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作用
三峡大坝的意义及建设
![三峡大坝的意义及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80df5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b.png)
三峡大坝的意义及建设对中国人民来说,三峡大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
它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三峡大坝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意义和贡献呢?一、经济意义三峡大坝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它具有调度水位、发电、航运、灌溉等多重功用。
其中最显著的是发电,三峡大坝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0兆瓦,相当于理论上每年可发电万亿千瓦时,满足了中国超过400个城市的用电需求。
而且,三峡水库能够储存220亿立方米的水,调节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三角地区的水资源,解决了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意义三峡大坝建成后,水电取代了火电,这样就可以减少煤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提高环保水平。
同时,三峡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当洪水来袭时,三峡大坝能够控制水位,防范洪水危害,减轻洪灾损失;旱灾来临时,它能够对下游进行灌溉,补充水源。
因此,三峡大坝对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文化意义三峡大坝是中国的国宝,其建设过程也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
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历经了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不仅完美地记录了中国自己的现代史,而且向全人类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精神和聪明才智。
同时,通过大坝对古书画等文化遗产实施的保护,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三峡大坝建设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
四、工程意义三峡大坝工程历时多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质,堪称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实力,而且也提高了世界上大坝的建筑水平。
亦因此,三峡大坝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众多国际建筑媒体和专家研究的对象。
虽然三峡大坝建造的费用很高,其运行成本也不低,但它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经济、环境、文化效益是无法替代的。
三峡大坝守护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幸福和未来,在经济、生态、文化、工程等多方面都具备深远的意义。
原题目:三峡水库的功能
![原题目:三峡水库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c4f10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0.png)
原题目:三峡水库的功能
三峡水库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拥有多种功能。
以下是三峡水库的主要功能:
1. 水利调节功能:三峡水库通过调节水位,可以实现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和调节。
它可以调整洪峰流量和低水位流量,减轻洪水灾害和干旱缺水的影响。
2. 发电功能: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充分利用长江的水力资源,发电量巨大。
它为中国供应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航运功能:三峡水库的建设使长江航道得以改善,提高了航运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它解决了长江上游航道的蓄水问题,使得大型船只能够安全通行。
4. 河流生态保护功能:三峡水库的建设对长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它减轻了河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水质环境,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
5. 水土保持功能:三峡水库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库的蓄水、排洪、调度等措施,可以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沉降,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农田面积的退化。
总结:三峡水库具备水利调节、发电、航运、河流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等多种功能。
它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水生态环境和提供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15b9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9.png)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三峡工程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17年的建设,三峡工程已经全面建成;2010年汛期,三峡工程迎来了建成以来首次较大洪水的考验,通过精细调度、科学调控,三峡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作用;汛后,三峡水库首次实现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的目标,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作用;一、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1. 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100mm,但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5—10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90%;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出现时间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果气象异常,上下游、干支流洪水遭遇,就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暴雨量大、历时长,则导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长江防洪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江干堤进行全面加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长江的洪水来量远远超过中下游各河段的安全泄量;自1153年以来,宜昌流量超过80000m3/s的有8次,城陵矶以上干流和洞庭湖的汇合洪峰流量在1931年、1935年和1954年均超过100000m3/s,而目前上荆江的安全泄量为60000—68000m3/s、城陵矶附近约60000m3/s、汉口约70000m3/s、湖口约80000m3/s,洪水来量大与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2三峡工程兴建前,荆江河段如果遇1860年或1870年型洪水,运用现有荆江分洪工程分洪后,尚有30000—35000m3/s 的超额洪峰流量无法安全下泄,不论荆江南溃还是北溃,均将淹没大片农田和村镇,造成大量人口伤亡,特别是北溃还将严重威胁武汉市的安全;3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内人口多,安全建设滞后,实施计划分洪十分困难,一旦分洪损失大;湖区及支流堤防工程仍存在薄弱环节和隐患,堤防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测和抢险设备,技术手段落后,防洪形势依然严峻;2.