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新观念
全面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全面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有多种,主要与胆道疾病或过量饮酒有关,常见的发病原
因如下:
1.梗阻本病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胆总管与主胰管常有共同通路,当局
部因素引起胆、胰管共同开口梗阻,胆汁可逆流入胰管,使胰酶活化;
梗阻又可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胰小管和胰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引起
胰腺组织损害。
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为胆道疾病,如胆总管下端结石、
胆道蛔虫病、十二指肠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壶腹部狭窄等,
以上原因引起的胰腺炎,又称为胆源性胰腺炎;其次是胰管梗阻,胰管
结石、肿瘤或十二指肠梗阻等。
2.酒精中毒酒精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在十二指肠又刺激促胰液素
和胆囊收缩素的分泌。
促使胰液分泌增多。
酒精又可引起Oddi括约肌
痉挛、水肿,使胰管引流不畅,胰管内压增高,破坏胰腺腺泡。
此外,酒精对胰腺还有直接毒性作用。
3.暴饮暴食尤其过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加之饮酒,可刺激胰腺过
量分泌,在伴有胰管部分梗阻时。
可发生急性胰腺炎。
4.高脂血症。
5.高钙血症常发生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
钙能诱导胰蛋白酶原
激活,使胰腺自身破坏;高钙可产生胰管结石,造成胰管梗阻;高钙还
可刺激胰液分泌增多。
6.外伤和手术胃、胆道手术或胰腺外伤引起胰管破裂,使胰液外溢,
再加上血运障碍和感染等导致胰腺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也
可并发胰腺炎。
7.其他某些药物,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硫唑嘌呤和维生素A等可引起胰腺炎;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临床上还有一部分病例未能找出明显的病因,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现实中,患胰腺炎的患者愈来愈多,这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为了患者能够更好的预防与治疗胰腺炎,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是必须的,那么,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是什么?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第一:酗酒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西方是常见的现象,占70%。
酒精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③长期饮酒则胰管内蛋白质分泌增多,而形成胰管内的“蛋白栓”,造成胰腺管梗阻。
在此基础上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
第二:胆道系统疾病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若胆石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管炎症引起oddis 括约肌功能障碍,如伴有十二指肠腔内高压,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产生急性胰腺炎;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第三: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
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不但可带入肠液,还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炎症。
第四: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高脂血症时,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合并胰腺炎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25%~45%的病人有胰腺实质钙化和胰管结石。
结石可阻塞胰管,同时钙离子又能激活胰酶原,也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第五:手术创伤上腹部手术或外伤可引起胰腺炎。
手术后胰腺炎多见于腹部手术,如胰、胆道、胃和十二指肠手术,偶尔见于非腹部手术。
其原因可能为术中胰腺损伤、术中污染、或功能障碍,术后使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水杨酸制剂、吗啡、利尿药等。
第六:其他因素(1)血管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均可致动脉管腔狭窄,胰腺供血不足。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一、病因和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在急腹症中相当常见,按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前者既往无发作史,后者为反覆发作者,包括以前仅有一次发作者。
按病理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病理改变为间质水肿;另一类型为严重的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也有称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两种病理类型在理论上可以由前者演变恶化为后者,但临床上往往看到水肿型起病轻,发展慢,过程比较平稳,而并不发展为险恶的出血坏死型,临床上且以水肿型为多见。
出血坏死型病情凶险,常为暴发性,症状体征均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为20%~40%,我国近年报道为21%~38%。
致病原因,国外强调与长期饮酒有关,我国和胆道疾病尤其和胆石症关系密切。
其他因素很多,一般外科参考书均有叙述。
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亦有几种说法,比较普遍被接受的解释为:胰管因功能或器质性的原因而引起梗阻。
在这种情况下,又因食物、药物等原因刺激十二指肠,产生大量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使胰液大量分泌,使胰管内压力急剧上升,胰酶逆行进入胰腺间质,遂触发急性胰腺炎。
二、临床表现(一)急性腹痛起病往往急骤。
位于上腹部以剑突下为中心,可偏右或偏左,有时为整个上腹部疼痛。
持续性,可同时伴背痛。
因胆道疾病原发而致的急性胰腺炎,腹痛可起自右上腹,有的放射到肩部,疼痛通常均较剧烈。
(二)胃肠道症状往往有恶心或呕吐,上腹部胀满感等,发展到一定时候,均有腹胀,有的病例上腹胀闷难受的感觉甚至较疼痛更突出。
(三)体格检查常可发现上腹部肌紧张及压痛和反跳痛,左右常不等。
合并胆道疾病者,右季肋下胆囊区亦常有压痛。
严重的出血坏死性病例可见到侧腰部皮下瘀血(Grey Turnes征)和脐周皮下出血(Cullen征),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征兆。
