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77e4d4a58da0116c174963.png)
1、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这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3、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5、当物体振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6、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7、次声波就是振动频率低于 20 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二、探究选择1、声音是以②方式向④传播的。
①振动②声波③四周④四面八方2、往杯子里面倒水,当杯子里面水面较高时①,杯子里面水面较低时②。
①水声高②水声低3、制作土电话时,用②做电话线,效果更好。
①棉线②铜线4、通过对比,锯条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较短时,①;伸出桌面较长时,②。
①声音高②声音低5、停止敲鼓后,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②。
①耳的错觉②鼓面仍然再振动③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要持续一段时间6、下列声音中,让人听后愉悦的是①。
①钢琴声②喇叭声三、探究判断1、我们说话或唱歌的声音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听不到人们的对话声。
(√)3、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心情。
(√)4、次声波不依靠其他辅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更远的距离。
(√)5、液体、气体、固体中,只有固体能传播声音。
(×)6、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7、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40米。
(√)8、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9、鼓膜是椭圆的,半透明的薄膜。
(√)10、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四、名词简答超声波:当物体振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五、动脑动手做实验1、怎样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你的实验方法写下来。
(1)、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水(2)、实验步骤:①、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6611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8.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
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动物的是()
- A. 狗
- B. 鸟
- C. 树
- D. 猫
2. 下列哪一个属于原生动物()
- A. 猴子
- B. 鱼
- C. 海绵
- D. 马
3. 动物之间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交流()
- A. 发电邮
- B. 打电话
- C. 发短信
- D. 发出声音
4. 哪一种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 A. 鱼
- B. 蚯蚓
- C. 昆虫
- D. 鸟
二、判断题
1. 昆虫是一种动物。
()
2. 拔蚯蚓的头,它仍可以移动。
()
3. 鸟类只能在空中飞行,不能站在地面上。
()
4. 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来交流。
()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动物?
2. 请举出一些动物的例子,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不同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4. 请说出一些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四、应用题
阅读下面的情景,根据你的判断填写合适的词语。
蚯蚓是用皮肤呼吸的,因此它们的皮肤常保持湿润。
小明最喜
欢捉蚯蚓了,一次他把蚯蚓拔去了头,他想看看蚯蚓是否还能活动。
然而,蚯蚓却动也不动了。
小明想了一想,觉得蚯蚓可能撒“灰早”了。
1. 蚯蚓是用什么进行呼吸的?
2. 为什么蚯蚓的皮肤要保持湿润?
3. 为什么蚯蚓拔掉头后就不能动了?原因是什么?
4. 小明认为蚯蚓可能撒了什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d7320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e.png)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是( )。
A.平原B.高原C.盆地D.丘陵
2.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两个板块受拉张B.火山爆发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五,1.(1)B (2)①较少较多②A植物水土植物③示例:滥砍滥伐④B⑤空气⑥示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
4.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________(填“火山喷发"或“地震”)现象,曾形.成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
5.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________,最薄的是_________。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________。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________地形为主。
10.(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B.砍伐森林C.植树造林D.多开发耕地
1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17bf125a8102d276a22f97.png)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对号入座(每空2分,共28分。
)1、折叠、弯曲2、稳定、省材料3、台形、球形、锥形、柱形4、框架5、避暑御寒6、拱桥7、三角形 8、架梁9、32二、明辨是非(每空1分,共7分。
)1、√2、×3、×4、√5、×6、√7、√8、√三、火眼金睛(每空2分,共24分。
)1、A2、C3、C4、B5、C6、C7、B8、AD 9、C 10、C 11、C四、小小分析家(第1小题5分、第二小题6分,共11分。
)1、德国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什么建筑,它的功能是什么?德国建筑学家制造成功的一种"向日葵"式旋转房屋。
(2分)这种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又能将明媚的光能储存起来,供阴天和夜晚使用,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独具匠心。
(3分)2、澳大利亚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什么建筑,它的奇特之处体现在哪2个方面?澳大利亚悉尼市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特意设计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
(2分)奇特处:1、使人能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
(2分)2、更奇特的是,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墙壁上的装饰图案或大厅中的雕塑,均以地球,波浪,年轮,阳光,水草,叶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使整个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
3.用简短的语言说说你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环保、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2分)五、我爱探究(共14分)制作材料:西瓜皮、刀子、纸巾、重物(每空1分,共4分。
)制作步骤:(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
(3)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
(每空2分,共8分。
)结论:经过切割、重新组装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2分)六、数据分析(每空4分,共16分。
)猜想假设:圆筒形的承受力最强。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3415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8.png)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 大象的嘴巴是用来()的。
A. 吃东西B. 喝水C. 吹气2. 植物的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A. 风吹散B. 运输C. 吃掉3. 喷泉的水从哪里来?A. 河流B. 湖泊C. 地底4. 下面哪个是水的源头?A. 云朵B. 河流C. 海洋5. 珍珠形成于哪里?A. 沙滩B. 深海C. 热带雨林6. 某种水果在储存一段时间后,会变烂。
这是因为它们被()了。
A. 水B. 虫子C. 细菌7. 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称为()。
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治理8. 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A. 陆地B. 河流C. 水9. 太阳是我们()的光源。
A. 最大B. 唯一C. 最亮10. 碳酸气体是由()排出的。
A. 汽车B. 动物C. 植物11. 水的形态有哪些?A. 固体、气体、无形B. 液体、气体、固体C. 液体、固体、无形12. 下面哪个是科学家?A. 画家B. 建筑师C. 医生13. 在太空中,没有()。
