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绪论

合集下载

环境微生物学目录

环境微生物学目录

第1篇环境微生初学基础第1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与环境一、微生物的特点二、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任务一、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二、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防治及其他有利影响三、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四、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第三节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第2章环境中的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一、微生物及其类群二、生物三域特征第二节真细菌一、细菌二、放线菌三、光合型细菌四、鞘细菌五、滑动细菌六、其他细菌型微生物第三节古细菌一、古细菌的特点二、产甲烷古细菌群三、还原硫酸盐古细菌群四、极端嗜盐古细菌群五、无细胞壁古细菌群六、极端嗜热和超嗜热的代谢元素硫的古细菌群第四节真菌一、真菌的营养体二、真菌的繁殖与繁殖体三、真菌的菌落特征四、真菌的分类及常见属第五节藻类和原生动物一、藻类二、原生动物第六节非细胞型微生物一、病毒二、噬菌体三、亚病毒第七节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保藏一、微生物分类与鉴定二、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第3章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与营养类型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营养物质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三、营养物质的摄取第二节微生物的代谢一、酶二、微生物的能量生成与转换三、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四、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第三节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一、生长与繁殖的概念”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三、分批培养四、连续培养五、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第四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4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5章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第6章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第2篇微生物治理环境第7章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第8章污水的生物处理第9章废渣与废气的生物处理第10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第11章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第12章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第3篇微生物污染环境第13章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第14章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环境污染第15章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第4篇微生物监测环境第16章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第17章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第18章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第19章微生物监测技术的新发展主要参考书目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词汇索引。

环境微生物-绪论PPT课件

环境微生物-绪论PPT课件
❖ 1866年Haeckel提出三界系统, 把生物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原 生生物界
❖ 1969年Whittaker根据细胞组织 及营养吸收方式的不同提出生物 分类的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 动物界;微生物分别属于五界中 的三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 原生生物界
精选ppt课件2021
动物界;微生物分别属于五界中
的三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
原生生物界
❖ 1980年Woese等提出古细菌的概
念,又建议将生物分真核生物、
真细菌和古细菌三精选个pp概t课件念2021
13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一) 个体极小、结构简单
精选ppt课件2021
14
二、微生物的特点
(二)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精选ppt课件2021
精选ppt课件2021
10
生物的总称。
1.1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
二、微生物的分类
❖ 在微生物发现之前,生物分为: 动物界和植物界
❖ 1866年Haeckel提出三界系统, 把生物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原 生生物界
精选ppt课件2021
11
1.1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
二、微生物的分类
❖ 在微生物发现之前,生物分为: 动物界和植物界
镇江高专专科学校化工系
环境微生物
任课教师:*** QQ: ********* E-mail:***********
精选ppt课件2021
0
教学安排与成绩评定
❖ 教材:
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微生物》周凤霞、白京生主编 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微生物学》王家玲主编
❖ 教学安排:
总学时:40 学时(理论)+ 16 学时(实验)

第5讲 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

第5讲 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

高等环境微生物学
2、茎、叶和果实上的微生物
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附生微生物种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在植物的这些部分也发现有大量的异养细菌、光合细菌、真菌(特别 是酵母)、地衣和藻类等。
高等环境微生物学
3、植物的微生物病害——植物病原体
植物的绝大多数病害都与微生物有关,也就是说很多 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可引起植物疾病,不仅会产生 严重的生态问题,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植物病害甚 至还会引起饥荒和人口迁移。如1845年发生在欧洲特别是 在爱尔兰的马铃薯软腐病就引起了大规模的饥荒,造成了 约1/4人口的死亡,大量的移民从爱尔兰涌入北美。
高等环境微生物学
很多研究发现,根际周围微生物的数量远远高于周围土壤 中的微生物数量,同时,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受植物的种类和根 分泌物的影响, 例如,在黄瓜和玉米的根际土壤中, 荧光假单胞 菌较高, 而在大麦根际, 恶臭假单胞菌的数量较高。73%-91% 的根的分泌物可被周围微生物用做碳源和能源。苜蓿的生长促 进根际假单胞菌的生长,而假单胞菌能够合成假单胞菌素 (pseudobactin),进一步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加强微生物- 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假单胞菌不仅仅生活在根的周围土壤中, 还能侵入根的表皮以下组织 。
根瘤(Nodules)、根瘤菌及联合固氮作用
固氮菌可以与许多植物,特别是豆科植物形成根瘤结构的共生关系。 根瘤中的固氮菌从植物根系中获取其他所需营养,但其最重要的作 用是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以供植物及其本身生长所需。根瘤 中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对于维持土壤肥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农业生产上, 可以用于提高作物产量。根瘤形成过程是根瘤菌与植物根系一系列复杂 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等环境微生物学
(二)种群内部的相互作用

