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简介及其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简介及其应用领域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和可量化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化的方法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软件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1.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借鉴了工程学的方法和原则,并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
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将软件开发过程转化为可管理和可控制的活动,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创建到废弃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产出物,通过这些阶段的有序进行,可以有效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3. 软件工程的原则软件工程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其中包括适应性原则、可管理性原则、可测量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和可重复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帮助开发团队规范开发过程,降低开发风险,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二、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1. 软件开发软件工程的最主要应用领域是软件开发。
在这个领域中,软件工程师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等步骤,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可运行的软件。
软件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2.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旨在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工程师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发现和修复软件中存在的问题。
他们努力确保软件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行,并具有预期的功能。
3.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涉及到对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软件工程师在此领域中承担着项目经理的角色,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分配任务、协调团队成员以及监控项目进度。
他们的目标是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满足客户需求。
4.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准确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软件工程师在此领域中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需求调研,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软件工程是个什么东西?
软件工程1.什么是软件工程?构成软件工程的要素是什么?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
它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
软件工程方法是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它支持项目计划和估算、系统和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软件工程使用的软件工具是人类在开发软件的活动中智力和体力的扩展和延伸,它自动或半自动地支持软件的开发和管理,支持各种软件文档的生成。
软件工程中的过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
管理者在软件工程过程中,要对软件开发的质量、进度、成本进行评估、管理和控制,包括人员组织、计划跟踪与控制、成本估算、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
软件工程的方法、工具、过程构成了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在大型软件项目开发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一些公司或团体承担的大型软件开发项目预算经常超支,软件交货时间经常延迟,软件质量差,维护困难,在软件维护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新的错误,软件的可移植性差,两个类似的软件很少能够重用,等等。
工业界为维护软件支付的费用占全部硬件和软件费用的40%-75%。
许多重要的大型软件开发项目,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之后,由于离预定目标相差甚远不得不宣布失败。
从软件危机的种种表现和软件作为逻辑产品的特殊性可以发现软件危机的原因:①用户对软件需求的描述不精确,可能有遗漏、有二义性、有错误,甚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还提出修改软件功能、界面、支撑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②软件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的本来愿望有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与用户要求不一致。
③大型软件项目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共同完成,多数管理人员缺乏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经验,而多数软件开发人员又缺乏管理方面的经验。
各类人员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准确、有时还会产生误解。
④软件项目开发人员不能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大型软件的全部关系和各个分支,因此容易产生疏漏和错误。
软件工程课件(全)
03
识别项目中的关键路径,确保项目按计划进 行
04
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应对项目变更和不确定 性
风险管理策略制定
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 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资源风险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和措施,如风险规避、减 轻、转移和接受等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 度,制定风险优先级列表
监控风险状态,及时调整 风险管理计划
质量改进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优化性能、增强安全性等。
