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作业卷十六 人口专题1(含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人口活动是人口在短期分开后又前往原寓居地的现象。
查字典天文网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读以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域,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缘由,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缘由B.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政治缘由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缘由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缘由【答案】 C【解析】首先要依据图中经纬度判别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
其主要清楚目先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要素是经济要素,是从欠兴旺地域向兴旺地域迁移。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此完成2~3题。
迁移率 2021年~2021年 2021年~2021年新疆迁出率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2.影响2021年~2021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区分是()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明教育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明教育3.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发生的影响是()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2.A 3.D【解析】第2题,新疆资源丰厚,浙江工业兴旺,这是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入的主要缘由。
第3题,迁入浙江的人口主要从事工业、修建业、效劳业等行业,促进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老龄化水平,减轻环境压力。
读我国某市2021年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表达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能够会发生婚育方面的社会效果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要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动了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能够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开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效果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备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剖析,2021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别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要素(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效果。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16)(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16)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 5.292河南省0.5640.562(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________引起的。
(2)描述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安徽在近年来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加,外出务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13.3%。
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原因(3)图中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3.图1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图2为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在城市规划图中,图例②表示的功能区最可能是________,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合适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反映该城市目前发展的人口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 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人口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适用)含解析
2018年高考二轮地理复习讲练测之讲学案专题6 人口考向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问题【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不同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人口问题2.命题规律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人口构成图或表格、曲线图、折线图等方式综合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分析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例1】(2017•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图1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A.中国B.美国C. 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答案】1.C 2.B【解析】考点:人口增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计算能力,关键是结合图中的人口比重算出人口总数,关搞清楚人口比重不等于人口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例2】(2016·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例3】(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答案】7.D 8.B【解析】考点:人口结构。
【名师点睛】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一、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特点掌握人口金字塔图的结构特点,明确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其内涵,是准确解读人口金字塔图的基础。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高考地理专题练人口(测)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上升,工业产值下降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3.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与“单独二孩”政策相比,0~14岁人口将增加约()A.0.2亿B.0.4亿C.0.7亿D.1亿4.“全面放开二孩”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A.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的趋势B.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C.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D.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5.2000~2010年间()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B.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C.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6.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A.县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B.目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C.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县内人口流动比重D.二孩政策一定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7.若A、B、C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自然条件优越性比较:①>②>③B.①、②、③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C.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高考地理专题练人口(测)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1.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中,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正确的排列方式是()A。
①③②④B。
②③④①C。
①②③④D。
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第二阶段农业产值上升,工业产值下降C。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环境 专项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环境专项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2021山东淄博一模)我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退休后获取养老金。
自2018年7月起,我国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级行政区养老保险基金上缴的资金构成,按照各省级行政区在职应参保人数等指标计算上缴总额;当年筹集的资金按照各省级行政区领保人数人均定额全部拨付地方。
下表示意我国福建、辽宁、广东3个省级行政区2019年中央调剂基金预算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省级行政区上缴/亿元下拨/亿元①省741.6267.6②省157.871.4③省131346.8A.广东、福建、辽宁B.辽宁、福建、广东C.福建、广东、辽宁D.广东、辽宁、福建2.与③省相比,①省较低的是()A.劳动人口比重B.人口自然增长率C.老年人口比重D.人口机械增长率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千米2的区域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4.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
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读图,完成5~6题。
5.没有生态赤字的省级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6.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C.自然灾害少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2021湖北九师联盟联考)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
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个省级行政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7~9题。
省级行政区生态适度人口/万人P1/万人P2/万人现实人口/万人广西3276.22970.67203.25331.4新疆1957.31937.24303.32164.4四川2990.33229.26574.59001.3内蒙古1825.83912.34014.32453.2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容量。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学科工具练习含解析
