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总-期末试卷及参考标准答案
刑法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本文按照刑法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格式进行书写,提供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要素?A. 主体B. 客体C. 行为D. 动机答案:D解析:刑法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行为。
动机属于主观要素,不属于刑法的基本要素。
2. 刑法的目的主要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A. 预防犯罪B. 惩罚犯罪C. 维护社会秩序D. 保护公民权利答案:A、C、D解析:刑法的目的主要包括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
惩罚犯罪只是目的的手段之一。
二、判断题(每题2分)1. 刑法是指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通过制定刑罚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的一门法律学科。
答案:正确解析:刑法是一门法律学科,通过制定刑罚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
2. 行为人在作案过程中有正当防卫的情形,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解析:行为人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免除刑事责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1. 请简述我国刑法的分类体系。
答案:我国刑法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特殊刑法和普通刑法两大类。
特殊刑法包括军事刑法、民事刑法、行政刑法和经济刑法,以专门规范特定领域的刑事行为。
普通刑法包括刑法总则和各个分则,以规范普通的刑事行为,如侵犯人身权利罪、财产犯罪等。
2. 解释法律责任的基本概念。
答案:法律责任是指在刑法规定的条件下,对违反法律规定行为者的法律后果进行约束和追究的制度。
法律责任具有以下基本概念:主体责任、客体责任、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和救济责任。
其中,主体责任是指拥有实施或控制行为的能力的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客体责任是指受到行为影响或侵害的人享受法律保护的权益;过错责任是指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具有过失或故意性;严格责任是指行为人无需过错,仅因造成特定后果就需承担法律责任;救济责任是指对违法行为的后果负有一定赔偿或补偿责任。
四、论述题(每题20分)1. 请阐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中国政法大学-刑总-刑法学总论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刑法学总论》(304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罪刑法定原则应有的内容()A.禁止习惯法B.禁止扩张解释C.明确性原则D.禁止事后法2、下列关于刑法空间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A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B某实施一侵害行为,该行为按A国刑法不构成犯罪,但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C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内贩毒,但对其贩毒行为仍可适用我国刑法。
D.丁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如其回国,不可再受我国刑法追究。
3、陈某于1997年1月至6月(当时其未满16周岁)多次盗窃他人财物5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根据1979年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为由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于1997年10月13日审理该案,此时新刑法已生效。
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
则对于新刑法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是()A.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法即79年刑法对其定罪B.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审结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对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从旧兼从轻原则”判决其不负刑事责任4、胡某逗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脚将其倒悬在河边,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
刑法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学的基本任务?A. 规范人们的行为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公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罪犯答案:D2. 刑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时期?A. 封建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古代奴隶社会D. 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期答案:C3.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有罪推定原则B. 内容完整性原则C.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权原则D. 罚金原则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正当防卫?A. 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 保卫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C. 保护公共财产免受损害D.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答案:A5. 刑法学的主要任务是?A. 研究刑法的形成和发展历程B. 研究刑事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形态C. 研究罪犯心理和犯罪动机D. 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巨额贪污案。
被告人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巨额公款转入他个人的银行账户,并用于购买了豪华轿车、房产和珠宝等奢侈品。
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1.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小李的行为属于什么罪名?答案:贪污罪2. 小李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请分析。
答案:是。
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将巨额公款转入个人账户,涉嫌侵吞公共财物,且数额巨大,构成贪污罪。
3.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小李的刑罚应如何确定?答案:小李的行为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应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判处小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简答题1. 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的规定和实施。
通过研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性质和刑罚的限度等问题,刑法学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机关中,()无刑事侦查权。
A、国家安全机关B、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2、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通知决定机关。
A、5日B、7日C、10日D、15日3、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十二个月4、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十二个月5、M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
M县公安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D、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6、公安机关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案、控告、举报,()。
A、不应当受理B、应当接受,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处理C、应当受理,并进行侦查D、不应当受理,并告知其应向主管机关报案、控告或举报7、刑事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管辖。
A、犯罪地B、犯罪嫌疑人居住地C、受害人居住地D、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地8、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应当由()具体负责监督考察。
A、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B、罪犯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C、罪犯原所在单位D、县级公安机关的政保部门9、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应当作出()决定。
A、终止审理B、免予起诉C、不起诉D、撤销案件10、对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流窜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
