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粉刺
合集下载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性病
8
二
6、血瘀
皮肤病病因病机
血瘀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⑴皮损色黯、或紫红、青紫色,有瘀斑瘀点, 肌肤甲错、粗糙肥厚,或有结节、肿块、色 素沉着。 ⑵患处疼痛。 ⑶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9
二
7、血虚
皮肤病病因病机
血虚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⑴多见于慢性皮肤病、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 慢性疾病者。 ⑵皮损干燥、脱屑、粗糙、萎缩、瘙痒、抓 痕、血痂,毛发干枯。 ⑶冬季或气候干燥时加重。
油剂 植物油或药油 调和药粉呈糊 状
药物细末与凡 软膏 士林、羊毛脂 等混合调匀 乳剂 油包水型 (霜 剂) 水包油型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清 洁不污染衣物
23
亚急性、慢性炎症性皮 肤病
四
皮肤病治疗
外治
2、外用药使用原则
(1)根据不同的皮肤损害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 (2)控制感染。 (3)药物性质先温和后强烈。 (4)药物浓度先低后高。 (5)注意外用药过敏反应。 (6)注意清除陈药。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性病
总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床医学院目的与要求1、熟悉皮肤病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2、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辨证规律。 3、掌握皮肤病的常用内服方药及外用药剂型。
2
一
概述
皮肤病性病的概念、范围: ┌皮肤疾病 │ ├粘膜疾病 │ 皮肤病┤ ┌毛发 │ │ │ ├皮脂腺 └皮肤附属器疾病 ┤ ├汗腺 │ └指、趾甲
24
7、补肾法
滋补肝肾 滋阴降火 温补脾肾 肝肾阴虚证 阴虚内热证 脾肾阳虚证
21
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肾气丸、右归丸
四
皮肤病治疗
外治 1、外用药物的剂型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
添加副标题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 病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皮肤病的概述
02 中医外科学概述 04 中医对皮肤病的认
识
05 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06 常见皮肤病的中医 治疗
07 皮肤病的预防与保 健
添加章节标题
中医外科学概述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起源: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古代中国,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导致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瘙痒 症等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皮肤病,如湿疹、特应性 皮炎等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红斑、丘疹、水疱、 脓疱、鳞屑、瘙痒 等
诊断方法:皮肤镜 检查、皮肤活检、 皮肤病理学检查等
皮肤病的分类:感 染性皮肤病、过敏 性皮肤病、自身免 疫性皮肤病等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查皮肤,及时发 现并治疗皮肤病。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六淫、内伤七情等
辨证论治:认为辨证论治是中 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
皮肤病的概述
皮肤病的定义和分类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和附属器官的 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不同,可分为 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 等
感染性皮肤病: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引起的皮肤病
皮肤病的预防与保健
皮肤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 避免过度日晒,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 病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皮肤病的概述
02 中医外科学概述 04 中医对皮肤病的认
识
05 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06 常见皮肤病的中医 治疗
07 皮肤病的预防与保 健
添加章节标题
中医外科学概述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起源: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古代中国,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导致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瘙痒 症等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皮肤病,如湿疹、特应性 皮炎等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红斑、丘疹、水疱、 脓疱、鳞屑、瘙痒 等
诊断方法:皮肤镜 检查、皮肤活检、 皮肤病理学检查等
皮肤病的分类:感 染性皮肤病、过敏 性皮肤病、自身免 疫性皮肤病等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查皮肤,及时发 现并治疗皮肤病。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六淫、内伤七情等
辨证论治:认为辨证论治是中 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
皮肤病的概述
皮肤病的定义和分类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和附属器官的 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不同,可分为 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 等
