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仿真实验一

合集下载

控制系统CAD与仿真实验指导书

控制系统CAD与仿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MATLAB的实验环境及基本命令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MA TLAB的实验环境2.在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练习有关MA TLAB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1.学习了解MA TLAB的实验环境:在Windows桌面上,用mouse双击MA TLAB图标,即可进入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图1-1 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①在命令提示符”>>”位置键入命令:help此时显示MA T ALAB 的功能目录, 其中有“Matlab\general ”,“toolbox\control ”等;阅读目录的内容;② 键入命令:intro此时显示MA TLAB 语言的基本介绍,如矩阵输入、数值计算、曲线绘图等。

要求阅读命令平台上的注释内容,以尽快了解MA TLAB 语言的应用。

③ 键入命令:help help显示联机帮助查阅的功能,要求仔细阅读。

④ 键入命令:into显示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箱组件和开发商的联络信息。

⑤ 键入命令:demo显示MA TLAB 的各种功能演示。

2. 练习MA TLAB 系统命令的使用。

① 表达式MA TLAB 的表达式由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构成。

实验前应掌握有关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的有关内容及使用方法。

练习1-1: 计算下列表达式:要求计算完毕后,键入相应的变量名,查看并记录变量的值。

②.向量运算: )6sin(/250π=d 2/)101(+=a )sin(3.2-=e c i b 53+=n 维向量是由n 个成员组成的行或列数组。

在MA TLAB 中,由分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由逗号或空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同维的向量可进行加减运算,乘法须遵守特殊的原则。

练习1-2已知:X=[2 ;-4;8]求 :Y=R ';P=5*R ;E=X .*Y ;S=X '* Y练习1-3⑴产生每个元素为1的4维的行向量;⑵产生每个元素为0的4维的列向量;⑶产生一个从1到8的整数行向量,默认步长为1;⑷产生一个从π到0,间隔为π/3的行向量;③矩阵基本运算操作。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于海春)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于海春)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于海春)实验一典型环节的MATLAB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SIMULINK 的使用MATLAB中SIMULINK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

利用SIMULINK功能模块可以快速的建立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仿真和调试。

1.运行MATLAB软件,在命令窗口栏“>>”提示符下键入imulink命令,按Enter键或在工具栏单击按钮,即可进入如图1-1所示的SIMULINK仿真环境下。

2.选择File菜单下New下的Model命令,新建一个imulink仿真环境常规模板。

图1-1SIMULINK仿真界面图1-2系统方框图3.在imulink仿真环境下,创建所需要的系统。

以图1-2所示的系统为例,说明基本设计步骤如下:1)进入线性系统模块库,构建传递函数。

点击imulink下的“Continuou”,再将右边窗口中“TranferFen”的图标用左键拖至新建的“untitled”窗口。

2)改变模块参数。

在imulink仿真环境“untitled”窗口中双击该图标,即可改变传递函数。

其中方括号内的数字分别为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各次幂由高到低的系数,数字之间用空格隔开;设置完成后,选择OK,即完成该模块的设置。

3)建立其它传递函数模块。

按照上述方法,在不同的imulink的模块库中,建立系统所需的传递函数模块。

例:比例环节用“Math”右边窗口“Gain”的图标。

4)选取阶跃信号输入函数。

用鼠标点击imulink下的“Source”,将右边窗口中“Step”图标用左键拖至新建的“untitled”窗口,形成一个阶跃函数输入模块。

5)选择输出方式。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tf 4
y0

0 1
6、求出 G1(s)
2 (s2 2s 1) 与 G2 (s)
1 (2s3

3s2
1)
的单位阶跃响应,并分别
求出状态空间模型。
解:(1) G1(s) 2 (s2 2s 1) 的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如下:
function shiyan2 b1=[2];
D(z)

0.62(1 0.136z 1)(1 0.183z (1 0.045z 1)(1 0.53z 1)
1 )
分别用仿真算法得到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响应,系统在单位速度输
入是的输出响应。
解:(1)首先将 W1(s)转换为 W1(z),采样周期 T=0.2s,程序清单如下: function shiyan42 num=[10];den=[0.005 0.15 1 0]; ts=0.2;[nc,dc]=c2dm(num,den,ts)
INTRO(注意:intro 为一个用 MATLAB 语言编写的幻灯片程序,主要演示
常用的 MATLAB 语句运行结果。)
然后,根据现实出来的幻灯片右面按钮进行操作,可按 START——NEXT—
—NEXT 按钮一步步运行,观察。
3、自编程序并完成上机编辑,调试,运行,存盘:
(1)用 MATLAB 命令完成矩阵的各种运算,例如:
5、利用 ode23 或 ode45 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微分方程 y(t) Ay(t) ,并绘制出 y(t)
曲线,式中
A

