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成长,二者应该并举,不可偏废一面。
新课程改革在做到关注学生发展的这一点上,是通过让同学参与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体现的。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授业者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同时要一改以往严肃的课堂氛围,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探究。
在兼顾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侧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逐渐培养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在做好强调教师成长的这一点上,需要依据课改目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目标来进行。
评价教师的课程教学结果,实质就是通过此,来了解和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进行相应的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的成长也可以通过制定兼顾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并结合课改的改革内容制定教师的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进行目标考核,促进其加快改革。
再者是重视以学定教,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
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倡导“以学论教”,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的改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更多的培养自身独立思维模式。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教学的生态系统在课程毋庸置疑的是,将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个因素动态相互结合的“生态系统”是课程。
在此系统内,教材是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如何让教材的作用发挥最大需要教师在课程上引导和辅助学生;作为主体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老师不光是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行为,注重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程的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就吸收好应学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课程体验,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发散思维模式。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者:仲玉维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04期“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对育人方式进行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普通高中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普通高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和支柱。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存在着应试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千校一面等问题。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直接受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应试升学的过度功利性倾向明显,育人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了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从长远看影响了国家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涛副院长指出。
当前高中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如不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矛盾、学生学习负担压力较重等。
特别是新高考制度下学校改革面对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选考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安排的新挑战、学生班级形式的重建、不同类型水平学校推进的模式和方式的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团队曾对4市53校12699名高中生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教学仍然多数采取讲授式,学生在课堂中不积极,而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缺乏主动参与、缺乏质疑、缺乏合作与互动。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聚焦育人方式改革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意见》强调“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对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发展等都提出了迫切需求。
当前大部分地方的高中教育已经实现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到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重点的新阶段。
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讨心得体会
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讨心得体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经国务院同意,就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6月11日印发实施的。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意见。学习过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感想如下:1.“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读书学习贵在立志!《意见》毫不含糊地指出新时代学者是最高尚的读书志向。作为新代一教师,志不可小。帮助学生立志非常重要,我们有很多孩子没有志向,过一天算一天,每天想的事情也很少和学习有关,更不会联系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真的要从小入大,一点一点的帮助他们树立目标,短期到长期,帮助他们做一个有积极思想的人。2.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一切迹象都表明,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书”。活人就有心理,教学就要讲究心理学,学生想什么呢?他们的生活我们了解吗?他们关于知识的思维路径我们清楚吗?备课中的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应该成为教师对接学生认知心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试金石,好的问题与情境应该具有互动性、启发性,互动带来好的体验,启发带来好的探究。进入学生的生活挖掘他们熟知的情境和他们易于接受的发问角度,努力打造更高效的课堂。3.作为新时代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们的心理学导师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的确,到大学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显得有点晚了。如果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有意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将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少走一些穹路,多一点学习的动力和坚持。现在提出来学校要主动进行“指导”,这很好,对理性选课也十分重要,如果做得好做得实,学校是可以出大成果的。世界上有多少种正当有益的职业?哪些职业是自己喜欢的?这些职业中哪些正在消亡?哪些正蓬勃发展?从事这些职业又需要哪些素质?需要学习哪些才能尽快走上这条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等等,是年轻的学子们蓬勃生命的憧憬所在,也是他们宝贵青春的迷茫所在!作为新时代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师!。
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途径与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推进xx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途径与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只有教育教学工作抓好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然而,“传统思维牵引下的中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像一匹负轭难行的老马,步履蹒跚,与时代发展渐行渐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论述普通高中教育时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学校主导型的保障架构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它更强调学校对教育质量的自主管理与监控,属于一种教育活动内部的质量保障架构。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个体差异也在逐渐增大,而社会对学校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直接推动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模式、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大胆地拓宽办学思维,齐抓并举地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多样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落实素质教育合肥一中作为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本校,积极主动地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上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并已逐渐形成独具合肥一中特色的课程体系。
