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简介

改革开放简介

改革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虽然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过程中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国企改革 ●教育改革 ●住房改革 ●扫黄打非等于啼笑皆非 ●社会心理的日益扭曲
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 、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改革开放总槪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opening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 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 的政策。 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 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 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 小岗村开始实行“ 任制” 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 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 国之路, 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 年提出 15、1996年 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纲领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年提出西部大开发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 小康社会的奋斗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 国九条” 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指中国于1978年以来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进行重大调整和改变的过程。

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对中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繁荣发展。

2. 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3. 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最初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升级转变,使中国经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社会领域的重大意义1.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交流。

这种开放在社会上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2. 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以实现。

3. 拓宽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引进,使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政治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政治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增强社会凝聚力: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使中国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团结。

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领域,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在社会领域,它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机会的拓宽;在政治领域,它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伟大的改革开放

伟大的改革开放
伟大
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辉煌
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2.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提示:×应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3.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
提示:×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脉络
2.改革开放重大意义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难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知识梳理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序幕)
(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的重大决策。

名词解释改革开放

名词解释改革开放

名词解释: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亿万人民上下求索、一往无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世界,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铸就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内容

改革开放内容

改革开放内容一、引言改革开放,像一阵春风,吹拂过这片土地,让万物复苏。

它不仅改变了经济面貌,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这是一段传奇的历史,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1.1 改革的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改革的湖泊,激起层层涟漪。

那时候的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艰苦。

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有变革,才能迎来新的希望。

于是,农村的包产到户应运而生。

这就像是在一片荒原上开辟出了一条小路,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丰收的喜悦让生活变得充满期待。

1.2 经济特区的设立接着,经济特区的设立,真是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深圳,这个小渔村,瞬间变成了繁华的都市。

无数的投资者纷纷涌入,带来了资金和技术。

城市的天际线上,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年轻人们都在忙碌着,追逐梦想。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创业场景,真是生机勃勃。

二、社会的变迁2.1 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曾几何时,买一斤肉都是奢侈,如今大街小巷的超市里,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琳琅满目。

吃的、穿的、用的都越来越好。

人们的腰包鼓了,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奋斗的激情让生活充满了希望。

2.2 教育的普及教育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改革开放后,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

学校的数量增加,教育质量提升。

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许多家庭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更广阔的视野,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奔跑,家长们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2.3 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联系到彼此。

信息传递的速度比火箭还快。

网络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看着手机屏幕上闪烁的消息,心中总是充满了惊喜。

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改革开放历程

改革开放历程

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概述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对内和对外。

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是我国的一项,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内容改革开放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包括发展,加强,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在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改革——必由之路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

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

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第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件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经济特区建立于1979年。

1979年7月15日,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试办特区。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了历史性变化。同时,也取得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 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创新产物。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作 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
改革开放
1
目录
1
什么是改革 开放
2
什么时候实施 了改革开放
3谁提出了改 革开放4什么地方实施 了改革开放
5
改革开放 的影响
6
马克思主义对改 革开放的意义
2
什么是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 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 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 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 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 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
和悲愤。
16
谢谢 观赏
17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将随着改革开 放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就是要在改革开放 新的伟大实践中能动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与时俱进。 在改革开放中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确立 适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思想观念。解放 思想是引导社会发展、催生新生事物的强大 力量。新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时俱进,与 时俱进最厚重的成果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 15 前提是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ppt

改革开放.ppt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 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 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 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这种经济的最大 的优点是它强大的可计划性和可控制性。在经济资源匮乏和国家 经济动荡的时候可以以较快的有力的调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 最优化配置,达到恢复经济,稳定经济,进而维护国家稳定的目 的。计划经济体制正是应为拥有这种特点,在苏联和中国的建国 初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乃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中所发挥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在这种经济体制之下,中国可以以一个落后 的农业国身份向工业国家迈进,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中国自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实行的 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立的经济体制。它以排除商 品货币关系为手段,将经济控制在政府的经济指令安 排之中来达到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苏联和 建国初期的中国都将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关系国家性质 和存亡的政策坚定不移的实施,在初期都适应了国家 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但同样,由于忽视国家发展的 实际需要而将国家经济带向崩溃的道路。可实际上我 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不 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问题是历史需要那种经济模式 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哪一方更适应,哪一方就能获得 巨大的生命力。

改革30多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 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应当看 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 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 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 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 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领域的改革与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摒弃了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实施了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课件

《改革开放》课件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物资匮乏
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限 制,物资供应紧张,许多生活必需品 短缺,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收入水平低
贫困人口多
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收入水平普 遍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国际地位不高
外交孤立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国际 上的孤立状态较为明显, 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紧 张。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总结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 提升。
详细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 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 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 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 展的关键力量。
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为应对资源环境压力,需要加强 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
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 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 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05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影响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总结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 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VS
详细描述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 策,逐步放开经济,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 流与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高 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 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万亿 元(约合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将达到18%左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增 长到2022年的85698元(约合1.3万美元 ),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一、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使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走向了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于我国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经济领域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但是这种体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全球化潮流。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强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

2.外资引进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并鼓励外商投资。

外资引进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农村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得到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这种改革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收入来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问题。

三、政治领域1.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2.对外关系调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活动。

同时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

四、文化领域1.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

同时,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2.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改革开放,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得到全面推进,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改革开放的认识。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开了大门。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经济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下。

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增加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从政治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的执政党制度,各个领域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来统筹决策和管理。

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探索多党合作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府改革、司法改革和选举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使得政府更加透明、廉洁,权力分散,加强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参与。

最后,从社会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阶级固化比较严重,社会流动性不高。

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社会阶层逐渐递进,社会流动变得更加畅通。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改革开放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竞争平台,加快了社会进步。

