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贸易开放度:高估抑或低估?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开放政策。

开放后,中国开始吸引外资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逐步推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显著扩大,贸易主体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等多元化方向转变。

其次,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02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出口总额达到2.498万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口总额达到2.577万亿美元,与全球贸易总量占比分别超过10%和12%。

中国的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办公设备等为主,进口产品则以能源资源、机械设备、高技术产品和农产品为主。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的加剧给中国的出口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

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中国的出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其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境要求加强也给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带来了挑战。

加之全球价值链重构和技术创新对中国的出口产业链带来了重大影响,中国需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质。

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正在推进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首先,中国积极开展贸易多元化,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其次,中国鼓励企业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展望未来,中国对外贸易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一方面,全球市场的需求依然巨大,中国产品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内需扩大也将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还将继续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为对外贸易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制。

对外开放战略需要看清十大问题

对外开放战略需要看清十大问题

企业研究论文-对外开放战略需要看清十大问题新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具体化为许多相关的政策,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与政策相关的一些认识问题,因为只有澄清了某些模糊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到底高不高2006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7%,其中出口依存度已经超过了37%。

这样高的贸易依存度在世界各大国的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例如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日、德三国,目前只有德国的出口依存度超过了30%,日本和美国都在10%上下,日本在出口依存度最高时也不过16%,美国则从未超过12%,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不应该继续允许贸易依存度的上升了。

如果未来2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5%,贸易增长率平均为8%,则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肯定还会继续上升,到2030年可能会上升到72%以上,这样的战略目标设计是否有问题呢?当我们讨论中国贸易依存度的时候必须看到一个新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动力源的变化。

自上世纪60~80年代东亚地区相继出现经济“起飞”的各经济体,虽然都是靠出口高速增长带动工业化加速,但外资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都不高。

例如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可在出口中外资企业的比重几乎等于“零”;“亚洲四小”在197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外资出口比重不超过8%;而东南亚“五小虎”在198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仅占到20%。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的推动力,到2005年,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已经达到58.3%。

如果不是在“冷战”结束后出现了新的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巨浪,在中国也不会出现自1990年代初以来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出口高增长,因此,绝不能用所谓的历史规律来硬套中国今天的现实,只进行笼统的比较就提出中国贸易依存度过高的结论,而是应该依据国际经济环境已经深刻改变的客观现实,来重新认识与设计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否则就会痛失促进中国加快工业化速度的最有利国际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建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评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并提出调整建议,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政策效果评估1. 出口增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采取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出口增长。

中国商品以价格竞争力和质量优势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接纳,出口量持续增长。

不仅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2. 出口结构调整:由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优惠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中国的出口结构逐渐由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和服务转型升级。

这一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外商直接投资(FDI)增加: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开放性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的流入不仅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发展,还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具有积极作用。

二、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建议1. 多元化市场拓展: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程度。

通过拓展多元化的市场,可以降低市场风险,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相关区域组织的合作,扩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2.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中国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才能实现中国产品的高质量输出。

同时,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保护能力,避免技术流失和侵权问题。

3. 加强合作机制和贸易便利化:中国应进一步完善贸易体制和合作机制,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下,促进自由、公正和非歧视性的贸易体系建设。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内外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的政策沟通和合作机制。

同时,加大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降低贸易壁垒和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

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

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市场经济时期,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市场经济时期外贸政策的特点、开放程度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调整和改进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

一、市场经济时期外贸政策的特点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相较于计划经济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中,外贸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不再过多干预市场,而是更多地采取支持和引导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2.加强对外贸易的监管: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在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3.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更加积极地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以及降低贸易壁垒等方式,推动我国企业的出口,促进国际贸易的畅通。

二、开放程度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开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开放程度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贸易自由化程度、资本流动自由度以及外商投资自由等方面。

开放程度的不同将对国家经济产生以下影响:1.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力度,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拓展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国内企业更加便利地进入国际市场。

