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关于理想信念的几种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们从孩童时起,就开始憧憬未来,开始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蓝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的成熟,识别事物能力的增强,这幅蓝图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充实坚定,从而成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理想。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这种巨大力量的体现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1、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3、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2、怎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实现理想信念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4、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难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教学热点:1、在确立和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怎样看待和取舍眼前利益、长远利益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看待“理想信念无用论”、“渺茫论”实践方案:1、举办学生举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2、组织学生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完成实践报告3、课堂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并写观后感进行评比教学课时:3学时实践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这种现象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呢?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并不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只是存在于少数大学生中的特殊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却是突出重要的。
那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的问题?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本章的学习将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而展开。
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来讲授。
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状况,这种模糊不清的状况既包括对理想信念基本含义理解的模糊性,还包括对理想信念重要性认识的模糊性。
【导入】目前社会上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八有八无”现象: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思想;有文化、无德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有青春、无热血;有索取、无奉献。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青年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时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
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向往、追求理想,渴望有一个闪光、充实的人生,这正是处在人生旅程新起点的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思修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全套,1-8章)
【精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的人才观;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学生活及特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为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重点: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的人才观;如何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难点:如何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江泽民什么是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大学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
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大学是人才济济、专家云集的场所。
大学有系统训练和严格教育。
大学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实验手段。
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大学在人生历程中的地位(1)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大学使一个人真正地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使一个人真正地成熟起来,自主地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造型期所谓造型,即通过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一定专长和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
(3)大学是人生的积累期大学时代是人的意志和才能的积累的时代,是为未来生存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准备条件的时代。
二、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一)尽快适应校园环境1、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
改变拘谨的态度,学会主动询问、求助。
“你能主动开口吗?”2、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3、担任一定的工作(班级或社团)。
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接受现实,发展自我你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因为Attitude is everything(三)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1章)教案
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大学生是否如此丑陋?
•有智商没有智慧, •有知识没有文化, •有文化没有修养, •有欲望没有理想, •有青春没有热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 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 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 的解放而斗争’ 。”
道德理想
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 楷模和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 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孟子倡导的道德理想是做“大丈夫”,他说:“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 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他 讲“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 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 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 想和信念,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 要的关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 作用。掌握实现理想和信念途径和 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导言:
我是一位来自山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学业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上大学后,忽然感到 心中茫然,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 时候想到辍学在家的妹妹和年迈的父母我也恨 自己不争气,可我的确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与学 习的动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上马马虎虎, 盲无目的,上课打不起精神,我不是因为喜欢 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而是因为实在没劲才去上 网聊天打游戏,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状态?
最新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 第一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二节教案一、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首先表现在生产力巨大发展,具有生产力的优越性。
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邓小平南寻讲话中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3.党90多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斗历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详细讲稿)《思想道德修养与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
【目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2、教学难点: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教学过程】引言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
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
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生在世必然会思考生活,也必须思考生活,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成为无愧的万物之灵,所以,理想归根结底是源于对生活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启示我们“未加审视的生活是不值的过的。
”1、理想的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
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2、理想的多角度解释社会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哲学认识论:理想是对奋斗目标有根据的构想。
心理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
政治学: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3、理想的特征⑴目标性:对自身实践行为的价值方向进行选择;⑵超前性: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⑶时代性: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联系;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设计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本次课标题: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授课班级:授课学时3学时上课地点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认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必要性;(3)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1)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正确理想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感情;(2)培养学生实现理想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将理想化为现实授课思路与方法授课思路: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通过案例、名人事例、学生研讨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及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所具备的条件和途径,通过项目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实现理想的步骤和计划,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视频播放、项目教学等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能力训练任务:演讲:我的职业理想研讨:从成功人士的事例,分析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怎样的作用?他们是如何实现理想的?”案例: 1. 《戴维的故事》2.《清华大学食堂工张立勇8年追逐大学梦》3.《美国活雷锋丁大卫》参考资料.戴艳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学设计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1、理想是什么?2、确立理想的重要意义。
