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评估案例分析(doc 8页)
商标权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其价值日益凸显。
商标权的保护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本案例以某知名品牌商标侵权纠纷为背景,探讨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二、案情简介原告:某知名品牌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案由:商标侵权纠纷事实与理由:原告某知名品牌公司于2005年注册了“XX”商标,用于生产、销售服装、鞋帽等产品。
经过多年的经营,该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8年,原告发现被告在其销售的服装、鞋帽等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
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三、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XX”商标经过多年的使用,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构成驰名商标。
被告在其销售的服装、鞋帽等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立即停止在其销售的服装、鞋帽等产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2. 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0万元。
四、案例分析1. 驰名商标的保护本案中,原告的“XX”商标经过多年的使用,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构成驰名商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驰名商标享有较强的保护力度。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原告商标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对被告的侵权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2. 商标侵权的判定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导致消费者混淆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在其销售的服装、鞋帽等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
3. 赔偿损失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人应当赔偿被侵权人的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商标资产评估案例
商标资产评估案例
案例一:阿里巴巴商标
阿里巴巴商标是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
阿里巴巴商标的估值达到了1416.3亿元人民币。
评估阿里巴巴商标资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市场方法、成本方法和收益方法。
市场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类似商标的交易数据来确定估值;成本方法主要是按照重建成本来评估商标的价值;收益方法则是根据商标所能带来的收益来确定估值。
在评估阿里巴巴商标时,可以结合以上三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采用市场方法时,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商标的交易价格;采用成本方法时,可以计算商标品牌价值的建设成本;采用收益方法时,可以估算商标所能带来的品牌溢价和商业利润。
案例二:可口可乐商标
可口可乐商标是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公司的核心资产之一。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可口可乐商标的估值达到了260
亿美元。
评估可口可乐商标资产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市场方法、成本方法和收益方法。
由于可口可乐商标是一家全球知名品牌,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市场影响力和品牌溢价方面。
在评估可口可乐商标时,可以考虑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消费者忠诚度和广告投入等因素。
采用市场方法时,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品牌的市场表现;采用成本方法时,可以计算建设并推广可口可乐品牌的成本;采用收益方法时,可以估算可口可乐品牌所能带来的品牌溢价和销售收入。
总之,商标资产评估是根据商标的市场影响力、品牌价值和收益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其价值的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商标侵权典型案例案件评议
商标侵权典型案例案件评议一、“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纠纷案。
这可算是商标界的一场“大戏”啊。
想当年,王老吉凉茶那是相当出名,红罐包装几乎成了它的标志。
后来加多宝开始运营王老吉品牌,把这牌子打得更响亮了。
但是呢,问题就出在商标授权到期之后。
加多宝继续使用和王老吉极为相似的红罐包装,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大家都习惯了那个红罐,猛地一换还真可能分不清。
就好比你一直管一个人叫张三,突然有一天另一个长得差不多的人也说自己是张三,这不得乱套啊?从法律角度来说,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具有独特性和识别性。
加多宝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相似包装,很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这就侵犯了王老吉的商标权益。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商标授权可得谨慎,到期之后该怎么处理得提前规划好,不然就容易引发这种大的纠纷。
