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数学《考试说明》-3+X高考无忧课件
专家解读数学《考试说明》 “3 X”高考无忧
专家解读数学《考试说明》 “3+X ”高考无忧今年是实行“3+X ”高考的第一年。
虽然考试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但春季高考之后的试卷分析表明,“3+X ”看似简单,实际要得高分还是比较难。
而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 新出版的《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使高考备战形势日趋明朗。
我们可以从数学这门课,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和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出版的“《考试说明》专家详解光盘”,分析今年高考的一些特点。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主要从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重视试题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
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高考比以往更重视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素质。
对此,长期在高考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数学所所长王建民老师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在“《考试说明》专家详解光盘”中,王建民老师针对“3+X ”高考中数学学科的一些难点和新趋势,以适量的典型例题为载体,进行了精辟分析。
王建民老师认为,数学知识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要点是:“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的理性认识....”; “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问题”;“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在详解光盘中,王建民老师精选高考实战例题,针对这些相对抽象的高考要求,对数学备考策略进行了细致说明。
以下是王老师讲解的部分例题。
例1(1997年)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x x x x 22330(A )}{20 x x (B )}{5.20 x x(C ){}60 x x (D )}{30 x x解:考查0,3,6,2.5,3这五个数,谁是方程xx x x +-+-2233 的根。
高考数学冲刺:考试说明数学学科解读
2019年高考数学冲刺:考试说明数学学科解读2019年高考数学冲刺:考试说明数学学科解读《2019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已经出来了,笔者看到这份《考试说明》,很快就联想到前段时间说2019年北京高考改革的呼声:201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难度将继续下降,不出偏题、怪题、难题,不出奥数类题目,要与现实生产生活相结合等等。
这次考试说明出来也印证了这一点。
从《考试说明》看出,2019年北京市高考生数学试卷结构没有改变,即依然是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大题6道;分值分别为40分、30分、80分。
但是在试题难度以及样题选题以上,201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考试说明出现了以下几个变化:一.试题难度继续下降无论是文科数学还是理科数学,这次考试说明的样题选择以及近年高考命题趋势中可以看出,2019年高考难度还会继续下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难度下降不代表平均分会大幅上升。
综合2009年至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的平均分分别为:102分、92分、101分、95分,然而2019年北京市理科数学平均分为100.5分。
从数据层面看201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真题的难度并没有明显下降,具体内在原因笔者会详细解读。
二.2019北京市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201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命题虽然难度下降,但是从试题整体风格中可以看出,整体试题命题灵活,现实应用性更强。
从这次《考试说明》可以看出:(1)思维应用性问题占比增大2019年高考数学命题风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依然是北京市数学命题的风格:即注重知识点原理、注重通性通法、注重对于《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六大能力的考查。
2019年试题难度虽然下降,但是平均分并没有太大提升。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命题角度出现了很多创新,比如在大题中导数题出现了一个图象在另一个图象的下方、圆锥曲线出现了恒不成立的证明问题等。
这都体现了高考对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多角度应用。
(2)图表等现实数据的处理能力要求增大北京市高考数学命题将更加注重与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比如2019年高考概率统计大题是垃圾回收问题,用现实的表格数据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求方差的最值问题不需要证明;2019年概率统计大题考查环境污染问题,用现实中图形数据分析环境污染状况,求方差最值问题也不需要证明。
解读说明,科学备考-----谈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通用精品公开PPT课件
这无异于浪费时间、谋财害命;那么,在高考中命题 者对数列知识怎么处理最为妥当呢?我们认为无外乎 下面几种处理方式:其一是在客观题中考查数列基本 知识,在解答题中与其他知识结合,在知识交汇点命 制试题;其二是在客观题压轴题中通过创新方式考查 数列知识,在解答题中与其他知识结合考查;其三是 命制一道应用题;其四是单独成题,综合考查等差、 等比数列知识;由于数列的函数特征,可以肯定的是 数列一定会占有超出教材比重的比例.如果数列单独 成为一道大题,那么6道大题考查7大板块核心数学知 识就有困难了,其中必有一个板块知识要退出大题, 命题者如何处理,我们拭目以待.