0.5

1
1 0.5
t t0 t 如下: function xdot=fun21(t,x) A=[-0.5 1;-1 -0.5]; xdot=A*x; function fzsy22 t0=0;tf=4;tol=1e-6; x0=[0;1];trace=1; [t,x]=ode23('fun21',t0,tf,x0,tol,trace); plot(t,x)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P气缸2作为被控变量,输入流量Q阀门2是调节作用,而Q阀门5是外部扰动 作用。
根据物料平衡关系,气体累积量的变化速度等于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之差。 首先对支路1进行分析,假设气缸2的容积V2是常数,则流入量与流出量相等
四、实验过程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五、实验操作
根据课题要求,支路1流量作为操作变量的主输入通道,支路2为扰动输入 通道。通过由阀门1输入一固定气压的气流,即一般情况下阀门1不作用,而阀 门2作为气缸2的输入调节阀,阀门3作为气缸2的输出节阀,阀门4控制气缸3的 输入,阀门5控制气缸3的输出。
要求:
通过本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掌握数字PID控制算 法的应用、掌握数字PID参数的整定、掌握数字PID算法改进、掌握计算机控制 系统的硬件连接、调试方法与步骤。了解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二、实验内容 利用DCS的组态软件,搭建压力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 真实验。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三、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表格 (5)实验结果 (6)指出实验中的问题,产生误差的原因,验证实验评价。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四、实验过程
根据课题要求,支路1流量作为操作变量的主输入通道,支路2为扰动输入 通道。通过由阀门1输入一固定气压的气流,即一般情况下阀门1不作用,而阀 门2作为气缸2的输入调节阀,阀门3作为气缸2的输出节阀,阀门4控制气缸3的 输入,阀门5控制气缸3的输出。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压力控制系统组态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操作

MATLABSimulink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姓名:喻彬彬学号:K031541725实验1、MATLAB/Simulink 仿真基础及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Simulink 仿真的基本知识;2、熟练应用MATLAB 软件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二、实验设备电脑一台;MATLAB 仿真软件一个三、实验内容1、熟悉MATLAB/Smulink 仿真软件。

2、一个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10()3G s s s =+。

用Simulink 建立该控制系统模型,用示波器观察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响应曲线导入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绘制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3、某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Y s G s X s G s =+,其中250()23s G s s s+=+。

用Simulink 建立该控制系统模型,用示波器观察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响应曲线导入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绘制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4、一闭环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系统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320.520()0.11220s G s s s s s+=+++,而且前向通道有一个[-0.2,0.5]的限幅环节,图中用N 表示,反馈通道的增益为1.5,系统为负反馈,阶跃输入经1.5倍的增益作用到系统。

用Simulink 建立该控制系统模型,用示波器观察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响应曲线导入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绘制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撰写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和实验体会。

五、实验思考题总结仿真模型构建及调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题1、(1)利用Simulink的Library窗口中的【File】→【New】,打开一个新的模型窗口。

(2)分别从信号源库(Sourse)、输出方式库(Sink)、数学运算库(Math)、连续系统库(Continuous)中,用鼠标把阶跃信号发生器(Step)、示波器(Scope)、传递函数(Transfern Fcn)和相加器(Sum)4个标准功能模块选中,并将其拖至模型窗口。

自动控制仿真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自动控制仿真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仿真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实验目的:●观察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掌握时间响应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了解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

2.实验步骤:●将‘实验一代码’这个文件夹拷贝到桌面上;●开机进入Matlab6.1运行界面;●通过下面方法将当前路径设置为‘实验一代码’这个文件夹所在的路径●Matlab指令窗>>后面输入指令:con_sys; 进入本次实验主界面。

● 分别双击上图中的三个按键,依次完成实验内容。

● 本次实验的相关Matlab 函数:传递函数G=tf([num],[den])可输入一传递函数,其中num 、den 分别表示分子、分母按降幂排列的系数。

如 的num 和den 分别是num=[1 4]和den=[1 1 0],则此时的传递函数G 的Matlab 代码是:G=tf([1 4],[1 1 0])或G=tf([num],[den])。

如 的num 和den 分别是num=[1 4]和den=conv ([1 0.2],[1 2]),则此时的传递函数G 的Matlab 代码是:G=tf([1 4],conv ([1 0.2],[1 2])或G=tf([num],[den])。

3. 实验内容:124()s G s s s +=+()()14()0.22s G s s s +=++观察一阶系统G=1/(T+s)的时域响应:取3个不同的时间常数T,分别观察该时间常数下系统的四个典型响应:脉冲响应、阶跃响应、斜坡响应以及单位加速度响应。

将实验结果图记录下来,利用Alt+ Prisc组合按钮实现截图。

二阶系统的时域性能分析:(1) 固定自然频率与阻尼比,调节响应时间滑块,记录阶跃响应最终出现稳定值时的实验结果,包括极点分布图与阶跃响应图。

(2) 调节自然频率与阻尼比,要求:Tr<0.56s;Tp<1.29s;Ts<5.46;超调不大于5%.记录下满足上述要求的自然频率与阻尼比的2组数据,以及对应的极点分布图与阶跃响应图。

