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教案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与讲稿园艺学院赵妮绪论1学时教案一、目的要求要求学生对主要研究对象――花卉有一个基本了解,知道花卉业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二、主要讲解内容第一节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第二节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我国花卉业的概况第四节国外花卉生产概况三、讲授重点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应用及国内外花卉业的发展。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现代花卉业的简单了解,使得学生对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理解甚少,实际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对我国花卉资源的认知。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老师实际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六、参考书1. 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陈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讲稿我国花卉栽培历史及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足以说明我国的观赏植物资源在世界园林及庭院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花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代花卉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育新品种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一节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一、花卉学(狭义):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的科学。
如菊花、香石竹、郁金香等花卉。
二、花卉学(广义):除了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之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盆景以及花卉应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
如草坪、梅花、月季等花卉。
第二节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花卉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二、花卉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三、花卉生产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1. 香料2. 药用3. 食用4. 工业原料第三节我国花卉业的概况一、我国花卉栽培历史: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楚辞》。
2. 秦汉时期:阿房宫、上林苑,汉代出现设施栽培。
3. 宋朝:花卉栽培得到极大发展,分类著作大大增加,如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著作。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2、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 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认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教案
认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了解中国植物文化。
中国植物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其中花卉文化更是花样繁多。
花卉作为自然界的艺术品,不仅可以装点环境,还可以安抚情绪。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和底蕴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和深刻。
学习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不仅可以培养文化素质,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人文底蕴。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花卉艺术的欣赏力和鉴赏力。
3. 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现代的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花卉文化概览。
2.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意义和特点。
3.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现代的应用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启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与当今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从观察花卉开始,让学生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和魅力。
2.通过看图片、访问专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
3.透过讲解、互动和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花卉文化。
四、教学步骤1. 花卉的分类介绍。
教师介绍和讲解花卉的基本分类,让学生大致了解花卉的种类和区别。
2. 花卉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3. 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
通过图片或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如梅花、兰花、牡丹等传统花卉的来源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等。
4. 中国传统花卉在现代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讲解和案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花卉艺术在现代中国的应用和影响, 如文艺复兴、国际大型展览等。
五、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话题或者演讲发表自己对于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2.在学生作品展示和口头报告中,评估学生的花卉艺术欣赏能力、古典美学观念和能力的运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有效地起到了教育学生、提升知识素质开扩视野等效果。
《园林花卉学教案》
《园林花卉学教案》第一章:园林花卉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掌握园林花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了解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和分类。
2. 园林花卉的作用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3.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4. 我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讨论法:探讨园林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及产业发展。
第二章: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
2. 实验法:观察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第三章: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繁殖材料。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第四章: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掌握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景观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造景技巧。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花卉学概述1.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1.2 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1.3 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1.4 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花卉形态学2.1 花卉的器官结构2.2 花卉的生长发育2.3 花卉的生殖生物学2.4 花卉的形态变异与演化第三章:花卉生态学3.1 花卉的生态习性3.2 花卉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3 花卉的适应性与生态分类3.4 花卉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四章:花卉栽培技术4.1 花卉繁殖方法4.2 花卉育苗技术4.3 花卉栽培管理技术4.4 花卉的病虫害防治第五章:花卉观赏与应用5.1 花卉的观赏特性5.2 花卉配置与造景5.3 花卉的应用类型5.4 花卉鉴赏与评赏方法第六章:常见园林花卉介绍6.1 草本花卉6.2 木本花卉6.3 球根花卉6.4 兰科花卉第七章:花卉繁殖与育苗技术7.