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__定滑轮和动滑轮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定滑轮和动滑轮 l 教科版 (9) (共17页)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定滑轮和动滑轮 l 教科版 (9) (共1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f8010af524ccbff0218489.png)
认 识 滑 轮
滑轮有什么特点?
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 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
1.升旗时,我们向什么方向用力? 旗子向什么方向运动? 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这有什么好处?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使工作方便。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省力情况
改变力方 向的情况
定滑轮 不省力
改变
动滑轮 省力
不改变
下图中,底下的重物一样重时,甲用的力比较小还 是乙用的力比较小?
乙用的力小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1)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82889a476eeaeaad0f33049.png)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4)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4)](https://img.taocdn.com/s3/m/d830bee5ec3a87c24028c49b.png)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区别和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复习提问:1.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轮轴的秘密,谁说一下什么是轮轴?2.谁说一下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二)、进行新课1.图片引入:(出示课本12页图一)在周一升旗时升旗手向下用力拉绳子,旗子却往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出示定滑轮定义)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教师画出定滑轮草图)2.我们向下拉绳子,旗子却往上升,说明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那么,定滑轮是否也像轮轴那样能省力呢?我们打开实验盒,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
(老师指导,学生自己组装)3.出示要求,揭秘定滑轮。
(1)在绳子两端分别挂上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即让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看装置的平衡情况。
(2)在绳子两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数看装置的平衡情况。
(3)得出结论: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4.认识动滑轮、(1)过渡:较之定滑轮,动滑轮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作用呢?(2)出示课本13页塔吊吊钩的图片。
教师相机画出动滑轮的草图,引出动滑轮概念: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绳子随重物一起上升、下降,说明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那么动滑轮省力吗?实验组装动滑轮,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一只、两只50克钩码的重量分别是0.5N和1N,记下数据;再通过动滑轮,测出通过动滑轮的两组钩码的重量,记下测力计的度数。
(4)对比试验数据发现,定滑轮大概能省一半的力。
六年级《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3ebb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e.png)
六年级《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案及反思
六班级《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教材分析
在前面几课中,从同学身边非常熟识的生活使用工具入手争论
了杠杆、轮轴。
本课将沿用前几课由生活现象引入探究问题的原则,依据“问题——思索——假设——验证”的思路,指导同学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进一步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六班级同学,他们接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已有3年的时间。
滑轮是同学们都曾亲眼见过的比较熟识的工具,对于“滑轮”的作用他们有着肯定的生活阅历,但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由于同学头脑中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与原理存在似懂非懂的问题,所以,他们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布满了探究的欲望和爱好,于是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观看和试验活动可以使他们熟悉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与原理。
教学目标
1. 科学学问: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争论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争论方案,并依据方案步骤进行争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育乐于探究、注意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沟通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试验来熟悉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48e5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7.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滑轮的实质,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2.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滑轮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滑轮?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滑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分类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原理。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https://img.taocdn.com/s3/m/0074c93e5901020207409cd1.png)
1.研究的问题:定滑轮能否省力? 2.我们的猜测:定滑轮不能省力。 3.我们的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 2)、在左端的绳子上挂上一个钩码作为提起的重物,另一端挂钩 码作为所用的力。 3)、在左端分别挂上两个、三个、四个钩码重复第二步的实验过程。 4)、记录、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4.要注意的事项: (1)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2)实验要多做几次。 (3)及时填好实验记录。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 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 右边钩 码个数 (平衡或不平衡) 现 1 平衡 3 不平衡 定滑轮 不
2
不平衡
平衡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定滑轮不省力。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 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 滑轮叫做动滑轮。
1、使用动滑轮装置改变用力方向吗?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
5、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小学科学组
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 滑轮那样,固 定在一个位置 转动而不移动 的滑轮,叫 定滑轮
观察
思考
1、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 向用力?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2、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实验探究:
研究计划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 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 重物的(N) 我们的发现
使用动滑轮 能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比较:
①从位置上看,定滑轮固定不动,而动 滑轮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②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③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
2、使用动滑轮省力吗?