自控实验[1]

自控实验[1]

实验一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的使用及Matlab控制工具箱的使用一、预习要求1、查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掌握由集成运放电路组成的积分运算电路和微分运算电路原理。

2、了解Matlab控制工具箱基础知识(上网查阅、图书馆资料)。

二、实验目的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熟悉Matlab控制工具箱的基本用法。

三、实验仪器1、EL-AT-Ⅲ型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箱一台。

2、计算机一台。

四、实验内容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的硬件资源EL-AT-Ⅲ型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箱面板主要由计算机、AD/DA采集卡、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组成,其中计算机根据不同的实验分别起信号产生、测量、显示、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的作用,打印机主要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箱主要用于构造被控模拟对象。

(1)本实验系统有八组放大器、电阻、电容组成的实验模块。

每个模块中都有一个uA741构成的放大器和若干个电阻、电容。

通过对这七个实验模块的灵活组合可构造出各种形式和阶次的模拟环节和控制系统。

(2)二极管、电阻、电容区(3) AD/DA卡输入输出模块该区域是引出AD/DA卡的输入输出端,一共引出两路输出端和两路输入端,分别是DA1、DA2, AD1、AD2。

20针的插座用来和控制对象连接。

(4)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有一个实验箱电源开关,有四个开关电源提供的DC电源端子,分别是+12V、-12V、+5V、GND,这些端子给外扩模块提供电源。

(5)変阻箱、变容箱模块通过按动数字旁边的“+”、“-”按钮便可调节电阻电容的值,而且电阻电容值可以直接读出。

2、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软件说明(1)软件启动在windows桌面上或“开始—程序”中双击“自动控制理论”,启动软件如图1-1所示。

QQ截图(2)实验前计算机与实验箱的连接用实验箱自带的USB线将实验箱后面的USB口与计算机的USB口连接。

(3)软件使用说明本套软件界面共分为两组画面。

A.软件说明和实验指导书画面,如图1-2所示。

典型二阶系统的控制仿真实验

典型二阶系统的控制仿真实验

图1
3.在取 1 的某一固定值时,T 取大于 0 的三个不同值,输入参数如下: 取 Kosai1=0.5,T1=0.如图 2:
图2 4.在 MATLAB—Simulink 仿真环境下绘制曲线: 在固定时间常数情况下:
图3 其中黄线、紫线、蓝线的参数分别为: Kosai1=0.5,T1=2;Kosai2=1,T2=2; Kosai=1.8,T3=2
其总体布置图为:
图4 其中每个图形如下:
图 5Kosai1=0.5,T1=2
图 6 Kosai2=1,T2=2
图 8Kosai=1.8,T3=2 在固定阻尼情况下:Kosai1=0.5,T1=0.5;Kosai2=0.5,T2=1; Kosai=0.5,T3=2
实验一 典型二阶系统的控制仿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 MATLAB 语言的简单程序设计。 2. 了解 MATLAB Simulink 仿真环境,并能简单建立二阶系统模型。 3. 分别在计算环境和 Simulink 环境下, 通过调整系统参数, 观察系统输出, 加深理解典型二阶系统各参数的意义。
四、 实验结果
1.编制 MATLAB 程序如下: clear all %清除当前窗口中所有的变量 Kosai1=input('Input Kosai1:'); %输入阻尼比ξ1 T1=input('Input T1:'); %输入时间常数 T1 M1=[0 0 1]; %输入传递函数的分子数组 D1=[T1^2 2*Kosai1*T1 1]; %输入传递函数的分母数组 step(M1,D1); %输入阶跃命令 grid on %打开坐标网格 title('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输入图形标题 hold on %保留当前图形窗口 %· · · · · · · · ·重复输入参数、绘制输出响应曲线· · · · · · · · · · · · · · · · Kosai2=input('Input Kosai2:'); T2=input('Input T2:'); M2=[0 0 1]; D2=[T2^2 2*Kosai2*T2 1]; step(M2,D2); hold on Kosai3=input('Input Kosai3:'); T3=input('Input T3:'); M3=[0 0 1]; D3=[T3^2 2*Kosai3*T3 1]; step(M3,D3); hold on 2.在固定时间常数的情况下,输入参数分别为: Kosai1=0.5,T1=2;Kosai2=1,T2=2; Kosai=1.8,T3=2 输出图形如下截图: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控制系统中各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及其参数的测定方法。

2、测量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环节输出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对表一所示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设计相应的模拟电路(参见表二)2、测试各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3、改变各典型环节的相关参数,观测对输出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观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和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①准备:使运放处于工作状态。