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7.2 种子繁殖技术7.3 扦插繁殖技术7.4 分株繁殖技术7.5 组织培养技术第八章:花卉栽培与管理8.1 土壤与肥料管理8.2 水分管理8.3 光照与温度管理8.4 修剪与整枝8.5 花卉的更新与改造第九章:花卉病虫害防治9.1 病害识别与防治9.2 虫害识别与防治9.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9.4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第十章:花卉应用与园林设计10.1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10.2 花卉配置的原则与技巧10.3 园林花卉设计案例分析10.4 花卉展览与鉴赏第十一章:花卉繁殖的辅助技术11.1 花卉组织培养概述11.2 花卉组织培养的设施与技术11.3 花卉的快速繁殖技术11.4 花卉的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第十二章:花卉生理学12.1 花卉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2 花卉的水分生理与营养代谢12.3 花卉的生长发育周期12.4 花卉的逆境生理第十三章:花卉保护学13.1 花卉保护的意义与任务13.2 花卉保护的生物技术措施13.3 花卉保护的化学防治方法13.4 花卉保护的综合管理策略第十四章:现代花卉产业技术14.1 现代花卉生产技术概述14.2 花卉生产的设施农业技术14.3 花卉物流与市场经营14.4 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园林花卉的鉴赏与研究15.1 园林花卉的审美特征15.2 园林花卉的鉴赏方法15.3 园林花卉的研究途径与方法15.4 园林花卉学科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第一章:花卉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生长习性。
3. 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花卉的定义、特点、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花卉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生态分类、用途分类等。
3. 花卉的生长习性: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4. 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花卉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花卉在园林、农业、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生长习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卉品种,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应用领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花卉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卉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花卉分类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花卉进行研究,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应用情况。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 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了解花卉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3. 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和调控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株开花等。
2.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的作用、生殖生长的条件。
3. 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4. 花卉生长发育的调控方法:肥料施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实验观察法: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环境需求。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卉品种,了解其生长发育的特点。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花卉生长发育环境因素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花卉,了解其生长发育的调控方法。
《花卉学》教案
《花卉学》----------教案一、说明:1、花卉学合计90学时,分两个学期讲完。
第一学期54学时。
主要讲总论,第二学期各论部分,36学时。
本教案是54学时的总论部分。
2、总论部分分8章讲授,分别是: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花卉的分类(4学时)第三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2学时)第四章花卉与环境因子(4学时)第五章花卉的繁殖(6个学时)第六章花卉栽培与管理(8个学时)第七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2个学时)第八章花卉的应用(4学时)实验课:18学时---6次分别是:(1)露地草花播种技术(2)露地花卉分苗技术(3)田间整地技术(4)田间移苗定植、田间管理技术(5)花卉整形修剪和营养诊断(6)花芽分化的观察3、教材:以《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出版为文字教材,上课----网络教材《花卉生产学》为电子版教材,多媒体上课。
4、学生为2002级园林专业学生。
教案一本次课授课内容1、教学目的:介绍花卉学的总体情况,花卉业的国内发展动态,使园林专业的学生对花卉学,花卉业及花卉在园林的应用有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
2、讲授的内容纲要:一、花卉的涵义和范围1.花卉的定义和范围2.花卉生产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1.花卉是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生活的活材料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季节变化的一种标记。
2.花卉有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3.花卉业是“朝阳产业”。
三、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四、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及花卉事业现状一)栽培历史二)重点应研究的有:1.传统名花系统研究2.球根花卉的引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3.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花卉F1种及留种、育种、良种繁殖研究:4.鲜切花品种选育、引进及其栽培技术研究:5.观叶植物引种、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以室内观叶植物为主:6.盆景及插花艺术研究:7.细胞工程在花卉繁殖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花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存的研究:五、国外近代花卉事业发展概况一)国外花卉业概况二)花卉现代化经营的特点:1.温室化生产:2.工厂化生产:。
《园林花卉学教案》
《园林花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发育、繁殖、适应性等。
3. 学习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花卉的繁殖和栽培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及分类2. 园林花卉的特点3. 花卉的生物学特性4. 花卉的栽培技术5. 花卉的繁殖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园林花卉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
2. 教学难点:花卉的生长发育、适应性、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理论知识。
2. 采用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花卉的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花卉的栽培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园林花卉学》2. 教学课件3. 花卉实物标本4. 花卉栽培工具5. 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20课时。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10课时: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第11-20课时:讲解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第21-30课时:讲解花卉的繁殖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花卉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花卉种植基地,了解花卉的种植现状和新技术应用。