(四)发热体温升高但开始很少高烧。
脉速常达100次/min以上;严重的病例可达150次/min。
心率不齐、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在严重病例亦不少见。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理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逐渐深入。
本文将就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系统的介绍。
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胰腺酶激活–胰腺酶的异常激活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情况下,胰腺酶在胰腺内部以原生态存在,待进入小肠后由肠酶转化为活性形式。
当胰腺受到损伤或刺激时,胰腺酶可能在胰腺内部异常激活,导致自身溶解。
2.胆道疾病–胆源性因素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引起胆汁淤积,可导致胰腺管胆汁逆流,引起胰腺炎症。
3.酒精–长期过量酗酒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酒精可引起胰腺的损伤和炎症,加速胰腺酶的激活。
4.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也可能成为急性胰腺炎的诱因。
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炎症介质释放–当胰腺受到损伤或刺激时,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会被释放,引起组织炎症反应。
2.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引起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胰腺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炎症进程。
3.内源性酶激活–胰腺受损后,胰腺内部的内源性蛋白酶会异常激活,自身溶解,加速组织坏死。
4.细胞凋亡和坏死–炎症反应加剧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损伤的细胞释放出更多的炎症介质,形成恶性循环。
5.炎症性反应–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炎症性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组织水肿等。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降低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一)定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指多种病因使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从而导致水肿、出血甚至环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和尿淀粉酶或脂肪酶增高,重症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我国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西方国家则以大量饮酒引起者多见1.病因(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2)酗酒和暴饮暴食。
(3)胰管阻塞:常见病因是胰管结石。
(4)手术与创伤。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任何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或高脂血症,可通过胰管钙化或胰液内脂质沉着等引发胰腺炎。
(6)感染。
(7)药物。
(8)其他:十二指肠球后穿透性溃疡、邻近乳头的十二指肠憩室炎、肾或心脏移植术后等亦可导致急性胰腺炎,临床较少见。
临床有5%-25%的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2.发病机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上述各种病因虽然致病途径不同,但有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即胰腺的自身消化。
正常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有生物括性的酶,另种是以酶原形式存在的无活性的酶。
正常分泌以无活性的酶原占绝大多数,这是胰腺避免自身消化的生理性防御屏障。
急性胰腺炎发生,是在各种病因作用下,一方面胰腺腺泡内酶原激活,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胰腺导管内通透性增加,活性胰酶渗入胰腺组织,加重胰腺炎症。
两者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可能为序贯作用。
(三)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介于MAP 和SAP之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器官衰竭可于48小时内恢复,称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moderatelySAP, MSAP )1.症状(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包头医学 !""# 年第 $% 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期
作用 研究 6 7 8 * 中 国微生 态学 杂志 ,!""$ ,%) , % - :9: — 9.* ! 刘 盛, 陈 万生 , 乔 传卓 , 等 * 不 同 种质 板 蓝 根和 大 青 叶的
抗 甲 型 流 感 病 毒 作 用 6 7 8 * 第 二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 !""" , !% ,$ -: !"&— !"(* $ 刘 云海 , 方建 国 , 王文 清 ,等 * 板 蓝根 抗 内 毒素 活 性 有效 部 位研 究 , ;- 6 7 8 * 中 南药 学, !""& ,! , & - :%.) —%.:* & 胡 兴昌 , 黄旭 冬 , 许燕 * 板蓝 根 凝 集素 对 小 鼠胸 腺 发 育的 影 响 6 7 8 * 解 剖学 杂志,!""" ,!$ , ( - :)). —)(!* ) 包 翠屏,陈百泉,许启泰 * 板蓝根 含片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研 究 6 7 8 * 河南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 ,!! , $ - :!)—!#* ( 刘云 海,林剑国 ,雷婷 ,等* 板蓝 根有效 部位 对脂多 糖致小 鼠血 清中 < => 和 = ? 的影响 6 7 8 * 中 草药,!""$,$& , ! - :%)! —%)&* # 侯华 新 , 秦 箐 , 黎 丹 戎 , 等 * 板 蓝 根 高 级 不 饱 和 脂 肪 组 酸 的 体 外 抗 人 肝 癌 @AB#&"! 细 胞 活 性 6 7 8 * 中 国 临 床 药 学 杂 志 , !""! , % 9 , % - :9 ( — 9.* : 吴 群嫒 * 板蓝 根 与 复方 丹 参超 声 雾 化吸 人 治 疗婴 幼 儿 毛细 支 气管 炎 $" 例 小结 67 8 * 湖南 中医 药导 报,!""& ,%" , & -: !: —!.* . 李 志华 ,尹 君 * 板 蓝根 穴位 注射 治疗 乙型 肝炎 病毒 表面 抗原 携带 者的 疗效 观察 6 7 8 * 新疆 中医 药,%..),# , % - :!&* %" 朱 永辉 * 局 部 外用 板 蓝 根 液 治疗 带 状 疱 疹 ) 9 例 疗 效观 察