专题一学科工具考点01:经纬网与地图(1-7题);考点02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8-20题,25题,26题, 27题) ;考点03“3S”技术(21-24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点01 易一架飞机沿低空飞行,太阳始终位于其正南方。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飞机的飞行方向可能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若该地位于60°N,则飞行速度为( )A. 1670千米/时B. 1447千米/时C. 837千米/时D. 0千米/时【来源】新疆哈密第二中学2017年期末考点01 易读下面经纬网图所示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四点位于西半球的点有( )A.1个点B.2个点C.3个点D. 4个点4.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图中A点飞行到B点,再从B点飞行到D点,其航向是( ) A. 西南—西北—西南 B. 东北—东南—东北C. 东北—正东—西南D. 西北—西南—西北【来源】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期末考点01 易5.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③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 ①点位于⑤点的东北方向C. 飞机由⑦地飞往⑥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 ⑦地的纬度等于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来源】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期末考点01 难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纬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飞机由⑤地飞往⑥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 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C. 图中两处阴影部分面积相等D. 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⑤、⑥两点间的距离【来源】2017届陕西渭南合阳中学高三10月月考 7题考点01 8题考点02某人幻想试图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
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答案】 C【解析】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
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此完成2~3题。
迁移率~~新疆迁出率 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2.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化教育3.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2.A 3.D【解析】第2题,新疆资源丰富,浙江工业发达,这是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第3题,迁入浙江的人口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促进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老龄化程度,加重环境压力。
读我国某市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专题二轮优编:人口练习包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专题二轮优编:人口练习含答案专题:人口一、选择题(一)读“中国、老挝、韩国和俄罗斯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图”,完成1--2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A.老挝B.韩国C.中国D.俄罗斯2、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是()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B.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C.鼓励移民国外,减小环境压力D.鼓励提前退休,减小就业压力参考答案1---2.A.B解析第1题,比较四国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看出,老挝的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最大,超过35%;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最小,低于5%,表明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
第2题,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缓慢,出现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加重等问题,应积极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解决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
(二)下面图1为2010年上海市人口金字塔图,图2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1.上海市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A.少年儿童比重较高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大C.人口数量呈现负增长D.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2.形成上海市如图1所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原因是()A.青壮年迁入多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老年人口迁入多D.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相同答案1.B 2.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少年儿童比重较小,但人口未出现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大;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上海市人口构成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大,在青壮年中外来常住人口超过本地常住人口。
其原因是上海市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迁入,使得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大。
(三)由婚姻而引起的人们居住地的变动称为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中的重要方面。
读下表,完成第1--3题。
我国某省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地区农村居民婚姻迁移的时空变化情况统计表结婚时期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低山地区近距离(≤5千米)婚迁比重(%)平均婚迁距离(千米)近距离(≤5千米)婚迁比重(%)平均婚迁距离(千米)近距离(≤5千米)婚迁比重(%)平均婚迁距离(千米)1.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婚姻迁移距离在各个时期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表中显示()A.平均婚姻迁移距离平原地区均大于丘陵地区B.平均婚姻迁移距离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C.各时期近距离婚姻迁移比重平原地区均最大D.近距离婚姻迁移比重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2.2000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姻迁移距离均比之前大,与其原因无关的是()A.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大C.交通和通信业的发展D.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3.1950年以来,推动农村居民婚姻迁移时空演变的主要动力是()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B.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C.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D.居民社会地位的提高答案1.C 2.D 3.B解析第1题,表中显示平均婚姻迁移距离平原地区有的时期小于丘陵地区,A项错;平均婚姻迁移距离低山地区有的时期大于丘陵地区,B项错;各时期近距离婚姻迁移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C项正确;近距离婚姻迁移比例低山地区有的时期大于丘陵地区,D项错。
最新高中课标必修二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强化训练16及答案新人教版
A.强化训练(十六)一、选择题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非劳动年龄人口指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指15~64周岁人口。
回答1~2题。
1.人口红利期形成原因,是1982年以后( )A.改革开放,人口机械增长减少B.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下降.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少儿出生比例下降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劳动力负担降低[解析] 由图可知1982年以后,我国处于人口红利期,是因为抚养比降低,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少儿出生比例下降。
[答案]2.解决人口红利消失的措施,较合理的是( )A.形成适度的人口自然增长B.降低老人和儿童比例.限制劳动力人口的迁移D.留守老人转移到城市养[解析] 2010年前后人口红利降低,说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所以措施是对计划生育政策加以调整,放开二胎,形成适度的人口自然增长。
[答案] A(2015·山东菏泽二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增高B.环境承载力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D.城市化进程加快[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原因及影响。
我国启动“单独二胎”政策,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依靠子女养老,对。
与人口死亡率、环境承载力、城市化进程关系不大,A、B、D错。
[答案]4.此项政策实施,带的影响最可能是( )A.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D.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解析] 此项政策实施,最可能是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不至于出现劳动力短缺,D对。
可能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A错。
不会影响人口增长模式,B错。
不会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错。
[答案] D(2015·四川绵阳重点高中月考)下表是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据表回答5~6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专项训练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专项训练题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1为安徽省区域图,长江和淮河将安徽省分为三个区域,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
图2为安徽省内人口流动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第七次全国(不含港澳台)人口普查安徽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人)、城镇化率(%)及面积(平方千米)。