环境微生物学 PPT课件

环境微生物学 PPT课件
或转化、微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此即污染微生态学
研究内容。 (3)在治理污染的人工构筑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与应用,
此即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4)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此即环境微生物监测技术。
(三)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特点
1、以微生物学为基础,与微生物生态学联系紧密。 2、是实用性极强的独立学科。与发酵微生物、工
五 环境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环境微生物学概念
环境微生物学是由普通微生物学发展起来的环境 科学和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一门理论基础学科。
以普通微生物学为基础,在研究微生物一般规律 的同时,着重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微生物活动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环境污染 控制工程中有关微生物学原理的研究。
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细胞结构的:
①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
②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霉菌、蕈菌、单细胞藻类、原 生动物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
H1N1病毒
我们生活中的微生物
土壤 水体 空气 极端环境 皮肤 肠道 •••••• 土壤:细菌数亿/g
人口腔中的微生物
教学安排
54 学时,3学分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30% 期中考试成绩 20% 期末考试 50%
主要参考教材: 殷士学主编. 环境微生物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参考书目: 1. 乐毅全,王世芬主编.环境微生物学.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 2. 和文祥,洪坚平主编.环境微生物学. 北京:中国农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科研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
目前研究的成果:
1、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70年代初分离筛选有效 微生物,成功处理氯丁橡胶、腈纶、TNT炸药等工 业废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球衣菌处理生活污水及 光合细菌处理豆制品废水。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第一章绪论前言1.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推测时期●观察时期●培养时期巴斯德、科赫等的奉献简介●生理学研究时期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第一节、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二、繁殖快三、代谢强度大:四、数量多五、易变异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一、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三、废水、废物的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四、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微生物方法与原理研究第三节、学习环境微生物的意义21世纪环境微生物学展望重点: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微生物学的要紧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第二章、环境中微生物的要紧类群前言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性状等特征,要紧归纳如下: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要紧区别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大群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要紧研究对象,也是环境微生物学的讨论重点。

一、细菌的形状与大小1、细菌的个体形态(三种要紧形态)2、菌落的形态(colony)固体培养基(1)细菌在固体琼脂(1.5~2.0%)平板上的菌落特征(2)在半固体琼脂(0.3~0.5%)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3)在明胶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二、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1、细胞壁(1)功能:(2)结构:(3)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染色的历史进展与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可分为简单染色法与复染色法之分。

步骤与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2、细胞膜(1)细胞膜的结构(2)功能:3、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与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简单。

细菌质粒(plasmid),降解质粒。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1)细胞质:(2)细胞质内含物:5、荚膜(1)类型: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粘接物、菌胶团(2)化学构成(3)功能及意义6、鞭毛:运动器细菌的趋光性、趋化性等7、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的一定阶段,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总结

环境微⽣物学复习总结第⼀章绪论1.微⽣物是如何被发现的?荷兰⼈,列⽂虎克,单式显微镜16702.微⽣物的定义及特点微⽣物是指所有个体微⼩、结构简单,⽤⾁眼以看见,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细胞结构的低等⽣物的统称。

包括⾮细胞⽣物,原核⽣物,部分真核⽣物。

微⽣物的特点:体积⼩,⽐表⾯积⼤;吸收多,转化快;⽣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种类多3.三界分类系统包括哪三类?三界分类系统是Carl Woese 于1990提出的,将细胞型⽣物分为古菌、细菌和真核⽣物。

4.根据⼏种常见的微⽣物英⽂名写出其中⽂名称Bacillus subtilis 枯草芽孢杆菌Escherichia coli ⼤肠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黄⾊葡萄球菌B. anthracis 炭疽芽孢杆菌Pseudomonas sp. ⼀种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p. ⼏种假单胞菌属细菌5.微⽣物分类的依据微⽣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特征,⽣理⽣化特征,⽣态特征,遗传特征,其他(全细胞蛋⽩分析,多位点酶分析等)。

分类⽅法:经典分类法(双歧法),数值分类法(测定性状,⽐较相似性,同种的相似值80%),遗传分类法(DNA杂交,G+C测定)。

分类系统:细菌,放线菌,真菌。

第⼆章原核微⽣物1. 什么是原核微⽣物?定义:指⼀⼤类细胞核⽆核膜包裹,只有被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单细胞⽣物,即⼴义的细菌。