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以下库容393亿m3,其中防洪库容亿m3,工程建成后通过水库调蓄运用,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荆江地区的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荆江地区若遇百年一遇及以下洪水,通过水库拦蓄洪水,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不需启用荆江分洪区;遇千年一遇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80000m3/s,配合荆江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从而保证荆江河段与江汉平原的防洪安全;此外,由于水库拦蓄、清水下泄,使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减少,可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延长洞庭湖的调蓄寿命;2城陵矶附近地区通过三峡水库调蓄上游洪水,一般年份基本上不分洪各支流尾闾除外,若遇1931年、1935年、1954年和1998年型大洪水,可减少本地区的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3武汉地区由于长江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避免荆江大堤溃决后洪水取捷径直趋武汉的威胁;此外,武汉以上控制洪水的能力除了原有的蓄滞洪区容量外,增加了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亿m3,大大提高了武汉防洪调度的灵活性;二、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及调度实践1. 汛情特点1暴雨过程多、强度大;入汛后长江流域暴雨持续不断,主汛期发生了4次相对集中的强降雨阶段,且持续时间长,强雨带南北拉锯、上下游移动;各阶段降水强度多以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为主;6月16—24日强雨区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两湖水系,最大降雨中心位于信江和抚河一带;7月8—15日主雨区略有北抬,强雨区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干流至两湖水系偏北地区一带,最大降雨中心位于长江下游干流区间;7月15—25日强雨区西进北抬,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嘉、岷流域及汉江上中游地区,最大降雨中心位于渠江;8月12—25日多雨区再次出现在嘉、岷流域及汉江上中游地区一带;各阶段最大暴雨中心日雨量均超过250mm,如鄱阳湖进贤站6月19日雨量达329mm,7月8日安庆站雨量达291mm、鄂东北英山站雨量达287mm,嘉陵江通江站7月16日雨量达277mm, 8月18日岷江杨柳坪站雨量达254mm;2汛情来势猛、范围广;主汛期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发生或多次发生大范围暴雨,仅统计上述4次集中性强降雨阶段,累计雨量大于100mm的笼罩面积分别约为万、万、万和万km2;大于300mm的笼罩面积分别约为万、万、万和万km2;与历史同期降雨量相比,6—8月长江流域偏多1成,长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多2成;其中,6月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偏多3成多,7月长江下游干流偏多约倍、长江中游干流和汉江分别偏多6—7成、嘉陵江偏多3成,8月岷沱江、汉江和长江下游干流分别偏多约2—3成;受强降雨过程影响,长江流域相应出现了明显的涨水过程;3洪水涨幅大、超警多;受强降雨影响,长江干流大部江段和抚河、信江、嘉陵江、汉江等多条重要支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区均发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且水位涨势迅猛;鄱阳湖水系昌江渡峰坑站最大日涨幅,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干流寸滩站7月19日24小时水位涨幅近5m,从接近警戒水位到超过保证水位;三峡水库库水位最大日涨幅,最大日拦蓄洪水量亿m3;嘉陵江支流渠江罗渡溪站水位最大日涨幅,洪峰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流量超过历史最大流量;汉江干流白河站水位最大日涨幅,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流量从4610m3/s猛增到21400m3/s;4洪灾类型多、损失重;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多种类型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止8月底,长江流域共有9个省直辖市1046个县市、区受灾,山洪灾害数百起,大量县市城受淹,洪灾损失惨重;2. 调度实践1优化调度方案;三峡工程初期运行以来,防洪、发电、航运、生态及中下游用水等各方面都对三峡水库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10月,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方案在防洪调度方面,考虑到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主要采用对荆江河段防洪补偿调度的方式,重点是防御荆江特大洪水,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的利用效率明显不够高,难以适应中下游地区的现实要求,因此通过拟订荆江与城陵矶不同补偿方式以及分析其对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在保证枢纽大坝安全和不降低荆江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兼顾对城陵矶防洪补偿的调度方式;方案提出的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方式,将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亿m3自下而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库容约亿m3,用于城陵矶地区防洪,相应库水位为;第二部分库容亿m3,用于荆江地区防洪补偿,相应库水位为;第三部分库容约亿m3,用于防御荆江特大洪水;在遇到三峡上游来水不很大而城陵矶附近主要是洞庭湖来水较大,迫切需要三峡水库拦洪以减轻防洪压力的情况下,三峡水库运用预留的亿m3防洪库容库水位145—155m,按控制城陵矶莲花塘水位保证水位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在运用上,首先用第一部分防洪库容调蓄洪水,按控制城陵矶水位不超过进行调度;蓄水155m后,即不再考虑城陵矶防洪补偿的要求,改按只考虑荆江地区的防洪补偿要求调度;蓄水后,则按遭遇特大洪水时荆江河段在分蓄洪措施配合下安全行洪进行调度;2实际调度运行;2010年汛期,在遵循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小洪水的调度实践,即“当长江上