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04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训练】(解析版)
专项04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
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苏联模式的确立【答案】A【详解】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否定市场,材料现象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结果,故选A;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排除B;1929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排除C;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标志苏联模式的确立,排除D。
【点睛】2.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俄进行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B项是斯大林时期,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故答案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名师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1)积极: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局限:①超出了战时需要,引发了农民暴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根源在于超越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提示:(1)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 食作物减产;玉米歉收;苏联被迫增加粮食的进口。原 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
(2)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联 经济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列日 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人民讥 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思考: (1)戈尔巴乔夫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2)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 的失败。”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提示:(1)措施: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用经 济方法管理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等。影响:经济改革 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在经济改革受挫后把改革重 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 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 (2)1985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在经济、政治领域进 行改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内容 (1)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 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 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 业部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 背景: 2.措施: 改革重点是农业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4.失败原因: (1)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没 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3)改革忽视客观规律。
【思维点击】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
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未改变原有体制,只 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思维点击】材料中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 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 ,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 “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 膏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提示: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 联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 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 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主题一
赫鲁晓夫改革
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 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 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 条件之一。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及答案39 近现代世界自然科学成就
课时作业(三十九)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广州市海珠区模拟题)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西方科技发展历程的理解能力。
“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故选A项。
2.(2013·武汉市模拟题)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
……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
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 A.工业革命的展开 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答案 B解析本题解题要抓住时间信息和主题来分析,采用排除法。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在18世纪,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在19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17世纪中后期,A、C、D项排除。
故选B项。
3.(2013·金考卷系列)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空投原子弹,当天即造成约8万人死亡。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实战,这( )A.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自然科学的一次大综合B.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质能关系有直接关系C.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质能关系有直接关系D.与二战中美国霸权主义政策有直接关系答案 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的是牛顿经典力学,B、D项本身都错误,故选C项。
4.(2013·江苏连云港模拟题)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项目 洲际导弹
坦克 飞机 战舰
年份 1968 1978 1968 1978 1968 1978 1968 1978
美国 1054 1054 8500 10500 5100 4500 360 172
苏联 858 1400 32400 50000 4000 4600 320 240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 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2()3开)始中改苏革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 中国果是有1什97么8年不十同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3)联不是同1结95果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 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 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从经济转向整治 结果: 苏联解体
1、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最大特 点是
A、高度集中 B、党政不分 C、比例失调 D、阶级斗争扩大
2、为改变苏联日益窘迫的经济政治状况, 赫 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最终
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实质而言,改革失败的 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没能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不协调 D、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异:改革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 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 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 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
2022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归纳和比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根本历程和影响,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考要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识记〕。
教学过程【根底过关】【合作探究】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方案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
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响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乱,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开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方案给苏联经济社会开展带来的影响。
积极: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消极: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
原因:优先开展重工业,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高中历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三合一”备课笔记 新人教版必修2
第 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特色教案】重点 赫鲁晓夫改 革 与勃列日涅夫改革 比较、戈尔巴乔夫 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 苏联解体的关系。
右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一次陪同外宾参观的 过程中,赫鲁晓夫手持玉米,正在兴高采烈地向外宾 介绍他的玉米种植计划。
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 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 苏联的粮食问题。
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 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
在气候十分 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 收。
“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为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从而导入本课。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改革? 材料展示:1931-1950 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 12 倍,农业只提高了 40%,1953 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 于 1913 年,牲畜存栏数与 1913 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 1913 年增加了 20%。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答:1913-1950 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粮食短缺等。
所以改革目的在于摆脱困境。
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答: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 轻工业和农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 1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日益显露。
2 1953 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 ○ 进行 3 1956 年 2 月,苏共召开 “ 改革。
○ ” 。
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背景: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 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 生产积极性, 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 片面发展重工业, 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苏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 1.内容 • ①②③ • 2.重点 • 工业——重工业、军事工业。 • 目的 • 影响:对苏联、对美国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 1.背景 • 2.经济改革措施 • 重点: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措施:①②③④ • 局限:①② • 结局:经济改革失败,政治改革失误,最终
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下放权力,扩大 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 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 发展滞后——重点在农业,大规模垦荒。
• 劳动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 性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 收入分配:“大锅饭”、平均主义,收入 低——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承认企 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等。
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 计划经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平均主义严重,
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阻碍经济可持续发 展。
