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含的活动-格致出版社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学原理

国民经济学原理

国民经济学原理国民经济学是研究国家整体经济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投资、就业、物价等方面。

通过对国民经济的研究,可以了解和分析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即全国范围内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

国民经济学关注的是宏观经济现象和规律,而不是个体经济行为。

通过研究国民经济,可以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国民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物价水平等。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它包括该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就业是指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生产和创造价值的活动。

物价水平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它直接影响到人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国民经济学还研究经济增长、经济衰退和经济循环等现象。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产出的扩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经济衰退是指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产出的下降,通常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和物价水平的下降。

经济循环是指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周期性地波动,包括经济的繁荣和衰退。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通过构建宏观经济模型和分析宏观经济指标来研究经济运行和政策效果。

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理统计和经济数学工具对经济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学科,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进行实证研究来揭示经济规律和关系。

这些方法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学是研究国家整体经济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和规律。

通过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帮助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知识讲义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知识讲义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知识讲义1. 介绍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用于统计和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并提供各种经济指标。

本讲义将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知识,包括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目标、核算方法和核算指标等内容。

2.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活动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并通过收入、产出和支出等指标来统计和分析经济活动的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大小的主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由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个人消费支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投资支出是企业和政府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是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际收入和转移支付。

国际收入包括从国外获得的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和民间机构之间的收款和付款。

3.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标国民经济核算的目标是为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增长趋势,并提供政府决策和企业管理所需的信息。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动力等问题。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目标包括:•衡量经济总量: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大小,从而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分析经济结构: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和其他相关指标,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等。

•掌握经济增长: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相关指标,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势和速度。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ood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ood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 导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衡量和统计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方法。

这个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允许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个体系能够准确测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支出、投资、贸易等经济指标,为制定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2.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基于一些基本原理,理解这些原理对于正确理解核算体系非常重要:2.1. 生产者与消费者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主要角色。

生产者指的是所有提供物品和服务的单位,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

消费者指的是最终享用物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

2.2. 产品账户和投入产出账户核算体系采用产品账户和投入产出账户两种账户来追踪经济活动。

产品账户记录了不同产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而投入产出账户则追踪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物品和服务的流动。

2.3. 支出、收入和储蓄核算体系关注三种经济主体:家庭、政府和企业。

家庭通过消费支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政府通过公共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物品和服务来获得收入。

此外,核算体系还考虑了储蓄和投资的概念。

3. 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3.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计算: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3.2. 消费支出和投资核算体系追踪和测量了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支出,以及企业和政府的投资。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分析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3.3. 贸易和外汇核算体系还追踪并统计了国家的贸易活动和外汇收支。

通过分析贸易和外汇数据,政府可以评估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 核算体系的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政策制定和评估核算体系提供了制定经济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学专业内容

国民经济学专业内容

国民经济学专业内容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产业经济、国际经济等方面。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研究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2.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量的决定因素及其波动规律,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3.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决策,包括市场价格、供求关系、生产成本、企业组织结构等。

4. 产业经济学:研究各个经济部门的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企业集团等。

5.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外汇市场、国际经济合作等国际经济活动。

6. 经济计量学:应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及其变化趋势,包括经济指标的测算、经济预测等。

总之,国民经济学是研究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涵盖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产业经济、国际经济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 -。

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国
民经济核算,可以了解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以及各个方面的贡献度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收入和支出。

生产方面,可以通
过GDP(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全国生产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全部价值。

收入方面,可以通过GNI(国民总收入)来反映居民生产和资本收益的总和。

支出方面,可
以通过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来反映国家的总支出情况。

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政府需
要了解经济的总体情况,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例如调控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

其次,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提供企业和投资者决策依据。

通过了解市场的总体情况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投资者可以更加明智地做出投资决策。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作为国家评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国民经济核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问题。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只能反映经
济的总体情况,无法深入了解各行业和区域的具体情况。

