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合集下载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2016年第43期(总第307期)现代女作家张爱玲1920年9月出生于上海,她的青年时代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

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兴盛发达的城市,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电影文艺。

她在成名之前曾给英国《泰晤士报》撰写一些影评和剧评,又为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一连写了十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也是影评。

这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剧本:如《不了情》、《太太万岁》、《情场如战场》、《人财两空》、《桃花运》等,直至1965年张爱玲才离开电影创作领域。

由此观之,张爱玲在影视创作方面是成果颇丰的。

她对电影创作手法的了解与熟练运用也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小说创作,以《倾城之恋》为例,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影视创作手法的痕迹掺杂其中,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

小说一开始便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

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给整体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是一个压抑、沉闷、落后、古老的家庭。

这种开始营造气氛的手法,在现代悬疑片和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

然后故事开始:“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正拉着,楼底下的门铃响了……”此手法在电影中更为常见,借用近景和全景作为影片的第一个镜头,通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展现给作品一个基调,然后安排主人公在这个舞台上,展开其故事。

最后故事末又是一个全景镜头:“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也罢!”故事结尾又回到开头的场景,造成一种首尾呼应的框架结构,体现出一种氛围的统一性与和谐性的封闭性。

作品中,作者还运用景物的切换,使作品呈现一种多变的视角。

例如:故事开始时,铃声响起,一群人闹闹哄哄上楼来,进堂屋,到时屋,再到流苏的房内镜子前。

流苏到香港后,乘坐汽车过闹市,翻山岭,再到浅水湾。

多种镜头的交替使用,使作品拥有了动态感、立体感。

这样情节进展不是用叙述来交待,而是直接以场境来推进,让读者进入立体空间,如同身临其境。

《倾城之恋》电影评析

《倾城之恋》电影评析

范灵浩09401028浅析《倾城之恋》原著与电影有句话,导演们爱说,评论家们常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将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大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1984版《倾城之恋》的导演许鞍华从《倾城之恋》到《半生缘》,再到话剧《金锁记》,她不断努力去解读张爱玲。

然而这部在金像奖杯下颇受争议的的作品,她本人也表示是她拍得最烂的一部,她认为要拍好就必须完全按原著,任何改编都可能是误读。

下面是笔者观看电影《倾城之恋》和原著后的一些看法。

演员的演绎一部好电影,需要有好的导演,好的剧本和出色的演员。

刚以《投奔怒海》获香港金像最佳导演奖的许鞍华是该电影的保证,《倾城之恋》的风靡无疑也是票房的保障。

虽然男女主角拍摄时的年龄与男女主人公相仿,但范柳原书香气质非无相应文化的周润发可演绎的,后来同为影帝的梁家辉演话剧《倾城之恋》也无法突破。

而许多人不喜欢该片的女主角,笔者认为倒也是因为缪骞人演绎出了白流苏的尖酸刻薄的一面。

第三者——萨黑夷妮笔者认为片中表演最突兀的就是印度女人萨黑夷妮,无论在浅水湾饭店、香港酒店、海滩、下雨天的旅社还是买菜的街上,萨黑夷妮颇有抢戏的嫌疑,让人感觉就是一个满带妒忌眼神的第三者。

本来这只是作者用来作为参照的角色,但却被突化了。

被误读的细节导演许鞍华曾说张爱玲写的故事不好,但细节很好,然而笔者觉得她细节也没拍好。

原著中范柳原与白流苏打电话时说到诗经上的一首诗,“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作者故意以范柳原“中文根本不行”为由将诗经原文“与子成说”念成“与子相悦”,这也许是为了表现范柳原内心不愿被婚姻和誓言约束,“与子成说”意思是和你定下誓言,而“与子相悦”只是说和你相爱,电影中台词却出示正确的诗经上的说法“与子成说”,体现不出其中的悲凉。

适当的解读电影,没有舞台剧的浓缩,也没有电视剧的繁长,需要的是取舍。

小说中没有细述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第一次见面,只是借别人的口叙述了他们第一次见面就跳了三次舞。

从影视看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

从影视看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

著 中那一堵象征意 味浓厚的灰墙都是实地取景拍摄 , 这增强 了电影的场面真实性 。应 该说 , 在遵循原 著的第 一层面 上 ,
许鞍华是成功的。
数主演的 电视剧《 倾城 之恋 》 再次 引起 人们 的关注 。《 倾城 之恋》 这一名作发对于张爱玲 , 以及改编张爱玲 之人 , 都是异

