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跨度桥梁发展动态及展望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综观大跨径桥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世界桥梁建设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
就中国来说,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就有5个跨海工程、杭州湾跨海工程、珠江口伶仃洋跨海工程,以及琼州海峡工程。
其中难度最大的有渤海湾跨海工程,海峡宽57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桥梁;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海峡宽20公里,水深40米,海床以下130米深未见基岩,常年受到台风、海浪频繁袭击。
此外,还有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青岛至黄岛、以及长江、珠江、黄河等众多的桥梁工程。
在世界上,正在建设的著名大桥有土耳其伊兹米特海湾大桥(悬索桥,主跨1668米)、希腊里海安蒂雷翁桥(多跨斜拉桥,主跨286+3×560+286米);已获批准修建的意大利与西西里岛之间墨西拿海峡大桥,主跨3300米悬索桥,其使用寿命均按200年标准设计,主塔高376米,桥面宽60米,主缆直径米,估计造价45亿美元。
在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跨直布罗陀海峡也提出了一个修建大跨度悬索桥的方案,其中包含2个5000米的连续中跨及2个2000米的边跨,基础深度约300米。
另一个方案是修建三跨3100米+8400米+4700米的巨型斜拉桥,其基础深度约300米,较高的一个塔高达1250米,较低的一个塔高达850米。
这个方案需要高级复合材料才能修建,而不是当今桥梁用的钢和混凝土。
大跨度桥梁向更长、更大、更柔的方向发展:研究大跨度桥梁在气动、地震和行车动力作用下其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拟将截面做成适应气动要求的各种流线型加劲梁,以增大特大跨度桥梁的刚度;采用以斜缆为主的空间网状承重体系;采用悬索加斜拉的混合体系;采用轻型而刚度大的复合材料做加劲梁,采用自重轻、强度高的碳纤维材料做主缆。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新材料应具有高强、高弹模、轻质的特点,研究超高强硅粉和聚合物混凝土、高强双相钢丝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塑料等一系列材料取代目前桥梁用的钢和混凝土。
在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桥梁工程在中国发展中的未来展望
桥梁工程在中国发展中的未来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桥梁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仍然有着更为宏伟的展望与期待。
未来的桥梁工程将手把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切实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多元需求,构建出更为美丽、更为宜居的城市环境。
首先,在未来的十年里,桥梁工程将持续迈向高质量建设。
由于桥梁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对于材料、工程和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未来,感兴趣的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将逐渐发挥其在桥梁工程领域中的优势作用。
这些新技术的作用将是优化桥梁设计的构思、完善运营管理和后期维护机制。
不仅如此,在实际建设中,利用云计算等技术配合场地信息和数据分析,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桥梁工程的风险,提前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在建设完成后极大地降低损失。
其次,未来桥梁工程将实现更为高效率的建设。
从人力资源的配备到施工机器的使用,都将提高效率,因此未来的桥梁工程将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完成。
首先,人力资源方面,未来桥梁工程将有足够的工程师和施工队,而不再担心人才短缺的问题。
另外,未来人力资源的获取途径也将更为于便捷,其他领域有着相似的工程和设计技术的专业人才,将更容易地加入到桥梁工程领域,拓宽了人才源头。
其次,机器的使用和引进也将使未来桥梁工程更快完成。
例如,在设计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使用将为基础设计提供一个更为高效和表现力更强的工具。
此外,3D 打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这将使未来的桥梁工程领域里难度较低的部分,像桥墩、裙边等可以通过3D技术很快完成,而不再需要人工制造,这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时间。
last but not least,未来桥梁工程将拥有更低的成本。
低成本与高质量、高效率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想要拥有这些优秀的业绩表现,将本着控制成本为先的原则,实现全过程的降本和节能,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等多个环节都会在成本控制中综合考虑。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不仅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桥梁建设规模的扩大1.1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长,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
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交通需求,还要兼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因素。
1.2 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网络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桥梁来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
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以确保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1.3 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强: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桥梁建设在农村公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桥梁技术的创新与进步2.1 钢结构桥梁的应用:钢结构桥梁具有自重轻、施工快、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钢结构桥梁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和维护费用。