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古细菌,⽀原体,⽴克次⽒体,⾐原体。

2.微⽣物的种类有哪些3.细菌的形态与⼤⼩,熟悉典型细菌的形态形态球菌: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分有:单球菌、双球菌(肺炎球菌)、四联球菌、⼋叠球菌(甲烷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杆菌:杆状或圆柱形,⼀般其粗细(直径)⽐较稳定,⽽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有较⼤变化。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 绪论
1.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 体、螺旋体。 2.真核微生物:包括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 动物。 3.微生物的特点:1)微生物个体极小 2)种类繁多、分布广 4)繁殖快 5)易变 异。
第一章 病毒 1.病毒定义: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生物。 它们只具有简单的独特结构,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2.病毒特点: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2)没有合成蛋 白质的机构——核糖体;3)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必备的酶系统,不具备独 立代谢能力;4)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5)依靠宿主细胞细胞合 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3.病毒的化学组成:有核酸和蛋白质,个体大的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 类脂质和多糖。 4.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整个病毒分两部分: 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叫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有两种:一种是不具被膜(亦称囊膜)的裸露病毒粒子;另一种是在核 衣壳外面有被膜所构成的病毒粒子。 5.毒性噬菌体: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6.温和噬菌体:指侵入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细胞 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 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7.溶原细胞: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 8.原噬菌体:指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又称为前噬菌体。 9.溶原性细菌:指在核染色体上整合有原噬菌体的细菌。可进行正常生长繁殖, 而不被裂解。 10.病毒的测定:1)病毒颗粒计数法;2)间接计数法;3)病毒感染效价测定法。
等电点高,细菌的游离氨基电力受抑制,游离羧基电离,细菌则带负电荷;否则 ,游离氨基电离,游离羧基电离受抑制,细菌则带正电。已知细菌的等电点的pH 为2~~5,pH为6、pH为7和pH为7.5的溶液属于偏碱性、中性和偏酸性,都高于细 菌的等电点。所以细菌表面总是带负电荷。而在pH=1.5的溶液中细菌则带正电。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微生物对于污染物质的降解与转化,从而修复并改善环境的作用规律;微生物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作用规律,了解环境微生物学— 1 —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废水、废渣的微生物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方法,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等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环境微生物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素质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为以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环境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其生理生态特性,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技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等。

(二)理解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规律。

(三)掌握环境工程中的污(废)水、废气及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和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与自净过程中涉及到的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水处理基本工程技能,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微生物的发展及主要奠基人0.5学时知识点: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几个关键阶段;各阶段的奠基人及其主要贡献。

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0.5学时知识点: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别是什么?第三节微生物的类群及基本特征 1 学时知识点:微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及各自的表现。

本章小结重点:微生物及其类群、特点、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难点: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考题:微生物是如何分类、如何命名的?— 2 —作业:(1)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环境微生物学(学科)

环境微生物学(学科)
环境微生物学(学科)
学科
01 研究内容
03 学科关系 05 研究意义
目录
02 研究目的 04 学科历史 06 学科教材
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重点研究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以微生物学本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研究有关环境 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与其他学科如土壤微生物学,水及污水处理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 工程学等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与动态; 研究微生物对不同环境中的物质转化以及能量变迁的作用与机理,进而考察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许多环境污染物或微生物转化某些污染物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对人体和生态平衡危害极大,有些污染物或 它们的代谢中间产物甚至可以导致人体细胞癌变,所以开展污染生态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途径、降解程度和降 解速率的研究,可以给环境医学和环境保护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3.自然界有许多微生物是人、动物和植物的病原菌,有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毒物 或改变局部的自然条件,结果不利于其它生物的生长和生存,象这样的微生物我们应当设法控制它们的生长和扩 散。
学科教材
内容简介
章节目录
本书共分11章,阐述了有关环境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环境微生物的分类和特性、环境微生物的生理和 代谢、环境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环境微生物的生态规律和多样性、涉及环境微生物的技术方法、环境微生物学 最新进展等。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高度,揭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规律,以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完全摒 弃“先污染后治理”这种亡羊补牢式的陈旧思维,全面树立以“绿色生态”打造“可持续发展”这种环境生态新 理念。鉴于环境微生物学的基础性,我们尽量多介绍有关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分章节详细介绍它们 和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渗透与融合。根据环境微生物学在生命和环境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力求做到既全面详尽, 又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鉴于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力求 综合这些重要学科,以不同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为例加以重点介绍。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2、微生物的命名方法: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文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如枯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Cohn 1872、变种Var(Variety))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多以μm表示,病毒以nm表示);✧种类多、分类广(利用该特点,可以使处理系统中的污染物得以迅速降解);✧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大;✧繁殖快,数量多(我们可以将适合于处理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加以快速繁殖、增殖,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或浓度);✧变异性强。

