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终考)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题型:1、单项选择题(20分共10题) 2、填空题(10分共10题)3、名词解释(16分共4题)4、简答题(28分共4题)5、论述题(13分1题)6、案例题(13分1题)&&&一:名词解释:1、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人---我关系以及人---社会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或行为倾向。

具有独特性、一致性、私密性、主动性等特征。

2、人格:是指个体的、本质的、稳定的、经常发生作用的主要的心理特。

3、情绪智力:是指准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清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是社会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亲和动机: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其他人形成亲密接触和联系的动机,如需要他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他人的认可支持与合作等。

亲和动机是一种心理性动机,也是一种社会性动机,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内在动力。

5、智力: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偏重于认识过程的能力,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它反应了人们在生活效率上的差异。

6、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7、心理健康: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状态。

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

8、心理障碍:指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现象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展、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状态。

9、兴趣: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性动机,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指个人以愉悦的心情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二、个人在达到目标后的满足感10、情绪:是指由某种刺激(机体外部刺激或者内部刺激)所引起的个体自觉心理的体验,情绪不是一种毫无目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伴随体验;相反,它是在认识和适应环境变化的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并且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完整版

心理学完整版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心理过程。

10.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1.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2.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13.“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生存环境)的依存性。

1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15. 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和(提升)。

16.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

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心理成份组成。

17.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8.(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

19. 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20.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生活方式上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21.记忆策略包括:(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提取策略。

22. 人在感知活动中能够从周围环境的许多事物中优先地分出当前所要感知的对象,这是由于知觉具有(选择性)的原故。

23.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这是一种(原型启发)的心理现象。

24.看小说时,我们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模样,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想象)。

25. 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创造)想象26.根据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他们的形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27.对问题解决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教学要点(一)什么是心理学(拓展);(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各心理现象的从属关系或说出某一心理现象的定义,能选择出相应的心理现象。

例:(1)感觉、知觉属于(A)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综合过程;(2)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叫(A )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能力 D.智力(二)填空题,考查对各类心理现象名称及定义的识记。

例:(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简答题,考查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体系的整体把握。

例:(1)简述心理学研究对象都包括哪些?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状态心理的本质一、教学要点(一)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反映特性:能动性、预见性、社会历史制约性。

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对心理实质的理解。

例:(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脑是心理的器官 B.心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 C 心理是脑的机能 D.心理具有预见性;(2)“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说明( B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生理是心理的基础 C.心理是主观的 D. 实践决定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教学要点(一)观察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二)调查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三)实验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对各种方法含义的理解等。

例:(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是( A )A.自然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 探索实验 D.验证实验;(2)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A.实验法也叫观察法B.书面调查法也叫问卷法 C. 口头调查法也叫访谈法D.教育实验通常属于自然实验法(二)简答题,考查对各研究方法优缺点的理解。

例:(1)简述几种常用的心理研究方法。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心理健康考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心理健康考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心理健康考点在初三上学期的心理学课程中,了解和判断诸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压力等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心理学考点为主线,为大家介绍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心理健康考点。

一、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监控、评价和调节的能力。

初三学生正处于思想、身体发育、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变化较大的时期,情绪管理尤为关键。

下面是一些情绪管理的考点:1. 认识情绪:了解并正确辨认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并能准确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情绪表达与应对:掌握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说出自己的感受、争取支持,以及通过合理的方式应对不同情绪。

3. 自我调节:学会自我安抚和疏导,如通过运动、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过程。

在初三上学期,面对同学、老师、家人等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人际关系的考点:1. 沟通技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尊重他人等,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2. 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如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等。

3. 解决冲突: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如合理表达观点、主动寻求妥协等。

三、应对压力初三上学期是学生们备战中考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压力以及来自自身的压力。

健康的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应对压力的考点:1. 压力认知与评估: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正确评估个人承受能力,形成积极应对心态。

2. 积极应对策略:掌握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寻求帮助、制定合理目标、分解任务等,以缓解压力。

3. 放松与休闲:学会采取放松和休闲的方式,如参加体育活动、阅读、听音乐等,以舒缓压力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其他考点除了以上提到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压力等考点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例如自尊与自信、身心健康等。

