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赛课必备)_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展示课教案:女娲造人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展示课教案:女娲造人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展示课教案: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女娲造人》。

理解并分析课文内容,感知女娲的形象特点。

学习神话故事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女娲的形象特点。

学习神话故事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神话故事中的寓意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女娲造人的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标记出生词、难句,查找资料理解。

3.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女娲的形象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进行论证。

4.分析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故事情节。

5.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假设你是女娲,你会如何造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与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有哪些相似之处?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英雄,谈谈他们的感人故事。

7.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

8.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女娲造人》。

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女娲造人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提高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增加课外阅读。

2.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3.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女娲的形象特点,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女娲,然后提问:“如果你是女娲,你看到世界是空荡荡的,没有人类,你会怎么想?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引导他们回到课文中寻找女娲的感觉和想法。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8《女娲造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8《女娲造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8《女娲造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8《女娲造人》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二、让学生跳读和精读课文,赏析女娲的形象。

(重点)
三、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女娲造人之乐。

(难点)
2学情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童话故事,《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两者的体裁不一样。

可细细品读,发现两篇文章有很多共同点:故事情节完整又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想象奇特、夸张。

我根据《皇帝的新装》的设计思路,放手让学生通过“默读——感知‘造人’之法”→“跳读+精读——赏析女娲形象”→“联想+想象——感受‘造人’之乐”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自学课文。

3重点难点
让学生跳读和精读课文,赏析女娲的形象。

(重点)
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女娲造人之乐。

(难点)
4教学过程
4.1教师导入:看看《女娲造人》这个题目,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预设学生质疑的话题: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怎样造人?女娲造出怎样的人?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默读——感知“造人”之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女娲造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女娲造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女娲造人》(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神话的含义,感受神话的魅力。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女娲的形象,理解神话中想象的运用。

通过扩写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体会人类作为大自然孩子的责任。

【教学重点】激发、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难点】理解神话中想象的运用一、话题导入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汇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璀璨明珠——神话,同学们都看过或听过哪些神话。

(看图引入课题)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齐读《风俗通》里的两篇小短文,找一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划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由何而来——想象。

2、朗读文本,感受想象的魅力。

①你为什么造人?②是什么给了你造人的灵感?③你是怎样造人的?④请用两个字形容一下你在造人过程中的心情。

⑤你在造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⑥你如何解决?通过采访的形式理清文脉。

三、深入文本,分析形象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对文本有了初步的理解。

这篇课文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

它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

现在让我们再围绕“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课文,分析女娲。

⑴鲜明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⑵美好的情感。

(方法指导:先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老师范读、学生读,读出感受。

“文章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说明作者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喜悦感。

作者的喜悦感,融入文章中,我们读了文章,才能体会到喜悦。

阅读文章,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由此看来,编写的故事要有吸引力,首先自己应该投入感情,融入感情。

感情是故事的灵魂,也是想像的灵魂。

这一点,请你们注意。

大胆奇特的想象给了女娲团土成人、撒泥成人的伟大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又赋予了女娲勤劳、智慧,有喜有悲的人性。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理解其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女娲造人的神话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神话传说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女娲造人的神话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女娲造人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女娲造人的神话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课后搜集其他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女娲造人的神话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搜集整理法:课后搜集其他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丰富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在课后搜集整理神话传说的情况,鼓励分享优秀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2. 参考资料:关于女娲造人的学术论文、神话故事汇集等3. 多媒体资源:女娲造人的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神话传说、文化评论等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教案,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2. 准备好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源等3. 安排课堂活动,如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4. 准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2. 反思教学方法,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反思教学资源的使用,看是否充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4. 反思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了学习任务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女娲造人故事在后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2. 比较不同民族、文化的创世神话,探讨其异同3. 引导学生思考神话传说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如何传承和发扬十、教学总结1. 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总结2.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3. 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展望,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十一、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不同角色,演绎女娲造人的故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上《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女娲造人的方法。

2、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3、概括女娲的形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略)同学们,依据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我们知道现阶段的人是由父母创造而来。

那么在远古时代对于我们人类来源却是这样解释的。

1.请同学结合课下注释来翻译一下;课件出示: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

(由于)工作繁多,(女娲)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从事(造人)这项工作,于是她就拿了粗绳索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2.对比阅读本文与《风俗通》的相关记载,思考二者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二、了解神话及特点神话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表现了人类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的程度。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便通过神话加以解释。

所以,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远古人类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的特点: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三、检查预习。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母亲的勤劳和智慧。