1.要使重物上升,人必须 往哪个方向拉绳子? 这说明动滑轮能不能改变 用力的方向?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73e70b58fafab069dc02d7.png)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本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知道这两种机械的作用。
这节是传统的机械单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跟前面的杠杆、轮轴相比,难度要小,这种机械没有变形,形式单一,学生容易认识。
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所以《定滑轮和动滑轮》这节课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
从而进行观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收获。
二.学情分析这个六年级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节课已经认识了杠杆,轮轴两种简单机械,而对于定滑轮应该也是比较熟悉,毕竟旗杆上有,经常可以见到。
但是动滑轮在生活中不多,即使塔吊上的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易看到,所以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所以老师在课前要注意搜集一些滑轮的照片,最好是在学生周围熟悉的,但不太注意的滑轮图片,使学生感觉到它与我们生活的接近。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章机械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六、学习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七、教学准备1、每组学生准备: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材料一盒、钩码一盒、条型盒测力计一个,实验记录单两张。
2、教师准备大一些的演示用的滑轮及学生用的备用品若干。
3、PPT课件。
八、授课班级六年级(1)班九、授课时间一课时十、教学过程(一)以问题开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每天早上,我们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都会升国旗,而我们学校每周一也会有升旗仪式,大家想过没有,升旗时为什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2、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思考、推测并回答。
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 PPT精品课件1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 PPT精品课件1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bf3aabd0d233d4b14e694a.png)
三、判断题 1、旗杆顶端的滑轮能把国旗升上去,所以旗杆上的滑 轮是动滑轮。 (× ) 2、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了力的方向。 (× ) 3、定滑轮不能改变力大小,所以现实生活中一般都不用 它 ( × )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小学科学《动滑轮和定滑轮》教案解析
![小学科学《动滑轮和定滑轮》教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3160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6.png)
小学科学《动滑轮和定滑轮》教案解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定义及特点。
2.学会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进行简单机械工作。
3.理解机械工作时的力的作用及其变化。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定义及特点。
动滑轮和定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动滑轮是指绳子沿着它滑动的轮子,定滑轮是指被固定在物体上用来改变方向的轮子。
它们都有相应的滑轮座,用来固定滑轮和滑轮工作时传递的重量。
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改变物体移动的方向,减小物体所需要的力,让我们更容易地将物体提起。
定滑轮的特点是将力分配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从而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2.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进行简单机械工作。
举例:拉动箱子。
材料:滑轮座、滑轮两个、绳子、盒子步骤:将滑轮座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将绳子穿过两个滑轮,其中一个滑轮固定在固定物上,另一个滑轮套在活动物体上。
大小物体放在滑轮上,用力拉动绳子,即可移动物体。
3.力的作用及变化。
通过以上操作可以明显看出力在物体上的作用。
如果只使用一根绳子来拉动重物,需要很大的力来完成任务,两根绳子则可以将力分摊,在保证物体移动的同时,不需要太大的力,从而节省劳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讲解概念和定义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启发思维。
在实验操作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课堂实验法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工作时的力的作用及其变化。
3.合作探究法在小组内让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1.导入: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介绍。
2.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力的作用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a5cee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d.png)
若为三组、四组,那所需力为原来的多少?
Hale Waihona Puke 1\61\8、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承受重物的绳子有几段,提 起重物所用的里就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几。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 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一端螺母数
2 2 2 2
另一端螺母数 定滑轮的状态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 移动的滑轮。
直接提升的力 用动滑轮提升的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LL 支点
阻力点 用力点 定滑轮
L 2L
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动滑轮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 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一组滑轮组
直接提升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的力 (N)
既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省力,且所需力只有原来的1/2。
两个滑轮组
直接提升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的力 (N)
两个滑轮组
既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省力,且所需力只有原来的1/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5241e4ddccda38376baff3.png)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新的简单机械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能见到过的并不多。
在实际的应用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也常常是组合在一起,与吊钩、塔吊等一起组合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收集拍摄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和视频。
因此本课的教学从模拟的升旗仪式开始引出滑轮,让学生通过对滑轮的观察认识滑轮的结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和亲身探究验证,从而获得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难点: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亲自探究验证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滑轮1.出示自制旗杆,模拟升旗仪式。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举行一个升起仪式。
(2)生:敬礼!升国旗唱国歌。
【一位学生上台主持】【一位学生上台唱国歌】【全班学生敬礼,老师缓缓升旗】(3)生:升旗仪式到此结束,礼毕。
2.教师提问,引出滑轮。
(1)提问:国旗是怎么升到旗杆顶端的? 预设:拉绳子的一端。
(2)追问:光靠绳子可以吗? 预设:还有滑轮。
3.出示滑轮,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又将了解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滑轮。
请你仔细观察,它有哪些特点?【出示滑轮】【各小组从抽屉中拿出滑轮进行观察】4.反馈交流,认识滑轮特点。
(1)师:这个滑轮有哪些特点? 预设:有个轮子。
【教师板书】(2)追问:这个轮子会转动吗? 预设: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5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5 定滑轮和动滑轮](https://img.taocdn.com/s3/m/6ea6a4ce76a20029bd642d46.png)
不省力 可以省力
想一想:
既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 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 况下使用动滑轮?