感染性皮肤病: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引起的皮肤病
皮肤病的预防与保健
皮肤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 避免过度日晒,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胬肉:指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 根盘:指肿疡的基底部。 根脚:指小肿疡的基底部(尤指疔疮之脓
头的根部或深浅)。 护场:指正气对局部之肿势的约束或控制
能力。 袋脓:指由于自溃或切口不当,脓液不能
完全排出,潴留于脓肿之中。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结核:指生长于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其 不是病名,指的是体征;现已被肿块或 结块所代替;与西医之结核完全不同。
(一)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 宗》为代表。其特点是内治强调脾胃, 推崇外治法及手术。
(二)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 生集》为代表。其创建了外科阴阳辨证 的方法;创制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 犀黄丸、小金丹、醒消丸等著名方剂; 在治法上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三)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 集》为代表。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 并充分运用了三焦辨证,建立了外科部 位辨证的方法;强调“外疡实从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内出”。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
基础。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 证论治基础。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 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 期。
1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仍保存的第 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
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
结块。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 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头的根部或深浅)。 护场:指正气对局部之肿势的约束或控制
能力。 袋脓:指由于自溃或切口不当,脓液不能
完全排出,潴留于脓肿之中。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结核:指生长于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其 不是病名,指的是体征;现已被肿块或 结块所代替;与西医之结核完全不同。
(一)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 宗》为代表。其特点是内治强调脾胃, 推崇外治法及手术。
(二)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 生集》为代表。其创建了外科阴阳辨证 的方法;创制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 犀黄丸、小金丹、醒消丸等著名方剂; 在治法上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三)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 集》为代表。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 并充分运用了三焦辨证,建立了外科部 位辨证的方法;强调“外疡实从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内出”。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
基础。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 证论治基础。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 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 期。
1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仍保存的第 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
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
结块。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
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 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粉刺ppt课件
.
3
(三)文献
1、《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 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 久皆成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 缓自收功也。”
2、《诸病源候论.面疮疮》
–“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生气疮,头如米大,亦如谷 大,白色者是也。”
3、《外科证治全书.鼻部证治》
5、迪维霜 :特别适用于非炎症性痤疮,每日1次。
副作用为局部潮红、脱屑绷紧或灼烧感以及光敏感性,晚间 应用为宜,不能用在皮肤嫩薄处。
6、阿达帕林 是轻、中度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的首选药物,具有疗效
更强、起效更快、耐受性更好的优势。
.
34
(二)外治验方: –王不留行糊剂 –雄矾散 –六一冰青散:六一散20、冰片10、青黛20, 混合。麻油调敷患处。
外搽。 2、软膏:
• 5%硫磺软膏、0.05%维生素A软膏、炎症明显可用抗生素 软膏。
• 结节、脓疱或聚合性可用痤疮泥膏、硫磺鱼石脂软膏、复 方新霉素软膏。
3、肤炎宁搽剂: 4、溶液:
蛇床子、地肤子、马齿苋、野菊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 30克,水煎趁热搽洗患处,每次10-15分钟,2次/日。
.
33
•粉刺 •丘疹 •脓疱 •囊肿 •结节 •瘢痕
(三)伴随症状
.
13
图示:粉刺
.
14
图示:丘疹
.
15
图示:脓疱
.
16
图示:脓疱
.
17
图示:囊肿
.
18
图示:结节
.
19
图示:瘢痕
.