戒》; 电视剧则有 由林 心如 、 蒋勤 勤 、 谭耀文 主演 的《 半生
缘》, 由刘欣 、 程前等主演 的《 金锁记 》 和由刘若英 、 赵文碹 主
演 的根据张爱玲传 奇人生拍 摄的《 她从 海上来》 等。张爱玲
与影视结下不解之 缘。 去年各电台热 播的 由梦继执导 、 邹静 之编 剧、 黄觉 和陈
本 , 出了 3 拍 4集的鸿篇巨制 , 自然是扩充 了情节。夹 杂着许 多纠结与瓜葛 , 屏幕上的故事凭空多出 了许多人物——原本 只是交 代 了患肺 炎死 去的前夫 , 电视剧却成 就 了将 近 2 在 0 集的所谓前传。许多新 编 的故 事让人摸 不到头绪 。至 于后 半部分 , 某些时候 , 故事 的主线明显被 冲淡 了, 显得喧宾夺主 杂乱无章。举几例说明 : 故事 中间有一段 范柳原 被女革命志 士桃红“ 劫持” 到后方的奇遇 , 跟整个故事主线及情节发展毫
现 的浅水湾酒店是按照原 样搭建 的 , 港沦陷 时的街道 、 香 原
在 当代 中国 , 张爱玲是一个奇特 的文化现象 , “ 从 被人遗 忘 ” 阅读 阐释之热。作 家李碧华称张爱玲的作品是一 口古 到 井, 独具慧 眼。在影视界 , 对张爱玲也是情有独钟 , 比如 电影 有许鞍华的《 倾城之恋》 半生缘》 但汉章的《 《 , 怨女》、 关锦鹏 的《 红玫瑰与 白玫瑰》、 孝贤 的《 侯 海上 花》 直 到李安 的《 , 色

貌合神离_电视剧_倾城之恋_对同名小说的解构

貌合神离_电视剧_倾城之恋_对同名小说的解构
⑧ 的事情。 ” “故事并非总是要沿着直线发展; 它们也可以按照
环形或者别的形状发展。 A 与 B 发生关系, B 与 C 发生关系,
⑨ 直到 J 与 A 发生关系, 环形闭合。 ” 原著的叙事正 《诗经・邶风・击鼓》 。 原来的诗句是,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依此类推,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 暗示了范柳原不想担当婚姻的责任, 张 爱玲也曾讲过这 “是一首悲哀的诗” ,消解了最为崇高的爱情
上看, 白流苏离婚这一行动和回娘家常住这一行动发生作用, 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 痴情执着, 但没有修成正果。 剧中值 导致哥嫂言行的不恭; 母亲不痛不痒的安慰, 这一组行动又导 致下一组行动的发生。对小说文本剥茧抽丝地分析, 不难看 出白流苏是处于怎样的窘迫的境地, 而这一系列的行动导致 她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的走下去, 可以说是无可选择地进行 自我救赎。试想, 如果香港之战没有爆发, 白流苏将何去何 从?心甘情愿地服从范柳原的意愿做情妇, 还是依旧回到家 里,在亲人的冷漠中凄凄地度过残余的青春和接下来的年 华?显然, 白流苏并不象五四时期那些觉醒的女青年负气似 地上演 “娜拉出走” , 然后茫然失措; 也不象 “为奴隶底母亲” 那 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范柳原首先注意到了 白流苏, 从事后的交代可以得知, 他留意上她是因为她象他的 初恋情人红莲, 流苏开始对他持反感态度, 在舞厅抢了本是宝 络的风光后十分歉疚后悔。 男性的视角彻底的遮盖了女性意 识, 剧中的白流苏不再是一个为主动的狩猎者, 在得到范柳原 的青睐后有一种报复家人的快感, 转变为被动的、 消极等待的 传统女性, 范柳原更是有披上了原著所没有的脉脉温情, 给他 不承诺婚姻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张爱玲说 “母爱这个大题目, 像一切大题目一样, 上面做

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

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

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有着独特的风格,其中许多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而这种改编会引起许多变化。

以《倾城之恋》为例,它既被改编为电影,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具有代表性。

从故事情节的变化、作者导演风格的不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这三个方面可以比较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的变迁,从这种变迁中又可以看出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呈现故事时的差异。

关键词:《倾城之恋》;情节;主题;影视改编张爱玲的小说有不少被改编成电影甚至电视剧,而所谓改编,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或是把一部电影重新编纂成文学作品。