(2)分析安徽省内人口大量流入合肥市的原因,并阐述人口流动对合肥市的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人口迁移表现出明昰的方向偏妤性。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河南为例,目前人口净迁移对其农业增长仍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已趋于微弱。
下图示意2000—2017年我国中部地区6省人口净迁入(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情况)的人口规模变化。
(1)概括我国中部地区6省跨省人口迁移的特征。
(2)说明安徽人口跨省流动偏好流向长三角地区的原因。
(3)分析河南人口净迁移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
1990年10月“西海固”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玉泉营,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之后20年间陆续接纳来自“西海固”移民4万多人。
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这里陆续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变为全国前8的城市。
(2)简析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
高考地理-人口讲-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人口(讲)考向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问题【例1】(2016•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例2】(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 c 方案与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 .人口性别比B .老年人口比重C .青壮年人口比重D .少儿人口比重8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 A . a 方案较合理B . b 方案较合理C . c 方案较合理D .均不合理【例3】(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 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1 /14*用吉人口端粗It ) h 力・大口“青科》*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例4】(2014 •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 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 .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8 .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 .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三讲典例】【例1】(山西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五校联考)根据卫计委7月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0〜14岁低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5%,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0.1个百分 点,远低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1.2019年在D电商举办的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D电商根据其旗下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展开分析并发布了基于D电商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D电商平台大数据充分覆盖流动人口,动态呈现人口变化,为现有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补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根据电商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获取的人口流动数据的最大优点是( )A.覆盖面更广B.准确性更高C.时效性更强D.误差率更低(2)分析图中四城市数据,可以看出( )A.北京人口流动性最强B.上海人口增长最缓慢C.四城市规模都在缩小D.广州、深圳人口规模相当(3)据数据显示,与北京相比,上海、广州、深圳人口迁移以周边城市较多,说明三城市地区( )A.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B.城市已经均衡化发展C.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D.都市圈发展的水平高2.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方式③空间距离④地形阻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A.山西、青海B.山东、内蒙古C.云南、北京D.广东、安徽(3)该图说明()A.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C.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3.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应了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模。
下图1为2019年农历腊月十六(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农历正月初八(2020年2月1日)期间,武汉迁出人口趋势图,图2为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农历正月十五(2020年2月8日)期间,武汉迁入人口趋势图。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人口迁移与人口增长含答案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知能提升——伽廖卜—_______ — ______ [高效演练•增分提能]选择题(2021 -海口高三考试)读我国部分区域人口净流入示意图(单位:万人),完成下题。
万人计新疆、西藏)-200 20n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年1.2015-2018年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的区域是()A.东部和西部B.东部和中部C.中部和西部D.中部和东北解析:选A。
读图可知,2015-2018年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入值一直为正值,说明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A正确。
2.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20岁结婚生孩子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100年100年就有五代人100年只有四代人晚婚五年.一百年可以少生一代A.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B.早婚能提高人口迁移率C.早婚可降低出生率D.早婚可遏制人口的增长答案:A(2021 •河北高三一模)下图示意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出人口月变化和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意愿。
读图完成3~4题。
A.城币化水平提高 B.人均农业产值降低C.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D.医疗设施不断完善4.日本人口过疏地区近年来人口比例持续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就业机会多C.环境日益恶化D.人口老龄化严重解析:第3题,依据图文信息,日本人口过疏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州岛等乡村地区, 且过疏地区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当地乡村地区人口并不一定迁移到当地的城市,更可能 迁移到自然条件更优越、经济更发达的本州岛,因此北海道人口的过疏化不可能使当地城市 化水平提高,A 错误。
北海道人口的过疏化主要出现在乡村地区,当地乡村地区人口减少可 能使当地人均农业产值增加,B 错误。
人口减少,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C 正确。
人口减少, 医疗设施利用率低,医疗设施得不到完善,D 错误。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口变化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人口变化专题练习题据统计,2016年深圳市常住人口1 190多万,而户籍人口不到405万,人口严重倒挂(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的现象)。
从2017年开始,我国各地市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深圳也把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但是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
据此完成1、2题。
1.深圳市“人口倒挂”现象是由于(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②户籍人口增长快③落户门槛高④本地人口大量外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深圳市调整落户条件后,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环境质量B.家庭因素C.生活成本D.生活习惯下图示意2017年慕尼黑市人口结构与德国整体水平对比。
读图,完成3、4题。
3.推测德国市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是( )A.婴幼儿养育B.健康养老C.体育和娱乐D.房地产业4.慕尼黑市应对未来几年人口的变动,需要( )A.关注失业问题B.建设更多的养老院C.延迟退休年龄D.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下图是黑龙江省2015年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反映近些年的一般情况)。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该省57岁以上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受教育程度B.经济状况C.性别差异D.婚姻状况6.该省57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 )A.厦门B.桂林C.三亚D.昆明读我国分区域人口净流入示意图(单位:万人),完成7、8题。
7.2015~2018年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的区域是( )A.东部和西部B.东部和中部C.中部和西部D.中部和东北8.据图推测最近几年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最有可能是( )A.东部→西部B.西部→中部C.东北→东部D.西部→东北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的现象。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乡村分布变化示意图(暂缺港澳台数据),从各地区乡村数量和平均规模的变化特点来看,乡村分布正在经历三种类型的变化:乡村碎片化、乡村收缩、乡村扩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2-1 人口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2015·大连模拟]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世界平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及预测,据此完成1~3题。
1.据材料可知( )A.2015年前后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B.韩国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C.1950~2050年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日本D.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之首答案 D解析中国在200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进入老龄化社会,A项错误。
1999年以前,韩国老龄化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项错误。