A、7日B、30日C、一个月D、二个月11、某国驻华领事馆外交官甲在我国境内将我国公民乙打成重伤,本案应当()。
A、由犯罪地公安机关侦查,由我国法院审判B、由犯罪地公安机关侦查,由该外交官所在国法院审判C、通过外交途径解决D、继续羁押至逮捕期限届满再予以释放12、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动机B. 犯罪行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A2.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安全D. 为了保护他人财产安全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果严重C. 犯罪行为人有悔改表现D. 犯罪行为人再次犯罪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一部分,可以构成犯罪。
2.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答案:正确。
3.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的规定。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其犯罪事实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累犯的规定。
答案: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刑罚执行期满不满五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在缓刑期间,张某再次因盗窃被抓获。
问题: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应当如何处罚?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累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张某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行和原判的罪行合并处罚。
五、论述题1. 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2020级专科刑法(总论)A卷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级专科刑法(总论)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犯罪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主观罪过性2.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生效方式是:()A.从公布之日起生效B.公布之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C.公布后人大批准后生效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罪刑法定既约束立法者,也约束司法者B.罪刑法定既约束法官,也约束侦查人员C.罪刑法定既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也禁止适用习惯法D.罪刑法定既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也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A.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C.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D.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5..甲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乙某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某、乙某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不同,原因是()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象本身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6.母亲忙于炒菜未能及时阻止自己6岁儿子掐死邻居家儿子,构成犯罪的,其义务来源于:()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7.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
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
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
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8.张某,13周岁,抢劫的过程中把被害人给杀了,经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准予追诉,张某的行为:()A.构成抢劫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不负刑事责任9.甲吸毒后驾驶自己的汽车,超速行驶导致2名行人死亡。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读者您好,以下是关于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文章,请您阅读。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罪刑应当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准则;B. 受刑法保护的对象包括个人、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C. 犯罪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行为;D. "有罪推定"原则是指被告人有罪的事实由被告人自己举证证明。
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刑事责任?A. 故意犯罪的辩护B. 故意犯罪的触犯C. 犯罪后的救助D. 犯罪事实的认定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故意犯罪?A. 犯罪主体知道自己的行为将造成危害后果B. 犯罪主体故意实施危害行为C. 犯罪主体能够预料到危害的发生D. 犯罪主体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表示满足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2. 盗窃、诈骗、抢劫等行为构成刑法中的财产犯罪。
答案:正确3. 故意犯罪行为的构成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答案:正确4. 刑法依法实施赦免,可以减轻或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什么是刑法的初步效力以及其作用。
答案:刑法的初步效力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和后果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刑法通过对犯罪行为的界定和规范,使人们知道某些行为是社会不允许的,同时使违法行为的后果对犯罪分子具有警示作用。
它通过法律约束和法律教育,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什么是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答案: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而进行的行为,包括刑法和非刑法的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可以具有违法性质,但不一定构成犯罪。
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具有犯罪构成要素的行为。
犯罪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还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刑法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法无规定不罚b. 无罪推定c. 凡事预先知者必有所遗d. 罪刑法定答案:c. 凡事预先知者必有所遗2. 刑法的最基本任务是:a. 惩罚罪犯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人权d. 保证法律公正答案:c. 保护人权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主观上的恶意要件?a. 故意b. 过失c. 抱怨d. 蓄意答案:c. 抱怨4. 被害人在行凶过程中因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罪?a. 故意杀人罪b. 过失杀人罪c. 抢夺罪d. 伤害罪答案:b. 过失杀人罪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合法防卫的要件?a. 危险情势b. 即时性c. 必要性d. 过错防卫答案:d. 过错防卫二、判断题1. 刑法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的法学科目。
答案:正确2.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对其行为结果虽然预见、知道,但对行为结果发生不作附法定的准备,称此类犯罪是发生结果的普通故意犯罪。
答案:错误3.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预见或应当预见其行为结果可能发生而发生该结果并对其结果负有刑事责任的犯罪形态。
答案:正确4. 刑法学概论是刑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案:错误5.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国家权力。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罪刑法定和法无规定不罚。
罪刑法定意味着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处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有任意性和歧视性。
法无规定不罚则要求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对犯罪行为进行追究和处罚。
2. 请简要解释刑法的法律效力原则。
答:法律效力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所有的刑法规定和刑事处罚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并通过正式的立法程序确定。
刑法的法律效力原则确保了刑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保障了刑法的正确适用和公正实施。
