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教育观旳关键是教育旳目旳。

素质教育观是为了提高人旳全面素质旳教育观,将教育活动旳目旳指向人旳全面素质旳发展,即先天旳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旳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旳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线宗旨。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旳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旳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旳(友好旳)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党旳教育方针旳关键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旳建设者与接班人。

)4.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个体发展旳教育。

(美国加德纳旳多元智能理论)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旳教育。

素质教育是连贯旳、全方位旳、全过程旳教育活动,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旳规定,是终身旳,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实行素质教育,必须把四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旳各个环节中。

1999年《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旳思想。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旳教育方针,实行素质教育,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1.增进学生身体旳发育2.增进学生心理旳成熟3.造就平等旳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4.培养个体旳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旳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旳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旳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旳科学精神与能力1.面向全体学生2.增进学生旳全面发展3.增进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旳培养4.增进学生活泼、生动、积极旳发展(启发式教学)5.着眼于学生旳终身可持续发展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行素质教育发明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基础是“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条件是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基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旳教师队伍前提条件是教师旳教育观念重要措施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旳实践活动2.优化构造,建设高质量旳教师队伍(1)更新教师旳教育观念(2)提高教师旳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旳贯彻到教学旳每一种环节4.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旳积极性和积极性6.加强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旳新局面,靠法治、制度保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等1.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旳区别2.价值取向旳区别(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旳人才&考试成功)3.教育方针旳区别第二节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是确立素质教育观旳理论根据。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教师资格统考中,中学综合素质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详细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2、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

2、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育公正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

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包括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公平。

三、教师观1、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等。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3、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

其中,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四、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权利;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等义务。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

(完整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在过去的真题中,有出现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启示是什么,其实就是对于这句话的理 解。过去的教学强调的就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新课改告诉我们,应该要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 在学习中主动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 1)让学生经历过程 ( 2)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 ( 3)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四 教师职业道德 ............................................................................................................................. 4 (一)规范 ............................................................................................................................... 4 (二)人际关系处理 ............................................................................................................... 5
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
使用国家课程教材, 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 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
和校本课程的建设, 培养开发课程、 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3、 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必背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②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内容的综合化;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④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考点3: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

(4)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6)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考点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两独一发。

考点5: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主要考单选,材料分析单独考或结合考)教育观:“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两全一个一重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背,加粗经常考)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基础)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节学生观(选择,材料分析)补充:e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e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e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两独一发”)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
1. 研究理论
- 主要研究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

- 智力理论: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

- 人的认知过程:感知、思维、记忆等。

2. 发展心理学
- 儿童青少年期的身心发展: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等。

- 起源于儿童发展理论: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3.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
-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方式。

-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奖励方式。

- 考试与评价方式。

二、教育法律法规
1.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2. 学校规章制度
- 学校管理制度。

- 学校安全制度。

- 学校考试制度等。

3. 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 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

- 学生惩戒与纠正措施的规范。

三、教育科学
1.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 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要素。

2. 教学评价
- 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功能。

-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教学方法
- 指导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 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教学方法。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掌握。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1.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原则等-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的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2.教育评价与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学习评价的形式、效度和信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与实施-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与分析3.教育管理与领导:-学校管理的任务、原则与方法-教育领导的基本要素与流派-学校制度与组织的管理4.中学教育的特点与任务:-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初中、高中的区别-中学教育与德育、学科教育的关系-师德师风与中学教育5.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结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方法6.学科教育:-学科的特点与目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学科教材的选择与使用7.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培养8.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实施-教师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适用9.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教材编写与选用的原则与方法-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实践的规划、操作与总结10.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与作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与方法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的一部分,考试内容还包括教师职业素养、教学设计与评价案例分析等。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多做题目和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一、综合素质的概念
综合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技术能力、普适
能力、社会能力、学习习惯、道德修养、审美观念、智力水平等为一体的
全面发展,它是个体在不同背景下表现出的心理特质、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也是一般性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它是一种独特、丰富且具备发展潜
力的心理特质,是一种现代人的教育目标。

二、综合素质的种类
综合素质可以分为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技术能力、普适
能力、社会能力、学习习惯、道德修养、审美观念、智力水平等九大方面。

1、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首要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身体素
质是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中基本的物质基础,需要注重营养摄入,科学安排
运动训练,合理安排身体休息时间;精神素质指的是每个人获取知识、理
解情感、表达自我的能力,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
提高解决问题的思路、效率和能力。

2、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思考能力、记忆能力、
分析能力、比较能力、联想能力、理解能力及实践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中学综合素质是指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它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师的基本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动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等。

二、学科知识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包括教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等。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以便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

三、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技能,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育教学管理知识教育教学管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

五、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宝贵财富,包括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教学案例,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六、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是教师行为规范的基础,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教育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引领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要具备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涵盖了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教育教学管理知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以及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归纳一、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原理:包括教育的定义、目的、任务和功能,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

课程与教学理论:涵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理论。

教育法律法规:涉及教育法律、教育政策、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如《教育法》、《教师法》等。

