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_2纳米棒的氧化还原特性
sno2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摘要摘要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通常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在许多气体探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类气体传感器依然存在着选择性差、工作温度高以及稳定性差、易老化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其应用价值。
通过哪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并降低功耗,探索新的气敏机制、开发新型敏感材料以及新的器件结构,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SnO2虽然是研究最早、当前商业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异性能,但以它为基的气体传感器同样存在着选择性差、工作温度高等缺点。
本文以SnO2的一维纳米结构为基,借助材料工程手段获得两种复合结构气体敏感材料,希望通过提高材料比表面积、引入异质结以及表面功能性修饰等多重措施的协同效应改善气体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具体研究工作分为四个方面:1.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机构稳定、形貌良好的SnO2纳米纤维。
通过控制相对空气湿度(HR)等工艺条件得到了绵长的、粗细均匀的SnO2纳米纤维,并测试分析了SnO2纳米纤维的气敏性能,研究发现SnO2纳米纤维的在工作温度为350℃时,对酒精有较好的响应。
2.采用二步法制备了ZnO/SnO2分级纳米结构。
首先,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SnO2纳米纤维上生长ZnO种子层,而后采用水热法继续在SnO2纳米纤维上生长大量均匀一致ZnO纳米棒阵列。
采用XRD、SEM、气敏测试系统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水热时间等工艺参数对ZnO/SnO2分级纳米结构生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使用250℃处理的种子层对SnO2/ZnO分级纳米结构的生长最有利。
而且随着水热时间从2h、4h、6h的递增,ZnO纳米阵列更加浓密。
随后的气敏测试分析表明,ZnO/SnO2分级纳米结构最佳工作温度为300℃,在此温度下对100ppm的丙酮气体进行气敏测试,灵敏度高达20.8,并对该气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范文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近年来,SnO2纳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以及气体传感特性,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包括光电转换、锂离子电池和气体传感器等。
SnO2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快速的响应恢复速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使其在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选择性、稳定性和长期运行的可靠性等问题。
因此,对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二、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1. 元素掺杂元素掺杂是一种常见的SnO2纳米结构改性方法。
通过引入其他元素,如贵金属(如金、银、铂等)或稀土元素,可以改变SnO2的电子结构,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能。
例如,银掺杂的SnO2纳米结构可以提高对某些气体的敏感度和选择性。
此外,通过调节掺杂元素的浓度和分布,可以优化其气体传感性能。
2. 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一种通过在SnO2纳米结构表面覆盖一层其他材料的方法来改善其性能的途径。
这种方法可以增强SnO2的表面活性,提高其气体传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表面修饰材料包括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和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材料与SnO2的复合可以提高其对某些气体的响应速度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3. 结构设计改变SnO2纳米结构的形态和尺寸也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
例如,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SnO2纳米结构(如纳米片、纳米线等)可以增加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能。
此外,通过控制SnO2纳米结构的尺寸和形态,可以调整其能级结构和电子传输特性,进一步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能。
三、SnO2纳米结构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SnO2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气敏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在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检测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如H2S、CO等)以及可燃性气体(如甲烷、氢气等)。
此外,由于SnO2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快速的响应恢复速度,使其在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中具有重要价值。
以SnO_2粉末为源制备SnO_2纳米结构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以SnO_2粉末为源制备SnO_2纳米结构及其发光特性研究纳米科技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当尺寸达到纳米数量级的半导体材料时便会出现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致使半导体纳米材料表现出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压敏电阻、量子元器件、导电材料等各个方面。
二氧化锡作为一种宽禁带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SnO2粉末为原料,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不同的温度和生长时间内制备了不同形貌的SnO2纳米材料。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光致发光(PL)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和发光特性的研究。
并对其纳米结构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利用CVD法,以高纯SnO2粉和石墨粉的混合物作为原料,高纯氮气为载气,在900℃的温度下,通过控制生长时间,在溅射有Au膜的Si衬底上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SnO2颗粒,直径大约在300-800nm不等。
利用SEM对样品进行了表面形貌的观测,利用XRD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表明所制备SnO2颗粒是四方金红石结构。
利用PL技术分析了样品室温下的光致发光特性,得到了399nm、450nm、550nm和613nm处出现了发光峰,表明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有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应用。
并讨论的所制备是纳米SnO2颗粒的生长机制。
(2)利用CVD法,以高纯SnO2粉和石墨粉的混合物作为原料,高纯氮气为载气,在1000℃的温度下,通过控制生长时间,在溅射有Au膜的Si衬底上得到了不同形貌的四方金红石结构的SnO2纳米线,再现了纳米SnO2线的生长过程,其生长机制符合VLS机制。
利用PL分析在358nm、372nm、399nm、451nm、468nm、515nm、550nm、572nm、613nm处得到了样品的发光峰,并且在672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光峰。
非金属元素N-S共掺杂SnO_(2)电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昊天 等:非金属元素 N-S 共掺杂 SnO2 电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02137
图 1 掺杂结构模型
F
i
r
c
e
l
lmode
l
g1Supe
1.
2 计算方法
本文利用基于 密 度 泛 函 理 论 的 第 一 性 原 理 方 法,
隙计算值为 1.
36eV,和 实 验 值 3.
6eV 差 距 比 较 明 显,
N 原子的掺杂也
使得 与 之 最 近 邻 的 O 和 Sn 的 电 子 结 构 受 到 影 响,在
相同能 量 范 围 产 生 s 电 子 和 p 电 子,
N、
O、
Sn 轨 道 能
2 结果讨论
级重叠,耦合作用增强 [12-13],带隙减小到了 0.
34eV,载
2.
1 不同掺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优化后的掺杂系统焓变的大小决定了体系的热力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
Gene
r
a
l
i
z
edGr
ad
i
en
tApp
r
ox
ima
t
i
on,
GGA)中 的 PBE 计 算。 平 面 波 截 断 能 量 选 取 为
340eV,布 里 渊 区 K 网 格 选 为 3×2×1,利 用 BFGS
(
Br
oydenF
l
e
che
rGo
l
d
f
a
rbShanno)算 法 对 各 掺 杂 结
2.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0)
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 理 和 平 面 波 超 软 赝 势 法,采 用 广 义 梯 度 近 似 法 构 建 了 非 金 属 元 素 N、
一维sno2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质
一维sno2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质SNO2纳米结构是目前最广泛研究并应用到电子器件中的一种纳米结构,它具有表面施加压力降低机械损伤性能并且在热可塑性良好的特性。
一、SNO2纳米结构的特性1. 尺寸:SNO2纳米结构的尺寸通常在1-100nm之间,具有较小的原子间距,具有理想的导电性能;2. 结构:SNO2纳米结构的层状和团簇结构形态分布均衡,稳定性高;3. 性能:SNO2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蓝宝石晶体结构和表面张力,是电子元件中极好的硬质样材料;4. 热稳定性:SNO2纳米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性能;5. 高抗压力:SNO2纳米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外部的压力,从而保证其稳定的性能及其所形成的电子器件结构的完整性;6.机械稳定性:根据颗粒安排的形态可以明显减少机械损伤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7.高电学性质:SNO2纳米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电容器寿命,是制造电子器件的优良原料。
