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新

合集下载

昏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新)

昏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新)
• ②头颅 : 注意有无畸型。如有新近发生的颅脑损伤, 则局部头皮常有裂伤、肿胀、头皮下血肿、水肿和按 痛。颅底骨折常有耳后的皮下出血或(和)眶周瘀血 斑,有时还有血液或脑脊液从耳道、鼻孔中流出。
2021/7/23
8
• (3)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意 识障碍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包 括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眼 底改变、脑干功能、脑膜刺激征及运动 功能。
低者有肺部疾病、窒息及高山病等。

B.缺血(脑血流量降低):见于心输出量减少的各种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心脏停搏、心肌梗死;脑血管阻力增加的高血压脑病、
高黏血症;血压降低的各种休克等。

C.低血糖:如胰岛素瘤、严重肝脏疾病、胃切除术后、胰岛
素注射过量及迷、低渗性昏迷、酸中
11
• (4)体位与运动功能
• 不同神经部位损害可出现不同的异常运 动反应包括去大脑强直:它是一种反射 性伸肌张力亢进,常提示脑干受损、脑 室内出血、中脑梗死或出血、低血糖症 和脑缺氧等。和去皮质强直:表现为上 肢内收和屈曲,下肢伸直。常见于急性 双侧大脑半球病变如脑缺氧、颅脑外伤、 脑出血、脑梗死等。
2021/7/23
5
病史采集
重点了解:
①昏迷的发病过程,起病缓急,昏迷的时间,伴随 症状;
②昏迷时首发症状还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逐渐发 生的,若为后者则昏迷以前必定有各种其他征象 以助病因的确定;
③有否损伤或其他意外事故; ④有否服用毒物,或接触剧毒化学药物、一氧化碳
中毒等; ⑤以往有否癫痫、高血压病,严重的心脏、肝脏、
2021/7/23
17
• 3、脑膜刺激征阴性,而脑局灶性体征阴性 • (1)有明确中毒的原因,如酒精、麻醉药、

最新 晕厥诊疗指南

最新 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建议的级别I级证据和/或一致同意给予的诊断操作/处理有益,有用和有效II级抵触的证据和/或关于处理的有用/有效存在分歧的观点IIa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有用/有效IIb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无用/无效III级证据或一致同意处理无用/无效,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证据水平A类证据数据来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变换分析B类证据数据来自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C类证据专家的一致观点和/或小的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中心资料第一部分初始评估基于初始评估的策略晕厥病人的最初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包括直立位血压的体格检查和标准心电图。

把真正的晕厥和与真实的或表面上的短暂意识丧失相联系的非晕厥状态区别开来通常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影响随后的诊断策略。

(图1)表1提供了主要的已知的短暂意识丧失(TLOC)原因的临床分类,根据病理生理学晕厥又可细分为以下方面:●神经调节性(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一个反射反应当它触发时,产生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然而,这两个因素对系统低血压和大脑低灌流的贡献可有相当大地差异,这个触发事件在任何一个病人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相当大地变化。

典型的血管神经性晕厥被情绪或直立位应激介导,并且它能够通过病史获取而得到诊断。

颈动脉窦晕厥是通过病史,看起来它的发生是与意外的颈动脉窦机械刺激紧密相关而得到确定的,并且它也能够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再现。

情境性晕厥是指那些与某些特殊情形相关联的神经调节性晕厥形式,例如,排尿,咳嗽,排便,等等。

然而,经常的是,神经调节性晕厥以一个非典型形式发生,这些形式通过次要临床标准,排除晕厥的其它原因(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倾斜试验或颈动脉窦按摩阳性而诊断。

非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例子包括没有明确触发事件或先兆症状的情形。

●直立位低血压是指站立位导致动脉低血压的晕厥,这种体位变化最常见的是从坐位或卧位变为站立位。

当自主神经系统不能胜任和未能对变化到站立位发生反应时,这种情形就会发生,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容量的丧失,这种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本身并没有损害,但是由于循环血量的减少它不能维持血压。

儿童晕厥临床特点与直立倾斜试验结果相关因素分析(新)