20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 多发于青年男女。 ◆ 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多脂区”。 ◆ 损害为散在性黑白色粉刺、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等,所对称分布。 ◆ 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疼痛及触痛。 ◆ 病程慢性,一般在青春期后可缓解或痊愈。
中医外科学常见皮肤病PPT医学课件
22
23
湿疹
•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 性表皮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 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 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 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 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专用药如湿康,也是一种 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 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 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 作。
15
生殖器疱疹(男)
生殖器疱疹
放大
16
阴虱
• 阴虱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 毫米,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阴虱的 病原虫是耻阴虱。另外,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 看如同皮屑,细看则如同小螃蟹,故在英语中又 称蟹虱(Crab louse)。专家推荐使用虱 立 舒治 疗阴虱。主要见于阴部和肛门周围,偶见于大腿 和腹部的毛中,罕见于身体其他长毛的部位。和 其它虱子一样,阴虱以人类的血液为食物,因此 阴虱栖息的患处会不时感到奇痒。另外,阴虱亦 可能带有其他病菌,使患者产生感染。
梅 毒
( 手 上 表 现 )
12
尖锐湿疣
•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 传播疾病。主要类型为HPV1、2、6、11、16、18、31、 33及35型等,其中HPV16和18型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宫 颈癌的发生有关。人类乳突病毒是一种分子较小(直径 55nm)的DNA病毒。已知的人类乳突病毒有一百多种基 因型,其中有三十余种会感染人类生殖器官的皮肤及黏膜, 造成各种疾病。尖锐湿疣不及时治疗的话对男性朋友的健 康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很多人因对尖锐湿疣的症状不了 解而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
最新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26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27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课件内容更新不足
随着中医外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课件内容需要 及时更新和完善,以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互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现有课件大多以单向传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学 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诊断。
2024/1/28
银屑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分 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物、口服药物或光疗等
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诊断
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 如白斑、白发等,结合 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
13
白癜风的治疗
根据病情分期和严重程 度,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物、口服药物或光疗等
治疗方法。
痤疮、酒糟鼻等损容性皮肤疾病诊断与治疗
包扎
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保护创面并减少污 染。
2024/1/28
缝合
对于较大的伤口或皮肤缺损,可进行缝合 以促进愈合。
18
05
肿瘤相关知识及中医特色治疗
Chapter
2024/1/28
19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鉴别要点
01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
02
形态与边界
良性肿瘤形态规则, 边界清晰;恶性肿瘤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 糊。
络辨证选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脏腑经络调理在外科康复中作用
03
强调脏腑经络调理在外科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如通过中
药、食疗等方法调理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8
气血津液理论在中医外科学中意义
2024/1/28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27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课件内容更新不足
随着中医外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课件内容需要 及时更新和完善,以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互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现有课件大多以单向传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学 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诊断。
2024/1/28
银屑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分 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物、口服药物或光疗等
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诊断
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 如白斑、白发等,结合 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
13
白癜风的治疗
根据病情分期和严重程 度,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物、口服药物或光疗等
治疗方法。
痤疮、酒糟鼻等损容性皮肤疾病诊断与治疗
包扎
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保护创面并减少污 染。
2024/1/28
缝合
对于较大的伤口或皮肤缺损,可进行缝合 以促进愈合。
18
05
肿瘤相关知识及中医特色治疗
Chapter
2024/1/28
19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鉴别要点
01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
02
形态与边界
良性肿瘤形态规则, 边界清晰;恶性肿瘤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 糊。
络辨证选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脏腑经络调理在外科康复中作用
03
强调脏腑经络调理在外科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如通过中
药、食疗等方法调理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8
气血津液理论在中医外科学中意义
2024/1/28
