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贯穿爱的教育的思考
浅析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应用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
因而,将爱心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而这份爱,又该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呢?一、爱,在剖析词句中一篇文章,总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甚至咬文嚼字,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内涵,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
《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
“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教学该诗时,我抓住这些字眼,让学生思考并想象:作者为什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田野里会有哪些果实?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你是飞翔的鸽子,你会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你能唱吗?又为什么说10月1日是个“美好的日子”?作者通过赋予大自然生命,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表现喜庆气氛。
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徐徐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的心声。
“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此情此景,令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二、爱,在探究问题中小学生正处于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奇阶段,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
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有趣、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预设的情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样,学生在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和“孝于亲,所当执”。
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展开讨论:(1)当妈妈拎着沉甸甸的一桶水走来时,三个儿子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而那个“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2)妈妈此时最希望的是什么?哪个儿子做得最好?(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小学语文教育中爱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爱的教育摘要:我们对爱的教育高度重视,已经将爱的教育运用到了学校的教育中。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语文教师应当承担重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爱来教育,逐步培养孩子们有爱的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育;爱的教育;爱的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2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爱的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的意义不能只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把语文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爱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为学生修筑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路,向学生传递一种极平凡但又极珍贵的东西——爱。
我们不但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关爱他们,让他们懂得爱,而且在教学中更得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一、让学生在生活细节中感悟到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爱就是一种包容。
语文教师要包容每个学生的失误,包容每个学生的缺点。
“一个都不能少”,不放弃一个孩子,教育不但是优等生的教育,更是学困生的教育。
爱优等生是教师。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语文教师应该时常用这两句话来提醒自己。
境况不好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父母离异的学生,可以在节假日给他们寄贺卡,打慰问电话;偷拿了别人东西的学生,可以不当众责备批评,而是为他“保密”,说一些“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之类的道理,旁敲侧击,既不使学生难堪,又不挫伤孩子的信心。
二、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最伟大的爱,莫过于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
列宁同志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只是抽象、空洞的说教。
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三篇)
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爱的教育》是一本教育类图书,深受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喜爱。
这本书是由法国教育家罗尔斯·瑞切(Roland Chiche)所写,于1988年首次出版。
书中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让人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这本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爱的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以爱为中心,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爱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只有真正爱孩子的教师才能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爱的四个层面:爱孩子的存在、爱他们的身体、爱他们的思想和爱他们的灵魂。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内心的成长。
只有真正关心并爱护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其次,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考和观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授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幸福、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人。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他提倡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再者,《爱的教育》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作者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该有高尚的品德、温暖的心灵和丰富的知识。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只有我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学生去做到。
同时,我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2024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2024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爱的教育》是一本关于小学教师的教育心得和经验分享的书籍。
通过作者的真实经历和深入思考,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用爱来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素质。
作者在书中讲到,小学生的成绩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重要的是他们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该用爱心和耐心来和学生们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应该是一种独特的爱的方式。
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倾听、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
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到安全和愿意去学习。