游发生中小洪水,根据实时雨水情和预测预报,在三峡水库尚不需实施对荆江或城陵矶河段进行补偿调度,且有充分把握保障防洪安全时,三峡水库可以相机进行调洪运用;”为应对主汛期长江洪水,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拦洪调度,累计拦洪230多亿m3;其中,7月20—22日,入库洪峰流量达70000m3/s,通过控制下泄流量,为下游防洪削峰约30000m3/s,库水位迅速上涨,22日19时上升至158m,拦蓄洪水约73亿m3;三峡工程2010年175m试验性蓄水从9月10日0时开始,起蓄水位承接前期防洪调度的实际库水位;9月30日8时蓄水位为,10月10日8时蓄至,10月16日6时库水位达到了前两年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10月26日9时首次蓄水至175m;本次175m蓄水在总结2008年和2009年试验性蓄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做好充分准备,蓄水过程兼顾了上下游用水需求,较好处理了防洪、发电、航运和补水之间的关系;3调度效果与效益分析;2010年汛期,长江防总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不仅充分发挥了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在防洪方面,有效避免了长江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造成的安全威胁,缓解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比如,7月20日8时,三峡迎来建库以来最大的入库流量70000m3/s,长江防总通过滚动会商、精细调度,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控制在40000 m3/s,削减洪峰流量30000m3/s,削峰40%以上,从而降低长江中游干流沿线水位—,使中下游河段特别是沙市和武汉河段未超警戒水位,中下游干流堤防无一处险情发生,长江中下游的防汛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如果没有三峡水库拦洪蓄峰,这次洪水过程将使沙市和城陵矶的洪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沿线需要调配大量人员巡堤查险,防洪的压力、消耗与风险将明显增大;在发电方面,三峡水库拦蓄洪水期间一直维持在高水位运行,最高达到,增加了发电量;据初步统计,与同期相比,6—8月三峡水库增加发电量30多亿kwh;在航运方面,及时调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至25000 /s,分两次疏散了积压在三峡至葛洲坝之间的中小船舶,仅7月31日8时—8月1日20时,就疏散了滞留在三峡河段的船只500条艘,有效地保障了交通安全,稳定了船员情绪;在水库提前蓄水和对中下游补水方面, 2010年9月10日提前蓄水,保障了10月底成功蓄水至175m目标的实现,水库具备了枯期为中下游补水亿m3的能力;10月26日蓄水至175m后,自12月下旬开始加大出流,对长江中下游实施补水,截至2011年2月底,共向下游补水约70亿m3;由于三峡水库实施补水调度,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6成,对保证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用水需求、葛洲坝下游三江航道畅通、抵制咸潮入侵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长江防总在遵循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小洪水的科学精细调度,较大地发挥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疑是巨大的;2010年三峡防洪调度合理兼顾了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这一有益尝试为进一步优化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峡水库成功蓄水至175m,表明三峡工程将会按照规划发挥其综合效益;三、三峡水库调度相关问题探讨三峡工程综合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化调度;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库调度的深化、优化、精细化研究至关重要;1. 入库洪水与动库容调洪三峡水库动、静库容调洪均可满足水库调度的要求,但水库建成后,楔形库容是客观的,在今后的水库调度中应积极完善三峡入库洪水动库容调洪计算模型;入库洪水过程线由回水末端的入库洪水与区间洪水两部分组成,应进一步增加对区间洪水的观测,以获得准确的水库洪水资料;水库调洪计算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坝址洪水静库容法和入库洪水动库容法;三峡水库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相比,具有洪峰峰值增大、出现时间提前、洪量集中等特点;动库容能较好地反映洪水进入水库后蓄水量的实际情况,但动库容除与库区河道地形有关外,还与入库洪水类型及组成、调度方式、坝前水位、水库特性等因素有关,影响因素复杂;以往对动、静库容调洪的研究说明,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时虽然三峡水库的动库容拦洪量小于静库容拦洪量,但枝城的最大流量百年一遇洪水时均为56700m3/s,千年一遇洪水时均小于80000 m3/s,且三峡最高水位控制在175m;亦即三峡水库亿m3防洪库容是偏安全的,即使采用动库容调洪,也能够达到规划制定的防洪要求,从而满足长江中下游整体防洪体系的需要;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已建立三峡水库MIKE11水动力学预报调度模型,模型采用水动力学方法,模拟库区水面线的变化来实现动库容的调洪计算;在2010年三峡水库运用的实践中,对动、静库容调洪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成果与实测吻合较好;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动、静库容调洪具有较好的精度,均可满足水库调度的要求;如要进一步分析水库调度后库区水面线的实际情况,则需要采取动库容调洪方法;因此今后还需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动库容调洪模型,并考虑适当增加入库控制站,以获取相对准确的入库洪水资料;2. 水库蓄水对重庆河段泥沙冲淤及回水的影响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的逐步建设,三峡入库泥沙的减少对减轻库尾特别是重庆市主城区段的泥沙淤积有较大作用;但水库蓄水也会相对增加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特别是对于大水大沙年或小水中沙年的水库蓄水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持续加强观测;天然情况下,重庆主城区河段年内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洪淤枯冲”;在三峡水库围堰发电期和初期运行期,重庆主城区河段尚未受三峡水库壅水影响,属自然条件下的演变;试验性蓄水期重庆主城区河段受三峡库区蓄水影响较小;2008年9月—2010年6月,全河段淤积泥沙295万m3,淤积主要集中在长江朝天门以下河段;2010年6月11日—9月5日,全河段淤积泥沙万m3,从冲淤分布来看,长江干流朝天门以上、以下河段分别淤积泥沙万m3、万m3,嘉陵江段则冲刷泥沙万m3;据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的观测资料分析,当三峡坝前水位低于160m时,寸滩以上库段基本不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9月中旬—10月中旬重庆主城区河段仍然保持较强的走沙能力,泥沙主要淤积在清溪场以下库段;汛后当三峡坝前水位超过160m时,壅水逐渐影响到主城区河段,特别是当坝前水位超过162m时,朝天门以上河段受壅水影响明显;随着坝前水位的逐渐抬高,重庆主城区河段天然情况下汛后河床冲刷较为集中的规律则因水库充蓄、水位壅高、流速减缓而改变,河床也由天然情况下的冲刷转为以淤积为主,汛后的河道冲刷期相应后移至汛前库水位的消落期;由于目前泥沙观测时间尚短,对于库尾局部淤积碍航规律还需进一步观测验证;从数学模型分析结果看,对于大水大沙年或小水中沙年还应注意水库蓄水方式,尽可能增加汛后走沙的时间;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的逐步建设,三峡入库泥沙将减少更多,库尾段特别是重庆市主城区段的泥沙淤积情况将随之得到很大改善,变动回水区洪水位也将明显降低;3. 