4.求解题目不专注
(1)把题目的信息看错了 (2)把题目的数据抄错了 (3)把“35-109”算错了 (4)把求解的目标搞错了 (5)把写对的答案誊错了
5.解题过程不完整
(1)函数求最值不写取等条件 (2)概率统计题没有文字说明,没有做答习惯 (3)立体几何题求出法向量的夹角余弦值后不回 归题目本身,不看是锐角还是钝角 (4)应用题不写定义域不做答,不回归实际模型 (5)……
三、长郡二轮基本做法
1、二轮的指导思想 (1)继续巩固基础 (2)专题提升能力 (3)明确备考方向
2、二轮的具体做法--巩固基础怎么做 (1)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回顾 (2)错题卷回炉 (3)周考前三题过关 (4)学生错题的整理积累
2、二轮的具体做法—提升能力怎么做 (1)小题训练 (2)短卷训练 (3)周考训练 (4)实验班的压轴题训练 (5)保温训练
近几年的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包含两种圆锥曲 线(圆、椭圆、抛物线中的两种),求曲线方程 (或轨迹方程),定值、最值、范围等问题轮流坐 庄,值得注意的是在解析几何大题中几乎不见双曲 线身影;2014年试题估计也会秉承这一思想,在客 观题中考查双曲线及基础知识,在大题中以两种圆 锥曲线为载体,全面考查解析几何知识.
(数学)2019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研讨会课件
选 择 题
6 7 8
高频词:三视图、函数的基本性质、圆锥曲线、向量、流程图等
2016-2018高考试题比较
序号 2016 2017 2018
9
选 择 题 10
流程图
抛物线标准方程、直 线与圆相交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弦 长和最短)
分段函数零点(指对 函数) 几何概型(面积测度) 双曲线几何性质(渐 进性、焦点)及应用
2016-2018高考试题比较
序号 2016 2017 2018
1
选 2 择 题 3 4
集合的交 集合的交与并 复数运算与模 (二次及一次不等式) (一次与指数不等式) (乘除加)
复数运算、相等、模 几何概型(太极图) 集合的补 (一元二次不等式)
等差数列前n项和及通 复数的概念、逻辑 项 (命题真假)
几何概型(长度模型, 等差数列前n项和及通 等车情境) 项
统计(饼图)
等差数列前n项和及 通项
高频词:集合、复数、等差数列、概率、不等式等
2016-2018高考试题比较
序号 5 2016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距 三视图还原(球一部 分)求表面积、体积 函数解析式与图象 (奇偶性、导数) 大小比较(幂函数单 调性、换底公式、对 数函数单调性或图象 分布) 2017 函数性质(奇偶性、单 调性解不等式) 二项式定理求系数(两 个积) 三视图还原(多面体) 求表面积 流程图 2018 函数奇偶性、导数的 几何意义(三次函数) 向量的加减法 (有向线段形式) 三视图还原及侧面展 开图(圆柱)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 向量数量积
定位在第二条,服务于第三条中的“学生”, 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学复习工作。
因此,要更好体会标准的要求,把握教材,
高中数学_高考《考试说明》标准样卷·Ⅲ 讲评教学课件设计
四、典型问题分析
E A
D A
B
C
五、总结与沉淀
y P
A
o
Bx
Q
方法总结:
1.以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或双曲线为例,椭圆或双曲线上除左
右顶点外的任意一点与其左右顶点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常数(椭
圆这个常数为
b2 a2
,双曲线这个常数为b2
a2
)。
为
焦点在Y轴上时,椭圆这个常数为
a2 。
a2 b2
命题细目表
题号
知识点名称
• 13 向量的数量积、数形结合(画图) • 14 线性回归方程中参数的求解 • 15 解三角形 • 16 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 • 17 数列求通项、求和 • 18 立体几何 • 19 概率与统计 • 20 椭圆的定义与性质 • 21 导数(在点P处的切线、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 22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 23 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二、答对率低的题型归类
• 1.向量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的考查:9、13 • 2.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及综合应用:10、
20(2) • 3.数列的基本运算与求和:3、17 • 4.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的证明以及角的求
解:18 • 5.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的综合:16 • 6.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21(2),23(2)
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 标准样卷·Ⅲ
试卷讲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 命题细目表
知识点名称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全涉及到了) 复数的运算、共轭复数 数学文化与数列 以线性规划为背景,考查命题的关系转化为 集合之间的关系 三视图 抛物线定义的考查 导数中构造函数解决函数的单调性 推理的灵活应用 向量的数量积与其几何意义的考查 圆锥曲线与导数的综合 真假命题的判断 向量、解三角形、椭圆的定义、基本不等式 四大点的综合
解析高考说明 课件苏教版
内容
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要求
A B
C
√ √ √
直线方程
16. 两条直线的交点 平面解 析几何 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初步
直线的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
√
√ √ √ √
统计案例
√
内容
14.空间几 何体 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 三视图与直观图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15.点、线、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面之间的 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要求
A B
C
√ √ √ √
√ √ √
√ √
两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6.圆锥 曲线与方 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中心在坐标原点)