其次,由于数据采集和统计的不同方法和标准,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最后,国民经济核算往往不能触及一些非正规经济活动,例如黑市交易和非法经济活动等,这会导致对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理解不全面。

总的来说,国民经济核算对于了解国家经济总体情况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
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民经济核算存在的局限性,尽量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评估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国民经济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国民经济运行概论

国民经济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国民经济运行概论

三、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取决于:
1. 资本投入量 2. 劳动投入量 3. 科学技术进步程度
第三节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供求平衡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供求平衡,就是社会总供给与 总需求相等。
分析此情况,需要将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结 合起来进行。
第三节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供求平衡
为了分析的方便,经济学理论一般会假设在封 闭条件下分析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条件。
四、供求失衡
供求结构失衡的成因
1.供给结构老化 2.需求结构扭曲 3.供求结构调整乏力
本章结束
谢谢
25
所以,分析社会总需求就是分析对投资品和消费品(包括物质产 品和服务)的需求。
一、社会总需求的概念
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 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 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狭义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一、社会总供给的概念
社会总供给的概念体系:潜在总供给与有效总供 给。
潜在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 部门最大限度可能提供的、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 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有效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实际购买的 社会产品的总量,包括消费者购买量、生产单位 的购买量、政府购买量和向国外提供的商品量。
GNP=GDP+常住居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非常住居 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的净额
一、社会总供给的概念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最终产品价值扣除资本资本折 旧。
国民收入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总产出的一部分, 即从物质生产部分总产出中减去中间投入和固定 资产折旧后余下的部分。它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 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1. 引言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性统计和分析方法。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等重要经济指标,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评估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分类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2.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经济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易进行统计,计算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其构成,进而分析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国民总收入核算、国民总支出核算和国民储蓄投资核算。

2.1 国民总收入核算国民总收入核算主要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从经济活动中获取的收入进行统计和核算。

国民总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收入、利润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各种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

2.2 国民总支出核算国民总支出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对外支付进行统计和核算。

国民总支出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存货变动等各种支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体现。

2.3 国民储蓄投资核算国民储蓄投资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和投资进行统计和核算。

国民储蓄包括单位和个人的储蓄,而国民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变动等。

国民储蓄投资核算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3. 国民经济核算的分类根据核算的范围和目的,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分为宏观核算和微观核算两大类。

3.1 宏观核算宏观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核算。

宏观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情况,包括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等。

宏观核算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收集的各类统计数据。

3.2 微观核算微观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

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

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开展,觉察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效劳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依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根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依据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肯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含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

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依据劳动酬劳、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根本价格是依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含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置者价格是指购置者购置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1.货物指的是物质产品,也即有形的商品,例如粮食、面粉、煤炭、机器等有形商品。

效劳是指无形的商品,并且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一般情况它不能被储存。

2.固定资产折旧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因生产活动使用固定资产而耗损的固定资产的价值。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价值转移。

3.市场产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完成的生产产出,其特点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规模和价格。

国民经济运行和计划草案

国民经济运行和计划草案

国民经济运行和计划草案
国民经济运行和计划草案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计划安排。

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济运行情况回顾: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农业发展、服务业状况、投资和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2. 经济发展目标: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率、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等。

3. 政策措施: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以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

4. 重点领域发展:确定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领域,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5.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6. 风险防范与应对:分析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

国民经济运行和计划草案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数据,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情况的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核算: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土地、森林、水、矿产资源等。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情况和合理利用程度。

2. 资产负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国家机构、政府部门等资产和负债进行核算。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和状况进行分析,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金融风险。

3. 收入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收入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收入数据和旅游业、餐饮业等特殊行业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

4. 支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支出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支出数据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特殊行业的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

5. 产品服务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产品服务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

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资源核算、资产负债核算、收入核算、支出核算、产品服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拓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政府和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政府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优化企业的结构和发展策略。

国民经济学原理

国民经济学原理

国民经济学原理国民经济学原理国民经济学,也称为公共道德学,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政策及资源管理等等,以提高全民的福祉水平。