二、“新百伦”与“纽巴伦”商标侵权案。
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容易让人迷糊。
“新百伦”在市场上是挺火的运动鞋品牌,口碑不错。
可“纽巴伦”就有点“浑水摸鱼”的感觉。
“纽巴伦”这个品牌,它的商标和商品外观与“新百伦”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于消费者来说,走进商场,看到两个名字这么像,鞋子款式也有点像的品牌,真的很难分得清。
就像你去参加一场双胞胎聚会,要准确认出谁是谁,可不容易。
在这个案子里,“纽巴伦”这种故意接近“新百伦”商标的行为,明显是想借着人家的知名度来给自己揽生意。
这就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侵犯了“新百伦”的商标权。
这也提醒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山寨品牌给骗了。
同时,企业也要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商标,防止这种类似的侵权者来捣乱。
三、“iPad”商标侵权案。
苹果公司的iPad那可是风靡全球的产品。
但是在中国,它却遇到了商标上的麻烦事儿。
原来啊,有个公司已经在中国注册了iPad这个商标。
苹果公司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就使用这个名字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
这就好比你盖房子,那块地已经是别人的名字了,你却直接在上面盖,这肯定不行啊。
商标权评估案例分析.doc
综合例题:XX牌商标所有权价值评估一、商标权评估的基本概况1、XX牌商标权所有者的基本情况(略)2、XX牌商标权的评估范围本次委托评估的无形资产为XX牌注册商标专用权,其评估范围包括在我国境内所有冠名“XX”商标的手电筒产品,即CG公司生产和销售的XX牌手电筒产品。
CG五金进出口有限公司现持有XX牌注册商标(注册号为12345),使用范围为第15类商品,即手电筒。
该上班由中英文黑体文字及XX图案组成,商标的合法持有人是CG五金进出口有限公司。
根据CG公司提供给我方评估公司的评估承诺函称:本次委托评估的XX牌商标无对他人授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情形,也不存在抵押、质押等情形,亦未收到他项权利的限制。
因此,本次对XX牌商标的评估是对商标权人独占专有权的评估。
3、XX牌商标的历史沿革XX牌注册商标原由DT厂于1925年创建时开始使用,并于1986年注册成功。
后该厂改为D厂。
2001年6月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转让给CG五金进出口有限公司,且该公司在受让XX商标时没有发现DT厂许可其他企业使用的事实。
目前,CG公司是该商标的合法持有人(注册证号:12345)。
同时,CG公司于2001年7月许可HMDT制造有限公司有偿使用该XX 商标,许可方式为独占许可,使用期限至2002年12月31日。
本次,CG公司拟将XX商标转让给HDMT公司。
HDMT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注册资本600万元,经营照明设备及器具生产制造,电筒及五金制品制造和模具加工等。
目前销售XX牌电筒且主要销往国外,目前,XX牌电筒的销售额占该公司销售额的95%。
4、关于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CG五金公司将XX商标转让给HDMT公司,转让后,后者获得完整商标权。
评估基准日为2002年11月30日。
确定评估基准日的理由为:(1)月末会计报表完整准确,便于资产清查和测算。
(2)评估基准日经交易双方多次协商确定,基本能反映双方共同利益。
(3)对财务报表分析及生产经营的连续性考虑,2002年11月30日作为基准日能够较准确的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和获利能力。
商标案例分析
商标案例分析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对于维护商标权益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商标案例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商标案件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某日用品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清新”的洗衣液,并注册了“清新”商标。
不久后,另一家日用品公司也推出了一款名为“清新”的洗衣液,并在市场上进行了销售。
因此,第一家公司提起了商标侵权诉讼。
首先,法院会对双方的商标进行比对,看是否存在相似之处。
在这个案例中,两家公司的商标名称都是“清新”,因此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接着,法院会对双方产品的外观、包装、定位等方面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存在混淆可能。
如果法院认定另一家公司的洗衣液产品可能引起消费者混淆,导致对原告公司商标权益的侵犯,那么就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公司停止使用“清新”商标,并赔偿原告公司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流程和判决依据。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企业在推出新品牌或新产品时,应当提前进行商标注册,以确保自身商标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其次,企业应当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商标动态监测,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最后,企业在进行产品命名和包装设计时,应当避免与竞争对手的商标相似,以免引起消费者混淆。
综上所述,商标案例分析对于企业维护自身商标权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企业应当加强对商标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对商标侵权案件的应对能力,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应当加强对商标的识别和辨别能力,以避免因商标混淆而受到损失。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分析,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加强对商标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商标评审典型案例评析