二、SNO2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质1. 电阻:SNO2纳米结构具有较低的静态电阻,且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 温度稳定性:它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它的电特性参数(如电容量和电阻)在室温下可持续长达7天的测量时间,而且它的电性能参数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3. 电容:SNO2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电容容量,能够稳定地存储大量电量;4. 电容器寿命:SNO2纳米结构具有500次循环以上的电容放电寿命,以及较高的耐久性;5. 热电性:SNO2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电性,具有0.17mW/mK的导热系数。
综上所述,SNO2纳米结构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有良好的静态电阻和电容容量;它的热电性和耐久性良好,外加较低的机械损伤性能,因此在电子元件的应用领域中,SNO2纳米结构是一种优良的硬质材料。
SnO_2纳米晶体的制备_结构与发光性质
图 4 不同退火温度下样品的 XRD 谱 曲线 a 退火前 ,曲线 b 400 ℃,曲线 c 800 ℃,退火时间均为 2 h
图 3 80 ℃下加热 6 h 得到的 SnO2 纳米晶体照片 (a) TEM 照 片 , (b)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照片
3121 后退火处理对样品尺寸及 PL 的影响
得到[10] . 吸收系数 α可表示为
α = 2303AρΠ( lC) ,
(1)
其中 A 为吸光率 ,ρ为 SnO2 晶体的密度 , l 为光学
图 2 未退火 SnO2 纳米晶的光吸收谱 曲线 a 80 ℃下加热 4 h , 曲线 b 80 ℃下加热 6 h ,曲线系数 α在带边附近
[ 1 ] Vila a G,Jousseaume B ,Mahieux C ,Belin C ,Cachet H ,Bernard M C ,Vivier V ,Toupance T 2006 Adv. Mater. 18 1073
图 1 未退火 SnO2 纳米晶的 XRD 谱 曲线 a 80 ℃下加热 4 h , 曲线 b 80 ℃下加热 6 h ,曲线 c 90 ℃下加热 6 h
为了同时研究样品的禁带宽度 ,我们对样品进
行了光吸收谱的测量 ,结果如图 2 所示. SnO2 纳米
颗粒的禁带宽度 Eg 可以由样品的吸收系数 α外推
盖 350 —750 nm 范 围 的 宽 发 光 带 , 峰 值 位 置 在 390 nm. 这个发光峰来源于晶体颗粒表面的氧空位 缺陷的辐射复合发光[11] . 这个发光中心能级略低于 SnO2 的导带底 ,由于氧空位能级的位置与颗粒尺寸 无关 ,故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样品发光峰位并没有 显著改变. 由于退火前样品表面可能残留了大量氢
SnO2纳米棒负载Pd-Sb催化甲酸电氧化
SnO2纳米棒负载Pd-Sb催化甲酸电氧化何乌日嘎木拉;李宏霞;石乐乐;陆航;张益佳;孙丽美【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SnO2纳米棒载体,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Pd/SnO2催化剂和不同Pd/Sb原子数比的系列PdSb/SnO2复合催化剂.用XRD、SEM、TEM、ED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并以循环伏安法对比评价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所得SnO2纳米棒载体为针状,大小均匀,平均直径为100 nm;负载所得催化剂中活性粒子大小约为13.5 nm,掺杂Sb后,粒径约为9.5 nm.电催化氧化性能对比结果表明,Pd/Sb原子数比为4:1的Pd4Sb/SnO2复合催化剂对甲酸的氧化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当E=0.25 V(vs SCE)时,Pd4Sb/SnO2上甲酸氧化的峰电流密度达到25 mA/cm2,远远高于Pd/SnO2催化剂.%SnO2 nanorod carrier was prepared by the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the Pd/SnO2 catalysts and a series of PdSb/SnO2 composite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Pd/Sb atomic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v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TEM and EDS. Cyclic voltammet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d/SnO2 and PdSb/SnO2 catalysts on the formic acid oxida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nO2 nanorod carrier was needle-shaped and its average diameter was about 100 nm; The active particle size of the supported catalyst was about 13.5 nm, while it was about 9.5 nm after the addition of Sb.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showed that Pd4Sb/SnO2 (withnPd:nSb=4:1) catalyst exhibite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of the Pd4Sb/SnO2 catalyst was about 25mA/cm2 whenE= 0.25 V (vs SCE) which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thePd/SnO2.【期刊名称】《贵金属》【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催化化学;直接甲酸燃料电池;SnO2纳米棒;钯;锑【作者】何乌日嘎木拉;李宏霞;石乐乐;陆航;张益佳;孙丽美【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市0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1.4;O643.36+1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irect formic acid fuel cell,DFAFC)以甲酸为阳极燃料,具有无毒(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不易燃、存储运输方便安全、Nafion膜透过率低以及高能量密度等诸多优点[1-4]。
SnO_2纳米结构的微观调控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SnO_2纳米结构的微观调控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随着工业发展,有机废水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研究表明半导体纳米材料可以在光照下催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成分,使其分解为CO<sub>2</sub>和H<sub>2</sub>O。
其中,SnO<sub>2</sub>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水热法和溶液还原法成功制备了三种不同微观结构的SnO<sub>2</sub>纳米材料,并通过调整实验参数优化SnO<sub>2</sub>纳米结构,提高光催化性能,并研究了不同微观结构光催化性能差异原因。
1.使用水热法,以SnCl<sub>4</sub>·5H<sub>2</sub>O为锡源,制备了一系列一维结构SnO<sub>2</sub>纳米材料。
研究发现,随着溶剂中无水乙醇量的逐渐减少,锥状SnO<sub>2</sub>纳米结构逐渐变为棒状SnO<sub>2</sub>纳米结构,光催化性能提高。
2.使用水热法,以SnCl<sub>2</sub>·2H<sub>2</sub>O为锡源,制备出纳米SnO<sub>2</sub>片状自组装花型结构。
本文探究了NaOH和柠檬酸钠加入量对花型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对花型SnO<sub>2</sub>的微观结构进行调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添加量在0.2g时SnO<sub>2</sub>花型结构的形貌最优,光催化性能最佳。
3.使用溶液还原法,以SnCl<sub>4</sub>·5H<sub>2</sub>O为锡源,NaBH<sub>4</sub>为还原剂,H<sub>2</sub>PtCl<sub>6</sub>·6H<sub>2</sub>O为催化剂,成功制备出SnO<sub>2</sub>纳米空心六面体。
纳米SnO2的光催化改性及制备方法研究
纳米 SnO2 的光催化改性 及制备方法研究
孙镇镇 / 文
【摘要】SnO2 是一种 n 型半导体,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表面特性和吸附 特性,通过简单改性就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SnO2 反应条件温和且能耗低、 反应速度快、催化活性较高且氧化能力强,更重要的是无二次污染,被认为是 最可靠的绿色环保催化剂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 SnO2 的结构特点,对其光催 化改性和其制备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SnO2 结构特点;光催化改性;制备方法
SnO2 是一种 n 型半导体,在紫外 光 下 具 有 良 好 的 催 化 性 能, 可 以 将 有 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
似,SnO2 由于其良好的光催化化活性, 广泛应用于水和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清 洁净化领域[1]。
SnO2 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传感器 材料,用它制备的气敏传感器灵敏度高, 被广泛用于各种可燃气体、环境污染气
2008 年,周秉明等人采用共沉淀 法制备了纳米 SnO2/ZnO。实验研究表 明 600℃下煅烧 6h 制得的复合光催化 剂对酿酒废水的降解率达 93%。
2011 年,何开棘等人采用特殊液
相沉淀法制备了 CuO/SnO2 复合纳米 粉体,研究发现 CuO 质量分数为 70% 的复合纳米粉体在 400℃时焙烧 30min 的 光 催 化 效 果 最 好, 在 日 光 作 用 下 对 10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降解 60min 时 降解率高达 98.7%。
强化学气相淀积、溶胶 - 凝胶法等。 定程度上降低了功耗,结合其他手段可
c=0.3187nm、c/a=0.673, 每 个 晶 胞 含两个分子 SnO2 且其结构具有较好的 对称性。SnO2 的完美晶体为绝缘材料,
水热法制备纳米SnO2及其气敏性能
支持计划$"$#"1(-2-.)$$@%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张战营$#NA@)%!男!博士!教授&
<&’&/B&443(&""$#!II$GII$@8
<&B/)&443(&""$#!II$@II##8
C/,)(3;(.*,"h.*)fhSQEKCET$#NA@F%!<Q7:!JS898!J>6\:DD6>8