这意味着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延迟修复’关系和‘不同的合作’关系”[1]。

正是这种“延迟修复”和“不同的合作”关系,造成了小说与影视在表现同一内容上的区别,使我们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仅就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浅谈其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并通过论述情节、作家导演的风格、时代背景等的不同来比较《倾城之恋》在小说、电影、电视剧中的变化。

1小说:俗世男女的爱情故事有关《倾城之恋》讲了什么,大概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爱情故事。

正如张爱玲在小说中所说的:“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但他们连自私也没有迹象可寻。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

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2]张爱玲写的这个故事,是以爱情为其主题的,她想述说的仅仅是两个世俗的男女在动荡年代里的爱情故事,而“兵荒马乱”,也即战争,只是作为纯粹的故事背景而存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意图。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关于“逃离”的故事。

孟悦、戴锦华指出,《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女性“逃遁并且成功的故事”[3],“白流苏的故事是一个浸着泪迹的复活——那不是白鸟的飞脱,也不是女性的复活。

而是人/人类将女人之躯逃脱亦复活”[3]。

第三种观点认为小说主要是揭示女性的悲哀。

如果从女性的立场来看,虽然文章主要写的是流苏与柳原之间的调情,但在其背后,却是流苏对于生存的焦灼和无奈,这正是女性的悲哀之所在。

小议《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关系

小议《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关系

学号:08401086姓名:刘艳君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日期:2011年5月16日小议《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关系《倾城之恋》原著小说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爱情故事。

经历过婚姻失败的上海女性白流苏,禁不住家人多年来的嘲讽,远赴香港,将自己的婚姻作为赌注,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由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基本上按照原著的主要线索进行叙述,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关系。

一.人物形象塑造。

原著小说中白流苏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知性、坚强、独立的新时代女性,而改编成电影后,由缪骞人扮演的白流苏多了一份柔情,少了一份风情,骨子里还是旧式的中国女性。

至于由周润发扮演的范柳原基本上符合情场浪子的形象,只可惜当年的周润发缺少了点才气和阅历。

原著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给人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而改编电影在这一点上难免逊色。

二.心理活动描写。

白流苏从旧式女性到冲破陈规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在这过程中,她内心的强烈挣扎,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原著小说中有多处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如徐太太第一次上门后,白流苏看着堂屋里的时钟惊觉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的心理活动。

这是为后来白流苏决定赌一把埋下的铺垫,但是在改编电影里,观众只看到了时钟和白流苏木讷的表情,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人,恐怕未能领会这个场景的用意。

又如徐太太邀请白流苏去香港时,原著小说描写了白流苏读懂了徐太太真正用意后内心的一番挣扎。

而改编电影只能让观众看到白流苏腼腆地答应了徐太太的请求。

改编电影在心理活动描写上也略欠一筹。

三.细节描写。

范柳原和白流苏,一个寻求浪漫的情场浪子,一个追求婚姻的深情女子。

他们俩之间展开的爱情斗争,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

范柳原和白流苏在一堵墙下谈论及“天荒地老”,原著小说描绘了范柳原绝望地要求白流苏懂他,白流苏懵懂地答应了。

但是改编电影中由周润发扮演的范柳原说话的方式太轻浮了,我认为范柳原至少应该是以很认真的口吻说这些话的,范柳原的轻佻只是偶尔的,在适当场合的。

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名人名言1、白流苏不是完美,就是特别率性,特别迷人,遇到爱情,该炽热时炽热,该爆裂时爆裂,也算计得精明,她对人生的态度,透出冰冷却有把握。

她就像我心中的张爱玲一样,如此的不同寻常。

——邹静之2、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

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

——王安忆3、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

——王德威4、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

——苏童5、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 叶兆言6、在这里,张爱玲是与她的人物走得最近的一次,是包含她人生观最全面的一部,含有对虚无的人生略作妥协的姿态。

——王安忆7、热播电视剧《倾城之恋》原著小说张爱玲作品唯一授权正版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

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夏志清8、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

——杨照9、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

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王安忆10、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白先勇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改编情况的研究报告摘要:1943年张爱玲创作了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倾城之恋》。

自出版以后便有很多文人捧读研究。

对于其中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爱情观、改编。

浅谈《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

浅谈《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

浅谈《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作者:吴世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期摘要:电影改编是一种新的艺术创造,改编名著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把握作品的精髓。

香港导演许鞍华在1984年将张爱玲的名篇《倾城之恋》搬上了银屏,虽然导演在故事情节、人物对白等问题上都“死忠”于原著,但是却没能准确抓住原著所要表达的精神,使电影没有了张氏小说独有的神韵,是一次不成功的改编。