儿童晕厥临床特点与直立倾斜试验结果相关因素分析(新)

from(1 1.5±3.2)years old.Specified staff was assigned to inquire clinical histories, perform physical exam and HUrITr composed of baseline HU,ITI’(BHUTT)and 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HU.ITr
kPa)或舒张压≤50 mmHg或平均 血压下降i>25%;(2)心率下降:4~6岁<75 t『欠/min, 7—8岁<65次/min,8岁以上<60;'『欠/min;(3)出
现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4)一过性二度或二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长达3 S的心脏停搏。心率 下降、血压无明显变化者为心脏抑制型;11ii压下降较 明显,心率轻度增快或减慢者为血管抑制型,混合型 则表现为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者。 2.临床特征采集:病史采集由经过培训的专 人负责在每次行HurITI’前询问,内容包括:(1)性 别;(2)年龄;(3)晕厥病史;(4)晕厥家族史:患儿一 级或二级亲属有无晕厥史;(5)有无晕厥先兆,晕厥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analyzed.The factors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screening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HUrITI’positivity. Result Of the 146 patients suspected with VVS。86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U rrI’,while 60 cases were negative.(1)HU7rI’hemodynamic types:In the total of 86 positive cases,22 cases were positive at baseline mixed response,8 vasodepressor and 3 cardiodepressor),while 64 were positive ifl SNHUTF(34 mixed response,21 vasodepressor and 9 cardiodepressor).(2)Clinical features:The most for BHU,ITI’(1 1

晕厥的急救处理方法

晕厥的急救处理方法

晕厥的急救处理方法晕厥是指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症状。

晕厥时,患者常常会突然昏倒,身体变得无力,面色苍白,甚至出现抽搐。

在遇到晕厥的情况下,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晕厥的急救处理方法。

首先,当看到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要保持镇定,迅速将患者扶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可以将患者平躺在地面上,尽量保持横卧位,这样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液供应,减轻症状。

同时,解开患者的领口,松开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通风,避免患者受到过度的束缚。

其次,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脑部血液供应。

可以将患者的双腿抬高,让血液回流到大脑,有助于缓解症状。

同时,可以给患者擦拭额头和颈部,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有助于提高皮肤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晕厥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敷冰时要避免过度,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另外,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晕厥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感到害怕、焦虑,这样的情绪会加重症状。

因此,可以适当地安抚患者,告诉他们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同时,可以在患者意识清醒后,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是否需要送医院就诊。

最后,对于反复发作的晕厥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因为晕厥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低血糖、低血压等疾病引起的,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总之,对于晕厥的急救处理,关键在于保持镇定,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脑部血液供应,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

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为遇到晕厥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晕厥的急救方法措施

晕厥的急救方法措施

晕厥的急救方法措施晕厥是指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情绪激动、站立时间过长、环境闷热等原因引起。

当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晕厥的急救方法措施:1. 将患者平躺下来。

当有人晕厥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将其轻轻地横躺在平坦的地面上,以防止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松开其衣领和腰带,以便呼吸顺畅。

2. 抬高患者的双腿。

在患者平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抬高患者的双腿,让血液更容易回流到大脑,有助于恢复意识。

可以用枕头或者折叠的衣物垫高患者的双腿,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适。

3. 给患者补充水分。

如果晕厥是由于脱水或者长时间站立造成的,可以适当给患者补充水分,但不要让其一次性喝太多水,以免引起不适。

可以给患者慢慢喝一些温水,帮助其缓解症状。

4. 保持环境通风。

在急救晕厥的过程中,要确保环境通风,避免患者继续处于闷热或者拥挤的环境中。

可以打开窗户或者使用风扇,让空气流通,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意识。

5. 观察患者的症状。

在急救晕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呼吸、脉搏、面色等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6. 缓慢帮助患者起身。

当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并感觉可以站立时,可以缓慢地帮助患者起身,避免过快过急地站立造成头晕、恶心等不适。

可以让患者坐起来,稍作休息,然后再站起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之,当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我们需要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医疗帮助。