•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 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 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核心: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 主要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农业 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②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违背自然规律。
A
•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 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 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 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 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 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苏联的改革
(3)主要以行政手 段管理经济。
(3)计划指令压抑 了地方和企业的积 极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 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 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 为31.8公斤。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 原则。
在经济方面: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
方面。
改革前期:
推行“新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 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 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 匹敌的超级大国。
勃列日涅夫
(1906-1982)
赫 鲁 晓 夫 参 观 肉 联 厂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措施: 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3.结果: 收效甚微 4.评价:
• 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 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 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 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 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 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 人因素,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 引起思想的混乱。 •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 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 式。
2.措施: 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1、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 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 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 者恢复名誉。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 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玉米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时间:1953-1964
3、内容:
⑴农业(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③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⑵工业:
①给地方和企业部分自主权;
②“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4、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1964-1982
2.重点在工业;
3.曾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没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4.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下滑,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1985年开始,经济领域。
试图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改革陷入困境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③1991年苏联解体。
易考点: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点
不同点:赫重点在农业,勃重点在工业;
相同点:
1.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都失败,
2.都给地方和企业一定自主权;
3.都用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苏联 , 赫鲁晓夫 , 勃列日涅夫 , 戈尔巴乔夫 , 苏维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作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作业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其次,但是很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务常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这从根本上说明A.苏联的支配经济体制尚有活力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峻的弊端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2.导致右图(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缘由是: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确定》起先了农村的改革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夫的劳动主动性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逆境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夫的劳动主动性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3.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布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布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始终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4.有学者提出:“从肯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5.“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A.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6.依据表格推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缘由之一7.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阅历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z
墓碑上半白半 黑的对比,“其中包 含着永恒的矛盾— 光明的进步的因素 同反动因素之间的 斗争。……在彼此 斗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 涅伊兹维斯特 赫鲁晓夫 (1894—1971)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 观点?说明理由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 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 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 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 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 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 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 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 面没有铁轨了!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 85%。
此时苏联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等都出现了问题。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 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 ( 2 )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 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农业单位面积产量 牲畜存栏数 人口总数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 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 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苏联)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 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 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 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 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 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 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工业 中央放权,企业小权
承认职企,调动生产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 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 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米,产量很低。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 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 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2、内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问 题
经
济 政 治
重点:用经济 管理方法代替行政 命令(实质:承认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作为改革的重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2、内容: 3、结果及影响:失败苏联解体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 1、根本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正确认识苏联 的国情,斯大林模式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相适应的客观规律; • 2、重要原因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 领导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斯大林模式进 行根本改革,只是修修补补; • 3、重要原因2:没有进行高度的理论创新,建 设社会主义时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 • 4、重要原因3:苏联没有正确处理经济比例关 系,美苏军备竞赛更极大消耗了苏联薄弱的经 济实力; • 5、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颠覆;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过渡人物(1982-1985年)
1、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3日-1984年 2月9日)
2、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 3月10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
高二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试题
高二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试题1.《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
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
……这类决策有很多。
”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根据材料信息“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具有随意性。
A项表述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C、D项材料都不能体现;故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2.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旧的经济体制的制约B.个人作风急躁C.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D.执政后期趋于保守【答案】A【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也有他不顾实际,盲目冒进的个人作风,无论他怎样改革,总的来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没有从生产关系的深度去改革,这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所以答案为A。
【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要求选出主要原因,3.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A.改变斯大林模式僵化的政治经济体系B.改变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D.全方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答案】C【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是在美苏争霸这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把军事工业、军备竞赛放在战略高度层次上发展是其特点,所以他改革的重点是工业,但这使苏联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发展,实际上,这次政策的调整深化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所以A、D都不对。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二战后的世界》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二战后的世界》1.(2024·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
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2024·山东·高考真题)下表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
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D.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3.(2024·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
英国抱怨美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和精神“不可饶恕的背叛"。
最终,英国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行动。