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为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是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且随着上游水库的建设,对城陵矶补偿预留的防洪库容还有条件进一步增加;2010年汛期,根据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现实需求,三峡水库5次拦蓄洪水,充分发挥了防洪作用;虽然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尚未按控制城陵矶莲花塘站水位进行防洪补偿调度,但从控制调度过程和效果看,兼顾对城陵矶的防洪补偿调度方式是现实可行的;三峡水库兼顾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只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好对不同地区补偿的库容,拟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在现阶段长江水文预报技术水平基础上,可以做到既不影响荆江地区设定的防洪标准,又可进一步降低城陵矶的洪水位;实施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汛期三峡水库蓄水几率将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库区泥沙淤积;自有实测资料以来,城陵矶水位超过的年份较多地出现在20世纪末及本世纪初分别为1954、1996、1998、1999、2002年,经对20世纪以来的洪水年份进行还原后推算,按城陵矶莲花塘水位为控制补偿调度,三峡水库平均约10年运用1次;分析表明,三峡水库采用对荆江或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方式对库区泥沙的淤积差别很小;鉴于上游已建和在建水库拦沙和水土保持减沙的作用使得三峡入库泥沙减少,以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长江中下游分洪损失越来越大等情况,在既保证荆江河段防洪目标的实现,又不增加库区淹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峡水库的防洪潜力,在长江中下游遇到大洪水,中下游防洪形势较为严峻时,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节,减少中下游的分洪量,减轻中下游防汛压力,是十分必要的;汛期洪水调度过程中,根据水情预报推算的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2—3天的水位误差基本上在厘米级,并可通过滚动预报和分析不断进行校验修正,为三峡水库高效发挥控泄作用、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洪效果提供了保障,使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达到了比较精细的程度;从现阶段各控制站水文预报的技术水平保障看,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也是可行的;今后,应结合上游水库的不断建成,深入研究对城陵矶补偿的控制运用条件,以及进一步扩大第一部分防洪库容的可能性,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一般洪水的防洪作用,同时深入研究对一般洪水调度水库蓄水几率增加后的水库泥沙淤积及下游的冲刷问题;4. 上游水库对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随着上游水库的兴建,水库群防洪库容不断增加,水库蓄水与防洪以及水库群之间的蓄水矛盾会加大,为此,需要进一步从技术及行政两方面协调水库防洪与蓄水、三峡水库蓄水与上游水库蓄水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挥水库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获得更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与三峡水库同步蓄水的上游水库主要为有防洪任务水库,同步蓄水库容目前为亿m3,2013年溪洛渡、向家坝投运后将达亿m3;遇上游发生枯水水情,估算上游其他水库还将增加与三峡同步蓄水库容亿m3;按不利的来水情况考虑,2013年上游与三峡同步蓄水库容分别为亿m3、亿m3;在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对上游水库防御本支流洪水和配合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防洪预留的防洪库容做了整体安排,总规模300多亿m3;为协调水库群汛后蓄水与防洪调度,防洪规划提出上游水库以拦蓄洪水基流的方式配合三峡拦洪,也就是防洪库容分期预留,水库在7—8月可开始逐步蓄水;在金沙江下游4梯级及上游其他支流水库的调度运行设计时,各水库按9月底以前完成蓄水任务来设计水库运行方式;随着上游水库的兴建,当水库群具有一定规模后,水库兴利蓄水与防洪、下游用水需求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大,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在抓紧进行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联合蓄水调度方式的研究;受来水、工程建成下闸蓄水等多方面影响,每年的汛末蓄水量都在变化,为协调上、下游水库蓄水关系,需要尽快建立信息通报渠道,为三峡水库做好蓄水调度方案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为有效利用好长江水资源,需尽快建立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控制性枢纽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5. 三峡蓄水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三峡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与拦沙后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水情会带来影响,清水下泄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中下游蓄泄关系、江湖关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观测与研究,当前应关注水库蓄水对中下游特别是两湖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年入海总水量没有改变,由于水库调蓄作用,中下游9—11月份多年平均流量较建库前减小,12月至次年5月下泄流量有所增加,尤以最枯季节增幅较大;受此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低水位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增长,年最低水位平均值略有抬高;因水库蓄水及荆江河道冲刷影响,致荆南三口洪道断流时间提前,断流天数增加;蓄水期间,洞庭湖、鄱阳湖区及汉江等支流下游水位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流水位降低的影响;由于三峡水库蓄水集中在9月和10月,拦蓄水量相对较大,中下游干流10月平均水位较天然情况降低;如遇来水偏少年份,与三峡蓄水影响相叠加,中下游水文情势改变将更加突出,同时,干流水位降低导致两湖出流加快,相应湖区水位下降,使得两湖枯水期有所提前,枯水时段延长;随着三峡水库入库泥沙大幅减少,加上三峡水库运用后,水库拦截大部分泥沙,三峡水库出库泥沙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清水下泄导致坝下游河道发生长时期、长河段的冲刷,冲刷强度从上段向下段逐步发展;由于中下游河道各河段在各个时期冲淤程度不同,各河段泄流能力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必将相应引起水位的变化;四、建议1. 