不过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却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新的尝试,为名著改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电影;改编作者简介:吴世娟,女(1979.9-),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一、电影改编的原则电影改编是一门艺术,改编的理论原则历来就存在忠实性和创造性的论争,普遍来看,改编基本上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新的艺术创造,导演在改编过程中既要忠于原著——要尊重人物塑造、社会背景,原著的总体风格;又要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著故事进行合理的增删甚至改作。

但无论怎样改编,导演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要把握住原著的精神。

可以说,是否能准确的把握住原著的内涵和神韵,是电影改编成败的关键。

二、《倾城之恋》改编的得失1、故事情节和人物对白的愚忠,主题思想定位的错误电影《倾城之恋》在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的设置上都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许鞍华导演几乎把小说整个搬上了银屏,改动的部分非常少,就连人物的对白也是一字不差的照搬进电影。

在场景上,许鞍华还原了小说中的浅水湾酒店和香港街道,在台词上,许鞍华直接使用了小说中的文学语言,由此可以看出许鞍华对改编原著的忠实态度。

但是,在小说主题思想的定位上许鞍华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一个并不年轻美貌的离异女子白流苏,想靠结婚改变自身命运,和一个只愿找个有“中国味道”的情妇却从不想结婚的浪子范柳原,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费尽心机、斗智斗勇的故事。

《倾城之恋》赏析

《倾城之恋》赏析

《倾城之恋》赏析二十实际中国文坛寂寞萧条,只出一位这样遗世独立的女子:“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1930年改名张爱玲,1943年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三年后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56年8月在美国与剧作家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1955年5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张爱玲以这种诗意的浪漫主义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那欲哭无泪、悲凉凄怆的身世之感前世今生和后来者已无人可以切身体悟了。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冷傲的控诉唯属张爱玲。

作为一个女性,张爱玲是不幸的。

胡兰成给了她爱情,赖雅给了她婚姻,最终爱情背叛,婚姻被带进了坟墓。

张爱玲将自我人生的凄惨爱情移植给她笔下的都市男女,十里洋场的光怪陆离中尽是一幕幕爱情的悲剧。

《倾城之恋》似乎是个例外,“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白流苏,一个离了婚死了丈夫风韵犹存的遗老千金,一个风流倜傥视女人为脚下泥的海归阔少,一场战战兢兢费尽心机苦心经营的恋爱,最终一切都被战争的流弹炸断了故事的尾巴,香港的沦陷成全了他们——“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在张爱玲的眼中,这绝非安徒生童话里所讲的“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哪怕已经千疮百孔的安宁。

“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

”一座繁华都市的陷落只为成全一段若隐若现的爱情,这爱情负载了太多的人道主义灾难,更可悲的是,张爱玲从这不能承受其重的爱情中看到的是一种不确定,而非永恒。

“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3篇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3篇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3篇小说《倾城之恋》是个极为暧昧的文本,因此围绕它的剖析和抒情总缭缭不绝。

而电影《倾城之恋》指向性似乎明晰了起来,下面是有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欢迎参阅。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篇一这部电影和原著还是有点出入的,毕竟这是几十分钟的电影,并不能完全地表现原著的丝丝入扣,但是在电影的角度,这是一部非常经典、成就非常之高的影片,不论是女主角的青涩和细腻的感情,还是范柳源不羁、潇洒的翩翩公子形象,都干净纯粹的表现出来了。

范柳源的潇洒,流苏的传统中国女人的风韵,使整部影片显得唯美而不可言。

整部影片由爱情这条主线贯穿,以两人最后结婚为结局。

两人在开头的调情,到同居,再到范离开,到最后的公布结婚,无不体现在那个大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冲突想法。

随着战争的到来,两人的关系由情人转为夫妻。

在战前,两人就如普通情侣般调情,范柳源在与流苏同居后就毅然的选择离开;在危难中,两人就像真正的夫妻那般相敬如宾。

战争是两人爱情的转折点,若是没有这场战争,也许流苏永远只是范柳源的情人。

看着在旧房子里,流苏揉搓着面团,范柳源擦着地板的画面,在混乱中紧紧相拥的两人,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这种清苦的生活也许不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但却是流苏所向往的生活,也是那个年代所有的中国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这部影片给我的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人性的冷淡。