>9)(,3’(!2E&" EQE6WQ>UC;7:DX:>:W>:WQ>:R=KQSKR>6US:><Q7<:US6RXCUS2E07!(A."&QERQkV:6VDQ<<6ECQQD>QX <QU:>CI Q7D%QERUS:<C_:RD67VUC6E6\XQU:>QER:USQE67QDQD67Y:EU8-S:QDIW>:WQ>:RDQ<W7:DX:>:;SQ>Q;U:>C^:R=KZI>QKRC\\>Q;UC6E% U>QED<CDDC6E:7:;U>6E<C;>6D;6WKQER’5IYCDQRD6>WUC6EDW:;U>6D;6WK%>:DW:;UCY:7K8-S:>:DV7UDCERC;QU:USQUUS:QDIW>:WQ>:R 2E&"CDQU:U>QT6EQ7>VUC7:DU>V;UV>:%US:WQ>UC;7:D6\\CEQ7DQ<W7:CDX:77IRCDW:>DCY:%US:;>KDUQ7DC^:DQ>:CEUS:>QET:6\"?HIIA?M E<QERUS:QY:>QT:;>KDUQ7DC^:CDM?AE<81EQRRCUC6E%US:QDIW>:WQ>:R2E&" EQE6WQ>UC;7:DQDQD:ED6>SQY:US:DVW:>C6>TQDI D:EDCETW>6W:>UC:D%&B9B%SCTS>:DW6ED:%DS6>U>:DW6ED:I>:;6Y:>KUC<:QERT66RD:7:;UCYCUKU6:USQE67YQW6>QDX:778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关于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详细信息:
制备方法: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溶胶-凝胶法、气相法、水热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且较为简单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溶胶状态的锡化合物制备出凝胶,并经过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性质特点: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催化性能。
这些性能使得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在传感器、光电器件、催化剂和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应用领域: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在催化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和酯化等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应用前景。
此外,它还可用于制备传统燃料电池和新型能源储存材料,为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支持。
在电子新材料方面,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制备二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等。
总之,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多样,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研究,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范文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体检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工业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气体检测技术中,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SnO2纳米结构因其良好的气敏性能和低成本,成为了气体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二、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SnO2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改性方法对SnO2纳米结构进行优化。
1. 掺杂改性掺杂是一种常用的改性方法,通过将其他元素引入SnO2纳米结构中,改变其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其气敏性能。
例如,贵金属(如Au、Pt)的掺杂可以降低SnO2的工作温度,提高其对气体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此外,非金属元素的掺杂(如N、S等)也可以改善SnO2的电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提高其气敏性能。
2. 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另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
通过在SnO2纳米结构表面修饰一层其他材料(如碳材料、金属氧化物等),可以改变其表面化学性质和电子传输性能。
例如,碳纳米管的引入可以增加SnO2的比表面积和电子传输速率,从而提高其气敏性能。
此外,通过表面修饰还可以提高SnO2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3. 复合结构将SnO2与其他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等)复合形成复合结构也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
这种复合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各组分的优势,提高整体的气敏性能。
例如,将SnO2与石墨烯复合可以形成一种三维网络结构,提高电子的传输速率和气体的扩散速率,从而提高其气敏性能。
三、SnO2纳米结构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经过改性的SnO2纳米结构在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SnO2/TiO2/MMT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S F meh d h d s l at l s e o d ds es iy a d hg cit.S O l0J CD to a ma p rce i ,g o i ri l n ih a t i l i z p bi t v y n ]- 2 i MMT ( nmoi n e mo t rl i ) l t o
dyn ( CF rig S D)me h d h a ay t r h rcer e y t e me n fXRD a d T t o .T e c t lss we e c aa t i d b h a s o z n EM .T e r s l h we h e ut s o d s
n n c m p s t O O a ay t r r p r d u ig T CI a r c r o s b o -g e h d a d s p r r ia li a oo o i ph t c t l s s we e p e a e s n i 4 s p e u s r y s l el e m t o n u e c i c l ud t f
t a i x s e n a a a e t p , n h a a y tp ril ie w a h tT O2e it d i n t s y e a d t e c t ls a c e sz s 1 t 3 ̄2 m . h h t c t lt c ii s e 0n T e p o o a ay i a t t wa - c v y
f 北京服 装学院材料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北京 市服装材料研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 2 ) 0 09
摘 要 : 比较不 同制备方 法制得的复合催化剂, 临界 干燥法制备的光催化剂 具有 粒径小, 散性好, 由超 分 光催化 活性高等特点 . 以 TC 为原料, i1 采用溶胶 凝胶 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 法(C D¥备了纳米级 SO TO/ M ( S F )U n  ̄ i2 T蒙脱土) M 复合光催化剂. 采用 X D和 T M R E 对样 品进 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O 以锐钛矿型 形式存在, T i 催化剂 粒径在 1— O m以活性红 X 3 3 2 . n 一B溶液 、 活性橙 K N — G和活性紫 X 2 一R 为反应模型, 对所得催Y U di 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 降解率分别 达到 9 . 9. 和 9 . 催化剂循环利用日仍 具有较 高的催化 活性 . 9 %、9 % 9 6 9 %, 5 寸 关键 词 : 超 临界干 燥;染料;光催化降解;TO;SO i: n :
SnO_2纳米材料微结构及其掺杂的气敏性能研究
SnO_2纳米材料微结构及其掺杂的气敏性能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可挥发性有机气体、易燃易爆等危险气体的检测和控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具有性能优良、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等优点, 研制具有良好通透性的金属氧化物气敏基体材料,有效控制气敏材料的微结构、形貌及比表面积, 选择合适的掺杂或催化手段等,可有效改善或提升气敏性能, 有利于气体传感器的更加广泛应用。
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维度多种形貌的SnO2纳米材料微结构的制备方法,探索提升SnO2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有效途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从电子级别上对SnO2纳米材料的气敏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金红石结构的SnO2纳米颗粒,分别掺入适量TiO2和碳纳米管,采用本文创建的“液滴引导定位涂覆法” ,制作了低功耗微热板式气敏元件。
分析了SnO2/TiO2 复合材料对乙醇气体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两种粒子晶界处的费米能级位置不同,电子从TiO2流向SnO2在SnO2材料表面形成电子累积层,促进了氧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及电离, 材料在空气中的电阻值升高;当还原性气体与材料表面吸附氧进行反应时,释放电子进入材料表面, 使得表面电子数量增加并向材料内部扩散, 材料电阻值降低, 灵敏度升高。
SnO2/CNT 材料中的CNT具有疏松多孔的中空管道结构,利于改善材料内部气体输运通道,增加气体与材料表面的接触机会,适量掺入CNT可引进“溢出”机制,进一步促进氧在材料表面吸附, 从而改善材料的气敏性能。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n02块体材料、SnO2(110)晶面的表面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分析了氧在Sn02(110)晶面的吸附,以及乙醇等气体在吸附氧的SnO2(110)晶面的吸附现象。
计算结果表明,乙醇与材料表面的吸附能和净转移电荷的数值最大,材料带隙变化最大,因此气敏材料对乙醇的选择性最强,这与气敏元件的测试结果相吻合。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SnO2纳米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因其良好的气敏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在气体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SnO2纳米结构进行改性,提高其性能,对于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二、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方法2.1 元素掺杂元素掺杂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通过引入其他元素来改变SnO2的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
常见的掺杂元素包括贵金属(如Au、Pt)和稀土元素等。
这些元素的引入可以增加SnO2的氧空位浓度,提高其导电性能和气敏性能。
2.2 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通过在SnO2纳米结构表面覆盖一层其他材料来改变其表面性质。