2001年前中国老龄化速度明显低于日本,C项错误。
故D项正确。
2.下列不属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成因的是( )A.生活水平的提高B.医疗条件的改善C.偏低的生育率D.退休年龄的推迟答案 D解析推迟退休年龄与老龄化速度无关。
故D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3.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些年发生倒置现象,2010年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和10.1%。
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答案 C解析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与大量农村年轻人口而不是老年人口迁入城市有关。
大量年轻人口迁入城市,延缓了城市老龄化速度,加速了农村老龄化。
故C为正确选项。
[2015·温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中等城市1980~2010年人口变化率图(注: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数)。
完成4~5题。
4.据图推断该城市人口( )A.总量逐年增长B.90年代前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C.2005年后总人口有所减少D.目前属过渡型增长模式答案 A解析2000年以前,人口净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正值,人口总量增长;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为正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和大于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专题1
考试时间:15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广东高考真题)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
可判断该年()
表1
国家
中国印度德国美国
人口数(百
万人)
1338 1155 82 307
比重(%)17 1.3 8 4.5 A.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2.(2015年广东高考真题)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湛江
(2015年福建高考真题)图2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4.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2015北京高考真题)图4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中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回答问题。
5.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的社会。
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完成6~8题。
6.据材料可知
A.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
B.2023年我国60至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1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D.204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达到最大值
7.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老龄化程度正在接近,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8.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B.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C.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
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9-10题。
9..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 ) A .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B .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C .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
D .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10..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
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 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1.读下面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图16)
材料二: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图17)
材料三: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图18)
(1)结合材料一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2分)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2.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宁地区。
材料二: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1)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分)
2016衡水万卷作业十六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14
12 10 8 6 4 2 0
40 35 30 25 20 15 10 5
水
资源限
制度
2000年 2010年
2000年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
全国总人口 超载地区总人口 实际超载人口
水资源限制度
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考点:城市人口
2.B
命题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口空间流动影响因素变化的理解:
思路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常住人口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根据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可知,人口迁出地一般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结合选项省份应选B项。
浙江、广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海南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也以人口迁入为主。
3.D
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
故选D。
4.B 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
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
故选B。
考点:人口结构
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及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读图可知,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人口迁出比例高;仅限于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省级行政中心高;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人口迁出比例低;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
考点:人口的迁移
6.A 2000年后,我国老龄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故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由图可知,2050年我国岁人口数量达到最
大值;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7.C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仍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而且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因此会使农村老龄化比重上升,
城市老龄化比重下降。
8.B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应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正确引导新时期的人口迁移。
9.【答案】D
【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据图可知,相对于2000年,2010年的“全国总人口”、“超载地区总人口”与“实际超载人口”三项指标数值都增加了,但“超载地区总人口”与“实际超载人口”指标数值增加幅度大于“全国总人口”,说明人口超载地区在增加、水量盈余地区在减少,故排除A、B选项。
据图可知,“水资源限制度”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增大趋势,而题干中的信息——水资源限制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说明中国的“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而C选项的信息根据题干及图中信息无法判断。
10.【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来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中国“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根本上是因为水资源超载地区人口的增加。
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分流人口——“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另一个措施就是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而“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与“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的措施不
符合常理,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
二、非选择题
11.(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上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铁路枢纽,陆上交通便利。
(2)特点: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周边省份为主。
(3)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武汉市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或者促武汉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带来交通、住房、教育、环境压力等。
解析:(1)城市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气候等)、经济地理区位(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军事、宗教、旅游、科技等)。
(2)据材料二可知,武汉市迁入人口有73.70%来自本省;据材料三可知,省外迁入武汉人口以周边省份为主。
(3)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就业、交通、住房、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城市区位条件;人口迁移的影响。
12.(1)位于河谷地区;气候条件较优越;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任答2点2分)
(2)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
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不利:就业压力加大。
(特点2分,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