将信号发生器单元U1的ST端与+5V端用“短路块”短接,使模拟电路中的场效应管(3DJ6)夹断,这时运放处于工作状态。

②阶跃信号的产生:电路可采用图1-1所示电路,它由“阶跃信号单元”(U3)及“给定单元”(U4)组成。

具体线路形成:在U3单元中,将H1与+5V端用1号实验导线连接,H2端用1号实验导线接至U4单元的X端;在U4单元中,将Z端和GND端用1号实验导线连接,最后由插座的Y 端输出信号。

以后实验若再用阶跃信号时,方法同上,不再赘述。

实验步骤:①按表二中的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先接比例)。

(PID先不接)②将模拟电路输入端(U i)与阶跃信号的输出端Y相连接;模拟电路的输出端(Uo)接至示波器。

③按下按钮(或松开按钮)SP时,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端的实际响应曲线Uo(t),且将结果记下。

改变比例参数,重新观测结果。

④同理得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和惯性环节的实际响应曲线,它们的理想曲线和实际响应曲线参见表三。

2、观察PID环节的响应曲线。

实验步骤:①将U1单元的周期性方波信号(U1 单元的ST端改为与S端用短路块短接,S11波段开关置于“方波”档,“OUT”端的输出电压即为方波信号电压,信号周期由波段开关S11和电位器W11调节,信号幅值由电位器W12调节。

以信号幅值小、信号周期较长比较适宜)。

②参照表二中的PID模拟电路图,按相关参数要求将PID电路连接好。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20200717013819)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20200717013819)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班级:测控 1402 班姓名:王玮学号: 14050402072018 年 01 月实验一经典的连续系统仿真建模方法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利用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机理分析建模方法。

3深入理解阶常微分方程组数值积分解法的原理和程序结构,学习用Matlab 编写数值积分法仿真程序。

4掌握和理解四阶 Runge-Kutta法,加深理解仿真步长与算法稳定性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非线性模型(3)式进行仿真。

(1)将阀位u增大 10%和减小 10%,观察响应曲线的形状;(2)研究仿真步长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步长取多大时RK4 算法变得不稳定?(3)利用 MATLAB 中的 ode45() 函数进行求解,比较与(1)中的仿真结果有何区别。

2.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线性状态方程(18)式进行仿真(1)将阀位增大 10%和减小 10%,观察响应曲线的形状;(2)研究仿真步长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步长取多大时RK4 算法变得不稳定?(4)阀位增大 10%和减小 10%,利用 MATLAB中的 ode45() 函数进行求解阶跃响应,比较与( 1)中的仿真结果有何区别。

三程序代码 :龙格库塔 :%RK4文件clccloseH=[1.2,1.4]';u=0.55; h=1;TT=[];XX=[];for i=1:h:200k1=f(H,u);k2=f(H+h*k1/2,u);k3=f(H+h*k2/2,u);k4=f(H+h*k3,u);H=H+h*(k1+2*k2+2*k3+k4)/6;TT=[TT i];XX=[XX H];end;hold onplot(TT,XX(1,:),'--',TT,XX(2,:));xlabel('time')ylabel('H')gtext('H1')gtext('H2')hold on水箱模型 :function dH=f(H,u)k=0.2;u=0.5;Qd=0.15;A=2;a1=0.20412;a2=0.21129;dH=zeros(2,1);dH(1)=1/A*(k*u+Qd-a1*sqrt(H(1)));dH(2)=1/A*(a1*sqrt(H(1))-a2*sqrt(H(2)));2 编写四阶Runge_Kutta公式的计算程序,对线性状态方程(18)式进行仿真:1阀值 u 对仿真结果的影响U=0.45;h=1;U=0.5;h=1;U=0.55;h=1;2 步长 h 对仿真结果的影响:U=0.5;h=5;U=0.5;h=20;U=0.5;h=39U=0.5;h=50由以上结果知 , 仿真步长越大 , 仿真结果越不稳定。

PID仿真实验

PID仿真实验

实验1 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实验——PID 控制算法仿真一、实验目的1.掌握PID 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实现。

2.掌握用Simulink 建立PID 控制器及构建系统模型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中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 控制。

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

PID 控制规律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为s K sKiK s T s T K s U s E s G d p d i p ++=++==)11()()()(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K 为积分系数;d K 为微分系数;ip i K K T =为积分时间常数;pdd K K T =为微分时间常数;简单来说,PID 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1)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四、实验过程1、在MA 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simulink ”进入仿真界面。

2、构建PID 控制器:(1)新建Simulink 模型窗口(选择“File/New/Model ”),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中将需要的模块拖动到新建的窗口中,根据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构建出如下模型:各模块如下:Math Operations 模块库中的Gain 模块,它是增益。

拖到模型窗口中后,双击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Gain ’分别改为‘Kp ’、‘Ki ’、‘Kd ’,表示这三个增益系数。