经验教训总结
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经 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06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项目计划制定与监控
0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范围 、时间表、资源需求、成本估算等
02 设立项目里程碑,对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性监 控
开发方向。
持续集成和测试
03
迭代增量模型强调持续集成和测试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个迭代
周期都能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03
需求分析与管理
需求获取与整理
确定需求来源
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业务领 域专家等进行沟通,收集原始
需求。
需求分类
将收集到的需求按照功能、性 能、安全、易用性等方面进行 分类。
需求筛选
去除重复、模糊、不切实际的 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 行性。
处理变更请求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变更请求,并 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跟踪和验证变更
对实施的变更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变更的 正确性和完整性。
04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实现高内聚、 低耦合的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第一章:导论
1.1 软件工程概述
1.2 软件工程的定义和特点
1.3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2.1 瀑布模型
2.2 增量模型
2.3 螺旋模型
2.4 敏捷开发模型
2.5 DevOps模型
第三章:需求工程
3.1 需求获取与分析
3.2 需求规格说明
3.3 需求验证与确认
3.4 变更管理
第四章: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结构化设计
4.2 面向对象设计
4.3 软件架构设计
4.4 系统建模
4.5 设计原则和模式
第五章:软件测试与维护5.1 测试基础知识
5.2 测试设计技术
5.3 测试用例编写
5.4 软件维护流程及策略5.5 缺陷管理
第六章:软件项目管理6.1 项目启动与规划
6.2 项目进度管理
6.3 资源管理
6.4 风险管理
6.5 团队协作与沟通
第七章:软件质量保证和评估
7.1 质量保证概述
7.2 质量标准与度量
7.3 代码审查
7.4 归纳测试
7.5 质量评估与改进
第八章:软件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
8.1 软件工程伦理概述
8.2 软件专业人员责任
8.3 知识产权保护
8.4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结语: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涵盖了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和要素。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将来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软件工程三级学科
软件工程三级学科软件工程是一门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
软件工程三级学科包括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应用。
一、软件工程基础1.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指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描述的过程,目的是确保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
该领域研究如何收集、分析和描述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
2. 软件设计与架构软件设计与架构是指将用户需求转换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系统架构。
该领域研究如何将系统划分为不同模块,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来实现这些模块。
3. 软件测试与验证软件测试与验证是指通过一系列测试活动来评估和验证开发出来的软件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该领域研究如何进行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等活动,以及如何评估测试结果并提供反馈。
4. 软件质量保障软件质量保障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手段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并在软件交付后维护其质量。
该领域研究如何制定软件开发流程、规范和标准,以及如何进行配置管理、版本控制、缺陷跟踪等活动。
二、软件开发技术1. 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方法论是指一系列系统化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实现高质量的软件开发。
该领域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项目管理方法(如SCRUM、XP等)、需求分析方法(如面向对象分析、用例驱动等)等。
2. 软件编程语言与工具软件编程语言与工具是指用于实现软件功能的程序语言和辅助工具。
该领域研究各种编程语言和框架,以及各种辅助工具如IDE、代码生成器等。
3.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是指在系统设计中常用的一些通用解决方案。
该领域研究各种架构风格(如分层、客户端-服务器、RESTful等)和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等),以及如何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4. 软件开发工具链软件开发工具链是指一系列工具和流程,用于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
软件工程ppt课件完整版
修改与测试
对软件进行修改,并进行测试以确保 修改的正确性。
版本管理与发布
对修改后的软件进行版本管理,并发 布新版本。
软件演化策略与方法
增量式演化
逐步增加新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
迭代式演化
通过不断迭代改进软件质量。
软件演化策略与方法
组件化演化
将软件拆分为独立组件进行演化。
重构
改进软件内部结构而不改变其外部行为。
处理团队冲突,化解矛盾,促进团队合作
版本控制与文档管理
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如Git) 管理项目代码和文档
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体系, 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 测试文档等
制定版本控制规范,包括 分支管理、代码提交和合 并流程等
定期评审和更新文档,确 保文档与项目实际进展保 持一致
07 软件维护与演化
软件维护类型及流程
版本迁移与数据迁移