常见的表面修饰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这些材料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SnO2对气体的吸附和脱附速率,从而提高其气体检测性能。
2.3 结构调控通过调控SnO2纳米结构的形貌、尺寸和结晶度等结构参数,可以改变其电子传输性能和表面吸附性能。
例如,制备不同形貌的SnO2纳米结构(如纳米线、纳米片、纳米球等),可以优化其气体检测性能。
三、改性SnO2纳米结构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3.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改性SnO2纳米结构因其良好的气敏性能和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VOCs的检测。
例如,通过元素掺杂和表面修饰,可以提高SnO2对VOCs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实现快速、准确的VOCs检测。
3.2 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医疗等领域。
改性SnO2纳米结构因其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和快速响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的制备。
高效SnO2纳米片催化剂用于CO氧化
高效SnO2纳米片催化剂用于CO氧化彭洪根;彭跃;徐香兰;方修忠;刘玥;蔡建信;王翔【期刊名称】《催化学报》【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SnO2是一种具有丰富表面缺位氧的n型半导体,其晶格氧亦可还原.另外其熔点高达1630oC,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SnO2主要用作气敏材料.而其作为催化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则鲜见报道.在过去的几年中,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SnO2的催化化学,发现利用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SnO2纳米粉末,在焙烧温度高于500 oC时,其比表面积通常低于20 m2/g,因而限制了其氧化活性.在SnO2晶格中掺杂Fe、Cr、Mn、Ce和Ta等形成固溶体可有效提高其比表面积并产生更多的活性氧物种,因而其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及稳定性大幅度提高.本课题组近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制备的高纯SnO2纳米棒单晶比SnO2纳米颗粒和纳米微球等具有更优异的CO氧化活性,260 oC即可完全氧化CO.且在240–260 oC狭窄温度区间发生转化率突跃,表现出类似贵金属的催化行为.值得指出的是, S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1 m2/g)远低于其他几种形貌的材料,且无活泼氧存在.但研究表明SnO2纳米棒具有优先暴露的(110)活泼晶面,是导致其活性优良的主要原因.另外,我们采用简单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高比表面介孔Cu-Sn复合氧化物纳米片(196 m2/g),其在140 oC即可将CO完全氧化,且具有优良的抗水失活性能.因此, SnO2的形貌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迄今未见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水热法,不添加任何有机模板剂,成功制备了厚度约10 nm的介孔SnO2纳米片和纳米棒及纳米颗粒混合物样品;采用常规共沉淀法制备了SnO2纳米颗粒.并将以上三种不同形貌的SnO2纳米材料用于CO氧化.利用SEM、XRD、N2吸附-脱附、H2-TPR和XPS探讨了不同形貌SnO2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与SnO2纳米颗粒相比,介孔SnO2纳米片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更活泼的氧中心,因此后者CO 氧化活性远高于前者.在空速18000 mL/(g·h)时, SnO2纳米片在260 oC即可完全氧化CO.而SnO2纳米颗粒的CO完全氧化温度高于360 oC. SnO2纳米棒和纳米颗粒的混合样品虽然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及表面活性氧的活性仅略高于SnO2纳米颗粒,但XRD定量结果表明,其具有更多的暴露(110)活泼晶面,因而活性也高于SnO2纳米颗粒. SnO2纳米片催化剂的寿命及抗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水蒸气仅对其活性产生可恢复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其性能, SnO2纳米片有可能用于实际汽车尾气状况下的CO催化清除.%Polycrystalline SnO2 fine powder consisting of nano‐particles (SnO2‐NP), SnO2 nano‐sheets (S nO2‐NS), and SnO2 containing both nano‐rods and nano‐particles (SnO2‐NR+NP) were prepared and used for CO oxidation. SnO2‐NS possesses a mesoporous structure and has a higher surface area, larger pore volume, and more active species than SnO2‐NP, and shows improved activity. In contrast, although SnO2‐NR+NP has only a slightly higher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and slightly more active surface oxygen species than SnO2‐NP, it has more exposed active (110) fac‐ets, which is the reason for its improved oxidation activity. Water vapor has only a reversible and weak influence on SnO2‐NS, therefore it is a potential catalyst for emission control processes.【总页数】7页(P2004-2010)【作者】彭洪根;彭跃;徐香兰;方修忠;刘玥;蔡建信;王翔【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纳米尺度氧化石墨烯层作为高效碳催化剂用于苄醇与芳香醛的绿色氧化 [J], Alireza Sedrpoushan;Masoud Heidari;Omid Akhavan2.周期性长程有序介孔钯催化剂用于高效甲酸氧化催化 [J], 杨金龙3.混合相钼酸钴纳米片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析氧反应 [J], 曹珊珊;魏梓萌;娄杉杉;谢俊峰4.科学家利用超薄沸石纳米片制备高效催化剂用于生产化学品和燃料 [J],5.高效一体化TiO2-SnO2复合氧化物脱硫脱硝催化剂 [J], 刘赵穹;张昭良;杨锡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径大小对SnO2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直径大小对SnO 2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何声太,韩璐,王泽中,石刚,高海,吴垚震(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先进纤维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摘要:为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SnO 2微米/纳米棒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反应,以SnCl 4·5H 2O 和NaOH 作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得到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SnO 2微米/纳米棒.用X 射线衍射(XRD )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对所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充放电循环、交流阻抗来研究具有不同结构的SnO 2棒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70nm 的SnO 2纳米棒(样品B )具有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性,其首次库伦效率为61.36%,在经过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为405.8mAh/g.关键词:SnO 2;纳米棒;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M911;O646.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24X (2017)03-0049-05Influences of diameter of SnO 2rods on properties of anode in Li-ion batteriesHE Sheng-tai ,HAN Lu ,WANG Ze-zhong ,SHI Gang ,GAO Hai ,WU Yao-zhen(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Fibers and Energy Storag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diameters SnO 2micro/nanorods on their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袁a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 to synthesize SnO 2micro/nanorods with various diameters were developed from tin 渊郁冤chloride pentahydrate渊SnCl 4窑5H 2O冤and NaOH by changing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袁hydrothermal time袁reactant concentration.The structure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s-synthesized SnO 2rods are inves鄄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渊XRD冤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渊TEM冤袁cyclic voltammetry袁charge-discharge cycling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袁respectively.