再次,这本书还给了我很多思考教育问题的启示。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心去引导和启发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让他们能够思考、探索和发现知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这本书还给了我很多为人师表的启示。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我们要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耐心,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还应该注重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和进步,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好老师,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和教育学生。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希望我可以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我的教育实践中,做一个更好的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这本书是意大利人:德·亚米契斯写的,本书讲的是教师要把体育课从室内移到室外,让学生做器材运动。
因为书中的主人公由于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能参加体育运动,所以他的母亲就去学校申请不让他上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
但是主人公克服困难,并在朋友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下去操场上完体育课的故事。
读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就算遇到了困难也不要退缩。
更要努力加油、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然后就是你的朋友还是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或者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你都一定要支持他,关键的时候要站在他身边去帮助他。
其实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也有,对于我来说参加工作半年了,体育课也上了半年了,碰到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生开朗,而有的学生就相对内向,个别的还很少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作为老师的我都看在了眼里,我觉得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他们现在还小,心理还很单纯,我应该更多的去鼓励,让他们知道体育能带来快乐,也让其他同学去和他玩。
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学科的课,都应该是有爱,学生是课的主体,让学生喜欢上课才能是一节好的课,爱的教育才能更好。
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愉快的假期悄悄的向我们走来,终于可以让我们放松一下临考前紧张的心情,当然,在这放松的期间,读书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在这个假期,我读了两本道理深刻,内容丰富而又朴实的书,其中一本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用日记的形式,体现出每一个人的特点、性格、还有那令人感动”每月故事“。
其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人物是卡隆,他长的很高大,从小助人为乐,学习也很好,他从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还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帮助耐利的情景让我非常难忘——耐利从小就是一个驼背,身材也很瘦小,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嘲笑,而卡隆却经常保护他,并和他成为了朋友。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爱的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爱的教育【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学会做人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以“爱”为出发点,结合适当的教学策略,在爱的学习氛围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爱的教育内容,不断延伸课外爱的实施内容,让教育行动震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课堂爱的教育实施教育学家别林斯基说:“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爱的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爱的因素,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实践体验,设身处地感知情景里角色的身份和遭遇,激起情感上的共鸣与契合,在情景巨大导引效应中将感知对象的喜怒哀乐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自己的真挚情感。
启发学生关爱家人,关心同学,关怀弱势群体的内容。
一、在日常生活中根植爱的教育策略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认为:“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后可发挥到 80%—90%。
人们在受到某种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可产生趋向目标的内在动力,驱使人们自觉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奋发进取,直达目标。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爱的教育能够使得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信赖的关系。
教师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日常相处中,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教学是教心(交心),也是教爱(交爱)”,这是我的指导老师——吴老师说的话。
教书生涯开始时,走上讲台,我看到下面一张张充满童真的脸,一双双充满兴奋的眼睛。
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
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文/丁晓军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递真爱;体现真爱;让爱接力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人文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爱、让学生懂得回报爱,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人生课题!而这一课题贯穿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必将使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熠熠生辉。
一、将心比心、传递母爱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被重视,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有些孩子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老师过多的呵护和关爱,在一次公开课堂教学时我就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堂课,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
内容是《母鸡》一课,是老舍先生的名篇,主要讲述了老舍先生对家里的一只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变化过程,通过这种情感变化作者由衷地赞叹出了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整堂课孩子们都在读书、感悟,在诵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由于课文是在赞颂母爱,所以,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说说自己妈妈的爱的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时,老师走进每一个小组饶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的讨论。
讨论过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老师让一个男孩发言,由于紧张,不仅不能说整句话,甚至连手也比划起来,可是越是比划他就越紧张,想表达的内容更说不清楚,孩子们开始“哧哧”地笑起来,我也觉得有些沉不住气了,这时,只见老师从容地走到了他的身旁,对他说:“别紧张,我拉着你的手行吗?”他点了点头,老师握住了他的左手,可他的右手又开始比划起来了,老师索性连他的右手也一起握了起来,渐渐地他的紧张情绪平抚了,最终他完整地讲完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我也深深地出了一口气。
课后讲评时,所有听课的老师就这位老师的这一举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使我认识到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不应该局限于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美的熏陶、爱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怎样在白纸上渲染出美丽的图案,那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爱的熏染。
一、抓住课文细节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记得多年以前上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散文《秋天的怀念》,讲述的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地活下去,只有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才有这种力量。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悔恨和作者对母亲无尽的爱和怀念。
于是我就课前做足了功课:让他们预习课文的同时,在家里用心体验妈妈对自己做的每件事,让他们自己体会妈妈的用心。
上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配乐范读这篇课文,然后抓住课文中的细节去让学生体会感悟。
然后我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体会。