将旧版本的数据迁移到新版本,确保数据的 完整性和一致性。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
持续集成
频繁地将代码集成到主干, 并进行自动化测试以快速发 现问题。
持续交付
在持续集成的基础上,将软 件以可发布的状态交付给用 户,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获得 新功能或修复问题。
自动化测试与部署
监控与反馈
利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测试和 部署,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软件工程的发展
软件工程经历了从程序设计、软件 工程方法、软件工程过程到软件工 程学科的逐步成熟过程。
软件工程目标与原则
软件工程的目标
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 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 的软件产品。
软件工程的原则
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和认识哎呀,说起软件工程这个话题,我就觉得有点儿头疼。
毕竟,这可是一个相当复杂、高科技的领域啊!不过,既然咱们要聊聊这个话题,那我就尽量用大白话来说说吧,希望能让大家对软件工程有个初步的认识。
咱们得明白,软件工程是什么。
简单来说,软件工程就是用来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的一门学科。
你知道吗,现在的世界已经离不开软件了,无论是手机、电脑、平板还是各种智能设备,都是靠软件来运行的。
所以,软件工程师就像是给这些设备编写“大脑”的人,他们负责设计、编写和测试代码,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
那么,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呢?首先当然是编程语言啦!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编程语言,比如Java、Python、C++等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软件工程师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除了编程语言之外,软件工程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比如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等等。
这些知识对于编写高效、稳定的代码非常重要。
说到软件工程,我们还得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简单来说,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就是一个软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在每个阶段,软件工程师都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环境。
现在的软件工程师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敲敲键盘就能完成工作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软件工程师都需要在家里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地方工作。
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律性和抗压能力。
毕竟,一旦出现问题,他们需要立刻解决,不能让项目停滞不前。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聊聊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
其实,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道路非常广阔。
他们可以选择成为一名技术专家,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研究;也可以选择成为一名项目经理,负责管理整个项目的进度;还可以选择成为一名架构师,设计出高效率、易维护的系统架构。
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潜力,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业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软件工程的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的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的主要课程包括:
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UML系统建模基础、软件项目管理案例等。
此外,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还需要学习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等代数、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引论(C 语言)、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需求与项目管理、软件设计实例分析、CMM/ISO9000等课程。
除此之外,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还需要学习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比如软件开发实践、软件工程实践、软件测试实践等。
这些课程通常会要求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软件工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数学基础,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商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软件工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
总之,软件工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软件工程的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完整PPT课件
2021/3/9
10
④局部化。要求在一个物理模块内集中逻辑上相互关联 的计算资源,保证模块间具有松散的耦合关系,模块 内部有较强的内聚性,这有助于控制解的复杂性。
⑤确定性。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概念的表达应是确定的、 无歧义且规范的。
⑥一致性。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整个软件系统的各 模块应使用已知的概念,内外部接口应保持一致,系 统规格说明与系统行为应保持一致。
2021/3/9
14
2. 需求分析方法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有:
①结构化分析方法。 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2021/3/9
15
2.2结构化分析方法
(1)关于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 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
3.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
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 的。
2021/3/9
24