1.开足必修课程,奠定学生全面的知识基础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高中教育必须立足必修课程,以使学生普遍达到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合肥一中坚持按新课程要求,全部足课时设置语言与文学等14个科目。
尤其是技术课程、体育与健康、艺术课程和科学领域中的实验课等课程的开设充分体现合肥一中“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的教育理念。
例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作为课改后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可供借鉴的教学资源和经验较少,很多学校开设这门课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业水平测试。
这样做实际上不仅是忽视了学科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且还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上,我们积极贯彻课程改革思想,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在实处,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路径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我国对普通高中改革发展方向的新定位。
本文即是对高中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性与途径进行思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发展路径2019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改革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省市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课题组必须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关注发展路径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一、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性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之下,普通高中学校除了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外,另一方面还得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因此,充分认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施多样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普通高中都强调以升学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于是出现“千校一面”、人才同质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加快转变关键阶段,社会用人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对劳动者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而“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2.实行多样化是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6.11•【文号】国办发〔2019〕29号•【施行日期】2019.06.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
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三)突出德育时代性。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2019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2019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因为它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
2019年,我国基础教育迎来了一次全面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改革力求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针对新课程改革,学校和教师们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校和教师们不再仅仅以课本教学为主,更多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式。
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新课程改革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在过去的教育中,很多学生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他们没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
而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
此外,新课程改革还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
教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他们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被鼓励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只有教师们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发展潜力。
总体来说,2019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引领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它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和教师们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将更加完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摘要:结合教育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研究,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对于学生整体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培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高中教育的好坏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针对高中阶段的教育问题,应该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从而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本文就着重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改革;相关问题;改革方向引言:结合目前的教育发展情况,针对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展开了一定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深远,同时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仍然需要达到深度改革,才能促进高中教育的深化发展,所以针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高中教育改革。
一、目前高中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一)较为严重的行政化针对目前高中教育改革方向进行着重分析,在具体的改革情况中,由于我国的高中管理体制主要是由校长负责的责任制,所以针对高中管理采取的体制需要保证教学中的方向正确和思想纯正性,同时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所以针对学校的具体管理体制,有一定的行政化现象,同时具体的行政管理较为严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术的发展。
同时针对高中教育中重要的决策权,大多掌握在领导手里,所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的意见,并没有达到全面反映,所以会对高中教育的民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对于高中教育有效改革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所以针对高中的行政化管理,结合教育改革,必须要达到相对应的改善,从而不断改变教育体制僵硬化的情况,从而使得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达到高效化。
(二)部门之间缺乏高度配合针对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是需要高中教育中所有的部门达到高度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同时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必须要达到有关部门的高效交流合作,才能使得教育改革有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目前的改革情况中,由于推行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所以只凭某一部门无法实现高中教育改革。
新时代学校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9年精选文档
新时代学校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一、教育教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体,办人民满意学校研教互促深化课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教研与教学并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项新举措促进学校发展。
1.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导向性指标之一。
实际上,深入课堂看一看,就不难发现,真正落实的却很少,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很多课都是少数优生在表演,在唱主角,变成了老师和优生的交流。
具体表象有:答问时,以个别优生的回答,当作全体的回答,练习时,以优生的速度决定教学的进程等。
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学,看是不是真正的面向了每一个学生,是不是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以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为主体,围绕学科教学搞研究,以教研促教学。
每月组织教师进行两次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培训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切实加强教师业务素养。
切实做好教师个人学习。
每位任课教师利用每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人人读一本理论教育书籍,并要求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后感,学校定期检查,进行客观评价。
