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实习
南京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南京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地质野外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从而深化对地质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6月6日-11日实习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三、实习内容和过程6月6日上午,我们前往苏州市天平山和吴县藏书镇砚瓦山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当地的地质结构和岩石类型。
下午,我们参观了古生物所,了解了化石的形成和地层划分。
6月7日上午,我们前往孔山北坡和棒锤山,观察了岩层的产状和构造特征。
下午,我们参观了江苏地质陈列馆,了解了江苏省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
6月8日上午,我们前往四维村和大石碑,观察了地层的接触关系和构造运动。
下午,我们参观了六合区石柱林和燕子矶,了解了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地质作用。
6月9日上午,我们前往南京工业大学进行工程地质实习,了解了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
下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地铁施工现场,了解了地铁建设的地质工程问题。
6月10日上午,我们前往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参观和学习,了解了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下午,我们进行了野外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掌握了基本地质工具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6月11日,我们对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撰写了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学会了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实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五、实习总结本次南京地质野外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地质专业实习报告汇总七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专业实习报告7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内容:这学期我们土木专业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庐山地质实习,第一天上午我们到达了那里并安排好了住宿,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到秀峰观察其地质概况。
第二天上午到海汇镇水库观察其地质概况和沉积物,并学习罗盘的使用,下午便去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最后一天沿路返回观察狮子洞的溶岩现象,然后去了采石场。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进一步加固和加深了课堂里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我们还能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
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三、实习路线:秀峰龙潭-秀峰卧龙桥-海汇镇水库-三叠泉-狮子洞-隘口马头山庄四、庐山及其概况:庐山,雄峙于长江南岸,兀立于鄱阳湖西北。
庐山、长江、鄱阳湖三位一体的奇妙结合,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出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在地貌学上,庐山称为“地垒式断块山”。
它在10亿年前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史,它记录了地球的地壳演变史,它承载过地球曾发生的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巨变。
南京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书
Chapter 1 前言 (2)1.1 实习地区概况 (2)1.2 实习内容 (3)1.3实习目的 (3)1.4 实习人员及时间 (3)Chapter 2 地层 (4)2.1 汤山地层 (4)2.2 排山地层 (6)2.3 棒棰山地层 (7)2.4 六合方山地层 (8)Chapter 3 构造 (8)3.1 地区大构造 (8)Chapter 4 火山活动 (10)4.1 六合地区 (10)Chapter 5 区域地质发展史 (13)5.1 汤山地区及六合方山 (13)Chapter 6 结语 (16)参考文献: (18)Chapter 1 前言1.1 实习地区概况本次实习前阶段的实习地区,主要是属于扬子地区的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各时代地层较为齐全,分布广泛,具有一定代表性,它反映了下扬子台褶皱带构造单元的一整套沉积类型及地质环境。
具体来说,分为汤山、排山、棒棰山和六合方山四个点。
汤山,在南京麒麟门外汤山镇西,距南京城约30公里。
汤山地处宁镇山脉西端,由小汤山、雷公山等7座近东西走向的山峰组成。
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寒武系的观音台组到泥盆系的五通组。
排山,临近汤山,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泥盆系的五通组与石灰系金陵组的地层分界线至二叠系的龙潭组。
棒棰山,位于排山附近,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三叠系的下青龙组至三叠系的上青龙组。
以汤山地为中心,北至陡山,南至走家山,南起候家塘,东至汤山镇一线的大致范围称为汤山地区。
汤山地区又是一处古生代地层剖面宝库。
这里古生代地层出露齐全,地质历史时限长达3亿年(距今5-2亿年),由寒武系至三叠系地层组成,反映了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
六合方山,在六合区东三十里,因四面平整而得名。
方山旧时是六合与仪征的界山,今在县横梁乡境内。
方山海拔一百八十四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登峰遐瞩,青山隐隐,滁水依依,俯视千顷,林掩山径,良田铺翠。
古有“泊舟方山港,吊古方山亭;隋宫罗绮尽,石山鲜痕青”等诗吟咏方山。
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_1普地绪论
Section 4 Geoscientists’ mission How ?