加强三峡工程投运后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鉴于上游来水来沙、坝下游河道冲淤、江湖关系变化等的不确定性以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加之三峡工程对防洪、河道、供水、灌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还需不断地深入认知,因此,需加强对长江中下游的专门监测和分析工作,不断深化三峡工程运用后对长江中下游河势变化、江湖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 加强三峡水库综合利用及优化调度研究三峡工程投入运行后,遇特殊干旱年份对中下游用水和长江口段压咸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以往研究不够,今后随着长江流域内用水量以及跨流域调水量的增加,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和生态等各方面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应加强研究,及时调整和优化调度运用方式,并研究缓解此类问题的对策措施,提高三峡水库综合利用效益;3. 加强三峡与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统一调度研究。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fb77e0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8.png)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三峡工程的意义:
三峡工程不但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加快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三峡工程建设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载入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史册。
三峡工程作用:
1、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
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可拦蓄洪水、调节洪峰,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2、三峡工程是国家调整能源布局和促进全国电网联网的重要措施。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可以缓解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区能源紧张局面。
而且,随着三峡电站、长江上游电站以及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成,将使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和川渝地区实现联网,进而实现全国联网。
3、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和水资源滚动开发的基础。
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段可规划10个左右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未来“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
三峡工程建成后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资金能力,为梯级开发上游干流水能资源提供了物质保证。
此外,三峡水
库的形成,为南水北调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4、三峡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中上游通航条件。
三峡水库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1/3,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黄金水道的作用。
三峡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7a30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6.png)
三峡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工程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三峡工程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贡献。
一、环境保护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水域的水质得到了改善。
在工程建设之前,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质一直存在问题,水污染严重。
而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水质,还减少了水污染的发生。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
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了长江中的珍稀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
此外,三峡工程还有助于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每年可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此外,三峡工程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为当地经济增加了不少收入。
三、社会效益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工程建设还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加强国家的能源安全。
三峡水电站的建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国家的能源供应能力。
此外,三峡工程还有助于加强国家的水资源管理能力,提高了国家的抗旱能力。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破坏和移民问题。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4043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1.png)
③流域地形特征:地__势__低__平_,__南__北__两__岸_支__流汇入
❖ 人为原因 :
①中上游过度砍伐,使得森林涵__养__水__源__调__节__径__流__削__减_洪__峰_ 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河床_抬__高__,河道 的_泄_洪__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__蓄__洪__峰__的功能削弱.
江河段,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两岸
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
❖ 2.三峡工程为何能起巨大的防洪作用?①由于三
峡工程处于二__、_三__阶_梯__转__换_处_的转换位置,控制着
_长_江__上_游__全__部_的__来_水__和__来_沙_______ ②三峡水库具
有393亿立方米的库容,其中用于_调__节_洪__峰__ 、
❖ 2.由于三峡工程所处的良好的区位,使它与华中的 输电距离在_5_0_0_千米范围,与华东、广东及全国 其他主要负荷地区的距离也均在_1_00_0_千米左右 的经济输电范围内.
