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52张ppt)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liahe)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liahe)
这些晶体. 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 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 〖例〗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可 采用的方法是( A ) 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 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 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再降温
四、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 .
硝 酸 钾
.
.A
(2)溶解度曲线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溶 解 200 度 190 ( 180 找 克 170 160 ) 150 一
固体溶解度曲线
2. 20℃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使其成为 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①加氢氧化钙固体 ②蒸发水份 ③升温 )。

浓溶液和稀溶液 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是根据一定
温馨提示:
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来分的. 定义 浓溶液: 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稀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讨论
结论:
讨论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 稀溶液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操作 加入5克 氯化钠, 搅拌 再加入5 加入5克 克氯化钠, 硝酸钾, 搅拌 搅拌 再加入5 克硝酸 钾,搅拌 部分不溶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不溶 全部溶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第五页,共十四页。
资料(zīliào)
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 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 的方法。干洗剂(xǐ jì)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 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 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 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 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 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 效果却不明显。
不饱和溶液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6章 溶解现象。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 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的溶质多。
√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 (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
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第十页,共十四页。
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yǐngxiǎng)物质溶解性的是( )
A.溶质的性质
第六页,共十四页。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 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 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 ,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

沪教版(2012春)九年级化学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2012春)九年级化学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b
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a
3。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80 90 100
的影响状况。 4。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 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 和溶液。
温度(t)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降低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的可溶物(如:NaCl)。
总结 (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讨论:
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 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 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35.8 10 20 36 40 60 80 100 39.8 90 43.9
(三)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 [总结一]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总之,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
[总结二] 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1)非常浓的溶液; 2)增加该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3)非常稀的溶液; 4)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 (200c/g) 难(不)溶 0.01g 易溶 >10 可溶 >1 微溶 <1 难溶 <0.01
微溶
可溶 . . 1g 10g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D 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D. 60℃硝酸钾的溶解度 是110克
❖ 5.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
❖ A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4
❖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正确的是( B )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克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 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解,这种
× 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
❖ C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5:6
❖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4:1
精选PPT课件
8
【课堂练习】
❖ 6.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g甲物质,60℃时100g水中
最多能溶解10g乙物质。则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D)
❖ A.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无法确

精选PPT课件
9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精选PPT课件
20
中考链接:


3、(06河南)20℃时,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
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
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_甲(填
“甲”
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第6章 溶解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一)
1. 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 B ) ① 溶质的性质 ② 溶剂的性质 ③ 溶剂的量 ④ 温度 ⑤ 固体溶质的 形状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2. 要使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大硝酸钾的量 C. 降低水的温度
(2) 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弱 (填“强”或 ⁠
“弱”)。
7. 20℃时,向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有部分 晶体未溶解,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 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粉末状冰糖比块状冰糖的溶解速率大,节 约实验时间 。

(3) 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 由: 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与第二组或第三组中的冰糖(粉末状)溶解情 况进行比较 。

第11题 (1) 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A烧 杯底部有不溶解的固体 。

(2)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B> C 。 ⁠
物质的溶解性(二)
1. 下列因素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 温度的高低
C. 溶剂的种类
10.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九下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习题沪教版

九下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习题沪教版

【点拨】 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随压
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制作 气泡水时,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应该增大 压强并使用冰水。
【答案】A
8 【2022·扬州】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时,KNO3的溶解度比KCl大 B.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KNO3大 C.60 ℃时,P点表示的KNO3 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将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 1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点拨】 t2 ℃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由表中
数据可知,80 ℃时,硫酸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 解度,9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镁的溶解度, 故t2的范围为80~90。
(3)将t3 ℃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D___(填字母)。
【点拨】
10 ℃时KCl的溶解度比KNO3大,A错误;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KCl大,B错误; 60 ℃时,P点在KNO3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的是 KNO3的不饱和溶液,因此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C正确;将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 ℃,KCl的 溶解度变小,析出KCl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 小,D错误。
溶解度大小。
【答案】A
10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 g 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难溶物的溶解度为零 D.溶解度可以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点拨】 本题采用概念辨析法解答。描述溶解度时必须
指明温度,A错误;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 钙,B错误;在20 ℃(室温)时,溶解度小于0.01 g的 物质属于难溶物,难溶物的溶解度不为零,C错误。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
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jiǎnshǎo)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kèshí)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róngzhì))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
不同的物质 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盐和蔗糖可溶于水,而
氢氧化钙 则较难溶于水。
(2)同一种物质在
不同溶剂 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用油难溶于水,却易溶于
A.生石灰 B.氯化钠
C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2021/12/11
第十页,共十五页。
9.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jiǎnshǎo)(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D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5)在一定温B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
溶?

