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阅读答案
《陈情表》阅读答案
《陈情表》阅读答案《陈情表》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陈情表》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陈情表》阅读答案1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B.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终日辛勤劳作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密和祖母之间真挚深厚感情的一组是(3分)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项脊轩志》综合训练(含答案)
《陈情表》《项脊轩志》综合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C.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D.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则指农历每月十六。
《陈情表》课后练习(含答案)
《陈情表》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文本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文本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____________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至于今义:表示另外提起一件事古义:____________ 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古义:____________3.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古义:____________4.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今义:给马洗澡古义:____________5.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义:向上级报告古义:____________6. 则告诉不许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古义:____________7.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古义:____________ 8.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义:身心劳苦古义: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以但以刘日薄西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谨拜表以闻( )既自以心为形役( )引壶觞以自酌( )园日涉以成趣( )木欣欣以向荣(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 则刘病日笃()3.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4. 谨拜表以闻()5.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6. 猥以微贱()7.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 愿陛下矜悯愚诚()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参考答案一、1. “闵”通“悯”;2. “零丁”通“伶仃”;3. “蓐”通“褥”;4. “有”通“又”。
二、1. 不能走路,文中是说柔弱。
2. 至于,到了;成立,成人自立。
3. 优秀人才。
4. 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陈情表练习(4)
文言文整体阅读:陈情表课后练习(4)1.对下面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供养无主——我因供养祖母没有主意。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严厉,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
C.则刘病日笃——可是祖母的病一天天沉重。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D.是以区区不能废3.下面各组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B.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C.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D.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太守臣逵__________,后刺史臣荣_________。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__________,寻蒙国恩,____________。
(3)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
母孙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6.“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7.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
文言文《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广州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乔元土,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材料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⑤。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塑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改嫁。
②烝(zhēng)烝:,淳厚的样子。
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
《陈情表》练习题
《陈情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日薄.西山薄:迫近B.终鲜.兄弟鲜:很少C.未曾废.离废:废止D.供养无主.主:主持、做【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终鲜兄弟”意思是“又缺少兄弟”,“鲜”,本义是“很少”,在本文中是“无”的意思。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谨拜表以闻.B.则刘病日.笃C.历职.郎署D.凡在故老..【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像犬马一样,一天天地。
A.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
C.名词作动词,任职。
D.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故选B。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有成语“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B.三司署,三司官署,唐时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
C.授、拜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拔、擢、升、出等;表示降低官职的词有贬、谪、左迁等;表示罢免官职的词有罢、黜、夺、免等。
D.礼部员外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
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出等”错误,“出”为从京城到地方任职,为官职调动,不是升职。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文言文《陈情表》《李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狠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节选自《陈情表》)(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
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李密《陈情表》简明英《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密《陈情表》简明英《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甲)李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乙)简明英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
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
母年逾耄,孤苦特甚。
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
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
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
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B.听.臣微志听:劝告C.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D.不孝之罪弥.深弥:更加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设九宾礼于.庭B.陛下安所用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请以.战喻D.苟违亲而.事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9.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甲)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写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
陈情表(含答案解析)
陈情表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 )2.零丁孤苦(“”通“”, )3.常在床蓐(“”通“”, )二、古今异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古义: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④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2.臣欲奉诏奔驰..古义: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①身心劳苦;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三、一词多义1.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2.少臣少多疾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3.终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国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4.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臣少仕.伪朝( )(2)历职.郎署( )(3)臣少多疾病..( )2.名词作状语(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则刘病日.笃(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但以刘日.薄西山(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拜表以闻.(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夙遭闵凶..( )(2)猥以微贱..( )(3)沐浴清化..( )(4)凡在故老..( )2.形容词作动词(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则刘病日笃.(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今臣亡国贱俘。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陈情表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授官。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落下。
项,薄:迫近。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项,用在动词前,有指代作用,可译为“我”。
B项,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项,介词,因为。
D项,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3.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而刘夙婴疾病C.吾属今为之虏矣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项是介词结构后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项,古义指不能走路;今义指不可以。
B项,古义指辛酸悲苦;今义指辛劳苦累。
C项,紧紧地催促,古今同义。
D项,古义指申诉(苦衷);今义指说给人,使人知道。
5.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谢贺。