❖ 3.未来中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是_三_峡__, 它的建成对缓解_华_中__、_华_东__地区能源紧张,减轻 __铁_路__运输压力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以清洁的_水_能_ 代替火电,因此,其__环_境__效益也十分显著. 返 回
9.南水北调
三峡水库之水引至丹江口水库,汇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 ,流经河南、河北直至北京,解决沿途各省区水荒之危,并对缓 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恶化生态、污染环境 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0.供水灌溉
❖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让长江之水,源源不断地浇灌久旱 的北方大地,使中华沃野更加生机盎然,民族更焕发青春和活力 。
三峡大坝功能
![三峡大坝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a93a95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9.png)
三峡大坝功能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中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有多项功能,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1. 水电发电:三峡大坝是一个巨大的水电站,拥有32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的装机容量达到700兆瓦。
三峡大坝每年可发电约1.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04亿吨。
其强大的发电能力使得中国的电力供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2. 航运运输:通过三峡大坝的船闸,可以实现大型船舶的通行。
这使得长江水系成为一条高效的内河水运通道,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水运的运输能力。
同时,三峡大坝还极大地提高了江上的航运安全性。
3. 洪水调节:三峡大坝拥有强大的调节洪峰的能力。
它能够抵御一百年一遇的洪水,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
通过调节水位,三峡大坝可以使得洪峰下移,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4. 改善航道条件:三峡大坝减少了长江水系中的水力条件,使得航道的水位增深。
这使得船只搭载更多货物,提高了长江航道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5. 生态修复:三峡大坝的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补偿和修复。
通过大坝的建设,三峡库区的水质得到改善,当地渔业资源得到保护。
此外,三峡大坝还建立了大面积的水库湿地,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总之,三峡大坝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其多功能的水利枢纽作用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发电、航运、洪水调节、航道改善和生态修复等功能的综合作用,三峡大坝发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峡是个好大坝
![三峡是个好大坝](https://img.taocdn.com/s3/m/632ad9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9.png)
三峡是个好大坝引言: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三峡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不仅起到了防洪、发电、航运以及水资源调度等重要功能,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典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三峡大坝是一个好大坝。
一、防洪功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长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长的河流,常年水位波动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而三峡大坝建成后,极大地减轻了洪水对沿江地区的危害。
通过三峡大坝的蓄洪和释洪功能,能够对洪水进行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从而降低了江河岸边的洪水风险,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电功能三峡大坝对于中国的能源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数据显示,三峡大坝每年可发电近3000亿千瓦时,约占中国国内总电量的10%以上。
这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也降低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三峡大坝的发电能力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就业和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航运和水资源调度功能除了防洪和发电功能之外,三峡大坝还扮演着重要的航运和水资源调度的角色。
由于三峡大坝在长江上的位置,使得它成为了长江沿岸重要的通道和航运枢纽。
大坝的船闸和航道系统使得大型货船能够顺利通过,加速了物流的流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三峡大坝还能够灵活地调节江水的流动,保障上下游地区的用水需求,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为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调度等多重功能,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建设和运营体现了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峡大坝是一个好大坝,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和维护好这个伟大的工程,让其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527b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2.png)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防洪长江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
造成洪灾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如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遇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
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
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乱的巨大损失。
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2)发电: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
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中。
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
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意义和作用
![三峡工程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7111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9.png)
03
三峡工程的作用
对环境的影响
防洪减灾
促进生态保护
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减少了洪涝灾 害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 护和修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 护了库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 样性的发展。
改善水质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长江流域的水 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水库的调 节作用,减少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提 高了水质。
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得下游河道 的流量更加稳定,提高了航道的通航 能力。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改善 了航道的通航条件,提高了航行的安 全性。
灌溉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为周边地区的农业 灌溉提供了便利。三峡水库的调节作 用使得下游河道的流量更加稳定,为 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促进了周边地区的 农业发展。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使 得农田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当 地农民的收入增长。
资源利用
优化水资源利用,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 展。
与其他大型工程的协同发展
区域协调
加强与其他大型工程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 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优势互补
发挥各自工程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 赢。
生态环境保护
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 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估
生态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生 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包括 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改变、 水质的改变等。
气候影响
有研究认为三峡工程的建 设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 了影响,如降雨量、温度 等。
地质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地 区的地质结构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如地震、滑坡等。
三峡大坝作用
![三峡大坝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bf6f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9.png)
三峡大坝作用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起到了发电、航运和防洪的作用,还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三峡大坝的最重要作用是发电。
它拥有32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超过1万亿度。
这对于满足中国大部分地区乃至亚洲其他地区的电力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坝调度水流,有效利用水能来发电,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还减少了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其次,三峡大坝对航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大坝建设之前,三峡河段因急流、险滩等原因,航道条件极其复杂,很难通行大型船只。
而三峡大坝的建成,使得三峡河段形成了长江上的一条重要航运通道。