3. 请解释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在行为过程中明知或应知其行为会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但故意实施该行为,并预期或者放任该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形态。
刑法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刑法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2. 甲在超市偷窃价值100元的商品,被保安发现后,为了逃脱,用暴力将保安打成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抢劫罪C. 故意伤害罪D. 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3. 乙因不满公司裁员,故意放火烧毁公司仓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乙的行为构成:A. 放火罪B. 故意毁坏财物罪C. 破坏生产经营罪D.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甲在醉酒状态下误将路人撞伤B. 乙明知自己患有传染病,故意向他人吐口水C. 丙为了报复,故意将邻居的汽车划伤D. 丁在开车时因疏忽大意撞伤行人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预备D. 犯罪未遂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张三与李四因琐事发生争执,张三一怒之下,用拳头击打李四面部,导致李四鼻骨骨折。
事后,张三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赔偿李四医疗费用。
请问张三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如何量刑?2. 王五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进入他人住宅,意图盗窃财物。
在搜寻财物过程中,被房主发现,王五随即逃离现场。
请问王五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如何量刑?四、论述题(15分)请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论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A二、多项选择题1. B、C2. A、B、C三、案例分析题1. 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由于张三有自首情节,并积极赔偿受害人,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2. 王五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根据我国刑法,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于王五未实际取得财物,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各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各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因情绪失控连续数次用棍棒殴打对方乙致其死亡。
乙被殴打后出现严重的内脏损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甲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过并积极赔偿乙的家属。
问题1: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为什么?问题2:如果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那么应当以何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问题3:对于甲的行为,是否可以适用刑法例外包庇情节,减轻其刑罚?参考答案:问题1: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甲出于愤怒情绪,采取连续多次殴打乙的行为,致使乙死亡。
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乙的死亡,但依然故意实施暴力行为,并造成了乙最终的死亡结果。
因此,甲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问题2:如果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可以以故意伤害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虽然甲的行为致使乙死亡,但甲并未事先预料到乙的死亡结果,也没有明知杀人的主观故意。
因此,不能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是,甲的殴打行为明显存在明知伤害他人的主观故意,致使乙出现严重内脏损伤,最终死亡。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对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多人轻伤的情形,应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甲可以被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问题3: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对于下列情况,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立功查明案件重要情节或者违法行为;二、立功有关人员扭转案件发展方向;三、立功有关人员为了案件调查和审判提供的重要侦查线索;四、态度认真悔过,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五、自纠错误、并协助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查明案件真相;六、其它能够减轻其刑事责任的情节。
根据本案情况分析,甲的行为已经导致乙的死亡,情节严重。
然而,甲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过,并积极赔偿乙的家属,表现出认错态度及善意的补救行为。
因此,在量刑阶段可以考虑适用刑法例外包庇情节,适当减轻甲的刑罚。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 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 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左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0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o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疋,钱包内有现金85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
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
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
刑罚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刑罚总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A. 惩罚犯罪B. 预防犯罪C. 保护社会D. 维护法律尊严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款3. 刑罚的适用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罪刑相适应原则B. 罪行法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行相适应原则4. 以下哪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基本原则?A. 公正执行B. 及时执行C. 秘密执行D. 严格执行5.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申请以下哪项?A. 减刑B. 假释C. 缓刑D. 特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刑罚的适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不能随意增减。
(对/错)7. 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完全由法官自由裁量。
(对/错)8.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申请减刑。
(对/错)9. 刑罚的执行必须公开透明,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对/错)10. 刑罚的执行可以随意更改,以适应不同情况。
(对/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刑罚的功能和作用。
12. 阐述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某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在服刑期间,甲积极参加劳动改造,表现良好,并且揭发了其他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
请分析甲是否有资格申请减刑,并说明理由。
14. 某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在服刑期间,乙因病需要长期治疗,无法继续服刑。
请分析乙是否可以申请保外就医,并说明相关法律规定。
五、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5. 论述刑罚与社会秩序维护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复习题(课程代码362139)一、名词解释1.犯罪构成: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2.犯罪中止: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3.缓刑: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4.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5.数罪并罚:是刑法中规定对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的一种量刑情节,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