2.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是大跨度桥梁的首选结构形式。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2.3 桥梁监测与维护技术的创新:随着桥梁规模的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桥梁的监测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的监测技术和维护方法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损伤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三、桥梁安全管理的加强3.1 桥梁设计标准的完善:我国不断完善桥梁设计标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安全系数。
新的设计标准要求桥梁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3.2 桥梁安全评估的推进:桥梁安全评估是对桥梁结构和使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为桥梁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将加强对桥梁安全评估的推进,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
中国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一、概述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铁路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国新建铁路桥梁设计运行速度一直不超过160km·h–1,1998年开工建设的秦沈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的最高设计运行速度提高到250km·h–1,这是中国建设更高速度铁路的第一次尝试。
21世纪初,以京沪高铁和武广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为标志,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最高设计速度达到350km·h–1。
到2016年年底,高铁通车里程达22 000km。
桥梁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已建成的22 000km高速铁路中,桥梁总长度超过50%,其中京沪高速铁路桥梁长度更是达到线路全长的85%以上,这些桥梁中大多采用跨度32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同时,中国地理和气候具有多样性,西部有干燥高原、巍巍高山、深大峡谷、湍急河流;东南部濒临大海,河流宽阔。
要跨越宽阔水域和高山峡谷还必须建设大跨度桥梁。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跨度超过200m的大跨度高铁桥梁已达60余座,其中跨度超过1000m的2座,超过500m的约10座。
表1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表1 中国部分大跨度高铁桥梁主要参数表桥梁通行高速铁路的先决条件是要保证高铁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建立高速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综合考虑桥梁结构、运行车辆、轨道等因素,对桥梁结构进行动力设计和评价。
从桥梁结构的角度来讲,核心是要求桥梁具有更好的刚度,以获得更好的轨道平顺性(见表2)。
表2 轨道平顺性要求比较表为实现高速列车在桥梁上运行的需求,必须对结构、材料、建造施工技术等开展系统研究。
二、多功能合建桥梁技术桥位也是一种资源。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航运业发达,岸线资源十分宝贵。
既要考虑建设桥梁对环境、岸线和长江通航的影响,又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铁路、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过江需求,将公路、铁路、市政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在同一座桥梁上,是工程师的最好选择。
我国大跨度拱桥建设现状与展望
第二部分
国内典型拱桥简况
丫 髻 沙 大 桥
全桥总长1084米,主桥采用76m+360m+76m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铁道专业设计院设计,贵州桥梁集团公司承建。铁道专业设计院设计,贵州桥梁集 团公司承建。采用岸上立架拼装拱肋、然后竖转加平转、合拢成拱的方法施工。转 体施工设施用钢材6784t、混凝土7228立方米,转动体结构长258.71m、宽39.4m、高 86.285m,平转角度:广氮岸(9#墩)117.1117°、沙贝岸(10#墩)92.2333°,转盘 环道直径:33m、宽1.1m,主拱竖转结构总重2058t,平转结构总量13685t,索塔高:
澳大利 5 悉尼大桥 亚
第一部分 世界大跨度拱桥简介
地 序 桥梁名称 号 位 理 置
跨径/m
430 428 420
竣工 结 年度
构
形
式设 计 单 位
施工单 位
支井河大 7 湖北省 桥 8 新光大桥 广 东 省 万县长江 9 重庆市 大 桥
上承式钢管砼拱 在建 中交二院 桥 下承式钢桁架拱 贵州桥 2007 中铁咨询院 桥 梁 劲性骨架钢管砼 1997 下 承 式 拱 桥 四川路 桥
第二部分 卢 浦 大 桥
国内典型拱桥简况
位于上海市,主桥全长750m,为100m+550m+100m中承式系杆拱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城市建设设计院联合设计,上海建工集 团承建,2003年通车。目前世界上首座采用箱型拱结构的特大型拱 桥,主拱截面世界最大(9米高、5米宽);大桥建设中所使用的16 根水平系杆索是目前世界拱桥中长度最长(760米)、直径最粗(18 厘米)、单根重量最重(110吨)的水平索;
第二部分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1 建设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大量的道路桥梁项目相继启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各地也纷纷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
1.2 技术水平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在技术水平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推进,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同时,相关技术标准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1.3 桥梁管理与维护加强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相关部门加强了桥梁的巡查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存在的问题。
此外,桥梁维护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创新,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在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将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将加强桥梁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道路桥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桥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的桥梁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交通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2.3 结构优化在桥梁设计方面,未来将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