2. 邀请园林花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花卉栽培经验和最新研究动态。
3. 开展花卉栽培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园林花卉知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园林花卉的观赏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1. 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园林花卉的特点和养护方法。
教学难点:1. 园林花卉的分类标准。
2. 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园林花卉实物或图片、花卉养护工具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园林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园林花卉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1. 教师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园林花卉的特点。
三、学习园林花卉的分类1. 教师讲解园林花卉的分类标准,如按观赏价值、生长习性、花期等分类。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提供的花卉图片进行分类。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花卉养护实践,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园林花卉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解园林花卉的特点1. 教师讲解园林花卉的特点,如色彩、形状、香味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园林花卉的特点。
三、学习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1. 教师讲解园林花卉的养护和管理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园林花卉养护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花卉养护实践,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和体会。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与讲稿园艺学院赵妮绪论1学时教案一、目的要求要求学生对主要研究对象――花卉有一个基本了解,知道花卉业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二、主要讲解内容第一节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第二节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我国花卉业的概况第四节国外花卉生产概况三、讲授重点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应用及国内外花卉业的发展。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现代花卉业的简单了解,使得学生对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理解甚少,实际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对我国花卉资源的认知。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老师实际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六、参考书1. 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陈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讲稿我国花卉栽培历史及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足以说明我国的观赏植物资源在世界园林及庭院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花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代花卉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育新品种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一节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一、花卉学(狭义):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的科学。
如菊花、香石竹、郁金香等花卉。
二、花卉学(广义):除了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之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盆景以及花卉应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
如草坪、梅花、月季等花卉。
第二节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花卉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二、花卉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三、花卉生产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1. 香料2. 药用3. 食用4. 工业原料第三节我国花卉业的概况一、我国花卉栽培历史: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楚辞》。
2. 秦汉时期:阿房宫、上林苑,汉代出现设施栽培。
3. 宋朝:花卉栽培得到极大发展,分类著作大大增加,如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著作。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教案_2881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与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1、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2、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研、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源泉。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一)物种多样性丰富: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 3 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 个特有属, 527 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 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1、多季开花的种和品种多;一年中三季、四季、二季开花的植物资源多。
2、早花种类和品种较多;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1)变色类的品种;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5)微型与巨型的种类和品种;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PPT教案
我国早春开花的有梅花( Prunus mume)其花粉可在O— 2℃发芽,在6—8℃可完成授精过程。
低温开花的花卉还有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山桃(Prunus davidiana)
瑞香(Daphne odora)
蜡瓣花(C桃花在中国栽培有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直枝 桃、垂枝桃、寿星桃、洒金桃、五宝桃、绯桃、 碧桃、绛桃等多种类型和品种。李属(Prunus) 中的杏花、樱花3个品种,
有花大如碗,株高3米 多的品种“一丈红存在问题
花卉种质资源是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 作物新类型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育种的重要材 料
问题主要有: 资源本底不清,总量不明 缺乏
1、花卉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蕴
藏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
中国的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 哥伦比亚;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约有7500种,在世界树种总 数中占有很大比例。
英国丘园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Kew)中从 中国引种成功的观赏树木占全园树木总数的三分 之一,在亚洲,中国花卉资源最为丰富,尤以西 南山区最为突出,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约比毗邻 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5牛牛文倍库文档。分享
通麦暖温带木本观赏植物44科99属280种(含亚种、 变种、变型,下同)。
主要集中在蔷薇科(14属71种)、杜鹃花科(4属31种)、忍 冬科(3属20种)、虎耳草科(4属14种)、小檗科(2属12种) 等
黄杨叶栒子,色季拉山东坡
珠峰小檗,色季拉山西坡
世界总数 50 100 220 200 400 30 15 250 900 500 80 200 25