难点:1、如何从哲学上对理想进行解读;2、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教 学
过程 与 方法
教 学 内 容
通过教师讲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通过展示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的思考、交流。
通过展示故事,引导学生的交流、讨论。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在我国,大学生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毕竟我国青年人就读大学的比例还只有20﹪,占总人口的比重当然更小,英美等国家已经普及了大学教育,即大学生就读人数占青年人比例在50﹪以上。在我国,大学生在我国还是比较稀缺的。他们应该有自己崇高的信念。古人说的好: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
可以说,理想信念就是对人生、社会等未来状况的的渴望。那么这都是对美和善的追求。至少说明自己觉得现有的东西不美或不善。如果认为现在就达到了极限,那么也就没动力了。所以理想和信念往往是人们奋斗的动力,当然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欲望渴望满足的另一种形式。
下面我们补充一些哲学知识。美国的哲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也就是人活动的动力)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生理动机就是满足生理的欲望。安全是对个体存活下去的渴望,爱包括爱人和被人爱,尊重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同,自我实现就是平常所说的成就感。通常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欲望之后,才会需要高层次欲望的满足。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另外的一些人,尽管低层次的欲望没得到满足,却追求高层次的欲望。这些人是社会的精英,但大多数人是不行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舍生取义”,“宁死不屈”,这都是精英人物所为。一般人是不行的。如果对一般人也这样要求,这就是苛求。洪承畴是明王朝的得力干将,可惜最后还是投降了满清,据说最开始是宁死不屈,最后屈服于满清孝庄的美人计。亮剑里头的朱子明也是如此。还有范家大院里头的二哥。大家可能觉得这是电视里的东西。那周作人却是真实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丁 玲
理想信念是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
24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何谓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 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终极目标。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7
(1)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成为中国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19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
1、大学生对“做什么人”、“走 什么路”、“为什么学”等问题的 回答,取决于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
——
的超成样业个源超高
林 肯
信 念 。
过 自 己
就 不 会
他 的
也 是 这
人 的 事
头 ; 一
过 它 的
度 不 会
喷 泉 的
20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10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 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 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 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 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1
2、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稳定性 信念具有执著性 信念具有层次性
12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 的重要保障。
【K12学习】XX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第一章
XX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课程名称:授课教师:职称:院:授课对象:学年学期:年月日- 1 -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科学认识“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生教学目的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就出彩人生。
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4.保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6.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7.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1.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3.保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4.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6.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 2 -7.警惕和抵制错误人生观。
8.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准备系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第一节第一目首先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使学生对“人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
其次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人生观的三个主要方面。
最后阐述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密切关系,明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第一节第二目阐述“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确应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第二节“何为正确的人生观”与第三节“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内容的逻辑起点,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节具体阐述何为正确的人生观,即应确立怎样的人生追求、应保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应掌握怎样的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及应如何把握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关于理想信念的几种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们从孩童时起,就开始憧憬未来,开始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蓝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的成熟,识别事物能力的增强,这幅蓝图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充实坚定,从而成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理想。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20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第 2 次课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和中国古代对人性的介绍及评价,引下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以及人生观的观点,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
二、重点难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课程导入】:讨论题:马加爵和洪战辉两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是什么使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一、人生与人生观(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讨论: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决定的。
第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第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第五、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案例[狼孩的故事](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
2.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三)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人生目的(1)人生目的的内涵从字源看,甲骨文、小篆中,“目”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是“看”;“的”,箭靶的中心。
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
后来才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达到的行为结果。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要求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1.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第二章: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的影响使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2.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个人品质的培养与提升2.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三章: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3.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要求3.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实践: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四章: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4.2 教学内容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家庭美德的定义与意义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引入:讲解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家庭美德的定义与意义实践:引导学生遵守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第五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5.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的影响与作用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提升5.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讲解:详细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的影响与作用实践:引导学生培养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第六章: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使学生掌握正确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他人权利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公民的法律权利的定义与意义公民的法律义务的定义与意义正确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的方法与要求6.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公民的法律权利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公民的法律义务的定义与意义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第七章:刑法与犯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刑法的定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7.2 教学内容刑法的定义与作用犯罪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刑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定7.