第二章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1、环境微生物三大类群: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看表2-1)2、原核微生物特点:由单细胞组成,仅有原始核和裸露的DNA,无核膜和核仁,没有与细胞器。

3、细菌四种基本形态:✧球状:直径0.5~2μm;✧杆状:长1~5μm、宽0.5~1μm;✧螺旋状:长5-50μm 、宽0.5~5μm;✧丝状。

影响细菌大小因素:菌龄、环境渗透压、代谢产物的积累、pH等。

4、细菌的基本结构、结构组成、功能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胞壁:在体表最外层,坚韧而带有弹性的薄膜,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功能:①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②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裂解;③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④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革兰染色:革兰氏阳性菌(G+)-紫色,革兰氏阴性菌(G-)-红色(见图2-3)。

✧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①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③合成细胞壁和荚膜的场所;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⑤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细胞质(原生质)及其内含物:细胞质:由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无机盐和水组成。

环境工程微生物周群英版重点整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周群英版重点整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一,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2、微生物的命名: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种的名称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3、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生长旺盛;易变异,适应性强;吸收多,转化快。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什么是病毒,病毒的特点?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um以下的超微小微生物。

特点:没有核糖体,没有酶系统,不具备独立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感宿主体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病毒的大小以nm计。

2、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病毒的化学结构是蛋白质和核酸,还有类脂质和多糖。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和核酸内芯构成核衣壳。

有的病毒粒子没有囊膜,有的核衣壳外面有囊膜。

3、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侵入、噬菌体大分子合成、毒粒的装配与释放。

4、噬菌体有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

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叫毒性噬菌体;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称为溶原细胞。

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有四种形态:球状(双球菌)、杆状(长杆菌)、螺旋状(红螺旋菌)、丝状(铁细菌)。

2、细菌的大小以um计,球菌的大小(直径)为0.5--2.0um.杆菌的大小(长*宽)为(0.5--1.0)um*(1--5)um.3、细菌的细胞结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