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我国企业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从而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出口额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吸引外商投资:开放程度的高低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企业将更加愿意来我国投资,为我国带来外汇和技术等资源,推动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合理调整和改进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时期的外贸环境和国际竞争的挑战,我们需要合理调整和改进外贸政策与开放程度。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开放主要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两方面,通过局部试点再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方式渐进展开。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拆除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准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体、第二大服务贸易体;加强FTA建设,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不断提升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话语权,中国还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

标签:贸易开放;主要路径;现状特点一国对国际贸易的调节措施主要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类,对外贸易开放也主要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两方面展开。

贸易自由化最初的着眼点在于关税壁垒的拆除;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和贸易方式的发展,尤其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推进,更加隐蔽复杂也更为灵活实用的非关税壁垒的拆除和市场准入的放开日渐重要。

贸易便利化的着力点在于边界内贸易限制措施的规范,满足日益增加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管理效率的诉求。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开放通过局部及试点再向全国范围复制推广的方式渐进展开,并注意在打开国门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提升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话语权,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经贸利益。

一、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强贸易政策合规,逐步与国际接轨继1979年颁布《以进养出试行办法》、《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之后,国务院又在1984年、1987年分别批转《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方案》。

根据1988年《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1990年《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4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取消国家对出口的财政补贴;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是改革的目标,要放开经营、平等竞争、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中国的外贸体制自对外开放以来已完成由指令性计划管理、经营权高度垄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

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

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
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贸易开放度概述 •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 贸易开放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 贸易开放度对资源分配效率的影响 • 贸易开放度的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贸易开放度概述
贸易开放度的定义
• 贸易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和依赖程度,通常 用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因素
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因素包括
4.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地缘政治等也 会对贸易开放度产生影响。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差异、消费 习惯等也会影响贸易开放度。
1.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政策环境等对 贸易开放度有重要影响。
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资源禀赋等对贸易开放度有显著影响 。
04
CATALOGUE
贸易开放度对资源分配效率的 影响
贸易开放度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
市场竞争
贸易开放度提高意味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获得市场份额。这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资源分配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机制
在开放经济中,价格机制更加灵活,市场价格可以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这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 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贸易开放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资源 从低效部门流向高效部门。这有助于整 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VS
技术进步
贸易开放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推动技术进步。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 量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及其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及其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及其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对国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

其中最直接的度量指标是货物贸易额。

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中国货物贸易额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积极主动地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目前,中国的海关关税平均水平已经降至7.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还通过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对国内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开放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技术,并扩大了市场规模,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80年代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10%,到2019年已经超过了30%。

其次,开放让中国企业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中国企业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比如,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优选品牌,如华为、小米、海尔等。

最后,开放还加强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使得中国经济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促进了国内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这样,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便可以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拉动了贸易、增长了企业及员工的收益和福利,更积极地参与全球产业链。

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对国际贸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市场庞大、消费力旺盛,从而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

这反过来增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促进了贸易平衡,并促进了全球贸易体系更加均衡、稳健地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与效果评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整个国际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也成为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估。

一、实施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中国积极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提供最优惠的贸易条件,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具体而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包括以下方面:1. 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自贸港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并减少贸易摩擦。

随着扩大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 促进产业升级中国加大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力度,逐步迈向产业升级。

例如,中国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了突破,成为高质量品牌的集聚地。

3. 提升服务水平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之一。

针对服务行业的特点,中国在积极探索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开放化,并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提升服务的水平。

二、效果评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具体而言:1. 提高了进出口贸易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货物贸易额达到4.7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1.112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2. 促进了产业升级中国对外开放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产业升级。

例如,吸引高技术产业和研发中心进驻中国,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的价格相对较低,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生产基地。

3. 提升了服务水平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这种发展不仅带来了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也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通过积极拓展服务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中国为维护贸易秩序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

浅谈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加迅速。

据海关统计。

2005年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422l 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78.5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但是,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的是,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据测算,与1995年相较,2004年贸易条件下降了近35%。

具体的说,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表此刻:1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地位仍然处于低端在国际分中,各国的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沿着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熟练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研发和技术密集型的阶梯由低到高进行升级。

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慢慢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仍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只能出口技术含量低、竞争猛烈的商品。