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nO 2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of 70nm渊sample B冤have the bes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ith a first Coulomb effi鄄ciency of 61.36%and a specific capacity of 405.8mAh/g after 30cycles.Key words :SnO 2;nanorods ;anode ;Li-ion battery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收稿日期:2016-12-16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CB933301)通信作者:何声太(196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储能及能量转换材料.E-mail :***************.cn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允韵哉砸晕粤蕴韵云栽陨粤晕允陨晕孕韵蕴再栽耘悦匀晕陨悦哉晕陨灾耘砸杂陨栽再第36卷第3期圆园17年6月Vol.36No.3June 2017DOI :10.3969/j.issn.1671-024x.2017.03.010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可充电电源,具有质量轻、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污染小等优点,在电动车、电子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誉为21世纪的理想电源之一.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等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或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 ,难以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锡基氧化物负极材料,尤其是二氧化锡(SnO 2)不仅具有高比容量(理论比容量为782mAh/g )和低的嵌锂电势,而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是很有潜力替代石墨的负极材料之一.但是,SnO 2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高达50%以上,循环期间锂离子的反复嵌入与脱出易出现粉化和团聚现象,这些都导致二氧化锡电化学性能迅速下降,从而限制了它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广泛应用[1-2].如何有效缓解体积效应和粉化现象,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已成为当前二氧化锡负极材料研究的关键.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克服二氧化锡负极材料的局限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是制备纳米结构SnO 2,如SnO 2纳米线、SnO 2纳米薄片等,通过减小材料颗粒尺寸和改变材料的形貌来增加材料中的空隙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舒缓材料体积效应[3-7];二是构建SnO 2复合材料,如SnO 2碳纳米管复合、碳包.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36卷覆等,通过在材料表面包覆无机或有机物质来限制体积效应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破坏[8-14].本文采用水热反应,以SnCl 4·5H 2O 和NaOH 作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的浓度等实验参数,得到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SnO 2微米/纳米棒.研究具有不同尺寸大小的SnO 2微米/纳米棒的电化学特性,探讨棒直径大小对于SnO 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电池比容量等性能的影响.1实验部分1.1原料和设备主要原料:SnCl 4·5H 2O ,分析纯,Sigma-Aldrich 公司产品;NaOH ,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炭黑,电池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聚偏氟乙烯(PVDF ),电池级,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产品;N-甲基-2-吡咯烷酮(NMP ),分析纯,Aladdin 公司产品;铜箔,电池级,深圳市永兴业精密机械模具有限公司产品.主要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Tecnai G2F20型透射电镜,FEI 公司产品;D/MAX-2500型X 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产品;CHI660E 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产品;CT-2001A 型电池测试系统,武汉市蓝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2SnO 2微米/纳米棒的制备将1~1.5mmol 的SnCl 4·5H 2O 溶解于40mL 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醇水比为1颐1),逐滴加入NaOH ,使溶液的pH 在11耀12之间,然后将此溶液转移至100mL 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50~200益反应12~18h.所得到的产品经去离子水数次洗涤后,在干燥箱中60益干燥12h [15].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前驱体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来合成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SnO 2材料.本实验所采用的样品的合成条件如表1所示.1.3SnO 2微米/纳米棒的结构表征采用D/MAX-2500型X 射线衍射仪对物质进行结构和物相分析,用Cu 靶,工作电流20mA ,电压40kV ,采用Ni 滤波波长1.54056nm ,仪器测角精度0.02毅,仪器测量范围1毅~140毅.采用Tecnai G2F20型透射电镜(加速电压为200kV )对产物进行形貌分析.1.4SnO 2微米/纳米棒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将制备好的活性物质(SnO 2纳米棒)、导电剂(炭黑,SP )、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 )按质量比70颐20颐10称量,充分搅拌混合成浆料,然后将其涂布在铜箔上.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装成以锂片为对电极的半电池,电解液是1.0mol/L LiPF6/碳酸亚乙酯(EC )、碳酸二乙酯(DEC )(w /w =1颐1),隔膜是聚丙烯(PP )膜.循环伏安法是使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 )以0.5mV/s 的速率在0~2.5V 之间扫描.使用Land CT2001A 充放电测试仪来检测电极的充放电性能,检测电压平台为0.01~2.5V.2结果与讨论2.1XRD 分析图1所示为所制备样品A 、B 、C 的XRD 图谱.由图1可见,图中没有观察到SnO 等物质的杂质峰,3个样品的所有衍射峰的位置与金红石结构SnO 2的标准图谱JCPDS card No.41-1445完全一致,表明Sn 2+在水热反应过程中被完全转化成Sn 4+,制备得到的是纯金红石型SnO 2.同时,可以发现样品A 、B 、C 的SnO 2(110)峰的半高宽度逐渐增大,表明样品A 、B 、C 的材料尺寸逐渐减小.2.2SEM 结构形貌分析图2所示为样品A 、B 、C 的扫描电镜(SEM )和透射电镜(TEM )的结构形貌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合成得到的A 、B 、C 样品的结晶性很好,棒状结构完整清晰.其中,样品A 的SnO 2棒尺寸比较粗大,图2(a )扫描电镜图显示棒的横向截面为四方形,测量得到样品A 的平均长度为1200图1样品A 、B 、C 的XRD 图谱Fig.1XRD patterns of sample A ,B and C40302010702兹/(毅)508060C B A (202)(002)(112)(211)(101)111(200)(110)(220)(221)(301)(321)表1样品的制备实验参数Tab.1Majo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samples样品反应时间/h SnCl 4·5H 2O浓度/(mmol ·L -1)乙醇/水pH 值温度/益A 18 1.520/2011~12200B 12120/2011~12150C18120/2011~1220050——.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nm ,平均直径为300nm.改变水热反应条件,合成得到样品B 、C 的结构尺寸比样品A 显著减小到纳米级.样品B 的SnO 2纳米棒的平均长度为98nm ,平均直径为70nm (如图2(c )所示),样品C 的纳米棒的平均长度130nm ,平均直径为38nm (如图2(e )所示).2.3电化学性能分析图3所示为所制备的具有不同直径的SnO 2棒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图3中,图3(a )为在0~2.5V 电压范围内,扫描速率为0.5mV/s -1,对SnO 2棒负极材料进行CV 测试的结果.样品B 首圈CV 曲线在0.63V (vsLi/Li +)出现一个强度比较大的还原峰,对应于SnO 2的还原及SEI 膜的形成,该过程是导致不可逆容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在0.8V 处出现一个氧化峰,对应于去合金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在锂离子可逆储存中起主导作用.相对于样品B ,样品A 和C 的还原峰电位分别为0.72V 和0.75V ,氧化峰电位分别为1.15V 和0.61V.不同直径大小的SnO 2棒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呈现出明显变化.样品B 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值明显的大于样品A 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值,这表明SnO 2棒的直径减小能明显促进氧化还原反应活性和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但是,进一步比较样品B 和样品C 的伏安曲线可以发现,当继续减小SnO 2纳米棒的直径,氧化还原电流峰值不仅不会随之增大,反而明显降低.这说明SnO 2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定程度的尺寸减小能很好的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导率,更大程度减小材料尺寸反而会减弱材料的电导率等性能.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不同尺寸SnO 2棒负极材料电极电化学贮锂性能的差异,分别对未放电前的样品A 、B 、C 进行了电化学阻抗分析,如图3(c ),频率范围为100kHz ~10MHz ,3个样品的曲线均是由高频区的半圆弧和低频区的直线组成.阻抗曲线在高频区与0.0030.0020.0010.000-0.001-0.002-0.003-0.004-0.0051.51.00.50.02.5电压/V (vs Li/Li +)2.0A B C(a )循环伏安曲线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5105030循环数20A B C25ChargeDischarge(b )循环性能图3002001000300200100400Z 忆/赘A B C98765432102Z忆/ohm345671(c )电化学阻抗谱图50nm 100nm5nm(e )样品C 的TEM 图(d )样品B 的HRTEM 图(c )样品B 的TEM 图(f )样品C 的HRTEM 图图2样品A 、B 、C 的SEM 和TEM 图Fig.2SEM and TEM images of sample A ,B ,C 图3不同直径的SnO 2棒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Fig.3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nO 2rod anodes(a )样品A 的SEM 图(b )样品A 的TEM 图5滋m1滋m何声太,等:直径大小对SnO 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5nm51——.