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习题讲义
沪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沪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版)(家教、补习、复习⽤)沪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声现象【考纲要求】1、知道声⾳的产⽣与传播;2、知道乐⾳的三要素;3、知道噪⾳的危害和控制。
【知识⽹络】【考点梳理】考点⼀、声⾳的产⽣和传播1、声⾳的产⽣:⼀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发声也停⽌。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传导:声⾳通过头⾻、颌⾻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式叫做⾻传导。
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定发声,振动停⽌,发声也停⽌。
2、声⾳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在15℃中的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引起⿎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了声⾳。
考点⼆、声⾳的三个特性:【:声现象复习乐⾳的三要素】1.⾳调:指声⾳的⾼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调越⾼。
2.响度:指声⾳的⼤⼩,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响度越⼤。
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响度越⼩。
3.⾳⾊: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特⾊,不同发声体在⾳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由发声体本⾝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1、超声波:把频率⾼于20000Hz的声⾳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爆发时,产⽣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复习(全)精品PPT课件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2、温度计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 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 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及放热过程
1.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 2.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误区警示:“白气”和“水蒸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而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点拨】根据物质熔化的条件可得,晶体 凝固的条件:一是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 继续放热。
1、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单位: J/(Kg℃);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4、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 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物体,温度 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 一定升高(晶体熔化)。对于不同物体,温度高 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点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 的温度为100℃,把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是1℃。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2、温度计
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三种温度计(以下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 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中考物理力学板块复习(沪科版)

知识板块复习——力学专题一:运动和力:(运动、速度、力的概念和分类、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一、运动:1、概念: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物体位置不变化叫静止。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跟选取的有关。
3、快慢——速度:公式:,单位:。
1m/s= km/h。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隐含条件:1)速度不变;2)动能不变;3)可能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4)运动状态不变。
5、测量:直接测量——频闪摄影法;间接测量——测量长度和时间。
——涉及:1)长度测量:长度单位:主单位:;常用单位:。
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观”、“放”、“看”、“读”、“记”。
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减小。
方法之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力的概念:1、力就是物体间的。
理解: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牛顿第三定律)。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改变、运动快慢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三、力的分类:(按性质分类)【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考作图、计算)1)施力物体是。
2)单位:。
3)大小(计算公式):。
g= ≈。
4)方向:总是的。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课件(沪科版)1~2单元

对比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乐音的特性
1._音__调_____、__响__度____、___音__色___是乐音的三大特性。 2.乐音三大特性的比较
高低 强弱 品质
频率 振幅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点拨]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粗细” ,响度指音量的“大小”, 辨别不同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靠的是音色。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人们以___分__贝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__d_B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的响度不能超过__9_0_d_B___。
2.噪声及其控制
声源 传播
人耳
无规则 休息
干扰
学习
工作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4 超声与次声
1.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由______2H0z到______2H0z0。00频率高于 __2_0_0_0_0__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__2_0_____Hz的声音称为次声。
第2课时┃ 归类示例
此题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要求知道光的反 射定律,细节上要注意作图规范。
第2课时┃ 方法集锦
方法锦集
通过平面镜看物体作图技巧 作眼睛通过平面镜看见物体的光路图时,先利用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物体所成的像,然后连接 像与眼睛,找到反射光线的入射点,再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红、绿、蓝 透过 反射
红、黄、蓝
[点拨] (1)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什么颜色的光照射到白色 物体上,白色物体就显示什么颜色。
(2)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无论什么光照 射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将光吸收,没有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专题复习6.pptx

类型二:综合类信息题:(2×10 分=20 分) 9.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选购了“亚米牌”全自动豆浆机,回到家,他马上 阅读了使用说明书,了解了豆浆机的主要结构(如图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 观察了豆浆机铭牌(如图丙),电路原理图可等效成图乙。下表是豆浆机正常工作 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工作时间与对应的工作状态。请你帮小明解 决下列问题
(3)R2=UP额额2=(2142
V)2 W =48
Ω
(4)I2=RU2=4182 ΩV=0.25 A 电流表示数 I 总=I1+I2=1 A+0.25 A=1.25 A
P2=UI2=12 V×0.25 A=3 W
4.某小区装修需要照明,施工人员用两根长均为 200 m 的铝导线将一盏“220 V 500 W”的电灯接在照明电路上,晚上八点施工时,施工人员发现该灯的灯光 较暗,于是他用仪表测得该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 200 V,已知铝导线每米长的 电阻约为 0.02 Ω。求:(计算时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计算结果取整数)
Ω,当电压为
200
V
时,灯泡
的实际功率
P
实=UR实2=(9260.08
V)2 Ω =413
W
(2)输电线的电阻 R 线=400 m×0.02 Ω/m=8 Ω,线路中的实际电流 I=UR实=
200 96.6
VΩ=9260.08
A,所以 P 损=I2R 线=(9260.08
A)2×8
Ω=34 W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18 V,小灯泡 L 标有“6 V 3 W”字样,滑动 变阻器 R 标有“100 Ω 1 A”字样,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 0~15 V,电流表使用 的量程为 0~0.6 A,R0 为一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 S、S1,断开 S2 时,灯泡 L 恰 好正常发光;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新版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精讲精练汇编(共155页 附答案)