之后,我又给他们找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关于母亲的节选片断,配上音乐充满深情地朗读给他们听,在我深情的诵读中,我看到几个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相信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例,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一节课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了。
放学了,家长来接学生,很多学生看到妈妈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给了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
有个叫雨晨的小学生平时在家中为了各种生活小事老跟妈妈怄气,自从上过这节课后,改变了很多,她的妈妈见到我时心情特别激动,一个劲地感谢教师的教育。
二、抓住课文主要线索渗透爱的教育在学习由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造的一篇精读童话《七颗钻石》时,我课前收集了干旱的图片和视频,使他们对当时的情景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水在当时的重要性,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
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在师生交流学习的同时渗透爱的教育,这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爱学生,使他们受到爱的熏陶;注重巧用文本,推进爱的进程;让学生走进生活,激发爱的回报。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不能将步伐单纯地停留在研究教材、教法上,而应更多地关注“人”。
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了解并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关爱学生,渗透爱的熏陶一个人只有生活在爱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爱,才能懂得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
”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里注入暖暖的爱意,让学生在暖暖的爱意里享用语文。
教育自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见。
以教师的真诚换取学生的信任,以教师的爱心换取学生的尊重。
教师要常带微笑,笑是友好的表示,是爱的表现。
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解散学生羞怯的心情,暖和学生还不够果断的脚步。
微笑可以带给学生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用最真诚微笑为学生营建一个快乐、健康的空间,学生也会把微笑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表扬和鼓舞是促人奋进的催化剂,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高,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与鼓舞,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品味到成功的滋味,学生也会尝试着把掌声带给身边的同窗,把鼓舞带给自己的亲人。
作为教师要阳光、乐于进取,宽以待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典范作用是无穷的,教师让学生产生亲近崇敬的情感,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然后收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教师教育学生的进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进程,热爱学生、善待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学生才会遵从教师的引导,才会自动而积极的学习,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爱的教育》教学反思
《爱的教育》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
近期,我在课堂上使用了《爱的教育》这部文学作品,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我对自己的教学实现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爱的教育》这部小说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方式,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心理的同时,也加强了情感价值的培养。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动机。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并培养了自己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思辨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部富有哲理和思考性的小说,《爱的教育》不仅让学生了解人物和故事,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互动式讨论和小组合作来激发他们的思辨思维。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逐渐学会理性思考,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通过让学生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进行对比和联系,我帮助学生发现小说中所描绘的情感和问题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也存在,并激发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这种联系和关注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虽然我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教育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但我也意识到可以通过更多的多媒体资料、小组合作和实地体验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其次,我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的方式。
虽然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体验,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的准确评估仍然需要加强。
《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
《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爱的教育是经典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父母和教师如何以爱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尊重、责任感、公平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等重要品质。
通过阅读并反思这本书,我对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到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是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基础。
爱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孩子成长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父母和教师应该用爱去影响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只有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并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书中强调了爱与支持的重要性。
爱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充满信心。
学习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和挑战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容易感到挫败和失望。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坚持下去。
另外,书中还探讨了父母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关系。
父母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互相交流和合作,为孩子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的爱与理解的重要性。
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对孩子的关怀和关注。
而理解则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教育者应该用爱去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用恰当的方法和方式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理解和关爱,孩子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真诚和关怀,并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和培养。
最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爱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爱的教育需要我们耐心和毅力,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爱”的教育研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 爱” 的教育研究摘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他提倡在教学中融入爱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乐趣。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及教育内容。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体验文本,从而获得丰富的体验,同时还要将这种爱的教育带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爱的教育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的教育;方法对策引言:作为语文教师,职责不仅仅是传递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人格品质,使学生做一个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人。