通过采用新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减少桥梁的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同时,也将注重桥梁的美观性和艺术性,使桥梁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的象征。
三、未来发展方向展望3.1 高速公路建设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间交通的主要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中国大跨度桥梁进展与展望
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时,中国将积极拓展科研与技术应用,推动大跨度桥 梁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全球大跨 度桥梁建设的进步。
谢谢观看
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时,中国将积极拓展科研与技术应用,推动大跨度桥 梁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全球大跨 度桥梁建设的进步。
参考内容
引言
中国作为全球桥梁建设的重要领军国家,近年来在大跨度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果。本次演示将介绍中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最新进展、技术发展及未来 展望,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中国大跨度桥梁技术进展
中国在大跨度桥梁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桥梁设计方面,中国已 具备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能够自主开发大型桥梁计算软件,并广泛 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其次,在桥梁施工方面,中国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 高强度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技术、悬索桥技术等,能够确保桥梁建设的质量和 效率。
中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成功建成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跨度桥梁。 这些桥梁包括但不限于:苏通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东海大桥、杭州 湾跨海大桥等。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推进大跨度桥梁建设,如:港珠澳大桥、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等。未来,中国将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 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国际大跨度桥梁建设。
未来,中国大跨度桥梁建设将继续向超大规模、超高性能、绿色环保等方向发 展。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推进国际大跨度桥梁建设, 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
结论
中国大跨度桥梁最新进展与展望展现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显著实力和影响力。 无论是在已建成的桥梁、正在建设的桥梁还是未来的建设规划方面,中国都取 得了显著成果和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大跨度桥 梁建设将继续保持创新与发展的态势,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合集)
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合集)第一篇: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
诸如正在建设的重庆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并创造了该类型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以1490m跨度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刚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此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香港青马大桥,其跨度分别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南京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荆沙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等特大桥的跨度名列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世界前十位。
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1)跨径不断增大目前,世界上钢梁、钢拱的最大跨径已超过500m,钢斜拉桥为890m,而钢悬索桥达1990m。
随着跨江跨海的需要,钢斜拉桥的跨径已经突破1000m,钢悬索桥将超过3000m。
至于混凝土桥,梁桥的最大跨径为300m,拱桥已达420m,斜拉桥为530m。
(2)桥型不断丰富本世纪50~60年代,桥梁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混凝土梁桥悬臂平衡施工法、顶推法和拱桥无支架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的竞争能力;斜拉桥的涌现和崛起,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极大的生命力;悬索桥采用钢箱加劲梁,技术上出现新的突破。
大跨度桥梁发展回顾
大跨度桥梁发展回顾大跨度桥梁是指跨度超过1000米的特大型桥梁。
在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在大跨度桥梁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桥梁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标志性建筑。
本文将回顾大跨度桥梁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1. 大跨度桥梁的起步阶段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始于20世纪,最初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
众所周知,1955年萨拉曼卡大桥建成开通,跨度哥本哈根海湾大桥获得超过 1300 米的跨度跨度,成为了第一座大跨度桥梁的典范,拉开了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序幕。
此后,日本、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逐渐加入了大跨度桥梁的建设。