学校不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课、推门课、过关课等研讨课活动。
推出四种新课型: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巩固训练课、交流展示课。
还开展了教师试水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自主年教师汇报课、专题研讨课,利用每月的课改总结表彰会,对优秀教师进行物质精神奖励,极大调动了教师课改参与的积极性。
3.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民主,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
究其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
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
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在上海实行的小班化教育,他的课堂就好象是一个圆桌会议,在学生中间永远有一个座位是为老师留着的。
浅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改革
浅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不断改革,新高考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成为了影响高中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一。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背景、教育需求背景和社会背景等。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策背景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高考改革的出台,背后有着多元化的政策支持和推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和高考的政策文件,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这些政策文件对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教育需求背景也在推动着新高考改革。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高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
新高考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种改革方向符合了当前社会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方向。
社会背景也是新高考改革背景的一部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教育的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也不断提高,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消费需求。
新高考改革的重点是将传统的分数导向考试改为素质导向考试,这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增加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新高考改革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这使得高中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高中教育改革也需要面对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多元化需求,如何平衡这些需求,是高中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高中教育改革需要在各方面加以改进和推进。
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评价体系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评价。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一、概括本文以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普通高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中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对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许多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教育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通高中的升学压力也日益增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受到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对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可以丰富和拓展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指导实际的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研究的深入也将有利于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对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通过对该问题的系统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普通高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为实现其改革和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2. 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和认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分析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王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摘要】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激烈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创新改革。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改革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实用复合型人才紧缺、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陈旧、教育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的存在,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激烈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创新改革。
以下笔者将根据个人所处的高校环境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就我国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坚持育人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为此,高校在教育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才能为党和国家输出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坚持德育为先优化高校课程结构。
大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
在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大学生信仰信念缺失、人民群众道德观念薄弱的新形势下,立德树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德育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应该作为当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枯燥,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使得高校的德育教育大打折扣。
因此,科学设置课程,优化高校课程结构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高校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更要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价值取向与两难关系-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价值取向与两难关系201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随后上海和浙江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迄今已有30个省区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或思路,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形成梯次推进的态势,高考改革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引发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讨论。
此次高考改革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顶层设计,试点先行。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再到国务院颁布的《实施意见》,体现了顶层清晰的改革思路。
二是直面问题,敢于碰硬。
对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问题不等、不推、不绕,敢涉险滩,敢趟深水区。
三是文化驱动,整体推进。
笔者曾提出高考改革经历“政治经济驱动”“教育驱动”和“文化驱动”三个阶段的观点,此次改革进入文化驱动阶段,改革的触角深入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构架了完整的价值取向和改革目标体系,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一体四面”。
“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实行文理融通、推进综合评价、探索过程评价、拓宽选择空间。
要实现改革目标,必须处理好若干两难问题,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科学选才和公平选才、理想目标和现实条件之间的两难关系,从而实现“两翼”齐飞。
一、“一体四面”: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一)一体:以学生为本体1.从“三个有助于”到“三个有利于”高考改革基本原则的渐变。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从此“三个有助于”成为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
2019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2019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再次重申了“三个有助于”的原则。
