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吹吸式通风系统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安全管理网
吹吸式通风系统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吹吸式通风系统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规定了吹吸式通风系统的控制面位置、控制面风速的检测方法与评估标准.本技术规范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提出的防护设施检测的要求提供技术保障,为吹吸式通风系统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标准,为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的自主检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确保作业场所防尘防毒局部排风设施的有效、正常运行。
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当前我国尘肺病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时有发生,而通风是尘毒危害控制重要方法,吹吸式通风是一种重要的通风方法.因此,2014年12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编制《吹吸式通风系统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的申请,经立项审查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吹吸式通风系统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纳入了2015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该标准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2、编制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均提出了“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保持其正常运行”的要求。
但用人单位设置什么样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有效的,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测与评估方法等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标准中均未明确提出.通风设施是尘毒危害防护的重要职业病防护设施,当前主要有《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58—2008)以及《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国家安监总局2014年安全生产行业制修订标准)等标准为上述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实施提供部分技术支撑,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局部排气设施控制气流速度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气设施控制气流速度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1. 导言本文档旨在为局部排气设施控制气流速度的检测与评估提供技术规范。
通过合理的气流速度控制,可以有效减轻有害气体或粉尘在工作场所中的扩散,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2. 术语与定义- 局部排气设施: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用于排放有害气体或粉尘的设备或系统。
- 气流速度:指空气在局部排气设施中的流动速度。
- 检测:对局部排气设施中气流速度进行测量的过程。
- 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对局部排气设施的气流速度进行评价和判定的过程。
3. 技术要求- 3.1 检测方法- 3.1.1 检测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3.1.2 可选的检测方法包括:激光速度测量、多孔板测量、风洞试验等。
- 3.1.3 检测仪器应经过校准并具备合法有效的检测报告。
- 3.2 检测标准- 3.2.1 局部排气设施的气流速度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 3.2.2 如无相关标准规定,可参考国际通用标准或行业最佳实践进行评估。
- 3.3 评估结果- 3.3.1 根据检测结果,对局部排气设施的气流速度进行评价和判定。
- 3.3.2 如气流速度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或改进。
4. 检测与评估记录- 4.1 检测记录- 4.1.1 对每次检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日期、地点、方法、仪器型号、结果等信息。
- 4.1.2 检测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并定期进行备份。
- 4.2 评估记录- 4.2.1 对每次评估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评估日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改进措施等信息。
- 4.2.2 评估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并定期进行备份。
5. 培训和教育- 5.1 相关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 5.2 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标准要求、检测仪器的使用等。
6. 维护与监督- 6.1 局部排气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气流速度的控制效果。
局部通风设备控制气流速度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设备控制气流速度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1. 引言局部通风设备在各行业的工作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保护工人的健康。
为了确保局部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监测和评估气流速度是必要的。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定局部通风设备控制气流速度的检测和评估方法,以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检测设备2.1 气流速度计气流速度计是用于测量气流速度的仪器。
在检测局部通风设备的气流速度时,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气流速度计。
2.2 其他检测设备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还可使用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检测,例如温度计、湿度计等,以更全面地评估局部通风设备的性能。
3. 检测方法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局部通风设备的气流速度检测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清洁检测区域,确保没有任何阻挡物干扰气流的流动。
3.2 检测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局部通风设备气流速度的检测:1. 将气流速度计置于待检测的空气流动位置;2. 打开局部通风设备,使其正常工作;3. 等待一段时间,使气流稳定;4. 使用气流速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流速度值;5. 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测量值进行评估。
4. 评估方法4.1 标准参考局部通风设备气流速度的评估应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局部通风设备气流速度检测与评价标准》等。
4.2 评估指标通过检测得到的气流速度值,可以进行以下评估:- 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是否满足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 设备的通风效果是否良好。
5. 结论通过本技术规范的指导,可以确保局部通风设备的气流速度检测与评估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只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功能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来修复或改进局部通风设备的性能,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局部排气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气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
范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局部排气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的技术规范,以确保排气设施的有效功能和安全性。
背景
局部排气设施是为了控制和排除工作场所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而
设计的。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对排气设施的风速进行检
测和评估是必要的。
技术规范
1. 检测方法