这些桥梁不仅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为了当地标志性的建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2. 大跨度桥梁在交通领域的作用大跨度桥梁在交通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
它们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缓解了交通压力,加速了地区之间的联系。
中国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将珠江三角洲连接在一起,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大加强了香港、澳门和珠海之间的交通联系。
类似地,美国的旧金山湾大桥、法国的米勒高架桥、日本的鸭绿江大桥等大跨度桥梁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
3. 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与设计大跨度桥梁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在桥梁结构设计上,大跨度桥梁往往采用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等新型材料,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在施工技术上,大跨度桥梁采用了预制构件、悬索桥技术、悬挂钢索等先进工艺,保证了桥梁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4. 大跨度桥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将会更加普遍化。
未来,大跨度桥梁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将继续发挥着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难度将逐渐降低,对人们的生活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到2030年,预计全球将建设一批新型大跨度桥梁,为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大跨度桥梁现状
桥梁建设的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为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建设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PC连续刚构桥,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现综述大跨径桥梁建设和发展情况。
斜拉桥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由于拉索的自锚特性而不需要悬索桥那样巨大锚碇,加之斜拉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已成为大跨度桥梁最主要桥型,在跨径200~800m的范围内占据着优势,在跨径800~1100m特大跨径桥梁角逐竞争中,斜拉桥将扮演重要角色。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选择不同的结构外形和材料可以组合成多彩多姿、新颖别致的各种形式。
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混凝土的。
主梁有混凝土梁、钢箱梁、结合梁、混合式梁。
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拉索材料有热挤PE防护平行钢丝索、PE 外套防护钢绞线索。
现代斜拉桥可以追溯到1956年瑞典建成的主跨182.6米斯特伦松德桥。
历经半个世纪,斜拉桥技术得到空前发展,世界已建成主跨2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00余座,其中跨径大于400m有40余座。
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上建成的著名的斜拉桥有法国诺曼底斜拉桥(主跨856米),南京长江二桥钢箱梁斜拉桥(主跨628米)、福建青州闽江结合梁斜拉桥(主跨605米)、挪威斯卡恩圣特混凝土梁斜拉桥(主跨530米),1999年日本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度多多罗大桥(主跨890米),是斜拉桥跨径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世界斜拉桥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表一)表一:世界大跨度斜拉桥我国自1975年四川云阳建成第一座主跨为76米的斜拉桥,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在二次大战后复兴的桥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推广,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斜拉桥100多座,其中跨径大于200米的有52座。
中国大跨度桥梁最新进展与展望
艰难历程和巨大成就ꎻ桥梁是一部现实的技术史ꎬ它
新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大跨度桥梁上的应用ꎬ我国桥
是人类智慧的宫殿ꎬ蕴藏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精湛
梁建造水平已从世界先进向世界领先大踏步迈进ꎮ
技艺ꎻ大跨度桥梁是桥梁界的宏篇巨著ꎬ它标榜着建
尤其是许多带有大跨、重载、高速特征的超级斜拉
收稿日期: 2019 - 12 - 06
strength or new materials will be tried and new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will increasingly be researched
and employed for long ̄span bridges.
Key words: long ̄span bridgeꎻ cable ̄stayed bridgeꎻ suspension bridgeꎻ new structureꎻ new materialꎻ
year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achievements of utilization of new structuresꎬ new materialsꎬ new e ̄
quipment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long ̄span bridge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ꎬ based on which the devel ̄
桥梁建设 2020 年第 50 卷第 1 期( 总第 261 期)
Bridge Constructionꎬ Vol. 50ꎬ No. 1ꎬ 2020 ( Totally No. 261)
13
文章编号:1003 - 4722(2020)01 - 0013 - 07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1 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大型跨江跨海桥梁、高速公路等项目层出不穷。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型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应用使得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1.3 智能化建设逐渐成为主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监测系统、智能维护系统等应用逐渐成为主流。