大坝的通过船闸控制水位,解决了船只通过急流、水位变化等困扰,使得船只能够舒适、安全地通过三峡河段,加快了货物的运输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三峡大坝对防洪有着重要的功能。
大坝的建设有效地扩大了长江河道的断面,增加了河道的容水量,具有很强的调节洪水的能力。
在洪峰来临时,大坝可以通过控制闸门的开闭来调节水位,减少来自上游的洪水的冲击力和威胁。
同时,大坝还能对洪水进行蓄水调度,有效延长洪水的泄洪时间,减少了下游洪峰的冲击力,保护了长江沿岸的城市和农田的安全。
此外,三峡大坝对环境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大坝不仅可以利用水能发电,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减少水能消散的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对节约资源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坝还建设了过渡渔场,保护并培育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发挥着发电、航运、防洪和环保等重要作用,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未来三峡大坝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1a77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1.png)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三峡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宜昌市和重庆市奉节县之间。
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不仅具有发电功能,还具备了重要的防洪作用。
首先,三峡工程能够有效控制长江洪水。
由于长江流域地域广阔,水量大,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利于调节长江水位,减轻洪峰流量的压力,提高了流域洪水的安全度。
根据统计数据,自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以来,洪水的峰值流量明显下降,并且没有出现过超过警戒线的洪水。
其次,三峡工程还能够缓释洪峰流量。
在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洪水时,三峡工程可以通过调节泄洪、提前蓄洪等措施,延缓洪水的流入速度,使洪水过程得以缓解,减少沿岸地区的洪灾损失。
例如,2024年长江洪水来临时,三峡工程的泄洪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洪峰流量迅速下降,并成功遏制了洪水蔓延的势头。
此外,三峡工程还可以防止洪水冲毁河堤。
长江流域的河堤系统承载着河流的水流压力,但在洪水冲击下,河堤很容易破损甚至决口,导致河水瞬间泛滥至周边地区,形成更严重的洪灾。
三峡工程通过调节闸门开启和泄洪量的控制,减少了下游河道的水流速度,有效减轻了河堤的水压力,从而避免了河堤决口和河水泛滥的风险。
最后,三峡工程还能够有效保护下游的城市和农田。
在洪水发生时,三峡工程可以根据洪水情况及时进行泄洪操作,将洪水导入库区,减少对下游城市和农田的影响。
通过合理调度洪水的流向,三峡工程不仅能够保护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安全,还能减少洪水对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的损失,为经济的快速恢复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十分显著。
它通过调节长江水位、缓释洪峰流量、防止洪水冲毁河堤,以及保护下游城市和农田等措施,有效减轻了长江流域的洪灾风险,保护了沿岸地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它的防洪作用将会更加突出,并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洪灾频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11-11班5.1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11-11班5.1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3c7f98dd88d0d233d46ae6.png)
河流的综合治理
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 ——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
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 工程38千米。
二、长江三峡工程的作用:
(一)防洪
1.长江洪水灾害:
(1)损失巨大:常发洪水;长江中下游
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
•控制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
•荆江河段百年一遇,缓解对沿江
大城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减少分洪造成的损失。
(二)发电:
1、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 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2、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 •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紧张的状况;减轻 铁路运输压力;良好的区位,辐射主 要经济发达地区。 3、三峡水电站的环境效益 水电代替火电,减少煤炭的消耗,减少 “三废”的排放,利于环保。
请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长江三峡 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气候上长江三峡及以上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地势上长江三峡处于我国第二、三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水系特征上长江上游水系发达, 特别是四川盆地地势低洼,河水范围广,有岷江、 嘉陵江、乌江等大河汇入。
(4)三峡水库建成后,险滩被 淹没 , 水 流 趋缓 ________ ,航道 ____ ,万吨级船队可从上 加宽加深 重庆 海直达 _______低成本,大通量 ,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 ”的作用。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C
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位于第二\第三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 水位提升,使通航里程增加;抖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就业;有利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 沪宁杭 广东
(2)长江洪灾成因:
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https://img.taocdn.com/s3/m/f39c62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e.png)
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三峡工程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在长江流域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其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从必要性角度来看,兴建三峡工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三峡工程是为了改善长江流域的水利资源,解决水电能源问题。
长江是中国最长、流域最大的河流,其水能资源丰富。
兴建三峡工程可以有效开发和利用长江水能资源,增加水电的供给,满足经济发展对电能的需求。
其次,三峡工程可以起到调节洪水、防止洪水灾害的作用。
长江流域洪水频发,兴建三峡工程可以通过调节水位,储存洪水,减少洪水流量,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第三,三峡工程可以提高长江航运能力,促进交通运输发展。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兴建三峡工程可以提升长江航运能力,减轻船舶通航的难度,促进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
最后,三峡工程可以提供水资源,保障流域内的农业和人类生活用水需求。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人口聚集区,兴建三峡工程可以提供稳定的水资源,满足农业灌溉和居民水生活的需要。
其次,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兴建三峡工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可行性。
首先,三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充分考虑了长江流域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确保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拥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保障。
同时,中国在水利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力量,能够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有着充分的考虑。
工程设计中包括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使得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可以相互促进。
最后,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使长江流域的各利益相关方得到协调和平衡。
工程建设前,相关方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形成了一系列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3c12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6.png)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首先,长江三峡工程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三峡电站每年可发电约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中国一年核电总装机容量的数倍,可以满足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电力需求。
它不仅减轻了中国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压力,还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
其次,长江三峡工程在防洪减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长江流域每年都会面临来自于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威胁,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三峡工程拥有强大的防洪能力,可以调节和控制长江的洪水流量,在减弱洪峰、减少泄洪和分散洪水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有效防止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了沿江地区的安全和群众的生命财产。
此外,长江三峡工程还对水运运输和航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工程建成后,长江航道水位得到了有效提升,可容纳大型船舶通行,推动了长江内外航道的通畅和水运能力的提升,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交通和物资流动。
同时,船闸工程的建设以及对航道的维护保养也大大提高了长江航运的安全性,减少了航运事故的发生,对保障船舶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还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通过调节流量、减少泥沙和污染物的扩散等手段,三峡工程有效改善了长江下游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了下游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水源水质,维护了生态平衡。