由于技术含量低,因此为众多企业所看中,因此,相对照较而言,必将处于所谓的竞争优势的低端。

还有,由于各类缘故的阻碍,比如产品技术换代周期长,对品牌认同律熟悉不够重视,在技术进展时,没有可替代的产品等阻碍,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确实是打价钱战,结果致使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加倍恶化。

2 、我国外贸出口进展畸形,显现了增量不增价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2002 年约70% 的产品出口额增加幅度不及出口量增加幅度,约20% 的产品出口额增幅高于出口量增幅,余下的大体持平。

2003 年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都有显著增加,扭转了2002年量增价减的趋势,显现出口量增加、出口单价提升的情形。

可是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从境外入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在境内加工后销往境外,因此,出口价钱的上涨专门大程度上是由入口价钱上涨引致的。

但资料显示出口价钱的上涨掉队于入口价钱上涨,说明了我国的贸易条件并未随着出口价钱的提高而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

另外,2003 年还有少数产品的价钱显现下降,量增价减的情形并无改观。

3 、相关法律处于滞后状态法律是作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要紧手腕,但我国的法律制定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专门是在反不合法竞争法、反地址爱惜主义法、反倾销法等方面,还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中国黄金贸易市场开放程度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影响评估

中国黄金贸易市场开放程度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影响评估

中国黄金贸易市场开放程度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影响评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银生产和进口国。

近年来,中国黄金贸易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中国黄金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1. 跨境贸易便利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取消了外资金融机构的一些限制,降低了黄金进出口的手续费和壁垒,推出了更加便利的黄金贸易政策。

此外,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的建设,为黄金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

2. 金融创新发展:中国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创新,推出了黄金金融产品和衍生品,例如黄金ETF、期货合约等。

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为黄金贸易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参与。

同时,中国政府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动黄金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3. 监管体系完善:中国的黄金市场监管机构逐步完善,加强了对黄金市场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商品交易所等相关机构加强了对黄金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强了金融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黄金市场的合作机制,加强了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

二、中国黄金市场的影响1. 推动全球黄金交易: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提高,推动了全球黄金交易的活跃。

中国的黄金需求稳定增长,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的黄金产量也逐年增加,成为全球黄金供给的重要来源。

中国市场对黄金的需求和供应的增长,使全球黄金市场更加平衡和稳定。

2. 加强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国际黄金交易者和金融机构参与。

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黄金市场的合作机制,加强了金融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流,也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 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之一,黄金贸易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的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对外贸易近几年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但我国对外贸易走的是“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保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可持续”的统一,对我国来讲尤为重要。

只有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并找出其问题的所在,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截止2012年我国已经超越美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自1978年以来,每年两位数的递增速度让世界震惊同时中国也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比起庞大的对外贸易数量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原有的以及新的贸易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摩擦应对等。

中国国际贸易所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的国际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虽然我国对传统的贸易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如赋予若干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权,但是,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仅仅只是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少数科研机构),而且其进出口自营权仍然受到很久的约束,经营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完全自主地经营进出口业务。

此外,虽然我国也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但进入门槛很高,数量极其有限。

总之,我国的外贸经营权仍然是由国家控制的,只有少数生产企业有权可以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大多数企业并不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这些没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要出口产品,就只能通过国有外贸公司代理。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没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来说,它们并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而同国际市场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着“隔层”。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经济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

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1.外贸规模扩大:自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贸易大国。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2.贸易结构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服务贸易占比不断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也大幅增长。

3.区域贸易合作延伸: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参与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等,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的挑战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强,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特别是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传统产业结构存在过剩产能和环境资源约束等问题,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外部环境不稳定: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加剧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对外经济贸易的对策1.优化贸易结构:加大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同时,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产品。

3.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自由贸易港和自贸区建设,加大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知识产权秩序。

5.创新驱动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一、背景介绍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1.5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较上年下降2.8%。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但在下半年逐渐恢复。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近年来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下面阐述对国际贸易形势的深入分析。