6.自首: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7.想象竞合犯:即想象的数罪,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8.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9.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0.犯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11. 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12.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
13.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14.假释: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罚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
刑法学总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A卷考试对象:法学本科及试验班一,单项选择题(20×1=20)1,我国刑法规定了【】法定原则,其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我国刑法还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4个空格中,有()处填写“罪刑”,有()处填写“罪行”。
A,1,3B,2,2C,3,1D,4,02,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外国人甲在国外寄送含有毒药的营养品到中国,意图毒死中国人乙,乙一直没有饮用,一年后甲到中国旅游,中国司法机关对甲没有刑事管辖权。
B,外国人甲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法定刑最高为两年有期徒刑的,不适用中国刑法。
C,我国船舶停靠在巴西港口时,中国籍船员甲乙两人打架斗殴,甲致乙死亡,巴西法院判处甲故意伤害罪处4年有期徒刑,甲经假释回国后,我国法院不能再对甲进行起诉、审判。
D,外国人甲在公海上,带领乙丙等5人抢劫过往商船,但未曾劫掠中国船只。
甲的船只停靠在中国港口,我国司法机关对甲等人没有刑事管辖权。
3,以下情形中行为人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的是A,甲男与乙女谈恋爱并商量准备结婚,乙威胁甲称:“你家不给买婚房的钱我就跳楼。
”甲对此置之不理,乙真的站在阳台护栏上,甲没有制止。
乙从5楼上跌下受重伤,对甲的不制止行为。
B,乙在甲经营的饭店里吃饭时喝多了酒,出门时殴打街上无辜的行人丙,甲在一旁围观未制止,乙将丙打成重伤,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C,母亲甲不喂养自己亲生的婴儿乙,继而将其弃置家中,导致以饿死,对于甲的不喂养行为。
D,甲见邻居家8岁的小男孩乙在河里游泳而不制止,乙游进深水区后被淹死,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4,关于首要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2.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杀人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以上都是答案:B3.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什么?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B.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但应当预见C.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也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预见,但希望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过失犯罪D. 一人故意犯罪,另一人不知情但提供了帮助答案:A2.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对)2.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对)3.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期满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过失”的含义。
答案:刑法中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 什么是刑法中的“犯罪预备”?答案:刑法中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这种行为虽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其对犯罪的实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东北大学22春“法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2
东北大学22春“法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犯罪故意包含的因素有()A.认识因素B.环境因素C.意志因素D.行为因素参考答案:AC2.国家以决定、补充规定等形式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属于()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普通刑法参考答案:B3.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钱包,抢劫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送还被害人,声称是开玩笑。
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是犯罪正确答案:A4.以刑法对犯罪主体身份是否有特殊要求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 )。
A、基本犯B、身份犯C、加重犯D、非身份犯5.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 )。
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正确答案:B6.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参考答案:ABCD7.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包括()A.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B.行为人实施了两个行为C.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D.两个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参考答案:AC8.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里在梦游时将同宿舍里的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
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罪B、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C、过于致人死亡罪D、是睡梦中无意识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D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
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关系。
甲的行为属于( )A、法律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B、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D、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
2022刑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2刑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违反交通规则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纠纷而故意伤害他人导致死亡B. 因自卫而伤害他人导致死亡C. 因意外事故导致他人死亡D. 因正当防卫而伤害他人导致死亡3. 刑法中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A. 对犯罪行为不予处罚B. 对犯罪行为减轻处罚C. 对犯罪行为加重处罚D. 对犯罪行为正常处罚4. 以下哪种情形下,犯罪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情节严重,但有立功表现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D. 犯罪情节一般5.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D.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6. 刑法中规定的“自首”是指:A.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B. 犯罪后主动向被害人道歉C. 犯罪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报告D. 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7. 以下哪种情形下,犯罪人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情节严重,但有立功表现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D. 犯罪情节一般8. 刑法中规定的“缓刑”是指:A. 对犯罪行为不予处罚B. 对犯罪行为减轻处罚C. 对犯罪行为暂缓执行刑罚D. 对犯罪行为加重处罚9. 以下哪种情形下,犯罪人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情节严重,但有立功表现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D. 犯罪情节一般10.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再次犯罪B. 犯罪后再次犯罪,且两次犯罪性质相同C. 犯罪后再次犯罪,且两次犯罪性质不同D. 犯罪后再次犯罪,且两次犯罪间隔时间较长答案:1. D2. A3. B4. C5. A6. A7. C8. C9. A 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最新刑事审判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刑事审判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 提交虚假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应如何对待?