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学专业领域。

以下便是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投入有效性原理投入有效性原理是指经济产出和经济投入(准确地说,即资源)之间的关系,包括价值及成本等,要求投入资源总是有获取最大产出。

二、价值理论价值理论是指价值(即索取价格)和市场货币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以缓解市场原料交易和调整需求的服务作用。

三、工资计价工资计价原理指的是确定劳动者应获取的工资数量的原则,通常由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决定。

四、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是指一个涉及多方的活动,即劳动力市场,要求通过影响工资水平、供求关系以及就业等问题而运作。

五、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以一定增长率作为适应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步伐的理论,比如消费、投资、出口和贸易等。

六、利润分配原理利润分配原理是指赢利的企业根据其实践和支出情况将所得利润分到其股东和雇员身上的原则,这样企业可以有效收回部分费用以及佣金等费用。

七、社会投资原理社会投资原理旨在通过投资于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从而帮助改善社会现状,激发经济增长。

八、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指以自然资源、技术、服务、投资和人民素质为基础,构建一个归纳总结的理论,以期为经济促进和发展提供依据。

总之,国民经济学有多种原则和理论,它们不仅用于解释社会发展过程,而且还推动全民福祉的改善。

只有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学的原则,才能促进我们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全民创造更多福祉。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课件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课件

2 股市投资
通过解读股市走势,了解 资本市场对经济运行的影 响。
3 科技创新投资
关注科技创新投资,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 兴产业崛起。
经济发展趋势
1
起步阶段
逐步完善经济体制,实现高速增长。
调整阶段
2
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实现转型
发展。
3
创新阶段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 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了 解其状况可以判断经济的稳定性。
外贸出口与进口
外贸出口
深入了解国家的出口情况,探究外贸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外贸进口
了解国家的进口情况,从中分析经济与国际市场的 关联性。投资情况Fra bibliotek1 固定资产投资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 态势,对经济发展前景进 行全面评估。
收入分配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与消费升 级。
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品 质。
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追求高质 量发展。
促进创业
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激发社会活力与经 济增长。
走向世界舞台
成为全球经济重要一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结
通过了解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洞察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个人 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探索国民经济的奥秘,了解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物价指数、就业 率等,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
宏观经济指标
GDP增长率
通过分析GDP增长率,了解经济的整体增长速 度与稳定性。

国民经济(简答题)

国民经济(简答题)

国民经济(简答题)第一章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

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等,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

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

2.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是指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整体的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3.试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核算体系建立在以“五大核算表”(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经济总体账户、机构部门账户、国外账户)为主体的二元结构基础之上,其中还有附属表对其进行补充。

核算内容:反映物质产品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第一阶段: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的建立和发展阶段(建国初期)。

第二阶段:MPS体系与SNA体系并存(1985-1992年)。

第三阶段:基于SNA模式的发展阶段。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特点:(1)扩大了核算范围(2)充实核算内容(3)改进核算方法(4)提高国际对比能力。

第二章1.什么是机构单位、常住单位、经济利益中心、基层单位、经济领土、经济流量和存量、交易,交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1)机构单位是能够独立地拥有资产、承担债务,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单位进行经济交易,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

(2)常住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

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

它探讨了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运作机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因素。

国民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经济增长、生产、消费、投资和政府干预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并讨论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NI)和人均收入等。

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评估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它包括国内居民和企业的全部生产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境内创造的全部价值,而不管生产者的国别。

国民收入是指国内居民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总和,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等。

人均收入是国民收入除以国内居民的总人口,用来反映国家居民的平均经济水平。

国民经济学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的效果。

国民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亚当·斯密。

他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自由放任经济体系的理论,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发地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斯密的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国民经济学的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民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包括凯恩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为国民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民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它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还对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国民经济学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例如,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需要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此外,国民经济学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指导。

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供给,企业可以确定产品定价、产能规划和市场拓展策略。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1. 引言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进行衡量、分析和总结的方法。