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菌毛。

4、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结构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质、少量蛋白质和脂肪。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复杂,分为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层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与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是生物学及其有关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包含微生物关于污染物质的降解与转化,从而修复并改善环境的作用规律;微生物关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作用规律,熟悉环境微生物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含废水、废渣的微生物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方法,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与科学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环境微生物学知识去解决生产与生活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课堂教学内容(38学时)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进展一、环境微生物学的学科地位(环境科学分支,应用微生物学范畴)二、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进展(环境科学的形成,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环境微生物学形成与进展)第二节* 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及内容一、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定义,广义与狭义环境微生物学)二、环境微生物学的内容(污染物降解转化;净化环境原理的应用;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破坏;环境微生物学原理的实际应用)第三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结构、功能、生态平衡)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地位(能流物流中的作用、生态平衡的维持)第四节环境及环境问题一、环境及环境问题(环境、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进展(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当前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第二章环境中的要紧微生物类群(2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类群及特征一、微生物的概念二、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自然地位,三域系统,类群)三、微生物的特性(种类多,分布广;体积小,面积大;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生长旺,繁殖快;易变异,习惯性强)第二节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形态,大小)二、细菌细胞的构造(基本构造,特殊构造)三、细菌的繁殖与培养特征(繁殖,培养特征)四、*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球菌类、杆菌类、螺旋菌类、放线菌类、鞘细菌、滑动细菌、光合细菌)第三节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真菌(酵母菌,霉菌)二、藻类三、原生动物第四节非细胞型微生物一、病毒的形态与大小(定义,体形态,大小)二、病毒的化学构成与结构(核酸,蛋白质)三、病毒的侵染与增殖第三章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与遗传变异(3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一、微生物的化学构成与营养物质(化学构成,营养物质)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三、营养物质的摄取(被动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膜泡运输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一、酶(酶的性质与作用特征,酶的种类)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类型,微生物的类群)第三节*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一、细菌的生长曲线(缓慢期,对数期,稳固期,衰亡期)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细菌数目的特定,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第四节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一、温度二、氢离子浓度三、氧化还原电位四、光线五、超声波六、压力七、化学药剂第五节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二、微生物的变异(非遗传性变异,遗传性变异)第四章微生物在环境中得分布及其相互关系(3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在环境的分布一、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环境,微生物的数量与分布)二、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大气水,江河水,湖泊与池塘水,地下水,海水)三、微生物在空气中分布四、微生物在食品上的分布(粮食、肉类、鱼类,乳类)第二节*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互生关系二、共生关系三、寄生关系四、拮抗关系第五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4学时)第一节* 碳素循环一、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通常途径(复杂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有机物质,简单有机物质的有氧分解,简单有机物质的无氧分解)二、微生物分解纤维素三、微生物分解淀粉四、微生物分解半纤维素五、微生物分解脂类物质六、微生物分解木素及芳香族物质(木素,芳香族化合物)七、微生物分解烃类第二节*氮素循环一、微生物转化氮素物质的通常途径二、氨化作用(蛋白质的分解,核酸的分解,其他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三、硝化作用(亚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四、反硝化作用五、固氮作用第三节矿物质循环一、微生物转化矿物质的通常途径二、硫的转化(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三、磷的转化(含磷有机物的分解,不溶性磷矿物的溶解,磷酸盐的还原)四、铁的转化(高铁化合物的还原与溶解,亚铁化合物的氧化与沉淀,含铁有机化合物的形成与分解)第六章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降解与转化(4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微生物降解与转化物质的巨大潜力二、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可生物降解性,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三、影响微生物降解与转化的生态学因素(物质的化学结构,共代谢作用,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微生物降解与转化污染物后生成的中间体或者终产物)第二节* 石油一、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能力二、石油降解的生化途径三、石油降解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藻及兰细菌)四、影响石油降解的生态因素(油的物理状态,温度,营养物质,氧气,共代谢作用及其抑减效应)五、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实际应用(石油勘查,石油精炼脱蜡,石油微生物的菌体利用)第三节* 农药一、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能力二、微生物降解农药的途径(酶促作用,非酶促作用)三、几种农药的生物降解(2,4-D,666,DDT,有机磷农药)第四节合成洗涤剂第五节多氯联苯第六节塑料第七节其它有机污染物第八节重金属第七章污水与废渣的生物处理法(6学时)第一节*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概述(水体自净,污水处理概况与类型,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生化原理,需氧量)二、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的性质与生物项,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及生物学过程,活性污泥膨胀,剩余污泥的处理,评价活性污泥的指标)三、生物膜法(生物膜中的生物,生物膜的净化原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流化床生物膜法)四、氧化塘法(净化原理,氧化塘的的类型,应用情况)五、厌氧处理法(沼气发酵的生物化学,甲烷细菌,厌氧处理构筑物,厌氧处理法的基本要求)六、土地处理法(净化原理,土壤灌溉注意事项)七、污水去除氮与磷的微生物学法(利用微生物反硝化作用脱氮,繁殖藻类除氮与磷)八、污水处理中的菌种及其对水质要求(菌种,水质要求)九、污水生物处理的进展趋势(不通生物处理工艺联用,扩大用于处理的菌种,诱变产生突变株,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生物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二节* 废渣的生物处理一、需氧性堆肥法(堆肥材料与堆肥方法,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二、厌氧发酵法(厌氧性堆肥,密封发酵法,沼气发酵法)三、有机肥料的卫生指标四、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物处理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途径)第八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4学时)第一节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一、空气的微生物污染(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传播,污水处理污水与灌溉引起的空气污染,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二、水体的微生物污染(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医院污水的微生物污染,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饮水消毒问题)三、土壤的微生物污染(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传播,土壤生物性污染的预防)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一、富营养化的危害二、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三、优势藻种与固氮作用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五、富营养化的监测与防治第三节*微生物代谢物与环境污染一、氨二、硝酸与亚硝酸三、氮氧化物四、硫化氢五、酸性矿水六、甲基汞七、羟氨八、亚硝胺类九、腐殖质十、农药代谢的毒性产物十一、细菌毒素十二、真菌毒素十三、藻类毒素十四、气味代谢物十五、材料的霉腐与损害第九章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3学时)第一节*水质的细菌学检验一、细菌总数二、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三、大肠菌群四、粪链球菌五、产气荚膜梭菌六、铜绿假单胞菌七、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节水中病毒的检验第三节* 至突变物与致癌物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一、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实验(原理,测定方法,应用与效果,评价)二、其他营养缺陷型菌株回变实验三、细菌的正向突变试验四、聚合酶缺陷型菌株试验五、重组缺陷型菌株试验六、噬菌体试验七、真核微生物试验第四节其他微生物检测法一、发光细菌二、藻类第十章微生物与废物综合利用(3学时)第一节单细胞蛋白一、单细胞蛋白的经济生物学特性二、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三、单细胞蛋白生产的通常工艺流程四、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实例五、单细胞蛋白的可同意性与安全性第二节细菌冶金一、细菌冶金的原理二、细菌冶金的微生物及培养条件三、细菌冶金的方法第三节微生物与能源一、微生物产生甲烷二、微生物产生醇类三、微生物产生氢气第十一章生物工程在治理污染中的应用(2学时)第一节生物工程一、生物工程的定义与内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第二节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一、*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及其特点,酶的分离提纯,酶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酶反应装置,固定化酶的应用)二、*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及其特点,细胞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细胞的应用)第三节遗传工程一、*天然质粒转移的遗传工程(降解性质粒,利用天然降解性质粒构建新功能菌株)二、质粒分子育种三、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要紧操作步骤,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安全防护)。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_分章_有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_分章_有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_分章_有答案第一章绪论1、解释概念:微生物;微生物学;2、填空:1)微生物分类以其()属性及()属性及()为依据。