《心理学》期末必考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期末必考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期末必考考试知识点总结心理学导引第一章心理学概观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一、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科学的基本特征: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二、1、心理学的目标:(1)描述:客观地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呈现出来。

如认知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趋势;(2)解释: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

如抑郁性别差异的ABC理论;(3)预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

如判别分析;(4)控制:采取措施,使事物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如书写考试焦虑可提高考试成绩。

描述和解释属于理论任务,预测和控制则属于应用任务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一、科学方法的6个基本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二、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1)定义: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

(2)优缺点:优点:适合特点的研究问题;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其行为和心理很少干扰,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预期行为的出现;自然条件下行为难于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结果难于重复;观察结果易受无关因素影响。

(3)注意事项: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拟人化错误2、实验法:(1)定义:控制无关变量。

操纵自变量从而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2)优缺点:优点:能控制无关变量,推论因果关系;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可使某种行为在不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

缺点;有些问题无法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讨。

(3)典型概念:安慰剂效应:指没有实验操纵时,被试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3、相关法:(1)定义:了解两种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2)优缺点:优点:适合研究不容易被操纵或者因伦理学原因无法操纵的心理现象;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甚至做出预测。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心理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版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复习和理解心理学的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神经系统与生理心理学大脑结构和功能:大脑结构、大脑功能、左右脑半球功能差异。

神经传递与神经化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

感觉与知觉:感觉器官、感觉传递和感觉整合。

三、学习与记忆经典条件作用:强调条件作用的基本概念、条件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操作条件反应:操作条件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学习过程。

记忆过程:记忆的类型、记忆的过程和遗忘曲线。

四、认知与智力思维与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概念层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语言与思维:语言的认知功能、语言习得和语言发展。

智力与智力测试:智力的定义和分类、智力测试的方法和应用。

五、情绪与动机情绪与情绪表达:情绪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情绪的表达方式和与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

动机与需求:动机的类型、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需求层次理论。

六、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青少年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成人发展:成人的身心变化和发展任务、老年期的身心发展。

七、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经典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如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发展:人格形成的因素和过程、人格变化和发展。

八、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常见的精神疾病。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九、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的特征和因素、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的过程和影响、社会行为的类型和解释。

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权威和从众行为。

以上是心理学复习资料的完整版,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和内容。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能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一、认识自己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形成。

因此,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势必成为他们成长的基础。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只有了解自己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性格测试,如MBTI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中学生可以通过试错的方式,不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记忆和思维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利用联想和图像化思维来记忆知识点,通过归纳和总结来深化理解等。

三、应对压力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考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应对,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学给出了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调节,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将其视为一种挑战而不是威胁。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放松和休息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此外,与他人交流和寻求支持也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支持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积极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和社交场合,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更多的朋友。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之之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单选]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其准确的属性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单选]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年德国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单选]“格式塔"是德文""的译音,其含义是整体。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心理测量学(五)生理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单选]对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具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完整版请 --: 索取中小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属于应用领域。

[简答]什么是临床心理学?它与咨询心理学有什么区别?临床心理学涉及对心理障碍者的评估、诊断与治疗,同时涉及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主要工作方式包括面谈、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个体或个人心理治疗。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相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它面对的心理障碍者症状较轻,不仅是做出诊断,相对的更具有指意方面的意义,如一些家庭咨询、婚姻咨询和职业指导。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简答]什么是心理研究的测验法?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时应注意:()测验目的及适用性;()遵循规定的实施方法。

三、实验法[名词解释]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论述]某教师在甲班试用新的教法,在乙班用传统教法,一学期后进行比较,以验证新教法效果。

最新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最新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最新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

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兴趣的效能性。

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

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个体行为:是个体心理和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简答题/论述题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心理学对我们生活有意义;心理学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意义;心理学对我们学习的意义;2、心理学现象产生的基础?大脑是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社会实践是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外在因素;3、心理学研究的现象?(1)、人类心理现象个体心理、群体心理(2)、动物心理现象4、心理的分支?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理论学派一、名词解释1、经典条件反射:就是当一种新刺激多次伴随着导致某种反射行为的刺激同时发生时,这种新刺激也能导致那种反射行为。

2、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够引起个体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