4. 模块独立性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 和其他模块之间的接口很简单。
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来衡量,这 两个标准分别称为耦合性和内聚性。藕合衡量不 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 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间结合的紧密 程度。
⑦完备性。软件系统不丢失任何重要成分,完全实现系 统所需的功能。
⑧可验证性。开发大型软件系统需要对系统自顶向下, 逐层分解。系统分解应遵循容易检查、测评、评审的 原则,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
2021/3/9
11
1.5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1.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是指可以用来帮助开发,测试、分 析、维护其他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资料,实现软 件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类程序。 软件工具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 码工具、确认工具、维护工具等。
简述软件工程的定义
简述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指将系统化、规范化、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学科。
它包括了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等各个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软件工程已经成为了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软件工程的历史
1.1 早期阶段
1.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 敏捷开发模式
二、软件工程的特点
2.1 复杂性
2.2 可变性
2.3 不确定性
2.4 技术性
三、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3.1 分阶段逐步推进原则
3.2 模块化原则
3.3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原则3.4 适度正式化原则
四、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
4.1 需求分析阶段
4.2 设计阶段
4.3 编码阶段
4.4 测试阶段
4.5 维护阶段
五、软件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5.1 UML
5.2 设计模式
5.3 代码重构
5.4 版本控制
六、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
6.1 企业信息化
6.2 互联网应用
6.3 移动应用开发
6.4 游戏开发
七、软件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7.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7.2 区块链技术
7.3 大数据与云计算
7.4 虚拟现实技术
总之,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软件工程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软件工程 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过程、方法和工具的学科和实践领域。
它包括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的研究和开发方法,以及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技术和实践。
在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如下:
1. 软件需求分析:对用户需求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规范化的过程。
2. 软件设计:将需求转化为软件的结构和组织,包括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接口设计等。
3. 软件实现:根据设计产生的规范编写软件代码,并对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
4. 软件测试:对软件进行验证和确认,以确保软件符合预期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5. 软件维护:对已经交付使用的软件进行修改、更新、优化和故障修复等工作。
6. 软件项目管理: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
7. 软件配置管理:对软件组件和版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软件的可跟踪性和可维护性。
8. 软件质量保证:通过引入质量标准、测试方法和质量评估等手段,确保软件质量达到预期。
9. 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包括各种模型、方法和工具,用于支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这些名词解释揭示了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和实践领域的核心
概念和活动,对于理解和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工程概述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二、软件危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工业发达国 家经历了一场“软件危机”。这场软件危机表现 在:一方面软件十分复杂,价格昂贵,供需差日 益增大,另一方面软件开发时又常常受挫,质量 差,指定的进度表和完成日期很少能按时实现, 研制过程很难管理,即软件的研制往往失去控制。 我们称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中遇到的这一系 列严重问题为软件危机。
1.2 软件的发展和软件危机
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程序设计阶段。 第二代(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程
序系统阶段——“软件工程” 学科诞生。 第三代(从20世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软
件工程阶段。 第四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软件产业在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二、软件开发模型
1.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 照固定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 最终得到软件产品。
如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软件也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一般称之为计算机软件的生存期。
第1章 第1章
软软软件件件工工程程概概工述述 程下的定义为:软件工程是开发、运
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其中“软
件”的定义为: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
