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描写芒种

二十四节气描写芒种
二十四节气描写芒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描写芒种

篇一: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

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芒种后,中国

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

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

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

节气名俗

送花神

百花开始凋残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

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

安苗

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身上泥巴越多越好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青梅煮酒论英雄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

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节气养生

防治热伤风防冬病潜伏

某些冬季常发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只是由于夏天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体内。

药茶解湿热吃大蒜防蚊

夏天蚊虫多,除了加强清洁以外,吃大蒜也可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的蒜味;口服维生素b排汗后,会产生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

天气异常闷热注意防暑祛湿

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勤洗澡换衣勿赤膊贪凉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

百毒之月至播种最忙季

古代门楣悬艾草,是为了驱赶蚊虫。又因为此节气正逢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辟邪驱毒,所以古称五月为“蒲月”。

宜轻清甜淡鲜藕鸡蛋羹

夏季饮食,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饮食原则芒种饮食宜清淡

夏季一到,炎热的天气让很多人都没了胃口。

夏季的饮食显得更为重要,吃得对,胃口好,能防酷暑;吃不对,则越吃越没劲,不利于健康。

其实,夏天的饮食以清补为主,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到底如何清补?专家指出,夏季饮食养生必备六宝。

第一菜黄瓜

我们常吃的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夏季也是黄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第一菌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

第一谷薏米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含有维生素b1和多种氨基酸,《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

第一粥绿豆粥

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之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

第一饮酸梅汤

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

养生食谱

养阴生津:“瓜族”当家

宜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如白茅根、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防湿热困脾:“五叶芦根饮”最佳

应避免暴饮暴食以防损伤脾胃宜进食健脾清热祛湿食

物为主如荷叶、荠菜、白茅根、芦根、茯苓、冬瓜、西红柿、西瓜、木瓜等。

清热祛湿:淮山茯苓

宜多吃健脾祛湿之品如淮山、太参、白术、茯苓、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木瓜、椰、香瓜等。

健脾养肝:百合蜜桃正当时

宜服健脾益气养阴生津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绿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健脾益气:首选薏苡仁沙参

宜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苡仁、沙参、百合、苋菜、枸杞叶、木耳、桂圆、木瓜、椰、香瓜等。芒种养生,芒种如何养生呢?芒种养生吃什么呢?芒种养生的药膳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芒种养生药

膳大全。

二十四节气描写芒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描写芒种 篇一: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 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芒种后,中国

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 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 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 节气名俗 送花神 百花开始凋残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

二十四节气解读

二十四节气解读 立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1]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雨水: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惊蛰: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惊蛰”节气日,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清明: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词描写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词描写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简单地说,芒种时节就是收割麦子,播种稻子。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芒种节气的诗词描写,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描写芒种的诗句田园诗中话芒种 《梅雨五绝》 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伊犁记事诗》 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五律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描写芒种的诗句 1、草生芒种后(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草生芒种后(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芒种嗟无日(宋·王之望·《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4、芒种才过雪不霁(清·洪亮吉·《伊犁记事诗》) 5、时雨及芒种(宋·陆游·《时雨》)

6、水国芒种后(唐·窦常·《北固晚眺》) 7、芒种初过雨及时(宋·陆游·《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8、乘除却贺芒种晴(宋·范成大·《梅雨五绝》) 9、岂恤官期後芒种(宋·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10、及时趁芒种(宋·楼璹·《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11、秧风初凉近芒种(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2、节序届芒种(明·樊阜·《田间杂咏(六首)》)

芒种节气养生疾病

芒种节气养生疾病 【篇一:芒种节气芒种怎么养生】 芒种节气芒种怎么养生饮食应该吃什么 1.睡眠要充足 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 受寒。芒种的养生重点应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使自 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样气机方能得以宣畅,通泄得 以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在避开太阳直射前提下还要适当 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时下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2.汗出不见湿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 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 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 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芒种时节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 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 水内,即可浸浴。 3.饮食宜清淡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 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 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4.多补水要午休 我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 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 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 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 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集锦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集锦 篇一 1、《芒种前雨》 明代:陶安 兼旬天气晴,硗确曝龟坼。 山农欲移秧,三日沛甘泽。 2、《田间杂咏(六首)》 明代:樊阜 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 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 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 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 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 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 近说明府清,征徭曾减否?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3、《练圻老人农隐》 明代:高启 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 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 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 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 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 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 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 篇二 1、《咏荔枝·其一》