B.这篇神话赞颂了人无穷的创造力。

C.本文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D.本文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本文写了女娲造人的哪几种方法?请简要概括(3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4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4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4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教案,如语言教案、数学教案、英语教案、科学教案、音乐教案、美术教案、体育教案、社会教案、主题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lesson plan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science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art lesson plans, sports lesson plans, social lesson plans, theme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lesson plan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4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1课《女娲造人》教案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1课《女娲造人》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神话传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和启示”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我在一旁及时引导。因此,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总结回顾环节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创意写作:激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举例:在讲解女娲造人的过程时,教师可着重分析“女娲抟土造人”、“女娲为人类创造夫妻关系”等关键情节,强调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课文主旨的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古代神话传说的背景和特点可能存在难度。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神话传说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女娲造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如何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从女娲造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探讨女娲形象的意义。
4.课文主旨理解: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组织和展示所学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理解女娲造人的神话背景和文化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主题。

思维导图: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展示所学内容。

3.2 教学手段:教材:使用指定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多媒体: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神话故事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引发对故事的好奇心。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主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互动交流。

4.4 思维导图: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展示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考。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报告。

5.2 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通过分析女娲造人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女娲造人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及意义。

2. 学生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对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及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类生命的看法。

3. 创作法:学生创作以女娲造人为主题的作品,展示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女娲造人》神话故事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及相关文化内涵的资料。

3. 教学道具:女娲像、人类生命的象征物品等。

4. 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中国古代神话动画短片,引起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女娲造人》。

2. 讲解:详细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包括女娲用黄土捏造人、赋予人生命、教会人生活技能等。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女娲造人的过程,探讨女娲造人的意义,如人类生命的起源、女性地位的象征等。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类生命的看法,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5. 创作: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要求学生以女娲造人为主题,进行绘画、写作、表演等创作活动,展示创新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创作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和寓意,体现学生对女娲造人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拓展:1. 对比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探讨不同文化对生命的看法和价值观。

2. 邀请神话学者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神话传说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教案设计(四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教案设计(四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学设计导入课文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

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

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

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

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____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

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教案_1

23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重点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2、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物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的精彩与生机。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在这片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

请同学们浏览屏幕上中国古代神话的几个片段。

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什么阴晴圆缺------那么你可曾想过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对呀,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女娲造人》,对这个有趣的话题,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一神话介绍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的神话故事。

二课题解说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复述故事情节)1、复述故事2、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3、从女娲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的角度复述故事四看奇事请选择其中一个小话题说说女娲造人这件事之奇造出的事物之奇会说话,有情感造人的动机之奇孤独造人的契机之奇看到自己的影子造人材料之奇泥造人方法之奇五话奇人对奇异美好的实物不能浅尝辄止,下面我们工哦太难过探讨这则神话中奇异的焦点人物女娲。

来,读,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童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他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同学们从这两句描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

引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介绍女娲的传说。

通过简短讲解,概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

1.3 教学活动展示女娲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与女娲相关的神话故事。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神话故事的了解和看法。

教师简要介绍《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章:故事细节探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女娲造人》故事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培养学生的细致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配阅读材料,让学生仔细阅读《女娲造人》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女娲造人的过程、人物的特征等。

2.3 教学活动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细节的发现和理解。

第三章:女娲形象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女娲的形象特征,理解其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女娲的形象特征,如她的创造力、智慧等。

分析女娲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女娲的形象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女娲形象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女娲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故事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女娲造人》故事的主题,如创造力、生命的意义等。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主题,如创造力、生命的意义等。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主题的深层含义。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故事主题的深层含义。

第五章:创意写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意写作,表达对《女娲造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神话的特点。

2、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3、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积累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知识,区别神话与科学。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尝试改写神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2、体会自己的母亲怀胎育子的艰辛与不易。

教学重点: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复述法、讨论法、想象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哪些神话故事呢?比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等。

我们人类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思考过吗?关于这个问题,自古人们就开始作不停地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由神话改编的故事――《女娲造人》。

二、整体感知1、正音正字2、关于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应,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化人的结果。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体裁是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3、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三、探究文本1、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书P148 研讨与练习一)2、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3、说说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生: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4、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生:荒凉寂寞,添点生气。

5、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生: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6、女娲想出了一个怎样让人类长久繁衍生存的好办法?生:男女结合7、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①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赛课必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赛课必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赛课必备) (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漂亮的向往,常有浓厚的梦想色彩。

如:(X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兴旺,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闻。

请学生自身介绍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投影出示:上帝在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上帝依照自身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

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

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

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协助他工作。

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

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依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请学生用简短的言语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