二、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与挑战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成本竞争优势:中国劳动力相对较为廉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2)劳动力规模优势:中国有庞大的劳动力规模,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优势。

(3)原材料资源优势: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制造业提供保障。

(4)产业链完备: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的生产制造能力,可以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中国的国际贸易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如使用劣质材料、偷工减料、疏于监管等,影响着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口碑。

(2)协调国内外市场需求:中国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需求存在巨大差异,怎么把握双方市场需求并实现协调也是个难题。

(3)外商投资政策的调整: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外国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了中国面临的竞争压力。

三、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1)互联网+/消息化的形势下,跨境电商逐步成为中国出口的新方式,适应了新市场、新趋势和新需求,同时也大力推进了国内市场的开放和转型升级。

(2)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得以快速开展,民众对外贸的认识不断良好,政策的支持更是让我们在国际贸易领域逐渐取得重要地位。

(3)中国的去产能以及机器人化、智能化等系列措施的推进,为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机遇,未来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也呈现良好态势。

四、中国国际贸易面对的风险挑战(1)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崛起:国际贸易战略形势发生变化,世界各国都推出了措施保护自身利益。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发展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总结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贸易开放度的必要 条件,有助于激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知 识密集型产业的健康发展。
详细描述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提高侵权成本,保护创新成果不被侵犯。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
国侵权行为。
促进服务业开放
总结词
促进服务业开放是提高贸易开放度的重要方向,有助 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率。
01 总结词
贸易开放度对就业结构具有显 著影响。
02
详细描述
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劳动 力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外部竞争 压力,促使劳动力向高技能领 域转移。研究显示,贸易开放 度较高的国家,高技能劳动力 占比往往较高。
03
总结词
04
贸易开放度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具 有滞后性。
详细描述
虽然贸易开放度对就业结构的影 响是显著的,但这种影响往往具 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因为劳动 力市场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 同时企业也需要适应外部竞争环 境的变化。
04
提高贸易开放度促进经济发展 的政策建议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总结词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提高贸易开放度的关键措施,有助于扩大进口和出口 ,增加市场准入,促进国际竞争。
详细描述
降低关税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成本,使其更具竞争力,同时增加出口企业的收 益。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可以消除贸易障碍,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交易成 本。
03
然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 开放度水平存在差异,受到经 济规模、产业结构、政策环境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2
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浅谈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浅谈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浅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对外贸易的开放,通过自由贸易协定、逐步降低关税、加强贸易便利化等举措,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贸易水平。

本文将浅谈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及现状特点。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主要路径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多边贸易体制以及推进贸易便利化。

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自由贸易协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贸易壁垒。

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国还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简化进出口手续等,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开放。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现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

中国的制造业实力雄厚,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

中国的商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领域。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伙伴广泛。

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不仅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国家保持着稳定的贸易关系,还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盟、非洲等有着深入的合作。

中国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逐渐从传统的加工贸易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转移,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趋于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外,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包括旅游、教育、金融、电信等领域。

中国对外贸易开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加大了对中国商品的限制和打压,给中国对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

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贸易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前景进行分析。

二、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1. 外贸总额的增长我国外贸总额在过去几十年中呈指数级增长。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1.5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总额为17.2万亿元,同比增长5%。

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2. 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在不断优化。

以2019年为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均占比较大。

同年,新兴市场国家、欧盟和美国成为我国的三大贸易伙伴,其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份额达到了31.4%。

3.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近些年,不少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如华为、小米、阿里巴巴等。

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使得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 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给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我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对外贸易实行了自主申报、自备案、自纳税等贸易便利化举措。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区域和多边贸易协议的谈判和签署,进一步降低了贸易壁垒。

三、我国国际贸易展望1. 国际贸易环境将继续复杂多变当前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变数仍然存在。

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情绪仍在继续,加之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会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形势造成一定的冲击。

2. 贸易规模将继续增长尽管疫情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我国的外贸平稳运行。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出口市场依然广阔,贸易规模将继续增长。

同时,我国将会继续扩大进口,加强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3. 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国家正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加速推动我国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评估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评估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评估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广泛的开放格局。