同时,大坝蓄积的水库还能稳定引水供应,解决旱涝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长江三峡工程还在旅游、科学研究、水资源调节和区域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工程建设的成功不仅令中国引以为傲,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巨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成功模式。
总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在能源、防洪、航运、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不仅解决了中国长江流域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清洁能源和安全稳定的水资源,还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水利工程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并为未来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41ea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1.png)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洪意义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水文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河流之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该地区也是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首要的意义和作用就是防洪。
三峡工程通过拦河大坝、水库和船闸等建筑物,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长江的流量,提高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
在遇到特大洪水时,三峡工程可以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同时,三峡工程还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航运条件,保障了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二、发电意义三峡工程是一个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调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其中,发电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
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非常强大,每年可以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缓解了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同时,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也促进了我国水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我国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航运意义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承担着大量的货运和客运任务。
然而,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势复杂和洪水灾害的影响,航运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航运带来了很多改善。
首先,三峡工程改善了航道的通航条件。
通过加深航道、整治航道内的暗礁和浅滩等措施,提高了航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三峡工程改善了航运的通达性。
通过建设船闸等建筑物,实现了长江上下游之间的航运联系,缩短了航程和时间成本。
最后,三峡工程还提高了航运的可靠性。
通过调节和控制长江的流量,减少了洪涝灾害对航运的影响,保障了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四、水资源调配意义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配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3791f7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a.png)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利:1. 消灭了长江上游洪涝灾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地区山脉多、降雨多,洪灾频繁,长江流域的洪灾一直是一大灾害。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洪峰能被有效控制,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这对于减少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发挥了水能资源: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发挥了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3. 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紧张:三峡工程拦截了长江河道上游的洪水,使得下游水域有更多的水能够供应,减少了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为流域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弊: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蓄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系统、鱼类繁衍和鸟类迁徙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一些鱼类的数量锐减,湿地的面积也缩小了,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峡地区地貌多为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地壳应力加剧,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河床下降引发的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下游河床的淤积问题十分突出,河床下降,导致了下游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洪水风险加大,同时也造成了航运困难。
4. 农田、文物的淹没和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开展后,移民问题成为了长期困扰该项目的问题,同时移民后未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总体来看,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工程的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措施,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三峡工程能够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峡工程的意义
![三峡工程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929da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8.png)
三峡工程的意义引言三峡工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工程之一,它坐落于中国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功能,这个工程对中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三峡工程的意义,包括对水资源的管理、水电能源的开发、减少洪水灾害、提升航运能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一、水资源管理三峡工程被视为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前,长江流域常年面临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在春夏两季,来自长江源头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洪水,并对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的灾害。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通过将洪水储存起来,然后适时泄洪,工程有效地减轻了洪水灾害的风险,并有助于稳定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此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提高了长江的调水能力,使得水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地区,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水电能源开发三峡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水电能源的开发。
由于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水电能源开发是十分有前景的。
三峡工程的建设引导了长江的水量,使其通过水轮发电机组,从而生成大量的电力。
这些电力不仅可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还可以通过输送电网将其分发到全国其他地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由于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三峡工程的建设也有助于减少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减少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长江流域经常面临的严重问题。
过去,长江流域的洪水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峡工程的建设通过拦截洪水并控制泄洪,降低了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根据数据统计,自三峡工程开始运行以来,曾多次阻断了来自上游的较大洪水,有效地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和人民的财产。
此外,三峡工程还提供了大量的防洪容水,进一步增加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为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四、提升航运能力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的作用
一、防洪屏障:三峡工程建成后,当正常蓄水位到175米时,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能够控制百年一遇的洪水,如遇千年一遇洪水时,配合运用沿江各分蓄洪区,可以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二、发电建功: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发电,效益相当可观,设计年发电846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建了10座大亚湾核电站。
三、航运通畅: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可直抵重庆朝天门港,航运成本可降低37%。
四、养殖致富:1150平方公里的库面形成,除去航道,仍有近700平方公里水面,库区将成为虾、贝、鱼、鹅、鸭等庞大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五、旅游更旺:葛洲坝(相关,行情)和三峡大坝将成为三峡旅游的新亮点,并将形成老三峡神韵不减、新三峡风光无限的旅游新格局。
六、开发性移民:兴建三峡工程,实施百万大移民,这将给库区两岸带来千载难逢的经济腾飞的良机,并有力地促进一个个优质工业新区在库区崛起。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