局部排气设施的风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 静态风速检测:使用风速计对排气设施出口处的风速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 动态风速检测: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使用流动风速计对排气
设施的风速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 检测频率
为了确保排气设施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应定期进行风速检测。
检测频率应根据以下因素决定:
- 设备类型和性质
- 工作场所环境条件
- 技术规范的要求
检测频率应有明确的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测。
3. 评估标准
对排气设施的风速进行评估时,应参考以下标准:
- 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 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规格
- 相关工作场所安全法规
评估结果应根据这些标准进行判断,并评估排气设施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4. 数据记录和报告
风速检测的结果应进行数据记录,并根据需要生成检测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 检测日期和时间
- 风速检测的方法和仪器
- 检测结果数据
- 评估结果
- 建议的维护措施(如有)
结论
本文档制定了局部排气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的技术规范。
遵守这些规范能够确保排气设施的有效功能和安全性,为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一、检测点二、检测条件三、检测仪器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一、控制风速限值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 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 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1•排风罩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
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 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 影响。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 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 1)排风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 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密闭罩、 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 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 作孔的柜式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 以保证柜内有害 物不逸出。
如对金属排凤苹(柜式〉 通风管道净化袈畫凤机排风置排凤罩 排风罩 〔擁吸式) £伞矗〉 (下(R 式)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目录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一、检测点二、检测条件三、检测仪器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一、控制风速限值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1.排风罩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
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排风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4)接受式排风罩,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有害物的排风罩。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一、引言局部排风设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控制工具,它能有效地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等污染物。
然而,局部排风设施的性能评估和风速检测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控制污染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的技术规范,包括检测方法、评估指标和评估结果的判定标准。
二、检测方法1. 风速检测仪器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风速检测仪器,如热线式风速仪、热敏电阻式风速仪或风速风量仪等。
在选择检测仪器时,应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2. 检测位置风速检测应在局部排风设施的出口处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反映出设施的排风效果。
同时,应避免检测位置受到其他因素(如风向、风速、温度等)的干扰。
3. 检测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检测仪器的准确性、校准日期和有效期,并对仪器进行预热。
(2)安装仪器:将风速检测仪器安装在局部排风设施的出口处,并确保仪器与设施的连接紧密。
(3)记录数据:启动风速检测仪器,并记录所测得的风速数据。
(4)多次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评估指标1. 风速标准根据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排放要求,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标准可能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风速标准应根据相关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进行确定。
2. 风速评估指标(1)平均风速: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风速数据的平均值,用于评估局部排风设施的整体风速控制效果。
(2)最小风速:多次测量中所得的最小风速值,用于评估局部排风设施的最低风速控制能力。
(3)风速均匀性:通过多个测点的风速测量数据,计算风速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用于评估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均匀性。
四、评估结果判定标准1. 平均风速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的风速标准,将所测得的平均风速与标准进行比较。
若平均风速高于标准要求,则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控制效果良好;若低于标准要求,则需要进一步优化设施或进行维护保养。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之欧阳语创编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目录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一、检测点二、检测条件三、检测仪器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一、控制风速限值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1.排风罩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
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排风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4)接受式排风罩,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有害物的排风罩。
AQT 4274—2016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
ICS 13.100C 70 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4274—2016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est and evaluation of capture velocity for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facilities(报批稿)=2016-08-29 发布2017-03-01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 (2)5 控制风速检测方法 (3)6 控制风速的限值要求 (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健康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武、刘宝龙、周书林、杨斌、殷德山、肖结良、冀芳、李珏、王怡、张忠彬、郭金玉、王旭明、孙伟、周建洲、牛东升、杨宏刚、梁莎莎。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局部排风设施控制点(面)位置、控制风速的检测方法与限值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除井下以外其他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的检测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Z 2.1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排风罩控制风速怎么测?