不是(bù shi)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10.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资料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资料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自学善思一、溶解于乳化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2、乳浊液:物质以分散到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3、物质的溶解:物质以或的形式均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4、溶液(1)定义: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叫溶液。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2)特性①性,即②性,即溶液的颜色:(4)溶液的应用1、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2、食物消化后形成才能被人体吸收(5)溶液的判断①物质的溶解性②生活中例如都不是溶液交流与讨论达标训练: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溶液都是由固体溶于水形成的D、溶液都是纯净物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3、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变化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能便于充分吸收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D、食物搅拌后,便于吸收4、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花生油C、食盐D、白醋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钡餐6、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纯碱B、汽油C、石灰石D、面粉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二、填空题1、FeCl3溶液是色的,FeCl2溶液是色的,CuSO4溶液是色的,KMnO4溶液是色的,NaCl溶液是色的。

2、下列物质中:①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②蒸馏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淀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属于乳浊液的是6、加快物质溶液的方法7、乳化(1)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与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涤剂能使油脂以的均一在水中形成。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度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度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物质的溶解度【知识整理】1.人们常用来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

理解该概念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点:(1)在下;(2)在g溶剂里(一般为水);(3)达到状态;(4)溶解度指的是所溶解的质量(单位可以是g,也可以是Kg)。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常用(字母)表示。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①外在因素:;②内在因素:、。

2.10℃的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g。

这句话的含义是。

3.已知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S g。

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t℃时,g固体物质能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因此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与其溶解度S的关系为:a%= (用S表示)。

【知识巩固】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2)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

()(3)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

()(4)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

()(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100克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

()(6)20℃时,5克A放入50克水中溶解达到饱和,0℃时,5克B放入100克水中溶解达到了饱和,则A比B的溶解能力强。

()5.下列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的种类B.溶剂的种类C.溶质.溶剂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6.某校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则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A.浓溶液B.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7.在室温(20℃)时,把0.05g某物质溶于100g水里,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为()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8.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加水的质量B.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降低水的温度D.升高水的温度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10.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1.6%C.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D.100g水中达饱和状态时溶解了31.6g的硝酸钾11.2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5g甲物质,6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10g乙物质。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鲁教版化学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鲁教版化学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 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 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 则下 列说
法正确的是.................................(
B
)溶 解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g)

冰水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硝酸钾
.c .a
硝酸钠
.b
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 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 度相同。
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的情况。 陡度越大受温度变化 的影响越大。
60
50 40
氯化钠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对应的溶液 均为饱和溶液;曲线下面的点,
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 加热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难溶
微溶
可溶
0.01g 1g
易溶 10g
20℃溶解性 与溶解度
溶解度>10g 易溶 1g<溶解度<10g 可溶 0.01g<溶解度<1g 微溶 溶解度<0.01g 难溶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溶 解 200 度 190 ( 180 克 170 ) 160
50 60 70 80
温度(t)
1.右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ºC 时 ,A 的 溶 解 度< B 的 溶 解 度 .( 填 “ <”“>” 或
“=”)
(2)A 、t2B 两 物 质 饱 和 溶 液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相 等 的 温 度 是

第节--物质的溶解性(共18张PPT)

第节--物质的溶解性(共18张PPT)