急性胰腺炎病例讨论
本讨论将深入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和并发症 预防,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疾病的详尽了解。
临床背景介绍
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既往病史等可以影响胰腺炎的发病率。了解胰腺炎的起因及其患者受损因素是第一步。
1 饮食
高脂饮食、大量饮酒、高胆固醇饮食
2 胆石症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和积极处理。
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脓肿形成
有效清除胰腺脓肿,并预防感 染扩散至其他器官。
胰腺假性囊肿
及时干预,待囊肿封闭及软化 后,再行引流或治疗。
腹腔感染
积极预防并处理可能发生的腹 腔感染。
病例分析与讨论
我们将进行病例分析,探讨具体病例中的胰腺炎发病机制、诊断过程、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对于即时监测胰腺 炎的进展情况非常有帮助。
核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胰腺图像, 帮助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治疗方法与原则
非手术治疗
包括镇痛、抗生素治疗、胰腺外分泌素替代治疗 等。
病因治疗
根据胰腺炎的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法改善病情时,可能需要手术干 预。
3 药物
利福平、林可霉素、胰腺腺素等药物
4 全身疾病
高脂血症、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 淤积,进而引起胰腺内胆淤积 引发炎症。
酒精性胰腺炎
长期酗酒会引发胰腺炎,酒精 通过促进胰腺内的酶激活和炎 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其他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感染、药物、 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 引起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疾病,其特征是胰腺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这种疾病通常由胰腺内的消化酶在胰腺内活化引起。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腹胀。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胰腺坏死、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健康教育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内容:1.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胆石症、酒精摄入、高脂血症、感染和药物等。
了解这些病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公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早期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等。
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及早就医,避免疾病的恶化。
3. 学习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胰腺功能检查等。
了解这些诊断方法,可以匡助患者及早确诊,进行有效的治疗。
4.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歇息、禁食、补液、控制疼痛和抗生素治疗等。
了解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匡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5.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了解这些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以匡助患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
6.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饮食方面,建议减少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和纤维素的摄入。
生活方式方面,建议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体重,定期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苦和精神紧张。
7. 寻求医生的匡助:如果浮现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匡助。
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结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健康教育,公众可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内科辅导: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2010年内科辅导: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血、水肿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可由多种病因导致。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少数出现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上述各种病因虽然致病途径不同,但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自身消化的理论。
正常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酶如脂肪酶、淀粉酶和核糖核酸酶等;另一种是以前体或酶原形式存在的无活性的酶,如胰蛋白酶原、前磷脂酶、前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原、激肽释放酶原和前羟肽酶等。
在正常情况下,胰酶绝大多数是无活性的酶原,酶原颗粒与细胞质是隔离的,并且胰腺腺泡的胰管内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灭活少量的有生物活性或提前激活的酶。
构成胰腺避免自身性消化的生理性防御屏障。
正常情况下,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首先胰蛋白酶原被激活。
形成胰蛋白酶,在胰蛋白酶作用下使各种无活性的胰消化酶原被激活为有活性的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
与自身消化理论相关的机制:①各种病因导致胰腺腺泡内无活性的酶原激活,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连锁反应;②胰腺导管通透性增加,使有生物活性的胰酶渗入胰腺组织,加重胰腺炎症。
两者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可能为序贯作用。
