能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深化、扩充教学内容,增强交互性,便于学生有目的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任务驱动的过程主要有3个环节:设计任务、执行任务、检查任务。
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和使用任务,将任务贯穿于课程的始终。
设计的任务要目标明确,要求具体。
可操作性强。
任务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一是教学型任务。
教师讲课的引例。
二是模仿型任务。
模仿教学任务,按规定的操作步骤完成。
三是扩展型任务。
教师提出要求及题目,学生自选内容。
四是创新型任务。
教师提出原则要求,学生自主设计题目和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练习,都以任务为中心进行。
先由教师设计出任务,然后组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为1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任务中蕴含了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更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实践教学不仅为学习理论提供感性材料,为理解疑难概念铺设台阶,而且是整个学习的重要部分,与理论教育密不可分。
实践证明,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新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
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尤为重要。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就要加大计算机教学设施的投入,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偏少,学生课内实践的时间远远不够,为了弥补这样的不足,应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增加学生课外自由上机的时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部分缓解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
5.重视教学反馈做完一个阶段的讲授以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应进行小结,让学生对内容有充分了解,并让学生对于教师教学各方面作出评议,避免一些偏向性。
使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要求,使教与学紧密统一,实实在在的把学生想学的东西教给他们。
作为一名老师,要虚心接受学生评议,有批评才有进步,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6.改革考试内容,转变考核方式考试内容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又要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考试内容偏重于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内容,期末考试的分数并不是学生该课程的最后得分,而是要集合平时学生考核、实验实习的成绩,然后按照不同的比重确定学生这门课的最后成绩。
由于转变了考核方式,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变得很活跃。
学生在上机和实验时更加认真。
三、结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都是发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只是应用和学习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认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的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供方向。
实践证明。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不断地根据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路子,体现针对性突出实用性,紧抓实践技能的训练,不断改进,使学生切实学好这门课,做好充分准备,从容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