虚假证据在刑事审判中是严重违法行为,它会严重影响案件的
公正和司法审判的合法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
提交虚假证据的行为属于构成伪证罪,可能会受到刑事追究的处罚。
在对待虚假证据时,法院应当严格审核,综合其他证据进行研判,
排除虚假证据对案件判断的影响。
2. 请说明刑事审判中的辩护人的权利和职责。
刑事审判中的辩护人担负着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辩护被告人
的职责。
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词陈述、提供证据、质证其他证人和
辩护鉴定取证等,并有权与被告人面谈,了解案情。
同时,辩护人
还有义务代理被告人提出无罪辩护、争取降低刑罚或无罪释放等。
他们应当依法行使辩护权,为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提供必要的法律
援助。
3. 举例说明刑事审判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应该如何适用。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行为才能被认为是犯罪,且刑罚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
这一原则要求法律具体明确,
不允许对行为进行类推或以过广泛的方式定义犯罪。
在刑事审判中,如果某人的行为没有明确构成犯罪或刑法没有规定相应的刑罚,法
院不能对其定罪或判处刑罚。
例如,在某国的刑法中,明确规定了
盗窃行为,但如果没有明确规定非法侵占的行为,法院就不能以非
法侵占为罪名对被告定罪。
以上是最新刑事审判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总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信息来源:法大BBS付姿祯搜集整理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刑法学总论》(304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罪刑法定原则应有的内容()A.禁止习惯法B.禁止扩张解释C.明确性原则D.禁止事后法2、下列关于刑法空间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A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B某实施一侵害行为,该行为按A国刑法不构成犯罪,但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C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内贩毒,但对其贩毒行为仍可适用我国刑法。
D.丁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如其回国,不可再受我国刑法追究。
3、陈某于1997年1月至6月(当时其未满16周岁)多次盗窃他人财物5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根据1979年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为由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于1997年10月13日审理该案,此时新刑法已生效。
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
则对于新刑法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是()A.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法即79年刑法对其定罪B.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审结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对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从旧兼从轻原则”判决其不负刑事责任4、胡某逗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脚将其倒悬在河边,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
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不小心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去救,小强已溺水而死。
则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为()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5、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有()A.绑架后撕票杀害人质B.投放毒物C.制造毒品1千克D.故意伤害致人重伤6、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认识错误的是()A.甲误认张三为李四而将其杀死B.乙误认经幼女同意与之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而实施该行为C.丙开枪射击王五,枪法偏差打死赵六D.丁意图盗窃钱包但却窃得一部手机7、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B.人民法院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D.个人和单位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8、黄某有一只价格昂贵的藏獒犬,因与刘某不和,曾唆使藏獒犬扑咬刘某,而且每次见到刘某,藏獒犬均对其狂吠,刘某对此怀恨在心。
一日刘某乘黄某牵藏獒犬外出之机,在犬窝中投放毒药,后该犬被毒死。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9、下列情况属于犯罪中止的有()A.盗走他人医药费后良心发现将钱送还的B.犯罪过程中突然生病而停止犯罪的C.对他人连开三枪,均未击中,还有子弹能继续开枪但放弃D.张某欲杀林某,在林某的食物中投毒,见林某食用后又不忍心,当即送林某去医院救治,林某经抢救仍然死亡10、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李某构成共同犯罪B.如果李某15周岁,则王某属于间接正犯C.对于王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王某、李某均不构成犯罪11、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2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D.某甲犯故意杀人罪,但是有可能被适用缓刑12、甲乙两人在菜市场捣乱,保安丙前来制止,甲挥刀朝丙头部猛力砍去,丙侥幸躲开,甲这一刀却砍中了乙的颈部,致其当场死亡。
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C.过失致人死亡D.无罪过事件13、罪犯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可以从事以下哪一项活动()A.选举人大代表B.为抗议物价飞涨而参加合法游行、示威C.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D.成为国有企业的员工14、甲乘坐出租车企图在偏僻处对司机进行抢劫,坚持要司机将车开进路旁的偏僻小道,司机不肯,双方正在争吵时,联防队员赶到,发现有异,将甲抓获。