A. 空气B. 重力C. 热14.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警示牌是用来()的。
A. 提醒车辆之间保持安全距离B. 增加美观C. 绕行15. 植物为了获取阳光会()。
A. 移动B. 忍受C. 繁殖16. 世界各地的天气状况不同,这是由于()。
A. 季节B. 地理位置C. 动物17. 处于未成年的人被称为()。
A. 成年人B. 儿童C. 老年人18. 火车是由哪种动力源驱动的?A. 电B. 咸水C. 煤19. 什么东西能够引起火灾?A. 火柴B. 湿木头C. 雨水20. 哪种灯产生的光线是靠电能行使作用的?A. 电子灯泡B. 蜡烛C. 煤油灯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什么是科学?2. 请列举三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3. 请解释地震是如何发生的?4. 请举例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5.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写上“对”,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写上“错”。
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920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1.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在以下选项中,哪种是气体的自然状态?A. 水B. 铁C. 棉花D. 空气2. 下面哪个是地球上最长的河流?A. 长江B. 小溪C. 小河D. 天河3. 植物最主要的生长条件是?A. 光照B. 食物C. 水D. 温度4. 下列哪个是不属于三态变化的物质?A. 沥青B. 水C. 冰D. 蒸汽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A. 纸张B. 玻璃瓶C. 塑料袋D. 废电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硬币会沉在水中是因为水的密度_______(大/小)于硬币的密度。
2. 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所以地球又被称为“_______之星”。
3. 打开口的矿泉水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瓶内壁上会积聚一层_______。
4. 红外线能传热但不能传_______。
5. 树木能够进行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水的三态变化?请简要描述。
2. 请说出三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并说明它们的状态是属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3. 解释一下什么是环保,为什么环保很重要?4. 举出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明如何节约用水。
5.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它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四、实验题(共30分)1. 实验名称:鸡蛋掉落问题实验材料:鸡蛋、塑料袋、报纸或海绵实验步骤:将鸡蛋放入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用报纸或海绵包围起来。
找一个较高的位置,将鸡蛋从同一高度同时掉下,观察鸡蛋的情况。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保护作用。
2. 实验名称:折射的奇妙实验材料:玻璃杯、铅笔、水实验步骤:将玻璃杯中注满水,将铅笔倾斜放入杯中,观察铅笔看起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和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五、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选择一个你了解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简要说明该活动的意义和如何去实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夺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夺冠)](https://img.taocdn.com/s3/m/b5b00a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01.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熟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2.“滚滚长江东逝水”, 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东西部差不多3.长白山天池是由()所形成的。
A.河水冲刷B.两大板块张裂C.火山喷发4.吐鲁番是个()。
A.盆地B.平原C.高原5.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三大类。
A.玄武岩B.砂岩C.变质岩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什么叫做沉积岩(), 什么叫做变质岩()。
2.根据岩石的成因,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3.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4.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盆地等。
5.在坡度()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戈壁滩是风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2.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 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3.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 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4.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5.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6分)1.连线题。
五.简答题(共5题, 共35分)1.地球上矿产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矿产?2.地震发生时, 要怎么办?如何进行就地避震?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震级达里氏8.0级, 烈度达到11度, 共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 是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那么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4.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当地震发生时, 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A5.C二.填空题1.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由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压力影响下变质而成的岩石是变质岩2.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磨蚀4.高原;平原5.大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立法(制定法律法规), 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 不浪费水电, 防止钢铁制品生锈,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替代品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860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e.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木星C. 太阳D. 水星答案:B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____个行星。
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C3. 行星运行的轨道形状叫什么?A. 圆B. 椭圆C. 方形D. 三角形答案:B4.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伙伴卫星?A. 彗星B. 土星C. 月亮D. 太阳答案:C5. 下面关于水星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 水星没有大气层,没有空气和水。
C. 水星没有自转和公转。
D. 水星表面有很多大坑。
答案:C二、完成句子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小时。
答案:242. 星体分成地____(亮星)和____(黑星)两大类。
答案:白天,夜晚3. 什么是公转?是指星体_____在______上运动。
答案:行星,椭圆轨道三、简答题1. 什么是星球?答:星球是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太阳系中的行星。
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个自转周期是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一个公转周期是一年。
3. 请说明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不同点是每个行星的大小、气候、表面特征等都不同。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提供简要解答。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033d8c0975f46527d3e1f2.png)
1.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我们称 为 光源 ,它可以分为 自然 光和 人造 光两种。
2.光的反射是指 光照射到一个 物体表面时会弹回来 。