希望以上急救方法措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最新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最新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头晕/眩晕
并非PCI,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PCI常见临床症状
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交叉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 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症状: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 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
前庭周围性为主,其中BPPV(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占约1/4)及梅尼埃病是最主 要病因,可能占了绝大部分。
前庭周围性是前庭中枢性的4~5倍
前庭中枢性,病因多样但均少见,包括血管性、外 伤、肿瘤、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除偏头痛性眩晕外,几乎都伴随有其他神经系统症 状和体征,很少仅以眩晕或头晕为唯一表现
2.非系统性头晕
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眼部疾病、贫血或血液 病、心功能不全、感染、中毒及神经功能失调等。特点是头昏眼花, 轻度站立不稳,无眩晕或眼震,通常不伴恶心、呕吐。
眩晕
球圆囊 椭圆囊 半规管
外周 中枢
前庭神经
前庭中枢
前庭神经核 神经通路
前庭周围性眩晕
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位) 前庭神经元炎 Meniere病 迷路炎 听神经瘤 半规管感染 半规管进水 运动病 淋巴周围瘘
证据)、颈部位置调整、倍他司汀
前庭中枢性眩晕
眩晕合并神经症状体征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BI)” 脑中风:小脑、脑干梗死、出血 多发性硬化 小脑病变 脑肿瘤 药物源性 其它少见原因
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 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 重,导致VBI概念不清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 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 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诊断标准不 明、处置不规范。

最新精品课件昏迷患者的识别和处理

最新精品课件昏迷患者的识别和处理

病情评估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是目前临床上 最常用的一种判断昏迷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1.正常:15分 2.轻度昏迷:14—12分 3.中度昏迷:11—9分 4.重度昏迷:8分以下 其中4—7分者预后极差,3分及以下者, 多不能生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
首先应注意生命体征,如意识状态、呼 吸、脉搏、血压等 采取紧急措施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通气和维持循环
运动反应
不对称或对称性瘫痪(双 两侧基本对称,去皮质强 侧病变),去大脑强直 直
诊断依据(2)
一般检查
皮肤黏膜
观察皮肤颜色、 出汗湿度、皮 疹、出血点及 外伤等
全身检查 有无皮肤外伤、 浣熊眼、耳鼻 漏等
诊断依据(3)
1
血、尿常规、血气分析、血氨、血 电解质
脑脊液检查 根据病史及病情行相关检查
2
眼球运动
正常 同向凝视(额叶病变) 凝视鼻尖(丘脑病变) 头眼反射及眼前庭反射 存在,弥漫性病变头眼 反射消失,前庭反射减 弱或消失 肌强直
中脑病变内收障碍;桥脑 一般正常;水平或垂直眼 病变眼球固定,位置居中 球震颤 或一个半综合征 一侧病变,病变侧头眼反 头眼反射及眼前庭反射均 射消失 存在
脑干功能
一定要遵循“先救命、后辨病”的急救 原则。
现场处理(1)
平卧位,双足稍抬高
现 场 处 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心律失常与低血压
复苏后立即入院治疗 药源性晕厥:停药,给予拮抗剂
昏 迷 (coma)
中断或完全丧失,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 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意识丧失和随意 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 的一种病理状态

最新晕厥的原因及预防急救措施

最新晕厥的原因及预防急救措施
预防
◊ 活动切勿过急过猛 ◊ 运动锻炼期间有人陪伴
处理
◊ 晕倒立即平卧 ◊ 头低足高位 ◊ 必要时就医
心源性晕厥
最严重,多有器质性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跳骤停等 任何体位均可发生 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伴有癫痫样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面色
苍白,心跳与脉搏消失
心源性晕厥--预防及护理措施
预防:
预防:
◊ 低血糖病史者:空腹忌剧烈运动 ◊ 使用胰岛素者:规范用药,医师指导下调整胰
岛素用量
处理:
◊ 晕倒后立即平卧 ◊ 口服糖块或葡萄糖 ◊ 必要时送医
精神疾病
癔症发作时可导致晕厥 多见于青年女性 特征:
◊ 平时歇斯底里的个性和行为 ◊ 经常性发作 ◊ 晕厥时倒地缓慢 ◊ 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可>1H ◊ 神志未必完全丧失 ◊ 心率、血压可正常
处理:
◊ 晕倒后立即平卧,抬高腿部 ◊ 恢复快,不需药物治疗 ◊ 反复发作者,不宜从事高危工作,
如高空作业、驾驶等
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久站血液蓄积于下肢,导致脑供血不足 症状:
◊ 空腹多见 ◊ 突然晕厥 ◊ 伴有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60mmHg ◊ 心率快、面色苍白 ◊ 平卧后迅速缓解
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预防及护理措 施
小结
晕厥的原因很多 血管舒缩障碍无危险性 心源性晕厥最为凶险,出现后立即急救并
送医 育龄女性要注意宫外孕出血及妊娠性晕厥 长时间未进食者要提防低血糖或低血压晕
厥 体弱者要加强自身体育锻炼
谢谢!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0
癔症所致晕厥--预防及护理措施
预防:
◊ 避免过度激动 ◊ 避免过度劳累 ◊ 必要时心理疏导
处理:

眩晕诊治新进展

眩晕诊治新进展
02
症状表现包括旋转性眩晕、直线 眩晕、移位眩晕等,常伴有恶心 、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常见类型与发病原因
前庭系统性眩晕
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 病变引起,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 炎等。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由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引 起,如眼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 泌代谢疾病等。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未来有望实现眩晕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眩 晕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数 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辅助 医生进行诊断。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眩晕的发病机制,研 发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眩晕诊治水平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医生培训
提高医生对眩晕的认识和诊断 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完善诊断手段
研发新的诊断技术和设备,提 高眩晕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开展多学科合作
加强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 血管内科等多学科的合作,实 现眩晕的综合诊断和治疗。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眩晕的认识和自我 保健意识,促进医患合作,提
通过激活5-羟色胺(5-HT)受体,调节前庭系统神经递质平衡,改善眩晕症状。 部分5-HT受体激动剂已显示出良好的抗眩晕效果。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如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副作用时,需及时调整药 物种类和剂量。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病因,制定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 案。例如,对于梅尼埃病引起的眩晕,可首选前庭抑 制剂治疗;对于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眩晕,可采用抗 胆碱能药物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最新 晕厥诊疗指南

最新 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建议的级别I级证据和/或一致同意给予的诊断操作/处理有益,有用和有效II级抵触的证据和/或关于处理的有用/有效存在分歧的观点IIa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有用/有效IIb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无用/无效III级证据或一致同意处理无用/无效,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证据水平A类证据数据来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变换分析B类证据数据来自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C类证据专家的一致观点和/或小的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中心资料第一部分初始评估基于初始评估的策略晕厥病人的最初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包括直立位血压的体格检查和标准心电图。

把真正的晕厥和与真实的或表面上的短暂意识丧失相联系的非晕厥状态区别开来通常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影响随后的诊断策略。

(图1)表1提供了主要的已知的短暂意识丧失(TLOC)原因的临床分类,根据病理生理学晕厥又可细分为以下方面:●神经调节性(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一个反射反应当它触发时,产生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然而,这两个因素对系统低血压和大脑低灌流的贡献可有相当大地差异,这个触发事件在任何一个病人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相当大地变化。

典型的血管神经性晕厥被情绪或直立位应激介导,并且它能够通过病史获取而得到诊断。

颈动脉窦晕厥是通过病史,看起来它的发生是与意外的颈动脉窦机械刺激紧密相关而得到确定的,并且它也能够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再现。

情境性晕厥是指那些与某些特殊情形相关联的神经调节性晕厥形式,例如,排尿,咳嗽,排便,等等。

然而,经常的是,神经调节性晕厥以一个非典型形式发生,这些形式通过次要临床标准,排除晕厥的其它原因(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倾斜试验或颈动脉窦按摩阳性而诊断。

非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例子包括没有明确触发事件或先兆症状的情形。

●直立位低血压是指站立位导致动脉低血压的晕厥,这种体位变化最常见的是从坐位或卧位变为站立位。

当自主神经系统不能胜任和未能对变化到站立位发生反应时,这种情形就会发生,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容量的丧失,这种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本身并没有损害,但是由于循环血量的减少它不能维持血压。