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刑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犯罪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定第八章:民法与民事权利让学生了解民法的定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民事权利的基本内容与保护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他人权利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8.2 教学内容民法的定义与作用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内容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与要求8.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民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内容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与要求第九章: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9.2 教学内容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作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内容与要求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9.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内容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第十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使学生掌握法律方法的应用与技巧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方法的应用与技巧法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要求10.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讲解:详细阐述法律方法的应用与技巧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第十一章: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11.2 教学内容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二章:案例分析与法律实践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法律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2 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法律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法律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12.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讲解:详细阐述法律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实践:分析法律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第十三章:网络法律问题与网络安全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律问题的特点与危害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与防护措施13.2 教学内容网络法律问题的类型与特点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与防护方法网络法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13.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网络法律问题的类型与特点讲解:详细阐述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与防护方法实践:引导学生提高网络素养,增强法律意识第十四章:国际法律与道德规范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使学生掌握国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尊重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14.2 教学内容国际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国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我国在国际法律与道德规范方面的实践与贡献14.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国际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国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法律与道德规范方面的实践与贡献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形成长期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学习的意识15.2 教学内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梳理与回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践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15.3 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讲解:总结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强调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实践:激发学生继续践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内涵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
第二章: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常见法律问题的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法律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律场景,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常见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案例分析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小组讨论法:讨论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第四章:遵守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1.2 教学内容1.2.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1.2.3 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课堂讲解1.3.2 学生讨论1.3.3 案例分析1.4 作业与评估1.4.1 作业布置1.4.2 作业评估1.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二章:道德修养2.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2.2 教学内容2.2.1 道德的含义与分类2.2.2 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2.3 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2.3 教学过程2.3.1 课堂讲解2.3.2 学生讨论2.3.3 案例分析2.4 作业与评估2.4.1 作业布置2.4.2 作业评估2.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三章:道德修养的实践3.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修养。
3.2 教学内容3.2.1 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应用3.2.2 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3.2.3 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3.3 教学过程3.3.1 课堂讲解3.3.2 学生讨论3.3.3 案例分析3.4 作业与评估3.4.1 作业布置3.4.2 作业评估3.4.3 课堂表现评估第四章:法律基础4.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4.2 教学内容4.2.1 法律的含义与分类4.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4.2.3 法律基础的学习方法与途径4.3 教学过程4.3.1 课堂讲解4.3.2 学生讨论4.3.3 案例分析4.4 作业与评估4.4.1 作业布置4.4.2 作业评估4.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五章:法律的应用5.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林琳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理解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何为科学的理想信念,并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作用;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手段和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互动及演讲等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 4学时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课时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课时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课时教学内容(讲稿)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生在世,谁不想成功?而时光如逝,青春有限要想成功必须要有理想与信念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如同草木已秋,匆匆枯槁没有理想信念的青春犹如大海迷航的孤舟无望且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危险问题导入同学们,步入大学的你们,已经实现了一个理想,到了人生的新的高点。
还需要什么理想信念呢?当上大学已不再是你们的理想,而是摆在你们面前的一个现实。
是不是就应该漫无目的的享受大学生活呢?大学期间,有些学生会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些学生始终找不到人生方向。
当他们第一次收到补考通知单时,当他们应聘被拒之门外时,他们惊讶的发现前途是如此渺茫,一切懊悔似乎为时已晚。
现在,我请同学思考以下三个简单的问题:(课堂回答)我是谁?我来大学做什么?我大学出去后要干什么?【教师点评】1、"我是谁?"这是一个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问题。
对"大学生"这一角色,如果模糊不清,就会出现角色错乱,大一、大二就会变成高四、高五;而如果认同不自信,"University"则成为"由你玩四年",大学人生有可能成为"大混人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踊跃探究政治欢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爱好,造就学生学习政治的踊跃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念,同时造就学生必须的手感和良好的根底功底、学问根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根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协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第一章教案1播放开卷有益说一说1、成语故事中宋太宗对读书的感受是什么?2、你能说出你对学习的感受吗?谈一谈:1、你能谈谈你为什么认为学习是欢乐的吗?2、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学习是辛苦的吗?3、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当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4、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比学习更辛苦的事吗?Ø我们怎样才能变苦为乐,从而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欢乐呢?ØØ比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欢乐与困苦及缘由,谈谈你的感想。
v学习是一种权利,所以我们应当酷爱学习。
v学习能带给我们欢乐,所以我们应当享受学习。
v学习是一个克制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当刻苦学习。
1、感到学习欢乐的缘由:取得成果解决难题拓展学问面好玩的故事情节协助消退疲惫协助消退苦恼2、学习中出现困难的缘由:根底学问不够扎实上课不谨慎缺乏毅力学习方法不对实力有限缺少学习爱好3、怎样才能解决困难造就学习爱好上课谨慎听讲制定明确的目标驾驭正确的学习方法踊跃向同学、教师请教造就毅力伊拉克战火中的失学儿童(POWERPOINT)海湾斗争前,伊拉克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斗争消灭了孩子们的盼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数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飞速增长,整个伊拉克6至15岁的失学儿童高达160万。