风速仪数值稳定后的风速为该检测点的风速。 各检测点的风速应至少检测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检测点的平均风速。 控制点的控制风速检测结果应为检测点的平均风速值;控制面的控制风速检测结果应为各检测 点平均风速的最小值。 六、控制风速评估 1. 控制风速限值 控制风速限值应在不影响生产工艺的情况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 GBZ 2.1 要求的 同时, 尽量符合节能要求。 控制风速限值在 GB 50019、GB 50073 等标准和技术手册中有特殊要求时按其规定执行;无特 殊要求时,控制风速限值可按表 1 的规定执行。 控制风速的检测结果应不小于限值要求。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一、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局部排风设施控制点(面)位置、控制风速的检测方法与限值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除井下以外其他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的检测与评估。 二、控制面 1.定义:为控制有害物质而设定的截面。 2.各类型局部排风罩控制面位置 密闭罩控制面(孔口或缝隙的断面)
排风柜的控制面(实际操作的开口、控制点: 1.定义: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 2.各类型局部排风罩控制点位置
当有害物发散源少且固定时,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应为图3中黑点所在位置。
当有害物发散源多或不固定时,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应为图4中黑点所在位置。
四、控制风速 定义:将控制点处或控制面上有害物有效捕集所需的最小风速。 五、控制风速检测 1.检测点 排风罩控制点应为检测点。 排风罩控制面应按GB 16758的规定确定控制面上的检测点。 2.检测条件 控制风速应在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且稳定后进行检测。
检测时接受式排风罩的旋转体宜处于静止状态;当接受式排风罩旋转体与设备联动无法停止 时, 可在旋转体运行的情况下,检测接受式排风罩罩口控制面最远处的风速,视同旋转体处 于静止状态时的控制风速。接受式排风罩罩口控制面最远点位置如图6所示。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目录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一、检测点二、检测条件三、检测仪器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一、控制风速限值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1.排风罩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
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排风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局部排风设施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境控制设备,它能有效地排除工作区域内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为了确保局部排风设施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风速检测与评估。
本文将介绍局部排风设施风速检测与评估的技术规范。
首先,对于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检测,我们需要使用专业的风速仪器。
常见的风速检测仪器有风速计和热线风速仪。
风速计是一种通过测量风的动压来计算风速的仪器,它适合于大气环境中的风速检测。
而热线风速仪是一种通过测量风对传感器表面产生的冷却效应来计算风速的仪器,它适合于局部排风设施内部的风速检测。
在进行风速检测时,我们需要将风速仪器放置在需要检测的位置,并确保其与风向垂直,以获得准确的风速数据。
其次,对于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评估,我们需要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判断。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评估标准,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的标准、欧洲标准(EN)等。
这些标准通常规定了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最低风速要求,以确保排风设施的有效性。
在进行风速评估时,我们需要将实际测得的风速数据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如果实际风速高于标准要求,则说明局部排风设施有效;如果实际风速低于标准要求,则需要对排风设施进行调整或者改进。
此外,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检测与评估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风速检测应考虑风向、风量和风速的均匀性等因素。
风向是指风的吹拂方向,我们需要确保风速检测仪器与风向垂直,以避免误差。
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风量,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风量要求,并确保局部排风设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风速的均匀性是指同一区域内不同位置的风速是否一致,我们需要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风速检测,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最后,局部排风设施的风速检测与评估应定期进行。
由于工作环境和排风设施的使用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定期检测和评估风速,以确保排风设施的有效性。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1、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A、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0.6m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0.8m~1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0.5m~1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10个,间距不应大于2m,均匀布置;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1)、对于乱流洁净室: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A、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3)、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规范
湿度:2.0~98.0%RH
压力:-5~+5kPa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
(1)、对于乱流洁净室:
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
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
A、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
b、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ISO 14644-3:2002;
c、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
d、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
e、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