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36卷实轴的截距对应于电池的内阻(Rs ),高频区的半圆代表了Li +在SEI 膜中的扩散迁移,直径决定了电解液/电极材料界面的电荷传输的反应阻抗(Rct ),半圆直径越小,表示电极中电荷传输阻抗值越小,发生的反应越快,越有利于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动力学限制,抑制容量衰减,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而低频区的直线,与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固态扩散相关,反映了锂离子在固相电极中的扩散电阻[16].从图3(c )可见,无论是电极内阻还是电荷传输电阻样品B 都比样品A 、C 要小很多,表明样品B 的SnO 2纳米棒能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减小材料的传输内阻,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这与上述其他测试结果一致.图4所示为本研究中表现出最好综合性能的样品B 的充放电曲线和倍率曲线.从图4(a )样品B 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可以看出,在首次放电曲线上出现2个放电平台,这2个电压平台对应的化学反应式为:SnO 2+4Li ++4e -寅Sn +2Li 2O (1)Sn +x Li ++x e -圮Li x Sn 0臆x 臆4.4(2)在放电过程中,第一个放电平台在0.7V 附近,对应于SnO 2转化反应分解成金属Sn ;第二个放电平台在0.2V 附近,对应于锂离子插入形成Li x Sn 合金.在充电过程中可以看出,曲线在0.6V 附近有一个电压平台,对应于Li x Sn 合金的分解反应.图4(b )所示的倍率性能是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测得的,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容量在逐渐的下降,但当电流密度在800mAh/g 时,样品B 的比容量依然保持在400mAh/g 左右,这比石墨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 高.因此,样品B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3结论本文以水热合成的方式制备出直径分别为300nm 、70nm 和38nm 的SnO 2微米/纳米棒,研究了具有不同直径的SnO 2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与直径为300nm 的SnO 2微米棒(样品A )和直径为38nm 的SnO 2纳米棒(样品C )相比,直径为70nm 的SnO 2纳米棒(样品B )具有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性,其首次库伦效率为61.36%,在经过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为405.8mAh/g ,容量保持率46.5%,当电流密度在800mAh/g 时,其比容量依然能够保持在400mAh/g 左右.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材料颗粒的尺寸大小能够缩短电子、离子的传输距离,增加电极、电解液的面积和反应位点,特别是可缓冲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内应力,进而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参考文献:[1]陆浩,刘柏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技术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2):109-119.LU H ,LIU B N.Technology review of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原um ion batteries [J].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2):109-119(in Chinese ).[2]赵书平,王婵,杨正龙,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锡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6(1):136-142.ZHAO S P ,WANG C ,YANG Z L ,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SnO 2an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J].Materials Review ,2016(1):136-142(in Chinese ).[3]HE Jr H ,WU T H ,HSIN C L ,et al.Beaklike SnO 2nanorodswith strong photoluminescent and field-emission properties[J].Small ,2006,2(1):116-120.[4]PARAGUAY-DELGADO F ,ANTUNEZ-FLORES W ,MIKI-YOSHIDA M ,et al.Structural analysis and growing mecha原nisms for long SnO 2nanorods synthesized by spray pyrolysis[J].Nanotechnology ,2005,16(6):688-694.[5]WU H B ,CHEN J S ,LOU X W ,et al.Synthesis of SnO 2hier原archical structures assembled from nanosheets and their lithi原um storage propertie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52.01.51.00.50.060040020001600比容量/(mAh ·g -1)8001st 2nd 5th1000Charge14001200Discharge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5105030循环数2025Charge Discharge160mA/g800mA/g400mA/g160mA/g(a )充放电曲线(b )倍率曲线图4样品B 的充放电曲线和倍率性能图Fig.4Charge-discharge profiles and cycling performanceat different current rates of Sample B52——.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2011,115(50):24605-24610.[6]BRUCE P G,SCROSATI B,TARASCON J M.Nano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J].Angew Chem Int Ed,2008,47(16):2930-2946.[7]JIANG L,SUN G,ZHOU Z,et al.Size-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SnO2nanoparticles and application in elec原trocatalyst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5,109(18):8774-8778.[8]WANG D,LI X,WANG J,et al.Defect-rich crystalline SnO2 immobilized on graphene nanosheets with enhanced cycle per原formance for Li ion batterie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原istry C,2012,116(42):22149-22156.[9]LI F,SONG J,YANG H,et al.One-step synthesis of graphene/SnO2nanocomposit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lectro原chemical supercapacitors[J].Nanotechnology,2009,20(45):455602-455607.[10]MOGILATENKO A,KIRMSE H,BIERWAGEN O,et al.Ef原fect of heavy Ga doping on defect structure of SnO2layers[J]. Physica Status Solidi(A),2014,211(1):87-92. [11]LEE Y S,HEO J,SIAH S C,et al.Ultrathin amorphous zinc-tin-oxide buffer layer for enhancing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quality in metal-oxide solar cells[J].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2013,6(7):2112-2118.[12]DING S,CHEN J S.One-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composed of novel metal oxide nanosheets on a carbon nan原otube backbone and their lithium-storage properties[J].Ad原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1,21(21):4120-4125.[13]CHEN J S,CHEAH Y L,CHEN Y T,et al.SnO2nanoparti原cles with controlled carbon nanocoating as high-capacity an原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The Journal of Phys原ical Chemistry C,2009,113(47):20504-20508. [14]PAEK S M,YOO E J,HONMA I.Enhanced cyclic perfor原mance and lithium storage capacity of SnO2/graphene nano-porous electrod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elaminated flexi原ble structure[J].Nano Letters,2008,9(1):72-75. [15]KAR A,KUNDU S,PATRA A.Surface defect-related lumi原nescence properties of SnO2nanorods and nanoparticle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10,115(1):118-124.[16]CHEN S,WANG M,YE J,et al.Kinetics-controlled growth of aligned mesocrystalline SnO2nanorod array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superior rate performance[J].Nano Research,2013,6(4):243-252.何声太,等:直径大小对SnO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53——.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Vol. 31 No. 1文章编号: 0253-9837(2010)01-0044-05DOI : 10.3724/SP.J.1088.2010.90230研究论文: 44~48收稿日期: 2009-03-04.