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陈情表》·导学案

第7课《陈情表》·导学案
第7课《陈情表》·导学案

河南郸城一高高二学案

编写:张建民校对:语文组

第7课陈情表

【晨读】

美丽的感动(白云)

感动就像一朵花,只要喜欢,就会闻到它的芬芳。有一种感动,仿佛瀑布向崖底匆匆奔涌,黄钟大吕般响亮的脚步裹挟着勇猛的热风,刮走了犹豫,给你力量去追逐成功。有一种感动,如溪流在山谷蜿蜒,当所有的人都像蝴蝶离你而去,它们淌过你心灵的索道不改初衷。有一种感动很华丽,那是用金子镀亮了你的岁月;有一种感动很平凡,那是生命暗淡时拂过内心的一缕春风。生活太多难以排解的无奈和缺憾,不要拒绝感动,不要辜负感动,相信没有永远阴沉的天空。历史在前进,但每个人都在重新开始。删去缺乏感动的记忆,一生就变得高潮迭起,意蕴无穷;春季播撒的不再是伴着泪水的谷种,秋天收割的也不再仅仅是梦中的风景。美丽的感动,请怀着对生活的敬意去读懂。

【预习】

【基础梳理】

一、字音辨识

闵.凶()愍.臣()祚.薄()茕茕.()床蓐.()陨.首()逋.慢()拔擢.()优渥.()

二、通假举要

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三、一词多义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感秋》)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

四、词类活用

1.臣少多疾病

..()

2.臣少仕.伪朝()

3.历职.郎署()

4.谨拜表.以闻()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6.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7.则刘病日.笃()

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具以表闻.()

1.见

2.志

3.行

4.鲜

10.夙遭闵凶

..()

11.猥以微贱

..()

12.则刘病日笃.()

1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五、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

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古义: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臣之辛苦

..。

古义:

今义:辛劳苦累。

六、文言句式

1.今臣亡国贱俘。()

译文: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

3.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译文:

【相关知识】

1.作者名片

西晋文学家——李密

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文学家,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2.背景资料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

3.文体知识

表,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①。臣下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四岁那年,舅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让她改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

①“夙遭闵凶”在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作者遭遇了哪些“闵凶”?

提示:总写作者悲惨的

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从小丧父又体弱多病,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下小的时候经常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险衅: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苦伶仃,一直到成人自立。灾难祸患。指命运坎坷。夙:早。这里指幼年时。闵凶:忧患。背:背弃。指死亡。舅夺母志:指由于舅父的意志侵既无叔伯,夺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成立: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

也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②孤单没依靠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未曾废离。③祚:福泽。儿息:儿子。期功强近之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指比较亲近的亲戚。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应门五尺之僮:指照管客来开门等事的小童。茕茕孑立:生活孤单无靠。吊:安慰。婴:

纠缠。蓐:通“褥”,褥子。废离:废养而远离。

层解: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为下文“愿乞终养”做铺垫。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④臣以供养无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没有人主,辞不赴命。清化:清明照顾我祖母,郡的地方长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的政治教化。太守:官。察:考察。这里是推举的意思。孝廉:当时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刺史:州的地方长官。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诏书特

一种科目,由州推举,与后来经考试的秀才不同。朝廷又特地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洗马。⑤猥以微贱,当侍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担任服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遭遇,为下文“故不能废远”埋下伏笔。

作者遭受的“闵凶”有四个方面:①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②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③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④;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②作者在叙写“闵凶”时有哪些角度?

提示:两个方面。纵的方面写父死母嫁,祖母躬亲抚养,自己孤苦伶仃等;横的方面写家庭外没有近亲,内没有仆僮,强调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处境。

③文中哪些语句词语

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④作者两次被举荐体

现了他怎样的情况?

提示:德才兼备。太守推举作者为“孝廉”,这是褒德;刺史荐拔作者为“秀才”,这是称才。

⑤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哪些?表示征召的词语有

哪些?

提示: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以表闻,辞不就职。拜:授官。郎中:官名。苦衷在奏表中上告,并推辞不去就职。晋时各部有郎中。寻:不久。除:任命官职。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

管图书。猥:辱。谦词。东宫:太子居诏书切峻,

住的地方。这里指太子。陨首:丧命。但是诏书急切严峻,

责臣逋慢。⑥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责备我有意推脱,怠慢上命。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驰⑧,则刘病日⑦笃;欲苟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要姑且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我现在进退维谷,处境狼狈。⑨切峻:急切严厉。逋慢:回避怠慢。州司:

十分尴尬。州官。日笃:日益沉重。苟顺:姑且迁就。

层解: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⑩,凡在故老,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有德的旧臣,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就是仕途通达,并不想自命清高。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盘桓,有所希冀。伏惟: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常用的敬语。故老:遗老。矜育:怜惜抚育。伪朝:指蜀汉。历职郎署:指曾在蜀汉官署中担任过郎官职务。矜:矜持爱惜。宠命:恩命。但以刘日薄

指拜郎中、洗马等官职。优渥:优厚。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废远。?区区:形容感情恳切。乌鸟私情:

⑥哪些词语刻画了武帝的恼怒之情?