1.寻找急缺资源:水,黄金,油气,富铁,地热。 2.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地震,火山,海平面变化,洪灾, 滑坡,海啸,泥石流 -1902-5-8夜,Pelee火山爆发,200km/h下泻,St.Pierre市 2.8万人死亡,仅2人幸存,形成1397米高的火山岛 -79-8-24,(意)Vesuvius火山爆发,埋没了Pompeii城和 Herculaneun城 -98年中国洪灾,损失数百亿元;1976-8,唐山8级大地震, 数 十万人死亡;99年9月台湾集集7级地震,日月潭被严重破坏 3.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青藏铁路;高速公路; 长江大桥;城市地铁;黄河小浪底;三峡大坝;高楼地基) 4.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提供线索(材料力学,长时间变形 结果分析,高压高温实验,矿物岩石形成条件模拟实验) 5.普及地学知识,让全人类都来关心地球家园(黄河断流、 三峡库区、黄山、华山滑坡问题)
Further reading suggestions
1. Jolivet L, Nataf H-C. 2001. Geodynamique. Paris: DUUNOD. 2. Jean DERCPURT, Jacques Paquet. 1999. Geologie objets et methodes. Paris: DUUNOD, 1-456
Section 5 Contents and branches of Earth sciences
1.研究地球结构构造的分科 a.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研究地壳岩石-变质变形(Metamorphism-deformation)运动学(Kinematics)-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地质历史 b.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 ● 研究地球重力、地磁、电性、地震波传播特性 ● 与构造地质结合,研究地球深部的成分、结构、构造 2.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的分科 a.矿物学(Mineralogy):矿物形态、成分、结构构造 b.岩石学(Petrology): 岩石类型、成因、年龄 c.矿床学(Economic Geology): 矿体的形成条件、机制、 过程 d.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元素迁移富集过程、地质 作用的化学过程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南京)
目录目录 (1)绪言 (2)地层…………………………………………………………………岩石…………………………………………………………………构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外动力地质现象及工程问题……………………………………后记………………………………………………………………第一章:绪言(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矿物与岩石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三)实习时间及参加人员时间:2008年12月28日至30日参加人员:xxxx班全体学生及指导老师(四)实习地区栖霞山、三台洞、燕子矶、门坡、石头城、绣球公园和老虎山。
具体为:栖霞山: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自然地理状况: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处,古称摄山。
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又称凤翔峰,海拔286 米;东峰如龙称龙山;西峰似虎称虎山。
时间:12月28日观察点1 栖霞寺明镜湖观察点2 明镜湖边观察点3 品外泉、千佛岭观察点4 纱帽峰观察点5 桃花扇亭----------------------------------------------------------------------------------------------三台洞: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自然地理状况:燕子矶西侧,幕府山沿江悬崖之下。
2023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4篇)
2023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4篇)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112月25日下午,琥珀山庄最后,周老师又在12月25日下午带领我们到琥珀山庄去,沿途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于沿途、路边的一些石材铺成的路面是什么岩石,是那一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种岩石,有几个同学回答了出来。
之后,周老师又带领我们到前面一个地方停下,让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周围的岩石,并解答了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
最后我们到了杏花公园找了一块草地坐下,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这几天的内容,并布置了有关实习报告的要求,解答了一些同学的问题,最后宣布实习圆满结束。
我们于12月23日上午到达巢湖,12月24日下午离开巢湖。
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习,实地的观测,加上周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们间的讨论,使我在此次实习中得到了许多收获。
此次野外考察,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另一方面,面对许多问题,确实使我们感到了自身知识的匮乏,促使了我们去思考、探索,,学习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
在没来巢湖之前,我只是知道有那些知识却从未见过此等地貌。
但是经过这次考察我学到了以往书上未有的知识,也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以前知识的理解,我想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吧。
以前上高中时,老师、学校不重视我们学生的实践,从而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非常有限,动手能力不强。
还记得在实习中有时候老师也觉得奇怪,明明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不会知道,因为我们缺少实践,缺少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出来实习考察。
这次考察也实现了这一目的,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都会重视实践去更好的学习。
大学就是一个学习的新舞台不比高中,这次实习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的不同。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重视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巢湖实习的目的也在于此,可以说这次实习是一次对大家学习思想的教育。
而研究地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高等院校地质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用到实践中去。