为结什论么 :餐物具质上的的溶油解污能用力水并不不容是易固洗定去不,变而的用,洗它洁会5精随.却外气很界体容(易如也洗温能去度?)溶的解变化在而液变化体。中.
放入10克的蔗糖和食盐,并进行搅拌。
吸热
2.下列条件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6.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
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两杯水的体积、温度相等,蔗糖的质量、粗细相同。
两杯水的体积相等, 蔗糖的质量、粗细 相同,都不进行搅 拌。溶解相同时间。
两杯水的体积、 温度相同,蔗 糖的质量相同, 都不进行搅拌。 溶解相同时间。
学生实验 及记录
结论
搅拌能够加 快溶解
在热水中比在冷 水中更快溶解
颗粒变小使溶 解加快
第17页,共18页。
进一步研究: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如果水和蔗糖的质
猜测 1:
猜测 2: 猜测 3:
搅拌可能会加
建立假说 快溶解。
热水中比 冷水中可 能更快溶 解。
颗粒变小 可能会加 快溶解。
设计实验
分组讨论
第16页,共18页。
实验目的
实验1
检验搅拌是否会 加快溶解
实验2
检验在热水中是 否比在冷水中更 快溶解
实验3
检验颗粒变小 是否使溶解加 快
条件控制
两杯水的体积、温 度相等,蔗糖的质 量、粗细相同。溶 解相同时间。
两杯水的体积、温度相等,蔗糖的质量、粗细相同。
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 为什么餐具上的油污用水不容易洗去,而用洗洁精却很容易洗去?
实验步骤:A、先测水温 B、边加药品边用玻璃棒搅拌 C、再测溶解后溶液温度 D、比较温度 E、得出结论 第五组:完成第144页的实验五 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外界(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2】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
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 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 质
【典例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 力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升温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足量A一
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降温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
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
方法析出丙
1、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定义: 通 常 讲 的 气 体 溶 解 度 是 指 该 气 体 在 压 强 为 10 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 解0. 049体积氧气
三、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析出晶体后的溶
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晶体的性质: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3)结晶方法分类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大的可溶物(如:KNO3)。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的可溶物(如:NaCl)。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典例】(2011·株洲中考)如图是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 C.把t1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两溶液仍都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解性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定 量 描 述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影响因素 (温度)
物质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溶质达到饱和时,溶解
的溶质的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大溶解量。 (4)单位:克。
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在此质量的单位为克。
2.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温度
我理解
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时,溶液达
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
硝酸铵
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硝酸钾
硝酸钠
.
.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
b
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 度相同。 曲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
a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80 90 100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面:溶解度曲线上面(下面) 所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温度(t)
氯化钠/克 35.7 温度/℃ 纯碱/克 0 7.1
原来是这样的!
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
道: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要获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的方法,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 晒盐(蒸发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 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冬天捞碱。
美丽的晶体
如何形成的?
三、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析出晶体后的溶
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晶体的性质: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溶解度与结晶方法的关系
(1)陡升型:
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降温结晶;并可采
取降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 液。 (2)缓升型: 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并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 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
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可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
性强弱。
1.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一定温度 条件:
标准: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状态: 饱和状态 单位: 质量(克)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我们 从生活中的现象一起去感受!
(1)打开可乐罐、啤酒瓶时我们为何会看到有 气泡冒出? 压强
(2)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现气泡?
(3)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温度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 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 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 其中的道理。
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35.8 10 12.5 20 36 20 21.5 40 36.6 30 38.8 60 37.3 … … 80 38.4 … … 100 39.8 90 43.9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 (200c/g) 难 (不 )溶 0.01g . 1g A.易溶物质 易溶 >10 可溶 >1 微溶 <1 难溶 <0.01
微溶 .
可溶 10g .
易溶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难 溶物质。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 )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硝 酸 钾
30
20 10
. .
0 10
. .
20 30
.
.
.
.
.
40
50
60
70
80
90
温度/℃
100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溶 200 解 190 度(g)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要点: (1)条件: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 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 g溶剂。
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要取等量
溶剂;且100 g为溶剂质量,而不是溶液质量。 (3)状态:饱和状态。
【典例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0 ; ____g
(2)当温度为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 降温结晶 法(填
“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
讨论: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溶 解 度 /g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2)溶解度曲线
到饱和。
练习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时,20g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20℃时,20g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 液,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C
20g某固态物质溶解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 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D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某固态物质,所以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练习2: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 36 。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 酸钾溶解度是____g 13.3 。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 20℃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31.6g 100g 131.6g
b
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a
3。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80 90 100
的影响状况。 4。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 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 和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