相关的文档资料以及在计事机上运行时所必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2)可行性研究:任务是为前一阶段提出的问 题寻求一种至数种在技术上可行、且在经济上有 较高效益的解决方案。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2.软件开发时期
(1)需求分析: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全部需求, 主要是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
软件工程
Page 11
实施计划:前面所创建的设计勾画了所要构建的系统的路 线图。也许存在没有想到的路径,也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会 发现更好的解决路径,但是这个计划可以保证在实施过程 不至于迷失方向。 检查结果:你不能保证你的解决方案是最完美的,但是你 可以保证设计足够的测试来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成功 的测试是发现了错误,而不是没发现错误)
沟通 策划
建模
时间
构建
Page 16
部署
二、惯用过程模型: 1、瀑布模型:有时候可以清楚地了解问题的需求,当从沟 通到部署采用线性工作流方式的时候。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需要对一个已经存在的系统进行明确定义的适应性调整或是 增强的时候(比如政府修改了规则,财务软件必须进行相应 的修改);也可能发生在很少数新的开发工作上,但是需求 必须是准确定义的和相对稳定的。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又被称为经典生命周期 (classic life cycle),它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顺序的软件开 发方法,从用户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通过计划、建模、构建 和部署的过程,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
5、部署:软件(全部或者部分增量)交付到用户,用户 对其测评并给出反馈意见。
Page 7
上述5个通用框架活动既适用于简单小程序的开发, 也可用于大型网络应用程序的建造以及基于计算机 的大型复杂系统工程。不同的应用案例中,软件过 程的细节可能差别很大,但是框架活动都是一致的。 对许多项目来说,随着项目的开展,框架活动可以 迭代应用,即在项目的多次迭代过程中,沟通、策 划、建模、构建、部署活动不断重复,每次项目迭 代都会产生一个增量,每个软件增量实现了部分软 件特性和功能。随着每一次增量的产生,软件逐渐 完善。
Page 5
软件工程专业认知
软件工程专业认知一、引言在当前高科技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档旨在介绍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认知和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工程专业的原理与方法。
二、软件工程概述1、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原则、方法和工具。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
3、软件开发模型:介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
三、软件需求工程1、需求获取:介绍需求获取的方法和技术,如面谈、问卷调查、原型设计等。
2、需求分析与规格化:介绍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如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用例分析等。
3、需求验证与确认:介绍需求验证和确认的方法,如软件评审、原型验证等。
四、软件设计与架构1、结构化设计:介绍结构化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模块化、功能分解等。
2、面向对象设计:介绍面向对象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类、继承、封装、多态等。
3、软件架构设计:介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如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微服务架构等。
五、软件编码与测试1、编码规范:介绍编码规范的重要性和常见规范,如命名规范、缩进规范、注释规范等。
2、常用编程语言:介绍常用的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
3、软件测试方法: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六、软件项目管理1、项目规划:介绍项目规划的步骤和工具,如WBS(工作分解结构)、甘特图等。
2、项目进度管理:介绍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如PERT(程序评审和评估技术)等。
3、项目风险管理:介绍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
七、软件质量保证1、质量概念:介绍软件质量的概念和要素,如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
2、软件质量度量:介绍软件质量度量的方法,如代码覆盖率、缺陷密度等。
3、缺陷管理:介绍缺陷管理的过程和工具,如缺陷报告、缺陷跟踪等。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的开发、设计、测试、部署和维护等方面。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可靠的方法来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2. 需求工程(Requirement Engineering)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了识别、定义和管理软件系统的需求。
需求工程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变化。
3.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思想,它提供了一种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旨在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测试可以通过执行各种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5.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是软件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配置项进行管理和控制。
配置管理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有效地跟踪和控制软件的变更。
6. 软件过程改进(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软件过程改进是软件工程中持续改进的过程,旨在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软件过程改进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方法、工具和流程来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力。
7.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适应和快速交付为特点的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并鼓励快速响应变化。
8. 原型开发(Prototyping)原型开发是一种快速构建、演示和测试软件系统的方法。
