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认识与解析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观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观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
他1884年出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Crakow),父亲是一位杰出的斯拉夫语言教授,母亲是贵族之后,出身于此等家庭的马氏自小就受到了贵族式的教养。
1908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论文与物理学、数学、哲学有关,题目是《思想的经济原理》(On the Principle of the Economy Thought),讨论的是奥地利哲学家兼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的思想,他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论述如何计算人类进行思考和精神活动时花费与释放出来的能量的经济原理。
由于健康不佳,他不得不赶赴热带地区休养,此间读到了弗雷泽的《金枝》并深受其吸引,从而转向了人类学研究。
1910年,他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师从人类学家塞里格曼(E. A. Seligman,1873-1940)等人学习人类学。
此时的英国学术界大兴实地调查之风,塞里格曼本人曾参与托雷斯海峡的考察。
1914年,马林诺夫斯基有幸成为马雷特(R. R. Marett)的助手,参与了针对澳大利亚土著的考察项目。
由于一战爆发,他被迫滞留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长达四年之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段时间虽然精神困苦,郁闷异常,却也成就了他的学术事业。
他利用充足的时间,对太平洋上的新几内亚,尤其是特罗布里恩群岛(Trobriands)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资料。
此后他的多部著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除《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外,还有《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1927)、《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Sex and Reperssion in Savage Society)(1927)、《西北美拉尼西亚野蛮人的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1929)等。
何为理论陈嘉映
何为理论陈嘉映这里发表的是一篇长篇论文中的前一部分,后面的篇幅尚未整理成文。
文中有少数“我们将要谈到”这样的用语涉及的是尚未发表的部分。
在论文结束处我给出了尚未发表部分的目录。
像平常一样,有中译文的引文,我在注解中都标中文译本,但有些译文是我自己的。
小引,感应思维,类人猿为什么演化成了迷信的人抽象概括,辅助理论。
概括断言之为“理论”——特设的辅助断言侦探的“理论”,完整的故事——推论出来的故事——通过推论达到概括断言阴阳五行,阴阳之为两分、元素、秩序——五行之为相似归类、据类外推——阴阳五行之为宏大叙事数与实在,数运——本体与现象分离——理论的普遍性来自“实在”的深度——概括不造就理论——感性不能通达实在数运与数学,数运中的感性因素——毕达哥拉斯——现象同形与同构理论与理性,理性态度注重经验、排斥理论——天道远人道迩——神话与理论之为宏大叙事——中国人最富理性,但不最富理论性就事论事的解释与常态,理性解释不一定是理论解释——两小儿辩日远近——解释来自困惑——正常和不正常——解“事”——理论与就事论事的解释不同。
.理论解释,理论是整体解释——高速公路的比喻——同一层次上关于实在的理论不可能同时都正确——理论的解释力——何为理论解释理论与常识。
论证胜于事实——专家与普通人以不同的方式质疑理论。
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词源表明:哲学就是科学——泰阿泰德对知识的三种定义——知识概念趋近于理论知识哲学一科学之为求真的理论,哲学一科学以求真的态度来对待理论——这种态度特属于希腊及其传承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哲学著作——笛卡尔改变了哲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引子:感应思维远古人类把世上的事物理解为互相感应的东西,人类学家把这类“原始思维”概括为“巫术同一律”,有的概括为“互渗律”,我就称之为感应思维。
死人和活人互相感应,星辰和生死兴衰荣辱感应,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祸,梦让女人怀孕,魔魇致人病致人死。
初民社会中大行其道的巫术就是建立在感应思维之上的。
《文化论》
《文化论》《文化论》《文化论》作者是马林诺夫斯基,是由他的弟子费孝通翻译过来的。
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功能主义阐述对于文化的基本主张。
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变得强大,开始对很多地区进行殖民统治,但遭到了很多国家民族主义的反对,英国为了能够维护其统治地位,于是向人类学家求助。
因此人类学家在实证主义影响下去各个土著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比如,马林诺夫斯基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去分析来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稳定,巫术在土著地区起着很大的功能,一方面能满足个人心理上(恐惧等)的需要,还能在巫族首领的指导下服从于一定的习俗、习惯、制度,因此马林诺夫斯基提出只要保持其土著居民原来就有的生活、控制好巫族首领(巫族首领的作用)就可以维持其统治。
因此,人类学的功能主义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01作者试图为我们展示一种功能主义的文化论。
他从分析人类的差异性入手,从而得出文化的功能造成了人类的差异性。
作者回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文化的功能)?02文化是什么?文化包括器物及其精神层面的文化。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需要用工具去改变着周围的一切,工具的不同,能够决定文化的效率。
在精神方面,文化还包括知识、语言、社会组织。
人类使用工具需要知识,而知识又是产生一切宗教、伦理的源泉。
语言,人类之间需要对话,这成为了一套发音的习俗的一部分。