因此,教师要让语文课堂上充满爱,潜移默化渗透爱的教育,从而使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上不断成长,体会语文知识中的深厚道德内涵。
一、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爱的教育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该时期学生受到的各种教育将对学生人格产生深远影响。
人格的塑造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的基础引导十分重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贯穿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从小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品质熏陶,在班级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氛围,为学生未来品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家庭辅助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内心无时无刻不充满爱,使他们有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助力学生成为一名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人。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爱的教育还能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以及友善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待人友善,才能够打造出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才能使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健康的人格成长,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二、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爱的教育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小学语文教学贯穿爱的教育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贯穿爱的教育的思考作者:唐珊珊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075-02小学生除了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外,其本身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几乎是一片空白。
正因为如此,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性格以及情商方面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可见,小学教育能否为孩子在将来拥有健全的人格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学教育任重道远,能否培养出一个既能够谙熟书本知识,又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是每个小学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值得考虑的问题!一、在教学过程是贯穿爱的教育的必要性现就读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呼百应”,家长的疼爱不必说,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乐于分享等等美德教育缺乏适当的引导,再加上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忽略和不重视,这对小学生的人格形成是不利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人格塑造是个漫长的过程,性格的形成也非朝夕之事。
因而,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中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公德的教育,以教师的循循善诱为主,随着教学阶段的循序渐进而延展。
有道是滴水穿石、铁杵成针,让小学生从小就接受良好品质的熏陶,以社会善良风俗来教导;以任课教师“德教”为先导;以课堂教、家庭辅相结合,多管齐下,让孩子拥有—颗善良的心,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让孩子的成长赢在“起跑线”上。
如学习第七册《搭石》,让学生懂得山里人的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和尊重他人的美德及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使学生感悟到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美好品质。
二、用爱引导,辅助成长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贯穿小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实则不然。
人生在世,有许多种真、善、美是值得人们去体会、去感悟、去珍惜的。
父母之爱、长辈之爱、同学之间的友情……小学老师要做的,仅仅是“授人以渔”。
小学教师关于《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老师关于《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小学老师关于《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一】“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妙。
”看完《爱的教育》这本书,脑海里就跳出了这句歌词,眼前出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多么美妙,多么温馨!《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
该书意大利语的原意是“心”,另有副标题为“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作者以日记体记叙了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一学年的经历,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天气这样晴和!做母亲的尽情唱出心头的喜悦。
做父亲的努力从事神圣的劳动。
孩子们急起直追,勤勉地求学。
这是多么美丽生动的一幅图画啊!”这是裴宝尼老师在病愈后回到学校讲课时说的一段话。
那天,老师很快活,学生很快活,像着了魔似的快活。
我想,这快活,缘于一颗颗爱心。
爱,无处不在。
我在文字中呼吸,爱的芳香沁入心脾。
安利柯的爸爸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开学了,爸爸在孩子出门前叮嘱说:“安利柯,你得努力用功啊!”这样的话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有的同学也许已经嫌罗嗦了。
但是仔细地咀嚼,你会感到简单的话里包含着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
当安利柯因为要换老师的事有些不快乐,并有些抱怨地说:“这位老师看起来很可怕的!”时,妈妈马上对他说:“你不要那么想。
一个人单从他的外貌去想象是靠不住的。
但凡做老师的,没有一个是不爱学生的。
越热心的老师对学生越严厉,看起来好似很可怕,其实他是想把学生教好。
妈妈也会帮助你复习功课的。
”这真是懂得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怪不得安利柯的心情马上好起来,并且说:早晨父亲所说的话,已经牢牢地记在我的心坎里。
老师们是多么爱自己的学生啊!就是那位让安利柯第一眼见到觉得“可怕”的裴宝尼老师,到第二天他就觉得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了。
老师叫学生默写,随后便走下讲台,在座位间巡视着,看见有一个同学满脸生着红红的小疙瘩,他非常关心地说:“是不是不舒适,把舌头伸出来让我看看!”当学生们默写完后,老师又用消沉而亲切的声音说了一番动情的话:“各位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大家至少要在一起相处一年,大家要相亲相爱。
2024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本
2024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本标题:《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小学教育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表达了对教育的热爱与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首先,我从《爱的教育》中明白了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与情感。
作者通过书中的真实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爱与教育。
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耐心引导他们的成长。
这种关怀与爱,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与自信,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受启发,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之心,用真情和耐心教育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成长。
其次,《爱的教育》给了我一个新的教育观念,即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而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作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变成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最后,《爱的教育》还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思考,即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小学教育中,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教师则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