普地实习报告书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7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普通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地点位于我国云南省元谋县。
实习期间,我跟随指导老师解国爱教授及同组同学,深入野外实地考察,学习并掌握了地质勘探、地层识别、岩性描述等基本技能。
二、实习目的1. 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地质素养。
2. 了解地质勘探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己在团队中的沟通协调能力。
4. 深入了解我国地质构造特点,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力量。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勘探: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流程,包括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勘探,掌握了勘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地层识别: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地层,了解了地层的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层的命名方法,掌握了地层对比的基本技巧。
3. 岩性描述: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岩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掌握了岩石分类的基本知识。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所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4. 野外地质观察:我们实地考察了元谋县周边的地层,观察了侏罗系、白垩系等地质时期的地层特征。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地层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地质现象。
5. 野外实践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野外绘图、剖面测量、地质罗盘使用等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勘探的基本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我学会了地层识别、岩性描述等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和描述。
3. 在实习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4. 我对地质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力量。
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在现在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二:实习仪器地质罗盘铁锤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习的内容和过程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习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
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
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N247E,<503。
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1)结构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2)构造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
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地质实习的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的实习报告
本次地质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具有意义的一次实践机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有机会在地质专业的实验室和现场进行工作,学习和应用了许多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实习的第一部分是在实验室进行的。
我学习了地质样品的制备和分析技术,包括岩石薄片的制作、显微镜下的观察和鉴定,以及地质样品的化学分析。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更加熟悉了地质实验室的设备和相关操作规程,提高了我在实验室中工作的能力。
实习的第二部分是在实地进行的。
我和实习指导老师一起前往当地的地质调查点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
在现场,我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地层的观察、地质构造的分析和取样技术。
通过现场的实习,我深刻理解了地质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我在野外工作中的技能。
实习的最后部分是撰写实习报告。
我通过整理实习期间的笔记和资料,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撰写了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
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我对地质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高了自己的文献综述和撰写能力。
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而努力奋斗。
教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质量的思考
关键词 : 普通地质学; 野外认识 实习; 教 学改革
【 教改创新 】
教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 普通地质学》 野外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 博, 舒 良树 , 解 国爱 , 胡文暄 , 徐士进
(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3 )
摘要 : 新一轮本科教 学改革 的实施 , 引发 了大学教 育在 培养 目标、 课程设 置 、 专业体 系等相关领 域的一 系列改革。
‘ + - ・ — +一H —● 一一+ ” —● 一 + —+ 一¨— - ● 一 一- +- 十
、
新教改带来的主要变化
1 . 适应社会需求 ,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