作为受制裁的重灾区的巴士拉,目前的老师总数缺乏1500人,于是在这里,孩子们成天无所事事地到处闲逛。
图片内容:第一张:这就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一生别无所求。
只求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或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1、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3、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2、怎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实现理想信念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4、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难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教学热点:1、在确立和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怎样看待和取舍眼前利益、长远利益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看待“理想信念无用论”、“渺茫论”实践方案:1、举办学生举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2、组织学生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完成实践报告3、课堂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并写观后感进行评比教学课时:3学时实践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这种现象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呢?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并不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只是存在于少数大学生中的特殊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却是突出重要的。
那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的问题?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本章的学习将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而展开。
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来讲授。
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状况,这种模糊不清的状况既包括对理想信念基本含义理解的模糊性,还包括对理想信念重要性认识的模糊性。
【导入】目前社会上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八有八无”现象: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思想;有文化、无德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有青春、无热血;有索取、无奉献。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青年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时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
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向往、追求理想,渴望有一个闪光、充实的人生,这正是处在人生旅程新起点的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一、理想信念的涵义与特征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应当全面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类型、特征及其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理想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使人生具有坚强的精神支柱。
(一)理想的涵义与特征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1、理想的涵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2、理想的特征理想具有现实性、超越性、差异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1)现实性理想源于现实,但不时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未来现实的描绘。
理想不同于空想。
二者虽然都是对未来的描绘,但空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而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正确把握的结果,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2)超越性理想产生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同时又指明了未来实践的方向。
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3)差异性不同时代,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不同,人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
同一时代,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不同。
(4)实践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理想的实现必须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身的主观努力,离开了实践,理想永远都不可能变成现实。
3、理想的本质理想是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
4、理想的类型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不同角度来看,理想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1)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3)政治理想与道德理想(4)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每个人对生活都有具体的追求,比如殷实的物质生活、充实的精神生活、甜蜜的爱情生活,这些都是生活理想。
张闻天说过一句话:生活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的要求和想法都是不同的。
在这里我们要讲的是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同看法。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生活既需要物质上的满足,又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我们要立足于物质基础,提升精神层次。
道理虽然简单,做起来似乎并不容易。
尤其是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物质需求被极大地刺激起来,为了满足物质利益上的需要,有些人竞置良心和正义于不顾,陷入了人生的误区。
因此,在当前时代倡导高尚的人生理想,引导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尤其重要。
冯骥才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描述我们所处的境况:在世事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自己的心灵。
也许现代社会太多的艰难,也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障碍,也太多的机遇,太多的失落,也太多的可能,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枷锁。
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地慧于我们体内的那个心灵?是的,当我们奔波在赚钱、逐利的第一线时,我们已经偏离了生活的主题。
人行于世,仅靠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人生的幸福,幸福的生活源于心灵的充实,只有时刻关照和满足精神需要,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体验。
(二)信念的涵义与特征信念与理想一样,是人类特有精神现象。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与信念具有相同的涵义。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1、信念的涵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认知:对某一观点和主张有清楚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2)情感:对某一观点和主张的实施产生情感上的愉悦。
(3)意志:对某一观点和主张的坚持需要在实践中经受反复考验并付出艰辛的努力,最终才能形成信念。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现实性、稳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1)稳定性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并将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促使人们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2)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的信念。
(3)层次性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具有共同之处,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同一个人的许多信念之间也往往存在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信念体系。
1)低层次的信念:一般信念,如考研究生,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
2)高层次的信念:信仰,如通过读研究生,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并造福于人民。
A 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如法轮功。
B 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末理想信念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对人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只有确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才不至于迷失前进的方向。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一场突然而至的沙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装干粮和水的背包都不见了。
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只泛青的苹果。
“哦,我还有一只苹果。
”他惊喜地喊道。
他攥着那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
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未走出空阔的大漠。
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漠,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些许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已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一点点往前挪,他心中不停默念着:“我还有一只苹果,我还有一只苹果……”3天以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
那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的拿在手中,久久凝视着。
强烈的求生信念和希望把他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灯,就拥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信念让我们变的执著,执著地行走、执著地跋涉、执著地追求最终的梦想。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问题探讨】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
请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理想?谈谈理想是怎么样推动你的学习和生活的。
【案例】沙漠中的苹果【案例点评】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使人的心灵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
同时还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2、指导大学生选择人生道路。
理想信念有助于指导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定、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
3、帮助大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学习。
理想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切实的学习目标,并能够激励大学生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努力奋斗。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