关于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于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和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规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要培养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实现“人才纷涌而出,学术百花齐放,大师引领变革。
”的局面。
实现教育的公平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读书,都能享受高等教育和优质教育,并且在就业方面没有任何用人单位的限制和歧视,在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以及国家组织的大型特种考试上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所谓个性发展特点规律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偏爱,特性,优势,特长,长处,缺点,短处等。
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和源泉。
我们国家和民族就需要这种人才,这种大师人物绝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悲剧产物,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化人才,他是什么?他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教育改革这个词很早就是一个热门的争议词和讨论词。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
也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科学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我们活得更有尊严了。
但是大人物并非大师,而大师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钱老走之前给温总理説:“我们总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
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在提醒我们——原先的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脱节了,教育应该改革了。
而改革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创新+学习+借鉴。
对此我有几点看法和建议:一.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
大学就好比生产企业,学生就好比原材料,只有加工才能变为合格产品,但是企业在最后一关对质量把控得很好,一般的企业都要建立质检岗位,也就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淘汰不合格的产品。
LOCAlHosT同理,我们高校也要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来把控最后一关。
我认为最后这一关如果把控得很好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还可以鞭策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温习原先知识。
关于教师备课的困惑与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
关于教师备课的困惑与思考缘起今年秋初我校由一所厂矿子校和地方小学合并而成。
原来不同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老师不同的工作习惯交融碰撞在一起,既有互补,也有差异。
在开学初的一次教研组活动时,围绕着“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的话题广大教师展开了热烈而具争议的讨论。
最后一致认为,备课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有效备课则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要想实现备课的有效性,必须逐步解决老师们在备课中碰到的让人困惑的问题。
备课的困惑现将教研活动中收集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总结如下:一、备与教不一致,为完成任务和检查而写教案。
1、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落实;2、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突出重点与难点,才能达到好的效果;3、学具与教学用具的准备很不充分,没有很好的利用它们的直观性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4、针对超大班额中参差不齐的学生成绩,怎样分层次备课?5、教案书写工整、漂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教学计划安排与实际教学时间差异较大1、因知识的难度不同,有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完成,需要另外增加课时;2、因新教材内容压缩,备课时需要补充内容;三、几大关系难以处理1、备课是以提高素质为主,还是通过大量练习应对考试为主?2、大班额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精心备课需要时间之间的矛盾;3、大班额中学生过多与人人动手实验和实践之间的矛盾;4、备课时教师心里想将课堂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但上课时怕学生离开了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剧本”而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
四、“走秀”现象严重1、公开课、示范课中只知道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观赏性”,以期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却忽视了学情分析;2、教学反思是写给领导看的,并没有结合教学实际,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活动与探究”平时不用,只有公开课上用等。
长久以来,我们的备课工作着眼点仅仅落在其外显形式,即教案的呈现形式上。
以教案的书写状况、教案内容的详略程度等来鉴定教师备课的态度和质量,忽略了教案形成之前的研究、探索的思维过程。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PPT精品文档
工
作
第二个层面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 展的两大战略重点。今后我们怎么解决“大而不强”,实 现“由大到强”,关键是要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个层面是优先发展、改革创新。这是实现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的两大重要保证。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 六 章
(二)发展任务
个 案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 “5+1+2”的八项发展任务。
工
作
“5”就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统称国民教育体系;再加 上“1”,即继续教育,这6个方面构成了终身教 育体系;“2”就是教育的两个薄弱环节,即民族 教育、特殊教育。
个 案
工
作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 六 章
(四)保障任务
个 案
工
作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条件 保障和制度保障。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六项保障任务。一是“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财”:保障经费投 入。三是“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四是 “法”:推进依法治教。五是“领导”:加强 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是“项 目”:本届政府启动实施10项改革试点和10 个发展项目。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 六 章
个 案
1、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2、关于教育投入问题。
工
作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 六 章
三、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工 作的推进思路
个 (一)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案 (二)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工 (三)以重点改革为突破,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机制 (四)以转变职能为核心,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作
对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思考--教育管理论文
对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思考字数:2691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3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包括学生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以及教育资源保障三个方面。
传统育人方式存在分数至上、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亟需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及优化师资队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我国当前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人们的教育需求发生质量的转型,“过去人们是想上学,现在人们想上好学”[1]。
为了满足人们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国家致力于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普通高中阶段教育不仅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还贯通教育世界、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
同时,普通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对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也越来越重视。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为当前乃至未来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实现育人目标的具体方法角度来理解育人方式的,这是一种狭义的解释,很难形成有关育人方式的整全认识。
比如,有学者提出育人方式就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3]。
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它只是组成育人方式的一个部分。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育人方式更需要赋予丰富的涵义,需从更广义的角度予以理解和作出解释。