3、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能够引起的固定反应。

4、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反应无关的刺激。

5、条件刺激:与无条件伴随出现的中性刺激。

6、条件反应:条件作用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7、操作条件反射:这种由个体自身的操作造成的行为反射,其中由操作带来的刺激叫做强化物。

二、简答1、人格发展论?(1)、人格有三种成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他们是在人们心理性欲的五个阶段中发展并逐渐整合。

(2)、本我:受本能驱动的、生来就有的人格成分,是原始的、本能的、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

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3)、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进行活动。

它负责与现实接触,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督和管制本我的活动。

(4)、超我:包含着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

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负责监督和批判自己的行为。

2、正强化与负强化?当个体进行某项操作之后在情境中出现了某种刺激,该刺激的出现有助于这项操作行为频率的加强,这样的刺激称为正强化物。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知识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知识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知识点一、认知心理学1. 感知与知觉- 感知的定义和作用-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影响感知和知觉的因素2. 学习与记忆- 学习的类型和原理- 记忆的过程和分类- 有效记忆的方法和技巧3. 思维与解决问题- 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二、发展心理学1.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和研究- 儿童情感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青少年身心变化的特点-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形成 -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策略三、社会心理学1. 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社会认知偏差和错误的类型- 社会影响的形式和机制2. 团体与领导- 团体的定义和特征- 团体决策和合作的心理过程- 领导力的类型和培养方法3. 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和特点- 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策略四、个性与心理健康1. 个性理论与评估- 不同个性理论的特点和观点- 个性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应对与适应- 应对方式的类型和效果- 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3. 压力与情绪管理- 压力的类型和影响-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的关系五、心理咨询与治疗1.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心理咨询的定义和目的- 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方法- 心理咨询的注意事项和道德规范2. 常见心理问题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治疗的类型和原则- 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结语:以上为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心理学的学习,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psychology)是关于个体的行为与精神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结论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证据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证明因果关系)、临床个案法、调查(问卷)法。

心理学的目标:对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心理学的诞生标志事件:1879 威廉.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钦纳方法:内省法,对自己的体验迚行反思当代心理学观点: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与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产生的(弗洛伊德)行为主义观点:环境决定论(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人本主义的观点:人是被劢发展的?还是主劢发展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劢力学:人的个性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行为主义:行为受环境的控制人本主义:人有自我发展的潜能认知的观点:中心包括人的思维以与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维,记忆,决策,语言进化论观点、文化观点、闲暇时间是旅游的必要条件;旅游是休闲的形式和手段之一,而且是综合性的高层次的休闲活动。

西方的独立性自我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有一种强烈的信念,即不生俱来的独立性。

这种文化的使命就是独立于他人、发现并表达个人的独特个性。

独立性自我:自我就是自治且独立的个体;个体也都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不众丌同;把自己独立于周边的环境和人群,把自己从环境中抽离出来东方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联结。

依赖性自我:在互相依赖的各种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中找到自我;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我不道同;依赖型自我的休闲认知:休闲活劢的集体性:旅游结队,组团,而不是单独骑行、独自探险等(强调归属感)中国家庭责仸与义务(如照顾小孩,侍奉老人),容易让个体牺牲旅游休闲活劢(强调和谐)。

依赖型自我的休闲情绪:中国人更喜欢选择能带来温和情绪而不是剧烈情绪的休闲活劢和行为。

更希望能从休闲中获得平和、平静和放松的心情。

(完整版)心理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心理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心理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现象,其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是( C )A.大脑B.心脏C.客观现实D.身体2.有些人具有超人的艺术才能,而有些人在写作方面显得出类拔萃,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说,这属于人在认识客观对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 A )上的差异。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3.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征的心理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过程?( ABD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记忆过程D.意志过程4.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主体是( C )A.宣传商品的信息B.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广告心理C.消费者D.广告5.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内部的和外部的两大因素的影响,在以下因素中,属于内部因素的有( CD )A.文化的因素B.社会学的因素C.个体认知因素D.人际反映特质6.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内部的和外部的两大因素的影响,在以下因素中,属于外部因素的有(ABD )A.文化的因素B.社会学的因素C.个体认知因素D.经济学的因素7.态度理论的三相心模型指的是态度有三个成分,即( BCD )A.觉察的B.认知的C.情感的D.意向的8.以下哪些理论阐释了广告作用于人的心理历程?( ACD )A.AIDA理论B.ELM模型C.DAGMAR模型D.广告作用的六阶梯说9.“AIDA说”包括以下哪几个因素?( ABDE )A.注意B.欲望C.记忆 D.兴趣E.行动10.互联网络作为广告媒体的优点有( ABCD )A.双向传播B.多功能C.信息量大D.省事、省时和省费用11.随机变量按照其性质不同,可分为(ABCD)。