提示:“切”、“峻”、“责”、“逋”,“慢”。

⑦“日”体现了怎样的情况?

提示:准确表现了作者苦情日深而且祖母已为时不久的家庭情况。

⑧“奔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提示: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欲赴任就职,以尽忠报国的焦急心情。

⑨作者是如何写自己处境狼狈的?

提示: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的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⑩作者为何提到朝廷“以孝治天下”的问题?

提示: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孤独”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孤苦”一词承接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本段从哪几个角度展

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

的孝养之情。

层解: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臣下我今年44岁了,祖母今年96岁了,我在陛下面前尽忠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乌鸟私情,愿乞终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为祖母养老送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实在看得清清楚楚。

二州:指益州和梁州。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

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皇天后土:犹言天地神明。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享尽天年。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把我的心情愿望传达给您。愚诚:愚拙的至诚之心。听:听许,

同意。犬马:作者自比,表示歉卑。

层解: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开的?

提示:①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

③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为“不能废远”惟一原因。

?作者为何对比自己与祖母的年龄?

提示:以此写“徇私情”时间之短而“报国恩”时间之长,解决了“徇私情”跟“报国恩”的矛盾。因为二者从长远着眼就根本没有

矛盾,也是合情合理地提出解决尽忠跟尽孝暂时发生

矛盾的措施的有力依据。

?本段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重点】

【文脉梳理】

抚养之事\/情感的必要性奉养之事—孝—行动的必然性病危之事/\时间的紧迫性授职之事\/情感的必要性催任之事—忠—时间的紧迫性伪朝之事/\行动的必然性【重点突破】

1.作为亡国之臣,李密不但没有受到伤害,而且被新朝廷重用,按一般道理说应该很快去就任,但为什么李密“辞不就职”?结合本文和时代背景简要解说。

【答案】

2.作者用什么内容来证明自己必须先尽孝后

尽忠?结合文章,简要解说,

【答案】

3.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则刘病日.笃

【答案】3.(1)名词作状语,向上(2)名词作状语,每天、一天天

【知识讲解】

名词作状语

1.定义:名词作状语指名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即名词做了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

2.规律。

(1)动词前的名词在语句中形成“(以/用)+名词”的形式,这个名词活用为状语。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即“以箕畚”,翻译为“用土筐”。

(2)动词前的名词在语句中形成“(在/于)+名词”的形式,这个名词活用为状语。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即“在东市”“在西市”“在南市”“在北市”。

(3)动词前的名词在语句中形成“(向/往/当)+名词”的形式,这个名词活用为状语。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方位名词“西”修饰动词“行”。译为“向西走”。

(4)动词前的名词在语句中形成“(若/如)+名词”的形式,这个名词活用为状语。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灰”“烟”分别修饰“飞”“灭”,翻译成“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5)名词翻译成自身的重叠形式,即形成“名词+名词”的形式。如:学而时习之。(《论语》)

“时习”,即“时时温习”。

★请完成“练习”第4题

【写法借鉴】

对偶手法

《陈情表》十分注重行文的文采性,比如大量使用对偶的手法表现自己的处境以及感情等。作者在表述自己“夙遭闵凶”时,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表现童年事情的悲凉遭遇。在表述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时,用“外无期功强近支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表现自己的孤苦伶仃等。

定义: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作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表意上:凝炼

集中,高度概括。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

【活学活用】

阅读下面的语段,续写相关内容,使之与上句形成对偶的形式。

旭日喷薄而出,那是光明的起点;

,。

起点,是啄破蛋壳的鸟儿,蓊蓊郁郁的日子,正期待它悦耳的歌谣;起点,,

,。【探究争鸣】

问题对《陈情表》中作者的做法不同的人有

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李密很有气

节,借祖母年事已高,不去做官;也有

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十分软弱、没有气节

的人。你的观点是什么?

【素材】

【课内素材】

百善孝为先

李密面对朝廷的多次征召,因为祖母没人奉养而婉拒朝廷,一篇《陈情表》一片赤子心跃然纸上。

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中国有五千余年悠久文明的历史。这漫长的历史岁月孕育出了许多传统美德,孝,便是其中之一。孝,从构字法来看,是由一个“老”字和一个“子”字组合在一起的。它的寓意是指上一代与下一代融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孝”需要传递。

是谁的孝心曾让世人感慨?是李密。当东晋统治者多次请李密做官时,李密一再拒绝。他要赡养年迈的祖母,至其终老。李密曾在《陈情表》里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表达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请求。东晋统治者被感动了,是啊,读了这些肺腑之言,谁能不为之动容。李密是有孝心和行动的,他的孝心一直传递下去,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孝的传递不是靠生硬地教给别人的,它充溢在日常琐事中,与细节同行。它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影响着,孝义的传递与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应用角度】“孝心”“传递”“坚持”“影响”等。