作者强调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
同时,教育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我对小学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和体会。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格与情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论述低年级语文教学爱的教育
论述低年级语文教学爱的教育爱是一个人活着最基本的要求:有了爱,才会懂得关心;有了爱,才会知道感恩;有了爱,才会在别人有难时伸出热情的双手;有了爱,才会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温暖。
新课程更加明确地要求每一位教师“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注他们良好情感的养成。
尤其在学生刚接受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在语文学习中注重抓好学生的情感教育,将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爱”的内容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爱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亲人的爱,对同学朋友的爱,对祖国的爱,对自然社会的爱。
(1)亲情之爱。
亲情是陪伴我们成长的最温暖的情感,所以教育学生懂得体会亲人对自己的爱,从而能爱自己的亲人、长辈,是爱的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如《看电视》、《棉鞋里的阳光》告诉我们要尊敬和善待家里的长辈,尤其要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
《胖乎乎的小手》则教育学生在享受父母的关爱的同时,学会为父母分担,学会体贴父母。
《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文章则表现了父母对孩子学会独立的期望。
(2)朋友之爱。
团结友爱是孩子学会合作的第一步。
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好文章。
如《小熊住山洞》、《棉花姑娘》等教育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为别人着想,同时能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夏夜多美》、《荷叶圆圆》等则让我们看到了朋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景。
(3)祖国之爱。
爱国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了整个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低年级的爱国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的文章不胜枚举。
如《日月潭》、《葡萄沟》、《黄山奇石》等文章让我们在领略祖国大好风光的同时更加热爱这无比美丽富饶的祖国;而《欢庆》、《北京亮起来了》等则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而《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等却告诉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自然之爱。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1《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日记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怎样做人的书。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采用五步流程教学法,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课前我让学生通读了整本书(大约10天时间),然后利用阅读课教学生深入阅读做采集,共分四大块分别做指导,第一部分就是收集作品背景相关资料,第二部分就是采集书中人物角色及特点,第三部分就是感人的故事并写下阅读的感受,第四就是采集精彩片段并写下阅读的感受。
在平时做这些事情时就有意识的渗透阅读方法。
一本书那么厚,一节课就40分钟的展示时间,说实在的感觉时间很短。
因此我就把采集本当做前置作业来设计。
在课前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采集到的知识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体现出学生的学。
接着师生交流阅读方法及在写感人故事的体会那里也做了点拨,现在虽然我们还没学怎么写读书体会,但是在现在的阅读课中我有意识的渗透了写读书体会的一些步骤喝方法,这2处体现教师的导。
在小组展示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知识竞赛形式和小组交流汇报2种方式进行,这里体现了展,导,用,评相结合。
不足之处:1.我觉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还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写出来的感受比较肤浅的,学困生写感受体会感到很困难,在课前就需要老师,同学多多的帮助,我想这些学生写得怎样目前来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的学会怎样去写,以后随着知识面的广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总会写得好的。
借助语文教学渗透爱的教育
借助语文教学渗透爱的教育【摘要】陶行知倡导的“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是我们老师必须引起重视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爱,关注环境和情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爱,注重读写的融合,真正让爱的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本文主要探索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的教育;渗透;途径;策略“没有爱的教育,是有缺憾的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需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改进,要想方设法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情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一、大爱理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的途径爱的教育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基础,它在学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爱的教育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教师——领情爱的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充满爱的情感教育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得到积极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尤其容易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也容易受到文本中特定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感染和支配。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充满爱的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动情的朗读、热情洋溢的讲解、极其情绪化的表情和姿势无不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
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语文教学的情境中,孩子们的情感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情境——煽情美丽而精彩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产生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用动画或录像材料再现精彩的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音乐渲染气氛,能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扮演角色,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而引导学生续写的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感知得到延伸,孩子们的个性化情感可以得到尽情的表达。
统编六年级上册《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统编六年级上册《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走进人物角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教学方法:教学难点:以人物为主线,从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启迪爱,发现爱,从而提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有人说,爱是温暖的阳光,爱是甘甜的雨露,爱是打开美好心灵的金钥匙。
2、作者与作品:(1)(点击出示)《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
(2)文学地位:1886年10月17日出版,直到今天,仍然是意大利人手一本的名著;作品诞生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150000000册,是最受欢迎的世界名著之一。
(3)翻译情况:《爱的教育》,原名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