A.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2.假设在一个调查中,涉及到“消费者的居住地”这一变量,用以区别上海、北京、武汉等不同地区,那么这一变量属于( A )A.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3.假设在一个调查中,涉及到“女性皮鞋的尺码”这一变量,可分为34码、35码……40码,用以区别鞋号的大小,那么“女性皮鞋的尺码”这一变量属于( A )A.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4.“宾馆的档次等级”、“员工的能力等级”等这一类型变量属于( B )A.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5.水会在100度的时候沸腾,在0度以下的时候会结冰,这种现象属于( B )A.不确定性现象B.确定性现象C.随机现象D.个体现象16.构成总体的个体不限于人或物,也可以是事件或活动,因此,有时候个体也被叫做( CD )A.样本B.样本空间C.样本点D.随机事件17.在调查研究中,通常会得到大量观测数据,面对这些数据,以下属于描述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ACD )A.研究怎样归纳、概括这些数据B.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C.研究这些数据如何反映出所要研究的事物的性质D.研究通过何种方法来简化数据18.以下各项中,属于推论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B )A.研究通过何种方法来简化调查得到的数据B.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C.研究通过哪些具体参数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D.研究怎样归纳、概括调查得到的数据19.对于一组数据来讲,最常用的统计量有两类,其中一类是用来表现数据的集中性质或集中程度的,它们的指标量有( ABD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20.对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以下哪些属于差异量数指标?( BCD )A.中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21.小孩的体重随着年龄的长大而不断增加,从相关的三种方式上来评判,“体重”与“年龄”属于(A )A.正相关B.负相关C.部分相关D.零相关22.在歌曲比赛中,“头发的长短”与“歌唱得好听”属于( D )A.正相关B.负相关C.部分相关D.零相关23.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的相同点在于( BCD )A.都拟有提纲和题目B.都有一定目的C.都是面对面的谈话D.都需要有访谈策略24.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的不同点在于( AC )A.结构式访谈拟有提纲和题目,而无结构式访谈没有提纲和题目B.结构式访谈是有一定目的的,而无结构式访谈没有固定的目的C.结构式访谈是由访谈者询问,受访者回答,而无结构式访谈主要以漫谈方式进行D.结构式访谈不需要有访谈策略,而无结构式访谈需要有好的访谈策略25.结构式访谈的优点在于( AD )A.谈话易控制B.气氛轻松C.受访者处于被动D.简练,省时26.无结构式访谈的优点在于( BC )A.谈话易控制B.气氛轻松C.受访者易吐出心中实话D.简练,省时27.无结构式访谈的缺点在于( AB )A.费时、费事B.难以量化C.受访者处于被动D.不易深入28.结构式访谈的缺点在于( CD )A.费时、费事B.难以量化C.受访者处于被动D.不易深入29.在问卷调查法中,让回答者在相反的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答案,赞成划√,不赞成划×,这样的提问方式属于( A )A.封闭式提问方式B.开放式提问方式C.匹配提问方式D.选择式提问方式30.以下哪些提问方式属于封闭式提问方式?( BD )A.自由回答法B.是非题C.造句法D.评定量表31.以下哪些提问方式属于开放式提问方式?( ABC )A.自由回答法B.投射测验法C.造句法D.选择题32.如果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您认为一双中档皮鞋,合适的几个范围是______元到_______元?”这样的提问方法属于( D )A.是非题类提问方法B.评定量表式提问方法C.投射测验法D.造句法33.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实验法中的自变量的有( AB )A.广告片B.策划案C.喜爱度D.注意值34.考验广告心理效果的客观指标有( ABCD )A.速示技术B.眼动轨迹描记C.脑电波指标D.双眼竞争技术35.对学生成绩好坏度评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按照心理量表特性的划分,这种排名属于( A )A.顺序量表B.等距量表C.名次量表D.比例量表36.秤和尺子可以度量重量和长度,它们作为度量物理量的尺度,属于( D )A.顺序量表B.等距量表C.名次量表D.比例量表37.