一般而言,方式常指言行的形式和方法,受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如此,育人方式指的是一种培养人的形式和方法。
浅析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
浅析新课程教育改⾰中亟待解决的六⼤问题2019-09-16摘要:新课程教育改⾰与传统观念、传统⽂化的对撞必然产⽣诸多问题,本⽂简要分析了新课改具体实施中存在的六⼤问题: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的推⾏;教材的选择严重缺乏⾃主性;课程与考试脱钩;初、⾼中教育严重脱节;教材变化频繁;中、⾼考的“指挥棒”严重影响了课改的全⾯实施。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traditional ide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lashed have many questions inevitably, this article summary analysis new class changed six major problems which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existed: Th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experience and educates the idea, has hindered new curriculum reform carrying out seriously; Teaching material's choice lacks the independency seriously;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est get unhooke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high school educates comes apart seriously; The teaching material change is frequent; ,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music director stick” the serious influence class changed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关键词:新课程改⾰key word: New curriculum reform作者简介:何芸,⼥,汉族,1981年出⽣四川师范⼤学⽂理学院助教;研究⽅向:教育管理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传承我国优秀⽂化传统基础上进⾏的⼀次崭新的课程⽂化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的是对我国现⾏教育弊端的勇敢⾰除,是教育质量的全⾯提升。
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基于美、英、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第42卷第2期教学研究Vol.42No.22019年3月Research in TeachingMar.2019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基于美㊁英㊁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何晓微∗(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1121)㊀[收稿日期]㊀2018-11-08㊀[作者简介]㊀∗何晓微(1994-),女,浙江杭州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㊂㊀㊀[摘㊀要]㊀如今,我国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㊂美㊁英㊁日三国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跨时代的继承与创新,可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㊂三国课改立足本国国情,顺应了知识经济化㊁信息全球化㊁教育民主化等时代潮流㊂三国课程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旨在提高教育质量㊂课程内容一致体现出对基础知识㊁信息技术和均衡课程内容的重视,课程评价都注重改善评价标准㊁丰富评价主体㊁完善评价方式㊂结合我国国情与三国课改启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作如下反思:课程目标应服务社会,兼顾个人;课程内容要重视传统,兼收现代;课程评价应保障科学,兼怀人文㊂㊀㊀[关键词]㊀美国;英国;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40-059.3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9)02-0120-050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㊂ 教育强国 战略的明确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同时也是中国人民享受世界水平现代化教育㊁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㊂这一时代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总战略,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方向,以建设教育强国为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总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追求[1]㊂在新世纪里迎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更需立足国际视野,审视本国国情,借鉴他国经验,以期紧抓机遇,勇迎挑战㊂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为迎接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整个世界都加大了基础教育改革力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 软件 ,几乎被各国不约而同地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㊂这一时期的课改是跨世纪的,历史与未来兼收,继承与创新并蓄,其蕴含的共同趋势对当代课程改革依旧有重要启发价值㊂美㊁英㊁日三国在当时也顺应潮流地进行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㊂美国课改大刀阔斧且勇于创新,英国课改与中国有着相似的 国家集权化 国情背景,日本课改重视历史且善于借鉴㊂这三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既各具特色,又顺应主流,彰显了新世纪课改的世界性趋向㊂我国新时代的新课改也应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这一时期美㊁英㊁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分析比较,可全面反思我国新时代下的课改㊂1㊀三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美㊁英㊁日的改革既缘于时代共同潮流的推动,又受到本国特殊国情的驱使㊂1.1㊀时代潮流的推动就外部环境而言,20世纪90年代正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化㊁信息全球化㊁教育民主化的时代潮流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㊂1)知识经济化潮流㊂21世纪来临之际,知识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呈现出知识经济化潮流㊂知识经济以知识的生产㊁使用和分配为基础,知识成为主要生产资料㊂这一时代下,掌握知识㊁创造知识尤为关键,教育则成为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㊂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其. All Rights Reserved.第2期何晓微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 基于美㊁英㊁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121㊀课程改革对促进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具有奠基作用㊂2)信息全球化潮流㊂随着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 以电子计算机出现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的涌现,20世纪末的世界已是一个信息全球化世界,知识面貌与日俱新,信息变化日新月异,人类生活信息化㊁网络化㊁全球信息一体化已成常态㊂信息全球化的潮流涌入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课程提出了信息化㊁现代化的变革要求㊂3)教育民主化潮流㊂随着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民主化日益成为面向21世纪的主要时代潮流㊂教育民主化既追求让所有人受同样的教育,强调教育起点㊁过程和结果平等,又追求教育自由化,提倡教育的灵活性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㊂这无疑对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产生了重大冲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㊂1.2㊀本国国情的驱使从内部因素来看,20世纪90年代,美㊁英㊁日三国国内基础教育课程都存在某些不足,制约了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育质量,需要进行改革㊂1)美国:知识㊁技能存在差距㊂20世纪90年代,美国面临着技能和知识上的差距㊂ 作为一个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多于对国防的投资㊂ [2]但结果并未改善,美国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之间发展失衡㊂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却缺乏良好的运用技能,或技能拔尖却缺失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在国际考试中名次落后㊂2)英国:国家课程陷入困境㊂英国自1988年起实行了统一国家课程,过于自由松散的课程愈加规范,但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却因用力过猛陷入困境㊂课程要求过高㊁内容过多㊁过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㊂过于强调统一课程标准而忽视教师地位,课程评价体系冗繁,耗时耗力,基础教育质量严重滑坡㊂3)日本:固化教育显现病理㊂日本曾以 教育立国 著称,致力于加强学历教育㊁强调考试与竞争,以此提升教育质量㊂但随着教育的发展,过分偏重学历㊁考试竞争过度以及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等教育病理不断显现,严重影响了教育大计发展㊂2㊀三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改革针对国内外现状,三国都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㊂其课程改革根本目标都是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但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㊂2.1㊀美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两个目标进行: (1)严格学业标准,提高教育质量;(2)追求个人全面发展,适应现实生活需要[3]㊂‘美国2061计划“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都强调了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课程改革导向㊂2.2㊀英国:为未来生存作准备‘1997年教育法“指出: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旨在促进精神㊁道德㊁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时推动健康教育㊁公民教育,通过课程实施,提高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着眼于迎接世纪挑战的主要问题,为学生未来生存作准备㊂2.3㊀日本:培养国际社会的日本人日本199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强调,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化社会,要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锻炼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个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㊂3㊀三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美㊁英㊁日在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都呈现出对基础知识㊁信息技术的重视和对实现课程内容均衡的一致性追求㊂3.1㊀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基础知识是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稳步发展的保障和基石,三国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都体现出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㊂美国布什政府提出要实现的 八项教育目标 就有四项直接与学生的基本知识或认知素质养成有关㊂‘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加强了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外国语和艺术两门学科,并指明各学科内部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主[3];英国以基础学力为核心,将必修核心科目由10门扩展为12门[4],还特别强调要加强本国语和数学的指导,在小学实行了 国家读写战略 和 国家计算战略 ,统称为 国家基础学力战略 ;日本. All Rights Reserved.122㊀教学研究2019继续强调双基教育,提出要让学生均衡地掌握较为广阔领域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因而对基础必修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如数学着眼于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操作㊁问题解决来学习,并精简复杂的计算,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㊂3.2㊀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受信息全球化潮流影响,面向21世纪,各国在课程改革中都提高了对信息技术的重视㊂美国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推广,扩大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合使用,在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电脑课,并建立了全国课程互联网,向所有学校提供最新课程信息㊁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㊂英国将 信息技术 课程更名为 信息和交流技术 ,旨在培养学生发现㊁分析㊁交换信息等方面的素养㊂为使其落到实处,英政府还制定了 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并提出 人人上网,校校上网 口号㊂日本在新课程方案中将 信息 科作为必修科目,以适应信息化㊁网络化带来的变化,强调信息处理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并计划1999年实现小学两人一台㊁初中一人一台计算机㊂3.3㊀注重课程内容的均衡如何通过均衡课程内容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效用也成为各国面向21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㊂美国加强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既开设了阅读㊁写作㊁数学等学术性科目,又设置了家政㊁汽车驾驶㊁工具课等实用性科目,同一科目下还有基础和实用门类分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99年1月,英国工党政府根据教育与就业部建议,实施了技能培训战略,引入了8门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专业选修,每个学校有劳技㊁家政工作室,学生可按兴趣选择职业教育课程;日本则在20世纪末课程改革中将中小学课程内容削减三成,降低难度,上调部分内容,使课程富有弹性,并与各科教学㊁道德和特别活动相并列设定 综合学习时间 ,学习国际理解㊁信息㊁环境等课程㊂4㊀三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4.1㊀改善评价标准面临新世纪的挑战,三国基础课程改革首先对课程评价标准进行了改善㊂‘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确定了英语㊁数学㊁科学㊁历史和地理5门学科的 新的世界标准 ,并以此标注对四㊁八㊁十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全国统一考试,为课程评价制定了统一标准;英国简化了关键阶段末评价的范围,把过去KS1㊁KS2㊁KS3的全国统一考试,仅限在英语㊁数学和科学三门核心学科,同时改进了KS4的评价,将其与前三阶段分离,明确了GCSE考试的独立地位[5];日本课程评价围绕 生存能力 这一主题展开,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学习评价指针,从 知识与理解 表现与技能 判断与思考 关心与态度 四个纬度构建评价标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达成度㊁思考力㊁判断力等做出评价,同时考查兴趣㊁情感㊁态度等方面的发展㊂4.2㊀丰富评价主体受民主观念影响,各国在课程评价主体方面都进行了丰富㊂美国在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家长参与课程评价的重要性,认为家长应关心学习教育状况,并指出社区㊁新闻媒体㊁各州等对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英国课程评价体系也进行了调整,政府呼吁课程评价应多主体参与,重点突出了教师评价的作用,主张教师评价在学习进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新学习建立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们每天在课堂上实施着这一极其重要的形成性评价任务;日本除了提倡教师评价外,还建议展开学生自评㊁相互评价㊁参考家长及地区人士的评价,尤其重视学生自评,认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动机,还能促进学生确认自己的能力,探究自己的将来㊂4.3㊀完善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方式对评价结果影响巨大,因而三国在课程改革中都对其进行了合乎国情的完善㊂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标准化考试受到各界批判,各州开始在设计考试时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技能,增加了开放式问题㊁写作测试和阅读测试,还研究了如档案袋㊁作品集㊁项目研究等非传统评价方式,使其能详细描述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变化㊂英国在课程改革后评价方式更灵活多样,首次提出表现评价法与 标准评价任务 法相结合㊂表现评价法依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㊁课堂表现㊁作业情况等来落实, 标准评价任务法 指在关键阶段末,学生进行一系列口头与书面结合㊁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任务并进行综合评分㊂日本的评价方法由相对评价转向了基于标准的评价[6],并实现了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的转化㊂摆脱了传统书面测验中心评价法,依据多样方法,倡. All Rights Reserved.第2期何晓微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 基于美㊁英㊁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123㊀导真实评价,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的活动㊁作品㊁笔记等一手资料来评价学习成果[7]㊂5㊀基于三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㊂ 三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㊁课程内容㊁课程评价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可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启示,促进我国课改的反思㊂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与个人㊁传统与现代㊁科学与人文三对关系的恰当处理㊂5.1㊀课程目标 服务社会,兼顾个人综合三国课程改革目标,都是既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又强调了学生全面㊁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㊂美国指向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追求个人完善发展;英国希望培养为未来生存作准备的好公民,同时推动个人精神道德发展;日本追求培养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并不忘发展个性教育,都体现了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结合㊂201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 核心素养 概念[8],确立了课程总目标㊂与之相应,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运而生,将总目标具体化㊂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综合性也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㊂但我国国情和目前的教育价值观,使得课程目标在实践中大打折扣,落实了宏观社会目标,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㊂大班上课提高了效率,却很难体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高考升学率为重要评价标准,更多表现为对学业的要求,很难兼顾全面发展;偏远地区教学资源不足,很难达到核心素养普遍要求㊂要真正实现课程目标既服务社会又兼顾个人,还应在课程目标落实过程中与具体学科㊁具体学校㊁具体学生情况相结合,将其进行学段性㊁区域性㊁学科性的调整,因地制宜㊁因材施教㊁多方合力,促成课程目标落地生根㊂5.2㊀课程内容 