的教育模式中, 大学和教师的职责和 目标是 给学生传授好 专业基础知识。 然而 , 随着时代 的发展 , 全面型和创新型人 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 从高校走向社会 的毕业生不仅需 要有扎实 的专业基础 , 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 很强的学 习和融会贯通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育 , 不 仅教会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 ,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 , 让学生知道 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朝哪个方向发展 , 培 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和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 的 教学模式 中, 突出以学生为本 , 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 , 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 要充分考 虑到学生的感受 , 不是 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压力 , 而是让学 生在快乐 中学 习知识 , 在快乐 中成长。 只有这样 , 才能培养 学生 的专业兴趣 ,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挖掘 学生创造性学 习的潜力。 2 . 调整课程设置 以增加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知识。 南京大学此次“ 三三制” 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将课程选 择、 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为此 , 一些 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 中安排在一年级通识教 育阶段 。以往在大学一年级只有《 普通地质学》 一 门专业 课, 在新教改方案执行 以后 , 《 构造地质学》 也放 到了一年 级进行。这一变化 , 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对 自己的专业进行再次选择前 , 对 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 的了解 , 可以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 另一 方面, 《 构造地质学》 课程的基础理论也是《 普通地质学》 野 外认识实习中必须的专业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在野外认识 实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地质概念 , 增加野外教学的效
江苏湖山及邻近地区普通地质学认识实习的组织与安排
江苏湖山及邻近地区普通地质学认识实习的组织与安排收稿日期:2017-11-14作者简介:马天海(1984-),男,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地质野外实习是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宝石与材料工艺学本科专业教学的必备实践环节,依据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普通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和生产实习[1]。
其中,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地质启蒙教学课程,主要是通过现场观察,认识地质现象,描述地质现象,解决“看—认”问题。
普通地质认识实习以地质现象观察为主,各个地质现象个体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地质现象要具有典型性,越接近理想地质模式越好,地质现场观察点选择可以适当分散,没有必要集中在一个地点。
通过野外普通地质学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以及野地质工作方法与技能[2,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开阔视野,加深学生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并且巩固专业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地质基础。
[3,4]一、江苏湖山及邻近地区概况选择地质现象比较丰富、典型的南京-镇江地区作为野外教学场所,具体包括南京湖山地区、六合方山、镇江金山寺。
南京—镇江之间的距离大概100km 左右,距离较近,交通便利,均可当天往返,实习组织与安排比较方便。
实习区域分布如图1所示。
二、地区普通地质学认识实习内容及要求(一)普通地质认识实习内容南京湖山地区及邻近地区地学研究历史悠久、研究程度高、教学资源丰富,从古生代到中生代的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地质记录。
地层全而具代表性,构造变形适中,构造样式典型,化石丰富,沉积岩类型多,构成难易适中的野外地学教育资源。
湖区地区实习内容包括:观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建立湖山地区地层发展情况,同时学会各地层中出现的各种沉积岩野外肉眼鉴定方法及识别岩层中发育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资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10月30日目录前言 (4)第一章地层 (6)第一节概述 (6)第二节志留系 (6)一、高家边组 (6)二、坟头组 (6)三、茅山组 (6)第三节泥盆系 (7)一、观山组 (7)二、擂鼓台组 (7)第四节石炭系 (7)一、金陵组 (7)二、高骊山组 (8)三、和州组 (8)四、老虎洞组 (8)五、黄龙组 (8)六、船山组 (8)第五节二叠系 (8)一、栖霞组 (8)二、孤峰组 (9)三、龙潭组 (9)四、大隆组 (9)第六节三叠系 (10)一、青龙组 (10)二、黄马青组 (10)第二章岩石 (11)第一节沉积岩与沉积构造 (11)第二节侵入岩 (13)第三章构造地质 (14)第一节褶皱构造 (14)第二节断层构造 (15)第四章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 (17)第一节水文地质 (17)第二节岩溶地质 (17)第三节矿产资源 (17)第五章南京湖山地区地质发展史 (18)第六章旅游资源 (20)第一节地学景观 (20)第二节人文景观 (20)结语 (21)参考文献目录 (22)前言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
本次实习选择野外地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的南京湖山地区作为野外教学场所,涉及到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层学、水文地质及岩溶地质等学科的教学内容。
通过野外现场的地质观察,训练学生野外地质观察的和认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观察和认识地质体及其现象的方法和技能,仪器、工具和资料的使用,地质要素的测量,记述地质体及相关现象特征的文字描述与图件绘制,以及标本的采集;认识三大岩类、地层、化石和地质构造的常见类型或类别;初步认识和了解主要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作用的基本过程;编写地质报告。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院 ##系##班目录目录.................................................. - 1 -一、实习概述................................................ - 2 -二、实习内容与成果.......................................... - 2 -(一)时间:2011年12月24号............................ - 2 - (二)时间:2011年12月25号............................ - 6 - 三、实习总结................................................ - 8 -一、实习概述实习目的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所以课外的实习认知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