原型开发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及时获取反馈来改进软件系统。
9. 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
软件工程专业导论
软件工程专业导论1. 引言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
它致力于通过系统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本导论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对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解和概述,以帮助他们了解该领域的各个方面。
2.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软件工程师致力于通过规范的方法和最佳实践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和时间内,设计、实现和维护软件系统。
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需求分析到软件维护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以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4.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关键阶段,其主要目标是确定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要求。
在此阶段,软件工程师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进行分析和记录。
需求分析的结果对于后续的软件开发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为系统的设计、实现和测试提供了基础。
5.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软件工程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其主要目标是确定系统的架构和组件。
在此阶段,软件工程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和实现系统的各个组件,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算法设计等。
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软件的效率和易用性。
6. 编码与实现编码和实现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阶段,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系统设计中的各种功能和特性。
在此阶段,软件工程师使用编程语言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编码,并尽可能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编码和实现阶段需要考虑代码的模块化、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
7. 测试与质量保证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阶段。
在此阶段,软件工程师通过各种测试方法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性能。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以确保软件能够满足需求并具有高质量。
质量保证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软件工程专业是什么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是什么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种针对软件开发与设计领域的学术或职业学位。
软件工程是
一门工程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技能和方法,以便他们能够设计、构建、维护和管理复杂的软件系统。
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同时帮
助他们掌握软件开发的技术,如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软件测试等。
学生通常需要修满一定的课程学分和完成实习或毕业设计项目才能取得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在软件设计、架构和管理方面的
能力。
研究生课程通常会涵盖更深入的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完成独立的研究项目或论文。
一些硕士课程还包括实习或合作项目,以帮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
博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是最高级别的学术学位,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在软件工
程领域的专家和领导者。
博士课程通常要求学生深入研究软件工程的前沿课题,并完成一项原创性的研究项目,最终会形成一篇博士论文。
取得博士学位后,学生通常可以选择在学术界或工业界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
总的来说,软件工程专业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开发和管理技能为主要目
标的学位课程。
不论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学位,在不同层次上都会为学生提供深入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知识,使他们具备设计、开发和维护复杂软件系统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位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市场需求。
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定义
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定义软件工程是一种以系统化、标准化和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论为基础,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工程化手段。
这种方法论包括多种软件开发过程,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以及软件工程师对各种软件配置、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掌握。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的定义可以是:一种以最佳实践、精益思维、系统化方法和工具,促进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同时也管理软件过程的学科。
相对于其他方面,软件工程注重于如何以系统化方法和工具来管理和促进软件开发和维护。
最佳实践是通过实践中的经验和证据得出的正确方法,以简化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史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了50年,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因软件程序规模爆发性增长而出现的软件危机。
在1968年的南加大会议上,由 I. F. Sutherland, C. A. R. Hoare 和扬·伊文赫特将“软件工程”这个词引入。