最新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三)学科范围是在不断分化融合的。
二、外科疾病命名规律
(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 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 结块。
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 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痰:外科痰的含义有三。一是指病因或病 机,如痰浊、寒痰;二是指体征,凡发 于皮里膜外、筋骨关节,软如棉馒,硬 如结核,按之有囊性感者;三是指病证, 主要包括疮痨性疾病、囊肿性疾病。
毒:在外科毒的含义较为复杂,其有四。 一是指病因,如火毒热毒,特殊之毒等; 二是指发病迅速,火热之象明显的疾病, 如丹毒等;三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如时毒等;四是指外科疾病中无确切病 名者,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
(一)经络阻塞是总病机之一。
(二)局部经络的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 的发病条件。
(三)患部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 展也有密切关系。
(四)经络是传导毒邪的通路。
第四章 诊断与辨证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原则
一、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 后辨证。
二、术语解释 (一)辨病: (二)辨证: 三、举例:
七、病因与病位的关系
(一)人体上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与风温、风热有关。 2、机理:风性向上。 3、常用治法:疏散风温风热。 (二)人体中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由气郁、火郁引起。 2、机理:气火发于中。 3、常用治法:疏肝清火。 (三)人体下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与湿热、寒湿有关。
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凡人体孔 窍之中有小肉突起者皆可称之为痔;狭 义指齿线上下,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大曲 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也称作为痔。
二、外科疾病命名规律
(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 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 结块。
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 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痰:外科痰的含义有三。一是指病因或病 机,如痰浊、寒痰;二是指体征,凡发 于皮里膜外、筋骨关节,软如棉馒,硬 如结核,按之有囊性感者;三是指病证, 主要包括疮痨性疾病、囊肿性疾病。
毒:在外科毒的含义较为复杂,其有四。 一是指病因,如火毒热毒,特殊之毒等; 二是指发病迅速,火热之象明显的疾病, 如丹毒等;三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如时毒等;四是指外科疾病中无确切病 名者,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
(一)经络阻塞是总病机之一。
(二)局部经络的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 的发病条件。
(三)患部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 展也有密切关系。
(四)经络是传导毒邪的通路。
第四章 诊断与辨证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原则
一、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 后辨证。
二、术语解释 (一)辨病: (二)辨证: 三、举例:
七、病因与病位的关系
(一)人体上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与风温、风热有关。 2、机理:风性向上。 3、常用治法:疏散风温风热。 (二)人体中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由气郁、火郁引起。 2、机理:气火发于中。 3、常用治法:疏肝清火。 (三)人体下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与湿热、寒湿有关。
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凡人体孔 窍之中有小肉突起者皆可称之为痔;狭 义指齿线上下,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大曲 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也称作为痔。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粉刺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粉刺
第一页,共26页。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粉刺的发病特点和护理常识。
2、掌握粉刺的诊断、辨证论治。
2
第二页,共26页。
一 概述
1、定义:
粉刺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 腺的慢性炎症。中医又称为“肺风粉刺”、“酒刺”等。 西医称为痤疮。
2、特点:
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皮损是 与毛囊性一致的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
26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化痰散结 健脾渗湿
方药
枇杷清肺 饮加减
茵陈蒿汤 合黄连解 毒汤加减
海藻玉壶 汤合桃红 四物汤加
减
24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六 辨证施治
外治
※ 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2次。 ※ 痤疮洗剂外搽,每天3次。
25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思考题
1、粉刺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2、粉刺的皮肤护理应注意些什么? 3、寻常痤疮应如何治疗?
6
第六页,共26页。
7
第七页,共26页。
8
第八页,共26页。
9
第九页,共26页。
10
第十页,共26页。
11
第十一页,共26页。
12
第十二页,共26页。
13
第十三页,共26页。
14
第十四页,共26页。
15
第十五页,共26页。
16
第十六页,共26页。
17
第十七页,共26页。
18
第十八页,共26页。
19
第十九页,共26页。
20
第二十页,共26页。
21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粉刺
第一页,共26页。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粉刺的发病特点和护理常识。
2、掌握粉刺的诊断、辨证论治。
2
第二页,共26页。
一 概述
1、定义:
粉刺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 腺的慢性炎症。中医又称为“肺风粉刺”、“酒刺”等。 西医称为痤疮。
2、特点:
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皮损是 与毛囊性一致的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
26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化痰散结 健脾渗湿
方药
枇杷清肺 饮加减
茵陈蒿汤 合黄连解 毒汤加减
海藻玉壶 汤合桃红 四物汤加
减
24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六 辨证施治
外治
※ 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2次。 ※ 痤疮洗剂外搽,每天3次。
25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思考题
1、粉刺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2、粉刺的皮肤护理应注意些什么? 3、寻常痤疮应如何治疗?