2)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4)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弱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者(电子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才干弱小生物的总称。

5)微生物的分类系统采用:(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单位。

6)EcherichiacoliK12(λ)中: K12 表示()、λ 表示();7)微生物的命名采用(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前者为(种名),后者为(属名),均用(斜体字)书写,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

8)LouiPateur 的贡献主要在于证明(微生物)活动和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并创立了(病原)学说。

9)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10)RobertKoch 的贡献: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

建立了判断病原物的著名的(柯赫氏)法则。

3、判断() 1)从进化程度看,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进化程度高。

() 2) 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壁。

() 3)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拉丁学名为 echerichiacoli。

4、选择题1)RobertKoch 的贡献在于:(AD)多选A.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 C.观察发现了微生物的活动 B.发明了显微镜 D.证实病害的病原学说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大肠埃希氏杆菌 Echerichiacoli。

()多选A.Echerichia 代表属名 C.coli 代表种名 B.coli 代表属名D.Echerichia 代表种名 3)属于LouiPateur 的贡献的有();多选A.证明微生物活动 C.提出了判断病原物的原则 B.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 D.创立了病原学说4)不属于Leeuwenhock (1632~1723)的贡献的是:()多选 A.观察发现了微生物 C.建立了微生物培养技术 B.创立了病原学说 D.发现了生物固氮 5、问答题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不同生物类型细胞大小的比较
第二节 微生物的特点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微生物的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个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比表面积:个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设球菌半径r=0.5µm 球菌表面积(S)=4πr2=3.1416µm2 球菌体积(V)=4/3πr3=0.236µm3 比表面=S/V=3.1416/0.5236=6 设球菌半径r=2µm 球菌面积(S)=50.3µm2 球菌体积(V)=33.5µm3 比表面=S/V=50.3/33.5=1.5
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水平 1940年 每毫升20单位 2000年 每毫升10万单位
第二节 微生物的特点
五、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广,
分布广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吸收多,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生长旺, 适应性强,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土壤 空气 水域 生物体内外 高空 深海底 2000米深的地层 米深的地层 温泉
正常环境
极端环境
第二节 微生物的特点
五、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广,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吸收多,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生长旺, 适应性强,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60年前,中国人乘飞机采集了160米到 年前,中国人乘飞机采集了 年前 米到 5300米的高空的气样并分析了其中的 米的高空的气样并分析了其中的 微生物发布状况。 微生物发布状况。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体积大小
单位: 单位:um(10-6 m)或nm(10-9m) 或
80 个 杆 菌 肩 并 肩
杆菌
2µm

2024(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

2024(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绪论•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结构目录•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生态与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01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任务揭示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岩石等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等人工环境中的微生物。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功能、代谢途径、基因表达调控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描述性到实验性,再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微生物学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现状当前,环境微生物学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学习环境微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意义有助于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种类、数量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模拟、数学模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其中,野外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实验室模拟可以揭示微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数学模拟和计算机模拟则可以对复杂的环境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02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结构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一类具有分枝状菌丝体的原核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土壤和水中。

又称蓝藻,是一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的原核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

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真核微生物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核仁核染色质。

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明显的界限。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及它们的亲缘关系,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