它通过统计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数据,包括生产、收入、消费、投资等,以获得全面的经济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经济政策、监测经济运行、评估经济发展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包括核算对象、核算方法和核算体系。

2. 核算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对象是一个国家的整个经济系统。

它包括了各个部门、产业、企业和家庭等经济主体。

核算对象的确定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产出的产生者。

2.1 经济部门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

常见的经济部门包括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卫生、金融等部门。

每个经济部门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活动和产出。

2.2 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一组相似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单位。

常见的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等。

通过对各个产业的核算,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情况。

2.3 企业和家庭企业和家庭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两个重要主体。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们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创造收入和就业机会。

家庭是经济活动的消费者和劳动力的来源,它们通过工作获得收入,再进行消费。

通过对企业和家庭的核算,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活动的实际发生和分配情况。

3. 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和加总各个经济活动的数据来计算国民经济的总量和分布。

3.1 生产核算生产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

它通过统计各个经济部门和产业的生产活动,计算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值。

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价值。

通过对产出和中间投入的核算,可以计算出一国的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3.2 收入核算收入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通过统计各个经济部门和产业的收入情况,包括工资、利润、租金和税收等。

中国计划经济运行相关书籍

中国计划经济运行相关书籍

中国计划经济运行相关书籍-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高尚全编著,从中国计划经济的产生开始溯源,对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纷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辨析。

回顾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诞生、争议和成长。

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市场的决定资源配置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

-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萧冬连著,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

书中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解释了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种种约束,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

- 《市场的逻辑》(第3版):张维迎著,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张维迎教授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深入透析中国40年经济腾飞的根本驱动力,一针见血地点明“市场”这个关键因素,剖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基本运行逻辑,抽取与“市场”相连的人才、体制、政策、监管、企业家精神等诸多关键因素,系统呈现各个环节的内在关联与盘根错节,指出中国40年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来路与前途。

- 《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张军著,本书作者张军以一位经济学家的视角,回顾了农业改革、价格改革论战、通货膨胀辩论、深圳特区建立始末、浦东开发开放等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带领读者重返精彩纷呈的改革现场,细述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历程。

- 《美第奇银行的兴衰》(两卷):(美)雷蒙·德鲁弗著,吕吉尔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美第奇是15世纪欧洲最大的银行,总部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

该银行除了是教会的财富管理人,极大促进了西欧的国际贸易,还对文艺复兴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作为资本主义萌芽期商业制度的最高成就,美第奇银行设计了类似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找到了远距离管控跨国公司的方法;它还采用和推广了复式记账法,自此从量上把握资本规模得以可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打下基础。

可以说,只有了解这只中世纪晚期的金融巨鳄,我们才能了解现代商业起源,从而进一步理解西方金融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经济存量反映某一时 点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或者说某一时点持 有的资产和负债
核算时间
估价标准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5
二、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结构描述
存量 交易 其他流量 存量
经常账户
期 初 资 产 负 债 表
资本账户 积累账户 金融账户
重估价账户
资产物量其 他变化账户
期 末 资 产 负 债 表
账户结构图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第二章 账户总览
主讲人:X X X 200 X - XX - XX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章目录
1 2 3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基础
国民经济账户记录规则 国民经济账户序列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
学习要点


经常账户、积累账户和资产负债表
流量账户和存量账户
综合经济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6
二、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结构描述
账户结构图表明:

资产负债表对存量进行核算 流量核算通过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进行

交易账户由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中的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组成
其他流量账户由重估价账户和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构成

期初存量在期初资产负债表里反映 期初存量加上期内的流量变化,得到在期末资产负债表里反映 的期末存量

未单列国外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7
国民经济账户分类体系图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8
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记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由生产产生的收入,随后收入在机
构单位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收入作为消费或储蓄目的的使用