【最新】晕厥

【最新】晕厥

七. 血管疾病
癫痫小发作在发作时多无跌倒;无明显血压改变 及苍白;发作及终止较快;发作后可继续活动;脑电图 出现棘慢波 ( 晕厥只出现慢波 ).
癔病表现的意识丧失并非真正的意识丧失,而是 意识范围的缩窄.其发作可因暗示而终止或加强,发 作时血压及脉搏往往无改变.
发作性睡病是病人不论在正常人较易入睡的情
受阻、心肌缺血等所致.
心原性晕厥的严重者称急性心原性脑
缺血综合征 --- 阿-斯综合征 .
一般心搏停止 5—10 秒便引起晕厥, 停搏 15秒以上便产生晕厥和抽搐.
发作前可无不适或有数秒钟的头晕、
眼花、胃部不适可发生于任何体位.
2021/2/2
21
六. 心原性晕厥
(一) 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 (二)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三) 主动脉瓣狭窄 (四) 先天性心脏病某些类型 (五) 原发性心肌病 (六)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七) 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
机理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剧烈咳嗽时胸腔 内压增高,妨碍静脉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 缺血而发生晕厥.
也有认为咳嗽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对大脑 产生一种震荡样作用所致.
2021/2/2
20
六. 心原性晕厥
心原性晕厥是由于心脏病时心输出量
减少或心脏停搏,导致脑缺氧而发生.
其原因可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心排血
本综合征主要由冠心病、心 肌病、心肌炎等引起窦房结供血 不足所致.
可出现眩晕与晕厥发作.
2021/2/2
24
六. (三) 主动脉瓣狭窄
约有 10 %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由 于心输出量减少,发生脑缺血导致晕厥, 几乎所有病人在晕厥发作前均有用力史。
部分病人表现短暂的前驱症状如眼花、 头晕、出汗,或有心绞痛

最新:疫情期间晕厥儿童及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的实施建议全文

最新:疫情期间晕厥儿童及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的实施建议全文

最新:疫情期间晕厥儿童及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的实施建议(全文)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并向全国乃至境外迅速蔓延。

2020年1月2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当时命名为2019-nCoV病毒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L2]。

世界卫生组织也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2月12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致病病毒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z SARS-CoV-2), 同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所致疾病命名为COVID-19o这次引起国际高度关注的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包括儿童及青少年[3]。

尽管目前儿童及青少年病例数远低于成人,但基于这种新型病毒既往未在人类流行的事实及儿童、青少年本身的免疫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已将易感人群更新为人群普遍易感,针对儿童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一版)》也已线上发表[4]。

为了尽快控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儿科也陆续推出相关领域在防控COVID-19疫情方面的专家共识或诊疗建议[5,6]。

晕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儿童及青少年晕厥诊疗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检查是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 , HUTT)z根据COVID-19疫情防控要求,我们组织国内专家讨论论证,拟提出HUTT检查的预检筛查、防护措施及环境消毒等流程,以确保疫情期间HUTT顺利进行,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供相关医疗机构参考。