然而,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评估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许多的成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经济发展。

我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开放使得我国与全球经济体系的融合加快。

我们的外贸水平不断提升,贸易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不断增加。

在此基础上,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并与许多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同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

最后,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制度变革,已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也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之一。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比如,我国的贸易结构仍然较为单一,对外开放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实施的对外投资也面临有关风险和问题。

另外,我国还存在着开放程度不够,开放的领域和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近年来,全球经济保护主义呈现出明显趋势,加之疫情等变动因素,我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也为我国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需要继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策略水平。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思路针对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国应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努力实现开放格局与时俱进。

首先,要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国内改革与发展。

制定一系列稳定可持续的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新兴领域发展,进一步推进全球化进程。

其次,要着眼于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扩大中欧、中非、中东三大战略伙伴关系,拓展新兴经济合作领域,推进金融、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合作。

最后,要加强开放环境建设,引进制度、人才和技术等资源,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开放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最新如何处理好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的关系1论文

最新如何处理好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的关系1论文

如何处理好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的关系(1)论文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了吗?从数字看,1978-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比国民经济增长快7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10%提高到1990年的30%,2003年又进一步升至60%,增长很快。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和发展较快,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依存关系进一步加深。

那么,我国外贸依存度真的就如人们担忧的那样,高得脱离实际、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并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隐患吗?(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一致的二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趋密切;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投资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成为带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

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几乎是世界经济增速的2倍,全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

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全球进出口总额与经济总量的比率)为25.4%,1970年提高到27.9%,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实行了出口导向战略,外贸依存度普遍大幅提高。

从1970年到1988年,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外贸依存度从38%上升到68%,新加坡从232%上升到407%,香港从182%上升到257%;8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虎等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泰国外贸依存度从55%升至102%,马来西亚从111%升至218%,菲律宾从52%升到111%。

(二)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高1、按市场汇率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2002年,用市场名义汇率计算的外贸依存度,世界平均为41%,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38.4%,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51%,我国为50.2%。

世界5大贸易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的外贸依存度分别是18.2%、55.5%、18.8%、46.1%、39.5%,与他们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于美、日、英,但低于德国,接近法国。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估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估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估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大国之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估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呢?一、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85年出口总额为206.5亿美元,2019年达到了2.57万亿美元,这便是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成功的缩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与时俱进。

从最早的“以出口和进口为龙头”的政策,到现在的“双向平衡”的政策。

中间还涉及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抗美援朝”的政策、“扩大开放”的政策、“走出去”的政策等等。

政策的调整和更新,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

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政策的成败并不容易,因为政策的实施涉及到很多方面。

在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进行评估。

1.出口总额出口总额是衡量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前所述,我国对外贸易在1985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口总额迅速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成功的。

2.进口商品种类和质量的提高我国在不断地推进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也在推进进口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进口配额管理、风险防控和外贸退税等制度,逐步扩大了进口产品的范围。

同时,进口商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些政策的推进为我国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品质保证。

3.企业出口和利润的提高政策的调整和更新,为国内企业的出口和利润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但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企业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受到了挤压。

对此,我国已经推出了多个扶持政策,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和利润的提高。

4.国际形象的提升国家的形象对于出口企业和整个外交环境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

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标准化进口变量并预测该变量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基准数值,然后利用回归模型确定实际标准化进口对基准的偏离程度,据此判断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贸易开放度以及经济体间的双边贸易开放度。

本文的研究表明,1987—1997年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进口和出口开放度(以美国为参照)均较低;从双边意义上看,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低于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的贸易开放度。

本文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要考虑到标准化进口的折算标准、制成品的成本优势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征等因素。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制造业,标准化进口,固定效应一导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对外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快速扩张。

中国对外贸易以能够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增加值较高的制造业为主。

《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1980年制成品出口只有90.05亿美元,1997年增至1588.39亿美元,2003年为4034.20亿美元,年均增长16.5;1980年制造业进口130.58亿美元,1997年增至1137.50亿美元,2003年为3400亿美元,年均增长14.2。