f、所采用的测试方法;
g、测试结果;
h、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5、适用仪器:
热式风速计Model 6004
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
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通过测U
0.3~0.5
—
光刻、半导体工艺区;
3
U
0.3~0.5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
局部排风设施是一种有效控制有害物扩散的方法,能够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
局部排风设施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
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是保证局部排风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排风罩类型,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也有所不同。
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是罩口处,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是柜口处,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是距离排风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则是根据生产过程和有害物发散源的位置而定。
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是保证排风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检测点应该选在控制面处,检测条件应该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测仪器应该选择准确可靠的风速仪器,控制风速检测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排风罩类型而定。
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是对排风设施进行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手段。
控制风速限值应该根据不同的有害物种类和浓度而定,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排风罩类型而定。
是什么?密闭罩通过将有害物质密封在罩内,使其无法散发到工作场所,从而达到控制有害物质的目的。
2.为什么密闭罩的控制面应为孔口或缝隙的断面?因为密闭罩的孔口或缝隙是有害物质散发的主要位置,控制面选在这里可以更有效地捕集有害物质。
二、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排风罩的控制面应为罩口的断面,如图3所示。
其他类型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参照图3确定。
指南,局部排风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
指南,局部排风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目录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一、检测点二、检测条件三、检测仪器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一、控制风速限值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很好的幻灯片: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1.排风罩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
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排风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4)接受式排风罩,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有害物的排风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目录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一、检测点二、检测条件三、检测仪器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一、控制风速限值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1.排风罩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
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
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排风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4)接受式排风罩,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有害物的排风罩。
如砂轮机的吸尘罩、高温热源上部的伞形罩等。
安全健康小贴士(2)1.排风罩的设计要求排风罩的设计应遵循型式适宜、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原则,并满足以下要求:(1)应将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区有害物浓度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捕集效率,以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
(2)可密闭的有害物发散源,应首先采用密闭措施,尽可能将其密闭,用较小的排风量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3)当不能将有害物发散源全部密闭时可设置外部罩,罩口应尽可能接近有害物发散源。
(4)当排风罩不能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附近或罩口至有害物发散源距离较大时,可设置吹吸罩。
但对于有害物发散源上挂有遮挡吹吸气流的工件或隔断吹吸气流作用的物体时应慎用。
2. 通风管道通风设施中输送气体的管道称为通风管道,它把各种设备或部件连成了一个整体。
为了提高经济性,应合理选定风管中的气体流速,管路应力求短、直。
通风管道通常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制作,如:薄钢板、聚氯乙烯板,有时也用混凝土、砖等材料。
3. 净化装置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当排出空气中有害物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用净化装置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
净化装置分除尘器和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两类。
4. 风机风机向机械排风设施提供空气流动的动力。
为了防止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把它放在净化装置的后面。
为确保尘毒危害防护用局部排风设施有效运行,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AQ/T 4274-2016《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规定了局部排风设施控制点(面)位置、控制风速的检测方法与限值标准,为局部排风设施的防护性能检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标准,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的自主检查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控制风速是指将控制点处或控制面上有害物有效捕集所需的最小风速,是反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有害物能力的技术指标。