各种消化酶原激活后,起主要作用的活化酶有磷脂酶A2、弹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激肽释放酶或胰舒血管素。
磷脂酶A2在小量胆酸参与下分解细胞膜的磷脂,产生溶血脑磷脂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其细胞毒作用引起胰实质凝固性坏死、溶血及脂肪组织坏死。
激肽释放酶使激肽酶原变为缓激肽和胰激肽,使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休克和水肿。
弹性蛋白酶可溶解血管弹性纤维引起血栓形成和出血。
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组织脂肪坏死和液化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摘要: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病症之一,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极大。
本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其中重症患者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必须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科学的治疗方式。
1,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其内部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我消化而导致的急性炎症。
按照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型两种。
其中水肿型症状较轻,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但临床上更为常见;出血型亦称坏死型,病变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生休克,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上腹突发急剧疼痛、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以及腹胀、发热等。
急性胰腺炎发病时,患者往往还会出现腰肌紧张、肠鸣减弱或消失等状况,严重时会出现高热和黄疸甚至休克。
由于症状严重、发病较急,其致死率也比较高。
2,急性胰腺炎的病因2.1胆道疾病的诱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很大差异性。
能够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诱因很多,我国多数由于胆道疾病引起,这也是临床上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胆道疾病的原因。
胆总管与胰管有共同通道,该通道一旦受到感染,如胆道蛔虫和炎症等会使其产生水肿或者痉挛,从而使胆囊收缩,当胆囊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可能倒流入胰管内使胰酶源激活因此自身消化,也就是胆道系统疾病以及由此引发的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而导致病变发生。
这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核心因素,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都与此有关。
此外,当胆道发生炎症时,细菌释放出的激肽可顺势通过胆囊和胰脏间的淋巴管激活胰腺消化酶,使其过度活跃,这也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2.2酗酒以及药物影响酗酒和滥用药物是欧美国家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诱因。
其原理在于酒精会刺激胃部分泌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肠内酸碱值下降,最终导致胰泌素分泌旺盛;同时酒精也会直接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使其产生水肿,妨碍胰液的排出。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说明。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切,除传统的“胰酶自身消化”学说外,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胰腺微循环障碍、细胞凋亡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等多种理论丰硕了人们对AP发病机制的熟悉。
特就AP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进展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胰酶提早在胰管或腺泡内被激活后引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这是AP发病机制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但最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说明,AP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病理生理进程。
尽管AP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说明,但在国内外专家的一起尽力下,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专门快,提出了许多新学说,对熟悉该疾病的进展及指导临床医治、降低病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胰腺自身消化学说胰管阻塞与胆汁反流胆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胰胆管一起通道引发胆汁反流,激活胰蛋白酶引发胰腺腺泡损伤是常年以来传统的观点,但关于一些缘故不明的急性胰腺炎和胆管、胰管别离开口于十二指肠者,还不能圆满说明。
有报导这种患者中约90 %有一过性小结石的嵌顿,而动物实验证明在别离结扎胆管和胰管后也可引发急性胰腺炎,但是并无胆汁反流,这说明胰管阻塞一样是一重要的致病因素[1]。
另外,Oddi括约肌有调剂十二指肠的胆汁流量,以避免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胆、胰管的功能。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SOD)指Oddi括约肌运动异样致使胆汁、胰液排出受阻,部份AP患者是由SOD引发的[2]。
酒精酒精对胰腺腺泡和Oddi括约肌有如下作用:(1)它刺激胃泌素泌酸,又通过胆碱途径刺激胰液分泌,同时又可引发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二者联合可引发胰腺炎;(2)长期酒癖者常有胰液内蛋白质含量增高,易沉淀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小管,使胰液排除受阻;(3)酒精还增加腺泡细胞对缩胆囊素刺激的细胞内酶原颗粒对蛋白质的分解[3],在缩胆囊素和酒精的联合刺激下更易引发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措施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措施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同时其发病对象不分年龄阶段,无论是儿童、成人亦或是老年都有较大的发病几率。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急性胰腺炎的年发病率可达到5~30人/10万的发病率,而且近几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病率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因此作为一种常见疾病,我们充分重视该类疾病对我们身体健康所造成的重要影响。