心理量表的制作方法有( ABCD )A.等级量表法B.对偶比较法C.多级估量法D.数量估计法38.在以下各项中,属于有意注意的是( ABC )A.从现有信息源中去视听信息B.从很不起眼的刊物中去查找信息C.询问亲朋好友的想法D.被动或无需努力地接受信息39.根据信息加工的动机理论,信息加工的行为倾向行取决于三个因素,它们是( ACD )A.需要B.注意C.期待D.消息的价值40.对于吸烟者,印在香烟包装盒上的禁烟忠告往往被“过滤”掉,而戒烟者却一般容易注意到这一忠告,从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B )在起作用。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初三上学期期末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一、认知心理学1.信息处理模型- 输入阶段:感知、注意- 存储阶段:记忆- 输出阶段:思维、解决问题2.记忆- 编码: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 存储:将信息储存在记忆系统中- 提取:从记忆系统中获取信息3.注意力- 分类: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保持注意- 困难:多任务、干扰- 策略:注意控制训练、外部提示4.思维- 形象思维:图像思维和想象思维- 符号思维:语言和数学思维- 问题解决:定义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评估解决方案5.语言与沟通- 语言产生:发音、语法、词汇- 语言理解:语义、语法、语境- 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二、发展心理学1.儿童认知发展- 前操作阶段:感知、运动- 具体操作阶段:概念形成、操作思维- 形式操作阶段:抽象思维、逻辑推理2.儿童心理社会发展- 父母关系:依恋、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友谊、合群行为- 学业发展:学习动机、学习方法3.青少年发展- 身体发育:体型、性征- 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性取向- 心理发展:自我认知、同伴关系、意识形态4.成人心理学- 生涯发展:职业规划、工作压力- 家庭发展:婚姻、家庭角色-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三、社会心理学1.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认同- 人际关系:合作、竞争、亲社会行为2.群体心理- 社会认同:团队认同、集体行为- 群体决策:群体思维、协商与决策- 群体影响:社会规范、群体压力3.人际关系- 亲密关系:亲密度、沟通与互动- 敌对关系:冲突、攻击行为- 合作关系:团队合作、社会支持4.偏见和歧视- 偏见形成:认知、情感、归因- 歧视现象: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减少偏见:接触假设、教育干预四、心理健康与调适1.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焦虑:一般性焦虑、强迫症- 抑郁: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2.应对与适应- 应对策略:问题导向、情绪调节- 适应机制:防御机制、成熟防御- 增强适应力:社会支持、情绪管理3.心理干预与治疗- 心理评估:面谈、测试、观察-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抗抑郁药五、应用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 学习与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困难- 学业发展: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学生发展:发展任务、职业规划2.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职业选择:职业偏好、职业动机- 员工培训:绩效评估、职业发展- 领导与团队:领导风格、团队建设3.社会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 异常行为:侵犯行为、犯罪动机- 社会影响:互助行为、援助行为- 增强公众安全:预防策略、行为干预总结:通过对初三上学期心理学学科知识的复习,我们掌握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调适以及应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终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终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文化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交叉科学D. 应用科学答案:C3.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