而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之间会产生合作,也会有很多的规则规矩去束缚人类,这就是社会组织,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文化包括了一套工具体系及一套风俗体系。
也可以说是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
也就是说,物质、风俗、习惯、语言、制度、巫术、宗教、游戏、娱乐,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化。
03文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了解文化如何发生作用,需要对文化进行功能分析。
之前的人类学家对文化大都采用进化派、传播派的观点分析,这种观点认为文化的发展大都是自动的、偶然的、碎片的,马林诺夫斯基对他们进行了批判,认为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应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它在整个人类活动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文化内涵解析
此 理应 有 不 同的 “ 法 ” 活 。
文 明 是一 个 复 杂 的 整 体 . 它包 括 知识 、 信 仰 、 术 、 德 、 律 、 俗 以及 作 为 社 会 艺 道 法 风
成 员 的 人 所 具 有 的 其 他 一 切 能 力 和 习 惯 。 这种 列 举 法 虽 论 证 了文 化 内容 的 庞
若 将 个 人 的 具 体 生 存 方 式 推 而 广 之 , 展 到 民族 国家 , 们 就 会 看 到 . 扩 我 今 天 , 些“ 化” 着强烈 的“ 我独 尊” 一 文 有 唯
倾 向 。这 一 倾 向在 交 往 实 践 尚不 发 达 时 曾 经 隐 而不 露 ,而 今 则 极 大 地妨 害 了人 类 文 化 的发 展 进 程 。 实 上 , 们 无意 也 事 我 不可能阻挡 文化全球化 的历史趋势 。 但 若 由 此认 定 文 化 全 球 化 便 是 文 化 的一 体 化 、同质 化 或 某 种 文 化 的 全 球扩 张与 横
显 的根 本 方 面 。囿于 研 究 角 度 的差 异 , 不 同 的学 者 对 此便 有 了不 同 的 认识 。
、
多角 度 文化 内涵 诠 释
众 多研 究 者 对 文 化 的丰 富 内涵 给 予 了特 殊关 注 .他 们 从 各 自研 究 的 角 度 出 发 , 文 化 作 出 了不 同的 界 定 。 对 文化 进 化 论 学 派 的代 表 人 物 泰 勒 认 为 , 广 义 的 人 种 学 的 意 义 上说 , 化 或 从 文
《中国文化概论》
《文化学概论》讲义第一课绪论文化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
我们想用文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一、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说法在汉民族语言中,“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如《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
”《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各种含义:一是指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如《论语·子罕》载孔子被匡人所困后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二是与质朴、野蛮相对,指彩画装饰、人为修养等。
《论语·雍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史”本指宗庙掌礼仪的官,这里指虚浮。
)“化”有改易、生成、化育之义。
如《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指自然万物的生成、变易,并由此引申为对伦理道德、社会文明的化成与塑造过程的表达,所以“化”又有教化、迁善之义。
总之,“文化”作为一个词语,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基本意义是指以体现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立。
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的“文德”与“武力”对举。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晋诗人束晳《补亡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南朝诗人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可见,“文化”乃是以文德教化之意。
反映了中国文化尚文抑武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自尊自信的体现。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共用
“文化”概说“文化”一词并非古已有之。
无论是古希腊文字,还是中国的甲骨文中也找不到它的痕迹。
虽然文字中无,但并不等于他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在其时尚不自觉,尚不认识。
要认识它,研究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大论战,但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统一定义。
在汉语的工具书中,“文”和“化”是两个不同的词类。
前者为名词,而后者为动词。
“文”是一个原创个体字。
在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错画也”。
《周易》里说:“物相杂,故曰文”。
而在其他典籍中又引申为“修饰”(《荀子・儒效》:“取是而文之也。
”)、“节奏”(《礼记·乐记》:“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美”、“善”(《礼记・乐记》:“礼减进,以进为文。
乐盈而反,以反为文愍。
”)在《周书・谥法》里更是说:“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除“六艺”之外,尊卑序列均可“曰文”。
“化”字在《说文解字》被解释为“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变也”(《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吕氏春秋・顺民》:“则汤达乎鬼神之化。
”)“习也”,言指风俗习惯也(《人物志》:“国有俗也。
”)归纳起来即是有演进变化之意,从而可以引申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的意义。