(4)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 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 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几何图形中各 几何量的计算,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 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一 、 命 题 指 导 思 想
数学的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 决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 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
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 并能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最基本的 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内容
1.集合 集合及其表示 子集 交集、并集、补集 函数的有关概念 函数的基本性质 指数与对数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幂函数 函数与方程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最新课件-高考数学解读考试说明 精品
—2010年数学高考说明解读及复习策略
w
x
j
讨论课题
1.解读2010年安徽考试说明 2.分析高考试题,简谈复习策略
安徽考试说明的解读及对比
《考试说明》既充分考虑到我省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 和教学实际,又注意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 综合 起来有五大亮点:一是对指定选考的具体内容和分值 比例予以明确,便于考生明确考试范围;二是对有关 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方式进行了优化,如能力要求与题 型示例分列,便于考生阅读使用;三是题型示例选择 面广,试题典型,立意新颖,突出新材料、新情境试 题的选择,凸显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四 是首次对各科试题进行分析和说明,让每一名学生都 可以看明白;五是考虑我省教学实际,进一步优化一 些科目的题型比例和分值结构。
安徽考试说明的解读及对比
1.旧说明对知识要求的三个层次: 了解(A)、理解和掌握(B)、灵活和综 合运用(C)。
新说明对知识要求依次是: 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有降低难度 的趋向。
如:幂函数(了解)
⑴ 研究幂函数,主要靠图象;
1) 确定定义域
一般为R或者( 0, )
2) 确定奇偶性 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次幂与 1的比较 判断图象的形状
6.理科考查内容比例:必修课程内容占 65℅,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占35℅ 即52.8分左右(待定) 文科考查内容比例:必修课程内容占 75℅,选修系列2内容占25℅ 即38分左右(待定)
安徽考试说明的解读及对比
6.今年我省第二次实施九个科目自主命题,加 上今年是高考改革后的第二年,我省的《考 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和题型等都进行了细化。 对指定选考模块的具体内容和分值比例给予 明确,以利于考生了解考试范围,这些将为 考生后期复习减轻负担。
名师指导高三二轮复习:《考试说明》数学部分
名师指导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考试说明》数学部分面对前不久公布的北京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清华紫光教育特聘数学老师、高考数学命题研究专家王燕谋老师从心理和备考两方面为广大高考考生做出指导。
2019年北京考试说明解读,难度有下降我们在应对高考之前,必须知道高考出题并不是为了难为学生,高考只是选拨人才的一种方式,以考知识点考方法为主。
根据北京考试院公布的考试说明,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趋势有几个原则: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考方法;命题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题间的层次性,坚持多角度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切合考生实际;对创新意识的考查。
结合命题原则以及样题总得来说,2019年北京市考试说明中数学部分有三大特点:1、2019年的北京考试说明的文字部分一字未改2、参考样题有一定的变化,28个样题中7、8、9、20、21、24、26对位改动。
明确指出了考试说明知识点理科162个,文科164个。
其中理科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是:3、考卷的难度有所下降。
期末考试后摆正心态,最多就是考不上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是高考第一轮复习的一次火力侦查,对学生的知识、方法、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面对这一次重要考试的结果,高三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该摆正心态,高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退一万步说,最差的结果就是没考上,不是世界末日,因此家长、学生不要过分紧张。
在期末考试中考的好的同学要高兴,考不好的同学更要高兴,因为这一次考试让你发现了很多问题,发现问题是好事,给了你查漏补缺的机会。
家长也要给孩子一定的鼓励,这个时候你再怎么着急也于事无补,应该给孩子鼓励与信心,让他没有包袱地参加高考。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你该怎么办在思考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你该怎么办之前,我们应该先弄清楚高考数学考什么?考过什么?要考什么?我学过什么?对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问自己你都会了吗?特别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自己都学习透彻了吗?不要没有方向的瞎复习。
解析高考说明 名师课件苏教版
内容
要求 AB C
算法的有关概念
√
流程图
√
基本算法语句
√
命题的四种形式
√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
分析法和综合法
√
反证法
√
13.概率、 统计
内容
抽样方法 总体分布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变量的相关性 随机事件与概率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统计案例