此外,改革开放还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认识是多方面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从政治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使得政治体制逐渐完善,政府更加透明和廉洁;从社会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然而,改革开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差距加大等。

改革开放的概念解释

改革开放的概念解释

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8年以来进行的一场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它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摆脱贫困和落后状态,走向繁荣富强。

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经济体制改革: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
革,发展私营经济等。

2.对外开放:放宽对外贸易、外资引进、文化交流等限制,促进国
际贸易和投资。

3.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
开、权力下放等。

4.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创新,促进文艺繁荣,打破思想禁锢,
推动文化多元化。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1984年 3月28日,石家庄造纸厂门 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 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 纸厂!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 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 法律制裁。 ……“大字报”的作者是该厂46岁 的业务科长马胜利。
1987年,马胜利被评为国 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 专家。 1988年,马胜利和 鲁冠球、汪海等20人荣获 全国首届企业家金球奖。 1986年和1988年马胜利两 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迄 今为止全国只有他一人两 次获此荣誉。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 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 的大幕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 “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 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 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年均发展 速度达到6.7%,超出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发展水平。中国 的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7%,总产量连攀几个台阶,1996年 超过了5000亿公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改善 了长期困扰中国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
中国最早一批商品房: 翠竹苑 1982年4月
深圳站
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深圳GDP年均增速达25.8%, 从昔日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 一座人口超过1400万,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社 会和谐、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 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 义。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巨变,靠的是改革 开放;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离不开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就


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 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 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 小康的社会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 件大事
改革的性质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 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 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 革。它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 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 制。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 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因此,改革开放即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 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 本路线提出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 出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确立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 施行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改革开放的提出: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 历史意义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 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 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 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 史性的变化。

改革开放简短总结

改革开放简短总结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重大决策,于1978年开始实施。

改革开放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加强对外贸易和外交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事业得到了改善。

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改革开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也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改革开放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公平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改革开放(年)

中国改革开放(年)

中国改革开放(年)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时期。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过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全面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

一、经济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核心领域就是经济改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的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

随后,中国逐步推进城市经济的改革,引入外资,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减贫和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企业得以迅速崛起,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层出不穷。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了区域和国际的经济一体化。

二、政治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不仅仅涉及经济领域,也在政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中国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了迅速的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政治环境更加开放和透明,人民的权力参与度和决策权得到提高。

同时,中国通过推进军事改革,建设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提升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地位,成为世界的重要一员。

三、社会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中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高铁、电子产品、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结语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容忽视。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开放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内容

改革开放内容

改革开放内容改革开放是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 年 11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复杂而深刻的。

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科技教育相对落后。

国际上,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

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这一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的创造力。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引进外资和技术,建立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同时,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大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在农业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劳动力。

在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科技领域,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中国在高铁、5G 通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二、对外开放
1980年,我国开放4个经济特区,广东的 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特” 在什么地方?(自己找) 1984年,开放广东、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 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 区。 目前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课 改革开放对内改革Βιβλιοθήκη 对外开放一、对内改革

1、农村:时间:1978年。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 裕起来了。这种责任制能很快在全国推行起来的 根本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农村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2、城市:时间:1985年。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三个方面进行改革:①所有制:把原来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②责任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 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 营责任制③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 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天一层楼
浦东巨变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提出 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标 志着浦东开发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地方战略构想,上升 为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 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 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 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1993年1月,浦东新 区管理委员会成立。2000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成立。2005 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 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 2013年1月29日,入选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名单。
改革开放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 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面开放 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 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 有与周边国家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经 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978年11月的一天晚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小溪河镇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一份 承包责任制的文书上按了鲜红的手印,从此,中国 农村开始了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历史性变革。1978年秋,凤阳遭遇特大旱灾, 粮食欠收,不少农户又开始准备出门讨饭。11月底 的一个夜晚,队干部召集全村人开会讨论生产问题。 最后,他们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包产到户!昏黄 的灯光下,18位农民神情严峻地立下“生死状”, 在一张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会议一 结束,他们连夜将牲畜、农具和耕地按人口承包到 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由此载 入史册。
热烈的会议场景
1978年12月24日 《人民日报》头版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 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 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思想上、政 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路线。 会议还选举产生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 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 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 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 的。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 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 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 动。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 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 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 新局面。
The End
点击有惊喜
“深圳速度” 与“浦东巨变”
1、不同特点: 深圳突出其速度快;而浦东则突出其变化大。 2、深圳与浦东等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决策的正确性。)
3、共同点: 都位于沿海地区;国家都给予了优惠的经济政
策;两地都是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南部 和东部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4、有何启示?(坚持改革开放)
海南岛——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形容建设速度非 常快的一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 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 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 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 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兴建中的深圳国际 贸易大厦
“泥巴墙、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磙子一停就讨 荒。”这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人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20 年前,这里庄稼汉,冒着坐牢的风险率先搞起的农业大包干, 使小岗在贫困中获得了新生,并振翅腾起,成为国内外闻名 的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村。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 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 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 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 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 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 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 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 马克思主义。
改革
A、首先在 农村
经过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生产责任制 B、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这也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 他们:吃不饱、穿不暖, 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
开放
A、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过程
B、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作用 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管 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捷径。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
二.中国的6个经济特区
深圳市(327.5平方公里)珠海市(121平方公里) 厦门市(131平方公里)汕头市(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 喀什 深圳市在辟为经济特区后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 现代化的繁华城市,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被 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也是 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建 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 区,实行比中国其他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灵活的体 制和政策,授权海南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 间 1978年
2、主要内容: 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成为中国共 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意
义: 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从 此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 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 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的进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 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 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 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 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 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改革开放
一、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 革 开 放
二、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开放: 经济特区、加入WTO。。。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 一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 于1978年1 2月18日至2 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讨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确定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 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无产 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