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七第2讲辛亥革命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合肥质检)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解析:选B。随着近代商会的发展,人们的平等、自由等观念不断发展,这样就有利于民主革命进程的发展,故B项正确;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洋务运动后期即已出现,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故C项错误;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时期,故D项错误。

2.(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A.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解析:选D。由材料“湖北:民主共和制”“江苏: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浙江: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可知武昌起义后,在各派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出现了各省政体模式不尽相同的局面,故D项正确。

3.(2019·潍坊模拟)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该漫画反映了()

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宪失望

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

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

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

解析:选B。据图片有人听见“逊位”的声音,结合标题“但闻心语响”可知,民众期待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新的社会,故选B项。

4.(2019·清远期末)伦敦《泰晤士报》社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级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这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对该社论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辛亥革命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C.辛亥革命的意义影响深远

D.辛亥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选B。据材料中“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级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可以推知辛亥革命具有妥协性,故B项正确。

5.(2019·汕头模拟)1906年,当时政府规定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2年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国家政体发生巨变B.民族危机日益严峻

C.儒家伦理遭受冲击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解析:选A。由材料“1906年”“1912年”的时间信息可知教育宗旨的变化在于中国经历了政治体制的变革,故选A项;结合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于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伦理遭受冲击,C项错误;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D项错误。

6.(2019·北京海淀区模拟)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

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

A.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B.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解析:选A。材料“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和“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说明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故选A项;在武昌起义前已经有报纸,B项错误;材料“持续报道”“刊载相关消息”说明报纸只是宣传事实而不是表明人们对革命的赞成态度,C项错误;据材料“1911年10月13日”结合所学可知民国政府尚未成立,D 项错误。

7.(2019·合肥质检)“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少,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材料反映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B.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

C.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A。据材料“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可知辛亥革命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选A项。

8.(2019·枣庄模拟)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C.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D.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可知,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存在矛盾,故选B项。

9.“《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解析:选A。材料“导致一国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和“但对……没有任何规定”体现了《临时约法》规划的政体并未实现真正的权力制衡和民主,存有重大缺陷,故A项正确。

10.(2019·渭南质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反映出()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B.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

C.《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

D.社会变革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

解析:选D。“辛亥之役……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导致了“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说明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故选D项。

11.(2019·南京模拟)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解析:选B。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材料中出现了“女子团体”表明辛亥革命使原来男尊女卑的风气发生变化,故选B 项。

12.(2019·烟台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