园林花卉知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认识常见的园林花卉,掌握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教学难点:1. 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园林花卉的生长状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园林花卉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园林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园林花卉?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园林花卉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1. 园林花卉的概念及分类- 介绍园林花卉的定义:指用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提供观赏价值的植物。
- 讲解园林花卉的分类:根据生命周期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球根花卉等;根据观赏特性分为观花、观叶、观果等。
2. 常见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展示常见园林花卉,如牡丹、玫瑰、菊花等。
- 讲解花卉的形态特征,如花色、花形、叶形等。
- 分析花卉的生态习性,如生长环境、土壤要求、光照需求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巩固练习1. 教师展示园林花卉图片,学生判断花卉的类别和习性。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花卉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习性。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园林花卉产业的认识。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种园林花卉的资料,了解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观赏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程度。
花木主题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花木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对花木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 了解我国花木的种类、特点及文化内涵。
2. 学会欣赏花木的形态、色彩和气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花木的美。
2. 如何将花木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花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花木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教师介绍我国花木的种类、特点及文化内涵。
a. 以梅花为例,讲解其象征意义、生长习性等。
b. 以桂花为例,讲解其传说故事、药用价值等。
2. 教师展示花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形态、色彩和气味。
3.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花木及其原因。
三、实践环节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木,进行观察、描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花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花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拓展学习1. 教师展示花木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花茶、园艺、装饰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花木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实践环节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以花木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花艺比赛、花茶制作等。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花木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方案,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花木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是否提高。
2. 学生对花木文化的了解程度。
《了解中国花卉种植技术》教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绿色生态的关注不断增加,植物园林业、花卉栽培业等行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而花卉种植技术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了解中国花卉种植技术》一课更是切实可行、实用性极强的教学内容,颇受好评。
本教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
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花卉种植技术》这一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热门花卉的种植技术、栽培技巧,为日后实际运用提供基础。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中国热门花卉的名称、特点、适宜的生长条件和发展趋势。
2.了解花卉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并掌握花卉的观赏、种植和管理基础知识。
3.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繁殖花卉。
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绿化环保建设。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花卉种植技术这一教学内容的主要难点是学生对花卉种植技术的不熟悉和缺乏实践经验。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抓住以下两个方面:1.虽然花卉种植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花卉本身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着种植的成败,我们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花卉种植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2.花卉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肥料、农药、水等物品,这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花卉生态环境,推广绿色环保意识,为日后的环保建设做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对于这种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来说,案例分析和实例比较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我们也应根据每种花卉的特点,进行场地考察、生长观察等实际操作,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教学经验:1.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建议先从高难度的花卉入手,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显得过于复杂。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花卉,如玫瑰、郁金香等来教学。
2.对于学生来说,我们需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机会,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花卉的观察、种植和管理基础知识。
《中国的花》教学设计
结合学校特色和地域文化,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如校史中 的花卉故事、当地的花卉品种等。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 2
多媒体课件
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包含丰富的图片、视频 和音频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中国花卉网、中国植物志等 网站,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探究的平台。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跟 上教学步伐并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05 教学资源与开发
CHAPTER
教材、教辅等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教材资源
充分利用《中国的花》教材和配套教辅,挖掘其中的知识点、文化 背景和情感教育元素。
跨学科资源
整合历史、地理、文学等相关学科资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 花卉文化。
学生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成立花卉兴趣 小组或园艺社团,开展 花卉种植、花艺设计等 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
06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
CHAPTER
教师团队的结构与分工
学科专家