6
第六页,共26页。
7
第七页,共26页。
8
第八页,共26页。
9
第九页,共26页。
10
第十页,共26页。
11
第十一页,共26页。
12
第十二页,共26页。
13
第十三页,共26页。
14
第十四页,共26页。
15
第十五页,共26页。
16
第十六页,共26页。
17
第十七页,共26页。
18
第十八页,共26页。
19
第十九页,共26页。
20
第二十页,共26页。
21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精品医学课件-粉刺
2020/3/3
53
2020/3/3
54
▪ 5、药源性痤疮 ▪ 药物:服用皮质激素、溴剂、碘剂 ▪ 皮疹无黑头 ▪ 分布于面、躯干 ▪ 炎症反应重 ▪ 发病年龄不限
2020/3/3
55
治疗与护理
▪ 适当解释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 简单告知病因,经过适当的治疗,92%的病人
会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只有8%的病人需要额 外治疗
2020/3/3
49
2020/3/3
50
▪ 3、职业性痤疮 ▪ 接触矿物油者可产生痤疮样皮疹 ▪ 皮疹密集,伴毛囊角化 ▪ 除面部外,常侵犯手背、前臂、肘、膝附近 ▪ 同工作者有类似表现
2020/3/3
51
2020/3/3
52
▪ 4、职业性痤疮 ▪ 氯痤疮,皮疹分布有诊断价值 ▪ 皮疹为成片的黑头粉刺,伴脓疱和囊肿 ▪ 部位:颧部、耳后、生殖器(尤其是阴囊) ▪ 晚期有系统性损害 ▪
炎症后色沉
主要见于有色人种 相当一部分是病人自我破坏引起。
瘢痕
常为炎症后的表现 严重程度与个人体质相关
2020/3/3
27
2020/3/3
28
2020/3/3
29
病变经过
多形损害,皮疹发展过程:
微粉刺 粉刺形成
毛囊壁的微小裂解,游离脂肪酸游离至真皮
丘疹 、脓疱
排出
在细菌的协同下
结节、囊肿
色沉、瘢痕
20
2020/3/3
21
结节 持续时间长,8周或更长 有时不能完全消退而留下瘢痕 最常见于下颌、颊部、鼻部,尤其男性
2020/3/3
22
2020/3/3
23
囊肿 可融合成片,坏死、形成感染性肉芽肿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癃闭等。
10、绞痛:发病急骤,痛如刀绞。如胆绞 痛、肾绞痛等。
11、啄痛:痛如鸡啄,呈有节律性跳痛。 多见于阳证疮疡化脓之时。
12、抽掣痛:除有牵扯作痛之外,伴有放 射痛,传导至邻近部位。常见于恶性肿 瘤晚期。
三、辨瘙痒
(一)形成机理:急性皮肤病的瘙痒多由 于风、湿、热、虫、毒客于肌肤造成皮 肉间气血不和所成;慢性皮肤病的瘙痒 多由于血虚日久,生风生燥,肌肤失于 濡养所致。
第二节 诊断
第三节 外科阴证阳证的辨证
一、概念:以阴阳为纲,根据患者的临床 表现,将外科疾病简要地分为两大类, 即阴证、阳证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
二、意义: (一)使外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不发生原
则性错误。 (二)可以正确掌握外科疾病的进程与预
后。 三 辨证方法
阳证
阴证
发病
急
缓
病位 浅在,多在皮肉 深,多在筋骨关节
3、持续痛:疼痛的程度、时间没有变化, 疼痛不止。
4、刺痛:针刺样疼痛。多见于皮肤痛。 5、钝痛:与刺痛相反,反映不甚。多见于
筋骨关节疼痛。
6、灼痛:烧灼样疼痛。多见于阳证疼痛。 7、裂痛:撕裂样疼痛。多见于肛裂、皲裂。 8、酸痛:疼痛伴有酸楚感。多见于寒痛。 9、胀痛:疼痛伴有胀紧感。多见于血肿、
二、外科疾病命名规律
(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 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 结块。
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 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胬肉:指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
3、《千金方》葱管做导尿管治疗尿潴留;
10、绞痛:发病急骤,痛如刀绞。如胆绞 痛、肾绞痛等。
11、啄痛:痛如鸡啄,呈有节律性跳痛。 多见于阳证疮疡化脓之时。
12、抽掣痛:除有牵扯作痛之外,伴有放 射痛,传导至邻近部位。常见于恶性肿 瘤晚期。
三、辨瘙痒
(一)形成机理:急性皮肤病的瘙痒多由 于风、湿、热、虫、毒客于肌肤造成皮 肉间气血不和所成;慢性皮肤病的瘙痒 多由于血虚日久,生风生燥,肌肤失于 濡养所致。
第二节 诊断
第三节 外科阴证阳证的辨证