明代:区怀年 芒种家家听子规,邀欢何处柳塘西。香风十里嘘长夏,万簇红云酿火齐。 2、《五月梅雨》 明代:屠侨 才见迎梅又送梅,榴花五月雨中开。江南芒种田家候,白下端阳客子杯。古壁腥延蜗角上,空阶青引石衣来。离肠何苦淹淹滴,用愧当年济旱才。 3、《石桥》 明代:汤珍 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 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 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 4、《望西山十首·其二》 明代:林光 青玉削芙蓉,云边数百峰。 弄晴芒种雨,吹面石尤风。 景色诗难状,骞腾势本雄。 千年留王气,深护紫微宫。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 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 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 节气名俗 送花神 百花开始凋残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 安苗

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教案

芒种 一、教材分析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民间有“送花神”“安苗”“煮梅”等习俗。教材通过听“芒种与荞麦姑娘”的感人故事使学生了解芒种由来的传说;通过赏析美文《夏感》,引领学生感受夏之繁忙、夏之珍贵;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芒种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挂菖蒲、悬艾草”“安苗”等芒种习俗让孩子们对芒种节气有了更深的认识;教材最后“推销物品练条理”小练笔以“推销物品”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条理性地将事物、事理说明白写清楚,让读者印象深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与芒种有关的习俗,感受芒种节气的各种特征。 2.通过学习悬菖蒲挂艾草活动,认识菖蒲艾草,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 3. 感受农忙时节农人的辛苦,增强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芒种的习俗等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向身边的人提前了解关于芒种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芒种”我知道 初步了解一些夏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芒种简介:(课件、芒种的图片) 同学们,你知道芒种节气是什么时候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请生相互交流。)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

芒种节气的习俗

芒种节气的习俗 又一年芒种节气到了,大家知道芒种节气习俗有哪些吗?下面是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芒种节气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芒种节气习俗大全 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这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诗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 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4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月7-8日交节; 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 古诗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 ①②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24节气芒种的习俗有些什么

24节气芒种的习俗有些什么 芒种日女子做新麦食品,送给父母,以示探望和祝福。制作白梅、乌梅、梅替、冰梅丸、锗脆梅、锗拌梅、盐梅、梅子汁等,供食用。 芒种时节天气开始炎热,也是农村最忙的时候。习俗主要有煮梅、送花神、安苗、打泥巴等。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因而要注意防署,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九个,一般在阳历的6月5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道:“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就是说,大麦、小麦等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稠等农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农谚说“芒种芒种,忙忙种”,正道出了芒种的重要性和人们的忙碌。芒种的民间习俗主要有煮梅、送花神、安苗、打泥巴等,此外还有一些饮食习俗。 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一带往往持续阴雨,空气潮湿、天气闷热,因而各种物品容易发霉,人们把这段时期称为“霉雨”季节。这时间又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候,人们为了吉祥,把“霉雨”又称做“梅雨”。 因为黄梅非常酸涩,直接吃味道不佳,往往需要加工后再吃,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黄梅煮熟了吃,于是农家就有芒种煮梅的习俗。 为什么要送花神呢?农历二月十二是花朝节,百花开放,那时人们要迎花神。而到了五月,百花大部分已经凋残、零落。根据古时候的说法,芒种节过后,群芳摇落,花神就要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送花神既传达出人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来年再相会的美好愿望。关于芒种送花神,《红楼梦》里面有精彩的描述,这里转述一下。 “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乌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干是盾牌,旄、旌、幢等都是古代的旗子。 有些地方还有安苗、打泥巴的习俗。比如皖南一带,每到芒种时节,人们种完了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便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蒸发糕,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把蔬菜汁浇在上面染色,作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芒种这天,青年男女在田间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战果,谁的身上泥巴最多,谁就是欢迎的人。 下面简单聊聊芒种的食俗。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同时降水也多,空气湿度很大,体内的汗液常常无法通畅地排出。人们就会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气候开始炎热,因而人们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饮食也要清淡,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 篇一:24节气的意思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 24节气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

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有人还写成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芒种节气风俗