“文”与“化”的搭配使用,最早见于《易・贲卦》中的《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因天象有“文”(即条理)可循,而人伦也有“文”可循,观察此人文(人间条理),用以教化世人,也即可以平治天下大业。
这种“人文化成”的设想,便有别于“神文”倾向的“人文倾向”,也是先哲们对“文化”一词的诠释。
而将“文”与“化”二者合并而用,则始见于西汉末年刘向所著之《说苑・指武》。
其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显然将“文”和“武”相对应而有别。
《昭明文选》上载有晋束徵所作《补亡诗》:“文化内揖,武功外悠”。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文化是什么这的确是个很难一下子讲清的问题。
俄国革命大师列宁在一篇文章里也承认,文化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概念。
当下中国对此有两种回答,一种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管的那摊子事。
在这些人眼中,文化实际就是文艺,因此文化通常与娱乐被归在一起。
另一种回答则是泛文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构成文化。
譬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甚至我们的大小便都与文化有关,--排泄文化。
据说自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试图给文化定义以来,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可谓蔚为大观。
如果对这300多种定义作一粗略梳理,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第一种是广义获狭义的定义法,第二种是功能性或主体性的定义法。
第一种定义方法A.广义定义:将文化定义为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之总称,或定义为人类生存方式。
这里要解释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大多数人文社科界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物质性、外在性的表现。
一当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文化就产生了,但文明的出现要晚得多,一种文化只有在发展出了文字、金属冶炼与宫殿城墙时,才可谓产生文明。
历史学家汤因比、斯宾格勒都属于广义文化论者,他们都认为文化(文明)是一种生命体,有发生、发展、衰亡的不同阶段。
B.狭义定义:仅指精神性、观念性的东西。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反对文化的广义定义,他认为:"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
"(《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版前言第三页)第二种定义法A.功能性定义:笔者在漫话人文系列之四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规则,这就是功能性定义。
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也属于功能性定义。
他提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
有关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马林诺夫斯基求学经历:写作博士论文期间,马林诺夫斯基因健康问题,与母亲再度到热带地区旅行,期间马氏阅读了弗雷泽的《金枝》,对人类学产生兴趣,从此开始了一生的人类学学术生涯。
博士毕业后,到德国游学,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经济史,更主要的是向冯特学习实验心理学。
冯特曾以民众心理学、集体意识和文化整体论等思想影响过法国的涂尔干和美国的博厄斯。
两年游学经历对马林诺夫斯基影响很大:他开始研究澳大利亚土著家族组织,后来的著作也都带有心理学和经济学色彩。
主要学术贡献一.“文化功能论”马氏理论的核心,马氏的文化功能论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即“文化,即工具的整体及社会群体、人类思想、信仰及风俗的规章,构成了人赖以更好地对付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适应环境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伟大器具。
”马林诺夫斯基自己对“功能主义方法”曾有着这样的解释,“此种学说的目的在以功能眼光来解释一切…在发展水准上‟的人类学事实,看这些事实在完整的文化体系内占什麽地位;在这个体系内的各部分怎样地互相联系,而这体系又以何方式与本质而不在…进化的臆测‟或以往历史事件的重造”。
他对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持反对态度,认为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观念、风俗、法律决定了物质设备,而物质设备却又是每一代新人物养成这种社会传统形式的主要仪器”。
二.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在人类学史上,传统民族志写作范式的最终确立,是与马林诺夫斯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他建构了以客观民族志加载田野调查研究成果的方式,并开创了最早的社会人类学课程,故有人称之为“民族志之父”。
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
在他之前,人类学家往往以传教士或探险家的著作或纪录作为研究材料,但是这些纪录的内容却充满了文化偏见或不够周延的描述,因而造成研究时的困难。
19世纪末期开始,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等人开始进行最早的田野调查,并试着书写自己的民族志,然而他们的调查期间仅有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且多数人甚至不懂当地语言,仅能透过第三人或简单的问句得知被访问者的意见,加上他们仍然摆脱不了对当地白人的依赖,因此研究成果充满了歧视与矛盾。
人类学读书笔记:“他者”即天堂——有感于人类学对异文化的钟爱
人类学读书笔记:“他者”即天堂——有感于人类学对异文化的钟爱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真切交流,一次心灵约会,是一个召唤地下幽灵的仪式,一次降神会。
感激人类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阅读之门,让本来漂泊无依的心灵能镇定下来摈弃世俗的烦扰,满怀着自卑与崇拜同窗贯古今德泽万古的人类学大师进行心灵之约。
恍犹如远方的故人萍水重逢,兴奋而又紧张,让人心驰神往而又提心吊胆,唯恐误解了其中要旨以致毫无惭愧地凭自己的一厢甘愿来臆测著者的用意。