重视传统,兼收现代就三国课程内容的改革而言,美国在保持传统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添加了新内容,并强调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英国扩增传统课程,重视计算机与实用课程;日本也延续传统的各科教学㊁道德教学,同时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与现代化课程㊂三国都继承了原有课程传统,并与时俱进地更新了课程内容,协调了课程比例,这无疑是必要的㊂审视我国新课改课程内容变化:一方面,新课改强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增加了传统课程内容比重,这固然是重视 根与魂 的可喜表现,但一些学校在实施中极端化, 读经热 私塾热 等应运而生,掀起了形式主义与排外复古风,加重了师生负担;另一方面,新课改提倡学习西方生活化㊁民主化思想,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㊁兴趣联系,这是课程观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对民主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教学内容过度生活化㊁零散化,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㊂我国在进行课程内容改革时,要秉承重视传统㊁兼收现代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化㊁信息化㊁国际化的调整㊂综合化既可将传统与现代相关学科融合,缓解课程学科过多㊁内容繁杂现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核心素养㊂因而课程内容要加强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并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㊂课程内容信息化有利于加快传统文化传播,同时促进多样文化交流㊂课程内容中要强调学生对计算机㊁多媒体的学习,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收集㊁处理㊁交流能力㊂课程内容国际化能使学生立足国际视野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全球视野,秉持开放心态,汲取多元文化㊂将中国文化置于国际背景中,为学生传递世界性问题的知识㊁态度和价值观,增加中小学跨文化交流活动㊂5.3㊀课程评价 保障科学,兼怀人文三国课程评价的改革是保障科学公正同时兼顾人文关怀的㊂美国制定统一评价标准㊁英国简化评价方法㊁日本评价内容主题化都是保障课程评价更科学化的举措㊂同时,三国共同追求多元评价主体㊁多种评价方式㊁注重质性评价,无一不流露出对课程评价人文化的追求㊂新课改以来,虽然我国课程评价理念在不断进步,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现有学校课程评价的理念把握与实践运用存以下差距:(1)评价功利性㊂受高考制度㊁应试教育影响,人们不时把课程评价与学业评价混淆,将课程评价范围缩小为学科学业成绩考试㊂(2)评价浅表性㊂新课改以来,教师㊁家长遵从赏识教育对学生表扬增加,但只流于表面 满堂夸 ,并未针对学生具体行为给予表扬,. All Rights Reserved.124㊀教学研究2019也无启发㊁引导作用㊂(3)评价形式性㊂新课改后课程评价虽产生了学习日记㊁行为观察等更多元的方式,但受升学压力影响,多样化评价方式流于形式,并未形成充分的评价反馈㊂我国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应在保障科学同时兼怀人文㊂首先应淡化应试观念:(1)要继续深化高考制度,实现质性与量性结合㊁过程和结果统一的多方式评价,改变一考定终生现状;(2)要转变以学生考试成绩评定教师成就的现状,以此从根源上淡化教师㊁家长㊁学生的应试观念㊂其次要加强专业培训:对教师的课堂评价㊁学生的自我反思㊁家长的协同评价等进行专业培训,实现具体㊁深度㊁有效的课程评价㊂最后要及时沟通反馈:结合信息化的评价手段,对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结果的沟通与反馈,实现评价交流反馈的及时性与多主体互动性,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㊂6㊀余论美㊁英㊁日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对我国新时代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有利于我国课程改革树立国际视野,进行深入反思㊂但不能一味照搬他国做法,而应以我国具体国情为出发点,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对他国优秀经验进行中国化的吸收利用与实践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㊂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新使命EB/OL . 2018-09-20 2018-11-08 .http //www.moe. /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9/zt1819 _gd/zjpl/201809/t20180920_349532.html.2 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10.3 郝德永.二战后英㊁美㊁日普通学校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上 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3 60-66.4 邓特.英国教育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89.5 Doune M.Curriculum chang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Is the school curriculum-reform movement an anachronism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03 35 2 139-149.6 钟启泉.课程评价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 与日本课程学者浅沼茂教授的对话 J .全球教育展望2002 31 3 3-6. 7 詹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研究 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 2014-04-08 2018-11-08 .http ///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 t20140408_167226.html.Introspection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elementary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ounterpartsin America Britain and JapanHe Xiao-weiSchool of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311121China㊀㊀Abstract Now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in whic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exist.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facing the new cent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Japan embodi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ross-era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China.Curriculum reforms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are based on national reality and under the universal trend of knowledge economy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educational democratization.Although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differ they all aim a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the three countries unanimously reflect the emphasis on basicknowled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actice of balancing its content.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concertrat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evaluation criteria diversity of evaluation subjects and advancement of evaluation bined with Chinaᶄsnational reali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ree countriesᶄcurriculum reforms educators in China should introspect concerning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follows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are expected to take personal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serving the society.The curriculum content should attach significance to tradition with in-corporation of modern elements.Curriculum evaluation ought to cherish humanistic care while guaranteeing the value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Japan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更是处在新形势之下。
然而,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新形势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若干思考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已初步形成,也初步有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方向。
因此,高中教育是学生的重要基础,高中教育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良好的高中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顺利成长,还可以帮助学生面对在小学、初中阶段的一些挫折,因此,要特别重视高中教育阶段。
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教育系统中的瓶颈,现状令人堪忧。
高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在题海战术,高分压力下成为缺乏创新的高分低能者。
人们越来越重视高中教育,但是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是片面的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这样的教育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教学目标,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切实性。
.