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D.“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阅读训练】:9.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犹蒙矜育矜:怜悯B. 不矜名节矜:夸耀C. 听臣微志听:听见D. 日薄西山薄:迫近10.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谨拜表以闻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A.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B. 区区不能废远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D.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和《晋书—李密传》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陈情表》和《晋书—李密传》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节选自《陈情表》)文本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021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07课 陈情表(解析版)
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B.洗.马(xǐ)逋.慢(bū)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期.功(q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èi)【答案】A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拜臣郎中..郎中:尚书省的属官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转达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告诉”的意思是“申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②臣之辛苦..(辛酸悲苦)③形影相吊.(安慰) B.①躬.亲抚养(亲自)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③舅夺.母志(改变) C.①寻.蒙国恩(不久)②未曾废.离(废止)③听.臣微志(准许) D.①具以表闻.(使……闻)②夙婴.疾病(缠绕)③拜.臣郎中(授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期:满一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矜悯愚诚,听臣微.志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②谨拜表以闻.D.①而刘夙.婴疾病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陈情表》同步练习(含答案)
《陈情表》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边诵读边解释文中加粗字词的意思,思考各段大意。
(第一段)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子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第四段)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第15篇《陈情表》(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15篇《陈情表》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婴疾病,常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宠命优(),岂敢盘(),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1.【2024·山西·三模】在《陈情表》中,作者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境况,如果没有祖母抚养,他“()”;如果自己现在离开,祖母则“()”。
2.【2024·浙江·三模】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运用典故表达对晋武帝的报答与感激之情的句子是“(),()”。
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在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篇1《陈情表》晋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除臣冼马除:革除B.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C.则刘病日笃笃:病重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7.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陈情表》阅读答案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A. 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②虽然,犹有未树也B.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 ①臣具以表闻②屈贾谊于长沙D.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宾主尽东南之美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陈情表》和《论佛骨表》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陈情表》和《论佛骨表》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节选)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论佛骨表(节选)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
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
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陈情表(元末明初)简祖英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情表(元末明初)简祖英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陈情表(元末明初)简祖英①臣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
向叨食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②,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
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③也多矣。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
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
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
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
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
母年逾耄,孤苦特甚。
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
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
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
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释】①失怙:死了父亲。
②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
③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指赵苞。
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自刎而死。
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
④甄录:甄别录用。
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24.本文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填人名)的《陈情表》。
(1分)李密(李虔,字令伯)25.第1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是(C )(2分)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
B.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
C.解释食元俸禄的原因。
D.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26.对2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阅读答案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
臣子向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
小编在此整理了《陈情表》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陈情表(元末明初)简祖英
①臣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
向叨食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②,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
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③也多矣。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
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
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
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
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
母年逾耄,孤苦特甚。
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
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
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
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
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释】①失怙:死了父亲。
②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
③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指赵苞。
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自刎而死。
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
④甄录:甄别录用。
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陈情表》阅读题目:
24.本文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填人名)的《陈情表》。
(1分)
25.第1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是( )(2分)
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
B.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
C.解释食元俸禄的原因。
D.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26.对2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
B.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
C.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深切表达对不孝罪过的惭愧。
D.殒首效命之秋也,表达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忠心。
27.分析第3段是怎样说理的。
(4分)
28.表起先只用于陈情,以第4段为例说明这种表的特点。
(3分)
《陈情表》参考答案:
24.1分李密(李虔,字令伯)
25.2分C
26.3分B
27.4分
【答案示例】本段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运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如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遮事实;在这个前提下指出自己曾侍奉元朝陷母于危境的不孝之举及母年愈耄、孤苦特甚的现实情况;最后希望皇上收回成命。
这样,本段的说理,逻辑严密,有礼有节。
(4分)
28.3分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
臣子向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
本段先把自己的年龄与母亲对比,说明尽孝时日短尽忠时日长。
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
同时,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语意凝练又感情热切,使陈情鞠尽其意,增加了说服力和抒情性。
按以下三个方猫评分:内容上的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要是动之以情);形式上的特点
(对比比喻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