专业知识和人一生阅历所限,在拜读过的高作中有太多的不解与迷惑,臆测与胡诌,可是人类学家们抛弃安逸背负行囊毅然毅然赶赴田野朝圣般的执着心态和那份对整个人类孜孜不倦地真挚关照的深情切意,我仍是能真切体悟取得,从而干枯愚钝的心田如洗澡焚香,涤除虚燥。
下面就已经拜读过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文化论》《菊花与刀》《文化模式》有感于人类学对异文化研究的钟爱,谈谈自己的一些方式。
“他者”[1]即天堂人类学家的任务归根结底确实是探访适宜的阐释程序,揭露每一种成见,质疑其自以为具有的普遍意义。
————玛丽·道格拉斯从天真的人类学家们背起行囊赶赴田野的那刻起他们便开始践行“拯救那些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抗拒席卷全世界的西方模式,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对西方自己文化的批评”的庄重许诺,踏上了对异文化的矢志不渝地探问的漫漫长路。
朝圣般地执着于他者文化研究,不仅源于异文化有伊甸园般的吸引力,更是源于通过对本体文化之外的造物的感知从而反观自身取得文化自知修以整本体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法那么。
我想最初的泰勒、摩尔根、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们奔赴田野时确信怀揣着上述的热切愿望。
对他者文化的研究也为推翻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理论根基积蓄了庞大能量,为打破文化阻隔成立平等有效的文化沟通,珍惜多样性文明奠定理论基础。
从而对他者文化研究的钟爱便薪火相传地延续下来,被人类学者奉为圭臬,演变成人类学研究的金科玉律。
为了更好的检讨自己的文化模式,客观评判本体文化,成立文化自知,“理想上, 人类学家须适应于从心灵上或从躯体实践上“背叛”自己的社会, “疏离”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之外的人。
对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认识与解析
2018年第7期(总第283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理论研究▲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人类学家,现代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
他对太平洋新几内亚地区的原始部落,特别是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他的多部著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是人类学田野调查范式的开创者。
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田野考察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民族志的写作方法。
其代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至今仍是民族志写作的典范,该书和《文化论》一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在学术上对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和历史特殊论都持反对态度。
他认为,作为物质的器具和社会意识,只有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保存和传播,若失去了这类功能,发挥不了作用,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文化论》作为马林诺夫斯基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对文化功能的理解,可以说是人类学功能主义理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一个总结。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物质设备,如器物、房屋、船只、武器等,它们是文化中最显明、最易把握的方面,决定了文化的水准和工作的效率。
二是精神方面的文化,包括各种知识以及道德上、精神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的方式和语言。
而“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习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的修正”,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
三是语言,它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四是社会组织,它是物质设备与人体习惯的混合复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
它依靠外在的规则、法律习惯等手段进行维系,这些手段的内在根据则是个体的良心、情操等道德动机。
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
在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下: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
人类学读书笔记:“他者”即天堂——有感于人类学对异文化的钟爱
全文共计8224字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真切交流,一次心灵约会,是一个召唤地下幽灵的仪式,一次降神会。
感谢人类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阅读之门,让原本漂泊无依的心灵能镇定下来摈弃世俗的烦扰,满怀着自卑与崇敬同学贯古今德泽万古的人类学大师进行心灵之约。
仿佛同远方的故友不期而遇,兴奋而又紧张,让人心驰神往而又提心吊胆,唯恐误会了其中要旨以致毫无愧疚地凭自己的一厢情愿来臆测著者的用意。
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所限,在拜读过的著作中有太多的不解与迷惑,臆测与胡诌,但是人类学家们抛弃安逸背负行囊毅然决然赶赴田野朝圣般的执着心态和那份对整个人类孜孜不倦地诚挚关照的深情切意,我还是能真切体悟得到,从而干涸愚钝的心田如沐浴焚香,涤除虚燥。
下面就已经拜读过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1998),《文化论》(马林诺夫斯基)《菊花与刀》《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有感于人类学对异文化研究的钟爱,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者”[1]即天堂