流苏是一个与前夫离婚的女人。

从前夫家中回到自己家,受到的不是家人的安慰与照顾,而是家人的冷嘲热讽,还骂她是拖油瓶,她哥哥的一切不幸都被嫁祸在流苏身上。

流苏很气恼,但是却无法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只能默默的忍受。

可以看出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是多么的冷清,女性的名节是多么的重要。

流苏是典型的中国的女性,美丽温柔。

但是像她这般的女子本应该安安静静的呆在家中过着小家碧玉般的安乐生活,但是她却个沦落为用一个城市的失落来换取爱情的境地。

她与范柳源的爱情是在战争后才得正果。

真的是可叹可悲。

而范柳源,一个从小在外国长大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翩翩绅士,他喜欢流苏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小说《倾城之恋》是个极为暧昧的文本,因此围绕它的剖析和抒情总缭缭不绝。

而电影《倾城之恋》指向性似乎明晰了起来,下面是有倾城之恋电影,欢迎参阅。

这部电影和原著还是有点出入的,毕竟这是几十分钟的电影,并不能完全地表现原著的丝丝入扣,但是在电影的角度,这是一部非常经典、成就非常之高的影片,不管是女主角的青涩和细腻的感情,还是范柳源不羁、潇洒的翩翩公子形象,都干净纯粹的表现出来了。

范柳源的潇洒,流苏的传统中国女人的风韵,使整部影片显得唯美而不可言。

整部影片由爱情这条主线贯穿,以两人最后结婚为结局。

两人在开头的调情,到同居,再到范离开,到最后的公布结婚,无不表达在那个大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冲突想法。

随着战争的到来,两人的关系由情人转为夫妻。

在战前,两人就如普通情侣般调情,范柳源在与流苏同居后就毅然的选择离开;在危难中,两人就像真正的夫妻那般相敬如宾。

战争是两人爱情的转折点,假设是没有这场战争,也许流苏永远只是范柳源的情人。

看着在旧房子里,流苏揉搓着面团,范柳源擦着地板的画面,在中紧紧相拥的两人,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这种清苦的生活也许不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但却是流苏所向往的生活,也是那个年代所有的中国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这部影片给我的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人性的冷淡。

流苏是一个与前夫离婚的女人。

从前夫家中回到自己家,受到的不是家人的抚慰与照顾,而是家人的冷嘲热讽,还骂她是拖油瓶,她哥哥的一切不幸都被嫁祸在流苏身上。

流苏很气恼,但是却无法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只能默默的忍受。

可以看出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是多么的冷清,女性的名节是多么的重要。

流苏是典型的中国的女性,美丽温柔。

但是像她这般的女子本应该安安静静的呆在家中过着小家碧玉般的安乐生活,但是她却个沦落为用一个城市的失落来换取爱情的境地。

她与范柳源的爱情是在战争后才得正果。

真的是可叹可悲。

而范柳源,一个从小在外国长大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翩翩绅士,他喜欢流苏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

倾城之恋电影的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的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的观后感《倾城之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在观影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

影片由知名导演执导,改编自一部畅销小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悲伤的故事世界。

影片以一个平凡而又具有叛逆心理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她名叫小雨,是一个乡村里的普通女孩。

她有着傲人的外貌和灵动的眼神,似乎对自己拥有的美貌并不在意。

她生活在一个东北小城,过着贫苦的生活,家境并不富裕。

然而,她并不因此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有着奇特的魅力和坚毅的内心。

小雨邂逅了一名富有的年轻商人,他名叫康威。

康威是一个富有实力和地位的成功人士,他一直生活在城市的繁华之中,一直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权力的满足。

然而,当他遇到小雨时,他的生活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小雨的纯真和率真打动着康威内心深处的柔软,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两人的相识像是一场意外,却又注定了他们彼此间的奇妙缘分。

在小雨的引领下,康威逐渐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并重拾了内心的温暖。

他发现自己不再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开始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他珍惜起小雨的陪伴,并愿意为她的幸福付出一切。

然而,命运往往并不如人意。

当康威的家人得知他与小雨的关系时,极力反对他们的交往。

他们认为小雨只是一个贪图康威财富的女人,对康威的真心产生了怀疑。

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康威面临了巨大的决断。

他必须选择放弃小雨,回到曾经熟悉的生活中,或者为了自己的幸福坚持到底。

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描绘了两个人的纠葛与挣扎。

剧情的递进中,观众更是被引导着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亲情的重要性。

康威在面临家庭压力时,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挣扎。

他与小雨的情感被世俗的眼光所扭曲,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在这样的背景下,观众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真正追求是什么,是否值得为之努力。