商标评审典型案例评析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商标评审那些典型案例,可有意思了呢!一、“近似商标”的那些事儿。
比如说有这么个案例,两个商标看起来就像双胞胎似的。
一个是“快乐小喵”,另一个是“开心小喵”。
这名字乍一听,感觉就很相近啊。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我在市场上看到这两个商标,我可能会瞬间懵圈,搞不清到底哪个是哪个。
在商标评审的时候呢,评审员就得考虑好多因素。
首先就是整体的外观和印象。
这两个商标都有“小喵”这个关键元素,而且“快乐”和“开心”的语义也很接近,这就很容易让消费者混淆。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两个几乎一样包装的薯片,只是一个写着“香脆味”,另一个写着“酥脆味”,你是不是会犹豫一下,这到底是不是同一种薯片呢?但是呢,要是其中一个商标在图形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快乐小喵”的小喵是竖着尾巴的,而“开心小喵”的小喵是卷着尾巴的,而且颜色也不一样,这时候评审员就得权衡这个不同点能不能足以让消费者区分开这两个商标了。
这就像那两款薯片,如果一个包装是红色的,一个是蓝色的,而且红色包装的薯片上印着大大的整颗土豆的图案,蓝色包装只有薯片碎末的图案,虽然名字很像,但你可能就会觉得它们是不同的产品。
二、“有不良影响”的商标案例。
再说说那些有不良影响的商标。
有个商标叫“混世魔王”,想要注册在儿童玩具上。
这可就有问题了啊。
“混世魔王”这个词在咱们的文化里,通常是形容那些调皮捣蛋、胡作非为的形象,给人的感觉不太正面。
把它用在儿童玩具上,那不是引导小朋友们学坏嘛。
评审员就会想啊,小朋友们可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看到这个商标,可能就会觉得这个混世魔王是个很酷的形象,然后去模仿。
这就违背了咱们社会的公序良俗了。
就好比你不能把“小坏蛋乐园”这种名字注册给儿童游乐场一样,这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会给孩子传达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三、“显著性”的争议案例。
还有关于商标显著性的案例。
有个公司想把一个普通的几何图形,就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形,注册成商标,用在服装上。
商标权评估案例分析报告
商标权评估案例分析报告本次商标权评估案例涉及一家模具加工企业,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根据企业的要求,我们对其商标权进行评估。
一、商标评价1.商标本身的评价该企业在国内注册了多个商标,其中一个商标为“XX机械”(以下简称该商标)。
该商标采用了常见的文字加图形的方式,字母和图形都比较简单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
该商标的字母使用浅灰色调,无过多修饰,使用较为规范。
图形部分为一个类似钥匙的形状,钥匙上还有“XX”字样,显得比较专业和有力量感,整体给人以干练、精练、稳健的感觉。
商标的整体设计元素齐全,视觉感受明确,有利于企业标志性的形象推广。
2. 在行业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根据市场调查,该企业的商标在行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好评度和品牌影响力。
消费者在购买机械设备或者相关加工产品时往往会通过商标来辨别产品品质和信誉度。
因此该商标在行业市场上的存在和影响力,可以带动企业的销售和品牌推广。
3. 与其他商标的对比通过对行业市场上的其他品牌商标进行对比,该企业本身的商标在品质和形象方面都比较突出,在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尤其是在行业市场上,该商标与其他品牌的区别性比较明显,商标字样也比较简单易记,适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带动企业的产品销售。
二、专用权评价1.专用权的取得情况该商标的专用权已经注册,企业在国内已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
该商标的申请日期为**年**月**日,注册日期为**年**月**日,有效期截至**年**月**日,商标类别为**类。
2.专用权有效期该商标的注册有效期为10年,自注册之日起计算。
企业可以在有效期届满前的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每次续展时间为10年。
3.专用权权利范围该企业拥有该商标在国内的专用权,可以进行商标的使用和推广。
其他企业在商标专用权期间不得擅自使用该商标,否则将会面临企业合法维权的打击。
三、商标评估结论通过对该企业的商标的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企业拥有多个商标,其中商标“XX机械”在商标本身评价、行业市场实际运作情况和与其他品牌的对比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
商标权案例分析—剖析
商标权案例分析—剖析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财产,具有独一无二的标识作用,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和商业利益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保护商标权是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市场地位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例,从法律层面来剖析商标权案例,深入探讨商标权案件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
案例一:广州电子公司商标权纠纷案电子公司在广州地区销售电子产品,商标为“红盾”(以下简称A商标)。
在纠纷发生之前,A商标一直被该公司广泛使用,并且在市场上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近期发现一家广东的电子公司也开始在广州地区销售电子产品,并使用了酷似A商标的商标“蓝盾”(以下简称B商标)。
盗用商标的行为使得A商标的市场地位受到了极大威胁,并且导致销售额下滑。
因此,该电子公司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商标权。
在案件中,关键问题是是否存在商标侵权。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类似度是评判商标侵权的关键标准。