一、当前制约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也已逐渐普及,高等教育更是实现了大众化。
当今世界发展日益全球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密切,国际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在这种形式下,普通高中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要应对新的挑战,顺应时代的变革。
然而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关注程度高,远远高于普通高中教育,致使普通高中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发展水平偏低,并且不均衡。
国家的教育经费大部分用在了义务教育上,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学校因此面临着资源短缺和运转困能的局面,不能把更多更好地经历投入到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中。
资金短缺的同时,也使得不少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如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药品、模型等教具,还用专门用来开展实践活动和研究学习的专业教室以及教师的办公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不足,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也使得学校无法有利地进行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发展。
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师数量和结构不均衡,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也不均衡。
根据有关规定,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应该是1?U13,然而实际上普通高中教师的数量有很大的缺口,学生多,教师少,大班教学问题突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直接影响着课程和教学的有效实施。
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师结构不尽合理,高中的教师的学历.
很多达不到本科,很少有研究生学历。
专任教师更是缺乏,尤其是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体美的专任教师更是严重不足,甚至新增课程的教师几乎没有。
高中教师数量和结构的失衡,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改革。
与此同时,优势资源集中在所谓的重点高中,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学生只有高分才能进重点中学,甚至个别的还有人事指标,高中阶段平等的入学机会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
另外,普通高中教育缺乏特色教育,具体的实施措施,特色学校的数量也很少。
由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新形势下加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用全民终身教育指导思想去积极引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
全民终身教育观点的提出,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的教育不再有终结的特点,学习机会不再随着离开学校而消失,它更具有开发个体潜能的作用。
高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应该依附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要改变以升学为本的旨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知指导,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到整个高中教育过程之中。
在全民终身教育的的框架下,使高中教育成为促进个体发展成长和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石。
2.大力加强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全面性发展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和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以及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对课堂组织的变革,对新教材的运用,
为的改变,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的改变,才能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前,随着高中实验课程的推进,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和交流开展起来,不少教师觉得培训使他们获得更多地先进理念,受益匪浅。
同时,教育部提出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鼓励学校形成学习提高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3.普通高中教育要满足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个体发展的新
要求
当前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形式下,参与的每个个体都要有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新课题,为每个个体提供面向未来的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方面,高中教育在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方面体现出了更多地力量,因此,应当提供更多地课程选择,增加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取消单纯的文理分科,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中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能力和技能。
4.将教育公平与教育选择纳入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体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得以保证的基础,教育选择则是不同学习个体得以满足的重要途径。
教育公平不单单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选择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选择。
高中教育阶段同样要体现教育公平和教育选择的特征,积极创造一个公开透明和科学规范以促进发展地区的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发展格局,的教育环境,
社会经济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的教育角度,发展规划普通高中教育。
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高中教育发展体系,确保个体选择的高中教育体现初中社会公平,建立自主的现代学校制度,不断满足个体差异和需求。
5.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积极发展民办高中,形成多元化的高中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在对教育的投入上稳步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政府不断增加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的各方面的力量,多方参与,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发展民办高中。
在今后一个时期,民办高中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可以通过政府投资,采取“国有民办”的形式,或者通过高质量的高中利用自身的优势,并结合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高中。
以公办学校为主导,逐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中阶段教育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要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增加课程和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满足学生个体的选择和全面发展,高中教育应该是一种注重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注重建立平衡机制,优化资源,建立特色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