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理解性默写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3、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
4、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7、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
8、《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
,。
10、,,,。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11、《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1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1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15、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16、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17、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归去来兮辞》默写复习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连用两个问句,喊出心中的郁闷,表明自己志已坚决,不容迟疑犹豫,同时道出归隐的原因表明轻松的心情的的句子是:,?,?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可以掌握的句子是:,。
高一上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必修一(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古诗词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词诵读十一、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部编高中语文新教材理解性默写汇编
部编高中语文新教材理解性默写汇编(必修上)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7.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9.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10.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想。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理。
1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证了这句话。
22.《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2.师说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
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10.《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11.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2020-2022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2020-2022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2.《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4.《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5.《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1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汇总(附答案)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劝学》篇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9、“,。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1、“”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4、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师说》篇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古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中,古诗、古文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下面将通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的方式对其中的几个古诗、古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篇:《鸟鸣涧》萧萧几叶风兼雨,楚楚何时见南山?山上无声藏艳鸟,胜景寥落恨已斑。
《鸟鸣涧》这篇古诗通过描写鸟鸣、风雨和南山的景色,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运用了描绘自然景色的手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 请写出这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答:《鸟鸣涧》,作者不详。
2. 这首古诗的主题是什么?答:表达了古人对南山胜景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 请列举诗中出现的景物描写。
答:几叶风、雨、南山。
4. 请解释“胜景寥落恨已斑”这句话的含义。
答:以南山胜景的美丽与荒凉作对比,表达了对胜景的迷恋与无奈之情。
第二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言辞简承。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品东西南北,思无穷。
弟子规模,圣人训。
《观沧海》这篇古文描绘了作者站在碣石山上,俯瞰沧海,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宽广。
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景仰和对学习、思考的重视。
这篇古文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 请写出这篇古文的题目和作者。
答:《观沧海》,作者不详。
2. 这篇古文的主题是什么?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景仰,以及对学习、思考的重视。
3. 请写出沧海的景物描写。
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请解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句话的含义。
答:表达了对学问的推崇和对文字的重视,意味着通过学问可以改造社会,影响世界。
第三篇:《爱莲说》爱莲说,不爱莲白云苍苍,青石绿石,繁花似锦遗芳千古,寂寞凌世东风烈日,瓦砾飞盖,几度华侨华退?《爱莲说》这篇古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了莲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对莲花的喜爱和敬仰。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答案
《劝学》1.学不可以已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赤壁赋》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6.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今安在哉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0.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答司马谏议书》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5、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6、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7、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8、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10、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高中语文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高一语文上学期(解析版)
专题06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芣苢》《插秧歌》(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答案】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芣苢、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1)《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2)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答案】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易错字:(1)掇,捋,袺,襭;(2)兜,鍪,胛。
高一上册期末复习理解性默写
• 1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两句概括 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 17.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形容箫 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2.荀子的《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两 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 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2022年新高考I卷】《荀子·劝学》中 “__驽__马__十__驾__,__功__在,不__舍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 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易错字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彰 假舟楫者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蛇鳝 蟹六跪而二螯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 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
理解性默写 《登泰山记》
经典诗句:
1、极天云一线异色 , 须臾成五采
考试: (1)表现出日出之时天边之云的色彩美。 (2)太阳形体未现,光芒已见之景的句子
经典诗句:
2、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考试: (1)作者登上山顶之后,只见“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这两句用极少的笔墨写 出了泰山山顶的雪景。 (2).姚鼐《登泰山记》中“ 苍山负雪”描写初登山顶见到山与雪时的景象,进而 说“ 明烛天南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积雪的光彩。 (3)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 感受的句子是:“苍山负雪 , 明烛天南 ”。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必修一、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新版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新版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完整版一、《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4.《沁园春·长沙》中,“。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6.《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10.《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11.《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
12.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13.“。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14.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15.《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16.《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17.《沁园春·长沙》中“,”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汇编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汇编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两句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沁园春.长沙》中写远看群山的两句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3、《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描写的两句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4、俯仰结合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总结橘子洲头秋景的一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6、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写同学们风华正茂的两句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8、写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9、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短歌行》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 《短歌行》中运用《诗经郑风子衿》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 《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 《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8. 《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9. 《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心念旧恩。
10. 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归园田居(其一)》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10.《荀子•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师说》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劝学》篇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9、“,。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1、“”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4、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师说》篇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pdf
印证了这句话。
2 .韩愈《师说》中“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修一理解性默写《赤壁赋》篇23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 不知道哪里是尽头, 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6 、《 赤 壁 赋 》 中客 人 把 自 己和 曹 操进 行了 对 比: 曹操 当 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你我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当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你我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上)必背古诗情景式默写练习《静女》理解性默写1、诗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
2、“,”两句用双关来赞美姑娘。
3、“,”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4、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
5、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6、写到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
《无衣》理解性默写1、诗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句子:,。
2、诗中表现战士们准备好武器,一起战斗的句子:,。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是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0.《赤壁赋》交代游赏时间、人物、方式和地点的是:11.作者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的是:12.作者听任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的是:13.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14.抒发作者思君主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的是:15.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16.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是:17.苏轼用哪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8. 《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9.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20.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21.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122.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的是:23.作者论述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是:24.苏轼《赤壁赋》中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的是:参考答案:•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0.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7.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8.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1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0.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1、文中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该诗句出自《短歌行》。
2、文中描写了曹孟德吟咏《短歌行》时的情态的句子是,。
3、文中,两句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4、文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句子是,。
5、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凄凉身世,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6、文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7、文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像曹操这样的英雄?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文中抒发人生短促无常的语句是,。
9、文中作者从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只有,,,才可以声色娱人。
10、文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11、作者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12、文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是,。
13、文章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
14、文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15、文中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的句子是,。
16、文中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的句子是,。
《离骚》理解性默写1、《离骚》中写屈原出生时间的两句诗是:,2、《离骚》中写屈原的名、字的两句诗是:,3、《离骚》中用香草比喻自己美好的品质和杰出的才能的句子是是:,。
4、《离骚》中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句子:,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表明自己出生祥瑞的句子是“,”。
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
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强调自己的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7、我们可以从《离骚》中“,”这两句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8、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这些句子都表明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9、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惟恐时不我待10、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户的句子是,11、《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12、在《离骚》中,表明屈原誓死追求真理的句子是13、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写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14、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表明对楚王忠心的句子是,。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3.这篇奏章意在劝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
5.文中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
6.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 __ ,____________ __。
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说明人们开始做的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的。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1.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王安石的诗文中,“苟且”是因循保守的同义语;而“俗”与“众”则是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
本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出了俗众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实质。
7. ,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名二人在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8.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