想
一 、
(4)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 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 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几何图形中各
命 几何量的计算,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
题 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指 (5)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 导 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
必做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
卷中的比例大致为4:4:2.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 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
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 并能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
√
曲线与方
程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中心在坐标原点)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顶点在坐标原点) √
内容
要求
ABC
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
直线方程
√
16. 平面解
直线的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 两条直线的交点
名师解析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名师解析高考数学考试说明2021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与2021年相比有什么特点和变化?与2021年相比,2021年的文理科《考试说明》在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目标与要求等方面都没有变化,只是,部分例题改成了2021年各地高考卷中显现的试题。
这些更新、更鲜活的例题,同样是用来说明、说明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考试内容方面,和去年相比,理科数学选考内容与要求有所调整,专门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取消了去年要求的部分考点。
参考试卷改动较大,只是,题型与试卷结构仍保持不变。
今年的理科《考试说明》在“选考内容与要求”中,删除了哪些内容?什么缘故?今年的理科《考试说明》在“选考内容与要求”中,删除了部分内容。
在“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删除了两小条:一条是“了解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重点的位置和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还有一条是“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此外,在“3.不等式选讲”中,删除了“会用向量递归方法讨论排序不等式”和“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什么缘故要删除这些内容呢?我认为是因为这些内容既繁又难,不易把握,且应用不广,历年各地高考中差不多可不能考到,甚至有的都不教它,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如直截了当删去更好。
故称“以人为本定难易,实事求是删繁冗”。
今年《考试说明》参考试卷有哪些改动?理科试卷总共21小题,其中有13道跟去年不一样。
文科试卷总共22小题,其中有9道题跟去年不一样。
它表达了高考的命题原则: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要占有较大的比例。
表达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
通过对《考试说明》样题的研究,我们发觉样题的要紧内容仍在传统教材的传统章节中。
考试的重难点仍在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中,因而立足基础成为高考复习的主旋律。
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注意问题课件
3.数据分析和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数 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新课程比较注重这方面的能力,在试题 的体现就是给出较多的信息如数据、图表、 背景知识,要求考生能从中综合处理,归纳 出主要因素,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5.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查漏补缺 必不可少。
数学考查的基本点非常多,所有试题都 以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为载体,复习时要对 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和三个层次的要求 认真仔细地梳理一遍,不能存在偏漏,对自 己感到欠缺的知识和方法应及时补习,只有 熟悉熟练,才能熟能生巧。
按照高考要求,基本题型和分值就占到 70%,这部分对二本以上的同学应该都能得 分,如果这部分失分,是很可惜的,因为难 题大家得分的机率都不高,失分很正常,而 大家都能得分的内容如果失分就不正常了。
6.隐含条件和分类讨论要充分关注。
有些问题除了明显信息还有隐含条件,审 题和分析时要仔细把握,要善于发掘隐含条件 并充分运用。复习时要养成这方面的素质。否 则忽视了隐含条件就不能正确解题或导致结论 错误,如三角函数中角度的范围、直线和圆锥 曲线中交点存在的前提(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对数函数问题首先要考虑定义域等。
分类讨论作为较高要求的推理和运算题在 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加以训练,要熟练掌握什么 问题需要分类、怎么分类,分几个层次讨论, 在书写解答和结论时也要注意分类讨论的规范 和正确格式。
另外,对于选择和填空题必须注意答案 的准确性,解答时除了正确推理运算外,合 情推理的推测判断有时可以减少过程,节约 时间,较快求得正确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优秀课件
简单题目,即难0.20度系数在0.7以上的一般有30分左右,如果把
选考归入中档题0.10,则中档题和中档偏上的题目占了100分左右,
0.00
由此看到全国卷命题201是1年 非常20注12年重能20力13年立意2。014年
文科数学 0.50
0.38
0.47
0.48
理科数学 0.64