人类学家的任务归根结底就是探寻适宜的阐释程序,揭示每一种偏见,质疑其自以为具备的普遍意义。
————玛丽·道格拉斯。
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
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作者:潘云峰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8期功能主义是马林诺夫斯基最重要的方法论,也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史上相对最久远且最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同时也是他研究人类学的最基本的方法,这一理论的出现,不仅对社会学与人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研究这两门学科的主要方法之一,而且对其他的人文学科也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一方法的产生,无疑使人文学科方法论上的一次革命,使得学者在对人文科学的研究上多了一个人视角,拓宽了思路。
一、马林诺夫斯基的简要介绍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社会人类学的创始人,生于波兰,后加入英国国籍,后来他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
之后又攻读并拿到了人类学博士学位。
1914至1918年期间, 马林诺夫斯基独自前往西南太平洋和澳大利亚进行实地田野调查,之后便写出了轰动学术界的鸿篇巨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之后移居美国,1942年病逝。
我们众所周知的费孝通教授,正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得意门生。
当人们谈到至少在理论基础上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一致关系时,马林诺夫斯基应该被看做是同另一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并列, 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两门学科中各自作出新的理论发展的创始人。
二、功能主义的提出与发展“功能主义”这个词语最早就是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来的,功能主义的主要精髓和思想都体现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如《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文化论》等等,都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方法论。
文化总和就是社会系统所要构建的结构体系,相互之间共同发挥作用进而维持社会的存在和进步。
当然,功能主义的出现必定不是偶然的,任何理论产生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传统的理论方法无法对当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做出解释,进而产生一种新的解释以替代传统的理论方法。
功能主义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因而产生的。
功能主义认为,应该把社会当中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然后再分析组成这个整体的各部分文化具有对整体的什么功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浅谈对人类文化学的认识
浅谈对人类文化学的认识摘要:1501年德国洪德最早使用人类学一词时,将研究人体解剖和生理的书成为人类学。
1831年世界上第一个研究人类体质和文化的学会——法国巴黎民族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人类学的诞生。
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角度科学地研究人类由来。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是整个人类学的奠基之作。
基因技术可以由于民族识别,确定古尸种族,澄清历史事实。
关键词:人类文化学起源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研究方法应用个人看法人类文化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两大分科之一。
1901年,美国考古学家W.H.霍姆斯创用这一专称,旨在研究人类的文化史,以区别于研究人类自然史的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
目前西方有把二者合并为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的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相当或相近。
在欧洲大陆,人类学一词专指体质人类学,民族学一词指社会文方面的研究。
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于1980年建立人类学系,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的教学研究。
学者们认为,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群体的文化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要探讨人类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各方面的问题,主要借助于有关的学科开展综合研究。
运用考古学材料,不停留在物质文化遗存的器物类型对比分析上,见物又见人。
结合民族学和语言人类学有关材料,有助于正确地复原各该地区人类群体的生产活动、社会结构以及精神生活的全貌。
民族学提供民族社会的实地调查材料,与考古文物、历史文献相印证,更能了解当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较准确地勾画出某一特定性质的社会图景。
在确定历史上某一人类群体,特别是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善、不通用的群体的迁徙、混合的历史时,也可以在语言人类学有关各种语言的分布、亲缘关系和相互作用中找到这种或那种反映。
对于人类文化学,我们得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一、文化人类学的一般问题。
马林诺夫斯基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马林诺夫斯基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從馬林諾夫斯基看來,文化包括以下4個方面:1是物質設備,如器物、房屋、船隻、武器、等等,它們是文化中最顯明、最击环氢香易掌控的方面,決定严概附理随了文化的水準和工作的效力。
