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36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读懂诗意中华
1.咏絮才《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 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
后以“咏絮” 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曹雪芹《红楼梦》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3.莼鲈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 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4.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5.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 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6.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7.请缨汉武帝派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
汉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8.东山高卧《晋书· 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后泛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梁园吟》9.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细柳营主将周亚夫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赠李黯将军》10.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全烂了,同时代的人已经都不在世了,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1、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中小学生必学的古诗词常见典故
中小学生必学的古诗词常见典故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还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小学生必学的古诗词常见典故。
一、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中,一个学者看到一匹白马,却说它不是马。
他的理由是:白马是有色的,而马是无色的,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观察和判断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客观的分析和思考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黄粱一梦黄粱一梦是《列子》中的一个典故。
故事中,一个人梦见自己成了一个国王,过上了富贵的生活,但当他醒来后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境而已。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三、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史记》中的一个典故。
故事中,勾践被吴国囚禁,他卧在薪上,尝过苦胆,发誓要报仇雪恨。
后来,勾践成功解放吴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只有经历了磨难和苦难,才能够取得成功。
四、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是《诗经》中的一句诗。
这句诗形容了学问的广泛传播和人才的辈出。
桃李是植物的名字,用来比喻学问的传播,满天下则表示遍布全国。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学问应该广泛传播,人才应该辈出,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飞黄腾达飞黄腾达是《左传》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形容一个人一夜之间变得富有和权势,就像坐在飞黄之上一样。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时候机遇会让一个人一夜之间改变命运,但是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努力。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常见典故,中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典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诗文中的27个典故,为孩子收藏!
古诗文中的27个典故,为孩子收藏!
小学必备古诗文
小学必备古诗文,致力于提供优质学习资料,获取最新教育热点资讯,高质量服务学生及家长。
公众号
中国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文中更是多用典故来传情表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现今流传下来的典故,多来自古人的文章生平。
追溯源头,有的是啼笑皆非的故事,有的是民间流传的言语,有的是名人大家的风流韵事。
青衿、尺素、还珠、抱柱……这些典故的含义,你都知道吗?
◆◆◆ ◆◆
小学学习提分必备公众号
1-6年级学习必备的几个公众号
免费分享海量学习资料
内容覆盖全年级、全学科的课程
不用再担心孩子学习没人教
资料总是找不到了
小学写字宝
小学写字宝,致力于提供优质学习资料,获取最新教育热点资讯,高质量服务学生及家长。
公众号
点击下方。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和8种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一、梦蝶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
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二、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三、青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用它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四、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唐·许浑《登洛阳故城》五、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六、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七、还珠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八、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九、青眼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古诗文中的这27个典故
100条历史典故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 chà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ó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唐诗中最常引用的50个典故
唐诗中最常引用的50个典故1.【桃源】【武陵源】【避秦】释义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
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例句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唐·杜甫《北征》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2.【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释义《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臺,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臺之下。
’”后因用“云雨”指男女欢会。
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星河好夜闻清珮,云雨归时带异香。
” 宋晏几道《河满子》词:“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红楼梦》第六回:“説到云雨私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
”例句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唐·刘希夷公子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唐·李贺湘妃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唐·李白捣衣篇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唐·窦巩宫人斜3.【秦楼】【弄玉】【蕭史】释义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1、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