因此针对胰腺炎的病因病理进行总结,针对急性胰腺炎的常见治疗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与广大读者共享相关信息,同时也使广大读者对急性胰腺炎拥有更深入的认知。
1急性胰腺炎概念急性胰腺炎是指因为多种病因导致患者胰酶在胰腺体内被激活出现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系统炎症,通常所见的急性胰腺炎包括胰腺水肿出血以及坏死等相关症状。
按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情况,通常表现为上腹急性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血液酶增高等相关特点。
对于急性胰腺炎症状较轻者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愈后,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而少数重症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胰腺出血性坏死,进一步引起相关部位感染,出现腹膜炎以及休克或者器官衰竭等相关严重症状,这类症状引起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高,需要充分注意。
2急性胰腺炎病因分析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因素较多,病因较为复杂,然而按照临床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情况以胆系疾病、酗酒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症状则较为常见,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我们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为我们更好的预防急性胰腺炎的产生提供了指导。
2.1胆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胆管疾病引起的急性炎症、胆管感染或者胆管蛔虫等相关症状,使得患者胰腺出现炎症。
而在这几类发病因素中,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较为常见。
之所以能够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按照临床解剖学的分析70%~80%的人在腺管和胆总管方面与腹部汇合以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
因此有很多患者结石往往卡顿在患者的壶腹部,这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胰腺炎和胆管炎,因此胆石症是引起患者胰腺炎的常见原因。
急性胰腺炎怎么引起八大原因所导致
急性胰腺炎怎么引起八大原因所导致随着大家的生活质量不断升高,急性胰腺炎这种炎症较过去也更为常见。
由于其症状多为腹痛,恶心,呕吐,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肠胃不适,或者发烧,以致于延误治疗黄金期。
急性胰腺炎由于病死率较高,来势凶猛,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了解急性胰腺炎就从其致病原因开始。
1.胆道疾病,如胆道结石、胆道炎、胆道蛔虫等。
其发病率约占56%,尤其以胆石症最为常见。
最近研究发现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约2/3~3/4是由胆管中的微小胆石引起的。
而这些胆石在常规的B超检查以及CT检查中往往难以发现。
2.酗酒和暴饮暴食。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患者是在家人、朋友团聚后因为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导致胰腺炎发生。
原因是因为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常常导致胰腺过度分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胰管内压增加,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引起急性胰腺水肿和坏死。
3.手术及创伤、腹部钝挫伤、腹腔手术,特别是胃、胆道及邻近胰腺脏器的手术,可能直接损伤胰腺或影响胰腺的血供。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由于注射压力过大或重复注射部分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由于近年来操作技术以及器械的改进,发生率大大下降。
5.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如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萨奇病毒、Echo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细菌如耶尔森菌、结核杆菌、沙门菌、链球菌等,但多数病情较轻,随感染痊愈可以自行缓解。
6.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磺胺等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
7.某些代谢因素也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
如高脂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或心脏移植术后、某些血管性疾病以及遗传因素等也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但比较少见。
8.另外还有5~7%的患者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为突起在上腹或上腹正中部持续性刀割样或绞痛、刺痛,呈阵发性加剧,多向左腰前部放射;疼痛以平卧位或进食后明显,常伴恶心呕吐和发热。
被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概述、发病机制和治疗(acutepancreatitis)[文字可编辑]
?Total APACHE -Ⅱ SCORE: A+B+C
鉴别诊断
溃疡穿孔
?病史 ?突然发病 ?剧烈腹痛 ?板样腹 ?肝浊音界消失 ?膈下游离气体
胆囊炎
?病史 ?右上腹痛 ?黄疸 ?Murphy征(+) ?B超征象
急性肠梗阻
?阵发性绞痛 ?肠鸣音↑ ?肛门排便、排气停止 ?X线征象
心肌梗塞
?冠心病史 ?心前压痛 ?心电图改变 ?心肌酶谱异常
治疗
?轻型:
– 禁食、补液、对症治疗
?重症:
– 监护 – 补液、抗休克 – 抑制胰液分泌:禁食、生长抑素 – 止痛 – 抗生素
治疗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
Vedio
Needle-knife papillotomy in patient with stone impacted in the papillary orifice. This is the easiest and safest setting in which to perform needle-knife precut. The stone delivers itself and biliary drainage is readily achieved.