从此之后,软件工程便成为了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的科学领域。
软件工程的特点软件工程有许多特殊的特点,例如:1.软件通过维护的方式来实现长期的效益;2.软件的复杂性,是硬件无法比拟的;3.软件的生命周期比硬件要长;4.软件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增长;5.软件具有实时性,同时也具有易于可靠地更新的优势;6.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带有创意性和学术性。
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软件工程师会进行以下几项重要活动:1.需求分析: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与客户沟通以确定需要实现的业务需求;2.系统和软件设计: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3.编码: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编码;4.测试: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测试软件以确保其满足客户需求和特定功能;5.维护: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维护并更新原有代码,以确保其一直处于最新状态。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其应具有以下能力:1.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创新和革新能力;3.技术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4.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内容
什么是软件⼯程软件⼯程的内容 软件⼯程是⼀门研究⽤⼯程化⽅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的和⾼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那么你对软件⼯程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软件⼯程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软件⼯程的定义 软件⼯程⼀直以来都缺乏⼀个统⼀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认可的定义: BarryBoehm:运⽤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件资料。
IEEE:在软件⼯程术语汇编中的定义:软件⼯程是:1.将系统化的、严格约束的、可量化的⽅法应⽤于软件的开发、运⾏和维护,即将⼯程化应⽤于软件;2.在1中所述⽅法的研究 FritzBauer:在NATO会议上给出的定义:建⽴并使⽤完善的⼯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的可靠软件的⼀系列⽅法。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软件⼯程是应⽤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程。
软件⼯程借鉴传统⼯程的原则、⽅法,以提⾼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算法。
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于构建模型与算法,⼯程科学⽤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paradigm)、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较认可的⼀种定义认为:软件⼯程是研究和应⽤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法结合起来。
ISO 9000对软件⼯程过程的定义是:软件⼯程过程是输⼊转化为输出的⼀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其它定义:1.运⾏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所要求的⽂档。
以开发语⾔作为描述语⾔,可以认为:软件=程序+数据+⽂档。
软件⼯程的内涵 ⼀、软件⼯程过程是指为获得软件产品,在软件⼯具的⽀持下由软件⼯程师完成的⼀系列软件⼯程活动,包括以下四个⽅⾯: 1、P(Plan)——软件规格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软件的特性:①软件是设计开发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生产制造的;②软件不会“磨损”;③虽然整个工业向着基于构件的构造模式发展,然而大多数软件仍是根据实际的顾客需求定制的1.4.1遗留软件的质量2.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将系统化、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
2.2过程框架沟通:与客户之间大量的交流和协作,还包括需求获取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策划:为后续的软件工程工作制定计划建模:包括创建模型和设计两方面构建:包括编码和测试部署:软件交付到用户,用户对其惊醒评测并给出反馈意见在通用的过程框架中,建模活动包括分析和设计两个动作。
2.3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2.6.1个人软件过程(PSG)个人软件过程强调产品以及产品质量的个人测量。
2.6.2团队软件过程(TSP)TSP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项目团队,团队能自我组织惊醒高质量的软件开发。
3.2瀑布模型瀑布模型,又被称为经典生命周期,它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顺序的软件开发方法,从用户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通过策划、建模、构建。
和部署的过程,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软件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v-mod:瀑布模型的改进。
3.3增量过程模型①增量模型以迭代的方式运用瀑布模型。
②运用增量模型的时候,第一个增量往往是核心产品。
RAD模型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是一种侧重于短暂的开发周期的增量软件过程模型。
3.4.1使用原型开发的情况①客户提出了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但是没有详细的定义输入、处理和输出需求;②开发人员可能对算法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人机交互的形式等情况不确定。
当需求很模糊的时候,原型开发范型帮助软件工程师和客户更好地理解究竟需要做什么。
3.4.2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型过程模型的生成器,对于软件集中的系统,它可以指导多个共利益者的协同工作。
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采用循环的方式逐步加深系统定义和实现的深度,同时降低风险;②确定一系列里程碑,确保共利益者都支持可行的和令人满意的系统解决方案。
3.6统一过程“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且增量”它建立了一种迭代的、增量的过程流,提供一种演进的特性。