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2、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3、青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用它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4、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唐·许浑《登洛阳故城》5、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6、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7、还珠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8、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9、青眼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
1.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子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
了一只蝴蝶,在梦中他感受到了自由和幸福。
但是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
这个典故常常用来形容人生的虚幻和无常。
2.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讲的是曹操在行军途中,为了安慰
士兵,告诉他们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听到后口中生出唾液,不再口渴。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3.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讲的是项羽为了鼓舞士气,下令破
釜沉舟,让士兵们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前进。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4.画龙点睛:出自《历代名画记》。
讲的是张僧繇在画龙时,在龙的眼上点
了睛,龙便腾空飞起。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在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语言点明主旨。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讲的是李广为人正直,
善待士兵,士兵们自觉地爱护他的住所。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为人正直、真诚、善良,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作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
”温庭筠《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
古诗词中的典故
古诗词中的典故:参考示例:1.青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后代指读书人。
诗人常常借此表达自己对知识分子的敬仰或是对学问的向往。
2.黍离:语出《诗经•黍离》,原指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诗人在作品中运用此典故,往往是为了抒发对家国兴衰的感慨。
3.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后指书信。
诗人在诗中提及尺素,多是为了表达远隔千里的思念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
4.东山高卧:源于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的故事,后指隐居。
诗人在作品中运用此典故,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对官场的不满。
5.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诗人在诗中提及杜康,多是为了借酒消愁或抒发豪情。
6.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诗人在诗中提及东篱,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隐逸之士的赞美。
7.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源于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的故事。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诗人在寒食节时,常常借这个典故表达哀思或对先人的怀念。
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指弃文就武,建功立业。
诗人在诗中提及投笔,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或对功业的渴望。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典故】①铜雀:即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赏析】后两句议论,思路奇特。
诗人不从正面去评论战争胜败的原因,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80个文学典故
80个典故,读懂中华文化!1.斑竹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作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再起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东汉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
9.青 岛 传说 汉武 帝七月七 日在殿 中 .忽
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 。东方朔说这 是 因为西王母要来 了。后 以此 为传信 的 信 使 。
蓬 山 灶 去无 多路 ,青 鸟 殷 勤 沟探 番 。— — I唐 】李 商隐 《无 题 ·柯 冠时 难 别 亦难 》
怀 lB室 吟 闻 笛 赠c, 到 多 翻 做 烂 柯 ^ . r l唐 】刘 禹 锡《酬 乐 天 扬 州 轫 逢 席 上 见 噌》
4.画 眉 西汉 张 敞夫妻恩 爱 。曾
为其妻画眉。后 以此形容夫 妻 恩 爱 。
托 罢 低 声 问 夫 蠕 .画 屠 深 浅 入 时 无 .— — 【唐 】朱 庆 练《近 试 上 张水 龆》
鬣 举 ^ lm {
13.献 芹 也说 “芹献 ”,出 自《列 子 ·杨 朱》。
从前有一个人在豪绅面前吹嘘芹菜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吃 。豪绅尝 了之后 ,竟 “蛰于 口 ,惨于 腹 ”。后来就用 “献 芹”谦称赠人 的礼 品 菲薄 ,或所提 的建议浅陋。
尚 右 献 芹 · ,无 固 冠内 主 。一
l墼 垫 堕
国 学/ (}、u
以典 入 诗 ,是历 代 诗 人 常 用 的表 现 手 法 。典 故 不 仅 可 以使 诗 句表 达更加形象,还让诗 句含蓄典雅 ,别有意趣 ..采薇 、汗青、折腰……这 些典故 .你都知道 是什 么意 思吗?豆蔻指多大 年纪?岁寒三友包括什 么? 了解 了这 20个古诗词 中常见的文化典故 ,一起读懂诗意中华 1
17.楼 兰 汉代 。楼兰国经 常杀害前往西域
的汉使 ,后傅 介子 出使 西域 。计斩楼兰 王。故 “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古诗词中常见122典故大全
高三语文导学材料古诗词中常用122个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碧血:《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诗词中的二十大典故
古诗词中的⼆⼗⼤典故⽉⽼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以前送别真的只是在长亭吗?⽐采菊东篱更早的隐居⼜是谁提出的?答案就在这⾥了哀鸿哀鸿⽐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
考其源流,“哀鸿”⼀语出⾃“鸿雁”。
《诗·⼩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哲⼈,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于四⽅,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珍《⼰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襦淮⽔湄。
”写的就是⼈民痛苦流离的⽣活。
寒⾷寒⾷,节⽇名,清明节前⼀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推隐居⼭中,晋⽂公⽤烧⼭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推不出被烧死。
晋⽂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禁⽌举⽕,只吃冷⾷。
该节由此⽽来。
唐韩翃《寒⾷》:“春城⽆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斜。
”⽉⽼传说唐朝韦固⽉夜⾥经过宋城,遇见⼀个⽼⼈坐着翻检书本。
韦固前往窥视,⼀个字也不认得,向⽼⼈询问后,才知道⽼⼈是专官⼈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