Continuous 模块库中的Integrator 模块,它是积分模块;Derivative 模块,它是微分模块。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班级:测控1402班姓名:王玮学号:072018年01月实验一经典的连续系统仿真建模方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利用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的原理和步骤。

2 掌握机理分析建模方法。

3 深入理解阶常微分方程组数值积分解法的原理和程序结构,学习用Matlab编写数值积分法仿真程序。

4 掌握和理解四阶Runge-Kutta法,加深理解仿真步长与算法稳定性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1. 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非线性模型(3)式进行仿真。

(1)将阀位u 增大10%和减小10%,观察响应曲线的形状;(2)研究仿真步长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步长取多大时RK4 算法变得不稳定(3)利用 MATLAB 中的ode45()函数进行求解,比较与(1)中的仿真结果有何区别。

2. 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线性状态方程(18)式进行仿真(1)将阀位增大10%和减小10%,观察响应曲线的形状;(2)研究仿真步长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步长取多大时RK4 算法变得不稳定(4)阀位增大10%和减小10%,利用MATLAB 中的ode45()函数进行求解阶跃响应,比较与(1)中的仿真结果有何区别。

三程序代码:龙格库塔:%RK4文件clccloseH=[,]';u=; h=1;TT=[];XX=[];for i=1:h:200k1=f(H,u);k2=f(H+h*k1/2,u);k3=f(H+h*k2/2,u);k4=f(H+h*k3,u);H=H+h*(k1+2*k2+2*k3+k4)/6;TT=[TT i];XX=[XX H];end;hold onplot(TT,XX(1,:),'--',TT,XX(2,:)); xlabel('time')ylabel('H')gtext('H1')gtext('H2')hold on水箱模型:function dH=f(H,u)k=;u=;Qd=;A=2;a1=;a2=;dH=zeros(2,1);dH(1)=1/A*(k*u+Qd-a1*sqrt(H(1)));dH(2)=1/A*(a1*sqrt(H(1))-a2*sqrt(H(2)));2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线性状态方程(18)式进行仿真:1 阀值u对仿真结果的影响U=;h=1; U=;h=1;U=;h=1;2 步长h对仿真结果的影响:U=;h=5; U=;h=20;U=;h=39 U=;h=50由以上结果知,仿真步长越大,仿真结果越不稳定。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深入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提高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1、计算机一台2、 MATLAB 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对象、控制器和反馈环节组成的一个闭环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测量控制对象的输出,将其与期望的输出进行比较,得到误差信号,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对象,使系统的输出逐渐接近期望的输出。

在仿真实验中,我们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控制对象和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常见的数学模型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方程等。

通过对这些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响应,从而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实验内容1、一阶系统的仿真建立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一阶惯性环节。

使用 MATLAB 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态误差。

2、二阶系统的仿真建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如典型的二阶振荡环节。

改变系统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观察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3、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设计比例控制器(P 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PI 控制器)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 控制器)。

对给定的控制系统,分别使用不同的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态误差、响应速度等。

4、复杂控制系统的仿真建立包含多个环节的复杂控制系统模型,如串级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等。

分析系统在不同输入信号下的响应,评估系统的控制效果。

五、实验步骤1、打开 MATLAB 软件,新建脚本文件。

2、根据实验内容,定义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参数。

3、使用 MATLAB 中的函数,如 step()函数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4、对响应曲线进行分析,计算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等。

5、设计控制器,修改系统模型,重新进行仿真,比较系统性能的改善情况。

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姓名:喻彬彬学号:K031541725实验1、MATLAB/Simulink 仿真基础及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Simulink 仿真的基本知识;2、熟练应用MATLAB 软件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二、实验设备电脑一台;MATLAB 仿真软件一个三、实验内容1、熟悉MATLAB/Smulink 仿真软件。

2、一个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10()3G s s s =+。

用Simulink 建立该控制系统模型,用示波器观察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响应曲线导入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绘制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3、某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Y s G s X s G s =+,其中250()23s G s s s+=+。

用Simulink 建立该控制系统模型,用示波器观察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响应曲线导入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绘制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4、一闭环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系统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320.520()0.11220s G s s s s s+=+++g ,而且前向通道有一个[-0.2,0.5]的限幅环节,图中用N 表示,反馈通道的增益为1.5,系统为负反馈,阶跃输入经1.5倍的增益作用到系统。

用Simulink 建立该控制系统模型,用示波器观察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响应曲线导入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绘制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撰写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和实验体会。

五、实验思考题总结仿真模型构建及调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题1、(1)利用Simulink的Library窗口中的【File】→【New】,打开一个新的模型窗口。

(2)分别从信号源库(Sourse)、输出方式库(Sink)、数学运算库(Math)、连续系统库(Continuous)中,用鼠标把阶跃信号发生器(Step)、示波器(Scope)、传递函数(Transfern Fcn)和相加器(Sum)4个标准功能模块选中,并将其拖至模型窗口。