進化論者喜歡以此為標準衡量社會與文化的進步。
2是精村娘社行水帮权神方面的文化,總起來說,包括種種知識,和道德上、精神上和經濟上的價值體系,社會組織的方式和語言众。
而“標準化的、身月速诉命胞代阻群石體上的習慣或習俗,和器讨清越把太機體上較鞏固的修正”,是精神只跟色曲采军文化最基本的要素。
馬林諾夫斯基建又將語言和社會組織分離出來進行討論。
3是已限求害照铁語言,它是文化整體中的1部分,但不是1個工具的體系,2是1套發音的風俗及精神文化的1部分。
4是社會組織,它是物質設備與人體習慣的混合復體,是集團行動的標準規矩。
它靠外在的規則、法律、習慣等手段進行維繫,這些手段的內在根據則是個體的良知、情操等道德動機。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馬林諾夫斯基眼中的文化與泰勒所所定義的文化并沒有根本的差異。
浅析民族学中存在的两派功能主义理论
001浅析民族学中存在的两派功能主义理论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都是20世纪的民族学人类学界的大家,他们被后人划分为同一个学派——功能学派。
对于这个学派称谓,马林诺夫斯基是主动地、大张旗鼓宣布,并且尊拉德克里夫布朗(以下简称布朗)为功能学派创始人。
而布朗则不认为他自己是功能学派,他们常在学术上针锋相对,在功能主义的观点上也有一些不同。
笔者在研读他们的著作以及后人评述后,加深了对功能主义理论的理解,收获很大。
本文希望能对他们的生平与各自功能主义的观点进行介绍和一些比较。
两位大师的成长与学术经历的差异马林诺夫斯基,1884年出生于奥匈帝国控制下的波兰名城克拉科夫,当时德国、俄罗斯、奥匈帝国联合分割波兰。
他的父亲曾是19世纪著名的语言学者,但在马氏6岁时就去世了,这样的遭遇和成长环境被认为赋予马氏一些“阴暗的烙印”。
1908年,马氏离开家乡到德国留学,一开始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因有感于弗雷泽的《金枝》而转读人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机缘巧合,马氏由于自己尴尬的身份:奥匈帝国国籍、在英国读书学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限制在英属特罗布里恩德岛上做田野调查,借此创作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开创了民族学的新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以实地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来撰写民族志,并建立相关理论,改变了以往从他人信件、口述获得资料的情形,增加了民族志资料的可靠性。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生平相比马林诺夫斯基似乎顺利一些,他1881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0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师从里弗斯学习人类学专业,为了研究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理论与方法,他曾两次赴法留学。
1906到1908年,他在当时英属印度的安达曼群岛进行实地考察,撰写《安达曼岛人》一书。
虽然一生著作不多,但在学科的理论上有很多的建树。
这两位大师的个人学术道路与个人成长经历都有一些差异,因此也造就了他们的异同点。
马林诺夫斯基出身于理工科这样以实际数据说话的学科,蜕变于特罗布里恩德岛的长期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式的田野调查。
文化论读后感范文
文化论读后感范文今天是要总结东西的。
最近,看了马林诺夫斯基的书《文化论》,这是一本出自八七年的外国民间文学理论著作翻译丛书。
我知道了这是一本把一切都解释得很清楚的书,没有一丁点浪漫色彩,很实用主义。
书中回答了文化是什么,它怎么发生作用,怎样变迁?把文化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解释它怎么在社会中发挥其功能的。
这本书为什么被编在民间文学理论译丛,出版缘起里说了,是自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以来,有不少学者、专家曾致力于移植外国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理论,以期对建立中国自己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发展我国民间文学事业有所助益。
所以,这里就译出了这本书。
而我今天看它的目的是为了解人类文化学中的功能主义学派的基本思路。
马林诺夫斯基作为费孝通的老师,对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和社会学科的建立有深厚的渊源。
对于人类文化学要略知一二怎么能少了这本书,再来我准备在看了这本书和《江村经济》之后,写一篇关于“辩证法在人类文化学的功能主义学派思想中的运用”的论文,交另外一个课上的作业。
因为时间有限,以期合理化运用时间,交出有质量的成果。
文化论这本书通过研究文化的功能,来对文化现象进行分类。
功能的产生是对文化迫力的需要。
这里我把文化迫力理解为对于被分割的文化的项目的迫切需要。
这里,将迫力分为三种,一是基本需要如躯体上的需要,遮蔽、温度、清洁及安全。
手段的魄力如经济法律和教育体系。
完整的需要,产生了知识、巫术、宗教和艺术。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是为了回应以上三者的需求。
举个具体的例子,为什么会有法律的产生,是因为合作是牺牲私人的兴趣及倾向而服从一共同目的,于是发生了社会强制。
在初民社会中,因为共同生活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性欲冲动,就需要禁例。
经济的生产,生产的东西不能毫无限制的任人应用和享受,于是就有财产的占有和使用的制度。
高低贵贱之分,使得地位较高的人有保守地位的需要。
但在初民社会中,法律并没有制度化,成文下来。
于是,其他社会制度就代以实施,发挥作用。
马林诺夫斯基给“文化”的定义
马林诺夫斯基给“⽂化”的定义
马林诺夫斯基给“⽂化”的定义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的哲学家,在1944年出版了《科学的⽂化论》,“认为⽂化是⼈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提出应当把⽂化作为由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个完整有机体系来考察,其中的各部分均完成其部分的功能。
认为⼈作为⼀个动物⾸先是满⾜其⽣活的需要,为了满⾜⼈的⽣活需要就产⽣了达到满⾜的⼿段和⽅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环境,这就是⽂化。