1严格掌握HUTT适应证根据《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16年修订版)》及《2018 Chinese Pediatric Cardiology Society (CPCS)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yncop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中儿童及青少年晕厥诊治流程,HUTT适应证主要为临床怀疑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或直立性高血压,经其他方法未能确诊者以及需与“假性晕厥”发作(如癫痫、精神心理因素导致一过性意识丧失)鉴别诊断者[7,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ignole M, et al. Europace, 2004;6:467-537.
晕厥的病因
Framingham研究 Framingham研究 (n=822)
药物 6.8 体位性 9.4 未知 36.6 Other 7.5 心源性 9.5
血管迷走性 21.2 癫痫发作 卒中或短暂脑 4.9 缺血发作 4.1 Soteriades et al: NEJM, 2002
晕厥的评估(cont) 晕厥的评估(cont)
心源性晕厥的高危因素
电生理检查
诊断未明
考虑应用事件记录器
晕厥的评估
心源性晕厥的低危因素
• 倾斜试验 • 动态血压/心电图监测 动态血压/ • 神经系统评估 • 内分泌的评估
明确晕厥原因所需检查
未确诊
18%
24%
初始评估
>=3项检查16% 项检查
21%
晕厥诊治的新进展
刘兴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主要内容
• 晕厥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及其危害
• 晕厥的诊断与分类
定义 鉴别诊断 原因
• •
晕厥的评估
心源性晕厥的相关危险
晕厥治疗
心源性晕厥 神经介导的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的流行病学
晕厥是一种“流行病” 晕厥是一种“流行病”
真性晕厥的病因
神经源性
体位性的
心律失常
结构性心肺病变
1
2
3 • 过缓 SN 功能 低下 AV 阻滞 • 过速 VT SVT • 长QT综合征 综合征
4
• 急性心梗 • 主动脉缩窄 • HCM • 肺动脉高压 • 主动脉夹层
• VVS • CSS • 情境性 咳嗽 排尿后
• 药源性 • ANS 衰竭 原发性 继发性
晕厥的常规检查——心电图 晕厥的常规检查——心电图
标准12导心电图 标准12导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检测
常规 Holter 常规 ‘事件’ 记录仪 ‘事件’ 电话远程监测术 (MCOT)
植入式回路记录仪 (ILRs) 未来
结合 ECG / 血流动力学监测器
长QT综合征(LQTS) QT综合征 综合征(LQTS)
晕厥的发作特点
典型的晕厥,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 20典型的晕厥,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 30秒 前驱期: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 前驱期: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 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视力模糊、面色苍白、 恢复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 恢复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 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嗜睡、 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
“亲爱的今晚你 会晕吗” 会晕吗”
晕厥的初始评估
病史
提示晕厥特异性原因的临床表现
神经介导性晕厥 • 无心脏病史 • 晕厥的病史长 • 在令人不快的光,声,气味和疼痛后发生 在令人不快的光, • 长时间站立或拥挤,热的地方 长时间站立或拥挤, • 晕厥伴恶心、呕吐 晕厥伴恶心、 • 进餐时或餐后消化时 • 转头时,颈动脉窦受压(肿瘤,剃须,衣领紧) 转头时,颈动脉窦受压(肿瘤,剃须,衣领紧) • 劳累后
,比如:精神性“晕厥”(躯 比如:精神性“晕厥” 体异常),猝倒综合征, ),猝倒综合征 体异常),猝倒综合征,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等
Brignole et al: Eur H J, 2001
非晕厥! 非晕厥!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e.g., 酒精) 酒精) 癫痫发作 睡眠障碍 机能紊乱 (精神性假性晕厥) 精神性假性晕厥) 外伤/ 外伤/脑震荡 低血糖 过度换气
National Disease and Therapeutic Index, 1997 Day: AJM, 1982; Kapoor: Medicine, 1990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2002
晕厥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18岁 <18岁
军人(17 46岁 军人(17-46岁) (17-
• 1/3的美国人在一生中经历 1次晕厥 的美国人在一生中经历≥ 的美国人在一生中经历 次晕厥 • 每年美国 百万患者 每年美国>1