新版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精讲精练汇编(共155页附答案)目录第一讲运动的世界第二讲声的世界第三讲多彩的光第1课时光现象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第四讲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五讲力与运动第六讲密度与浮力第1课时质量与密度第2课时浮力第七讲压强第八讲机械与人第1课时简单机械第2课时功和能第九讲物态变化第十讲小粒子、内能与热机第十一讲了解电路第十二讲探究电路第十三讲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十四讲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十五讲信息、能源、材料第一讲运动的世界中考考点清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__位置__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参照物__。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__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__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__所选的参照物__,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__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5)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自然界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一切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__参照物__而言的。
4.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的方法判断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①找准题中的参照物:若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②找准突破口:在选取平时看上去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两者之间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
九年级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电功和电功率课件沪科版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开关S闭合,当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 数是0.5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是2.5A,小灯泡正常发光.则 电源电压U为 5 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0 W.
3 、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
五、根据电功、电功率的基本计 算公式,结合欧姆定律还可以其 他一些计算公式。 2t/R 2Rt U I W= = . 2/R 2R U I P= = . 说明:这些公式只适用于电能全 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六、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1、 U实<U额 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 工作; 2பைடு நூலகம் U实=U额 P实 = 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3、 U实>U额 P实 >P额 用电器可能被烧 坏。 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区分用 电器的工作状态,注意实际值对应实 际值,额定值对应额定值。
三、通过探究我们认识到:
电流所做的功与电压 电流 通电时间 有关,可以用公式W= UIt 计算; 由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的计算公 式我们又可得到电功率的 计算公式P=W/t= UI .
四、电功的单位是焦耳 ,简称 焦 , 用符号 J 表示;电功还有一个单位 叫做 千瓦时,用 Kw.h 表示。 3.6×106 J.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wh=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用符号 W 表示。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复习
邓州市陶营中学 肖克锋 2010年5月
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 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 功率和实际功率。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 电费。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一定时,导 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沪科版_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 3×108m/s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④沸腾的条件: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 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⑤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⑥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专题_第九章《浮力》

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九章《浮力》一:知识点梳理1、浮力的概念:(1)定义:________________。
(2)浮力方向:____,(3)施力物体:____(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____(5)浮力的测量:工具: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浮= ____2、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浮沉情况示意图。
下沉____上浮____F浮< G F浮_G F浮_G F浮_Gρ液<ρ物ρ液_ρ物ρ液_ρ物ρ液_ρ物(3)、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点:F浮= G不同点: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 比较ρ液与ρ物3、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表示:__________(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5、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
受力情况:F浮=G船;(2)、潜水艇: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
(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里充的是密度___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6、浮力的计算::(1)方法:①读数差法: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②压力差法:________;(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平衡法:________;(二力平衡求浮力)④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二:重点、难点突破1、阿基米德原理例1、已知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铁球沉在水底,它们所受浮力大小()A.都等于零B.铜球的大C.铁球的大D.一样大小练习:1、某热气球体积为1 000 m,能载重6 900 N,若空气密度ρ=1.29 kg/m2,则热气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N,它的自重为____N。
沪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总复习:质量与密度(提高)知识讲解

沪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质量与密度(提高)【考纲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体积;4.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质量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由其自身材料构成情况和体积大小来决定的。
当构成物体的材料和物体的体积确定后,物体的质量也就确定了。
2. 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横梁、刀口、底坐、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
(2)使用之前应注意:①不能超过“称量”;②加减砝码用镊子;③零刻度和分度值;④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使用规则: ①水平放置;②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处;③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④“左物右码”,再“从大到小”,“轻拿轻放”砝码;⑤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
⑥记录:记录的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要点诠释:(1)质量不会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
考点二、密度1. 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
2.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 单位:国际单位:㎏/m 3,常用单位:g/cm 3,1 g/cm 3=1×103㎏/m 3。
4. 记住水的密度:5.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中考物理(粤教沪科版)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一部分