联系人: 赵鹤云. Tel: (0871)5032331; Fax: (0871)5153832; E-mail: zhao_heyun999@基金来源: 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007E173M); 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07Z11021); 云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2007JN001).SnO 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特性赵鹤云 1,2, 赵忠泽 3, 赵义芬 1, 柳清菊 1,2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云南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 650091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摘要: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在 NaCl-KCl 熔盐介质中, 通过焙烧含 SnO 2 纳米颗粒前驱体合成了 SnO 2 纳米棒, 并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对 SnO 2 纳米棒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SnO 2 纳米棒是表面光滑、结晶完整的金红石结构单晶体, 直径为 10~20 nm, 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 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 SnO 2 纳米棒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催化活性. 探讨了 SnO 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机理.关键词:二氧化锡; 纳米棒; 程序升温还原; 氧化还原特性; 催化活性; 氧化还原机理 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识码:AThe Redox Properties of SnO 2 NanorodsZHAO Heyun 1,2,*, ZHAO Zhongze 3, ZHAO Yifen 1, LIU Qingju 1,21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 China2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 China3Business Schoo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6, Yunnan, ChinaAbstract: SnO 2 nanorod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in molten NaCl-KCl salt through calcination of SnO 2 nanoparticles precursor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1ogy of SnO 2 nanoro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elected-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nO 2 nanorods with 10–20 nm diameter and several micrometers length were rutile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H 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SnO 2 nanorods had good redox performance. The redox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n detail.Key words: tin dioxide; nanoro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redox property; catalytic activity; redox mechanism由于纳米线和纳米棒等一维纳米材料的维度降低和结构特征尺寸减小, 量子效应、库仑阻塞效应以及多体关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越来越明显, 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电、磁、光、热等物化特性, 因而在催化剂、光电材料、复合材料和传感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4]. SnO 2 是一种重要的 n 型半导体材料, 可用作导电材料、传感元件材料、半导体元件材料、电极材料以及太阳能电池材料、薄膜电阻器材料、光电子器件材料等[5~8]. SnO 2 还是一种优良的催化材料. 刘赵穹等[9~11]发现, SnO 2-TiO 2 固溶体对以 CO 为还原剂同时还原 SO 2 和 NO (SRSN) 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当 SnO 2 含量为 50% 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最高. SnO 2 可以在低温催化 CO 完全氧化[12]、臭氧化[13]、富马酸基化以及甲基丙烯醛氢转移[14]等反应, V 2O 5-SnO 2 的还原温度比纯 V 2O 5 明显降低[15], 并且 SnO 2 因具有很好的水热稳定性可应用于 NO 选择催化还原 (SCR) 反应. SnO 2/TiO 2 复合半导体的光催化效率比纯 TiO 2 高一 赵鹤云等: SnO2纳米棒的氧化还原特性 45倍以上, 且光催化活性稳定, 可重复使用[16,17]. 但有关 SnO2 纳米棒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 SnO2 纳米颗粒前驱物, 在 NaCl-KCl 熔盐介质中对前驱物进行焙烧, SnO2 纳米颗粒通过自组装固相转变形成 SnO2 纳米棒[18], 并研究了 SnO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性能.1实验部分1.1SnO2 纳米棒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 NaCl 和 KCl (AR,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按 1:1 的摩尔比混合, 并在玛瑙研钵内研磨 20 min, 混合均匀待用. 称取一定量的 SnCl4·5H2O (AR,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和 3 倍量的 NaCl-KCl 混合粉末, 混合研磨 10 min, 再加入聚氧乙烯五醚 (NP5)、聚氧乙烯九醚(NP9, AR, 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 各 3 ml, 继续研磨 20 min, 得到 A 组混合物. 同样, 称取一定量的KBH4 (AR,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和SnCl4·5H2O (其摩尔比为 1:1) 及 3 倍量的 NaCl + KCl 混合粉末混合均匀, 再加入 NP5 和 NP9 各 3 ml 研磨 20 min, 得到 B 组混合物. 将 A 与 B 混合, 研磨 30 min, 放置 2 h 后用丙酮反复洗涤, 然后干燥, 并在 660 o C 焙烧 2 h. 将焙烧后的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 反复清洗以除去 NaCl, KCl 和可溶性反应残留物. 再经分离和烘干, 即得 SnO2 纳米棒样品. 1.2SnO2纳米棒的表征SnO2 纳米棒的物相采用日本 Rigaku D/max- 3BX 型 X 射线衍射 (XRD) 仪测定, Cu K a 辐射 (λ = 0.154 18 nm), 管电压 40 kV, 管电流 150 mA, 扫描步长 0.02o/s, 扫描范围 2θ = 10o~100o. 样品的形貌在XL30ESEM-TMP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JEM-4000EX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加速电压200 kV) 上观测.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测定在美国物理电子公司 PHI 5500 型光电子能谱仪上进行, 以 Mg K a 为激发源, 功率 200 W. 样品预先进行抽真空 (< 2.0×10–9 Pa) 处理, 室温下采集谱图.1.3SnO2纳米棒的氧化还原性能测试SnO2 纳米棒氧化还原反应采用程序升温还原(H2-TPR) 实验进行测试, 在美国 Quantachrome 公司 CHEMBET-3000 系统上进行. 反应气为 5.0% H2-95% He混合气 (流量 10 ml/min), 以 10 o C/min 的速率由室温升至 800 o C.实验同时采用粒径约 5 nm 的 SnO2 粉体以及多晶 SnO2 粉体材料 (粒径 400~600 nm) 作参比. 其中, SnO2 纳米颗粒粉体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调制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得[19]; 多晶 SnO2 粉体为市售样品 (AR,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2结果与讨论2.1SnO2纳米棒的表征结果2.1.1样品的物相图 1 为 SnO2 纳米棒的 XRD 谱. 由图可见, 样品的衍射峰尖锐, 所有衍射峰都归属于金红石相SnO2 (JCPDS 41-1445); 没有观察到 NaCl, KCl 和KBH4 等杂质峰, 表明样品纯净, 结晶较好.102030405060708090100110 Intensity2θ /( o )(110)(101)(200)(211)(220)(103)(312)(222)(202)(112)图1SnO2纳米棒的XRD谱Fig. 1. XRD pattern of SnO2 nanorods.2.1.2样品的形貌图 2 为 SnO2 纳米棒的 SEM 照片. 由图可见, 制得的样品为粗细均匀的纳米棒, 长度从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 无颗粒残存, 因而有利于性能研究.图2SnO2 纳米棒的SEM 照片Fig. 2. SEM image of SnO2 nanorods.46 催 化 学 报 Chin . J . Catal ., 2010, 31: 44–48图 3 为 SnO 2 纳米棒的 TEM 照片. 由图 3(a) 可见, 样品为棒状, 粗细均匀, 表面光滑, 直径约 15 nm, 长 0.8~2 μm. 由图 3(b) 可以看出, 单根纳米棒的表面光滑, 边缘结晶较完好, 无明显缺陷存在. SAED 照片显示, 晶体的衍射斑点清晰, 呈周期性分布, 按完整的单晶体特征呈四边形排列. 依据金红石结构 SnO 2 的晶体学参数计算得到, SnO 2 晶体的 (110), (001) 和 (111) 晶面相对应的晶面间距分别为 0.334 7, 0.318 7 和 0.230 9 nm; (110) 和 (001) 晶面间夹角为 90o ; (001) 和 (111) 晶面间夹角为 45.42o . 由 SAED 照片中衍射斑点间的距离计算得到, 距离中心斑点最近的 3 个衍射斑点的距离分别为 L 1 = 12.598 85 nm, L 2 = 13.474 58 nm, L 3 = 18.418 08 nm. 由晶面间距 d 和 L 之间关系公式可以得到 3 个衍射斑点对应晶面的间距分别为 d 1 = 0.334 2 nm, d 2 = 0.312 4 nm, d 3 = 0.228 6 nm. 测量得到 L 1 和 L 2 间的夹角约 89.9o , L 1 和 L 3 间的夹角约 46.2o . 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 因此, 按金红石 SnO 2 结构进行标定, 距离 SnO 2 纳米棒电子衍射中心斑点最近的 3 个衍射斑点对应的晶面指数可依次标定为 (110), (001) 和 (111). 由图 3(c) 可以看到典型的 SnO 2 纳米棒的晶格衍射条纹.以上结果表明, SnO 2 纳米棒表面光滑, 结构完整无缺陷. 纵向条纹间距为 0.346 nm, 对应于 SnO 2 (110) 晶面的条纹间距, 即 SnO 2 纳米棒的纵向是沿 (110) 晶面生长的. 2.1.3 样品的 XPS 谱图 4 为 SnO 2 纳米棒的 XPS 谱. 如图 4(a) 可以看出, Sn 的电子结合能分别为 494.5 和 486.0 eV, 分别对应于 Sn 3d 3/2 和 Sn 3d 5/2, 两峰间的间隙为 8.5 eV, 接近于 SnO 2 标准 XPS 谱中的 Sn 3d 数据. 由图 4(b) 可以看出, O 峰的峰形不对称, 经拟合后可分离为两个峰, 一个位于 530.6 eV, 对应于 O 1s , 是 SnO 2 的晶格氧 (标准值 530.6 eV); 另一个位于 531.9 eV, 是 SnO 2 纳米棒的表面氧. 