安全健康小贴士(3)1.什么是控制面?为控制有害物质而设定的截面。
2.什么是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
下面介绍各种排风罩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的选择依据。
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密闭罩的控制面应为密闭罩孔口或缝隙的断面,如图2所示。
其他类型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参照图2确定。
(a)密闭罩孔口断面(b)密闭罩缝隙断面图2 密闭罩控制面位置示意图安全健康小贴士(4)1.密闭罩的工作原理密闭集气罩简称密闭罩,是将有害物发散源的局部或整体密闭起来的集气罩。
密闭罩主要通过孔口或缝隙进风。
密闭罩的作用原理是,使有害物的扩散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空间内,并通过罩子排出一定量的空气,使罩内保持一定的负压,让罩外的空气经罩上的缝隙流入罩内,以达到防治有害物外逸的目的。
其优点是所需排气量最小,控制效果最好,且不受车间内横向气流的干扰。
一般的粉尘发生源多采用密闭罩。
2.密闭罩的分类密闭罩按其形式可分:(1)局部密闭罩。
只将工艺设备中放散有害物的部分加以密闭的排风罩。
如颚式破碎机密闭罩。
(2)整体密闭罩。
将放散有害物的设备大部分或全部密闭的排风罩。
如轮碾机、提升机密闭罩。
(3)大容积密闭罩。
在较大范围内,将放散有害物的设备或有关工艺过程全部密闭起来的排风罩。
大容积密闭罩也称密闭小室,特点是罩内容积大,可以缓冲气尘气流,减小局部正压,设备检修可以在罩内进行。
适用于多点产尘、阵发性产尘、产尘气流速度大的设备和地点。
上述3种密闭罩中的任何一种,密闭罩的结构都必须保证尽可能地严密,罩上设置的操作门、观察窗、检修门等要尽量小,并要开关灵活、严密。
密闭罩应尽可能避免连接在振动或往复运动的设备上,如必须连接时,应采用强度好的柔性材料。
为了工艺操作和检修拆卸方便,密闭罩应尽可能做成装配式的。
3.密闭罩的设计原则(1)密闭罩吸风口风速不宜过高,避免将物料吸走,可采用渐扩罩作为过渡连接,减小吸风口风速;(2)吸风口不宜设在物料集中的地方和飞溅区,影响生产,加重除尘器负担;(3)吸风罩应设于罩内压力较高部位(机械运动、物料运动);(4)吸风口不应靠近罩体开口处,避免气流短路;(5)设置必要孔口(工艺孔口、维护孔口);(6)孔口面积越小,所需排风量越小。
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排风柜的控制面应为排风柜实际操作的开口面,图3中黑点所在开口面为排风柜的控制面。
图3 排风柜控制面位置示意图安全健康小贴士(5)排风柜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排风柜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通风设备,功能齐全,防护严密,既给操作人员全面的保护,又耐得住各类化学试剂的腐蚀,而且不会玷污内部的实验样品。
它的特点为风量大,风压小,保证了有毒、有害、有气味的气体顺利排放,使实验环境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安全效果,适用于空调厂房、超净厂房的新型工艺设备,在电子、化工、机械、医学等行业,以及文物保护中心、大专院校实验室也得到广泛应用。
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外部排风罩控制点应为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
当有害物发散源少且固定时,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应为图4中黑点所在位置。
(a)侧吸罩(b)上吸罩(伞形罩)(c)下吸罩图4 有害物发散源固定时外部排风罩控制点位置示意图当有害物发散源多或不固定时,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应为图5中黑点所在位置。
(a)侧吸罩(b)上吸罩(伞形罩)(c)下吸罩图5 有害物发散源多或不固定时外部排风罩控制点位置示意图其他形式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参照图4和图5确定。
安全健康小贴士(6)1.外部排风罩如何分类?外部排风罩按其形式可分:(1)上吸罩。
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上部的外部罩。
(2)下吸罩。
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下部的外部罩。
(3)侧吸罩。
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侧面的外部罩。
(4)槽边罩。
设置在电镀槽、酸洗槽等工业槽边的外部罩。
2.外部排风罩设计原则(1)不影响生产工艺;(2)尽可能包围有害物发散源;(3)尽可能靠近有害物发散源;(4)不得通过工作人员的呼吸带,如图6所示;图6 排气气流和工人呼吸带的位置设置(5)上吸罩的罩口大小不宜小于有害物扩散区的水平投影面积,侧吸罩罩口不宜小于有害物扩散区的侧投影面积,如图7所示;图7 侧吸罩罩口与阴影面积的关系(6)罩口与罩体联接管面积不超过16:1;(7)排风罩45°~60°,最大不宜超过90°;图8 排风罩扩张角要求(8)空间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加装挡板;(9)应顺应有害物质发散规律。
9(a) 9(b) 9(c) 9(d)图9 有害物质的发散规律3.外部排风罩控制点的确定外部排风罩控制点应为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
对于最远有害物质的发散位置难于确定的,可按照图4~图5所示的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设置原则确定控制点。
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应为罩口开口面,如图10所示。
图10 接受式排风罩控制面位置示意图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控制风速是反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有害物能力的技术指标,在设计时多采用控制风速进行设计。
安全健康小贴士(7)控制风速法原理控制风速法就是使排风量在边缘控制点上形成能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风速的方法。
一、检测点1.排风罩控制点应为检测点。
2.排风罩控制面按照GB/T 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确定控制面上的检测点。
安全健康小贴士(8)GB/T 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中,对控制面上检测点的规定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
断面面积大于0.3 m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0.06 m2,如图11a所示;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0.3 m2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如图11b所示;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如图11c所示;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如图11d所示。
图11 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二、检测条件1.控制风速应在没有污染源的状态下,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且稳定后进行检测。
2.检测时接受式排风罩的旋转体宜处于静止状态;当接受式排风罩旋转体与设备联动无法停止时,可在旋转体运行的情况下,检测接受式排风罩罩口控制面最远处的风速,视同旋转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控制风速。
接受式排风罩罩口控制面最远点位置如图12所示。
图12 接受式排风罩控制面最远点位置示意图3.检测点处尽量避免干扰气流。
因为会对控制风速造成一定影响。
三、检测仪器具有方向性的风速仪。
安全健康小贴士(9)1.控制风速测量需用哪种风速仪?由于风速具有方向性,因此需采用具有方向性的热电风速仪测量控制风速,而且应按照仪器使用规程操作,风速仪上的方向指示点迎着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