(ICD-9-CM 780.2; 1997)
• 在急诊室就诊病人中比例为 在急诊室就诊病人中比例为3% • 在住院病人中比例为 在住院病人中比例为1-6% • 每年花费 亿美元 每年花费>30亿美元
95% 77% 27% 22% 20% 18% 13% 13% 11% 7% 6% 2% 1% 1%
ESC 指南认为有用 ESC指南认为无用 ESC指南认为无用
晕厥的评估
心源性晕厥的高危因素
电生理检查
晕厥的评估
电生理检查 • 窦房结功能 • 房室传导 • 诱发室上性心律失常 • 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项检查 21% 2项检查
1项检查 项检查
晕厥的风险评估
“经常发生严重晕厥的人常常会猝死”
-- Hippocrates, 1000 BC
晕厥的危险性评估
危险性由四项因素决定 -年龄>45 年龄>45 -心力衰竭病史 -室性心律失常病史 -心电图异常 一年內心律失常或死亡的几率 - 无任何危险因素: 4-7% 无任何危险因素: 4- >=3个危险因素: 58-80% >=3个危险因素 58个危险因素:
晕厥的危险性评估
晕 25 厥 的 死 20 亡 率 15 10 5 0
总体
心源性
确认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性在于其危险性增加,而多 确认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性在于其危险性增加, 数的心律失常及心脏病皆可有效治疗
与心源性晕厥相关的高危因素
病史和体格检查 • 冠心病 既往心肌梗死病史 冠心病, • 充血性心衰 • 老年 • 突然发生 劳累时发生 平卧时发生 突然发生; 劳累时发生; • 严重外伤 • 心血管检查异常 实验室检查 • 心电图异常
14
时间 (月) 月
Brignole M, et al. Europace, 2004;6:467-537.
晕厥的检查: 晕厥的检查: 神经科检查
脑电图
并非诊断晕厥推荐的检查 有助于诊断癫痫
一些仍在使用的不当检查
总共680名患者 总共680名患者
ECG 血生化 胸部X 胸部X线 Holter/Ecg 检测 CT/MRI 扫描 超声心动图 颈动脉窦按摩 EEG 颈动脉超声多普勒 Tilt 检查 腹部检查 EP 研究 冠造 运动试验
ECG检测手段的选择 ECG检测手段的选择
选择
12-Lead 10 Seconds ECG Holter Event Recorders
(non-lead and loop) 2 Days
7-30 Days Up to 14 Months
ILR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不能解释的原因 = 约 1/3
DG Benditt, MD. U of M Cardiac Arrhythmia Center
晕厥的评估
晕厥评估的挑战
• 发作前常没有症状 • 良性和致命性的病因都可能是晕厥的原因 • 因为担心者需接受多方面的评估并需经常入院
短暂性意识丧失的分类
真正的和表观的短暂性意识丧失 晕厥 非晕厥
• 神经介导反射性 • 体位性 • 原发于心律失常 •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 脑血管病
• 表现类似晕厥的功能损害或意
识丧失,比如:癫痫,外伤,代 识丧失 比如:癫痫,外伤, 比如 谢异常, 谢异常,中毒等
• 表现类似晕厥但不伴意识丧失
Clin Epidemiol, 1991. Epidemiol, Gen Int Med, 1994. Med,
晕厥的诊断和分类
晕厥的定义
晕厥… 是一种症状 其定义为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常引起摔倒 其定义为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 晕厥起病相对较快,通常很快自行完全恢复 晕厥起病相对较快, 晕厥是由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心电‘事件’记录仪 心电‘事件’
信息传递
患者激发
监测中心
有经验的监护器技师 医生全面阅读 适用的紧急医生联系法则
传真给医生
先进的 ECG 检测系统 电话远程监测术(MCOT) 电话远程监测术(MCOT)
植入式心电记录仪 (ILR)
症状症状-心律相关性
晕厥的评估: 晕厥的评估: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 血常规 电解质 血糖 血常规, 电解质, • 心电图 “可选择的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 • 超声心动图 • 动态心电图 • 动态血压监测 • 动态事件记录器 • 植入式事件记录器
• 倾斜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 – 自主神经
晕厥评估时医师的观点分歧
神经病学家
心脏病学家
初始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和常规检查
初始评估
体格检查 • 测定卧立位血压 (餐前和餐后) 餐前和餐后) • 心脏检查
心律失常 瓣膜病 心功能受损 • 颈动脉窦听诊 • 颈动脉窦按摩
晕厥的检查——颈动脉窦按摩 晕厥的检查——颈动脉窦按摩
方法:单侧按压5-10s 方法:单侧按压5 10s 颈动脉窦过敏:颈动脉窦按摩使血压下降 颈动脉窦过敏: 50mmHg, 或RR间期>3s 50mmHg, RR间期 s 间期>3 禁忌:颈动脉杂音,已知颈动脉疾病, 禁忌:颈动脉杂音,已知颈动脉疾病,既 往脑梗死史,3个月以内心肌梗死史 往脑梗死史, TIA 发生率 1/5000
40-59岁* 40-59岁
男:16% 女:19%
>70岁 >7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