在各国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意大利:《心》英译本:《心》,下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爱的学校》中译本:《爱的教育》(4)夏丏尊:我国著名译者夏丏尊第一次将此书带入中国,据说他开始得此书的日译本,曾流泪三日夜读完,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时常不觉眼眶湿润。
(屏幕出示)他说: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5)内容介绍:(看屏幕)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以日记形式,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二、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三、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3、点明读书方法:(屏幕出示)了解故事内容,走近人物角色欣赏精彩片段,品悟其中情感4、初识书中人物:课件出示:安利柯、安利柯父亲、柯莱蒂、卡罗菲、德罗西、卡罗纳、爱国少年……二、学习故事(一)一起走近几个可爱的人物,感受故事中的爱。
2024年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例(2篇)
2024年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例《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
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
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欺凌,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
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2024年小学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例(2)《爱的教育》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爱的价值。
本书讲述了一个小学教师在学校中的实践经历,通过关爱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贯穿爱的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075-02
小学生除了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外,其本身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几乎是一片空白。
正因为如此,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性格以及情商方面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可见,小学教育能否为孩子在将来拥有健全的人格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学教育任重道远,能否培养出一个既能够谙熟书本知识,又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是每个小学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是贯穿爱的教育的必要性
现就读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呼百应”,家长的疼爱不必说,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乐于分享等等美德教育缺乏适当的引导,再加上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忽略和不重视,这对小学生的人格形成是不利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人格塑造是个漫长的过程,性格的形成也非朝夕之事。
因而,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中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公德的教育,以教师的循循善诱为主,随着教学阶段的循序渐进而延展。
有道是滴水穿石、铁杵成针,让小学生从小就接受良好品质的熏陶,以社会善良风俗来教导;以任课教师“德教”为先导;以课堂教、家庭辅相结合,多管齐下,
让孩子拥有―颗善良的心,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让孩子的成长赢在“起跑线”上。
如学习第七册《搭石》,让学生懂得山里人的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和尊重他人的美德及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使学生感悟到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美好品质。
二、用爱引导,辅助成长
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贯穿小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实则不然。
人生在世,有许多种真、善、美是值得人们去体会、去感悟、去珍惜的。
父母之爱、长辈之爱、同学之间的友情……小学老师要做的,仅仅是“授人以渔”。
对,就是培养孩子的感悟能力以及在其基础上的适当表达能力。
要达到这样的一种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材料来源的多元性与授课形式的灵活性相结合。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将现代的人们推向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人们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因特网、微信、街头小广告等等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小学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时,可以借助来源于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动人事迹、先进典型辅之以授课教师的“艺术加工”,让它变成课堂教学中知识教育与真善美传导的完美结合!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课前说话训练。
丰富多彩
的课前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好时机。
例如:海阔天空、课文质疑、开心一刻、佳作赏析、日记大家听、一周新闻联播等。
《佳作赏析》这个栏目是师生美文共欣赏的园地。
如朱自清的《匆匆》、余光中的《乡愁》,甚至获奖的歌词《常回家看看》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也可以以身示范,背诵自己欣赏的名家名篇,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领略生命的尊严,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和温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的熏陶。
2.任课教师言语举止的规范性。
即是美德的教育,首先要从授课者自身出发,身体力行!小学生的身心是幼嫩的、脆弱的,因而,小学生的教学要格外注意受众的这个特征。
以往,常见教学者在课堂上对学生爆粗口或者用本土方言批评学生,更有甚者向听课不认真的小学生扔粉笔头或者对学生进行体罚……我国《未成年人教育法》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以体罚的方式来惩罚小学生或者以爆粗口的方式来批评学生,不仅有损教师的形象,同时,对被批评的小学生自身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授课教师在课堂中的不良行为可能达到了书本知识的教学目的,但有可能将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向了相反的方向。
因而,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体罚学生,以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听课的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小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他们
的积极性,以达到教与学的互动!
3.小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感悟能力,高尚情操的培养过程也不例外。
此时,应当将思想教育课的作用发挥到极限,避免其他科目的教学占用思想教育课的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站到讲台前来讲述他们所感悟的“真”“善”“美”的事迹,由大家来评价好坏。
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做好最后的引导工作。
不仅如此,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在校园内外践行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等良好品质,并让学生通过作文、日记把这些事写下来。
4.在校园里构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不管是否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总是处于核心的位置,家长总是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给孩子,因而,学前儿童中,独占意识强、团体合作意识弱的孩子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不懂得分享是空虚阶段的孩子较为普遍的特征。
上了小学以后,随着跳绳比赛、运动会、乐器比赛等等活动的展开,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也逐渐得到加强,而且游戏往往能带给人对真理的感悟,尤其是当孩子们做了掰筷子的游戏以后,更能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
同时集体活动还能够培养孩子分享的意识,如果懂得了分享,那么一份快乐就会变成两份快乐;忧伤的时候,有人一起分享,忧伤的影响力就会减半。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校园里的小事进行随机教育,爱的教育往往能
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同学生病了,一句温馨的问候也会给人分担痛苦;同学生日要到了,要给予真诚的祝福,一起快乐。
语文教学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我们都要让他们知道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是人与人相处的一把金钥匙,它可以融化冰雪,创造快乐。
(责任编辑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