根据 Sn 峰和 O 峰的强度, 可计算出 SnO 2 纳米棒中 O 和 Sn 原子的浓度比为 1.76, 而 SnO 2 纳米粉体和市售多晶 SnO 2 粉体中 O 和 Sn 原子的浓度比分别为 1.89 和 1.97. 这表明(b) (a(c)图 3 SnO 2 纳米棒的 TEM 照片Fig. 3. TEM images of SnO 2 nanorods. (a) Low magnification; (b) A single SnO 2 nanorod (top insert: selected-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pat-tern); (c) HRTEM.482484486488490492494496498Sn 3d 5/2Sn 3d 3/2(a)494.5486.0I n t e n s i t yBinding energy (eV)Binding energy (eV)图 4 SnO 2 纳米棒的 XPS 谱Fig. 4. XPS profiles of SnO 2 nanorods. (a) Sn 3d ; (b) O 1s . 赵鹤云 等: SnO 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特性 47SnO 2 纳米棒表面晶体严重偏离了 O 和 Sn 原子的化学计量比 2, 存在较多的氧缺位. 这对研究 SnO 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催化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SnO 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特性H 2-TPR 谱可以给出样品中金属离子氧化能力的强弱以及样品中表面吸附氧、表面晶格氧和体相晶格氧的活动性能和样品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20,21]. 在 H 2-TPR 过程中, 不仅高价金属离子被还原为低价离子或金属原子, 而且氧化物表面或体相的氧必须同时参与还原过程. 因此, 样品还原峰既反映金属离子的氧化性, 又反映氧与氢的反应性能, 即氧化活性. 氧化活性与晶格氧的缺位情况有关, 氧缺位浓度越大, 氧化活性越高. 而氧化活性又影响 SnO 2 的还原温度.图 5 为不同 SnO 2 样品的 H 2-TPR 谱. 可以看出, 在多晶 SnO 2 粉体样品上, 当温度升到 720 o C 时才有还原峰出现, 且反应剧烈, 耗氢量很大; 到 780oC 时仍有氢消耗. 该峰对应的是晶格氧与 H 2 的反应过程. 文献[15]研究表明, 纯 SnO 2 的还原温度为 775 o C. 由此可见, 多晶 SnO 2 粉体表面吸附的氧较少, 表面氧缺位浓度小, 因此没有表面氧的还原反应发生. SnO 2 纳米颗粒的还原反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位于 380~560 o C, 此时曲线陡峭耗氢量较大, 对应于纳米 SnO 2 颗粒表面氧与 H 2 的反应过程; 在 560 o C 以后进入第二个阶段, 此阶段耗氢量更大, 一直到 780 o C 还原反应也未减弱. 此阶段对应的是 SnO 2 体相晶格氧与 H 2 的反应过程. 由此可知,SnO 2 纳米颗粒在 380 o C 即可与 H 2 发生还原反应, 比多晶 SnO 2 粉体具有更高的表面氧活性, 但在低温下也未发生表面吸附氧的还原反应.由 SnO 2 纳米棒的 H 2-TPR 谱可以看出, SnO 2 纳米棒的还原反应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位于 180~260 o C, 此时曲线平缓, 还原反应缓慢, 但有明显的氢耗反应发生, 说明 SnO 2 纳米棒在 180 o C 的低温下即具有缓慢的 H 2 还原能力; 第二阶段在 350~620 o C, 在 442 o C 附近出现较大的耗氢峰, 耗氢量很大; 在 620 o C 以后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此时曲线陡峭, 耗氢反应剧烈, 耗氢量极大, 一直到 760 o C 氢消耗反应也未减弱. 由此可见, SnO 2 纳米棒的还原起始温度比 SnO 2 纳米颗粒的低约 200 o C, 在 442oC 附近的还原反应比 SnO 2 纳米颗粒的反应剧烈.SnO 2 纳米棒是一维材料, 是在两个维度上受限的材料体系, 其表面含有大量的表面悬键、不饱和键和氧缺位, 对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XPS 结果表明, SnO 2 纳米棒表面存在大量的表面吸附氧, 因而具有较好的氧化能力; 吸附氧越多, 表面氧活性越高, 氧化能力则越强. SnO 2 纳米棒还原反应的起始温度较低, 说明 SnO 2 纳米棒比 SnO 2 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表面氧活性. 因此, SnO 2 纳米棒在低温 (180oC) 下就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SnO 2 纳米棒的还原反应有以下两个过程.(1) SnO 2 纳米棒的脱附 O −反应. 文献[22,23]结果表明, SnO 2 表面的吸附氧存在 O, O 2− 和 O −等形态, 室温下可以观察到 O 2−, 150 o C 时 O 2− 开始解吸, 160 o C 时向 O −转变, 在 177 o C 以上主要以 O −离子形式存在, 520 o C 时 O −开始解吸. 氧在纳米 SnO 2 表面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 在室温下, 首先进行物理吸附 (O 2(gas)→O 2(ads)), 物理吸附的氧分子在获得一个电子后, 在 160 o C 左右形成化学吸附 (O 2(ads) +e −→O 2−(ads)), 在 160~520 o C 时 O 2−(ads) 可以进一步转化为 O −(ads) 形式 (O 2−(ads) + e − → 2O −(ads)), O −(ads) 的活性很高, 可以与吸附在 SnO 2 表面上的还原性气体离子基团迅速反应. 在 H 2-TPR 过程中, O 2−(ads) 或 O −(ads) 与 H 2 反应, 在 180 o C 附近, O −2(ads) + 2H 2 → 2H 2O + e −. 由于 O 2−(ads) 活性较低, 与 H 2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较缓慢, 耗 H 2 量较少; 在较高温度 (260~350 o C) 下, O −(ads) + H 2→H 2O + e −, O −(ads) 活性很高, 能迅速与 H 2 发生较剧烈反应, 耗 H 2 量很多.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51015202530Temperature (oC)S i g n a l (m V )(1)(2)(3)180260350442620760380450560720780图 5 不同 SnO 2 样品的 H 2-TPR 谱Fig. 5. H 2-TPR profiles of different SnO 2 samples. (1) Polycrystalline;(2) Nanoparticle; (3) Nanorod.48 催化学报Chin. J. Catal., 2010, 31: 44–48但 SnO2 纳米棒表面吸附氧的量十分有限, 这一反应过程因吸附氧很快消耗殆尽而结束, 因此反应迅速, 持续时间短.(2) SnO2 纳米棒晶格氧的还原反应. SnO2 纳米棒表面晶格氧与 H2 直接接触, 脱附 O−(ads) 反应结束后, 发生表面晶格氧的还原反应. XPS 结果表明, SnO2 纳米棒表面存在严重的氧缺位. 这说明 SnO2 纳米棒表面晶格氧具有较好的氧化活性, 因此在350 o C 就可以使 H2 发生氧化, 比 SnO2 纳米颗粒使H2 发生氧化的温度降低约 30 o C.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氧化还原反应逐渐加剧, 氢耗量迅速增多, 在 442 o C 达到最高值, 于 620 o C 结束, 对应于第一、二还原反应阶段.表面晶格氧被还原后留下了大量的氧空位, 在一定温度下体相晶格氧扩散到表面氧空位. 体相晶格氧移到表面后就被 H2 还原, 但该扩散过程进行得较困难, 需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后才能发生氧扩散. 因此, 只有达到一定的高温时体相晶格氧才能发生扩散, 即在 620 o C 以后 SnO2 纳米棒的体相晶格氧开始与 H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对应于第三还原反应阶段.由此可见, SnO2 纳米棒的 H2 还原反应机理为“脱附 O−反应 + 晶格氧还原反应”.3结论采用添加 NaCl-KCl 和表面活性剂的室温固相反应合成 SnO2 纳米颗粒前驱物, 在 NaCl-KCl 熔盐介质中生长形成具有金红石结构的 SnO2 纳米棒, 其在 180 o C 的低温下就能与 H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升温过程中该反应分成脱附 O−、表面晶格氧还原和体相晶格氧还原三个阶段. SnO2 纳米棒的氧化还原能力和催化活性较高,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 Hunag M H, Mao S, Feik H, Yan H, Wu Y, Kind H, WeberE, Russo R, Yang P. Science, 2001, 292: 18972 Zhang D H, Li C, Han S, Liu X L, Tang T, Jin W, Zhou CW.Appl Phys Lett, 2003, 82: 1123 Pan Z W, Dai Z R, Wang Z L. Science, 2001, 291: 19474 Zhao H Y,Li Y H, Yang L F, Wu X H. Mater Chem Phys,2008, 112: 2445 Liu B, Zeng H C. J Phys Chem B, 2004, 108: 58676 Sberveglieri G, Baratto C, Comini E, Faglia G, Ferroni M,Ponzoni A, Vomiero A. Sensors Actuators B, 2007, 121: 2087 Chen Y Q, Cui X F, Zhang K, Pan D Y, Zhang S Y, WangB, Hou J G. Chem Phys Lett, 2003, 369: 168 Li M, Lu Q H, Li Y N, Qian X F. Electrochem Solid-StateLett, 2007, 10: K339 刘赵穹, 马骏, 杨锡尧. 催化学报 (Liu Zh Q, Ma J, YangX Y. Chin J Catal), 2004, 25: 29710 刘赵穹, 马骏, 张昭良, 梁均方, 杨锡尧. 催化学报 (LiuZh Q, Ma J, Zhang Zh L, Liang J F, Yang X Y. Chin J Catal), 2004, 25: 30211 刘赵穹, 马骏, 杨锡尧. 催化学报 (Liu Zh Q, Ma J, YangX Y. Chin J Catal), 2004, 25: 62412 王连驰, 山添升. 化学传感器(Wang L Ch, Shan T Sh.Chem Sensor), 1990, 10(2): 1113 曾玉凤, 刘自力, 刘宏伟. 催化学报(Zeng Y F, Liu Z L,Liu H W. Chin J Catal ), 2008, 29: 25314 Nishiyama S, Kubota T. J Mol Catal A, 1997, 120: L1715 罗晓鸣, 陈懿, 韩世莹. 催化学报(Luo X M, Chen Y,Han Sh Y. Chin J Catal), 1992, 13: 25716 刘平, 周廷云, 林华香, 傅贤智. 物理化学学报 (Liu P,Zhou T Y, Lin H X, Fu X Zh. Acta Phys-Chim Sin), 2001, 17: 26517 颜秀茹, 白天, 霍明亮, 张月萍, 郭秀盈. 催化学报(Yan X R, Bai T, Huo M L, Zhang Y P, Guo X Y. Chin J Catal), 2004, 25: 12018 赵鹤云, 柳清菊, 吴兴惠, 赵怀志. 功能材料(Zhao H Y,Liu Q J, Wu X H, Zhao H Zh. J Funct Mater), 2005, 36: 1634 19 Wang Y D, Ma C L, Sun X D, Li H D. Inorg ChemCommun, 2002, 5: 75120 Zhao Z, Yamada Y, Ueda A, Sakurai H, Kobayashi T.Catal Today, 2004, 93-95: 16321 Liu J, Zhao Z, Xu C M, Duan A J. Appl Catal B, 2008, 78:6122 Morrison S R. Sensors Actuators, 1987, 12: 42523 Bielanski A, Haber J. Catal Rev-Sci Eng, 1979, 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