能力提升
12. (2017南京模拟)利用如图K1-12-11所示的装置,运用
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
小. 为完成实验,要求
( A)
A. 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
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B. 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
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C. 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11. (2016广元)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其中_压_缩__冲程将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已知所用汽油的热值是4. 6×107 J/kg,完 全燃烧2 g汽油所释放的内能是__9_.2_×__1_0_4_J,若热机效率 为40%,燃烧2g汽油转化的机械能是_3_.6_8_×__1_0_4J,若此机 械能全部用于发热,能使质量1 kg的水,温度升高_8_.8_ (结 果保留1位小数)℃,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C. 可燃冰形成在压强较大的环境中
D. 相同体积的可燃冰和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可燃冰释放的
热量多
2. (2017东营)2017年 5 月 18 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 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可燃冰分布于 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 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 二氧化碳和水.根据测算,1 m3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 m3以上的天然气.完全燃烧5 m3可燃冰产生的热量至少为 _2_._5_6_×_1_0_1_0_J__(天然气热值为3.2×107 J/m3).试写出可 燃冰具备的两条优点:_热__值__大__、___污_染__小____. 3.(2016宁夏)一个成年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 为6.6×106 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0.55 kg的干木柴 才能得到,则干木柴的热值为___1_.2_×__1_0_7__J/kg;如果用 掉一半后,干木柴的热值将_不__变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中考物理(粤教沪科版)总复习课后作业课件:第一部分