商标类似度所指的是商标在视觉、听觉和含义上的相似程度,包括商标的构成要素、商标的形状、字体、颜色等。
在本案中,A商标和B商标在视觉上非常相似,只是颜色不同,且具有相似的商标含义,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因此,可以认定B商标构成商标侵权。
本案的解决路径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商标权。
企业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商标权益,维护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促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案例二:上海餐饮连锁公司商标权纠纷案上海餐饮连锁公司在成立之初注册了商标“EasyMeal”(以下简称C 商标),并在上海开了多家连锁店。
然而,最近发现一个位于深圳的餐饮公司也开始使用了“EasyMeal”商标,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不少分店。
餐饮公司担心这将对其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选择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商标权益。
首先,餐饮公司可以选择通过与对方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当然,若协商未果,可以向知识产权局进行投诉,要求撤销对方的商标注册。
如果知识产权局的解决结果还不尽如人意,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使用“EasyMeal”商标,并进行赔偿。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商标权评估案例
商标独家使用权的评估说明: 本案例涉及的是商标独家使用权的评估。
案例分析中明确指出了商标价值的内涵, 且由企业的超额收益所体现。
由此, 选用超额收益法对商标进行评估。
其间重点介绍了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及预测思路, 进而得出超额收益, 计算得到评估结果。
一. 评估对象A市B股份有限公司的“B”, 商标独家使用权。
二.评估目的为A市B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中外合资提供“B”商标独家使用权的依据。
三.评估基准日本次的评估基准日为: 2007年4月30日四.评估资产概况被评估“B”, 商标包括文字商标和图形商标。
商标注册的使用商品为轿车、小汽车等;类别为第12号。
商标注册证号分别为: 第AA 号、第BB号、第CC号、第DD号、第EE号、第FF号。
注册商标人: A市B股份有限公司。
B商标主要使用在B牌汽车上。
B牌汽车具有优质低耗、适合中国国情等特点, 在消费者中赢得了信誉, 赢得了市场, 产品基本上每年尽产尽销。
B牌产品先后荣获“消费者喜爱品牌”、“国产精品”、“最佳中国市场名牌”等各种荣誉称号。
B牌产品, 已经获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赞誉和认同, 在特定的市场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知名度。
五.评估依据1.委托方提供的资产评估申报材料;2.委托方提供的有关商标权属证明;3.2005年与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4.2005年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5.国家计划委员会2004年4月29日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6.A市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九五规划”;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8.2003-2006年B牌产品销售量、价格变动表;9.评估公司所掌握的其他资料。
六.评估方法及步骤(一)评估分析与评估方法商标的价值是对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效用因素的综合显示, 甚至是效用性能比的标志。
具体地说, B商标是B牌产品性能、质量, 生产企业经营素质、技术状况、管理状况、营销技能的综合体现, 因此, 严格地说, 本次商标评估的内涵应该是综合体现其超额收益能力的商标及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 其中主要包括引进处方的H型汽车生产技术、B三厢式汽车技术等专有技术贡献。
商标权案例及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商标不仅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侵权现象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通过对某知名饮料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的案例分析,探讨商标权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原告:某知名饮料公司(以下简称“饮料公司”)被告:某地方饮料厂(以下简称“饮料厂”)案由:商标侵权2018年,饮料公司发现,某地方饮料厂在其生产的饮料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
为此,饮料公司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三、案件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以下争议焦点展开辩论:1. 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2. 如果被告侵权,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四、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1. 被告在其产品上使用的标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2. 被告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1. 被告立即停止在其产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2. 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XX万元。