一、概念:以阴阳为纲,根据患者的临床 表现,将外科疾病简要地分为两大类, 即阴证、阳证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
二、意义: (一)使外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不发生原
则性错误。 (二)可以正确掌握外科疾病的进程与预
后。 三 辨证方法
阳证
阴证
发病
急
缓
病位 浅在,多在皮肉 深,多在筋骨关节
3、持续痛:疼痛的程度、时间没有变化, 疼痛不止。
4、刺痛:针刺样疼痛。多见于皮肤痛。 5、钝痛:与刺痛相反,反映不甚。多见于
筋骨关节疼痛。
6、灼痛:烧灼样疼痛。多见于阳证疼痛。 7、裂痛:撕裂样疼痛。多见于肛裂、皲裂。 8、酸痛:疼痛伴有酸楚感。多见于寒痛。 9、胀痛:疼痛伴有胀紧感。多见于血肿、
二、外科疾病命名规律
(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 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 结块。
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 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胬肉:指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
3、《千金方》葱管做导尿管治疗尿潴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鉴别诊断
1、酒皶鼻 多见于壮年,皮疹分布以鼻准,鼻翼为主,两颊前额也可发生,绝不累及
其他部位。无黑头粉刺,患部潮红,充血,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2、职业性痤疮
常发生于接触煤焦油、石蜡、机油的工人。丘疹密集,伴毛囊角化,面部、 手背、肘、膝都可发生。
六 辨证施治
内治
பைடு நூலகம்
证型
辨证要点
治法
肺经风热证
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 脉滑数。
清泻肺热 凉血解毒
方药
枇杷清肺饮加 减
肠胃湿热证
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 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合黄 解毒消肿 连解毒汤加减
痰瘀凝结证
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秘。舌 淡暗胖,苔薄,脉滑。
化痰散结 健脾渗湿
粉刺,或为红色丘疹,顶端有小脓疱,严重者可 见蚕豆大小的结节、囊肿或脓肿,破溃后可留有 凹陷性疤痕。皮脂溢出明显。 4、自觉症状:轻微瘙痒和疼痛。
四 分型
按皮损表现分: 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疮、
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 特殊类型:
暴发性痤疮、药物性痤疮、职业性痤疮、 婴儿痤疮、月经前痤疮。
海藻玉壶汤合 桃红四物汤加
减
六 辨证施治
外治
※ 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2次。 ※ 痤疮洗剂外搽,每天3次。
思考题
1、粉刺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2、粉刺的皮肤护理应注意些什么? 3、寻常痤疮应如何治疗?
粉刺、白头粉刺。
二 病因病机
素体阳热┐ ├→血热偏盛→血热上涌→蕴阻肌肤→发于面部
发育旺盛┘
过食辛辣┐
├→肺胃积热→循经上薰→血随热行→上壅胸面
肥甘厚味┘ │
│久蕴不解
│
│化湿生痰
↓
┌气血郁滞┐
病久不愈→│
│→痰瘀互结→发为囊肿结节
└经脉失畅┘
三 诊断
1、好发年龄:青年男女。 2、好发部位:颜面、胸背部、臀部。 3、皮损特点:与毛囊一致的丘疹、黑头粉刺、白头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粉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粉刺的发病特点和护理常识。 2、掌握粉刺的诊断、辨证论治。
一 概述
1、定义:
粉刺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中医又 称为“肺风粉刺”、“酒刺”等。西医称为痤疮。
2、特点: 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皮损是与毛囊性一致的丘疹、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