经常账户分为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 生产账户记录SNA所界定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经济主体(谁?) 活动目的(为什么?) 活动项目(干什么?)
流量(活动规模?) 存量(资产和负债?) 核算规则(如何记录?)
描述 计算
交易者分类 交易分类 流量和存量的测度因子 描述和分析工具 相应的记录规则
核算体系建立基础
核算体系构成要素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4
一、经济流量与存量

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由一套环环相扣的账户组成,它们反映收入:
①怎样在生产中形成 ②如何分配给对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享有权益的机构单位
③又如何在机构单位之间进行再分配
④怎样被住户、政府单位和非营利机构最终使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9
积累账户

积累账户记录机构单位通过交易或因为其他事件引起的金融、非金融
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和处置
经济流量 经济流量反映经济价 值的产生、转移、交 换、转换或消失,它 涉及机构单位的资产 和负债的物量、构成 或价值的变化 流量核算是指对一定 时期内的经济交易的 累计发生额(或者是 增减相抵后的净额) 进行的核算 流量核算 存量核算是指对在一 定时点上所拥有的资 产和财富,以及所承 担的债务的历史积累 总额进行的核算 存量核算 经济存量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1
三、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特点

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T形账户
——右方为资源(或负债与净值),左方为使用(或资产)
——资源方合计值等于使用方合计值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是以活动序列的形式出现的
——国民经济额核算账户的内容与有序排列 ——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含的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2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3
第二节 国民经济账户记录规则
为科学、合理地在国民经济账户中记录有关经济信息,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规定了一套标准的做法,这就是
所谓的记录规则。也就是,在国民经济账户中采用什么样的
方法、口径、形式来记录各种信息。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4
一、估价的基本规则
市场价格 相近市场价格
三、汇总、合并与取净值的基本规定
1.汇总

从概念上说,每个总量的价值是有关类别中的所有基本项目的价值之 和,但实际上时常使用其他估计方法 ——基本交易、其他流量和资产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备的,甚至是不
存在的
——由于定义的差异和范围不同,从不同的原始来源获得的数据通 常是不完全一致的

因此,有必要在总量一级进行调整,使它们相互协调
记账方式
复 式 记 账
记录时间
权 责 发 生 制
照其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 值形成或取消的时间进行统计。(与收付实现制区别) 国民经济核算遵循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凡是本期实际 发生的权益和债务变化,都作为本期的实际交易加以核算, 而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6
1
2
6
市场价格调整
估价 规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拟市场价格
3
基本 规则
5
外币转换本币
未来收益的贴现值
4
按照市场价格来记录相关的交易活动及其结果!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最基本 规则!!
15
二、记录时间的基本规则
每一笔交易记录两次,一次作为资源(或负债的变化), 记录在账户的右端;另一次作为使用(或资产的变化), 记录在账户的左端;或者在账户的同一端记录两次,但两 次的符号相反。 大部分交易是涉及两个交易者的,所以对同一个交易是 由双方同时记账的,而每一方又都要进行复式记账,所以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每一个交易实际上是被记录了四 次,这就是所谓的“四式记账”。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按

引起这种获得和处置的原因有两二 ——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 ——与生产有关的内部交易记录(存货变化和固定资产消耗)

资本账户记录非金融资产的变化以及对应的净值变化 金融账户记录金融资产的获得和处置
资产其他变化账户包括两个子账户:
——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记录由于交易以外因素引起的机构单位 或部门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变化额
——重估价账户,记录由于价格变化引起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0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机构单位或部门在核算期期初和期末的资产和负
债的存量价值

资产负债表的子账户还包括资产负债变化账户, 它概括记录了积累账户的主要内容,即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从而连接了期初、期末两个存量表。
三、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特点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序列具有可分性
——在纵向上的可分性由经济活动序列的特点决定
——在横向上的可分性由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可加性决定

国民经济账户综合起来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综合经济账户:用T形账户的方式综合 ——矩阵表:用矩阵平衡表的方式综合

国民经济账户记录的变量既可以是流量也可以是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