二、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建设将成为主流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推动绿色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将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设中,提高桥梁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
2.3 智能化维护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化维护系统将逐渐成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实现桥梁的远程监测、预警和维护,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发展机遇3.1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推动我国桥梁建设与国际接轨。
3.2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道路桥梁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道路桥梁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
3.3 技术进步为道路桥梁建设提供支撑技术进步将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提供更多支撑,推动桥梁建设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发展挑战4.1 资金投入不足道路桥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何增加资金投入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4.2 建设质量和安全问题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和安全问题向来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建设质量和保障桥梁安全成为发展的重要挑战。
4.3 环境保护问题道路桥梁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保护环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前言:根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规定:单跨跨径大于40m即为大桥,一般认为单跨跨径大于100m的桥梁即为大跨度桥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跨径桥梁的建设在20世纪末进入了一个高潮时期.众所周知,大跨径桥梁建设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近百年来。
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跨径桥梁建设发展十分迅速。
不同桥型大跨径桥梁的发展,日益被各国桥梁界人士所关注。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建造大跨径桥梁的高潮。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大跨径桥梁建设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高等级公路、道路建设的发展,修建大跨径城市桥梁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城市大跨径桥梁,除考虑运输、航运、地理、地质、水文、环境等因素外,还有区别于跨越一般江河大跨径桥梁的特殊因素.因此应研究城市大跨径桥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我国城市大跨径桥梁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桥梁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结构形式跨度历史现状发展1.大跨度桥梁类型大跨度桥梁在现今世界发展十分迅速。
桥梁的发展史就是桥梁跨度不断增长的历史,也是桥型不断丰富的历史。
大跨度桥梁可分为: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连续梁桥和拱桥.1。
1板式桥板式桥(如图 1.1)是公路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它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因此,一般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
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区高速公路上的中、小跨径桥梁,特别受到欢迎,从而可以减低路堤填土高度,少占耕地和节省土方工程量。
实心板一般用于跨径13m以下的板桥。
因为板高较矮,挖空量很小,空心折模不便,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均可。
空心板用于等于或大于13m跨径,一般采用先张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先张法用钢绞线和冷拔钢丝;后张法可用单根钢绞线、多根钢绞线群锚或扁锚,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成孔采用胶囊、折装式模板或一次性成孔材料如预制薄壁混凝土管或其他材料.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板桥,其发展趋势为: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为了保证使用性能尽可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方式和锚具多样化;预应力钢材一般采用钢绞线。
大跨度桥梁
大跨度桥梁大跨度桥梁1.大跨度桥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1斜拉桥斜拉桥是现代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跨越峡谷、海湾、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桥墩和由于地质的原因不利于修建地锚的地方,往往选择斜拉桥的桥型。
它的受力体系包括桥面体系,支承桥面体系的缆索体系,支承缆索体系的桥塔。
斜拉桥不仅能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和动力特性。
它以其跨越能力大,结构新颖而成为现在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最具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
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
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30余座,仅次于德国、日本,而居世界第三位。
而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一。
中国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的斜拉桥100多座,其中有52座跨径大于200米。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总结加拿大安那西斯桥的经验基础上,1991年建成了上海南浦大桥(主跨为423米的结合梁斜拉桥),开创了中国修建400米以上大跨度斜拉桥的先河。
