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救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jwu@re.ecnu.edu.cn
三、社会救助的特点 1、社会救助的特点: (1)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有选择性的; (2)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和流向是单向性的;在我国,社会
保障以“社会扣除”的形式将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到政府预 算,通过转移支付来保障一些特殊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单向性的特征决定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困难;由地方财政承担, 上海现在的标准为258元。上海的居住证不能享受低保。 (3)社会救助的物质帮助标准是低层次的; (4)社会救助提供的实际帮助是补差性的,与收入进行补差。
两者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均是解决失业问题的社会保障措 施。
本节重点: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百度文库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原则和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原则
(1)反贫困原则,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 (2)生存权原则; (3)普遍性原则; (3)积极救助原则; (4)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 二、社会救助的对象及分类
1、对象: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 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 助的标准。
我国的界定:一是比较强调有无劳动能力,二是基于社会公 平的资源分配。
2、贫困的类型: 绝对贫困:是指生活达不到温饱的基本需要;世界银行标准: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美元,中国相应240元/人月。 相对贫困:相对于社会上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来说明显偏低;
划分的标准各国有所不同: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于1990年代 初规定,家庭中一个成年人可支配的收入低于当地成年劳动 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就属于贫困。 上海2004年平均 月收入2033元,按上述标准就是1016元。
❖ 3、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 起初只是慈善性的济贫救困(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状况差
等原因);
❖ 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对其进行了改革: ➢ 扩大救助范围,把失业人口纳入了社会救助范围; ➢ 改变救助方式,一改传统“发放救助款”和“救助物资” 等方式,实行救助救灾与扶贫扶优相结合,生活救助与 职业培训相结合等方式;
国际劳工组织规定:在工业化国家,家庭人均收入相当于本 国制造业工人人均工资的30%,就属于贫困;
美国确定贫困线,基本沿用一个叫奥星斯基1963年提出的一 个公式来计算:按美国农业部计算的每个家庭人均营养足够 的饮食开支*3作为贫困线的平均标准。就是将菜蓝子和恩格 尔系数结合起来。
恩格尔系数:饮食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标准为:50-59 为勉强度日。
2003年我国绝对贫困标准是年收入637元以下(恩格尔系数 占80%以上,国际标准为60%),低收入贫困标准为637882元之间。贫困人口分别为2900万和5617万。
二、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含义 1、社会救助的概念 ❖ 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或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生活
困难,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按照国家法律或行 政规定的标准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援助; 社会救助所保障的对象,往往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最困难群体; 社会救助的形式很多;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得的权利。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社会救助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
从1999年国务院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开始, 全国普遍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代了原有的 的失业救助制度。
失业救助与失业社会保险的区别?
失业救助,即为享受失业社会保险的失业劳动者提供生活救 助的措施,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补充,也是市场经济条件 下对失业机制的完善;
失业救助与失业社会保险相比较,前者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 款,保障水平低;后者的资金来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 保障水平相对较高;
❖ 3、社会救助的作用 ❖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以相对贫困标准作为是否给予社会救
助的依据。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 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是国际反贫 困的要求,但2003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不仅没减少,反而 增加80万。
随着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发展,社会救助的范围越来越小, 但就其救助的内容在不断发展。就扶贫而言,以前是输血式 的,现在有了造血式的开发式扶贫项目。
➢ 初步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国务院发布 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提出确保“九五”期间在全国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制度分类:自然灾害社会救助制度;贫困地区扶贫制度;低 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包括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失业救助 制度。
特点:以无偿救助为基本特征,主要由民政部门实施。
(7)社会救助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2、社会救助的产生 产生:社会救助是从传统的贫民救济和社会救济这一对范畴
中演变而来的。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之前,所有的社会救济行为无不具 有下列特征:恩赐性、惩罚性;
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当时称 社会救济,1996年正式改称社会救助。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一、贫困的界定分类 1、贫困的界定 从贫困所造成的后果界定:贫困是由于资源不足,致使那些
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 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陷入贫困; 从贫困的直接原因看,贫困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收入来源,以 致无法达到起码的生活水平; 从深层次原因看,贫困产生的原因有二种,一是有劳动能力 但被剥夺了参与的机会,或参与一定的社会劳动但所得有限, 不足以维持个人或全家最低生活水准。
(5)社会救助的接受对象大部分是短期性的,以脱保为目标。 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和突发性事件的救助。
(6)社会救助的水平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没 有实行低保就是因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中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低保。2004年,国家计生委和财 政部发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独生子 女父母和双女户父母到了60岁,父母双方每月10元。东部地 区全部由地方财政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大部分由中央出, 浙江只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双女户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