五、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1. 商标权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不违反公序良俗等。
在本案中,原告的注册商标符合上述要件,依法享有商标权。
2. 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的行为。
在本案中,被告在其产品上使用的标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侵权。
3. 商标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被告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商标权案例法律解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法律地位。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权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
本文将以一起商标权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对商标权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析。
(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家电的企业,于2008年注册了“家电甲”商标,用于其生产的空调、冰箱等产品。
乙公司是一家生产家电的企业,于2012年注册了“家电乙”商标,用于其生产的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
2015年,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在其销售的家电产品上使用了与“家电甲”商标相似的标识,遂向乙公司发出停止侵权通知书。
乙公司未予理睬,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家电甲”商标是否构成侵权?2. 乙公司使用与“家电甲”商标相似的标识是否构成侵权?二、法律解析(一)“家电甲”商标是否构成侵权?1. 商标注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 案例分析本案中,甲公司已经对其“家电甲”商标进行了注册,并取得了专用权。
乙公司未经许可,在其销售的家电产品上使用了与“家电甲”商标相似的标识,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二)乙公司使用与“家电甲”商标相似的标识是否构成侵权?1. 商标相似性判断商标相似性判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文字、图形、颜色等构成要素的相似程度;(2)商标的整体视觉效果;(3)商标的使用领域;(4)商标的知名度。
2. 案例分析本案中,乙公司在其销售的家电产品上使用了与“家电甲”商标相似的标识,构成商标侵权。
具体理由如下:(1)文字、图形相似:乙公司使用的标识与甲公司注册的“家电甲”商标在文字、图形上存在相似之处,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2)整体视觉效果相似:乙公司使用的标识与甲公司注册的“家电甲”商标在整体视觉效果上存在相似之处,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3)使用领域相似:乙公司销售的家电产品与甲公司注册的“家电甲”商标使用领域相似,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商标权成本法评估案例
商标权成本法评估案例商标权成本法评估案例是指通过对商标权价值的评估,确定商标权的合理价格。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商标权成本法评估案例:案例背景:某公司拥有一项商标权,该商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该公司希望评估该商标权的价值,以便在未来可能的交易中确定合理的价格。
评估步骤:1. 收集商标权相关信息:首先,评估人员需要收集与商标权相关的信息,包括商标的注册证书、商标的使用情况、商标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等。
2. 确定商标权的期限:商标权通常有一定的有效期限,评估人员需要确定商标权的剩余有效期限,以便在评估中考虑到商标权的使用时间。
3. 分析商标权的市场地位:评估人员需要对商标权在市场上的地位进行分析,包括商标的知名度、市场份额、竞争对手情况等。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
4. 评估商标权的收入潜力:商标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商标持有人的收入潜力上。
评估人员需要分析商标权的收入来源,包括商标授权、商标产品销售等,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估计商标权未来可能的收入。
5. 评估商标权的成本:商标权的成本主要包括商标注册费用、商标维护费用以及商标保护费用等。
评估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计算商标权的成本。
6. 考虑商标权的风险因素:商标权的价值评估还需要考虑到商标权的风险因素,包括商标权被他人侵权的风险、商标权的维权成本等。
7. 综合评估商标权的价值:最后,评估人员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因素,对商标权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一个合理的商标权价格。
案例结果:在以上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综合考虑了商标权的市场地位、收入潜力、成本以及风险因素等因素,最终评估出该商标权的合理价格为X万元。
这个价格可以作为未来商标权交易的参考价格,帮助公司在商标权交易中确定合理的价格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商标权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以上案例仅为一个示例,实际的商标权成本法评估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因素和步骤。
商标权案例分析
商标权案例分析商标权案例分析是指对某一商标权案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在分析的过程中考虑到案件背景、争议焦点、权利归属、判决结果等因素。
下面将就某一商标权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商标权案件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本案是一起商标权侵权纠纷。