3.平面镜成的像的特点是 左右相反 。
4.光的折射是指 光通过两种不同的 透明物体时会改变它的行进方向 。
5.1666年,英国科学家 牛顿 在暗室中 让阳光(白光)透过 三棱镜 折射到墙
4.透过蓝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 ③ )
的。
①红色 ② 白色 ③蓝色
5.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反光能力( ② )
①弱 ② 强
6.汽车的反光镜是
( ①)
①凸面镜 ② 平面镜 ③ 凸透镜
三、判断题。
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上下都颠倒。( )
2.放入水中的铅笔看上去 弯折了是因为光
的反射。
()
3.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
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 光。
6.彩虹是由空气中的 小水滴 使阳 光发生 折射 形成的。
二、选择题。
1.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效果
越
( ② )。
①差 ②好
2
① 多 ② 少 ③ 一样多
3.( ③ )可以使物体形成倒立的像。
①②③④ ①凹透镜 ② 平面镜 ③ 凸透镜
答:望远镜。
2.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 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 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这是光沿直线
传播的性质形成的。
五、简答题。 1.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水滴是透明的介质。 水滴在空气中由于表面张力 的作用呈椭圆体表面为曲面, 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
4.牛顿最早发现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0378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7.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小学科学中不可能指导学生从光的本质上去认识光。
本单元只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的传 播特点——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另外认识太阳光具有热 能,探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现在,我国仍然 大力提倡使用以( )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取得的。
2、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3、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 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A 、凹面镜 4、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内部温度高达( )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 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 B 、凸透镜 C 、近视镜 D 、远视镜)多度, 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B 、十二亿分之一 C 、6千 A 、二十亿分之一 D 、两万5、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 ( )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 、凹面镜B 、凸透镜C 、棱镜D 、三棱镜 二、多项选择题。
1、(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 、光源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A 、所采用的材料B 、结构C 、运用的原理D 、所选用的品牌3、太阳能是一种()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B 、遮挡物C 、屏D 、电源 )有关。
A 、危险B 、清洁C 、节能D 、安全 三、填空题。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改变而改变。
)。
)、( )的 3、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4、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关。
)有关。
)的形状有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 )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 和太阳的方向相( )。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b1b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5.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
(60分)1“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南高北低2.小明同学想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结构模型,代表地壳的这一层应该制作得……()A.薄一些B.厚一些C.和其他层一样厚3.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A.人类破坏了环境B.地表的变化C.地球内部剧烈运动4.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5.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火山喷发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C.风的侵蚀作用7.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Λ.高原 B.盆地 C.戈壁8.同一条河流,上游的岩石一般比下游的岩石表面更 ..................... ()A.光滑B.粗糙C.没差别9.某位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10.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 ()A.变质岩B.岩浆岩C.沉积岩I1下列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 ()A.地震B.岩石的风化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地隆起12.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1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现象是................... ()A.土豆泥纹丝不动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气C.番茄酱涌出土豆泥14.在沙漠地区出现的“石蘑菇”,它的形成主要是....................... ()A.风的作用B.水的作用C.火山喷发的作用15.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内部运动B.水流冲击C.泥沙堆积16.“治水必须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植树、种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净化空气B.减弱噪音C.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17.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18.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19.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874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f.png)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果实属于浆果的是()A. 苹果B. 葡萄C. 橙子2. 吃饭时不可以()A. 跑步B. 跳跳C. 喝水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 植物可以用口呼吸C. 鱼类是哺乳动物4. 口呼吸是指通过()A. 鼻子B. 嘴巴C. 耳朵5. 人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有()A. 2种B. 4种C. 6种二、判断题1. 发亮的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结果。
()2. 我们不受外界环境刺激,也会伤心。
()3. 不同时刻的气温可能会有不同的变化。
()4. 动物也可以用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5. 我们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到花香的味道。
()三、填空题1. 鸟儿用来呼吸的器官是______。
2. 呼吸时,我们用_______ 呼吸。
3. 人的感觉器官有五种,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四、简答题1. 什么是光合作用?2. 为什么人类要补充维生素C?3. 你知道有哪些身体感觉器官?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C二、判断题1. 对2. 错3. 对4. 错5. 对三、填空题1. 肺2. 鼻子3. 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皮肤四、简答题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2. 人类需要补充维生素C是因为维生素C可以帮助增强免疫力,对抗疾病,并且参与体内多种生理过程。
3. 身体感觉器官有五种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口和皮肤。
眼睛负责观察和识别事物,耳朵负责听觉,鼻子负责嗅觉和呼吸,口负责味觉和发声,皮肤负责触觉和温度感知。