⼈们为了取得⾷物、⾐服、建筑材料、⼯具、武器,不断维护⽂化,并使之得到发展,进⽽形成社会组织和价值判断,形成社会控制,经济和政治组织、教育活动等。
⽂化不仅解决⽣活问题,也是⼈类的整合⼿段。
”(《现代西⽅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389页)
马林诺夫斯基对⽂化的论述,⼀个突出的出发点是⼈的⽣活需求、⼈的⽣命需求,为此,⽽产⽣了达到满⾜的⼿段和⽅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环境。
这就是⽂化。
换句话说,⽂化是⼈需求的产物,是为达到⼈的需求⽽形成的⼈造物。
上⾯的“环境”两字改写为“⼈造物”可能更好些。
⽤需求论的⾓度来看,马林诺夫斯基的关于⽂化的定义更符合⼈性的本质。
函数功能与文化契约: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科学
函数功能与文化契约: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科学
王燕彬
【期刊名称】《社会》
【年(卷),期】2024(44)1
【摘要】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式观察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田野方法。
但其方法论并非孤立的调查技术,而是植根于系统的文化科学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自觉地与社会契约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等对话,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中汲取思想资源。
他主张“函数功能论”,基于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反对古典人类学和过往社会理论的形而上学预设,指出文化要素之间普遍关联并相互依存。
进而,他以“文化契约论”论述文化与社会组织如何基于个体需求而建立。
文化被揭示为一个有机整体,个体为文化所塑造,因此社会与个体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非分离的实体。
这种文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影响了早期中国社会科学的探索。
【总页数】35页(P91-125)
【作者】王燕彬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对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认识与解析
2.试析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观——以文化的起源、作用和布局为线索
3.原始巫术及其文化功能——读马林诺夫斯基的两
部文化人类学著作4.文化——人类生活的手段——评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5.从脉络论到功能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
一、简单的历史回顾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民族学、社会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功能主义学派不仅对英国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还对欧美整个学术界都发生过重大影响。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年)原籍波兰,是一个波兰裔的英国人。
1884年4月7日出生在奥匈帝国所属的波兰加里西亚的克拉科夫,m母亲为贵族之后,父亲是一位斯拉夫文学教授,这对他后来从事民族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有很大影响,他自己在语言学上的功底也很深厚,懂得七国语言。
1908年,他毕业于克拉科夫大学物理———数学部,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后来,他在病中阅读了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著作《金枝》后,深感兴趣,导致了他改而专门从事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的调查、研究。
为了获得这方面的更多的知识和专业训练,他于1908—1910年,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师从心理学家威廉·冯德学习实验心理学。
他对民族心理学尤感兴趣,他后来创立功能主义学派时,提出的一体化观念,就和民族心理学的理论有关。
1910—1914年,他来到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和伦敦博物馆边工作边学习,师从爱德华·亚历山大·韦斯特马克、塞利格曼、弗雷泽等人学习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
1914年,时年30岁的他,跟随到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去的英国蒙德人类学考察队外出做实地科学调查。
从1924年起,他在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先后担任过讲师、教授和社会人类学系系主任等职,并兼任波兰科学院院士、研究人口问题的意大利委员会通讯委员、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使者教授”等职务,还接受过新西兰皇家学会荣誉委员和美国哈佛大学荣誉科学博士的称号。
这一切使他的声誉飞快增长。
特别是他的两部关于特里布里安人的著作《摩里的土著》和《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出版以后,在英国通行的以学究性而出色的民族记载中甚为著名。
《文化模式》读后感
《文化模式》读后感老师说,学文化科的人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历史上许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探索。
从泰勒的“文化是个复杂的集合体(complex whole)”到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是功能的”(有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雷蒙德《文化类型》等著作),然后又有以露丝·本尼迪克特(其著作《文化模式》)为代表的民族心里学派的“文化模式”概念,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做出了解释。
功能学派对文化的解释主要考虑了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而露丝·本尼迪克特主要从历史和心理学的因素来考察文化。