实习路线第一天路线:江宁校区—→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断层―→猿人洞―→江宁校区第二天路线:江宁校区—→南京地质博物馆—→江宁校区实习内容:1)地形地貌;2)地层岩性,包括所有看到的地层名称和岩石类型;3)地质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分布地点,核部地层,两翼地层,基本形态,褶皱类型,两翼产状等),断裂构造(断层,节理(裂隙),类型等);4)物理地质现象(包括风化,滑坡,岩溶等);5)南京地质博物馆中将所看到的有关工程地质讲课过程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实习内容与成果(一)时间:2011年12月24号,星期六,晴地点: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猿人洞公园内容:观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裂构造;了解物理地质现象等。
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正是适合冬日出游的好天气。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2篇)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一、实习背景在地质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实习是巩固和拓宽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于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矿产勘探及资源开发的企业,拥有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我在地质学领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目标1. 熟悉和了解矿产勘探的整个过程,包括矿产勘探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技术;2. 理解和掌握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3. 学习使用专业仪器设备和软件,进行地质勘探数据处理和分析;4. 参与到实际勘探项目中,了解矿产勘探的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
三、实习内容1. 学习地质勘探基础知识在实习的早期阶段,我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础知识。
包括地质勘探的目的、方法、步骤,地球物理勘探的原理和应用,地质化学分析的方法等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地质勘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实地勘探操作在实习的中期,我参与了实际的勘探项目并进行了实地勘探。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相关勘探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实践了一些勘探操作。
包括测量地表地质地貌,采集野外样品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地质测量和记录。
通过实地勘探操作,我对勘探工作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习的后期,我参与了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通过学习专业软件和分析方法,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包括地球物理数据的解译和解释、地质样品的化学分析和绘图等。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对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收获1. 熟悉和了解地质勘探的整个过程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勘探的整个过程,从勘探前的规划和设计,到现场的勘探操作,再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对整个勘探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掌握地质勘探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地质信息的获取和解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普通地质学的实习报告
标题: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摘要: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通过实习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加深了对地质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次实习主要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进行,通过观察分析各种地质现象,我们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实习也培养了我们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使我们更加热爱专业,坚定了勤奋学习的决心。
(二)任务1. 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 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1. 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 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 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二、实习过程和收获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实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和分析:1. 地层的观察: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岩石、化石等特征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地层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加深了对地层学理论的理解。
2. 地质构造的观察:我们观察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提高了我们对地质构造的认识。
3. 岩石和矿物的观察:我们采集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标本,通过观察其结构和成分,加深了对岩石和矿物的理解。