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深入了解控制系统中的典型环节,包括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1.比例环节:比例环节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环节,其输出值与输入值成线性关系,常用来放大或压缩信号。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p(s)=Kp。

2.积分环节:积分环节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积累输入变量的累计值,并将其作为输出信号的一部分。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i(s)=Ki/s。

3.微分环节:微分环节针对输入信号的变化率进行调节,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微分运算得到输出信号的一部分。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d(s)=Kd*s。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器材:计算机、SIMULINK仿真软件。

2.实验步骤:a)打开SIMULINK仿真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模型文件。

b)在模型文件中依次添加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的模块,并连接起来。

c)设置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的参数,分别设定Kp、Ki和Kd的取值。

d)构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模型,设置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并得到输出信号。

e)运行模型并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f)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控制环节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分别设置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的参数,得到了不同的输出信号。

以比例环节为例,当Kp=1时,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等;当Kp>1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大于输入信号的幅度;当Kp<1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小于输入信号的幅度。

类似地,当Ki和Kd的取值不同时,输出信号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比例环节的作用是放大或压缩输入信号的幅度,可以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增益。

2.积分环节的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积分运算,可以平滑输出信号的变化,同时可以消除稳态误差。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实验过程,通过虚拟环境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验证。

本文将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定义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的控制系统,以达到分析、设计、验证系统的目的。

这种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可以在实际系统建成之前进行充分的验证,以减少实际系统的调试时间和成本。

仿真实验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环境模拟各种异常情况,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系统的性能。

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发展历程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中期,当时人们开始使用模拟计算机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仿真软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工程工具。

在现代,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不仅可以进行二维仿真,还可以进行逼真的三维仿真,大大提高了系统仿真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应用领域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可以用于飞行器的飞行仿真与控制;在电力系统领域,可以用于电网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线的自动控制与优化;在交通运输领域,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与优化;在医疗器械领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控制与安全性分析。

四、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将更加注重与实际系统的无缝集成,以实现对实际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使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的仿真效果更加真实、逼真;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技术将更多地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与优化。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2011年第一版)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2011年6月目录前言 (1)MATLAB语言实验项目 (3)实验一熟悉MATLAB集成环境与基础运算 (3)实验二 MATLAB的基本计算 (7)实验三 MATLAB图形系统 (9)实验四 MATLAB程序设计 (13)实验五 MATLAB函数文件 (15)实验六MATLAB数据处理与多项式计算 (17)实验七 SIMULINK仿真实验 (21)前言MATLAB 产品家族是美国 MathWorks公司开发的用于概念设计、算法开发、建模仿真、实时实现的理想的集成环境。

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由于其完整的专业体系和先进的设计开发思路,使得 MATLAB 在多种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特别是在科学计算、建模仿真以及系统工程的设计开发上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首选设计工具,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软件工具在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学习中,经常用来计算、仿真和设计,尤其是MATLAB软件的仿真功能,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课程,和《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等重要的专业课程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清华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控制系统仿真专业自动化班级 12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 2015 年 10 月 19 日— 10 月 28 日目录实验一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 (1)实验二 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 (6)实验三 MATLAB的图形绘制 (9)实验四采用SIMULINK的系统仿真 (14)实验五控制系统的频域与时域分析 (17)实验六控制系统PID校正器设计法 (23)实验一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一、实验时间及地点:实验时间:2015.10.19上午8:30—9:30实验地点:计算中心二、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三、实验内容:1、新建一个文件夹(自己的名字命名,在机器的最后一个盘符)2、启动MATLAB6.5,将该文件夹添加到MATLAB路径管理器中。

3、保存,关闭对话框4、学习使用help命令,例如在命令窗口输入help eye,然后根据帮助说明,学习使用指令eye(其它不会用的指令,依照此方法类推)5、学习使用clc、clear,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

6、初步程序的编写练习,新建M-file,保存(自己设定文件名,例如exerc1、exerc2、exerc3……),学习使用MATLAB的基本运算符、数组寻访指令、标准数组生成函数和数组操作函数。

注意:每一次M-file的修改后,都要存盘。

练习A:(1)help rand,然后随机生成一个2×6的数组,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2)学习使用clc、clear,了解其功能和作用(3)输入一个2维数值数组,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空格和逗号的作用)。

(4)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寻访,创建一个一维数组(1×8)X,查询X数组的第2个元素,查询X数组的第3个元素到第6个元素,查询X数组的第5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查询X数组的第3、2、1个元素,查询X数组中≤5元素,将X数组的第2个元素重新赋值为111,实例expm1。

总实验报告

总实验报告

实验一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作业题目一:常见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类型有哪几种?通常的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 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 常见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类型有:有自平衡能力的对象和无自平衡能力的对象 (2) 有自平衡能力的对象:单容对象、双容对象和多容对象。