总的来说,对文化的态度有两种:文化绝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绝对主义的突出表现是西方中心主义,即在社会进化论的提倡下以西方作为所有文化的标准,把西方以外的文化作为边缘文化。
文化绝对主义带来了战争、种族歧视等。
功能学派和民族心里学派都支持文化相对主义,《菊与刀》以及其对美国解决日本投降后的问题的显著效果,初步体现了美国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成功运用。
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文化模式概念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组合,追求不同的价值和目标。
她开创性的运用团体心理学来探讨文化。
她指出,“各种文化不能在一种伦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但却可以比拟为共存的和同等有效的生活模式”。
这句话体现了不同文化有其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个民族的伦理标准不能强迫运用于其它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只能看作是各自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不能在道义上寻求借口。
因此,民族与民族之间有文化的区别,而文化之间在本质上不可比的,文化是利己主义的。
现实生活中,也经常有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互相道德指责的事情发生。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许多婆婆都喜欢本地的媳妇呢?我想这是因为这样能减少文化的冲突。
当婆媳之间争吵的时候,大家都诋毁对方的品格(其实这不关乎品格的事),最后大家都不甘心对方对自己所作的评价,误会永不能消退。
民族之间的差别不在生物结构上的差别,而在于文化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对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认识与解析
作者:王天歌卢静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马林诺夫斯基所著的《文化论》,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
文章对全书二十四章内容逐一进行了梳理解析,对作者的核心思想和文化观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我们只有认清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历程,才能知道不同地域文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文化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人类学家,现代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
他对太平洋新几内亚地区的原始部落,特别是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他的多部著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是人类学田野调查范式的开创者。
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田野考察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民族志的写作方法。
其代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至今仍是民族志写作的典范,该书和《文化论》一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在学术上对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和历史特殊论都持反对态度。
他认为,作为物质的器具和社会意识,只有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保存和传播,若失去了这类功能,发挥不了作用,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文化論》作为马林诺夫斯基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对文化功能的理解,可以说是人类学功能主义理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一个总结。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物质设备,如器物、房屋、船只、武器等,它们是文化中最显明、最易把握的方面,决定了文化的水准和工作的效率。
二是精神方面的文化,包括各种知识以及道德上、精神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的方式和语言。
而“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习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的修正”,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
三是语言,它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四是社会组织,它是物质设备与人体习惯的混合复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
它依靠外在的规则、法律习惯等手段进行维系,这些手段的内在根据则是个体的良心、情操等道德动机。
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
在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下: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
《文化论》以洗练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基本主张,浓缩了作者对科学文化理论探索的精华,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
全书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明确的研究指向和范例。
笔者认为,为了便于对该书做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来阅读。
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四章,作者开篇提出了人类的错综复杂和文化差异的关联性,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