原告A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衣物的公司,已经注册了“LoveFashion”商标,并在市场上广泛使用该商标。
被告B公司也是一家衣物企业,他们在未经原告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LoveFashion”商标,并将其用于其产品的包装上。
在该案中,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告是否未经授权使用了原告的商标;二是关于商标权归属的问题。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商标权拥有人享有对其商标的独占使用权以及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的权利。
在本案中,原告已经注册了“LoveFashion”商标,并在市场上广泛使用,因此享有商标权,并应该保护其商标不受他人侵权。
而被告未经原告授权,直接将该商标用于其产品的包装上,构成商标权的侵权行为。
其次,商标权归属的问题也是本案的焦点和争议点。
争议主要集中在原告是否拥有该商标的权利,以及商标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经过调查和证据收集,法庭确立了原告是商标权的合法拥有者,并且满足商标权的注册要求。
因此,法庭认定原告有权阻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该商标,并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商标侵权所遭受的损失。
综上所述,该商标权案例的分析显示,原告在此案中是商标权的合法拥有者,被告未经授权使用了原告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
在法庭的判决下,被告被要求赔偿原告商标侵权所遭受的损失,并停止使用该商标。
这个案例为商标权的保护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对于其他商标权纠纷的处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商标保护案例解析
商标保护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标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构建和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保护商标权益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案例,下面将通过分析几个商标保护案例,探讨商标保护问题及相关法律适用。
案例一:雪碧 vs. 冰淇淋在这个案例中,饮料品牌雪碧发现一款冰淇淋品牌利用与其商标相近的标识进行宣传和销售。
雪碧认为这种使用侵犯了其商标权益,因此提起了商标侵权诉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保护的核心在于“混淆性”。
也就是说,如果使用相似的商标或标识会导致公众对产品的混淆,就构成了商标权的侵权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冰淇淋品牌使用了与雪碧非常相似的商标标识,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因此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案例二:Louis Vuitton vs. Luois Viutton这是一起典型的商标盗用案例。
一家公司注册了与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极其相似的商标“Luois Viutton”,并将其用于销售伪劣产品。
Louis Vuitton发现后,立即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身商标权益。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的注册人享有使用该商标的专有权。
他人未经授权使用与已注册商标相近的标识,并通过这种使用获取不正当利益,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Luois Viutton被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
法院判决其赔偿Louis Vuitton经济损失,并对其违法行为予以惩罚。
案例三:特斯拉 vs. 模仿品这起案例涉及到了特斯拉的商标保护。
特斯拉作为一家知名电动汽车制造商,其商标被广泛认可。
然而,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制造和销售与特斯拉电动汽车外观极其相似的模仿品来获取不当利益。
特斯拉为了保护自身的商标权益,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品牌宣传、与模仿品制造商进行对话等。
在一些严重侵权的情况下,特斯拉也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综合来看,商标保护的核心是避免产生混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维护合法商标注册人的权益。
商标侵权案例评析
商标侵权案例评析咱先来说个挺有意思的商标侵权案子。
有个小县城里,有一家叫“酷爽”的奶茶店,生意一直还不错,在当地小有名气。
这名字听起来就很让人觉得喝了他家奶茶会超级酷爽。
结果呢,没过多久,一条街上又开了一家叫“酷霜”的奶茶店。
你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很像?就差那么一个字。
这“酷霜”奶茶店呢,装修风格、菜单设计,甚至连奶茶杯子的形状和颜色都跟“酷爽”奶茶店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时候,“酷爽”奶茶店的老板就不乐意了,觉得这就是赤裸裸的抄袭,侵犯了自己的商标权。
从法律角度来看呢,商标的主要作用就是区分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
“酷爽”这个名字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顾客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哪家的奶茶。
而“酷霜”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消费者混淆,以为是同一家店或者是相关联的店。