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_第三版(周群英_王士芬_著)课件(绪论)25页PPT文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_第三版(周群英_王士芬_著)课件(绪论)25页PPT文档
同的生物之间的系统发育研究。
细菌域 Domain bacteria
古(生)菌 域 Domain archaea
真核生物域 Domain eukary ota
紫色细菌 叶绿体 蓝细菌 黄杆菌 产液菌属
线粒体
甲烷球菌属
甲烷杆菌属
真菌
植物
革兰氏阳性细菌
甲烷八叠球菌属
极端嗜盐菌
无硫绿细菌
热球菌属
伪变形虫
栖热胞菌属
4、食品、药物、工程学
二、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
(一)微生物的分类
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关于:域(p6、p30)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魏泰克的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 界和植物界。
王大耜的六界分类系统 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 菌界、பைடு நூலகம்物界和植物界。
一、微生物学的发展沿革(补充) (一)微生物学的奠基
微生物学是在19世纪末期,在法国学者巴斯德和 德国学者科赫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巴斯德(1822—1895)
证明酒、醋的酿造过程:微生物引起的发酵。 酒变酸是有害微生物作用; 提出了巴斯德消毒法
证实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否定自生说。
例如 B. Subtilis AS 1.398和B. Subtilis BF 7.658是枯草 杆菌的两个菌株,前者可生产蛋白酶,后者可生产 α-淀粉酶。
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往往还加上首次定名 人(外加括号)、现名定名人和现名定名年份,但 在一般使用时,这几个部分总是省略的。
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Cohn 18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年前,中国人乘飞机采集了160 米到5300米的高空的气样并分析了 其中的微生物发布状况。
2021/2/4
22
2、种类多
地球上的微生物: 估计有100万种以上 已发现的微生物: 约有10万种 已开发利用的微生物: 约1000多种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Ⅲ 粘菌纲 形成原质团,腐生性自由生活。
Ⅳ 根肿病菌纲 形成原质团,专性寄生。亦有将 之归于真菌类。
2021/2/4
25
细菌的分类系统
比较全面的分类系统有三个: 前苏联的《细菌和放线菌鉴定》、 法国的《细菌分类学》、
美国细菌学家协会(现美国微生物协会)发起编写的《伯杰氏细菌 鉴定手册》
2021/2/4
20
(五)分布广,种类多
1、分布广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正常环境
土壤 空气 水域 生物体内外
极端环境
高空 深海底 2000米深的地层 温泉
2021/2/4
21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2021/2/4
27
检索表示例
2021/2/4
28
以16S rRNA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大分子的原因
• 1、所有生物细胞中都有,并执行相同的功能; • 2、它的碱基序列非常保守,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变化极小,
可以追根溯源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
2021/2/4
29
细菌域 Domain bacteria
古(生)菌 域 Domain archaea
微生物的微观性 研究手段的限制 分离培养的局限
2021/2/4
23
四、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微生物的分类
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系统
魏泰克(Whittaker,1969)的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王大耜(1977)的六界分类系统 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 物界和植物界。每小时分裂3代,由1个变成8个。
经24小时
分裂72代,重约4722吨
经48小时
可产生2.2×1043个后代。
微生物代时及每日增殖率
地球重的 4000倍
2021/2/4
微生物名称
乳酸菌 大肠杆菌
根瘤菌 枯草杆菌 光合细菌 酿酒酵母
念珠藻 硅藻
小球藻 草履虫
代时(分) 温度(℃)
38
25
18
37
110
25
26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 现已出版9版,但1974年的第8版现仍在使用。 • 其中前7版主要以表型特征为鉴定依据。 • 1984~1989年陆续出版的四卷《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在表型特征基础上结合了DNA和16S rRNA资料,对细菌的 属、种进行描述。它体现了细菌分类从表观向系统发育体 系的发展。 • 1994出版的第9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是《伯杰氏系 统细菌学手册》,为鉴定工作方便的缩写版。
(1)青霉素的使用剂量
1940年: 输液10万元单位/次 1980年: 输液80万单位/次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最低抑制浓度
2000年: 输液800万-1000万单位/次 0.02μg/ml
(2)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水平
1940年
每毫升20单位
2000年
每毫升10万单位
200μg/ml
2021/2/4
石油:一种含烃和少量其他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 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通过加氧酶的作用下,把O2加入烃类分子中形成含氧的中间产物,再进一步代 谢。
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的盐、硫酸化油、磺酸化物等。完全降解 需要多种微生物的联合代谢作用。 • (3)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转化
许多金属是人的营养元素,但一些重金属,例如,砷、铅、镉等对人有害,称 2021/2/4为金属毒物。 微生物对金属毒物不能降解,只能通过转化,改变金属在环境8中
1968个。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 98 的95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
92 ——《瞭望)新闻周刊 88 87 85
6
• 2、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
• (1)无毒有机物 • 淀粉、纤维素、果胶、多糖、脂肪、蛋白质等,均为微生物的营
养物质,易被降解。 (2)有毒有机物
工厂的“三废”,苯酚、多环芳烃、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等, 有些微生物能降解。 (3)无毒无机物 一些无机化合物,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如,含N、P等化合物。 (4)有毒无机物 来源于“三废”,如,铅、砷等有毒的重金属、氰化物等。
环境微生物学绪论
课程学习指南
• 1、课时分配
• 理论课:54学时,每周3学时,共18周 ; • 实验课:36学时,每周4学时,共9周。
(赵蕙芳老师)
• 2、教学内容
• 理论课:12章;实验:8项。
• 3、教学考核及成绩构成
• 作业:3次10%;课堂表现:5%;实验报 告:15%;期终考试:70%
2021/2/4
微生物
非细胞生物: 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拟病毒) 原核生物: 古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粘细菌、
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 部分真核生物: 藻类(除蓝藻)、 原生动物、 酵母菌、
霉菌、微型后生动物等
2021/2/4
11
二、微生物的发现
1676年,荷兰,列文虎克
2021/2/4
Ⅱ 子囊菌纲 菌丝体有分隔,有性阶段形成子囊 孢子。
Ⅲ 担子菌纲 菌丝体有分隔,有性阶段形成担孢 子。
Ⅳ 半知菌纲 包括一切只发现无性世代未发现有 性阶段的真菌。
(2) 粘菌:
• Ⅲ 柔膜体纲 • Ⅳ 古细菌纲
Ⅰ 网粘菌纲 自细胞两端各自伸出长的粘丝并接 连形成粘质的网络——假原质团。
Ⅱ 集胞粘菌纲 分泌集胞粘菌素,形成假原质团。
31
30
144
30
120
30
1380
25
1020
20
420
25
642
26
日增殖率
2.7×10^11 1.2×10^24 8.2×10^3 7.2×10^13 1.0×10^3 4.1×10^3
2.1 2.64 10.6 4.92
18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1、适应性强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2021/2/4
5
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6》
• 排名
城市(国家)
悬浮微粒(微克/立方米)