0.50
0.52
0.56
(一)课程基本理念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中学数学 教育的根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 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树立以发展学生 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创设有利于学 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 数学内容的本质,启发学生思考;重视数学建模 (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 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数学 文化的渗透,不断引导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 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1、有的人毕生追求的是有的人与生俱 来的 在生命结束的时候 有的人得到了他毕生追求的 有的人确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
2015年 0.44 0.54
2016年 0.37 0.56
2017年 0.42 0.5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理科数学难度适中,但是文科数学难度偏大。
0.57 0.48
2018年 0.48 0.57
(三)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1.试题结构稳定 2019年高考数学命题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关键能力的考
析分据
学 模 型
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可以看成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二)大纲解读:
2.无论是知识内容及其要求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 握),还是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 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 意识)要求、个性品质要求和考查要求都没有变化。 3.从《2019年高考文科、理科数学考试大纲》来看,我们 可以得到一个启示,2019年高考数学的命题仍将保持相对 稳定,在新的一轮高考改革到来之前,以平稳过渡的方式 进入新课改。
《考试说明解读》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解读考试说明的重要性、种类、解读步骤、考试类型、内容和 形式、时间和地点、评分规则、题型和分值、难度和过程、关键词解读、常 见问题解答、准确理解考试说明、充分利用考试说明、制定考试复习计划、 应对考试中的突发状况、保持心态稳定、总结和反思以及考试说明对考试结 果的影响。
3. 制定计划
根据考试说明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分配 时间和资源。
解读考试类型
通过分析考试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考试要求和解题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解读考试内容和形式
对考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解读,包括题型、题量、难度、时间限制等,以及解题策略和技巧。
解读考试时间和地点
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行程,确保自己按时参加考试。
考试说明的种类
内容型
解释考试涉及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概念。
组织型
说明考试的组织形式、时间、地点和规则。
评分型
解读考试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规则。
具体考试说明解读步骤
1
2. 理解要求
2
核对指导要求,确保了解考试的目标和
期望。
3
4. 技巧熟练
4
针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熟练掌握相应的 解题技巧。
1. 细读说明
阅读考试说明,确保完全理解其内容。
解读考试评分规则
详细解读考试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规则,理解分数计算方式和评判依据,并在考试过程中注意追求高分。
解读考试题型和分值
针对不同题型和分值,了解其对应的解题要求和难度级别,制定相应的解题 策略。
解读考试难度和过程
通过解读考试难度和过程,了解考试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为应对考试做好 准备。
什么是考试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解读数学《考试说明》 “3+X ”高考无忧
今年是实行“3+X ”高考的第一年。
虽然考试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但春季高考之后的试卷分析表明,“3+X ”看似简单,实际要得高分还是比较难。
而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 新出版的《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使高考备战形势日趋明朗。
我们可以从数学这门课,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和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出版的“《考试说明》专家详解光盘”,分析今年高考的一些特点。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主要从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重视试题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
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高考比以往更重视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素质。
对此,长期在高考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数学所所长王建民老师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在“《考试说明》专家详解光盘”中,王建民老师针对“3+X ”高考中数学学科的一些难点和新趋势,以适量的典型例题为载体,进行了精辟分析。
王建民老师认为,数学知识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要点是: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的理性认识....