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
今后斜拉桥的体系多以漂浮式或半漂浮为主。
半漂浮式可用柔性墩或在塔上设水平拉索阻止桥面过分的漂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抵抗温度变形及地震。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桥面继续轻型化,跨径继续增大,中小跨径也具有竞争力2)塔架构的多样化3)多跨多塔斜拉桥1.2悬索桥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除苏通大桥、香港昂船洲大桥这两座斜拉桥以外,其它的跨径超过1000m以上的都是悬索桥。
如用自重轻、强度很大的碳纤维作主缆理论上其极限跨径可超过8000m。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三个悬索桥大国,即美国、英国与日本。
全球各类悬索桥的总数已超过100座。
美国在悬索桥的发展上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技术上日趋成熟,为全球悬索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首先使悬索桥成为跨越千米以上的唯一桥型。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标题: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道路桥梁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1 道路桥梁总体规模扩大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桥梁总量逐年增加。
城市化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道路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桥梁结构越来越复杂,设计和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地区的桥梁建设滞后,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趋势展望2.1 绿色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智能化发展,推动桥梁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高速化和大跨度化随着城市化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未来道路桥梁建设将趋向高速化和大跨度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2.3 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桥梁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结语:总的来说,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智能化发展,推动高速化和大跨度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努力实现道路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能够更好地为城乡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道路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设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农村公路到高速公路,从简易桥梁到大型跨海跨江桥梁,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公里,连接了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
2. 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最早的简易木桥到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我国在桥梁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施工,使得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尽管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区域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平衡性。
一些发达地区的道路桥梁密度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道路桥梁建设还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交通不便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和低碳施工等措施,将成为未来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要方向。
2. 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和数字化将成为未来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要趋势。
例如,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此外,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效率,减少成本和时间。
3. 高速化和大型化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速公路和大型跨江跨海桥梁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高速化和大型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4.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连接不同地区的交通网。
加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旨在全面了解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 建设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桥梁网络,总里程超过100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桥梁里程超过4万公里,城市道路桥梁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2. 技术水平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在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采用了先进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同时,还广泛应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自锚式悬索桥等,进一步推动了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
3. 桥梁类型我国道路桥梁类型多样,包括梁式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其中,斜拉桥和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成为我国桥梁建设的新亮点。