4. 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我们观察了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现象,了解了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的影响。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普地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普通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于2023年7月10日至7月25日在我国某地质公园进行,实习期间,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运动等地质知识,并在实地操作中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4. 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热爱,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观测:实习期间,同学们对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观测,包括断层、褶皱、节理等,了解了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 地层岩性识别:通过实地观察、标本采集,同学们掌握了不同地层岩性的识别方法,了解了地层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 地质剖面测量:同学们学习了地质剖面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剖面绘制等,掌握了剖面图的制作技巧。
4. 地质填图:实习期间,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地质填图实践,了解了地质填图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5. 地质灾害防治: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在实习前,同学们认真学习了实习指导书,了解了实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习实施:实习期间,同学们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认真观察、记录、分析地质现象。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同学们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学的理解。
2. 提高专业技能:实习期间,同学们掌握了地质构造观测、地层岩性识别、地质剖面测量、地质填图等基本技能。
2024年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尊敬的导师:您好!我是XX大学地质专业的一名学生,感谢您给予我这次珍贵的实习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专业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现将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收获向您汇报如下。
一、实习单位简介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某地质矿产勘查公司,是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拥有一支专业的地质勘察团队并配备了先进的勘察设备。
在公司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很多地质勘察项目,既加深了对地质勘察工作的理解,也提升了实务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工作安排1. 参与地质勘查项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地质勘查项目,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调查等。
通过实地勘察和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样本采集、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制以及地质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绘制地质图、剖面图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绘图软件,并参与了地质图、剖面图的绘制工作。
通过这一环节,我对于地质实物的呈现以及地质信息的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例如山体滑坡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学会了利用工程手段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同时也了解了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4. 学习并运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我在实习期间接触了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并学会了如何进行电法、磁法、地震法等地球物理勘查。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我加深了对地质构造及地下地质情况的认识,也为勘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知识与实践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学到的地质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和巩固。
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的真谛。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地质勘察和调查工作需要团队的密切合作。
在实习期间,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体验了与团队成员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配合和贡献都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一、绪言南京,我们这次地质野外实习的地点,是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上海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中,是长江流域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江海水陆空联运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口岸,又是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遍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现行的南京市行政区,位于31°14′N—32°37′N,118°20′E—119°13′E,地处长江下游,宁真弧形山脉西段。
宁镇山脉自南京到常州市孟河一带,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体近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多km,其标高一般为100—200m,最高峰为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又名钟山)主峰,海拔448m。
南京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及其支流滁河、秦淮河等。
在江河两岸发育着河漫滩冲积平原,在镇江东南的太湖流域地区,地貌形态主要为冲击湖积平原,其上点追丘陵,和网密布,湖荡成群,闻名中外的大运河与太湖交相辉映。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