【热点素材】

坚强女孩5年带着截瘫父亲求学父亲打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下,造成高位截瘫;母亲身患肺癌,终因救治无效撒手人寰。从12岁起,河南郸城农村女孩谢宇慧就带着截瘫的父亲艰难求学。5年来,她和父亲相依为命,边上学边照顾瘫卧在床的父亲,再现了当年河南西华籍大学生洪战辉带妹求学的亲情大爱。

9岁以前,谢宇慧有一个清贫但温馨的家,父亲谢广军农闲时外出打工。2004年,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时意外从脚手架上摔下,造成高位截瘫,从此谢广军在病床上一躺就是8年。

2007年,母亲在花费4万多元医疗费后撒手而去,从此谢宇慧开始了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上学的生活。2012年,谢宇慧考入郸城一高。进入高中后,她的时间更紧张,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做饭,侍候父亲吃饭,收拾停当,

她才匆匆忙忙地赶去学校上早读课。为了尽可能少地影响同学,她主动要求坐在教室门口。中午一放学,她就匆匆赶回家做午饭、洗衣服。回家的路上有一个菜市场,有时看到别人扔掉的白菜叶或者干瘪、烂掉的黄瓜、萝卜,她就顺手捡起来,回家洗洗、削削,就是父女俩的一顿菜。

【美文阅读】

写给母亲

贾平凹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还是认为她在挂液体了,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待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了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简析】文章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回忆母亲,特别是使用了很多的细节描写表现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比如“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借“打喷嚏”表达“我”时时刻刻都在怀念母亲,表达出了母子之间相互牵挂的真挚情感。

【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躬.亲抚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

B.门衰祚.薄(福气)夙婴.疾病(缠绕)

C.未曾废.离(废止)刘病日笃.(病重)

D.晚有儿息.(子)诏书切.峻(严厉)

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

A.臣欲奉诏奔驰

..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C.臣之辛苦

..

D.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

★4.(对应本课“重点突破”第3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但以刘日.薄西山

A.臣具以表闻.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D.历职.郎署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2),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3)臣之辛苦,,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二、课内阅读

阅读《陈情表》,回答问题。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宠:恩荣

B.听.臣微志听:听信

C.日薄.西山薄:迫近

D.更.相为命更:交替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③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A.①与②相同

B.①与③相同

C.②与③相同

D.①②③都不同

8.下面四个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9.把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译文: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王僧孺传

王僧孺,东海郯人。幼聪慧,年五岁便机警,初读《孝经》,问授者曰:

“此书何所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常愿读

之。”家贫,常佣书以养母,所写既毕.,讽诵亦通。

仕齐为太学博士,尚书仆射王晏深相赏好。晏为丹阳尹,召补郡功曹,使僧孺撰《东宫新记》。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以善辞藻游.焉。文惠太子欲为宫僚,乃召入直崇明殿。会薨,出为晋安郡丞。建武初举士,除仪曹郎,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钱唐令。初,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以文学友会,及将之县,昉赠诗,其为士友推重如此。

天监初,除临川王后军记室参军,待诏文德省。出为南海太守。南海俗杀牛,曾无限忌,僧儒至便禁断。又外公舶物、高凉生口岁数至,皆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旧时州郡就市,回而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以为常。僧孺乃叹曰:“昔人为蜀部长史,终身无蜀物,吾欲遗子孙者,不在越装。”并无所取。视事二岁,声绩有闻。诏征将还,郡民道俗六百人诣.阙请留,不许。至,拜中书郎、领著作,复直文德省,撰起居注、《中表簿》。迁尚书左丞,俄兼御史中丞。僧孺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尝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沟中。及是拜日,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顷之即真。

时高祖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敕沈约以下辞人同作,帝以僧孺诗为工。迁少府卿,出监吴郡。还除尚书吏部郎,参大选,请谒不行。出为仁威南康王长史,行府、州、国事。僧儒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僧儒答曰:“古人以石为针,必不用铁。”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相埒。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博。

(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九》)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写既毕.,讽诵亦通毕:结束

B.僧孺以善辞藻游.焉游:游学

C.郡民道俗六百人诣.阙请留诣:造诣

D.世重.其富博重:敬重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全部表现王僧孺有文才的一项是()

①家贫,常佣书以养母

②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

③文惠太子欲为宫僚

④帝以僧孺诗为工

⑤僧儒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

⑥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僧孺小时候就十分注重品德修养。比如在学习《孝经》时,知道《孝经》讲授忠孝事情,就对老师说自己十分愿意经常读这样的书籍。

B.王僧孺被诗友推重。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召集文学之士,王僧孺、任昉等因为擅长文辞都在这,后王僧孺到钱唐去,任昉还赠诗给他。