制成品生产和进出口的快速扩张是中国实行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

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造业的贸易可以避免进口替代战略的种种弊病,也可以克服初级产品出口可能导致的贸易条件迅速恶化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资本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获得较高收益率和快速积累。

首先,由于能够通过出口把工业品转移到国外,制造业的生产可以超越国内市场容量和发展初期购买能力较低的限制。

其次,工业产品因需求的替代弹性和收入弹性较高,贸易条件变化缓慢。

再次,由于选择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落后国家有可能利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而不必自行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及产品的质量升级。

最后,中国是一个区域和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中西部和农村蓄存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沿海地区制造业的资本积累所吸引的大规模中西部省份廉价劳动力减缓了资本深化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贸易开放度:高估抑或低估?[摘要]中国的贸易开放度到底有多大,是高还是低?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从国际的角度测度了中国的贸易开放度。

结合当前中国贸易开放的实践,认为尽管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呈扩大的趋势,但贸易开放程度从国际的角度看并不是过大了。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回归分析面板数据一、引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200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1978-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6%,2005年进出口高达116921.8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2.4%。

显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中国的贸易开放度在不断提高,但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中国贸易开放度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国内理论界对此—直没有形成共识。

关于我国贸易开放度大小的争论主要是集中在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小上。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法,运用37个国家的数据对外贸依存度和道拉斯法进行了修正,并以此模型测算了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理论值。

通过对比贸易开放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寻找之间的偏差以及偏差的原因,从而更准确地说明中国贸易开放度在国际上所处的相对位置。

本文总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评述了贸易开放度测定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运用回归分析法测度了中国的贸易开放度;第三部分给出了结论及相关建议。

二、文献回顾从一般意义上讲,贸易开放度是反映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进行诸如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等实证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变量。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在其度量方法上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而对中国贸易开放度的测度,国内学者运用的度量方法都不尽相同,如包群、许和连、赖明勇(2003)选取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其中包括采用Patrick(1998)年提出的模型对外贸依存度进行了修正。

胡立法(2004)通过回归分析,运用修正的道拉斯法和修正的对外贸易比率法,对中国的贸易开放度进行了重新估计。

刘似臣(2005)综合了前述三篇文章中的方法,选择了和包群等相似的五种指标分别测度(不包括道拉斯法)了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开放度。

这些文章中都用到了回归方程法,而且都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模型,然后再与自身相比较。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了不同的解释变量,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我们认为,由于回归数据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的基础之上,所得的理论值也只不过是实际值的“重新分配”,这种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也就显得没什么很大的实际意义了。

因此,我们从全球的角度出发,把中国放在国际这个大的环境中,采用37个国家1985-200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中国贸易开放度的大小,从国际的角度对中国的贸易开放度做出科学的判断。

在文中,我们主要选取了国际上常用的指标:外贸依存度和道拉斯指数法,并利用37个国家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了修正。

对外贸易依存度法。

最早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是从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开始的,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表示贸易开放度。

由于这种测量方法比较简单,也很直观,在一般的测度贸易开放度的文章中,都会提及此方法,但是在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程度还会受到该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国内消费和需求等的影响,而贸易依存度并不能完全反映贸易开放度的变动,它只是一个很片面的指标,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因素。

道拉斯法(Dollars,1992)。

这种方法是利用商品实际价格对贸易开放条件下价格的偏差程度(DI)来体现贸易开放度。

道拉斯认为,如果一国是处于贸易开放状况的,那么它的商品在世界任何地方其价格都应该是一样的,否则此国的贸易将是不开放的。

而商品的价格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用的结果。

因此,通过比较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实际价格,便可获知这些国家的相对贸易开放度。

运用道拉斯法,各国的贸易开放度便可公式DI=Pi/(Ei*P)计算出。

由于美国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度,很多文献在应用道拉斯法时,都将美国市场价格假定为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价格。

上式中,Pi、P分别代表特定的某i国和美国国内可贸易性商品价格,Ei是特定某i国货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