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651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8.png)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2.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3.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4.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高原、丘陵等。
5.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的。
(填“缓慢"或“剧烈")二、判断题6.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厚,陆地部分薄。
()7.火山喷发对人类有坏处也有益处。
()8.我们在做模拟风沙对岩石的影响时,打磨岩石的方向是竖直的。
()9.发生地震时,应尽可能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10.远望归航船队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是因为桅杆高。
()1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农业灌溉中常用的滴灌技术是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12.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13.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流水的作用形成的。
14.携带沙尘颗粒的风能磨圆岩石,形成戈壁滩、沙漠。
15.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三、单选题16.小明生活的地方地势低,起伏较小,地面平坦,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盆地17.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现象是()A.土豆泥纹丝不动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气C.番茄酱涌出土豆泥18.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你将依次穿过的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19.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地震是人为造成的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C.目前人们已可精确预测地震的发生D.地球内部运动都有可能导致地震20.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A.地势的高低B.气温的高低C.植被的多少D.雨水的多少21.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这说明()。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b4b8e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6.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山地、()和盆地等。
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3.()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4.()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5.风的力量会()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
6.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7.地球内部力量如( )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二、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2.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 )。
A.侵蚀 B风化 C.沉积3.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南向北4.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 )。
A.猛烈的 B不存在的 C.缓慢的5.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
A.同在中国B.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6.小宇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7.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
A开山修路 B.植树造林 C.开河造桥8.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 )。
A.不变B.加快 C减慢9.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相互碰撞 B相互拉张 C相互制约10.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表达,正确的是(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缓坡处水流速度快C.水流速度快的地方容易产生土壤被侵蚀现象11.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12.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97929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b.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2.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B.砾岩C.砂岩3.我们的家乡地形属于()。
A.山地B.高原C.平原4.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壳相当于鸡蛋的()。
A.蛋壳B.蛋清C.蛋黄5.在王亚平阿姨的太空课堂上,我们看到一滴水在空中()。
A.完全分散消失B.变成一个水球C.还是一滴水浮在空中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等。
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三大类。
4.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5.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没有变化过。
()2.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3.通过对我国地形图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东低西高,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4.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在地壳薄弱地带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四.连线题(共1题,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2.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3.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4.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5.(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A5.B二.填空题1.磨蚀2.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3.岩浆岩;变质岩4.堰塞湖5.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好处:(1)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更容易种植)(2)产生矿产资源(3)形成一些自然景观(如温泉)坏处:(1)增加形成酸雨的可能(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2)火山灰会泯灭村庄,甚至城市(3)岩浆会引发火灾等(4)影响交通2.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4ed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6c.png)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26分】1、液体或气体受热(),遇冷(),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2、热总是从较()的一端传向较()的一端。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作()。
3、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
4、冬天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的方式来传递热量。
5、()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就能传递热量,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6、如图,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穿上一些小钢珠,然后用酒精灯对其加热。
()号小钢珠的温度上升最快,()号小钢珠的温度上升最慢。
温度上升的一样快的是()号和()号小钢珠。
二、判断题【10分】1、冬天戴手套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手套给我们提供了热量。
()2、热传导一般是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
()3、在竖直的金属条中部加热,热量只会向一侧传递。
()4、燃烧的香冒出的烟会向下飘。
()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6、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上方,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7、不同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辐射。