这就好比你本来一直喜欢去一家叫“香香包子铺”的地方买包子,突然旁边开了一家“乡乡包子铺”,你可能就会想,这是不是一家的呀?或者是不是香香包子铺换名字了呢?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在这个案子里,法院最后判定“酷霜”奶茶店构成商标侵权。
因为它的行为满足了商标侵权的几个重要条件。
首先就是商标的相似性,虽然字不完全一样,但是读音相近,而且整体的外观和给人的感觉很相似。
其次就是它在相同的行业里,都是奶茶店,容易让消费者混淆。
再来说个大品牌的商标侵权例子。
有个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商标是一个很独特的图案,由三个三角形组成,而且这个图案在全球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家一看到这个图案就知道是这个大品牌的产品。
然后有一个小的运动用品厂商,在自己生产的运动鞋上,印了一个非常类似的图案,也是三个三角形,只不过稍微做了一点变形,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区别。
这个大品牌发现之后,立马就起诉了这个小厂商。
这个小厂商还觉得挺委屈呢,说自己做了变形,不是完全一样。
但是这可不行啊。
大品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推广自己的商标,让这个商标在消费者心中有了特定的形象。
你这个小厂商弄个这么相似的图案,就是想借着大品牌的名气来卖自己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标权评估案例分析(doc 8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3.3
商标权评估案例二
案例
一、项目背景介绍
神州食品饮料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十年来,质量稳定,货真价实,在市场上神州牌食品饮料已树立了信誉,销量日增,有的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深受国外用户的信赖。
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占领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神州公司于2003年末进行了股权结构的重组,除原有五家股东增加投资并吸收某国新股东投资外,还将原属于神州公司的“神州”牌商标评估作价,作为原五家股东所有的无形资产,共同投入新公司作为各自入资的一部分。
经我公司评估,该商标以评估值作价投入新公司已被新股东接受,现增资扩股工作已经完成,新的合资公司已正式营业,由于资金实力较前雄厚,新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三条生产线,“神州”商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有所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与兴趣。
二、“神州”牌商标与产品概况
1、“神州”牌商标注册情况与美誉度(略)
2、产品概况
产品A是北京最早上市的该类型食品,至今畅销不衰。
该产品主要特点是品种多,口感好,消毒彻底,包装密封好,技术过关不变形,成本低,价格合理。
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历年多次获奖。
产品B于19XX年开始生产,有四大类15种规格,年产XX吨,逐年增加,预计可达XX吨/年。
该产品采用X国全套配方,选料精良,工艺严格,消毒彻底,包装科学,保存期可达1年。
客户可在产品软硬度、糖度、添加剂、消毒方式以及包装规格上提出不同要求,神州公司均可做到使客户满意,因而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
近两年来该产品全部销往X国,由于质量稳定可靠,“神州”牌已在该国消费者中取得信赖与认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销量稳步上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神州”牌饮料与食品所以能持续畅销,不断发展,是与其重视技术、严格管理,一贯把质量和信誉放在首位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神州”牌商标的价值是神州公司技术、经营、管理、信誉等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的体现。
三、评估过程
(一)方法与参数的确定
根据评估目的要求和对评估对象的分析,本评估的测算采用以下方法与参数。
1、企业未来销售额预测
根据对企业过去5年历史数据的分析可见,企业历年销售呈直线增长趋势,故采用趋势外推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经采用最小二乘法,得直线方程为:
y=4349.8+1127.7x
在计算得出企业未来5年销售预测值后,考虑到企业重组后生产能力有所扩大,因此参照企业发展规划的产量及销售额进行调整,以所得销售预测值作为此次评估的基础数据。
2、预测期的确定
注册商标有效期虽为10年,但可办理续展,因而其使用期限可视为与企业经营寿命一致。
鉴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乐观,因而作为持续经营处理,预测取定为5年,自第6年开始按永续计算。
3、同行业平均收益率的确定
根据有关资料加以综合调整后确定为25%。
4、折现率的取定
根据对原公司5年历史数据的测算,新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率按30%确定。
即
折现率=同类企业平均收益率+风险报酬率
=25%+5%=30%
其中未来风险主要考虑经营风险与市场风险。
5、外汇汇率的取定
按评估基准日的外汇牌价取定。
(二)评估值计算
本评估采用超额收益法与收益剩余法进行计算后,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评估值。
1、超额收益法
(1)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额预测
根据新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分布、价值,并参照《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有关折旧年限的规定,按照直线折旧法编制企业未来年度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额预测(表略)。
(2)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情况,参照趋势外推法所作预测,遵照稳健审慎原则确定企业未来年度的生产情况,从而编制出企业销售收入预测表。
表1:销售收入预测单位:人民币万元
品种项目
年份
1 2 3 4 5 6
产品A 达产
率
(%
66 75 75 83 83 83
)
销售收入3200
.00
3600
.00
3600
.00
4000.