C.王僧孺特别注重民生。王僧孺做南海太守时,禁止南海人杀牛,并且禁止商人哄抬物价谋取暴利,后因为政绩卓著,被征召回京城任职。

D.王僧孺小时候家庭贫寒。王僧孺的母亲以卖纱谋生,有次二人到集市,因遇中丞的仪仗队而被驱赶掉进沟里,这给他造成了心灵的伤害。

13.把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昔人为蜀部长史,终身无蜀物,吾欲遗子孙者,不在越装。

译文:

(2)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相埒。

译文:

四、语言表达

14.今年五四青年节时,某高中数百名高一学生以双膝跪地的方式,从家长手里接下“家书”。学校将此仪式命名为“青年礼”,并打算以后要将这种下跪方式进行到底。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两点理由。

15.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在贫瘠的石灰岩的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都会形成板根。

②板根被早期的欧洲探险家描绘得极为神秘玄妙。

③树木为了稳固根基,它们的侧根外向异常次生生长,成为板根。

④板根是树木在根部辐射生出像火箭尾翼一样的板状根。

⑤大的板根达10多米高,延伸10多米宽,形如板墙,极为雄伟壮观。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段话。

我只能成为一个行走的逗号,在翻完命运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法停止疼痛的脚步、无法停止生命中的一次次追赶。

【赏析】

《陈情表》的“事”“情”“理”刘伟忠

一、《陈情表》的六件事

《陈情表》陈述的事情很多,在说出“乞终养”的愿望之前作者主要陈述了六件事,具体分析如下:①从篇首到“至于成立”是第一件事,陈述了李密自己成人之前的悲苦人生经历,如父死母嫁、少时多病、行走不便等,但核心信息是说明为何祖母抚养了自己,可概括为“抚养之事”。②从“既无伯叔”到“未曾废离”是第二件事,陈述了李密自己家族衰败,人丁不旺的情况,而核心信息是说明奉养祖母的任务为何落到自己的肩上,可概括为“奉养之事”。③从“逮奉圣朝”到“辞不就职”是第三件事,陈述了李密自己在新朝不断被授予官职的情况,可概括为“授职之事”。④从“诏书切峻”,到“实为狼狈”是第四件事。虽然这段话的落脚点是表达了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晋朝从中央到地方紧急催促上任的情况才是事件的本身,故概括为“催任之事”。⑤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有所希冀”是第五件事。主要概述了自己从“少仕伪朝”,到沦为“亡国贱俘”的屈辱历史,可概括为“伪朝之事”。⑥从“但以刘日薄西山”,到“为以区区不能废远”是第六件事,陈述了祖母当前的病危情况,可概括为“病危之事”。

二、《陈情表》的“理”及其充足性

以上六件事可以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家庭或祖母有关,包括抚养之事、奉养之事和病危之事;另一类与朝廷或皇帝有关,包括授职之事、催任之事、伪朝之事。这两类事恰好分别集中地反映了两种情感:前者是孝,后者是忠。因此,从融理于情的角度来说,《陈

情表》的“理”自然是孝之理和忠之理,但这两“理”的充足性如何呢?

先看孝的方面:①就“抚养之事”而言,李密不仅从血缘的角度,而且从有养育之恩的亲情角度展示了情感的必要性;②正如前文有关学生请假条的分析一样,这种孝情不一定生发孝行,可是我们读完“奉养之事”后不得不承认李密行动的必然性,因为家族衰败,人丁不旺,已无人可以承担奉养祖母之任;③“病危之事”自然是暗示孝行在时间上的紧迫性。因此,就孝的方面而言,事、情、理的关系如下:

抚养之事\/情感的必要性

奉养之事—孝—行动的必然性

病危之事/\时间的紧迫性

再看忠的方面:①“授职之事”反映的恩情表明了情感的必要性——皇恩浩荡,岂有不报之理?②“催职之事”反映的急情表明了时间的紧迫性——急如星火,岂有不急之理?

③“伪朝之事”展示的人生耻辱与人生态度自然反映了行动的必然性——“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有不任之理?因此,就忠的方面而言,事、情、理的关系如下:

授职之事\/情感的必要性

催任之事—忠—时间的紧迫性

伪朝之事/\行动的必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忠还是孝,它们在“理”上都有情感的必要性、行动的必然性、时间的紧迫性。因此,一篇千年前的《陈情表》和一张现代的请假条可谓千古同理。

三、《陈情表》“事”“情”“理”的矛盾统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在提出“愿乞终养”之前,实际上将自己推向了一个绝对矛盾的境地。因为单就“情”而言,李密已经陷入了一个所谓“忠孝不能两全”的千古矛盾之中,可是在“理”上,李密不仅没有厚“孝”薄“忠”或厚“忠”薄“孝”,反而将矛盾的双方在自己身上全部合理化、平等化。