A. 意识B. 潜意识C. 行为D. 认知5.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

A. 感觉和知觉B. 思维和语言C. 情绪和动机D. 以上都是答案:D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弗洛伊德B. 艾森克C. 戈尔曼D. 马斯洛答案:C7.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随时间的流逝而()。

A. 增强B. 减弱C. 不变D. 先增强后减弱答案:B8.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班杜拉B. 斯金纳C. 弗洛伊德D. 皮亚杰答案:A9.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构成的。

B. 情绪C. 特质D. 认知答案:C1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社交需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工业/组织心理学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常用工具()。

A. 心理测量量表B. 行为观察记录C. 脑成像技术D. 实验室实验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

A. 动机B. 认知风格C. 情绪状态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

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寻求社会支持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A. 遗传因素B. 家庭环境C. 教育经历D. 社会文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终考)判断题“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投射效应的一种表现。

×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不随意运动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对称性。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定势属于一种意识动机。

×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动物的行为和动作都是偶然的和自发的,不属于意志行动。

√对问题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法策略是顿悟。

√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是布鲁纳。

√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一种感觉的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感知觉水平越高,则观察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高。

√高创造力必须具备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有两种需要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灰质和白质是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基础。

√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人的能力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嫉妒的情绪会干扰个人的正常的判断和思维。

√解决害羞的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

√晶体能力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没有密切关系。

×具有学习动机的学习者更倾向于进行机械的学习。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灵感是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之一。

√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性格是多元类型理论的代表。

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个体的认知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男女两性在思维的方式和特征方面没有差异。

×皮亚杰认为,抵罪性惩罚是自律道德的表现,报应性惩罚是他律道德的表现。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与智力发展阶段是平行的。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职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气质对职业活动没有影响。

×气质对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没有影响。

×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行为效率,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人的行动。

√情绪和情感总是伴随认识活动产生的。

√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变化。

×人的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巨大,是无限的。

×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人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这反映出注意的直观性。

×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

×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

×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

√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

×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问题解决的算法策略对所有的问题都有效。

×无条件反射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

×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心理学家卡内曼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

√心理学研究中的测验法所测的只是人的行为倾向,人的心理状况是无法直接测量到的。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领悟疗法是一种人本主义方法。

×新生儿还没有知觉的恒常性。

√性格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的特点。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平衡状态。

×研究表明,对词语喜好度的评定、作业任务类型等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效果并不影响。

√研究表明,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

√一般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一般说来,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在对熟人或分别很久的人的认识中,近因效应更加明显。

√遗忘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

×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条件是需要。

×有意记忆是人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完成特定任务和积累个体经验的主要记忆形式。

√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规律的洞察理解能力。

×原则性动机冲突是指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

√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直观动作思维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单选题(巴甫洛夫)将反射活动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大脑皮质)是统一调节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最高神经中枢。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额叶)受损伤的病人只能根据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某些特点作出简单的推论,而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无意识)是个体未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过程。

(需要和动机)是构成人的行为动力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联想)是回忆的基础,也是回忆的主要形式。

(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基本条件。

“冰雪—寒冷”、“阴天-下雨”,这种联想的规律是(因果律)。

“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的(不随意性)。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是(气质)。

“每套量表包括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设立了几个分测验”的是(韦克斯勒量表)。

“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

”这种观点属于解释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

“人在森林里看到狗熊会产生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狗熊却不产生恐惧。

”这种现象符合(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是(感觉适应)。

“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等在心理学上叫做(合理化)。

“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是(建构学习观)的观点。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情绪记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双趋式冲突)。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

阿特金森的动机成就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三大因素,其中不包括(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

艾克森的人格三因素模型中不包括(开放性)因素。

艾克森人格问卷测量的三个维度是内外向、情绪性和(心理变态倾向)。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构成,其中不包括(情感内驱力)。

把意识和无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过分夸大无意识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

被称为情绪激发理论的是(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缩小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是(爬山法)。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称为(表象)。

成人的思维类型的特点是(以上三种思维互相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成语“爱屋及乌”体现的情绪情感功能是(迁移功能)。

出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需求,满足求知欲、兴趣与爱好等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

挫折的构成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挫折认知)。

大家正在上课,一个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他,这种注意就是(无意注意)。

当人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说明想象具有(代替作用)。

当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其他干扰因素时,会主动地通过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将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种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当一个人表现出自己的情绪时,其表情动作会被他人察觉,并引起他人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这是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

动机的功能不包括(适应功能)。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转的U型曲线)。

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对所要学习或记忆的项目与一个特选的熟悉的地方或位置上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精细策略)。

儿童从周围人的表情中能了解自己的哪些行为动作受鼓励、应该做,哪些行为动作受责备、不应该做,这是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儿童生病既不想吃苦药,又不想打针,这种冲突是(双避式冲突)。

儿童在课堂上由于正确回答问题而得到表扬,多次以后变得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这种学习类型属于(刺激—反应学习)。

弗洛伊德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在平时又回忆不起来。

这种现象可以用遗忘的(压抑理论)来解释。

感觉记忆在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仍能保持(0.25~2 )秒。

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一种感觉的(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为强—不平衡—灵活的特点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