00
4000.
00
4000.
00
产品B 达产
率
(%
)
50 60 70 80 90 90
销售
收入
3888
.75
4666
.50
5444
.25
6222.
00
6999.
75
6999.
75
销售收入合计7088
.75
8266
.50
9044
.25
10222
.00
10999
.75
10999
.75
(3)总成本预测
根据公司历年财务资料分析,各产品材料费约占销售收入比例在45%~55%之间,此次评估确定按50%的比例预测材料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按20%比例计算;财务费用为贷款300万元的利息,年利率按9%计算;增值税依据税制要求计算;鉴于物价波动因素今后对进价与销价均产生相应影响,故评估计算中均忽略不计;综合上述因素编制总成本预测。
表2:总成本预测单位:人民币万元年
份
1 2 3 4 5 6
材
料成本Ⅰ1600.
00
1800.
00
1800.
00
2000.
00
2000.
00
2000.
00
材
料成本Ⅱ1944.
38
2333.
25
2722.
13
3111.0
3499.
88
3499.
88
管
理费用1417.
75
1653.
30
1808.
85
2044.
40
2199.
95
2199.
95
财
务
费
用
27.00 27.00 27.00 27.00 27.00 27.00
增值税272.0
306.0
306.0
340.0
340.0
340.0
折351.6351.6351.6351.6351.6351.6
旧 4 4 4 4 4 4 总
成本合计
5612.
77
6471.
19
7015.
62
7874.
04
8418.
47
8418.
47
(4)税后利润额预测
综合销售收入预测和总成本预测,编制税后利润额预测。
其中所
得税率为33%。
征收年度由2005年开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的二免三减半计算,由于第6年要作为计算永续的基数,故该年所得税未按减免的计算,以反映企业正常经营状况。
表3:税后利润预测单位:人民币万元年
份
1 2 3 4 5 6 销
售收入7088.
75
8266.
50
9044.
25
10222.
00
10999.
75
10999.
75
总成5612.
77
6471.
19
7015.
62
7874.0
4
8418.4
7
8418.4
7
本 利
润总额 1475.98 1795.31 2028.63 2347.96 2581.28 2581.28
所得税 595.0
6
- - 387.41 425.91 851.82
净利润
880.92
1795.31
2028.63
1960.55
2155.37
1729.4
6
(5)超额利润额预测
将企业各年预测利润额与同行业平均利润额相比较,测算企业超额收益。
其中
企业平均利润额=企业预计未来各年资金占用额×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
=(年均固定资产占用+年平均流动资金占用)×25% (6)评估值的计算
依据超额收益公式(包括N 年后年金的本金化价格)
()
n n n
i i i
r r a r a P )1(11+++=∑=
式中:i——年期;
n——预测期数;
a i——年超额收益;
r——折现率;
P——评估现值。
经将以上预测结果代入求得,
P=1220.73+786.75=2007.48(万元)
按基准日汇率折合为236.17万美元。
2、收益剩余法
依据现金流量概念,编制神州公司国内投资现金流量表(表略),得出企业未来各年净现金流量,根据公式计算各年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资产回收
将纯收益值按30%折现率折现,按下式得出剩余收益额即商标现值P。
P=净现金流量现值-投资现值
=5500.48-3798.31
=1702.17(万元)
按基准日汇率8.5折算,折合美元为200.26万美元。
3、评估值的确定
经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十分接近,说明数据与方法正确,较为可信,据此得出“神州”牌商标的最终价值为:
(236.17+200.26)/2=218.22(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