影片中,小雨的坚持和乐观给观众带来了很深的反思。

她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天真而纯净的心。

她相信真爱的力量,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到底,就会迎来幸福的未来。

《倾城之恋》心得(2篇)

《倾城之恋》心得(2篇)

《倾城之恋》心得《倾城之恋》是一部让人心动不已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种对真爱的追寻和反思。

在这篇心得中,我将从剧情、角色以及影片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和观点。

首先,剧情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当时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男主角许宣彦是一个有着文艺气息的年轻画家,他与一个华丽的船上女郎王佳芝误打误撞地相遇了。

这个偶然的相遇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一段精彩的爱情故事。

然而,他们之间的恋情却被社会和家庭的不理解和干涉所阻碍,最终他们只能选择分开。

这个剧情设置让观众不禁思考,真爱是否能够抵挡住一切外界干扰?这个问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接着,我想谈一谈影片中的角色。

男主角许宣彦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和坚定自我信念的人。

他坚信爱情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因此他坚决地与自己的家庭和社会抗争。

与他相对的女主角王佳芝则是一个注定要被社会压迫的人。

她是一个船上的女郎,她的身份注定被看不起和排斥。

然而,她不顾一切地去爱,她勇敢地追求真爱。

她的勇气和坚持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很饱满,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

最后,我想说一下该电影的表现手法。

导演通过优美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了当时上海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革的压力。

同时,导演还运用了音乐和配乐来烘托气氛,加深观众对故事情节的共鸣。

此外,电影在人物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描写上也相当精彩,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

总的来说,《倾城之恋》是一部具有强烈情感的电影,它让观众沉浸在那个上海的时代背景中,感受到真爱和社会压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是否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这部电影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导演的才华和对人性的洞察,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脆弱。

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深深地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让人对爱情和生活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思考。

倾城之恋观后感字

倾城之恋观后感字

倾城之恋观后感2000字倾城之恋观后感2000字篇1《倾城之恋》早被香港人拍成了电影,我没有看过,这是值得庆幸的好事:倘若之前先看了电影,看书时脑子里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阅读的兴趣便减了大半。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较早期的一个中篇,也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个二十八岁的离过婚的没落大户人家的女儿——白流苏,回到娘家,惨遭哥嫂排挤,却意外地将其七妹的.相亲对象——范柳原夺了过来。

流苏和柳原都是精明的人,他们在感情上锱铢必较,不肯输对方半步,最后由于香港战争的爆发,战世的混乱才使两个相对无趣的人成就了婚姻。

白流苏是相当渴望这场婚姻的,正象苏青所说: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求归宿的心态总比求爱情的心来的更切,虽然“取悦柳原是太吃力的事”,但她还是“笑吟吟”的。

相对于白流苏,我本人更喜欢范柳原,他在某些方面还是表现了较天真的一面的,最使我难忘的他在一天深夜给流苏打了四次电话,前两个电话是争吵的,最后一个电话柳原这样说:“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我这边,窗子上面吊下一支藤花,挡住了一半,也许是玫瑰,也许不是。

”这在整篇小说里,是难能可贵的浪漫。

小说的尾部很耐人寻味。

“四奶奶决定和四爷离婚,众人都派流苏的不是,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难怪旁人要学她的榜样。

”令人莞尔。

掩卷之余,我更惊叹作者的成熟与事故。

写这部小说时,张爱玲只有二十三岁,难以置信!何以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子,竟有着如此老辣和冷酷的笔触!难怪有人说,张爱玲是一个天才,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女作家。

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充满着小资情调和危险意味,王安忆曾说:张爱玲是虚无的。

我在读张的小说时,更多的体会是现实的苍凉和生命的疑问。

一个浪漫主义者读张爱玲的小说,将会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折磨:因为要承受从梦想的巅峰跌落至现实底谷的打击。

于是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倾城之恋观后感2000字篇3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倾城之恋》原著与电影比较

《倾城之恋》原著与电影比较

《倾城之恋》原著与电影比较《倾城之恋》原著与电影比较摘要:本文将就《倾城之恋》原著与电影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原著比电影更加有价值。

从小说与电影的比较说起例举电影本身的局限。

再具体到《倾城之恋》先评论演员角色的饰演再谈电影与原著相比内容和情感的缺失。

最后总结自己读原著后归结小说意图表达的真正情感同时对电影做出部分肯定。

关键字:《倾城之恋》原著电影比较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向来是不情愿看电影的。

总觉得电影太过单薄总觉得只有文字可以承载人们的奢望与企盼。

一是觉得电影是浮躁而自私的。

一幅幅画面任性地按照他人的步调呼啦啦地放就算你喊停也无济于事。

我还记得在不知名的地方看过的话成吉思汗问马可波罗:“你描述了那么多美丽的地方却为什么不向我们说说你的故乡威尼斯呢?”马可波罗叹息道:“我害怕一旦我开口说了它便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威尼斯了。