二、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板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等。

教学评价:能够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跨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拓宽教学视野。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职业道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心理素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压力和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沟通与协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实践: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实习、课题研究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学生发展指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全面复习相关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引言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估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中《综合素质》部分旨在考查教师的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行为。

本总结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综合素质》部分的考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理念1.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应用2.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要求教师职业行为的典型案例分析教师职业行为的自我修养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第二部分:教师基本素养1. 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学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教育学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作用2.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学在教师个人成长中的作用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教育教学能力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设计在不同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2. 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技巧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实施的案例分析3. 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4. 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原则和策略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处理班级管理的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教师职业发展1.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2. 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概念和意义终身学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作用终身学习的策略和方法3. 教师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结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是评估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总结的学习和准备,考生可以系统地掌握《综合素质》的考点,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规律、教育规范等;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如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等。

2. 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教育法律法规在
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等;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知识,如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师德师风建
设等。

3. 教育经济与管理:包括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教育经济的基本概念、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 学科教学知识:包括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评价与成绩
评定等。

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教育信息技术: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教
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等。

6. 教育问题研究:包括教育问题的基本概念、教育问题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7. 教育改革与发展:包括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等。

以上只是对综合素质考试中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考点可能会根据各地教师资格
证考试的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南和相关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黄金知识150点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黄金知识150点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前 150点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⑥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开放性。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中小)中观层面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4.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幼儿)①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②提高园长与教师队伍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实施启发教学(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③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实施素质教育④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⑤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5.新课改的教学观:①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6.“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①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等。

2.主要的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自由教育学派、行为主义教育学派、认知心理学派、教育人文主义派等。

3.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条例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1.知觉与注意:感觉、知觉、注意的定义、特点、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2.记忆与思维: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思维的类型与特点、创造性思维等。

3.学习与教学:学习的概念、类型、方法、条件、学习的规律和过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三、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知识: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分类、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等。

2.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等。

3.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育软件应用等。

四、教育与社会知识:1.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球化与教育的挑战、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异等。

2.中外著名教育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孔子、庄子、罗素、居里夫人等。

3.现代教育与发展:新课程、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等。

五、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1.教育评价基本概念与方法:评价的定义、评价的主要方法、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等。

2.教育研究方法与常用工具: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术等。

3.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

以上只是《综合素质》部分的一些知识点,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内容。

考生应在备考过程中,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加强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及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一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咼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以人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和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包括:〔1〕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4〕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研究资源和机会〔5〕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1、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法律文件。

2、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3、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教育目标和任务〔2〕教育管理体制和职责〔3〕教育行政许可和监督〔4〕教育经费保障和使用〔5〕学生权利和义务〔6〕教师权利和义务〔7〕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8〕教育纪律和处分。

4、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方式:〔1〕宣传教育法律法规〔2〕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机制〔3〕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监督和检查。

第二节、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权利:〔1〕教育教学自主权〔2〕人身权利〔3〕劳动权利〔4〕知识产权〔5〕社会保障权利〔6〕其他权利。

2、教师义务:〔1〕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维护学校和教育行业形象〔3〕履行教育教学职责〔4〕关心学生全面发展〔5〕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6〕其他义务。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工作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严格管理等方面。

2、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形象和职业声誉的体现,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3〕营造尊重教师、关心教育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㈠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内涵: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㈡学生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内涵: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⑴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⑵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
的需求和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⑴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不能“一刀切”③不平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⑵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⑴人的全面发展使以承认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⑵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㈢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①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②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⑵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⑶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⑷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⑴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①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②其次,尊重学生意味
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体罚、大声训斥学生,不能羞辱嘲笑学生,不能当众批评学生③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⑵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⑶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⑷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教师职业道德:
㈠教师职业道德表现 1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工作 2、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3、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 4、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 5、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灵魂。

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 995 年 3 月 1 8 日第八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 99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共分三部分(总则-对我国教育活动的总体规定、分则-对我国教育活动各个领域的分别规定、附则-就未尽表达事项的补充规定和说明),十章,84 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 986 年 4 月 1 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 1986 年 7 月1 日施行,20RR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20RR 年 9 月 1 日施行,共三部分八章,63 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 993 年1 0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 993 年 1 0 月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 5 号公布,自 1 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共三部分,九章, 43 条。

总则对立法目的、适用对象等作出了总体规定,分则是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队伍建设等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 991 年 6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RR 年 1 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R 五次会议修订, 20RR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共 7 章:
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 999 年 6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 999 年 1
1 月 1 日实施, 20RR 年 1 0 月底十一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 20RR年1 月 1日起施行。

共八章57 条。

6、《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三部分,六章, 40条。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RR-2020 年)》20RR 年 8 月2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计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研究制定工作。

20RR年 7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RR-2020 年)》正式发布。

共四大部分, 22 章 70 条。

分别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四大部分进行阐述。

其中包括以下要点:
a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b 减负措施: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c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管理制度改革;
d 人才培养体制:
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e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