? 重症: 脉率快,血压↓,气促
–上腹部压痛显著,肌卫,反跳痛 –肠鸣音↓ –Grey-Turner征,Cullen征 –腹膜炎,胸膜炎 –黄疸
R.E.Pounder et.al. 1989
病程
?急性轻型:1周 ?急性重症:>2~3周
并发症
?全身:
–急性呼吸衰竭( ARDS)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急性肾衰竭 –消化道出血 –胰性脑病 –凝血异常 –多器官功能衰竭 –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高血糖 –慢性胰腺炎
2024版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目录•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01急性胰腺炎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发病机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知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胆道疾病、酒精刺激、手术与创伤、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胰液分泌增加和胰管内压力升高,从而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种常见急腹症。
年龄与性别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女比例相近。
地域与季节分布无明显地域和季节差异。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黄疸、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淤斑等。
分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型(水肿型)和重型(出血坏死型)两种。
轻型胰腺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型胰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02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同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
诊断流程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疑似病例,需及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是急性胰腺炎的特异性指标,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升高。
此外,还可出现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等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病变,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需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等疾病相鉴别。
这些疾病也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不同。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研究与治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研究与治疗进展研究论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研究与治疗进展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具有复杂性。
本论文旨在综述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研究与治疗进展,揭示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以提供对该疾病的深入认识和有效干预的依据。
1.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导致高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具体而言,病因学研究和治疗进展是深入了解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本节将介绍该疾病的高发性、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
2.研究问题及背景2.1 研究问题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和治疗策略有哪些进展?通过综述现有文献和最新研究,我们将回答这一问题,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2.2 研究背景本节将探讨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包括胰腺炎的变异表现、炎症机制和相关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3.研究方案方法3.1 研究设计本论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从最新的科学研究入手,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和治疗进展进行全面总结。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获取相关文献并阅读、筛选和整理已发表的研究结果,来评估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和治疗相关的关键知识点。
4.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4.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通过综合已有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涉及遗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其他潜在的致病因素。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相关的各种因素。
4.2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现有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限制性。