芒种节气风俗 【篇一:芒种节气风俗】 芒种节气习俗:安苗 1、芒种节气习俗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 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 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 2、芒种节气习俗送花神 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 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 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 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芒种节气习俗打泥巴仗 3、芒种节气习俗打泥巴仗 东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 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4、芒种节气习俗接嫁树 芒种节气到来,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 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也有的简单地用刀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 让其吸收外面空气,增加果实产量。 5、芒种节气习俗晒虾皮 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 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 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虾皮分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生晒虾皮指淡晒成品,其鲜度较高,不容易返潮和霉变;熟晒虾皮加盐煮沸,沥干晒燥,虽然保持鲜味,但是其口感略逊于生晒虾皮。 芒种节气习俗煮梅 6、芒种节气习俗煮梅 有煮青梅习俗,区百姓至今习惯于在芒种节气里泡青梅酒。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采摘了放在家里阴干,芒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 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 二、雨水 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 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明·朱元璋《新雨水》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 三、惊蛰 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宋·赵蕃《闻蛙》 四、春分 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 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唐·徐铉《春分日》 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五、清明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唐·温庭筠《清明日》 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唐·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六、谷雨 1、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2、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明·方太古《谷雨》 3、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宋·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4、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宋·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5、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宋·朱槔《谷雨》 七、立夏 1、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宋·赵友直《立夏》 2、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宋·薛澄《立夏》 3、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明·郭之奇《三十日立夏》 4、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明·蔡汝楠《山中立夏即事》 5、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明·唐之淳《通州立夏日作》

24节气及诗歌(拼音版)

二十四节气诗词(必背)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ch ūn 雨y ǔ惊j īn ɡ春ch ūn 清q īn ɡ谷ɡǔ天ti ān , 夏xi à满m ǎn 芒m án ɡ夏xi à暑sh ǔ相xi ān ɡ连li án , 秋qi ū处ch ǔ露l ù秋qi ū寒h án 霜shu ān ɡ降ji àn ɡ , 冬d ōn ɡ雪xu ě雪xu ě冬d ōn ɡ小xi ǎo 大d à寒h án 。 立l ì春ch ūn 宋s òn ɡ 黄hu án ɡ庭t ín ɡ坚ji ān 韭ji ǔ苗mi áo 香xi ān ɡ煮zh ǔ饼b ǐn ɡ ,野y ě老l ǎo 不b ù知zh ī春ch ūn 。 看k àn 镜j ìn ɡ道d ào 如r ú咫zh ǐ ,倚y ǐ楼l óu 梅m éi 照zh ào 人r én 。 春ch ūn 夜y è喜x ǐ雨y ǔ (雨y ǔ水shu ǐ ) 唐t án ɡ 杜d ù甫f ǔ 好h ǎo 雨y ǔ知zh ī时sh í节ji é ,当d ān ɡ春ch ūn 乃n ǎi 发f ā生sh ēn ɡ 。 随su í风f ēn ɡ潜qi án 入r ù夜y è ,润r ùn 物w ù细x ì无w ú声sh ēn ɡ 。 野y ě径j ìn ɡ云y ún 俱j ù黑h ēi ,江ji ān ɡ船chu án 火hu ǒ独 d ú 明m ín ɡ 。 晓xi ǎo 看k àn 红h ón ɡ湿sh ī处ch ù ,花hu ā重zh òn ɡ锦j ǐn 官 ɡu ān 城ch én ɡ 。 闻w én 雷l éi (惊j īn ɡ蛰zh é ) 唐t án ɡ 白b ái 居j ū易y ì 瘴zh àn ɡ地d ì风f ēn ɡ霜shu ān ɡ早z ǎo ,温w ēn 天ti ān 气q ì候 h òu 催cu ī 。 穷qi ón ɡ冬d ōn ɡ不b ú见ji àn 雪xu ě ,正zh èn ɡ月yu è已y ǐ闻 w én 雷l éi 。 震zh èn 蛰zh é虫ch ón ɡ蛇sh é出ch ū ,惊j īn ɡ枯k ū草c ǎo 木m ù开k āi 。 空k òn ɡ余y ú客k è方f ān ɡ寸c ùn ,依y ī旧ji ù似s ì寒h án 灰hu ī 。

