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与《形象思维学》的创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05第25卷第1期(总71期)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m No.71)钱学森与《形象思维学》的创立

杨春鼎

(淮南师范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表了一系列论著,热心倡导思维科学研究,提出“把形象(直感)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为形象思维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提出许多开拓性的见解,并以科研系统工程的战略眼光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合作攻关,钱学森为思维科学研究和形象思维学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钱学森;钱学森科学思想;形象思维学;思维科学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45X(2005)01-0062-04

Qian Xuesen and Creation of"Science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

YANG Chun-ding

(Thinking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Huainan Teacher's College,Huainan Anhui232001,China)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1980s of the20th century,famous scientist Qian Xuesen presented a series of articles to ardently advocate the research on thinking science.He proposed to take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 as a breakthrough of thinking science and offered a large number of pioneering opinion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s of the science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He has also organized,in the strategic fore-sight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science,relating research personnel to tackle key problems through coopera-tion.Qian Xuesen has made indelibl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on thinking research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science on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

Key words Qian Xuesen;scientific thinking of Qian Xuesen;science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think-ing science

全国第一次思维科学讨论会的召开距今已经整整20周年了。当年,我受钱老的邀请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被选为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成员。

难忘那一天,1984年8月7日,北京国防科工委远望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年已74岁高龄的钱学森院士在会上做了长达6个小时的题为《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的学术报告。这场思路广阔、内容深刻、极为精彩的学术报告至今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报告中,他提出“把形象(直感)思维作为思想科学的突破口”[1]并预言“思维科学的研究将孕育一场新的科学革命。”[1]在那次会议前后的许多年中,钱老发表了《关于思维科学》[1]、《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2]等一系列的学术论文,为《形象思维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提出许多开拓性的见解,并以科研系统工程的战略眼光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合作攻关,为新学科理论的研究、应用与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形象思维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经走过了曲折漫长的道路。钱学森把我们对形象思维的认识、形象思维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

[收稿日期]2004-10-22

[作者简介]杨春鼎(1943-),男,江苏扬州人,淮南师范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安徽分所所长。

26

的高度,“形象思维”不仅是文艺理论和美学中的一个普通术语,而且是一门科学、一门涉及到人脑思维奥秘的科学。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曾经热烈讨论过形象思维问题,后来停顿了10多年。从1978年以来,由于毛主席给陈毅同志一封信,其中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于是又引起文艺界、学术界的讨论,国内许多著名的学者、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差不多都发表过有关文章,全国多数高等院校的师生都参加了讨论。形象思维作为一个基本的术语,在《辞海》、《文学概论》、《心理学》等书籍或教材中都有一定的解释与论述。然而任何一门严肃的科学理论研究,总是不能像搞群众运动那样一哄而起的。因此,这场讨论提出了不少问题,主要还是局限在文艺理论和美学范围内。

正在此时,钱学森教授在《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述思维科学的文章和通信,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他在《自然杂志》1981年第1期发表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的论文,下面的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直到现在我们仅对逻辑思维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而总结出了它的规律———逻辑学。而形象思维则研究得很不够,还没有成为一门科学。这是不是由于人们总想形象思维和文学、艺术的创造有密切关系,因而也就以为是文艺领域的事,无关科学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个误解,因为文艺创作活动也是人的一项社会实践,实践才造成文学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如果形象思维真的没规律,可以乱来,那也就不会有文学家、艺术家了。而且形象思维不但文艺工作者使用,其它人包括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也经常使用。所以一定有规律,一定可以建立一门形象思维的科学,叫‘形象思维学’。”[2]

钱学森教授还认为:逻辑学、形象思维学、灵感学都是属于思维科学这一科学技术大部门中的基础科学。至于诸如语言学、文字学、密码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等,似乎都可以当作思维科学中的应用技术,属工程技术类。钱学森教授是在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作出新的剖析综合、并在统观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这些看法的,当然决不是轻易的。并且他从现代科学发展最前沿的状况出发指出:“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2]因为逻辑学是现代电子数值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而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一类的新技术则需要形象思维学,所以钱学森教授指出:“我们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维学,会不会用它来掀起又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呢?这是颇为值得玩味的一个设想。”[2]

当然,创立一门科学是很艰难的。钱学森教授关于思维科学的许多奠基性的论述至今也尚未被人们普遍理解并接受,在新版的《辞海》和文艺理论教科书上,形象思维也仍是“艺术思维”的同义词。我想,当一门科学从旧学科中分化独立出来时,这也是难免的。

将近160年前,马克思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要重视研究关于“人的自然科学”。马克思说:

“思维要素本身———思维的生活表现的要素———语言,就是感性的自然。”[3]“只有在科学从自然出发时,它才是真正的科学。”[3]因此,形象思维的研究,就不能单凭研究者的思辨,不能单靠从宏观角度去观察和反躬自省,还要从微观角度研究大脑和神经生理学。近代实验心理学,从德国的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发表《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年)和威廉・冯特发表《对于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1862)年算起,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技术,如微电极技术,脑化学技术等,深入到脑的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人脑心理和思维活动的生理机制。然而,由于人脑无论在结构上和机能上都是宇宙间最复杂、最高级的特质,精神和意识之谜的揭示也只能层层深入。

形象思维研究既然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实现突破,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钱学森教授在他的论文和研究通信中曾提很多有益的建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钱学森教授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一文中指出,研究思维科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宏观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微观的研究方法。所谓宏观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古老的,可以称为心理学的方法:人自己内省,即自己考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即以人用自己作试验。”[2]所谓微观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脑神经解剖学和脑神经生理学,将“人脑这种微观结构和一个个单元的动作性能同人的思维联系起来,看到人脑有1015个单元,或说人脑由1015单元组成的超级巨系统。”[2]钱学森教授还指出,还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将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他说:“尽管人脑是极为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系统学的进一步发展终会使微观研究思维学的方法取得成功,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2]因

3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