2021/2/4
01. 新德里(印度) 02. 开罗(埃及) 03. 加尔各答(印度) 04. 天津(中国) 05. 重庆(中国) 06. 勒克瑙(印度) 07. 坎普尔(印度) 08. 雅加达(印尼) 09. 沈阳(中国) 10. 郑州(中国) 11. 济南(中国) 12. 兰州(中国) 13. 北京(中国) 14. 太原(中国) 15. 艾哈迈达巴德(印度) 16. 成都(中国) 17. 鞍山(中国) 18. 武汉(中国) 19. 南昌(中国) 20. 哈尔滨(中国)
2
• 4、学习目标
• (1)知识上掌握

微生物生物学基本概念;

微生物生态作用基本原理;

微生物环境处理基本方法及主要工艺。
• (2)技能上熟练

无菌操作技术;

显微观测技术;

微生物分离技术;

菌种保藏技术;
2021/2/4
3
绪论
• 要点:

环境问题与微生物

微生物的概述
2021/2/4
4
一、环境问题与微生物的作用
2021/2/4
24
•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 真核微生物(Eucaryotic microbes)
• (1) 光能营养原核生物门
(1) 真菌: Ⅰ 藻状菌纲 菌丝体无分隔,含多个核。有性繁
• Ⅰ 蓝绿光合细菌纲(蓝细菌类) 殖形成卵孢子或接合孢子。
• Ⅱ 红色光合细菌纲 • Ⅲ 绿色光合细菌纲 • (2)化能营养原核生物门 • Ⅰ 细菌纲 • Ⅱ 立克次氏体纲
• 自然界水体中的污物浓度随河水的流动而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水体自净作用。 包括稀释扩散 、沉淀堆积 、氧化还原 、微生
物的分解和转化。
2021/2/4
9
• 5、微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微生物作为有机物质主要降解类群,在水体污染、固 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合物污染、石油及大 气污染等治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且不易造成二次 污染,应用范围广泛,倍受人们关注。
设球菌半径r=2μm 球菌面积(S)=50.3μm2 球菌体积(V)=33.5μm3 比表面=S/V=50.3/33.5=1.5
2021/2/4
设定:
人的比表面积=1
则:与人等重的大肠杆菌比表面积=30万 16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1、吸收多
人(50kg) 500~1000g/d
• 4、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1) 水体的污染类型 生活污水 农牧业污水 工业有机污水(如屠宰、造纸、淀粉和发酵工厂污水) 工业有毒污水(如农药、炸药、石油、化工、电镀、印染、制革
和制药厂污水)。
• (2) 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 根据水体自净原理,利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和代谢活性,分解
或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