24节气芒种 芒种节气习俗大全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24节气芒种_芒种节气习俗大全,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24节气芒种_芒种节气习俗大全又一年芒种节气到了,大家知道芒种节气习俗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芒种节气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芒种节气习俗大全 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这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

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养生知识 由于湿度开始增加,芒种时节,人们特别容易困倦,所以,

二十四节气芒种时节祝福语

二十四节气芒种时节祝福语 【篇一】 ⑴芒种到了,看麦浪翻滚,如你的青春,涌动着活力,如你的魅力,涌动着光彩,如你的希望,涌动着力量。芒种,你的生活因此饱满。 ⑵节气交替日月轮回。春耕秋收夏种冬藏。生活繁忙劳作辛苦。洒落汗水耕耘岁月,人生由此启航扬帆。芒种到了,你的快乐长久的兑现! ⑶芒种时节到,祝福热浪高;收获少不了,幸福来涨潮;快乐连连看,甜蜜加倍翻;笑容来绚烂,好运变无边;祝你芒种多笑脸,收获几多甜! ⑷岁月如风,又到芒种。思念如梦,祝福轻送。财神把你宠,好运把你捧,平安把你绕,安康把你拥,连我也要发条短信,祝你幸福日子红彤彤! ⑸我们在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可曾忘记心爱的农民那朴实的笑容?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食者无忧,谢谢你们,芒种的日子,祝你们永远快乐! ⑹转眼芒种将来到,朋友悄悄问声好。天气渐热气温高,工作热情不退潮。工作莫要太辛劳,安康仍然很重要。身心愉悦暑气消,开心夏日胜佳肴。 ⑺6月6日芒种忙,五月初五正端阳。今日恰巧节成双,诚挚祝福一抵两。龙舟竞渡粽飘香,丰收在望小麦黄。心想事成成功享,万事如意幸福长! ⑻一年芒种又来到,发条短信问声好。天气渐热气温高,心静自然暑气消。身体是那本钱钞,安康仍然很重要。工作莫要太辛劳,心情愉快胜佳肴。 ⑼芒种到,忙起来;种浅笑,得快乐;种运动,得安康;种梦想,得希望;种努力,得成功;种吉祥,得幸福;祝福你,体健安;快乐随,幸福伴。 ⑽理解里种上宽容,收获倾心;在意里种上细致,收获贴心;真诚里种上付出,收获爱心;芒种时,种上我的短信,收获我们的开心。祝芒种快乐。 ⑾芒种,月如钩,镰刀写满希望,土地不再彷徨,布谷鸟在吟唱,关于生活的惆怅,一点一滴的日子,一点一滴的希望。从芒种开始,期望开始生长。 ⑿有你的日子我非常的幸福,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好孤单;日复一日虽然反复着昨日的一切,春去夏来转眼又到芒种之际,我深深的祝你永远幸福快乐!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征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征 随着芒种这个节气的到来,农民们就将迎来了一个忙碌的节气。那么,芒种节气气候有什么特征?农历五月是个美丽的月份,初夏万物新意,美好的景色就在农历五月,张老师与您一起解读2020年6月5日芒种。 芒种的气候特点: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节气天气: 芒种期间,华南汛期虽说处在晚期,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惕局地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有城市排除积水、农田排涝和抢救遇难群众,都会列如应急预案之中。 另外,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大全最新5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大全最新5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大全最新5篇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可以背出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吗?下面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芒种的古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一) 【伊犁记事诗】 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二) 【咏廿四节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关于芒种的古诗词(三)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四) 《田间杂咏》 明作者:樊阜 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近说明府清,征徭曾减否?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五)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大全最新5篇全文结束。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对于芒种我们现在的学生们可能只是听说过这个节气吧,具体芒种是要干嘛的应该不清楚吧,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下面是职场文秘网为您带来的《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对于芒种我们现在的学生们可能只是听说过这个节气吧,具体芒种是要干嘛的应该不清楚吧,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9个节气。 芒种后我市进入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正常年份我市6月中旬开始入梅。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主要农事有一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摆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三是中稻秧田喷施起身药,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抛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五是上、中

旬抢种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荚肥。 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补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刹车肥。六是播种豇豆、苋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强茄瓜豆类蔬菜的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采收上市和留种工作。七是加强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篇二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liuxue8com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