显然,这是一种修辞策略。通过这一修辞策略李密成功地创设了一个忠孝矛盾的修辞场,而正是这一修辞场才使得“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情感真实化。在忠孝问题上,我们必须承认,李密在主观情感上是有偏向的,但李密的聪明之处就是没有因情而滥情,更没有因情而废理。如果说李密陈述孝行的充足之理是希望晋武帝理解自己的话,那么李密陈述忠行的充足之理,表明自己是理解晋武帝的。正由于忠、孝两理是同等的,反而让人觉得李密的忠、孝两情也是同等的,忠、孝两情的同等正是晋武帝能够承受的最大心理限度。有了这样一个心理前提,再以长短之理乞求先后之行,就显得不勉为其难了。

李密不仅做到了“事”“情”“理”在纵向关系上的矛盾与统一,而且注意到了“事”、“情”、“理”在横向关系上的矛盾与统一。可以想象,在李密的生活中,能体现忠和孝具体情感的事情必然还有很多,但李密为什么不写这些事情呢?这是因为文章不仅融情于事,而且还融理于情。在融理于情中,“理”固然是“情”的结果,但也决定了“情”的选择,如果过多地陈述与“理”无关的“情”,就会形成滥情。也就是说,李密固然要以情动人,但又不能一味地为了“情”而写“情”,“情”必须受到“理”的限制。所以,融情于事、融理于情作为一种不可分割的艺术手法,一方面“事”生“情”,“情”生“理”,但另一方面,“事”也因“情”而选,“情”也为“理”所限。

总之,正是李密能够对“事”“情”“理”三方面做出合理且巧妙地处理才打动了晋武帝,同时也打动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而绝非单单一个“情”字。

(《语文天地》,2012年1期)

陈情表(教师版)

《陈情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反复诵读之后,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安排: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说文体: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本文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2、认识李密其人以及文章写作背景 李密,三国时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他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以侍奉祖母为名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陈述自己的情况,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不能应诏的苦衷。言语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有扣人心弦之力。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3、文学史上对《陈情表》的高度评价 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曾有这样的评价:“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划横线的词语注音: 险衅xìn夙sù闵mǐn凶悯mǐn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期jī功强qiǎng近床蓐rù茕qióng茕孑立逵kuí猥wěi 陨yǔn首洗xiǎn马逋bū慢日笃dǔ矜jīn育拔擢zhuó优渥wò更gēng相xiāng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 2、常在床蓐(“蓐”通“褥”) 3、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生再自读课文…… 3.提问: 读完全文,说说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陈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可结合课文句子 作答。 陈述了自己的亲情、孝情、忠情。 以情感人,目的是让晋武帝答应他的要求,可以辞官不做。 二.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亲情) 第二段:感激,恳切;(孝情)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忠情) 三.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注意重点实词、虚词。 四、合作探究:概括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第二部分: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感恩之情。 第三段:以“孝治天下”为依据,提出“辞不复命”的请求。 第四段;提出解决忠孝两全的办法:先尽孝后尽忠,乞求皇上恩准“终养”。 五.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逋.慢(bū)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期.功(q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ěi) (1.A(B项“洗马”应读“xiǎ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C项“期功”应读“jī”,满一年之意,不读“qī”。D项“伪朝”应读“wěi”。) 2、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责臣逋(bǔ)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更(gēng)相为命 (2、A(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3.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险衅(xìn)夙(sù)遭闵凶门衰祚(zuò)薄 B.床蓐(rù)茕(qióng)茕孑(jié)立猥(wěi)以微贱 C.逋(pū)慢陨(yǔn)首犹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终鲜(xiǎn)兄弟 (3.C 4.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诈薄,晚有儿息。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E.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F.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4.A jī qiǎng B.xiǎn C.xìn sù mǐn D.xiǎn E.huán F.b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有答案)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教师专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一些常用的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 2.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1.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2.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桌之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2.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文背书技能的训练和文言文字词句的归纳。 2、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3、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于事的巧妙手法。 【知识链接】 1、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晋代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是一篇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的奏章。 4、古代文体常识: ①“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②“赋”,是以“文赋”为体式而发展倾向,呈现在当代辞赋创作中的普遍现象,被称为“辞赋文体赋现象”。学者将赋体分为四类: 曰古赋、曰俳赋、曰文赋、曰律赋。文体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宋古文运动,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体倾向,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 ③“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用来陈述衷情。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和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表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陈情表》导学案(含答案)