()8、保温盒既能保存热的食物,又能保存冰块。
()9、建筑物的外墙加岩棉板是为了保温。
()10、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对流。
()三、选择题【24分】1、冬天用电暖器取暖,热空气()。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无固定运动方向2、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慢热传导,防止烫手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质量B.体积C.温度4、人站在阳光下会感到热,是因为太阳利用()的方式传递了热量。
A.热辐射B.热传导C.热对流5、一般情况下,金属传导热的本领比木头()。
A.差B.强C.一样6、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这是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2、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3、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D、远视镜4、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多度,内部温度高达()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A、二十亿分之一B、十二亿分之一C、6千D、两万5、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凹面镜B、凸透镜C、棱镜D、三棱镜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和适宜的()。
2、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关系。
3、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
5、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6、()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7、()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10、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1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13、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4、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15、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有关。
16、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形状有关。
1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1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
19、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20、光是()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21、()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物体比()物体吸热快。
2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比()吸热快。
24、()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二、判断题。
1、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2、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4、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不在发热。
()5、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6、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7、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安置了几面特殊的镜子(激光反射器),地球上的科学家向镜子发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方向返回。
科学家测量了光反射回地面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米。
( )8、潜水艇上装有潜望镜,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水兵常常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9、1666年,英国科学家爱迪生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令人惊异的现象发生了,这书白色太阳光居然扩展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排列而成的美丽光谱。
()10、太阳光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无线电波等。
他们共同组成了光线的大家庭。
()二、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蜡烛B、太阳C、木星D、萤火虫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
A、西—南—东B、西—北—东C、东—北—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A、长---短B、短---长C、长---短---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背光B、向光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的铜镜取火.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8.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A.放大B.缩小9.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了.A.红B.白C. 黑1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A.水平放置B.竖直放置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1、(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光源B、遮挡物C、屏D、电源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有关。
A、所采用的材料B、结构C、运用的原理D、所选用的品牌3、太阳能是一种()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A、危险B、清洁C、节能D、安全三、多项选择题。
1、()会引起生态部落的变化。
A、减少水B、增加水C、添加动物D、添加植物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A、水B、土壤C、温度D、氧气3、()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A、一片树林B、一块草地C、一个湖泊D、一个海洋4、让我们来制作一个生态瓶:()A、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B、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水。
C、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D、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1、(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光源B、遮挡物C、屏D、电源三、填空题。
四、连线题。
1、光强温度就低光弱温度就高2、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1 0分)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四、实验题(10分)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2 )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
五、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0分)(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三、填空题。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3、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有关。
4、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形状有关。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
7、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8、光是()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9、()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物体比()物体吸热快。
11、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比()吸热快。
12、()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
14、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分钟。
1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
16、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利用光的反射解决难题。
()能使驾驶员看到车后面的情况,医生带了()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17、阳光照到()上,经弯曲的镜面反射后,会聚到一点。
这一点的光很强,温度很高。
18、像放大镜一样的()也能会聚太阳能,产生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