”就是这样的深情吧所以看过张爱玲的我们多愿意把内心汹涌的情感埋在心中而缄默于口。

而拍成电影的《倾城之恋》是许鞍华的《倾城之恋》不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更不会是我的。

二是电影商业味道太重原著本不是仅为版税而写的小说拍出来后却免不了有为搏票房之嫌。

我并不是说看电影一无是处也许抱着爆米花看电影与嗅着清茗执素卷是不一样的情调吧。

只是看完电影的我从来都没有嘴角噙香的感觉。

三是我私以为《倾城之恋》是经不起拍摄的。

我几乎是觉得所有经典的小说都是经不起拍摄的。

书上的人与物原都是极好极好的。

总觉得男子是丰神玉立女子是面如芙蕖(我太过肤浅这点我承认)但真正出现在眼前便就失了一段风情。

即使是再好的人总也比不上自己内心的那个感觉。

大概真正的美只是存在于未得到和未出现吧。

我并不是说繆骞人太普通周润发太俗态。

只是我眼中的白流苏是一个起手便像启了一场折子戏的女子。

她不必绝代风华不必步步生莲但她一定不能像电影中一样如此现代与新潮。

她会让你觉得画了一身油彩兰花指翻了千万年;会让你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会让你不禁浅吟“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会让你低唱“雾易失云易散花易谢物尤如此情何以堪”。

以《倾城之恋》看文学版与影视版的差异

以《倾城之恋》看文学版与影视版的差异

以《倾城之恋》看文学版与影视版的差异张爱玲以其凌空出世、悄然隐遁的孤绝姿态,成为旧中国上海的一个真正传奇。

她的文字被一代莘莘学子当作了书架上必不可少的营养品,而多少年后,当电影风行世界,当文学不再流行,她的作品又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

有人喜欢在一个安静的下午,伴着一缕清新的茶香读张爱玲,有人却喜欢坐在黑暗中享受那视听的盛宴。

我们无法评判究竟孰是孰非,只能说文学与电影各有千秋。

一、文学版VS.影视版——谁与争锋?文学版,是以文字的形态出现;而影视版,则是大众声色的产物。

作为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我们对文学的爱是复杂的。

在读张爱玲成为一种时尚的年代,只要拿起一本书,马上被她那浓艳的文字、精妙的叙述、精到的譬喻所吸引。

随着时间的流逝,隐隐然,有一种失落、一种追寻在挤着、迫着。

而我们对影视的爱是直觉的,面对银幕,因为有了文学的先入为主,首肯或者摇头,全凭一己定夺。

搬上银幕的张爱玲小说,保留了其故事性和戏剧性。

尤其是在《倾城之恋》中。

场景转换、冲突和磨难,充斥了全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合——竟是一出刻意的电影!而电影基本上也算不负众望,有一股子张小说淡淡的域外人的味道。

此外,声色光影使其增色不少。

总的来讲,文学以情以理动人,怡心;影视以声以色娱人,养眼。

作者和导演引领着我们进入故事和情境。

二、文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文学是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而文字的言不尽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一把胡琴,一座老钟,一个穿旗袍的女子,这便是全部。

至于琴弦上的音符是否婉转,钟表是否在滴滴答答,女子的表情是忧郁还是愉悦,便是留给读者的想像了。

至于流苏的相貌,文章中只出现过一次:“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似的皮肤、“小得可爱”的脸,还有“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整个给人一种小雀儿的感觉,但到底是什么样的雀儿,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电影则是通过影像将想像具体化了。

在电影中,白流苏的出场是在戏院。

倾城之恋电影与原著对比

倾城之恋电影与原著对比

《倾城之恋》电影与原著对比1984年由许鞍华导演,周润发、缪鸯人主演的《倾城之恋》是对张爱玲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也是还原最忠实的一部。