《陈情表》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见、夺、婴、逮、矜、听、拜、除”等重点词语的意义。 2、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背全文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知识链接: 1、解说文体: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本文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2、、背景资料: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3、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臣以险衅.()悯( ..)臣孤弱夙遭闵.()凶终鲜.()兄弟 常在床蓐.()猥( ..)以微贱责臣逋.()慢犹蒙衿.()育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日薄.()西山 除臣洗.()马逮()奉圣朝过蒙拔擢( ..)门衰祚.()薄 2、解释加点字词: (1) 门衰祚.薄()(2) 茕茕 ..孑立()(3) 形影相吊.()(4)终鲜.兄弟()(5) 夙婴.疾病()(6) 猥.以微贱()(7)责臣逋.慢()(8) 犹蒙矜.育()(9)刘病日笃.() (10) ....寻.蒙国恩()(11) 逮.奉圣朝() (12) 日薄.西山() (13)宠命优渥 ..()(14) 不矜.名节()(15) 听.臣微志() (16)岂敢盘桓 ..(.)(17).沐浴 ..清化 3、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6)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二、分析课文第一段 1、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然后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作用: 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三、分析课文第二段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四、赏析第三段——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五、分析第四段。 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六、赏析语言 (一)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提示: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二)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陈情表》课后练习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 ....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 ...夕了。 D.孤苦伶仃 ....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2、.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二、.名句填空。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 母,无以至今日;,。 4、愿陛下矜悯愚诚,,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预习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本文的文体特征 3、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字词 4、正确断句,能借助于字典翻译文章 5、把握每段大意,体味作者情感 二、预习内容 1、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正字音 险衅()祚薄()茕茕孑立()床蓐()拔擢()优渥()猥劣()陨首()希冀()逋慢() 4、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5、预习思考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导学案设计

青岛一中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 制作人:袁春丽 审核人:刘敏 《陈情表》《项脊轩志》 【复习目标】 1. 2. 背诵《陈情表》,熟读《项脊轩志》。 掌握“见、期、薄、矜、寻、卒、 胜、殆、故、得、除”等重要实词常见含义和虚词“以” 法。 学会理解常见实词在文句中的含义。 完成相关的素材积累,学会多角度活用课文素材。 3. 4. 提示:请用你清晰的笔画、工整的字迹,保持导学案的卷面整洁。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案 、 朗读《陈情表》 《项脊轩志》。时间:15分钟以内。 编号:12 2.期 ①期年之后 ②君与豕君期日中 ③帝乡不可期 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薄 ①日薄西山 ②省刑罚,薄赋税 ③溥田十五亩 ④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⑤不薄今人爱古人 的用 4.寻 ①寻蒙国恩 ②一一皆可寻其源 ③飞来山上千寻塔 ④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5.卒 ①保卒余年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卒成帝业 ④卒然边境有急 ⑤鲁肃闻刘表卒 6.矜 ①不矜名节 ②愿陛下矜愍愚诚 ③君子矜而不争 ④老而丿无妻者!冃之矜 ⑤不矜才,不伐功 7.胜 ①沛公不胜杯杓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亦遂增胜 ④终不能加胜于赵 ⑤蓬发戴胜 二、完成《新课堂》 74页一至五大题。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我的疑难问题: 8. ①犹得备晨炊 ②此言得之 ③往往有所得 $课堂学习案 ④而神明自得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⑥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请用35分钟的时间完成《陈情表》与《项脊轩志》的知识梳理。 一、给加点字标注字音并解释。 祚 茕 床蓐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此物故非西产 先妣 老妪 呱呱而泣 栏楣 ⑦故遣将守关者 ②轩东故尝为厨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 ⑤以其故名之曰褒禅 ⑥故木受绳则直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辞不赴命 1. 3. 5. 7. 举臣秀才 .躬亲抚养 9. 实所共鉴 10 11.比去 12 13.往往而是 15 .何竟日默默在此 三、找出并翻译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臣少多疾病 3.历职郎署 5.谨拜表以闻 7.东犬西吠 2. 4. 6. 8. 10 .殆 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③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 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农者殆则土地荒 .诏书切峻 .供养无主 ?沐浴清化 .顾视无可置 .大母过余 11 .除 ①洒扫庭除 ②诛乱除害 ③将为子除馆于河西 ④除臣洗马 14 .客逾庖而宴 16.妻归宁 晚有儿息 凡在故老 乳二世 多可喜,亦多可悲 ②大王见臣列观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 ③曹刿请见 ⑥慈父见背 五、辨清并翻译下列特殊句式。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且臣少仕伪朝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明月半墙 5.室西连于中闺 6 .其制稍异于前 六、合作与交流。 你也做回老师,可要认真负责哦。 做完之后,请交换批改。 有什么疑点请记录下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陈情表(第一课时)

. . . . . , “ , 陈情表(一) 【学习目标】 1.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 3.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现代汉语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自主学习 1.解题。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李密的《陈情表》等。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 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课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信。 李密,西晋文学家。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 官。公元 263 年,司马昭灭蜀汉,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 其中之一。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 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 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 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 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 杀身之祸,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陈情表》选自 ,本书为梁昭明太子萧统编定,所以又名 ,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2.给加点字注音。 臣以险衅( ) 夙( )遭闵( )凶 门衰祚( )薄 床蓐( ) ★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1 ——《人生礼赞》《朗费罗诗选》

陈情表导学案(教师版)