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15、关于管制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没有著作权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C.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由公安机关就近在拘留所执行D. 管制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1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A.管制的犯罪分子B.拘役的犯罪分子C.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17、以下情形应予数罪并罚的是()A.赵某见军人甲某往皮包里装入手枪一把、钱款5万,遂趁其不备将甲某的皮包盗走B.钱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线数千米,数额较大C.孙某为杀仇人A某,不顾B某站在A某身旁开枪射击,一枪将A某打死同时将B某打成重伤D.李某在公共场所安装炸弹,炸死3人,炸伤10人18、甲和乙共同持枪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盗窃罪被抓获归案。
在羁押期间,甲主动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抢劫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的隐藏地点,将乙抓获,乙因抢劫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关于甲的抢劫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B.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C.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D.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19、甲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当众持刀抢劫乙某(乙某合法配备枪支),乙某顾不得人多掏出枪来射击甲某,子弹射中甲某后又击中甲某身后的行人丙某。
甲某当场死亡,丙某受重伤。
则乙某对丙某造成的伤害较为合理的评价是()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不认为是故意犯罪D.故意伤害罪20、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表扬。
受到表扬后次日,张某与刘某开玩笑时,将其推倒在地,刘某头部触地,当场昏迷,后抢救无效死亡,对张某应当如何处理()A.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并罚B.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C.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D.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并罚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某甲欲杀某乙,向某乙连砍数刀后,见乙倒地没有再动,以为某乙已死,遂逃离现场。
后某乙被人及时抢救未死。
某甲的行为不属于()A.犯罪中止B.实行终了的未遂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D.犯罪既遂2、以下情形必定属于我国刑法中首要分子的是指:()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参加聚众犯罪的分子3、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A.甲与乙共谋杀丙,并由乙找来两把匕首,约定次日一同行动,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B.甲为杀丙而往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5克;乙也想杀丙,但并不知甲已投毒,也往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5克。
丙被毒死,实验发现此种毒药的致死量为9克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家中D.甲将丙打昏抢走其钱包,待甲走后,乙从躲藏处走出拿走丙的一部手机4、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A.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B.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将张某手臂打折C.便衣民警胡某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林某误认为窃车贼,林某立即找了几个人赶到现场抓贼,而胡某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D.郭某见狂暴性精神病人吴某拿菜刀在砍杀自己的儿子,情急之下开枪(系合法配枪)将吴某打死。
5、按照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量刑情节有()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B.紧急避险过当的C.自首后又有立功的D.胁从犯6、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A.人民法院受理了王某自诉甲某伤害案件,甲某在接到刑事自诉状后离家出走;B. 乙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诽谤案提出控告;C.丙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张某抢劫,因丙某说话含糊不清,公安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将张某抢劫案立案;D.丁某得知与其共同盗窃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遂逃离居住地藏匿。
7、下列犯罪行为人中,不能适用死刑的有哪些()A.曹某因涉嫌卖给丁某2千克海洛因被抓获,被抓获时其已怀孕2个月,后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2年后因发现新证据证明曹某的确卖给丁某2千克海洛因,因而又被起诉B.女青年刘某因绑架杀人被捕,在押期间与看守人员发生性关系致孕,审判之前已自然流产身体康复C.妇女葛某在怀孕期间将丈夫杀死后逃逸,生产后不久即被公安机关抓获D.王某在18岁生日当天酒后连杀两人8、下列关于减刑、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B.累犯如有重大立功,符合假释条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仍可假释C.多次减刑后,原判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刑期自被告人被关押时起计算D.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审议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法规竞合2、犯罪集团3、犯罪主体4、犯罪中止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