因此后来称媒⼈为⽉下⽼⼈,或⽉⽼。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本第⼀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园圃,唐⽞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且在这⾥培养出了⼤批优秀的⾳乐舞蹈表演⼈才,在历史上产⽣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称“梨园弟⼦”。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曾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
⽩居易《欲与元⼋⼘邻先有是赠》:“明⽉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执⽜⽿古代诸侯举⾏盟会,订⽴盟约,要每⼈尝⼀点⼉牲⾎,主盟的⼈亲⼿割⽜⽿取⾎,并饮或以⾎涂抹在嘴唇,以⽰诚意,所以⽤“执⽜⽿”指做盟主。
后来指在某⼀⽅⾯居领导地位。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1. 《关雎》中提到的“大夫”指的是周朝的贵族,而“余姚之浦”是指浙江余姚的神仙山。
古代诗词常常提到这些地名或人物,富含文化和历史的背景知识。
2. 孟子哭墓的故事出自《孟子》,传说孟子曾经远行,路过一片墓地,突然听到墓中有声音哭泣,原来是那里的鬼魂在哭泣,孟子于是惆怅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该尊重祖先,珍视生命。
3. 苏武牧羊的故事出自汉代,传说边塞将军派苏武去往匈奴,苏武忍受风吹雪打的考验,十年后被释放回到汉朝。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忠诚的人如何经受种种困难和苦难,仍然保持了他的坚定信仰和信仰。
4. 《离骚》中提到的“穹庐”是指天庭,神仙之所在的地方。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叙事性的长篇诗歌,它生动地描绘了屈原流亡期间的困境和感情痛苦。
5. 楚辞《离骚》的“断肠人在天涯”是形容离别之苦,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痛苦之情。
6. “画饼充饥”是形容虚幻和不切实际的愿望和想象,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贪心和自欺欺人。
7. 屈原在《离骚》中描绘了巫山之夜的壮观景象,以及他落魄的身世和心情。
8.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是形容千里之堤不容忽视,即使很小的蚂蚁也可能给它带来破坏,而巨大的九层之台也是由一点点沙土垒积而成。
9. 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对自己军队节俭有序的管理方法的赞扬,其中的“兵贵胜不贵多”更是关于战争策略的智慧。
10. 《己亥杂诗》中有“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一句话,形容文章创作需要有宿命论和灵性幻想的辅助,同时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生命困境中的矛盾冲突的感慨。
11.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形容远离故乡的思念,作者刘禹锡在《陌上桑》中表达了内心深处感伤的情感。
1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清代名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青山遮不住,毕竟风雨来”,这表达了对风雨欲来时的警醒和对生命过程中最终必然无法避免的命运的思考与哲学。
13.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他在乡村垒草为墙、茅草为顶的小屋里的感受,歌中透露出平凡人与自然堪比的奋斗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态度。
25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著名的历史典故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一些历史的典故,我们是需要掌握好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著名的历史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
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
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
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
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3、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
古诗词常用典故汇总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着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1、梦蝶
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
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
2、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
3、青衿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用它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
4、黍离
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
5、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
6、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
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7、还珠
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8、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
9、青眼
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唐杜甫《短歌行》
10、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唐·李白《梁园吟》
11、柳营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
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
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唐鲍溶《赠李黯将军》
12、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
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13、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
14、烂柯
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
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5、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
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16、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滕王阁序》
17、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
18、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他,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该节由此而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19、斑竹
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唐·刘禹锡《泰娘歌》
20、采薇
殷商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商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21、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后指书稿、史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2、鸡黍
《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3、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雕虫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唐·李贺的《南园》
25、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唐·白居易《长恨歌》
26、楚帐、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唐·李商隐《泪》
27、怀橘
指孝顺双亲。
典出《三国志》“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