无自平衡能力的对象:单容对象、双容对象和多容对象。

相应模型如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作业题目二:某二阶系统的模型为2() 222nG s s s n nϖζϖϖ=++,二阶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ζ,nϖ两个参数。

试利用Simulink 仿真两个参数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响应的影响,加深对二阶系统的理解。

分别进行下列仿真:(1)2n ϖ=不变时,ζ分别为0.1, 0.8, 1.0, 2.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0.8ζ=不变时,n ϖ分别为2, 5, 8, 1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实验二PID控制建立如下所示Simulink仿真系统图。

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如下实验:1.建立如图所示的实验Simulink原理图。

2.双击原理图中的PID模块,出现参数设定对话框,将PID控制器的积分增益和微分增益改为0,使其具有比例调节功能,对系统进行纯比例控制。

如取比例增益Kp=1,得如下响应曲线:其中黄色为阶跃输入的曲线,红色为输出响应的曲线。

可知此时系统无超调,稳态误差大。

3.进行仿真,观测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系统性能;然后调整比例增益,观察响应曲线的变化,分析系统性能的变化。

依次取Kp=2、4、6,得曲线如下:Kp=2:,Kp=4:Kp=6:可知:当Kp较小的时候,输出的超调量较小,振荡不明显,振荡频率较小,但余差较大,调节时间也较大;当Kp较大时,超调量也增大,振荡加剧,振荡频率增大,余差减小,调节时间也减小。

但系统余差始终不为零。

结论:比例环节能降低余差并提高系统速度,且为有差调节。

Kp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调节时间越小,提高了响应的速度,但超调量也越大,振荡加剧,系统稳定性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2 KK s G2 ( S ) 1 KK s G2 ( S ) D2 ( S ) 20 1.6
2.0 s 2 40 2.0 1 (20) 1.6 2 (KP2 KD2S ) s 40 64 2 s 64 K D 2 s 64 K P 2 40
0.4s 2 10 10 G1 ( s) 2 2 s s 近似条件为 c min(2.52,1.58) 1.58
17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二)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2 控制器设计 下图为系统外环前向通道上传递函数的等效过程 ,我 们可以将外环系统设计成典型Ⅱ型的结构形式 。
2 仿真结果
我们还可以改变倒立摆系统的部分参数来检验系统是否具有一定 的鲁棒性。例如,我们将倒立摆的摆杆质量改为1.1kg,此时的仿真 结果如下图所示。从仿真结果可见:控制系统仍能有效的控制其保 持倒摆直立并使小车移动到指定位置。
23
3.4 仿真实验
2 仿真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并便于进行比较, 我们不妨改变倒立摆的摆杆质量和长度多作几组试验,部分实验 结果如下所示。可见,所设计的双闭环PID控制器在系统参数 的一定变化范围内能有效的工作,保持摆杆直立并使小车有效 定位,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X r ( s)
D1 ( s)

K p ( s 1)
W2 ( s)
(s)
G1 ( s )
X ( s)
D1 ( s )
K=1
19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二)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2 控制器设计
根据典型Ⅱ型系统设计方法,确定外环调节器的两个参数
为 K P 0.12, 1 ,这样可得到完整的系统仿真结构如下图所 示:
7
3.2模型验证 (二)仿真验证
1 模型封装
我们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在Matlab的Simulink图形仿真环境下进行模 型验证实验。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上半部分为精确模型仿真图,下 半部分为简化模型仿真图。
8
3.2模型验证
(二)仿真验证
1 模型封装
利用前面介绍的Simulink压缩子系统功能可将原理图更加简捷 的表示为如下形式: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代入具体参数后,得到模型为: 0.9 sin cos 0.12 F 0.036 sin X 0.24 0.09 cos 0.3 cos F 0.09 sin cos 6 sin 0.09 cos 0.24
20
3.4 仿真实验
1 画图子程序
综合上述内容,可得到下图所示的Simulink仿真系统结构图。 需要强调的是:其中的对象模型为精确模型的封装子系统形式。 画图子程序参见课本。
21
3.4 仿真实验
2 仿真结果
仿真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从中可见,双闭环PID控制方案是 有效的。
22
3.4 仿真实验
目 录
3.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一阶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
3.1 系统模型
3.2 模型验证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3.4 仿真实验 3.5 结论
1
3.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一阶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
如图所示的“一阶倒立摆控制系统”中,通过检测小车位置与摆 杆的摆动角,来适当控制驱动电动机拖动力的大小,控制器由一台工 业控制计算机(IPC)完成。
由于选择小惯性电动机,其时间常数相对都很小,这样就可以将电 动机模型近似等效为比例环节 K v 。 综上所述,电动机、驱动器及机械传动装置三个环节就可以合成一 个比例环节,G( s) Kd Kv Km K s 。
5
3.2 模型验证
(一)SIMULINK子系统
子系统通过将大的复杂的模型分割成几个小的模型系统,使 得整个系统模型更加简捷,可读性更高。把已存在的 Simulink模 型中的某个部分或全部“封装”成子系统的操作程序如下: 1、首先使用范围框将要“封装”成子系统的部分选中,包括模块 和信号线。为了使范围框圈住所需要的模块,常常需要事先重新 安排各模块的位置(注意:这里只能用范围框,而不能用Shift逐 个选定)。
0 .4 s 2 1 0 s2
X(s)
4
3.1 系统模型
(二)电动机、驱动器及机械传动装置的模型
若忽略电动机的空载转矩和系统摩擦,就可认为驱动器和机械传动 装置均为纯比例环节,并假设这两个环节的增益为 K d 和 K m . 对于交流伺服电动机,其传递函数可近似为
Kv 2 Tm Tl s Tm s 1
1、控制器结构的选择
下图为采用反馈校正控制的系统内环框图,反馈控制器选用 PD形式。
D2 (s)
D(s)
r (s)