因此,我们将介绍最新的诊断方法,包括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以提高准确诊断率。
4.3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策略,包括早期支持治疗、营养支持和病因治疗。
我们还将讨论手术干预和新型药物治疗的进展。
5.结论与讨论本文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与该疾病相关的关键知识点。
我们发现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多样且复杂,其诊断和治疗策略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解读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和护理
解读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和护理发表时间:2019-07-18T10:56:51.1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张韵[导读]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危重症,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中。
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的发生,与其个人的生活压力、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急性胰腺炎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危重症,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中。
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的发生,与其个人的生活压力、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具有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其病情变化速度较快,且可能会累及多个肾脏器官,致使出血症状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急性胰腺炎为什么会发生?重症胰腺炎为多种原因多诱发的炎症反应,患者胰腺组织处于水肿、出血的状态下。
基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可以划分为水肿型胰腺炎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种类型。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多具有腹痛、高热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多会出现黄疸、休克或者的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多与患者的饮食情况、胆道疾病情况以及饮酒情况等密切相关。
氢氯噻嗪、四环素等药物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在患者暴饮暴食的状态下,则会致使其消化酶增加,致使患者胰胆管排泄发生故障,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有哪些?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多采用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的方式。
在基础性治疗方面,主要包含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
针对于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则需要以镇痛、鼻导管吸氧及抑制胃酸等常规保守治疗为主;针对于症状严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需要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难以进食的情况下,则需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避免胰腺炎所诱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关注患者的腹腔内压力,注意液体的输入量。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致病途径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激活所致的胰腺自身消化。
正常情况下胰腺能防止这种自身消化:1.胰液中含有少量胰酶抑制物可中和少量激活的胰酶。
2.胰腺腺泡细胞具有特殊的代谢功能,阻止胰酶侵入细胞。
3.进入胰腺的血液中含有中和胰酶的物质。
4.胰管上皮有黏多糖保护层。
当在某些情况下上述防御机制受到破坏即可发病。
在病理情况下,因各种原因导致胰管阻塞,胰腺腺泡仍可持续分泌胰液,可引起胰管内压升高,破坏了胰管系统本身的黏液屏障,HCO3-便发生逆向弥散,使导管上皮受到损害。
当导管内压力超过3.29kPa时,可导致胰腺腺泡和小胰管破裂,大量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进入胰腺实质,胰分泌性蛋白酶抑制物(PSTI)被削弱,胰蛋白酶原被激活成蛋白酶,胰实质发生自身消化作用。
其中以胰蛋白酶作用为最强,因为少量胰蛋白酶被激活后,它可以激活大量其他胰酶包括其本身,因而可引起胰腺组织的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出血及坏死。
胰腺磷脂酶A与急性胰腺炎关系近年更受重视,此酶一旦被胆盐、胰蛋白酶、钙离子和肠激酶激活后即可水解腺细胞膜的卵磷脂,生成脂肪酸和溶血卵磷脂,后者能促使细胞崩解,胞内大量胰酶释出,加重炎症程度。
此外磷脂酶A使胞膜磷脂分解为脂肪酸及溶血卵磷脂的过程中,还产生血栓素A2(TXA2),TXA2为强烈的缩血管物质,TXA2与PGI2的比例失调可导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病理变化。
脂肪酶被激活后可导致脂肪坏死甚至波及胰周组织。
血钙越低提示脂肪坏死越严重,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弹力纤维酶被胰蛋白酶激活后,除具有一般的蛋白水解作用外,对弹力纤维具有特异的消化作用,使血管壁弹力纤维溶解,胰血管坏死、破裂与出血,这也是水肿型发展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基础。