例如,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飞跃。
4. 经济效益道路桥梁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道路桥梁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同时,道路桥梁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三、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将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提高道路桥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道路桥梁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桥梁的远程监测、智能维护和智能交通管理。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提前预警和修复潜在问题。
近现代大跨度桥梁技术发展进程及展望
目录1引言 (2)2桥梁发展历程 (3)2.1混凝土梁桥 (3)2.2钢梁桥 (6)2.3拱桥 (6)2.4悬索桥 (7)2.5斜拉桥 (8)2.6其他桥型 (9)321世纪桥梁发展展望 (9)3.1桥梁技术发展方向 (9)3.2各桥型发展方向 (11)3.3材料发展 (11)4总结 (12)5参考文献 (13)6小组分工 (13)近现代大跨度桥梁技术发展动态摘要: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以及各种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作为经济发展枢纽的桥梁工程也随之迅速发展。
为了桥梁建筑能朝着大跨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从桥梁建筑的类型、发展历程、未来展望等方面探求桥梁的正确发展方向。
关键词:桥梁建筑、发展历程、未来展望1引言自18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0多年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和交通运输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世界桥梁,桥跨由英国熟铁链杆桥曼内海峡桥主跨177米的最初桥跨的世界之最,到1931年美国建成乔治华盛顿桥,主跨首先突破1000米大关,达到1067米,百米到千米桥跨的发展历经了一个半世纪。
20世纪的后70年里,美国的主跨1280米的金门大桥、主跨1289米的维拉扎纳大桥,两次刷新了当时的世界桥跨记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的恒比尔河大桥、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先后再次刷新世界桥跨记录,桥跨才开始接近2000米大关。
21世纪世界桥梁跨度有多长?随着意大利主跨3300米的墨西拿海峡大桥设计的完成,人类社会的建桥技术、新型材料运用使桥梁跨度已步入登峰造极阶段。
据有关桥梁专家预测,筹建中的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大桥、美俄之间的白令海峡大桥的桥梁跨度将突破墨西拿海峡大桥主跨的长度,成为21世纪新的世界桥梁跨度之最。
这些主跨接近4000米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特大型桥梁建成之后,除大洋洲孤悬于大洋之中外,亚非欧美四大洲将联为一体.2桥梁发展历程2.1混凝土梁桥2.1.1简支梁桥简支梁桥对于做桥梁设计的人是最熟悉最基本的,是结构受力和构造最简单的桥型,属于静定结构,在目前中小跨径公路桥梁或城市桥梁中应用广泛。
2024年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年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现状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施工材料方面,高强度、高耐久性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有效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施工工艺上,随着预制拼装技术、无支架施工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施工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然而,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部分地区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限制,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工程环境和更高的安全要求,施工技术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技术创新与突破面对现状,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创新与突破。
首先,在材料科学领域,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其次,在施工工艺方面,预制拼装技术、悬索桥施工技术、斜拉桥施工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如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这些技术创新和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发展趋势分析展望未来,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绿色化: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施工将成为未来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工艺和循环利用等手段,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施工将成为未来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重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跨628m,2001
2006-2-21
44
南京长江三桥
主跨2604068-m2-2,1 钢桥塔,2005年10月通车
45
苏通长江大桥
主跨1088m,在建
2006-2-21
46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是国内继武汉、南京、九江、芜湖长江大桥之后的第五座公铁两用长江大 桥,也是国内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 大桥设计为主跨504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公路桥面以上塔高123米。正桥长 4657米,公路6车道、铁路4线(设计时速200km),桥面全宽27米 工程2004年动工,工期4年半,估算工程总投资约110亿元。
2006-2-21
5
国内的几座连续刚构公路桥
广东洛溪大桥,1988年,主跨180m
云南元江大桥,2003年,主跨265m
黄石2长00江6-2大-21桥,1995年,主跨245m
虎门大桥辅航道桥,1997年,主跨270m6
国内的几座连续刚构铁路桥
攀钢二期工程金沙江铁路大 桥,1995年,主跨168m
2006-2-21
9
体外预应力
2006-2-21
特点-减小截面尺寸;提高混凝 土浇筑质量;无须预留孔道,减 少孔道压浆等工序;施工方便迅 速,钢束便于更换;钢束线形容 易调整,减小预应力损失;但其 对力筋防护和结构构造等的要求 较高,抗腐蚀、耐疲劳性能有待 提高。
10