负责提供专业知识,指导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教育技术专家
负责技术支持,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资源整合 等。
一线教师
教学内容
包括中国花卉的种类与特 点、花卉文化的内涵与表 现、花卉与文学艺术的关 系等方面。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CHAPTER
主要教学内容
花卉种类与特点
介绍中国丰富的花卉种类,包括 牡丹、菊花、梅花、兰花等,阐 述各自的特点、象征意义和文化
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01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第四节 国内外花卉业发展概况
一、花卉业的涵义及范畴 花卉业属于第三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 指传统花卉产业,即将花卉作为商品进行研究、开发、生 产、贮运、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具体包含四个方面:
1.花卉产品生产。 2.花卉艺术加工产品的制作。
3.花卉相关配套产品的制造。4.花卉的售后服务工作。
第二节 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一、花卉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1.绿化、美化、香化环境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花卉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1.消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 2.赋予花卉精神内涵,给予人们以精神激 励和享受 3、标志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三、花卉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二、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花卉栽培简史 (二)中国花卉业发展现状 1.花卉种植面积和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花 卉经营实体数量明显增加。 2.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 优化。 3.花卉科研教育发展迅速。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5.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提高。
2.广义花卉 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经过人类精心栽 培养护,能美化环境、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统称。 包括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观花、观叶、 观果、观茎、观根及观姿等类的植物,如 各类草花、草坪草与地被植物、花灌木、 观花乔木以及树桩盆景等。
(二)花卉的研究范畴
1、草本花卉 2、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型室内盆栽木本花卉。 二、花卉栽培的目的
应用形式。
第一章 花卉的概述
第一节 花卉的含义
第二节 花卉 栽培的 意义和作用
第三节中国花卉 种质资源的 特点及对 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四节 国内外 花卉产业 发展概况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园林植物资源是植物造景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园林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仅种子植物就超过25000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多种。
很多著名的园林植物以我国为分布中心,为公认的“花卉王国”。
现例举一些属中原产的中国的园林植物种类与世界种类总数的比较,见表1。
第一节、西方国家引种中国园林植物资源史实16世纪葡萄牙人首先从海上进入中国引走了甜橙,17世纪英国人,荷兰人相继而来。
1689年最早来中国采集植物的是英国的外科医生詹姆斯·坎安宁,他收集有600份标本,并命名了杉木。
专业引种开始于19世纪。
1803年,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派汤姆斯·埃义斯引走了中国的多花蔷薇、栎棠、南夭竺、木香及淡紫百合,并将此百合繁殖了l万个球。
1815年英国决定在中国建立使馆,指定植物学家克拉克·艾贝尔为使馆内科医生,他和助手引回300种植物种子,其中包括梅和六道木。
罗夫船长引走了云南山茶和紫藤,这株紫藤1818年栽于花园中,至1839年已长达55m,覆盖167m2的墙面,一次开67.5万朵花,被认为是世界上观赏植物中的一个奇迹。
从1839年起,英国多次派员来华收集园林植物资源,同时兼顾收集很多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使我国很多珍贵、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不断流向国外。
其重要人员如下: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在1839 -1860年中曾四次来华调查及引种。
协会命他引种野生或栽培的观赏植物及经济植物的种子,收集花园、农业和气象情报资料,并特别要他收集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桃的栽培品种、不同品质的茶叶、在香港的灯笼花生长环境,调查有无黄色重瓣月季、黄色山茶及蓝色芍药等,收集荷花的变种。
佛手。
金柑、食用百合及做宣纸的原料植物,分析植被生长茂密处自然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适合山茶。
杜鹃、菊花。
灯笼花等植物生长的栽培土壤理化性质。
福琼从中国引走了秋牡丹、桔梗、金钟花、构骨、石岩杜鹃、柏木、阔叶十大功劳、榆叶梅、榕树、搜疏、12-13种牡丹栽培品种、二种小菊变种和云杜鹃。
中国的花教案
中国的花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的花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花相关的重要意义和象征。
2. 学习中国传统花卉的名称、特点和栽培方法。
3. 提高学生对中国花卉艺术的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花与意义的关系。
2. 学习中国传统花卉的名称、特点和栽培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花卉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中国传统花卉的图片。
2. 相关的花卉资料和书籍。
3. 花卉栽培所需的土壤、花盆等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幅中国传统花卉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对花卉的印象和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和象征。
探究:3. 分组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中国传统花卉进行研究。
4. 学生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查找关于所选花卉的资料,包括名称、特点、栽培方法等。
5. 学生整理并准备一个小报告,介绍自己所选花卉的相关信息。
实践:6. 学生根据所选花卉的栽培要求,准备土壤、花盆等工具,实际进行花卉的栽培。
7.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栽培经验和成果。
欣赏:8. 展示不同种类的中国传统花卉图片,并让学生欣赏并描述花卉的美丽之处。
9. 引导学生分析花卉的颜色、形状和香气等特点,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总结:10.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所学内容和体会。
11. 提醒学生将所选花卉的栽培继续进行,关注花卉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花卉市场或花卉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花卉的多样性和美丽。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的小报告内容和展示情况。
2. 学生对花卉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学生对中国花卉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传统花卉进行比较研究。
2. 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中国传统花卉的插画或制作相关手工艺品。
教学资源:1. 中国传统花卉的图片、书籍和资料。
2. 花卉栽培工具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与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
2、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研、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
要源泉。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多季开花的种和品种多;
一年中三季、四季、二季开花的植物资源多。
2、早花种类和品种较多;
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5)微型与巨型的种类和品种;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
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2、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起了重要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