《陈情表》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学习时数:三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对照注释,翻译全文。 2.相关知识介绍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脱辞。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 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做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 《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人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检查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 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 2.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言知识。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并把你认为重要的其它词语整理在空白处。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④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⑤而刘夙婴疾病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 覃海英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巧妙的语言表达技巧。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做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 《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二、文学常识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脱辞。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 ②九岁不行 2、矜: ①犹蒙矜育 ②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 3、至: ①至微至陋 ②无以至今日 4、以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④猥以微贱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⑥臣具以表闻 5、见: ①慈父见背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 6、亲: ①躬亲抚养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日: ①日薄西山 ②报养刘之日短 8、当: ①当侍东宫

第7课《陈情表》导学案·答案

郸城一高高二学案·答案第7课陈情表 【基础梳理】一、mǐn mǐn zuò/qióng r ùyǔn/būzhuówò 二、1.“闵”通“悯”,忧愁、忧伤 2.“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三、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相当于“我”/动词,看见/动词,进见、拜见/动词,出现 2.名词,守节的志向/名词,志向/动词,立志、专心/动词,做记号/名词,意愿、志气 3.动词,行走/名词,队伍、军队/名词,路程/名词,行为/动词,运行 4.形容词,缺少/形容词,新鲜/形容词,非常少、不多 四、1.名词作动词,生病2.名词作动词,做官3.名词作动词,任职4.名词作动词,上奏折5.名词作状语,向上6.名词作状语,像犬马7.名词作状语,每天、一天天8.名词作状语,在家内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10.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11.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12.形容词作动词,加重13.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五、1.不会行走。2.成人自立。3.指辛酸苦楚的处境。 六、判断句。如今,我是蜀国卑贱的俘虏。2.状语后置句。州里的有关官员到我家催促,像星火一样急。3.固定句式。所以,我的一点私心是不愿放弃对祖母的奉养而 远远地离开。 【重点突破】1.(1)祖母需供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孝道”,作为小辈为祖母养老送终是李密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李密是祖母抚养长大的,现在九十六岁的祖母体弱多病、卧床不起,李密应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2)怀旧思想。西蜀灭亡才两三年,李密仍然对西蜀存有美好的记忆,他还不能接受一个新的朝廷。况且他对西蜀后主刘禅评价很高,认为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自然对晋灭西蜀心里面还是很不服气的。(3)后顾之忧。面对建立不久的晋朝,李密对晋武帝的喜怒哀乐还很不了解,为了稳妥与安全,他还是决定不去洛阳。当然,从李密最终入晋为官来看,他不是不想做官,而是他觉得当时不宜做官。 2.(1)圣朝以孝治天下。朝廷提倡“孝”,作为孝敬祖母的李密是在证明这个倡导。(2)作者确实孤苦伶仃。“况臣孤苦,特为犹甚”皇天后土实所其鉴”,朝廷应该成全作者这一要求。(3)尽节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这一结论清楚地陈述了“报国恩”与“循私情”只是为时极短的矛盾,稍稍从长远着眼就根本不是矛盾了,是合情合理。 【活学活用】①山间响泉叮咚,那是浩荡的起点/婴儿呱呱坠地,那是人生的起点 ②起点,是绽放苞蕾的花朵,蓬蓬勃勃的春天,正等待它娇艳的颜色/起点,是萌发嫩芽的树苗,郁郁葱葱的季节,正盼望它挺拔的身姿 【探究证明】示例一:李密以超众的才华和能力得到皇上的重视,皇上三番五次下诏,但他没有去,并且上书《陈情表》,一再表明自己不去做官,表现了他的气节。 示例二:李密对新主极尽颂扬赞美之能事,称新朝为“圣朝”,称当时的政治教化为“清化”。然后又历数自己所受的荣宠,“察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对当朝的任用,感激涕零,而对已亡的蜀国,则称为“伪朝”,表现出十足的奴性,是一个可悲、可鄙的软弱文人。 【练习】1.C。“闵”通“悯”。 2.A。“期”,古代丧服的名称,句中指

陈情表导学案及答案

陈情表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1.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注意文言词义积累。2.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3.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障碍】1.课文相关资料及重点字词积累。2.通过诵读把握课文,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学习策略】一、障碍突破之策略一:积累法1.课文相关资料(1)背景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而相传晋武帝看了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2)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侍郎。蜀之后,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不从。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3)解题陈——陈述;情——真实情况,实际事宜;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它的开头,要求先写明上奏人的姓名,同当时的书信一样,开头格式相同。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如诸葛亮的《出师表》。2.重点字词积累:分类比较记忆法文言中,实词数量最多,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为它的语法作用有些特殊,就把它归入了虚词。文言文中好多虚词是从实词转化而来,所以往往既有虚词义,又有实词义。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积累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它的丰富含义以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同时了解一些有关知识,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词义的古今变化;②一词多义;③通假现象。学习文言虚词,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辨明用法;②注意特殊;③明了古今变化。鉴于实虚词情况比较复杂,建议采用分类比较记忆法,也就是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重点字词,按照词性、词义或其他标准进行分类、集中、比较,以便于识记该词的意义及变化(一般需结合例句)。具体到本文,可进行如下分类比较以便记忆:(1)重点词的读音夙遭闵