我们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情况下选择使 用定滑轮;在需要省力的情况下选择使 用动滑轮。
1、下列机械属于定滑轮的是( A) A、旗杆顶部的滑轮 B、方向盘 2、动滑轮能起( A )的作用。 A、省力 B、改变用力方向 C、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 C、塔吊车
我们的发现
1(100g) 2(200g) 3(300g) 4(400g) …
0.5
1
1.5 2 …
用动滑轮省 一半力,但 是不能改变 力的方向。
动滑轮特征: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比较定滑轮与动滑轮作用有什么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否省力
定滑轮 动滑轮
用力方向是否改变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安装定滑轮的主要作用是( A、省力 B、改变用力方向
B C、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该怎样来设计你的实验
合作探究
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定滑轮能否省力。 2.我们的猜测:———————— 3.我们的实验步骤:———————————— ———————————— ———————————— 4.要注意的事项: (1)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2)实验要多做几次。 (3)及时填好实验记录。
小组讨论
在利用动滑轮提升 物体时,该向什么方 向用力,这说明什么 问题?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合作探究
请学生小组合作 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 测量不同个数(1~5个) 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 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 升重物的重力读数, 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 表格内。并比较表内 数据,看看动滑轮有 什么作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ba2cb7be1e650e53ea99aa.png)
《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教课方案改正稿【教课目的】1、科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色,以及实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培育学生拟订计划、着手操作、察看描绘等能力。
3、感情目标:使学生感悟到四周生活到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课要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器械准备】学生资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
(每组一份)老师资料:微视频、有关图片、学生资料一份、实验报告表。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集体演唱《国歌》,让学生讲讲升国旗时,这国旗是如何被升上旗杆的?2.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索为何旌旗上涨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议论。
出示滑轮,滑轮的地点是固定不变的,它没有随物体的起落而变化,因此叫做定滑轮。
而后操作。
让学生察看滑轮的结构。
二、研究新知1.猜想滑轮的作用。
问:你们以为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作用?报告小结,指引学生要经过实验的方式来认识定滑轮的作用,如何做实验呢?2.观看《定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
3.组装定滑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分组做一个跟旗杆相像的滑轮装置。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考证此装置。
①学生疏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高钩码;用定滑轮做提高),在学生疏组实验时,教师在各组巡回指导,保证明验的有效性。
②学生可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并记录。
(绳索一端挂钩码,一端用测力计)③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④议论:有什么发现?2)议论讲话:既然定滑轮省力不显然,为何还要在高高的旗杆上安装定滑轮呢?3)分组议论后报告:向下使劲,红旗向上涨。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经过以上的实验和议论,我们知道定滑轮固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能够改变使劲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那么,动滑轮呢?动滑轮能省力么?4.观看《动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
5.组装动滑轮,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1)议论:动滑轮能否省力呢?(2)学生实验(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丈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选择题
• 1、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 A )
• A、能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省力 • B、既不省力,又不改变用力方向 • C、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 2、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 A )。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滑轮组
• 3、塔吊上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B)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5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认识滑轮
滑轮有什么特点?
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二 、 研 究 定 滑 轮
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 滑轮那样,固定 在一个位置转动 而不移动的滑轮, 叫定滑轮。
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这个实验说明 了什么?
• 当我们利用定滑 轮提升重物时, 需要向什么方向 用力?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学校旗杆顶端的定滑轮起不到省力的作
用,完全可以不用。( ×) • 2、动滑轮能省力。(√ )
• 3、塔吊上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
(× ) • 4、定滑轮也很省力。(×) • 5、定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向下用力
• 这说明定滑轮有 什么作用?
能改变用力方向
想一想
在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定滑轮是不是有省力的作用呢? 我们怎样来研究?
记录下研究数据和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定滑轮左右两边
1
2
不平衡
的钩码个数一样 多时,两边才平
2
2
平衡 衡。说明定滑轮
2
1
不平衡 不省力。
3
1
不平衡
三、会移动的轮子
动滑轮
像这样可以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我们把它叫做动 滑 轮。
1.组装一个动 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 升钩码,记录用了 多大的力。
3.借助动滑轮提升 同样多的钩码,记 录用了多少力。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力(N)
的(N)
我们的发现
50
25
100
50
用动滑轮
150
75
能省一半
200
100
的力
250
125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 动滑轮
是否省力
不省力 省力
用力方向 是否改变
改变
不改变
•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 使用定滑轮?
• 我们在什么情 况下使用动滑 轮?
•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移 动。
•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 动。
•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