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春季气候多变,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000—1150mm,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栎树林分布普遍。
南京地区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发祥地,市郊周围有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地质现象,如栖霞灰岩的标准剖面、南象运动的不整合接触面、六合火山群罕见的石竹山、佘村谷地的典型倒置地形等。
这里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较早较细,中外地学界不少老学者和著名学者对该去做过相当多的较为系统的地质调查,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由于本区地层发育良好,出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众多,而且出露广泛,又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再加上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专业机构和人员多,交通方便,观察容易,所以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南京市范围内可供实习的地区,主要在东郊、南郊和北郊及江北,如汤山地区、大连山区、紫金山区、幕府山区、栖霞山区、江宁方山及六合方山等地。
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实习是我作为一名大学地质专业学生,在某地勘测院地质工程部门进行的暑期实习。
实习时间为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参与地质勘探项目的现场工作和数据处理工作。
二、实习内容1. 现场勘探在地质工程部门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地质勘探项目的现场工作。
主要包括在选定的勘探点进行取样、测量地层厚度、记录地质构造、钻孔等工作。
在现场工作中,我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勘探设备和如何进行现场数据记录。
2. 地质数据处理除了现场工作,我还参与了部分地质数据处理工作。
主要包括对现场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通过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我对地质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1. 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参与现场工作,我对地质勘探的整个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取样点、进行地层测量和钻孔操作,并对常见勘探设备的使用方法有了更熟练的掌握。
同时,我也更加熟悉了地质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流程。
2. 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职工共同参与了多个地质勘探项目。
在团队中,我积极与他人沟通合作,学会了与他人协调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地质实践知识的拓宽实习期间,我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学到了很多地质勘探的实践知识,还通过与职工的交流和指导,了解了更多地质工程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这些知识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自我评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在实习中努力学习、勇于尝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积极向团队成员学习和请教。
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够适应他人的需求。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负责,能够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实践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应用,更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我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并为地质工程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地质学》课间实习-栖霞山P1q-D3w地质构造剖面一、时间:2006年10月15日二、地点:栖霞山三、实习内容点1(位于山脚下):岩性认识中二叠统栖霞组本部灰岩(P2q4):灰黑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含燧石结核较多,化石丰富(筳类)。
点2:岩性认识(位于泵房旁边):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C2h):浅灰色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较纯,可加工白水泥,不含燧石结核,见缝合线(倾向S)。
点3:化石寻找(位于采坑旁边):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C2h):浅灰色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含大量动物化石碎屑,偶见动物化石(笛管珊瑚和筳类)。
点4:断层认识逆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碎屑岩,主要为杂色砂岩和泥岩,下盘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
岩性破碎,牵引构造,岩性硅化,见断层擦痕等现象。
点5:岩性认识、微层理认识、产状测量(位于山顶)1、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D3w):岩性坚硬,石英很纯,达80%以上。
2、微层理观察3、产状测量:受断层影响,此处出现倒转层面,参考值37o/307o<73o。
附栖霞山地质图及AB剖面图栖霞山AB剖面图《普通地质学》课间实习-紫金山中生代地层剖面一、地点:紫金山北麓—南麓二、目的:1、观察岩性,判别滚石与露头。
2、测量并记录黄马青组产状。
3、X节理的测量与分析。
4、观察黄马青组的虫管构造。
5、观察象山群的岩性,分析其与黄马青组的接触关系。
三、内容图2 紫金山AB地质剖面图本路线剖面上出露的地层自老而新有(图1和图2):1、上三叠统黄马青组(T3h):主要是紫红色钙质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页岩,夹有数层细砾岩、含砾砂岩,岩层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
有虫迹、交错层、波痕和微层理等原生构造。
本组厚度约750米。
岩性自下而上可分三部分:底部:厚约数十米的砾岩层,砾岩成分主要是灰岩,含少量的石英和燧石,在钟山北坡未见露头。
中部: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页岩,发育大量虫迹及交错层。
上部:暗灰色的泥质砂岩夹黄色砂质页岩,波痕发育。
2、下、中侏罗统象山群(J1+2):与黄马青组为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
厚度约800米。
自下而上分为三组:1紫霞组以钟山南坡最发育,可分三部分:底部灰白色砾岩,厚至巨厚层。
砾岩成分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岩及黑色燧石等。