K
Ks
G2 (s)
(s)
D2 (s)
Kp2 Kd2s
13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一)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2、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首先暂定比例环节的增益 K 20 , 又已知 K s 1.6 。这样 我们可以求出内环的传递函数为:
24
3.4 仿真实验
摆杆长度不变而摆杆质量变化时系统仿真结果
25
3.4 仿真实验
摆杆质量不变而摆杆长度变化时系统的仿真结果
26
响应时间和超调量与理论分
析值相符合。
16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二)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1、系统外环模型的降阶 (1) 对内环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的近似处理
W2 ( s )
64 64 1 s 2 11.2s 64 11.2s 64 0.175s 1
(2) 对象模型 G1 ( s ) 的近似处理
系统内环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K P 2 1.625 K D 2 0.175
64 W2 ( s ) 2 s 11.2 s 64
15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一)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2、系统内环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
(1) 理论分析
(2) 仿真实验
仿真曲线如下图所示,从曲 线中可以很清楚地得知,其
工业控制计算机 Xr(s) D1 (s) D 2(s) 电机驱动器 1.6 F(s) 一阶倒立摆 -2.0 ______ 2_
(s)
s
40
______ -0.4 s + 10
2
X(S)
s
2
-
' D2 s
G2(s)
G1(s)
D1' s
12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一)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2 2 2 2
3
3.1 系统模型
若只考虑 在其工作点 0 附近的细微变化,这时可以将模型线性 化,得到近似模型为
0
6 0.8F X 40 2.0 F
其等效动态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
F(s)
2 .0 2.0 22 ss 40 40
(s)
14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一)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2、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对于这一典型的二阶系统我们采取典型参数整定办法,即 以保证内环系统具有“快速跟随性能特性” 为条件来确定反馈 控制器的参数,这样就有:
64 K P 2 40 64 64 K D 2 2 0.7 64
4 仿真实验
从下图中可见:在0.1N的冲击力作用下,摆杆倒下(由零逐步 增大),小车位置逐渐增加;这一结果符合前述的实验设计,故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确认该“一阶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
11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从一阶倒立摆系统动态结构图中不难看出,该系统为“自不稳定 的非最小相位系统”。由于“一阶倒立摆系统位置伺服控制”的核心 是“在保证摆杆不倒的条件下,使小车位置可控,因此依据“负反馈闭 环控制原理”,将系统小车位置作为“外环”,而将摆杆摆角作为 “内环”,则摆角作为外环内的一个扰动,能够得到闭环系统的有效 抑制。综上,设计“一阶倒立摆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剩下 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控制器的结构与参数。
9
3.2模型验证 (二)仿真验证
2 实验设计
假定使倒立摆在( 0, x 0 )初始状态下突加微小冲击力 作用,则依据经验知:小车将向前移动,摆杆将倒下。下面利用仿 真实验来验证正确数学模型的这一“必要性质”。
3 绘制绘图子程序
具体程序请参见课本。
4 仿真实验
10
3.2模型验证 (二)仿真验证
D(s)
r (s)

G2 (s)

K
Ks
D2 ( s)
(s)
G1 ( s)ຫໍສະໝຸດ X (s)r (s)
W2 ( s )
(s)
G1 ( s )
X (s)
r (s)
57 2 s ( s 5.7)
X (s)
18
3.3 双闭环PID控制器设计 (二)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2 控制器设计 系统的闭环结构图如下所示,调节器仍选择PD形式,并 采用单位反馈来构成外环反馈通道。
一阶倒立摆
工业控制计算机
DA
电机驱动器
CTC
AD 摆角检测电位器 位置检测编码器
一阶倒立摆控制系统
2
3.1 系统模型
(一)对象模型
一阶倒立摆的精确模型为:
m L g sin cos ( J mL ) F Lm( J mL ) sin x ( J mL )( M m) m L cos mL cos F m L sin cos ( M m)m L g sin m L cos ( M m)( J m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