大跨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问题
悬臂浇注法的特点:全桥整体受力性好,可以方便的调整浇注标高,提 高施工精度,但工期较长。
2006-2-21
12
采用吊机的悬臂拼装法
佛开高速公路九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跨50+100+ 2×160+100+50m,国内排名第二,1996年建成,悬臂拼装施工, 右图为节段预制现场
悬拼特点:进度快;制梁质量好;混凝土收缩徐变小;线形容易控 制;适合于多跨施工
宁波大榭岛跨海大桥,170m,铁路单线, 公铁两用桥,2001年
南昆铁路板其二号桥,1996年,主跨72m
2006-2-21
南昆铁路清水河桥, 1996年,主跨1278m
介于先张法和后张法之间的预应力张拉技术
由乌克兰的工程师发明
新的预应力工艺是在浇注砼尚未凝固的时 候施加预应力,砼在压力的情况下固结。 这种施加预应力需要用特殊的可滑动的模 板即能把压力传给砼的装置。
17
按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划分的设计方法
同一设计: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通常为同一型号, 这是常见情况
混合设计(Mixed Design):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 等级不同,如日本1988年建成的与岛公铁两用连 续钢桁梁桥,其在支点附件的上下弦杆采用HT780 钢,临近的部分弦杆采用HT690钢,其余杆件则采 用强度更低的钢材;正在建造的重庆朝天门大桥, 其主桁结构分别采用Q420qD和Q370qD,钢桥面 板、桥面系和联结系则采用Q345qD
22
重庆朝天门大桥,在建,552m
宜万2铁00路6-2万-21州长江大桥,主跨360m的单拱连续钢桁梁,02年12月开工,2005年6月2合3 龙
国内的几座钢筋混凝土拱桥
宜宾小南门大 桥,中承式混凝 土提篮拱桥,跨 度240m, 1990 年建成,时称“亚 洲第一大中承式 钢混拱桥”
劲性骨架法施工
不足:刚度较小,容易振动
2006-2-21
35
我国悬索桥的主要特点
混凝土索塔;(倾向于采用)扁平钢箱 梁;垂直吊索; PS法(预制平行丝股法) 主梁主要为钢箱梁
2006-2-21
36
桥例:我国的几座悬索桥
汕头海湾大桥,452m,1995 西陵长江大桥,900m,1996
重庆鹅公岩大桥,560m,2001 厦门海沧大桥,648m,1999
2006-2-21
万州长江大桥
1:10全桥模型试验
27
钢管混凝土拱桥
四川旺苍东河大桥,跨度115m, 1990,第一座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2006-2-柳21 州市文惠大桥,跨度3×180m,1994,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28
钢管混凝土拱桥(续)
宜宾戎州大桥,跨度260m,缆索,2004年
100mm),厚板焊接 构造:栓焊连接,桁梁桥整体节点 制造: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一体化制造
(CIM) ,无余量切割,反变形焊接,激光装配等
钢板梁和钢箱梁桥
材料:高性能钢 构造:正交异性板,全焊结构
应用:国内钢桁梁桥多用于大跨度铁路桥,钢板 梁桥多用于中小跨度铁路桥,箱梁现多用于大跨 公路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加劲梁(包括钢拱桥)
悬臂施工 分段缆索吊装 转体法 劲性骨架法 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
无支架施工要点:一是增加拉索,使拱圈能够悬 拼;二是及早让部分材料成圈(拱),使其具有 承受随后增加的材料重量的能力。
2006-2-21
31
施工图片
卢浦大桥悬臂施工
2006-2-21
傍花大桥悬臂施工
32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宜宾戎州大桥缆索吊装施工
在同样配筋率情况下,可提高梁的承载力 25-34%、柱的承载力75%。抗裂度不变。
已在重达30吨的桥梁构件中使用。
2006-2-21
8
真空管道压浆与钢筋防腐
常规后张预应力靠碱性混凝土防腐,一旦 碱性环境破坏,预应力就会腐蚀 常规管道压浆的普遍问题:不密实 真空管道压浆可基本解决密实度问题,但 对管道材料有特殊要求 钢筋涂层材料:环氧树脂、锌、油脂、腊 和塑料等
讲座内容
1. 概述 2. 梁桥 3. 拱桥 4. 悬索桥 5. 斜拉桥 6. 跨海湾桥梁 7. 其他桥型 8.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 9. 21世纪桥梁展望
2006-2-21
2
1、概述
对跨度的定义
桥涵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L(m)
单孔跨径LK(m)
特大桥 大桥
L>1000
100≤L≤1000
LK >150
主要设计方法:同一设计,混合设计,混杂设计
2006-2-21
16
国内的几座连续钢桁梁桥(公铁两用)
钱塘江桥, 16×65.84m, 1937,1947
武汉长江大桥,128m,1957 南京长江大桥,168m,1968
九江长200江6-2大-21桥,216m,1992
芜湖长江大桥,312m,2000
2006-2-21
47
结合梁斜拉桥
南浦大桥,主跨423m, 1991年
杨浦大桥,主跨602m, 1993年
2006-2-21
福建青州闽江大桥,主跨605m, 20004年8
香港汲水门大桥,公铁两 用,主跨430m,1997年
2006-2-21
25
国内的几座钢筋混凝土拱桥(续)
贵州剑河桥,桁架拱,主跨150m,85年建成
贵州江界河桥,组合桁架拱, 主跨330m,悬臂施工,1995
广西邕200宁6-2邕-21江大桥,钢筋混凝土拱,主跨312m,劲性骨架法,1996年建成
26
世界上跨度 最大的钢筋 混凝土拱 桥,主跨 420m 采用劲性骨 架(含钢管 混凝土)和 缆索吊装方 法施工 1997年建成
上海卢浦大桥,主跨550m,2003 云南小湾大桥,主跨130m,2002
厦门2钟006宅-2-2湾1 大桥,主跨208m,2004
上海卢浦大桥,主跨550m,220103
新型的系杆钢拱桥
重庆菜园坝大桥,主跨420m,在建
广州新光大桥,主跨428m,在建
2006-2-21
美国Alsea海湾钢拱桥,主跨137.16m,1991
近10多年来,我国相当多的大跨梁桥在通车 2~5年后出现持续下挠和跨中底板开裂的现 象(黄石长江大桥:32cm;虎门大桥辅航 道桥:20cm)。
2006-2-21
11
采用挂篮的悬臂浇注法
渝黔高速二期河耳沟连续刚构大桥,跨径:122+210+122m,2004年 建成,悬臂浇筑施工,左图为挂篮节段浇筑施工,右图为合拢后全桥。
贵州水柏铁路北盘江铁路大桥, 轨底到峡谷底深达280m,跨度 236m,转体,2001年
武汉2江00汉6-2三-21桥,跨度280m,2001年
广州丫髻沙珠江大桥,跨度360m,202090年
巫山长江大05年
拱桥的施工方法
有支(拱)架施工 无支架施工
40≤LK≤150
中桥 小桥 涵洞
30<L <100
8≤L≤30
20≤LK <40 5≤LK <20
LK <5
公路桥梁与铁路桥梁
公铁两用桥
结合各类桥型介绍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
桥长(铁路) L>500
100≤L≤500
20<L <100
L≤30
2006-2-21
3
2、梁桥
z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¾ 自20世纪70年代起,大跨连续梁应用更为普遍,并出现 了连续刚构桥型,T型刚构桥被逐步淘汰
宜昌黄柏河大桥转体施工 广州2丫00髻6-2沙-21大桥转体施工
混凝土 拱圈预 制分段 吊33装
万州长江大桥施工
2006-2-21
34
4、悬索桥
最早的大跨度桥型,保持桥梁跨度记录的 桥型 与其他桥型相比,悬索桥的优势是:
材料用量和加劲梁截面型式,不随跨度增加而 有大的改变
构件设计方面,承重结构在尺寸方面不受限制 大缆受力形式为受拉,可充分发挥材料能力 施工方面,大缆是现成的悬吊式脚手架
2006-2-21
37
桥例:我国的几座悬索桥 宜昌长江大桥,960m,2001
虎门大桥,888m,1997
2006-2-21
38
江阴长江大桥
13852m006,-2-1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