”; “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问题”;
“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在详解光盘中,王建民老师精选高考实战例题,针对这些相对抽象的高考要求,对数学备考策略进行了细致说明。
以下是王老师讲解的部分例题。
例1(1997年)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x x x x 22330
(A )}{20 x x (B )}{5.20 x x
(C ){}60 x x (D )}{30 x x
解:考查0,3,6,2.5,3这五个数,谁是方程
x
x x x +-+-2233 的根。
易知2,3,2.5,不是根,0是根,于是6也应是根。
(C )正确。
点评:解题的依据是,不等式解区间的端点对应的有限实数是相应方程的根,这是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
例2(2002年春季高考)
函数f(x)=ax 3+bx 2+cx+d(a ≠0)的图像如下,那么,
(A )b ∈(-∞,0) (B )b ∈(0,1)
(C )b ∈(1,2) (D )b ∈(2,+∞)
解:由图知0,1,2是方程f(x)=0的根,于是
ax 3+bx 2+cx+d=a·(x-0)(x-1)(x-2)=ax(x 2-3x+2)
∴
b=-3a, 由于x 充分大时,f(x) 0,故a>0。
∴
b<0 点评:由根得一次因式,由一次因式得根,这是对“根与因式”的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
例3(2000年)
设函数 f (x )=,12ax x -+其中 a >0。
(I )解不等式 f(x)≤1;
(Ⅱ)求a 的取值范围,使f(x)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
(I )0<a<1时,解区间是[]212,
0a a - a ≥1时,解区间是[+∞,0)
(Ⅱ)解:设210x x ≤,则
f(x 1) - f(x 2) =-+121x
)(12122x x a x --+ =)(112122212
221x x a x x x x --+++-
=()1
1(22212
121a x x x x x x -++++⋅-) 111,022212
121 +++-x x x x x x
1≥∴a 时,f(x 1)>f(x 2)
f(x)在[+∞,0)上是减函数
当10 a 时,0,
[),0122+∞∈-a a 且0212a a
-≠
而f(0)=f(2
12a a
-)=1
故10 a 时,f(x)在[),0+∞上不单调
点评:不等式解区间的端点是方程的根和函数的单调性相综合,这是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设计试题的明显例证。
例4(1999年)
设二次函数f (x )=ax 2+bx+c(a>0),方程f(x)-x=0的根x 1,x 2满足a x x 1021 。
(Ⅰ)当),0(1x x ∈时,证明1)(x x f x ;
(Ⅱ)设f(x)的图像关于直线x=x 0对称,证明:210x x。
(1)证明:
122121211
211212121)(0
110
10)
1)(())(()()(0))((010)
)(()(x x f ax ax ax x x a x x x ax ax x x x x x x x x a x x f x
x f x x x x a a a
x x x x x x a x x f
故且且-+--∴+--=-+--=-∴--∴--=-
综上知,x<f(x)<x 1。
点评:根与因式的内在联系与比较法证不等式相综合,只有对这两部分知识都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思维活动中,把它们综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