这反映出()A.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B.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D.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4.(2024·江苏·高考真题)寒山子是唐代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诗人,长年在山洞中隐居避世。
他写的诗流露出一种超尘脱俗的空灵感。
20世纪50年代,寒山子的诗被译成英文。
至60年代,他的诗在美国受到一些蓄长发、光着脚的大学生欢迎,风靡一时,形成了“寒山热”。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青年认同中国生活方式B.经济出现“滞胀”现象C.政府调整对华外交政策D.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5.(2024·广东·高考真题)对抚养未成年人的家庭进行资助的项目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最初主要的救助对象是白人贫困家庭;20世纪60年代后接受救助的黑人贫困家庭大幅增加,1970年该项目的受益人中,黑人占了近一半。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国家干预的减少B.经济危机日趋严重C.民权运动的高涨D.移民问题愈演愈烈6.(2024·湖南·高考真题)20世纪50年代,英国在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时,每屠杀一名起义者,得花一万英镑。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
专题二十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频考点解读】1. 分别掌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形成“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作用;2. 分别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景、内容、影响。
【热点题型】题型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例1、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提分秘籍】1.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要想透彻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则需要全面认识其实施的背景和积极影响。
(1)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看,国内外敌对势力非常强大;从苏俄的力量看,苏俄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再加上一战的破坏,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非常薄弱。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它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站住了脚。
2.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构想:新经济政策(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政策。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工农联盟,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商品生产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中。
(2)新经济政策是受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规定、指导和调节的。
列宁是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作为资本主义来看待的,其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2003年8月19日,凤凰卫视驻美国记者赵一力对前苏联领导人戈尔 答: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是必要的,他上台 巴乔夫进行了采访。 之时,苏联已陷于严重的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赵一力问:“在苏联主政的六年间,你认为自己所犯的最大错误是 ②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犯了一些错误,如改革 什么?” 戈尔巴乔夫说:“最大错误是太晚开始改革及重建苏联共产党。因 的宏观政策缺乏配套措施,草率行事等;③戈尔 为反对改革的声音,一开始就来自党内,因此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压 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客观上遭到了国内官僚体制的 力……我实施的直接开放步伐实在太快了,无论在宗教、文化,还 巨大阻碍,并且动荡的政治局势和复杂的国际形 是在民主方面。权力分散是必需的,但步伐太快,人民、社会无法 跟上。在苏联有官僚体制的存在,推行民主改革所必需的步伐需要 势也使苏联改革缺乏稳定的环境。 调整,因为有许多来自官僚体制的阻碍。” 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同学们在讨论中产生了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是不必要的,它直接导致了苏联的 解体。 观点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是必要的,但操之过急,人民难以 接受。 观点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是必要的,但开展得太晚了,已经 难以挽回苏联经济的颓势。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之比较: 比 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目的 相同 败因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 不同 结果
都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侧重农业 收效甚微 侧重工业
初期效果显著, 后期停滞不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 生活水平逐步下降。
2. 改革的主要措施
农业:①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
收购价格; ②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 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时间:月日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
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
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
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A.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
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4.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上升为16亿卢布,这意味着在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斯大林模式遭到彻底否定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答案:D 解析: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种植业和畜牧业大力推进机械化对产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这不是影响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大涨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5.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想劝您不要操之过急。
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
”这从侧面反映了( )A.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B.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C.西方国家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D.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赫鲁晓夫访问英国,说明并非“敌视”,排除A项;结合所学并根据题干信息“操之过急”可知B项正确;题干中西方国家只涉及英国,排除C项;题干中丘吉尔评价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而非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排除D项。
6.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表明赫鲁晓夫( )A.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与材料中“赫鲁晓夫……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所述体现不出赫鲁晓夫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排除B项;材料中“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赫鲁晓夫认可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道路模式,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赫鲁晓夫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故排除D项。
7.下图中1971—198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趋缓的主要原因是( ) 8.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说明赫鲁晓夫(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答案:A 解析:材料中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政策的直接结果,1953年到1964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故A项正确。
9.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
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
这一现象( ) A.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显著B.助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C.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健康发展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答案:B10.有学者认为,由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回老路,戈尔巴乔夫上任时,苏联共产党可以说已经病入膏肓了,这样的病人需要慢慢调养,结合良药治疗,才能获得新生。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于激进B.改革的重点应转向政治体制C.应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D.应坚持赫鲁晓夫的改革路线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采取了从经济到政治全方位的激进的改革措施,由于改革步伐过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材料的意思是苏联病入膏肓,需要慢慢调理,才能获得新生,而戈尔巴乔夫违背了这一原则,A项正确。
11.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集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
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据此可得出( ) 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
材料“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各阶层对社会的不满,反映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陷入严重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故C项正确,排除A、B两项;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12.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
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
”这反映了( )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答案:D 解析:根据“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说明买麦当劳、茶叶、糖等生活用品仍然很困难,说明经过改革苏联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是关于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5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
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
——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公司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
同年12月18日,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同年12月19日,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747客机。
……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
——摘编自《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知名外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和咨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国外企业与苏联引进外国技术援助和咨询的共同点,并说明其不同的结果。
答案:(1)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租让制奠定了合作的基础;苏联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西方国家因国内市场饱和而急于扩大外部市场。
(2)共同点: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都注重对外引进技术和资金;都体现了对外市场的开放性。
不同结果:苏联随着工业化的实现而停止了对外技术引进;中国则通过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历史的教训》第九章“社会主义与历史”中,作者指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之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曲”,并预言:“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
不久,两者就要碰头。
”为何如此?作者在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中已经指出了三条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
“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
运用中外现代经济史的史实,探讨材料中的理论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理论观点:东(社会主义)西(资本主义)方社会相互借鉴,相向而行。
探讨:历史上东方借鉴西方的文明。
譬如:苏联借鉴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定新经济政策;中国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上,西方也曾借鉴东方的成功经验。
譬如: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实施罗斯福新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开创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普遍推行。
(任举三个史实即可) 由此可见,东西方社会相互借鉴,使人类经济模式呈现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基本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