考点2 密度的测量
5.(2016张家界)如图K1-5-6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A. ρ1>ρ2>ρ3 C. ρ1=ρ2=ρ3
B. ρ1<ρ2<ρ3 D. 无法判断
6.(2016安顺)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 cm2的长方体木 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K1-5-7甲所示, 则木块高_2_._5_0_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 平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 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_央__刻__度__线___.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 置如图K1-5-7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1_4___g, 密度为__0_.5_6_×__1_0_3 _____kg/m3.
C. 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 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C_B__A__(填字母序号). (3)由图K1-5-11甲、乙和丙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4_0_cm3,陈 醋的密度是_1_.1_2_5_×__1_0_3kg/m3.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m=m水+m瓶+m石=0.4 kg+0.5 kg+0.26 kg =1.16 kg.
考点4 密度的应用
10.(2016咸宁)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
是
( D)
A. 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 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 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解:(1)由ρ=m/V得瓶内水的体积
V1=m水/V水=
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物理中考重点梳理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中考重点梳理专题六作图专题作图题解题技法1.作图题的特点作图题是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题型.它分布在各个知识点的落实中,由于各部分知识的特点不同,所以对作图要求也就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要求以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作图题的主要特点是:(1)规律性作图题的解答完全以所学习的物理规律为依据.因此这类作图题能够反映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量化性作图题可以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相关物理量的相互关系用数学方法在图象上表示出来.这类作图题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物理公式的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学科的综合能力.(3)需求性作图题可以表现物理现象的准确性.这类作图题主要体现某种物理现象形成时所必需的合理条件.它能反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能力.2.作图题的解答方法作图题是由题目要求来决定解答形式的.作图题可以反映某个物理量的特点,也可以描述某个物理规律,要做好作图题应该对所学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准确理解,并以所研究的物理量或物理规律为依据,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正确解答相关的作图题.下面介绍几种作图题的解答方法.(1)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是中考中必考的作图内容,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画力的示意图要做到“三定三标”:定作用点、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标单位。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首先看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然后再分析物体受哪些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按重力、弹力(如压力、支持力等)、外力(如拉力、推力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不要无缘无故的添加和省去一个力。
例1.画出图所示斜面上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分析:首先力的示意图必须能用图表示出一个具有惟一作用效果的力,而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所以应该明确每个力的三要素,才能准确地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中考总复习讲义--第1、2讲《电现象电路》主讲:夏宏一.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常用电路和元件的符号。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其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其连接,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二.课前知识整理:㈠摩擦起电及两种电荷:1.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使物体带上电的常用方法是。
这种方式能证明是可分的;3.自然界中只存在___电荷,且可以存在。
物理学中规定: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正电荷;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_。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6.中和现象:放在一起的电荷相互抵消呈中性的现象。
7.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均是对静电知识的应用。
㈡电路: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的画法:电源电阻电铃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开关)变阻器电灯相交导线不相交导线3.⑴__________叫做通路;⑵__________叫做开路;⑶_____________叫做短路,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串联;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并联。
㈢导体和绝缘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________。
3.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常温下的玻璃是,而状态的玻璃是。
4.半导体:导电性能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5.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会完全消失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有、没有)电阻。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1.A、B、C、D四个带电小球,其中A与B相吸引,B与C相排斥,A与D相排斥。
已知D所带电荷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则:A带______电荷,B带______电荷,C带______电荷,D带______电荷。
2.轻质小球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若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A的带电情况是。
3.有三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则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______电,若再用另一带电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_______电,验电器后来带_______电。
5.使用电池时,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连接起来,若这样做电池会因为____________而损坏,这种情况叫做__________。
6.在有三盏电灯连接的电路中,其中任意一灯的灯丝断了,其余两灯都不发光,则三盏灯是________联。
7.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支路中的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要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要使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
开关_________不能同时闭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
9.如图所示:当S2和S3闭合,S1和S4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当S2闭合,S1、S3 和S4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连接;当S1和S4闭合,S2和S3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连接。
10.当开关S闭合时,()A.L1、L2、L3三灯都不亮B.L1不亮,L2、L3亮C.三灯都不亮D.L1、L2不亮,L3亮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般电路中,开关应最靠近电源的正极B.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C.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它们必定串联D.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不可能并联12.在铁钉、棉线、食盐水、橡胶、干燥的空气等材料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将电路元件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
14.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要求:S为总开关,且连线不交叉。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15.有两个电铃、两个开关和一个电池组,试按下列要求画出电路图。
要求:两个电铃并联,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两个电铃都发声;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一个电铃发声;如果开关S1断开,无论S2是断开还是闭合,两个电铃铛都不发声。
第10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16.某同学用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自制了简单的灯,可是当他断开开时,灯泡却能正常发光,闭合开关时,灯泡却又熄灭了。
故障在哪里?请你画出电路图后并加以说明。
四、课堂检测:1.在铝块、橡皮、铅笔芯、胶木、油、人体及酸、碱、盐的水溶液中,通常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的我们称之为_________。
2.如图所示:已知小球A带正电,则B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C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灯L1、L2串联在电路中且正常发光,若L1灯丝突然断时,则L2将______,因为这时电路___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L1、L2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要使灯泡L1、L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
第2题图第4题图5.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6.设计一张病房内呼叫电路图,要求病房内四张床位上各按一只电键,按任何一只电键都能使值班室内指示灯亮且电铃发出响声。
物理中考总复习习题讲义--第3、4讲《电流、电压、电阻》主讲:夏宏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流(电流强度)的概念、电流强度的单位。
2.知道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3.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4.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会根据电表的特征判断电路故障;5.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知道电阻箱的示数。
二.知识整理:——做有准备的人㈠概念1.电流:⑴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形成电流;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⑵电流的方向: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___极出来,经导线、用电器等回到电源的______极。
电流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⑶电流的效应:电流的三大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电镀属于电流的效应,电镀时被镀金属应与电源的。
奥斯特发现了效应,而焦耳总结的焦耳定律针对于效应。
⑷电流的强弱(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⑸测量电流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的方法选择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
⑹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2.电压:⑴电路中____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它是由_______提供的。
在国际单位制图17- 4 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
⑵一些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一节蓄电池 人体的安全电压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 ⑶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 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 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 ⑷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伏。
3.电阻: ⑴ ____________叫做电阻;国际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 Ω)、千欧(K Ω)。
1兆欧= 千欧; ⑵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跟导体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 不同,电阻一般不同。
(2)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3)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4)导体的电阻还和 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越高,电阻越 。
⑶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滑动变阻器:○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阻的。
○2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路中的 。
○3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 ”表示的意义是:正确使用:○1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2接线要“一上一下”;○3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㈡三.例题及巩固练习:1、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电压时就一定有电流B .有电流时就一定存在电压C .有电流时不一定存在电压D .以上答案都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当开关S 闭合后,只有一只灯炮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L1处短路 B ..灯L2处短路 C .灯L1处断路 D .灯L2处断路 3、甲、乙、丙为三根锰铜合金线,甲.乙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三根合金丝的电阻值相比较(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如图,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要求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柱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