〔课后练习题一〕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假设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示学生补充。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2)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创世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3)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女娲造人》的故事;(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神话故事,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人类生命的可贵和敬畏自然的重要性;(3)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2)分析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体会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神话故事,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女娲造人的神话背景和文化内涵;(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3)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解读神话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文化内涵和人物形象;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话传说;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了解相关背景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解故事梗概;3.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神话传说的资料、图片等,以便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神话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述故事:(1)详细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文化内涵。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女娲造人》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神话故事的意义和价值,引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

1.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1.3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简要介绍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二章:故事讲解2.1 教师详细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包括女娲用黄土捏造人类的过程和捏造各种不同特征的人类。

2.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女娲的创造力和智慧,以及人类的特点和多样性。

2.3 教师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女娲、人类等,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扮演角色,鼓励学生运用身体语言、表情和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特点。

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让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故事讨论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女娲造人的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创造力、关爱他人等。

4.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女娲为什么要捏造不同特征的人类?”、“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

4.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第五章:创意绘画5.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出女娲造人的故事场景或角色的形象。

5.2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内容和情感。

5.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发展。

第六章:故事延伸6.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女娲造人故事的其他可能性,如女娲造人的目的可能是什么,人类的特点还可以有哪些拓展。

6.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

6.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和鼓励。

女娲造人教案(比赛用)

女娲造人教案(比赛用)

女娲造人教案(比赛用)第一章:女娲造人传说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女娲造人的传说故事。

使学生理解女娲造人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女娲造人的传说故事。

分析女娲造人传说中的文化内涵。

欣赏女娲造人传说中的文学魅力。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的传说故事和文化内涵。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女娲造人传说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女娲造人神话的起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女娲造人神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使学生理解女娲造人神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位。

2.2 教学内容讲述女娲造人神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女娲造人神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神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女娲造人神话与其他古代神话传说的异同。

第三章:女娲造人的文化意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女娲造人的文化意义。

使学生认识女娲造人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女娲造人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女娲造人对后世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的文化意义。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女娲造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女娲造人的文学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女娲造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使学生欣赏女娲造人传说在文学中的魅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女娲造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欣赏女娲造人传说在文学中的魅力。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作品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女娲造人传说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

第五章:女娲造人传说与现代生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女娲造人传说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女娲造人传说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探讨女娲造人传说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

分析女娲造人传说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娲造人传说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七上《女娲造人》 (一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七上《女娲造人》 (一二)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2.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想象力。

3.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和远古人类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既要让学生体会神话的魅力,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正确认识神话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差距。

2.激发学生想象力。

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风俗通》原文的不同处,理解想象的特点,再通过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的改写进行想象力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激思(在黑板上方靠左板书“人”字)我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下,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解释是怎样的?在古时候,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出现神创造人的传说。

(在黑板上“人”字前板书“女娲造”)那么,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她最初是怎样造人的?结果怎样?二、理解探究1.比一比速度。

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内容。

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信息概括最全面。

2.试一试身手。

请学生复述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其余学生对复述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3.看一看慧眼。

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将《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两则短文与课文作比较,在课文中标出原神话故事的内容,其余就是作者联想、想象的补充内容,以获得对联想、想象的方法和思路的启示。

4.议一议内容。

学生同桌为一组,阅读讨论:(1)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女娲对人类诞生所产生的喜悦说明了什么?明确:天地间虽然有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女娲仍感到非常寂寞,考虑到天地之间应该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让世间生气蓬勃起来。

人的产生,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无限希望。

人的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我们既感到了女娲的慈爱、勤劳、智慧,又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分明看到,女娲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

我们明白了,神话中的想象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公开课
教案(赛课必备)
【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
风格。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
故事。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
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如: 盘古开天》、 夸
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发明人的传说。

请学生自身介绍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投影出示:上
帝在发明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上帝依照自身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

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

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

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协助他工作。

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

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
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

想象力。

(课后练习题一)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
概括、归纳能力。

假如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
要提醒学生补充。

3、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
写法?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
古时代发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
的解释。

但是人类又想探求自身的起源,于是只好借助于想
象来解决问题,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的迷
人之处。

三、品读赏析
1、讨论:对女娲形象的认识:
⑴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⑵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要求:分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作好讨论记录,然
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将答案归结到: 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示在:
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
“人”的心理、情感、活动表示在:寂寞孤独、自豪
欣慰、忙碌疲倦……
想像大胆奇特、真实合理
2、跳读课文,划出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设题意图: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描述,是比较能体现作者合理丰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动人的地方。

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这局部内容的理解。

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叫“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和神态描写;女娲给小朋友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

要点提示:人的发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人类发生的同时,也发生了“爱”,发生了人间的温暖。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对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经过进行新的想像吗?
2、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说一段话。

五、教师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发明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

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

六、作业
1、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3、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写一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