从这里可以看到,当一国DI值较高时,则表示这个国家贸易保护严重,贸易开放度较低;反之,当一国DI值较低时,则说明这个国家贸易保护程度弱,贸易开放度较高。

从理论上讲,道拉斯法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因为无论一国采用什么样的贸易政策措施,其结果都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而且这种方法也回避了度量贸易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简化了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对于此方法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很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道拉斯法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简单,它简化了一些必要的过程,做了很多理论假设,把价格偏差简单地看作仅是贸易政策作用的结果,忽略了其它的重要影响因素,如运输成本、货币、金融、汇率政策等都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都有影响。

另外,该法所需的价格数据在实际过程较难获得。

尽管如此,道拉斯法依然有其指导意义,后人对此作了不同的修正和改进。

回归分析法。

所谓回归分析法,就是首先利用与被调查国家相类似的一组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该组国家的典型的贸易依存度是多少,然后再拿被调查国家的实际贸易依存度与这一“典型”数字相比较,用比较后的余值来表示被调查国的贸易开放度。

如果该国的贸易依存度大于“典型”数字,余值大于零,则说明该国的贸易体制比一般国家更具开放性,余值越大,开放度越高。

反之,如果余值小于零,则说明该国的贸易开放度小于其它国家的平均水平,即该国的贸易体制更具封闭性。

这种方法有类比的嫌疑,因为它选择被调查国家相类似的一组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而这种“相类似”的标准很难确定,结果也大不相同。

以上分析表明,各种贸易开放度代理指标都有其片面性和不准确性的一面,都很难准确、全面地反映贸易开放度的真实状态和程度。

为此,我们在文中融合了以上这三种方法,根据人均GDP的标准,选择了37个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开放度进行了测度以期对中国贸易开放度做出科学的判断。

三、中国贸易开放度的测算本文采用三个指标来测度中国贸易开放度的大小。

1.外贸贸易依存度外贸贸易依存度由各年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而得。

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程度,同时也表明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由表1可以发现,1989-2005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即商品贸易依存度)基本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

但由于中国国内紧缺资源和技术设备的大量进口,导致进口依存度在1990年前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而在1991—2000年间,由于中国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等手段宏观调控对外贸易,使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达到12.4%,也使得外贸依存度也一直在30%以上波动。

同时,中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出口快速增长,使出口依存度的增速开始超越进口依存度。

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到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的程度日益加深,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到2005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约为64.13%。

四、结论以上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度了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程度,从修正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中国的贸易开放度只是稍微偏高了一点点,也就是说,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正常的,并不明显偏高。

但是从修正的道拉斯指数来看,中国的贸易保护程度应该是逐渐减弱的,贸易开放度应该是越来越高的,但道拉斯指数的实际值却显示是偏低的,表明从国际的角度出发,中国的贸易开放度是偏低的。

这与胡立法(2004)的结论不同,他采用的是中国1993-2000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中国贸易开放度不正常偏高。

与自身贸易发展过程相比,这种说法有其正确性,但从国际的角度来判断,显然,中国的贸易开放度是偏低的。

鉴于此,我们认为,首先,中国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入世效应,继续稳步有序地扩大中国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尤其是金融市场,积极、合理、科学的引进外资,优化外资利用结构,促进国内企业的外向型发展。

其次,继续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强国内商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国外贸的持续稳定发展。

最后,应完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一体化政策,整合国内市场,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1]Dollars.D.(1992),Outward-orientedDevelopingEconomiesReallyDoGrowMoreRapi dly:EvidenceFrom95LDCs[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Edwards,S.(1998).Openness,ProductivityandGrowth:WhatDoWeReallyKnow?EconomicJournal[J].V ol.108,no.447(March1998):383-398.[3]Harrison,A.(1996),OpennessandGrowth:ATimeseries,Cross—CountryAnalysisforDevelopingCountries.JournalofDevelopment Economics[J].V ol(48),PP.419-437.[4]Leamer,E.(1988),MeasuringofOpenness,TradePolicyandEmpiricalAnalysis[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5]胡立法.中国贸易开放度的重新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04,5.[6]刘似臣.中国贸易开放度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O05,6.[7]许和连,包群,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2.(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