《陈情表》导学案(教师版)

《陈情表》导学案(教师版) 班别: 姓名: 学号: 15 《陈情表》导学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梁伟杏 2021年9月4日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解决语言难点 2、读懂文意,结合课文语句 3、体会文章深沉的情感并且鉴赏手法 学习重难点:把握文章大意、体味情感、鉴赏手法教学课时: 三课时二、预习内容 (1)背景知识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

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解题陈:陈述。 情:1、情况(事实);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如《出师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3)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第一课时 一、读:

陕西省高中语文7陈情表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5

《陈情表》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一、独学检测 1、完成《新学案》上45--46页字词。 2、文章题为“陈情表”,“陈”是什么意思?“情”指的是什么?“表”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向谁陈情?李密向晋武帝陈什么情? 明确:陈:陈述、禀报。情:隐情、苦衷。表: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陈情表: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3、把握文章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文中哪句话是本文主旨?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写自己忠与孝的两难处境。)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为打消武帝的疑虑,重申自己的人生态度及特别处境。)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先尽孝后尽忠。) 本文主旨句:“愿乞终养”。 二、合作探究-----问题的生成与解决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明确: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2、第二段作者叙述了哪些“沐浴清化”的内容?是怎样陈述既想报“国恩”,又想“顺私情”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有答案)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教师专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古代一些常用的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 2. 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3. 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 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2. 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桌之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 文翻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2. 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文背书技能的训练和文言文字词句的归纳。 2、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3、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于事的巧妙手法。 【知识链接】 1、李密(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 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晋代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是一篇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的奏章。 4、古代文体常识: ①“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②“赋”,是以“文赋”为体式而发展倾向,呈现在当代辞赋创作中的普遍现象, 被称为“辞赋文体赋现象”。学者将赋体分为四类:曰古赋、曰俳赋、曰文赋、曰律 赋。文体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宋古文运动,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 体倾向,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 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 ③“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用来陈述衷情。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 望和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表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表,古代向帝王上 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 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0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 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陈情表学案及答案

东平明湖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目标: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险衅终鲜兄弟门衰祚薄茕茕孑立 常在床蓐逮奉圣朝猥以微贱陨首 逋慢日笃矜育拔擢优渥 气息奄奄 二、补写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2.但以刘-------------,气息奄奄。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4.----------------,实所共鉴。 5.臣生当陨首,---------------。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实词的含义 1.夙遭闵凶 2.舅夺母志 3.形影相吊 4.刘夙婴疾病 5.逮奉圣朝 6.拜臣郎中 7.寻蒙国恩 8.除臣洗马 9.当侍东宫 10.责臣逋慢 11.日薄西山 12.听臣微志 13.庶刘侥幸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谨拜表以闻 2.于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刘夙婴疾病 4臣少侍伪朝 六、作文素材积累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西晋文学家。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李密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生平】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

《陈情表》导学案(教师)

陈情表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重点难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各种文言现象【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2.背景知识 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做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 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3.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4.文学作品评价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5.流传的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1.文章题为“陈情表”,思考:为何“陈”?“陈”什么? 为何陈----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马,不能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2.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 【自学检测】——基础积累

陈情表导学案

其人必不友。” 二、课前预习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夙遭闵() 凶 门衰祚() 薄 茕茕() 孑() 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除臣洗() 马猥()以微贱 非臣陨() 首所能上报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二)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夙遭闵凶。 2 、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三)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并指出词类活用的类型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 : 3、则刘病日笃。日: 4 、夙遭闵凶。 闵凶: 5、猥以微贱。微贱: 6 、臣少多疾病。 疾病: 7、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 闻: &臣少仕伪朝。仕: 9 、历职郎署。 职: 10、谨拜表以闻。表: 1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 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 (四)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 实为狼狈。 3、 本图宦达。 4、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5、①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②拜臣为郎中。③除臣为洗马。 6、①具以表闻之。②拜表以闻之。 7、而刘夙婴疾病。 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三、合作探究 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李密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一)翻译理解分析第一段。 上面,我们总体把握了《陈情表》,了解了作者李密向晋武帝陈情的目的,也委婉表达了辞官不做的目的。那么,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学习李密到底陈述了哪些情感,又是如何陈述自己的情的。 1 ?朗读。 2?检测巩固下面几个词的读音。 险衅()夙()闵()凶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期()功强()近床蓐()茕()茕孑立3?指导学生翻译第一段。 4.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意义或变化 闵:见背: 不行:成立: 儿息:外: 吊:婴:5.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朗读第一段,说说作者说了自己哪 些不幸的人生经历。 6?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述这些不幸的遭遇? 因此这段文章的朗读基调应该是一一凄苦,悲凉。 7、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 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课题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______________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