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鉴赏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要说,故“又开封”。②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
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
补写。
第24页/共35页
(四)语言特色
1、理解用字(词)的精妙(炼字)
问:某字(词)的含义/好处/作用是什么?
㈠动词 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㈡形容词
第25页/共35页
㈢叠词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用。
方法步骤: ①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 ②结合诗句说明具体怎样运用了这种技巧; ③此技巧传达出怎样的感情或有何作用。
第7页/共35页
归纳:表达技巧
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 对偶、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表达方式:描写(白描—渲染,正面—侧面,实写— 虚写,动景—静景,细节描写)、议论、抒情等。
①三、四句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虽美但无人 欣赏,衬托出诗人悼念诸葛亮以及无人到此的哀伤。②用刘备 三顾茅庐的典故衬托诸葛亮杰出的才能,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 敬仰之情。
第9页/共35页
(二)形象意境
问:①这首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③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
答题步骤:表现手法+作用(表达效果)+情感
(1)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 氛围。(2)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
第22页/共35页
概括下列诗歌思想感情.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例: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 鹃 凄凉、哀伤 鹧 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思维导图)PPT课件(共30张)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思维导图)PPT课件(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借用典故来抒情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三 语文古 诗词鉴 赏(思 维导图 ) 课件 (共30张)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
◆注意揣摩作品中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 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 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 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
古诗词鉴赏解题的基本思路
面对给出的鉴赏对象,首先应该考虑三个问题:
是谁写的? 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是谁写的——就是要求学会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来解题; ◎写了什么——就是要弄懂作品的中心思想,注意作品中的意象与意境,结合意象、意境、中心
思想来解题;
◎怎么写的——则是弄懂作品的写作、表现手法与技巧,准确地分析这些方法技巧,解题将会事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
§ 结语 §
要做好古诗词鉴赏题,除掌握必要的方法技巧,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知识积累。比如对作 家、作品、风格、流派等的了解;对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手法等的了解;对相关史实资 料的了解等等。
这要求我们做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中注意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这样在做古诗 词赏析题时才能理解把握,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
【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解题三步走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课件(共17张PPT)
古诗词鉴赏题在中学语文各类考试中几乎都有涉及,而学生 在答题时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全凭感觉,甚至有人感觉像是面对刺猬无 从下手,结果本来是能得的分丢了。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胆大 心细,做好古诗词鉴赏题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古诗词鉴赏知识专题讲座PPT

古诗词鉴赏知识专题讲座PPT
节奏
古诗词的节奏感表现在语言的抑扬顿挫、句式的变化和音节的安排上,能够引 导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
02 古诗词鉴赏技巧
意象与意境的把握
意象
在古诗词中,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特定情感和思想的物象, 如“月”常代表思乡之情,“柳”常代表离别之意。
意境
意境是古诗词中通过意象所营造出的情感和氛围,如“静夜 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营造出一种寂静、清 冷的意境。
山水田园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对自 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如王之涣的《登 鹳雀楼》。
03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的解读
历史事件
古诗词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历史事 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解读,可 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
迁。
时代背景
不同时期的古诗词反映了不同的时 代背景,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可以帮 助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思想。
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离别之情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表达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思乡之愁
如李白的“静夜思”,表 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的提炼
咏史怀古
边塞军旅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价,表达 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如杜牧 的《赤壁》。
通过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的描述,表达 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如 王昌龄的《出塞》。
历史人物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历史人物的描写,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解读,可以了解 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地位。
传统文化的体现
民俗风情
古诗词中经常描绘各种民俗风情, 这些描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
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哲学思想
古诗词中经常蕴含着各种哲学思 想,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详细描述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 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现实。
2020/4/7
14
四.看意象。
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 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 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 具有对应规律。 必须以解读诗词 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 象为突破点。
2005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020/4/7
13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考生如果忽视了“注释”所说“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 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答案的准确度势必受到 影响。
从命题方式上看,依然以主观简答题为主。
其中选择题2道,填空题2道,简答题36道。上海、
北京卷设置3道小题。比较题1道,开放性题2道。
2020/4/7
7
具体分析

1、从题干要求语看,在38道简答题中要求结合全
诗整体赏析的试题有18道,要求赏析诗中某句(联)的分
析局部的试题有20道,整体赏析与局部赏析有平分秋色之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主线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 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 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本诗主要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突出了烈土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书愤》着重表
20斑20/4”/7 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1
分析:回答此题,就要走近作者。
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 宋灭亡之际,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从军抗金、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 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过当时的国防前线, 写下不少战斗性的诗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 居家乡,而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2020/4/7
6
考情分析

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共18道古诗鉴赏
大题,计40道小题。从考点角度看,分析古诗意
象题3道,分析古诗意境题5道,品析语言试题6道
(其中品析炼字题4道,上海卷和北京卷中分析诗
句含意的选择题共2道),分析古诗手法题11道,
分析古诗情感题13道,此外还有2道考查文学常识
的简答题(北京卷和上海卷)。
2005年北京卷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 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
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
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
2020揭/4/示7 了此诗的主旨。
10
二.看作者。鉴赏时要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 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了解 作者的创作风格。
2020/4/7
1
2020/4/7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这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
命题特点、考查形式及命题趋向。 2、如何读懂一首古代诗词。
(过程与方法) 点拨引导、强化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热爱民族
文化
2020/4/7
3
新课标《考纲》解读
1、考试能力要求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
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2、鉴赏评价 D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20/4/7
4
考点
考纲细读
考查角度
1 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 概述形象特点 象
2 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 分析语言风格或特
势。为降低审题难度而在题干中加了提示语的试题有6道。
在今年13道分析情感试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情感的试
题有7道,比前两年数量稍有增加,表明高考更加注重对
古诗整体赏析能力的考查。
2.从能力层级看,有36道简答题是分析古诗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赏析性试题,只有全国卷Ⅰ和天
津卷各出了1道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性试
逐渐加大对古诗鉴赏能力考查力度的趋势。
2020/4/7
8
诗歌鉴赏
如何读懂一首诗
教学目的:掌握解读诗歌时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做到大体上读懂诗歌。
2020/4/7
9
解读诗歌应注意做到:
一.看题目。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 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020/4达/7 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12
三.看注释和诗前小序
一些古诗词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 代,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 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 赏时不能忽视;如果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 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 甚至有的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3 诗歌的表达 技巧
4 诗歌的思想 2020/4内/7 容和作者 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表 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 观点态度
分析诗歌词句的表 达技巧、抒情手法 和塑造形象的方法 等
总结诗歌内容,分 析作者观点态度 5
具体要求
•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题。赏析性试题明显居于主导,主要是因为此类试题要求
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作答,难度相对较小且答案固定易
于评阅赋分,而评价性试题强调多元解读,难度系数较高
且答案比较开放,评阅赋分尺度不好把握。
3.从试题赋分看,除14份试卷保持原来分值外,天津
卷、重庆卷、湖南卷和辽宁卷的分值均作了1-3分的升值
微调,其中辽宁卷由原来8分升至11分。表明这些省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