导演许鞍华在叙事手法和情节还原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原貌。

人物刻画的方面:对于女主角缪骞人,从形象和演技上都不敢恭维。

首先那一头短发,就难和“白流苏”这个曼妙的名字契合起来。

言谈举止上,笔者认为她过于“保守”,太像一个被深锁闺中的良家妇女,一点也没有白流苏本质上敢于冒险、坚强、有韧性的气质。

白流苏在张爱玲的原著其实写得挺刻薄的,我再一次看完就这么个感受。

我一直认为其实她这个人对所有事情都是刻薄的,尽管她的散文里一再描述她对自己如何如何好,但在我看来那也是刻薄的表现。

当然这边的“刻薄”并非是通常定义的,而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性情。

电视剧是模糊了每个人的缺点,更明确了好与坏的分界,简单说人物更为平面了。

但在影片中的白流苏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软弱的,对于自己的一切她都回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但在最后感情会显得更加真挚一些,可能是经历了战争生死的离别把。

周润发只是周润发,风流倜傥,但还不是范柳原;缪赛人确有中国女人的韵味,本改更似白流苏,但我素来不喜欢缪赛人的长相,总觉得太苦太刁钻了些,所以也不爱她的白流苏。

情感方面《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

我们读小说,总是从标题开始的,标题唤起读者一些可能的阅读经验,是作者预先设计的读者期待视野。

如果这个说法不错的话,我们可以设想,张爱玲在拟定这个题名时期待读者首先会赞成,这里将讲述一段传奇——“罗曼司”,即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就此而言,在标题范围内,“倾城之恋”不具有叙事性质,只是一个复合名词,在文学语汇的传统中,它是一个形容词。

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美到令众多的人倾慕、倾倒的程度。

读完了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就会发现,说它是传奇,不如说是一个反传奇的故事。

书中的女主人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灸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

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作者自述《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尽人情的故事。

《倾城之恋》里从腐朽的家庭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是庸俗。

由许鞍华执导,周润发、缪骞人等主演的电影《倾城之恋》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

电影描述失婚的上海富户养女白流苏,邂逅不羁的南洋才俊范柳原,发展出一段华丽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最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漫天烽火下,繁华美梦虽尽碎,却造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暂过平淡的同居生活。

文学版,是以文字的形态出现;而影视版,则是大众声色的产物。

搬上银幕的张爱玲小说,保留了其故事性和戏剧性,场景
转换、冲突和磨难,充斥了全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合——竟是一出刻意的电影,而电影基本上孔算不负众望,有一股子张爱玲小说淡淡的域外人的味道,此外,声色光影使其增色不少。

文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文学是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而电影则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在小说中流苏的相貌只出现过一次:“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似的皮肤、“小得可爱”的脸,还有“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整个给人一种小雀儿的感觉,但到底是什么样的雀儿,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电影则是通过影像将想像具体化了,在电影中,白流苏的出场是在戏院。

台上小生与青衣的温存算是衬托了流苏的孤独身世。

随着镜头的慢慢移动,再渐渐推上去,我们见到了这位窈窕淑女一样的白家小姐。

一头短发、一身青色的旗袍和一副虽不太漂亮但很耐看的脸蛋便是她的全部。

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自然少不了语言,而电影中,最欠缺不了的更是语言,甚至可以说,通片由语言构成,无“言”不成片。

比如范柳原,前一句还在固执地说“我要你懂得我!”马上就“换了一副声调,笑道:‘是的,别忘了,你的特长是低头’”。

在电影中这会是一个多么戏剧性的态度转变,正在苦恼中的他看到流苏低头,马上换了一副调戏的嘴脸,花花公子的样子又回来了。

在很多文学中的细节是电影无法表现的,比如说文章开头流苏的哥哥让她为前夫奔丧时,她“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刀的鞋子,
可是手头上直冒冷汗,针涩了,再也拔不过去了。

”电影中这个细节便没有表现出来,我们只能看到她的若无其事。

再如,小说中直接写到过流苏对柳原的态度的“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

这一点,她知道她可以放心。

”但在电影中,这是没有办法展现的,所以很多人都没有看懂,不懂为什么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为什么“就因为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另外,在人物方面,个人认为电影比原著逊色太多,周润发饰演风流倜傥的范柳原,还是漂亮的选择;尤其是女主角的选择。

印象中的流苏如其名,应为一小巧秀气的江南女子,但缪氏太呆板、太北方化了,身上有一种近乎泥土气息的纯朴,那些机锋台词从她嘴里说出来真无法服人。

电影与文学关系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其表现方式的改变,也表现在文学的生存之根基受到了以电影为主导的视觉文化的冲击。

二者的关系也在融合交流中相互促进发展,纵观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不难预见,在融合的主流背景之下,文学在电影的刺激之下,其生存发展的空间无疑将更为广阔,电影则在自身完善的基础之上也必然会获得长足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