4.1敏捷是什么敏捷不仅仅是有效地响应变化,它还鼓励能够在组员之间、技术和商务人员之间、软件工程师和经理之间进行更便利沟通的团队结构和协作态度,强调可运行软件的快速交付而不是中间产品,将客户作为开发组成员以消除持续、普遍存在于多数软件项目中的“区分你我”的态度,意识到在不确定的世界里计划是有局限性的,它必须是可以调整的。
4.3敏捷过程模型4.3.1极限模型5.4建模实践在软件工程中,要创建两类模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分析模型通过以下三个不同域描述软件来表达客户的需求:信息域、功能域、行为域。
设计模型表述了可以帮助开发者高校开发软件的特征:架构、用户界面、构建细节。
5.4.1分析建模原则①必须描述并理解问题的信息域;②必须确定软件所要实现的功能;③必须描述软件的行为;④描述信息、功能和行为的模型必须以一种能揭示分层细节的方式分解开来;⑤分析人物应该从本质信息转向实现细节。
5.4.2设计建模的原则①设计科追溯到分析模型;②经常关注特建系统的构造;③数据设计与功能设计同等重要;④必须设计接口;⑤用户界面设计必须符合最终永华要求;⑥功能独立的构件级设计;⑦构件之间以及构件与外部环境之间松散耦合;⑧设计表述应该做到尽可能易于理解;⑨设计应该迭代式进行,每一次迭代,设计者都应该尽力简化。
5.5构造实践构建活动包括一系列编码和测试任务。
5.5.2测试原则软件测试的目标:①测试是一个以查找程序错误为目的的程序执行过程;②一个好的测试用例能最大限度地找到尚未发现的错误;③一个成功的测试能找到那些尚未发现的错误。
5.6部署部署活动包括三个动作:交付、支持和反馈。
6.5.2 UML系统建模7.1连接设计和构造的桥梁理解问题的需求是软件工程师所面对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
需求工程是一个软件工程动作,开始于沟通并持续到建模。
创建用户的信息、功能、行为模型。
7.2.2导出为什么导出需求这么困难?①范围问题;系统的边界不清楚,或客户/用户的说明带有多余的技术细节②理解问题;客户/用户并不完全确定需要什么,与系统工程师在要求沟通上有问题③易变问题。
需求随时间变化7.2.3精化精化阶段需求工程活动集中于开发一个精确的技术模型,用以说明软件的功能、特征和约束。
7.4.2质量功能部署(QFD)质量功能部署是一种将客户要求转化成软件技术需求的技术。
有三类需求:正常需求、期望需求、令人兴奋的需求。
7.6构建分析模型(细看)8.3数据建模的概念8.5基于场景建模8.6.3控制规格说明(CSPEC)CSPEC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系统的行为。
它包含一个状态图8.6.4处理规格说明(PSPEC)PSPEC用于描述出现在求精过程中最终层次的所有流模型的处理。
8..8生成行为模型状态度。
行为模型的组成之一顺序图。
第二种表现行为的方式9.1软件工程馆衡中搞得设计软件设计在软件工程过程中处于技术核心,并且和它的应用与所用的软件过程模型无关。
设计表示法和设计方法:①数据/类设计,将分析类模型转化为设计类的实现以及软件实现所要求的数据结构。
②体系结构设计,定义了软件的主要结构元素之间的联系,可用于达到系统所定义徐区域的体系结构风格和设计模式以及影响体系结构实现方式的约束。
③接口设计,描述了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软件和使用人员之间是如何通信的。
④构件级设计,将软件体系结构的结构元素变换为对软件构件的过程性描述。
软件设计的重要性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质量。
9.3设计概念设计四要素:数据、体系架构、结构。
构建。
9.4.5部署级设计元素部署级设计元素指明软件功能和子系统将如何在支持软件的物理计算机环境内分布。
9.5基于模式的软件设计10.1软件体系结构一个程序和计算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是指系统的一个或者多个结构。
结构中包括软件的构件,构件的外部可见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体系结构之所以关键的三个原因:①软件体系结构的表示有助于对计算机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各方开展交流;②体系结构突出了早期设计决策,这些决策对随后的所有软件工程工作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系统作为一个可运行实体的最后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③体系结构“构建了一个相对小的,易于理解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系统如何构成以及其构件如何一起工作”。
10.3.1体系结构风格的简单分类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结构数据流体系结构调用和返回体系结构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层次体系结构10.6映射数据流到软件体系结构11.2设计基于类的构件开关原则(OCP):模块应该对外延具有开放性,对修改具有封闭性。
Liskov替换原则(LSP):子类可以替换它们的基类。
依赖倒置原则(DIP):依赖于抽象,而非具体实现。
接口分离原则(ISP):多个用户专用接口比一个通用接口要好。
发布复用等价性原则(REP):复用的粒度就是发布的粒度。
共同封装原则(CCP):一同变更的类应该合在一起。
共同复用原则(CRP):不能一起复用的类不能被分到一组。
11.2.3内聚性把内聚性描述为构件的专诚性。
11.2.4耦合性耦合是类之间彼此联系程度的一种定性度量。
12.1黄金规则①置用户于控制之下;②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③爆出界面的一致。
13.1.1验证与确认验证是指确保软件正确地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
确认则是指的是确保开发的软件可追溯到用户需求的另外一系列活动。
13.3传统软件的测试策略13.3.1单元测试13.3.2集成测试自顶向下优点:不需要测试驱动程序,能够在测试阶段的早期实验并验证系统的主要功能,而且能在早期发现上层模板的接口错误。
缺点:需要存根程序,可能遇到与此相联系的测试困难,低层关键模板中的错误发现较晚,而且用这种方法早期不能充分展开人力。
自底向上优点:由于驱动模块模拟了所有调用参数,测试模式返回结果不影响驱动模式,生成测试数据也没有困难,如果关键模块式在结构图的底部,自底向上测试是有优越性的,且自底向上的组装测试不必开发脏模块。
缺点:当最后一个模块尚未测试时,还没有呈现出被测试软件系统的雏形。
13.5.3 α测试与β测试α测试是由最终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
软件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开发者站在典型用户的后面观看,并记录错误和使用问题。
α测试在受控的环境下进行。
β测试是在最终用户场所执行。
开发者通常不在场。
因此,β测试是在不为开发者控制的环境下软件的“现场”应用。
最终用户记录测试过程中遇见的所有问题,并将其定期地报告给开发者。
14.1软件测试基础软件可测试性就是(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测试的容易程度。
14.2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了解产品的内部运行情况,可以执行测试以确保”所有齿轮吻合“--即内部操作依据规格说明执行,而且对所有的内部构件已进行了充分测试。
黑盒测试:了解已设计产品所完成的指定功能,可以执行测试以显示每个功能是可操作的,同时,查找每个功能中的错误。
14.3白盒测试软件工程师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以:①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执行一次;②对所有的逻辑值均需测试真和假;③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的范围内执行所有的循环;④检验内部数据结构以确保其有效性。
14.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可用的用例集:①能够减少达到合理测试所需的附加测试用例数;②能够告知某些错误类型是否存在,而不是仅仅知道与特定测试相关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