圆度良好,砾径自1~10cm至30cm,胶结物为硅质。
中部灰白色泥质页岩,含少量云母,有丰富植物化石:苏铁杉、枝脉蕨等。
上部灰白色或微红色石英砂岩。
2陵园组为灰白色及浅灰色含长石的石英砂岩。
长石风化白色,砂岩中夹有少量圆度很好的细砾石,成分大多是石英,少量是硅化灰岩和燧石。
靠近中上部有砂岩与云母页岩互层,产少量植物化石。
3西山寺组灰的白色至灰黄色细粒云母砂岩夹杂色页岩。
页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苏铁杉、新芦木、拜拉银杏等。
四、作业作地质剖面图。
实验八制作地质剖面图实验内容: ①了解地形图有关知识,②了解地质图有关知识, ③学习图切并制作地质剖面图实验工具:毫米纸、直尺、量角器、铅笔、小刀、橡皮实验重点内容1.了解地形平面图的有关知识比例尺、地形图方位、等高线(等高距、平距)、高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峭壁、阶地、湖泊、河流、陡坡、缓坡、洼地2.熟悉地质平面图的有关知识及其表示方法①概念,②图名、比例尺、图例,③水平岩层、直立岩层、倾斜岩层,④岩石类型(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产状,⑤背斜、向斜,⑥断层,⑦地层层序,⑧整合、不整合、假整合、侵入接触、断层接触3. 3.制作地质剖面图的步骤1)确定水平和垂直比例尺(本次为1:25000)和有关图例。
2)在平面地质图上确定剖面线(C-D)。
3)在地质图的地形底图上,根据剖面线切过的地形,制作一条圆滑连续的地形剖面(比例尺为1:25000)。
提示:确定水平基线→在基线上投影某点对应的水平位置、在其垂线的对应高程处确定某一点。
每个投影点包含平距和高程两方面→把所有的点圆滑成一连续曲线→在对应处标志地物名称→标方位。
4)把剖面线切过的各个地质界线点一一投影在地形剖面上(接触界线点、岩体界线点、断层点)。
5)根据各个地质界线点的倾向和倾角,用量角器和直尺标绘各个点的倾斜和倾角(倾斜线长度1.5mm),标注相应的地层代号。
倾斜表示:左北或西,右南或东。
6)根据(5),绘制地质构造(圆滑褶皱弯曲,用红色标绘断层及其动向)7)填注岩性花纹。
8)整理成图(标注和核对剖面方向、地层代号、产状、比例尺、图名、图例(下方)等)作业:用p53长山地区地质图资料、p36的图例和上述步骤,制作经过青岩顶的C-D地质剖面图。
水平和垂直比例尺为1:25000。
实验七制作地层综合柱状图实验内容: 运用层序地层律和地质年代表的知识,了解制作地层综合柱状图的内容和意义,学习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验工具:毫米纸、直尺、铅笔、小刀、橡皮实验重点提示1.地层综合柱状图的定义根据一定比例尺和图例,按下老上新的层序律,把某地区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之。
2.意义:1)研究区地层、厚度、岩性、岩相古地理、古生物的总结;2)有助于研究区地壳活动规律、沉积环境、岩浆活动、地质演化史或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恢复。
3.内容:1)图头、比例尺(居上);2)图的栏目:地层年代(界、系、统;各1cm宽)、代号(1cm宽)、厚度(m)(1cm宽)、柱状图(2.5cm)、分层号(1cm宽)、岩性描述(5cm宽;颜色-层厚-岩石名称-结构-构造-化石-矿产±标志层);3)岩性花纹与符号:按粗先细后顺序,即沉积岩(碎屑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化石代号→接触关系代号→岩体代号。
4. 制作步骤1)根据实测剖面计算获得的各个分层地层厚度、总的厚度及岩性种类,确定适当比例尺(本次为1:10000)和图例。
2)在作业纸上按照上述表格栏目宽度制作图框、各栏目纵线和图头。
3)在图的上方标注图名和比例尺。
4)根据各分层(本次为统)厚度,按比例尺截取柱状图的长度。
个别厚度较大而岩性单调者,可用省略号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
某些厚度虽小但意义重大者(矿层、标志层),可适当夸大表示。
5)标明各个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6)用图例规定的花纹与符号在柱状图上填注岩性与化石。
如有侵入岩,则根据其产状画在相应地层的边缘。
7)完成地层年代、代号、厚度、岩性描述等栏目文字内容。
8)在图的右侧画岩性花纹与符号图例 (1x0.8cm)。
本次不作。
9)在图的左下方绘制图区位置及剖面位置图;在图的右下方绘制责任表(图名、资料来源、制图人、审核人、制图日期)。
本次不作。
5. 作业:用p36-38的资料、p36的图例和上述要求与步骤,制作桃花园地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
实验九测量岩层产状一、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方向、坡度及岩层产状;并掌握其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不同产状的岩层、褶皱、断层、地层接触关系等模型及在平面、纵剖面、横剖面上的特征,达到建立地质构造的时空概念。
二、预习要点预习岩层产状要素、褶皱与断层的要素及其分类;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三、实验用品地质罗盘仪四、实验内容与方法⑴测量的工具—地质罗盘仪一般的地质测量,如测量目的物的方位、岩层空间位置、山的坡度等,均用地质罗盘仪。
这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工具。
地质罗盘仪式样较多,但其原理和构造大体相同。
①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1)。
图1 地质罗盘仪构造图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磁针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
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
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
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
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 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必须注意: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
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罗盘底盘。
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所测得读数即所求。
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如图A与B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或记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
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
测斜指针(或悬锤)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水准器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
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②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
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
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
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 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A磁±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