血管舒缓素原被胰蛋白酶激活后形成血管舒缓素,可释放缓激肽及胰激肽,能使血管舒张及通透性增加,最终引起休克。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由上述“胰酶消化学说”转至组织“炎症介质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新观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唐承薇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主要经历了胰酶激活、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等过程。
关于胰酶激活,国外学者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新认识值得重视。
胰酶激活部位在腺泡细胞
生理情况下,腺泡细胞合成的胰酶经胰管进入肠道,被肠激酶激活后发挥其消化功能。
曾经认为AP的启动发生在胰管附近, 但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在负鼠的AP模型上观察到,结扎胰腺导管3h后,腺泡细胞丧失其极性,腺泡腔扩张;6h后腺泡细胞坏死;12h后小叶坏死、炎症和出血,导管旁没有明显病变。
该实验表明,胰酶激活的部位在腺泡细胞,而不在胰管附近。
胰分泌液中有许多溶酶体酶,如组织蛋白酶B、芳香基硫化酶等。
如果溶酶体酶过早地在腺泡细胞内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成为胰蛋白酶,而胰蛋白酶抑制物含量不足以抵消活化的胰蛋白酶,则将引发一系列胰酶原的活化,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
腺泡细胞内消化酶原与溶酶体水解酶相遇是AP早期事件
生理情况下,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均在粗面内质网合成,随之被转运到高尔基器。
溶酶体水解酶在翻译后先糖基化,然后第6位的甘露糖被磷酸化。
高尔基器内有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并通过该受体将溶酶体水解酶转运到溶酶体前体内,溶酶体水解酶与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解离。
胰蛋白酶原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器-酶原颗粒转运过程中不与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结合。
正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途径,同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被最终分选到不同的分泌泡内,分别形成了消化酶原颗粒和溶酶体。
腺泡细胞内的溶酶体与细胞顶面膜融合后,有助于消化酶原颗粒的释放。
实际上,不论在何种病因诱导的AP模型中,腺泡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新蛋白质的合
成及从内质网向高尔基器转运等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但为溶酶体合成的蛋白酶在细胞器内的分选却发生了显著改变。
Saluja 等在多种实验性胰腺炎模型中,采用电镜等技术观察到溶酶体水解酶在胞内的迁移和与消化酶原的分隔现象发生了改变。
他们观察到,正常对照组80%的组织蛋白酶B在溶酶体细胞器内,约20%在消化酶原浓缩泡内。
但在胰腺炎组,疾病早期,>50%的组织蛋白酶B在消化酶原浓缩泡内,组织蛋白酶 B 含量在溶酶体细胞器内明显降低。
免疫荧光定位发现含有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的细胞器增加。
因此认为,腺泡细胞内消化酶原与溶酶体水解酶相遇,是AP发生的早期事件。
NF-?资B激活与胰蛋白酶活化有关
大量实验已表明,所有腺泡细胞分泌的生理刺激物都是通过提升胞内Ca2+浓度而发挥作用的。
体外实验观察到,用胆囊收缩素(CCK)孵育离体的腺泡细胞,胞内的Ca2+水平显著上升。
AP时腺泡细胞内Ca2+浓度明显上升,用钙螯合剂可减轻胰腺炎程度。
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看,腺泡细胞内钙失衡被认为是AP发生的始动因素。
乙酰胆碱和蛙皮素可升高粗面内质网内的Ca2+水平,而CCK使溶酶体内的Ca2+增加。
胆酸可影响腺泡细胞内Ca2+水平,生理浓度的胆酸可通过腺泡细胞上的特殊膜转运蛋白进入胞内,抑制内质网上的Ca2+泵(Ca2+-ATP酶),使内质网内的Ca2+负荷增加。
当各种病因导致胰管内压力升高或胰腺微循环障碍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腺泡细胞内Ca2+水平升高,一方面使含有溶酶体酶的细胞器质膜脆性增加,增加胞内溶酶体与酶原颗粒融合;另一方面使消化酶原与溶酶
体水解酶进入高尔基器后,出现“分选”错误,在腺泡细胞内发生自我消化,并波及到胰腺间质。
此外,腺泡细胞内Ca2+水平升高还可活化核因子?资B(NF-?资B)。
这是近年在AP 发生机制研究上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
目前认为,NF-?资B的激活与胰蛋白酶活化有关,它不但启动局部炎症反应,也是全身炎症反应的扳机。
但有趣的是,不同刺激物引起的NF-?资B 活化,对腺泡细胞的命运影响差别甚大。
如CCK引起的NF-?资B活化,可促进腺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虽也可引起NF-?资B活化,但对腺泡细胞功能却没有明显影响。
AP时,NF-?资B活化不仅限于胰腺,实际上累及多系统。
转基因小鼠研究已表明,AP 时肺和肝脏的NF-?资B活化增加,提示肝脏参与了AP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调节。
新近研究观察到,胰蛋白酶激活的早期即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而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辅酶Ⅱ氧化酶不断吸引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
浸润于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则通过呼吸爆发
释放毒性内容物达到损伤组织,使炎症扩大,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已较为明确。
此外,环氧合酶2在实验性AP发生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当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后或在环氧合酶2基因敲除动物的实验中,发现AP的炎症程度及伴随的肺损伤均明显减轻。
新加坡学者Bhatia等在Pancreatology(2005,5:132)一篇文章中采用以上示意图说明,腺泡细胞中消化酶激活导致了急性胰腺炎病理改变。
责任编辑郑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